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宁_晴二初-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宛乖巧地点点头:“兄长也要注意身体。皇爷爷倚重你们,可不要累坏了。”
  元方睿笑了笑,然后便快步离开了。
  宁宛看向外边,天黑了,夜风也渐起,仍有些寒凉。
  然而很多事情都不会沿着人们所预想的那个方向去发展。原以为抓住了这个人,便能让暗地里的不知哪股势力知难而退,可宁宛没想到,第二天,她就又收到一个大惊喜。
  尚算春寒料峭的天气里,繁华的朔京城,一个引人遐思的消息不胫而走。
  这消息虽没指名道姓,可说得却是人人能猜到,不可谓不明显。
  “说是……说是圣上面前红人的一个郡主,前几年在翠屏山上遇见了刺客,被圆寿大师救了,在那里住了一晚,却是偷偷……偷偷……”落雪说到这,小心翼翼地看了宁宛一眼。
  一向平静的小姐,这会脸色冰冷,让人望而生畏。
  “偷偷怎么了?”宁宛轻飘飘地问了这么一句。
  落雪犹豫了一下,复又似打定了主意豁出去一般说道:“说她偷偷同一个男人私会,却狠心把那个男人抛弃了,那个男人找了这么多年,总算找到了,却在昨天,差点让人给害了。”
  “荒谬!”
  宁宛的声音不大,可却让人猛地一抖。
  侍立在一旁的落花,顿了顿才道:“小姐莫要生气,这些不过是谣言,咱们大周也不只小姐一个郡主……”
  “这可不是摆明了就是朝我来的?昨日没成,今日这是要强硬地散播这个谣言了。”
  宁宛说完这话起身:“我倒要瞧瞧这是谁的能耐,一晚上就能把朔京城搅得风风雨雨,着实厉害。”
  落花落雪不敢多问,只赶忙拿了斗篷来给她披上。
  名节可是顶顶重要的事,原本小姐因为得了圣上的喜欢,就不知被多少人记恨着,这会有了这么个机会,还不知要有多少人落井下石呢。
  只是宁宛才刚踏出房门,还没出了院子,就见落月急急地跑了进来:“小姐,王妃来了。”
  她话音才落,宁宛便见恒亲王妃梳着精致的发髻,步态端庄地走了进来。
  “本宫来瞧瞧本宫的好孙女,不需这么急着禀报。”
  恒亲王妃林氏在宁宛面前站定,微笑地看着她。
  “不知祖母屈尊前来所为何事,宛儿不曾相迎,还请祖母恕罪。”不管林氏是要来做什么,该有的礼仪,宁宛一分不会少了。
  林氏轻笑了一声:“你倒是个知礼仪的,就是不知道,心里有没有廉耻呢?”
  这话可有些过分,这是摆明了在宁宛面前提起那个流言。
  宁宛虽知道祖母一向不喜欢她,可她万万没想到,在这有可能对王府造成不利的关头上,这位王妃想的竟然还是把她推出去,让她永不能翻身。
  “祖母说笑。宛儿自幼承蒙教导,不敢造次。”
  “教导?”恒亲王妃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一般,连话音里都带了讽刺,“谁的教导?你那个不贞不洁的母亲的教导?”
  宁宛猛然抬头看向这位已经渐渐显露出老态,可却仍保养得不错的王妃。
  她此刻仿佛正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眼神里满是不屑和厌恶。仿佛看到她的笑话,能让这位王妃的心情好上许多天一般。
  她说什么?母亲不贞不洁?
  怎么可能!
  宁宛盯着恒亲王妃,可林氏却丝毫不在意。在她眼里,元宁宛不过是她那么多孙子孙女中的一个,还是她最为不喜欢的儿媳妇生的女儿,她早就想把这个麻烦送得远远的,这回,正好。
  “祖母说话还请三思。”宁宛强忍着,只说了这么一句。
  恒亲王妃却笑得开心:“你在教训我?元宁宛,你以为出了这等事,你还是恒亲王府的小姐,圣上封的长宁郡主?”
  “宛儿不知祖母何意。”
  “咱们王府有好几处庄子,不如你和本宫说说,喜欢哪个,本宫就安排你去哪个。”
  恒亲王妃好像对于能够欣赏这个平日里沉稳异常的郡主憋着委屈这件事感到十分高兴,她始终微笑地看着宁宛,远远看去,倒真的像是个慈爱的长辈一般。
  宁宛觉得自己的胃里翻江倒海,分外恶心。
  她实在不懂,从最初来到这府里就不懂。是什么深仇大恨,能让恒亲王妃记恨她们母子这么多年?
  不贞不洁?她的娘亲怎么可能那样!
  在宁宛开口说些什么之前,突然又一个声音传了过来。
  “王妃,英武侯夫人来了,正等您过去。”
  来人正是秦温宜,她垂眸低眉,很是顺从地禀报道。却是刚刚好打断了宁宛将要出口的话。
  “呦,这么快就来了?玉嫆,带着郡主,去见见侯夫人。”
  林氏说完这句,转身向园外走去。
  这会,秦温宜行至宁宛身边,极快地将一张纸条塞进了宁宛手里。
  宁宛跟在后面小心打开,见上面只一行小字:“侯夫人是王妃派人请来的”。
  春和厅内,英武侯夫人孙芳惠正坐着喝茶,便听得外面下人禀报道“王妃来了”,她才扭头看去,一眼便瞧见了恒亲王妃身后跟着的宁宛。
  她给王妃行了礼,又看向自己未来的儿媳,只觉得这小姑娘竟比先前所见又憔悴了不少。
  只是今天是恒亲王妃找她来的,王妃还没开口,她并未多问什么。
  林氏在主位上坐下,同孙芳惠寒暄了两句,这便直入了主题。
  “今日把你叫来,也没什么事,不过是有些事情与你们府上相干,就都一起做个见证,往后,旁人也不会说我偏听偏信。”


第231章 流言(中)
  “不知王妃有什么事?”孙芳惠笑着应道。
  “也不是什么大事。”恒亲王妃看了宁宛一眼,然后才接着道:“本宫这个孙女,自幼你就认识她了,原没什么,只是近来出了件事,倒是让本宫不知怎么说才好。”
  孙芳惠见恒亲王妃不给宁宛赐座,那小姑娘此刻仍是站着,心里便已有了考量。只是事态未明,她也只能暂且按兵不动。
  “不知王妃说的是哪一件?”
  她话音方落,便见自外边进来一个丫头,行了礼道:“王妃,二夫人、三夫人、四夫人到了。”
  宁宛微微偏过头去,便见她的三位婶婶正一道进得屋来。
  她原以为林氏要单独叫她谈话,说不定又要羞辱她一番,可她怎么也没想到,林氏竟然还把诸位夫人,甚至英武侯夫人都叫来了。这位祖母想做什么?
  三位夫人进来,林氏赐了座,便只剩宁宛站在当中,只是她坦坦荡荡并没有什么好怕的,虽这么些人都看着她,可她仍是微微昂首,看着前方。
  “今日把诸位请来,不过是近来听到些消息,本宫一向秉持公正,恐本宫自己处理了,难免有失公允,故而大家一道看着,还好些。”
  林氏如此说,另四位夫人自然都点头应是。
  林氏便笑道:“长宁郡主,也是我们府上的四小姐,一向众人都认得。本宫原不喜欢和一个小姑娘计较,她教养如何,读了什么书,认识了什么人,本宫一概不介意。只是有一点,”林氏说到此处,看向元宁宛,“这一点谁都不能犯。”
  “宛儿愚钝,还请祖母明示。”
  宁宛虽如今居郡主之位,品级并不与林氏差许多,只是林氏终归是长辈,便是宁宛有封地,有圣上的疼爱,那也是轻易不能忤逆的。
  故而对于林氏,宁宛一向极少与她冲突,她若有什么话,只管顺着她的来。
  不过林氏好像不满足于此,这么多年,明里暗里,不知使过多少手段。
  有时宁宛会想,假如皇爷爷没有赏识她,祖父没有派人在她身边,那会不会,现在她已经去见母亲了。
  “元宁宛,你私自勾结外男,有损名誉贞洁,使我恒亲王府受人嘲笑,该当何罪?”
  林氏突然提高了语气,把屋子里坐着站着的人都吓了一跳。
  宁宛也被她突如其来的转变给唬了一下。幸而她这些年经历许多,不再是当年那个胆小怕事的小姑娘,她才愣了一下,立马便毫不犹豫地跪在林氏面前。
  “身体重要,还请祖母息怒。”
  林氏冷哼了一声。
  宁宛又道:“宛儿自问谨遵父母长辈教诲,恪守礼法,不曾做过什么有损门楣之事。还请祖母明示,倘若只是误会,也好澄清。”
  “误会?”
  林氏言语中不加遮掩地透出嘲讽来:“怪不得是你母亲教出来的好丫头,连说辞都是一模一样的呢。”
  宁宛垂着头,并不言语。对于母亲当年的事,她只隐约知道是与那时候朔京的一位大人有关,可具体怎么有关,她却并不知晓。
  林氏这么说,她一时还不能反驳,倘若失言,又因此更被林氏抓了把柄,她自己平白受指责便算了,何苦连累她母亲。
  “把人带进来,让我们郡主好好瞧瞧。”林氏朝玉嫆说道。
  玉嫆应了一声,然后便见两个婆子压着一个男人进得厅来。
  内院里一般不会让外男进来,这一下也把在座的夫人们给唬了一跳。英武侯夫人孙芳惠蹙眉看向跪在地上的男人,突然想起了她来时听见燕月悠说的那个什么传言。
  而三夫人王氏便没有那么多心思了,她看看这个男人,又偷偷看看王妃,再联想王妃方才说的话,心里一下有了个想法。
  她这么想了,也就这么做了:“王妃这是……难不成郡主认识此人?”
  四夫人刘氏闻言看了看王氏,心里早耻笑起来。王氏还真是个头脑简单的,这么一下就被王妃当棋子使了。
  王妃原本就想找个人给她开口呢。刘氏这么想着,便难得地没有趁机取笑王氏几句。
  而恒亲王妃原本就等着王氏这句话呢。她这个三儿媳虽然心思蠢笨些,可该厉害该嘲笑挖苦别人的时候,从来不落下。这次果然也和林氏想的一样。
  “你这话有趣,郡主认不认识,本宫怎么知道?只是这个人说,他认识郡主,本宫想着,既然这样,那就见面对峙好了。”
  宁宛看向那个人,并不是在同福寺遇见的那一个。同福寺那人,连燕凌远都找不到,宁宛不信凭林氏一个王妃能找到。只是这个,又是想给她编排什么罪名?
  那个男人被绑了手,只得跪在地上看向宁宛,然后似有什么天大的冤情一样,一边哭喊着一边说道:“郡主!当年是你与我兄弟海誓山盟,如今你成了郡主,我兄弟寻你,竟然还被你藏起来了,郡主,你不会良心不安吗?”
  海誓山盟?把他兄弟藏起来了?
  宁宛还一时没反应过来,这人说的就是同福寺的那件事。她见那人哭得声泪俱下,说他兄弟多么多么辛苦,如今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总算明白过来,他兄弟就是那个同福寺已经消失了的男人。
  另几位夫人不知道个中详细,只听这人的话,着实被吓了一跳。
  这人是在说什么?这是说长宁郡主私通外男啊。
  倘若他说的是真的,那元四小姐这郡主之位,恐怕不保。圣上就是再喜欢一个郡主,也得考虑众口悠悠。
  坐在主位上的恒亲王妃瞧着英武侯夫人不甚好的脸色,心里着实满意。
  以为有了赐婚的圣旨就可以高枕无忧?恒亲王妃心下冷笑。英武侯府那也是有头脸的人家,怎么会要个不干净的姑娘呢?
  “怎么样元宁宛?这人你可认识不认识?”林氏微笑地看着宁宛,人她已经带来了,就算元宁宛有一百张嘴,也洗不清了。她手里可不光有人证,还有“物证”呢。
  “不认识。”宁宛没有丝毫犹豫。
  林氏愣了一下,她倒着实没想到,这种场面宁宛一个十四的姑娘,还能斩钉截铁说出“不认识”这三个字。
  “本宫劝你早些说清了,免得耽误大家的时间。你不会以为,本宫只拿了这一个人,就来质问你了吧?”
  “祖母若有什么没摆出来的,只管都拿出来,若真能证明长宁私德有亏,长宁甘愿受罚。可这般胡乱安插的罪名,恕长宁不能平白接受。”
  她字字句句没有丝毫犹疑,好似已经有了应对的万全之策。
  恒亲王妃林氏竟然有一瞬间觉得自己的证据并没有准备好,以至于让她看出了什么致命的破绽。
  林氏不知道的是,宁宛对于自己的事情,向来坦坦荡荡,她既从未做过那等事情,就绝不会因为什么不知哪来的证据而被迫承认。她问心无愧,不需要紧张和担心。
  若一定说要有担心,她只担心燕凌远他们的各种计划,会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出荒唐大戏给打乱。
  “哼,不知悔改。”恒亲王妃说完这句话,却并没有立马把证据拿出来,而是转向了英武侯夫人孙芳惠。
  “今日也不怕让芳惠看了笑话。本宫这个孙女原本是和贵府上定了亲事,只是如今出了这等事情,还是尽早定夺好。”
  孙芳惠只是笑了笑,却并没有应什么。
  林氏见孙芳惠不开口,只想着这位侯夫人怕是还觉得证据不够,于是便道:“玉嫆,把东西拿上来,给我们的郡主好好看看。”
  但见玉嫆转身进了内间,不一会便端着一个木盒出来。那盒子并不曾盖上,众人看去,盒子里竟放了一件姑娘们常穿的里衣。
  “这不是……”落雪一看到那件衣服,差点惊呼出声,却是落花一把扯住了她。
  她看向落花,眼里有些恐惧和紧张。
  只宁宛在她反应过来之前,便直接说道:“祖母拿衣服出来做什么?这又是谁的衣服?”
  林氏似听到了什么笑话一样哈哈大笑起来:“谁的衣服?元宁宛,这可是你当年的里衣啊,那角上,还绣着一个‘宛’字呢。”
  宁宛看着那件衣服,却是面色淡然:“无论是谁,但凡做了件衣服,绣上我的名字,那衣服就成了我的吗?”
  “不是四小姐的,还能是谁的?咱们府上,只有四小姐的名字,有个‘宛’字。”王氏突然开口说道。
  宁宛不以为然:“三婶婶这话有意思。祖母还未说这衣服是从哪来的,三婶婶怎么就认定是我们府上的呢?倘若是这个人要陷害我,特意做了这么一件来,岂不是平白污我清白?”
  “你胡说!你与我兄弟当日留下此物,道是日后用这样东西寻你,而今竟然矢口否认!”
  “你兄弟?”宁宛突然瞪向那个跪在地上的男人,“你哪个兄弟?姓甚名谁,家住何处?为何今日不自己来?你兄弟的东西又为什么要交给你?若你是编了一个兄弟出来,还要让我陪着你演戏不成?”
  “元宁宛!”恒亲王妃突然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你与外男私相授受,如今人证物证俱在,还想抵赖?来人!把长宁郡主带到柴房去,明日就送去南庄!”
  “王妃现在就下结论,未免着急了一些吧?”
  突然,自春和厅外传来极为浑厚的一个声音,众人惊愕,自向门外看去,但见一个侍卫当先打了帘子,恒亲王负手,走了进来。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周三或者周四更新,昨天没有来得及更新,十分抱歉


第232章 流言(下)
  满堂的人自然起身行礼不敢怠慢。众人谁也没想到恒亲王这会会回来,一个个脸上难掩惊讶。只是王妃林氏到底老到些,她见恒亲王走了进来,起先还顿了一下,不一时便仍是笑着迎上来:“王爷突然回府上,可有什么事?”
  “有什么事?”恒亲王坐上主位,皮笑肉不笑地说了这么一句。
  林氏突然心里一凉。她和恒亲王做了几十年的夫妻,王爷这个表情,这显然是生气了。
  “你都要把本王的孙女送到南庄上去了,还不许本王回来看看?”
  宁宛仍垂首在地上跪着。祖父突然回来一定另有原因,若只是为了她,随便找个人带话便好了,既然祖父亲自回来了,说明这事不是那么简单。
  “王爷可是误会妾身了。不过是而今查出了一些事情,妾身想着王爷那么忙,妾身便处理了,若王爷觉得什么地方不妥,只管说了,妾身这就改了便是。”恒亲王妃不欲当着外人的面和恒亲王弄个不痛快,故而表情柔和下来,说话也温声细语。
  只是恒亲王好像存心不想给她面子:“不妥?王妃若是真知道不妥,也不会特地请了英武侯夫人来看这么一出笑话了。”
  “王爷这是什么意思?”林氏没想到恒亲王一点面子都不留给她,她一时情急,原本的笑容也消失了。
  “王妃可是说人证物证齐全?”恒亲王却是笑了一下,突然问起了这个。
  林氏自然应是,复而看向地上跪着的那个男人。那男人倒很是配合,连忙磕了两个头:“草民所言句句属实!”
  “属实?”恒亲王冷笑了一声,林氏没来由地就抖了一下。
  王爷好久不曾这样了,林氏的记忆里,王爷上次流露出这样大的冷厉和杀气,还是在十多年前,先世子妃出事的时候。
  “本王早同你说过,不要总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当一个人觉得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掌握了的时候,往往也是他最危险的时候。”
  林氏看向恒亲王,他正微眯着眼睛看着地上跪着的那个男人,就像看一只蝼蚁一般。
  “本王告诉你,长宁郡主当年不仅没和这些凭空捏造的人有半点瓜葛,她甚至,根本没进过圆寿大师的那个院子!”
  此言一出,不只林氏,几位夫人并宁宛的嫂嫂秦温宜,甚至连宁宛自己都一同愣在那里。
  旁人不知恒亲王为何如此笃定说了个大家都没听过的事,而宁宛却不明白,当年祖父亲自叮嘱她,只把自己获救的地方说成是圆寿大师的院子,如今却又亲口把这件事抖了出来。
  现在已经不需要再隐瞒了吗?宁宛无从推断自己祖父如今心中所想,她只能静观其变。
  林氏的眼中难掩震惊,她看向恒亲王,渐渐地却笑了出来:“当年是王爷自己说,元宁宛是在圆寿大师那里被救了的,怎么今日,王爷又自己否定了?”
  她看向宁宛,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妾身知道王爷喜欢四小姐,只是王爷,王府的清誉也是大事,留着这么一个不干不净的人在,到底,平白让人笑话。”
  恒亲王摇摇头,有些怅然地说道:“本王原以为,你还存着三分理智。虽还不知道你是听信了谁的话,得出了今日的言论,但是本王还是要告诉你,你彻彻底底的错了。”
  恒亲王起身,站在林氏面前:“你错就错在,不该这么自信,不该这么轻易相信原本就是想利用你的人。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打自己亲孙女的主意。”
  “王爷,难不成是要包庇元宁宛吗?”
  “本王不需要包庇她。”恒亲王冷冷地说道。
  春和厅里一片安静,只有上边恒亲王和王妃,似在较着劲一般。只是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林氏全然不是恒亲王的对手。
  她心里早乱了,被恒亲王突如其来的话打乱了。只是面子让她撑着,还没有自乱了阵脚。
  如此停顿了片刻,众人才听见恒亲王云淡风轻地说道:“请老侯爷进来喝杯茶。”
  老侯爷?
  宁宛惊诧地向门口看去,那撩开的帘子后面,迈进一个满面荣光的老人,他精神矍铄,走路生风,笑容可掬,丝毫看不出曾沙场战敌,戎马边疆。
  这位老者,正是老英武侯——燕征。
  孙芳惠早已起身迎了上去,其他几位夫人愣了许久,才反应过来,这一位就是那个早些年就隐居在翠屏山的老侯爷。
  燕征倒是笑眯眯的,他进了屋,当先看到了自己的儿媳,虚扶起来后,又走到宁宛身边。
  “丫头怎么还跪着呢?这么久不见老头子我,是不是早把老头子忘在脑后了?”
  宁宛自然赶忙行礼道:“宛儿不敢。”
  她抬头看看,老侯爷正慈爱地看着她,宁宛心里一暖,便接着说道:“老侯爷救命之恩,宛儿终身不忘。”
  燕征满意地点点头,把宁宛扶了起来。
  这姑娘他第一次见,就觉得是个难得聪明的,而今再见,这些年果然养的越发好了,知道他是来干什么的,适时地说了一句足以把一切都解释清楚的话。
  救命之恩,有这四个字,足矣。
  这一下,在坐的除了恒亲王、燕征和宁宛,俱是愣在原地。
  救命之恩?长宁郡主何时见过老侯爷,又怎么谈得上救命之恩?
  “我说王爷啊,虽说我这一把老骨头早就不中用了,可王爷也不能这么欺负小老头的孙媳妇吧?”
  老侯爷都不在朝廷了,说话自然没什么好顾及的,况且他本来就是武将,当年跟着先帝打过仗的,他便是说出点啥俗话来,也没人敢随便挑剔。
  更何况,老侯爷说得没错,宁宛确实是他孙媳妇,圣上赐婚的孙媳妇。
  “燕大哥这你可误会了。”恒亲王和老侯爷在一块,俨然是许久不见的兄弟俩,“本王这么着急把燕大哥请回来,还不是为了给长宁作证。”
  “作证?让人跪在地上了,还要什么证?”老侯爷一边由着人扶着自己坐下,一边问向恒亲王。
  恒亲王哈哈一笑:“这不是出了变故,才有了这一出嘛。”
  林氏哪里想到老侯爷这个淡出人们视野这么久的人能来恒亲王府,她这会早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了。
  她倒不怕恒亲王回来,横竖一个府里的,就是有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