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宁_晴二初-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事她倒是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北狄在褚州以北,从前便曾和大周起过冲突,那时吴朝越的父亲领兵将其击退,得了征朔将军的封号,镇守边关多年。如今已经许久没有有过动静的北狄,难道是想趁火打劫?
  元方睿点点头,没有再说下去。而宁宛已大致明白了。
  至和帝缺人手、缺银两,哪个都不好解决。
  那夜宁宛回房后看了许久的书,有记载西南地理风物传统的,有大周史记,还有一些与前几朝相关的史书。
  可她思虑了许久,也没有想出自己能做的事来。
  这不比扳倒柳侧妃,也不比她收集关于祖母和母亲的那些旧事,这甚至关乎到大周的未来,她有心帮忙,却又感到分外乏力。
  “小姐还不睡吗?”落花端了一碗绿豆汤进来,见宁宛仍歪在榻上看书,遂劝了一句,“小姐今日出去劳累了,奴婢让厨房做了绿豆汤,小姐多少喝些,去去暑气。”
  五月里的天已经热起来了,夏风有时通过半开的窗户吹进来,让人清凉惬意。
  宁宛只喝了两口,便摆了摆手。
  “可惜我只两间铺子,若是再多一些,像楼外青山那般,也能拿出钱来给皇爷爷解了这燃眉之急了。”宁宛叹了口气。
  落花却笑言:“小姐又不是做生意的人,哪里能开那么多铺子呢。再说了,那陈掌柜还算是皇后娘娘的表亲呢,也不见他拿钱来。”
  “让陈荣拿钱出来……”宁宛沉吟了一句,却没再说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将于周四更新~


第110章 进言(下)
  次日一早,宁宛便起身收拾妥当。这日不用去清园,落花落雪原本以为宁宛会多睡一小会,故而两人进来看到宁宛已起床穿好了衣服,均是一脸惊讶。
  “小姐今日怎么不多睡一会?”落花问道。
  “落雪,去同楼望楼天说,我要回外祖家一趟,让他们备好了车。”
  “小姐要去定国公府?”落雪愣了一下,“昨日没递帖子去呀?”
  “来不及做那些了,你先去。”宁宛似十分着急,落雪见了也不敢多言,转身又出了门。
  恒亲王府的几个院门才开了锁,宁宛便已收拾妥当准备出门去了。只是还有一事让她发愁,她总要先去王妃那里问安,要怎么同祖母说呢?
  不过说来幸运,宁宛才出了安竹园的大门,迎面便走来了林氏身边的玉嫆。
  “王妃说今日身子不济,小姐们不必过去了。”玉嫆向宁宛行了礼,禀告道。
  宁宛心里高兴,可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只道:“还请祖母注意身体。”
  玉嫆扭身便往三房四房那边去。宁宛也忙继续往府门那边走。
  可路上却又遇见了元宁如。
  宁宛不想多耽误时间,奈何元宁如回回见到她,总要说道两句才行。
  她如今身量比之前也高了一些,袅袅娜娜地走过来,上下打量一番道:“四妹妹这是要出府去?”
  “二姐聪慧。”
  元宁如轻笑一声:“四妹妹可好生小心一些,如今城里来了许多西南的贫民,能做出什么来可不得而知呢。”
  跟在宁宛身后的落雪愤愤不平地看过去。这二小姐嘴怎么这么毒,说出的那些话来,哪里像一个大家小姐。
  却见宁宛微微抬手,示意她和落花不要冲动。
  随即自己开口道:“二姐风姿绰约,实为‘窈窕淑女’,还是二姐更小心一些为好。”
  元宁如蓦然看向自己这个四妹妹,见她面上带着淡淡地微笑,此刻正垂眸立在那里,仿若什么都不知道一般。
  “元宁宛!你!”
  “二姐明白就好。”
  宁宛留下这句话,怡然离去。元宁如立在原地,袖内的手却紧紧攥在一起。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宁宛难道知道她的事?元宁如不信,可她的好妹妹方才分明是一副了然的样子。
  看来得尽快联系方柔了。元宁如看着宁宛离去的方向,蹙起眉头。
  到定国公府的路程也不算远。定国公府门上的小厮认得宁宛,也识得落花落雪,如今见了马车过来,元四小姐急匆匆地下了马车登门,那小厮也惊了一跳。
  没听说恒亲王府递帖子来呀?他也素知这位表小姐在国公府里也是受欢迎的,故而也没敢怠慢,忙赶上去将人迎进门。
  “表小姐可是来找我们大小姐的?小的进去禀报一声?”
  “快去吧。”
  宁宛也无心为难这些下人,自到了花厅里等候,不一会薛凝嫣身边的灵沫便亲自来将她引入薛凝嫣那屋了。
  屋里薛凝嫣似才起来不久,仍穿着居家的襦裙,头发也只松松挽起。见宁宛进来,她先迎了上去。
  “怎么这么急过来?我才睡醒,想着既是见你,也不拘那些虚礼了,你可不准笑我。”
  一面又将宁宛拉到自己床边,两人面对面坐下。
  “嫣表姐,宛儿有一事相求。”
  宁宛面色严肃,薛凝嫣不禁也收了打趣的笑容:“怎么了?可是你那铺子遇到了难处?”
  宁宛摇摇头:“是与西南的事有关。”
  薛凝嫣听罢,抬头看了一眼立侍一侧的灵沫,灵沫会意,带着屋里的丫鬟尽数退了出去。
  等房门关好,薛凝嫣才接着问道:“西南的事情有什么我们能做的吗?”
  她这两天其实也在想西南一事。朔京城内已经出现了不少沿街乞讨的难民,城外尤甚,她早便想出力了,只是一直不得方法。
  “我想,能不能发动朔京城里有钱的人家,都给西南捐些财物。”
  宁宛这话说完,薛凝嫣便愣在那里。
  捐款?
  捐款这事,她从前还没来这时干过不少,只是在大周,有过捐款这么一说吗?
  “宛儿是怎么想的?”薛凝嫣问道。
  “皇爷爷连年给西南拨款项,可是却填补不了那的亏空。如今既是旱情越发严重,那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自然也要出一份力才对。不拘多少,每人都捐上一些,那集合起来也是一股大力量了。”
  凝嫣听罢,蹙眉思考了一阵,问道:“我们大周从前有人这么做过吗?”
  宁宛摇摇头:“书上不曾说过。”
  “这世上最不缺爱财之人。你这提议虽然能帮圣上应对,可是总归要得罪人的。”就是西南,也一定不缺有钱的人,他们却不愿意拿出来接济穷人,可见,这件事在大周不是那么好办的。
  “所以,我要自己带头。”宁宛却异常坚定。
  “没有人做过的事,不一定就不能做成。我既身为大周的子民,就当尽一份力。”
  她似乎已经想好了,即使薛凝嫣看来,这条路对百姓虽好,却不是那么好走。
  薛凝嫣沉默了片刻,最终拉起宁宛的手道:“你想怎么做,我同你一起。”
  “我的两间铺子,这一年间也挣了些银两,我想先捐六百两。”
  “六百两?”薛凝嫣惊讶,“你那两间铺子统共也就能存下这些吧。”
  “原本还要再多些,只不过之前帮三哥做些事,支出去了一部分。”
  “那我去同我爹娘说,若是定国公府不能出银两,我就从我的小金库里拿。”
  “嫣表姐……”宁宛一时哽咽。这原本只是她自己的想法,但是因为这件事从前从没有人做过,她心里没有底,这才想要找凝嫣商议。
  而自己的表姐,果然是善良且爽快的人。
  “只我们俩怎么够?不如我再去问问月悠她们,若是家里不出的,就我们自己出,哪怕凑一百两,也算是帮了圣上。”薛凝嫣又道。
  “不过,这些钱你准备怎么给西南?”
  “我想,面见皇爷爷,亲自与他说。”
  “这倒也好。此事宜早不宜迟。我今日就到月悠她们几个那里,问问她们的想法,你便同圣上禀明了此事。也权当我们这些什么都帮不上的小姐们出一份力了。”
  如此,宁宛悬了一早晨的心才放了下来。
  她本就不能代替恒亲王府做决定,这一切不过是她自己出面。而她也才不过一个十岁的姑娘,若是薛凝嫣也不支持,她倒再不敢迈出下一步了。
  不过宁宛心里却是更多了一分计较的。大周最富有的商人,当属陈荣,如果让他也不得不“放一把血”,那于他们而言,才是最好不过的。
  从他们决定不加入齐王一派的战线中时,不管他们支持谁,是圣上还是哪位皇子,他们都同齐王,是敌人了。
  宁宛递了牌子进宫时,已经是午后了。夏日的太阳将大地晒得一片光耀,宫墙上的琉璃瓦反射着清透的光辉。
  宫里的小太监们大都知道宁宛是至和帝面前数得上的人物。别看这位元四小姐年纪不大,可心性却要成熟一些,说话做事堪得上一句滴水不漏了。
  故而他们见宁宛进宫来,又在修明殿的偏殿等着,也没有太在意,只当是圣上又宣了这位小姐来,提点她几句。
  宁宛在偏殿又等了近一个时辰,终于等到至和帝闲了下来,召她到修明殿去。
  宁宛进门时,至和帝正坐在那里蹙眉不知在想些什么,福临盛恭敬地立在一旁,见宁宛进来了,小声提醒了一句:“圣上,元四小姐来了。”
  宁宛便上前行礼,至和帝揉揉眉心,说道:“起来吧。你今日见朕是有什么事?”
  宁宛稳住心神,不急不缓地说道:“宛儿听闻西南旱情,心有所念,昨夜想得一个法子,不知可不可用。”
  至和帝也没太在意,想着不过是小姑娘家同情心起了,想出点力,于是随意应了一声。
  宁宛接着便道:“西南急需银两,宛儿想着,若是人人都出力,兴许这事情便更好解决一些。宛儿手中银两不多,愿捐出六百两纹银,以解西南燃眉之急。”
  至和帝闻言,突然抬头看向了她。
  面前的姑娘着一身浅碧色的襦裙,微微垂首,明明仍是天真烂漫的年龄,却是为解决大周的问题而来。
  天命果然不虚啊。
  至和帝如此感慨着,便严肃起来问道:“你出六百两纹银?”
  “是,宛儿有两间铺子,目今尚有余钱,若可帮皇爷爷解决一时烦忧,宛儿便心满意足了。”
  “捐银子……”至和帝思索着这个法子,片刻后道:“宛儿不愧是朕的侄孙女,朕要给你记上这一功。”
  “承蒙皇爷爷厚爱,宛儿不敢。”
  “哈哈哈哈哈,这是你应得的。福临盛,送四小姐出宫,顺便传召恒亲王。”
  作者有话要说:
  做了一个恒亲王府的人物关系简图,供大家参考一下。看不到的小天使可以使用网页版查看,或者移步作者微博@晴二初明天和后天都有事,所以这两天不知道哪天更新一章,么么哒(づ ̄ 3 ̄)づCENTER》


第111章 韵容(上)
  福临盛笑着应了是,引着宁宛出了修明殿。
  而宁宛其实也没有完全想通。至和帝竟然这么快就同意了她的主意,也没问她为什么出这么个法子,甚至出乎宁宛预料的高兴。
  宁宛带着这样的疑问回了恒亲王府,就见恒亲王和她父亲元启同,还有她哥哥元方睿正要进宫去。
  兴许皇爷爷还有别的想法吧,宁宛这般想着。
  她所能做的已经尽数都做了,剩下的,却要等皇爷爷的诏令了。
  而次日一早,宁宛尚在睡梦中,就被落花焦急摇醒。
  “小姐,宫里来了位公公,说圣上召小姐进宫呢,小姐快醒醒!”
  “皇爷爷?”宁宛睡眼惺忪,听见落花的话,顺口便问了一句。
  “是了!不知是什么事,急得很,让小姐赶紧去。”
  “皇爷爷不是应该还在上早朝吗?”宁宛睁开眼,又摇摇脑袋。
  “那公公说,宣小姐去正殿呢。”落花也不知圣上这是为了什么事。
  昨日小姐进宫还好好的,怎么今日一早就宣人进殿呢?正殿,那可是圣上上朝的地方,小姐一个姑娘家,去那里做什么?
  “正殿?!”这一下,宁宛彻底清醒过来。正殿是做什么的她当然比落花清楚。
  很少有女子能在上朝这个时间踏足正殿的,她的记忆里,大约只有许多年前开国皇帝封的一位了不起的女官,曾踏足过吧。
  “圣上宣我去正殿做什么?”宁宛一边问着,一边由落花落雪两个给她穿衣洗漱。
  虽然此事着急,可是毕竟要到正殿之上,一应礼节不得怠慢。宁宛此时没有品级,只着了正式的盛装,梳了凌霄髻,一应玉佩金锁俱佩戴齐全,这才出了清萱阁。
  果然已有一位公公等在花厅里,见了宁宛,上前行礼道:“咱家奉了圣上的命前来接四小姐进宫,四小姐请。”
  落花递上一个金裸子,宁宛便低声问道:“公公可知圣上宣召所为何事?”
  那公公笑了笑:“四小姐福泽深厚,深得圣上赏识,自然是好事。”却不肯再多说什么了。
  好事?
  宁宛想起自己昨日进宫所言之事,心下有些犹疑,难道是为了这个?
  可她不过是想捐些钱财,帮至和帝,帮大周尽一份力,又何须宣召她到正殿之上?
  宁宛无法再问,只好跟着那位公公,往宫城而去。
  晨曦中的皇宫甚是威严,透着庄重与一丝神秘的色彩。宁宛入了宫门,便有另一位看衣着品级要更高些的公公接着引她往正殿而去。
  她心里犹疑,不知皇爷爷这番是何意,可自幼养成的习惯又让她步履平稳,面上不露任何表情。
  压在裙上的玉饰发出有节奏的轻响,昭示着玉饰的主人平稳的步伐。
  正殿前,汉白玉石砖铺就的台阶高起,围栏上雕刻的花纹栩栩如生。宁宛微微抬首,石阶正中倾斜而上的平台上,长龙盘旋,彰显帝王的威严。
  “四小姐请。”
  那位公公却不在前边引领,反而侧身让到一旁,比了一个请的首饰。
  宁宛朝前迈开一步,那位公公便在她身后,将落花落雪拦了下来。
  “非召不得进殿。”
  落花和落雪也是经过顾嬷嬷指点的,对宫里的规矩多少知道,两人本来也想着大抵只能在外候着,故而此时听闻也没有惊讶,只恭顺地侧身退到一旁。
  宁宛深吸一口气,抬步向汉白玉石阶走去。
  而此时的正殿之内,至和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手里戴的玉扳指不知在想些什么,下面的大臣们都在有些紧张地低声交谈。
  只因方才这位帝王说,他今天请了一个能解决西南问题的人来。
  “没听说圣上昨日召见什么人啊?”一位户部的官员同身边工部的官员说道。
  “难不成还有我们不知道的能人异士?”对方也一脸疑惑地回答。
  兵部侍郎钟融抬眼看向齐王,齐王却冷着脸并没有给他回应。
  “不知父皇想要怎么解决呢?二哥可有头绪?”淳王同他身前的宁王说道。
  “父皇自有定夺。”宁王却没有回答他的话。
  淳王讨了个没趣,大殿之上也不敢造次,只好撇撇嘴安静下来。
  正这时,外面传信太监的声音一声一声传了进来。
  “宣恒亲王府元氏宁宛进殿。”
  齐王闻声侧目看向自己的叔叔恒亲王,却见对方面上没有任何表情,如同早已知道这事一般。
  果然,父皇和王叔背着他们又做了决定。
  文武百官在惊骇中半转过身子,就见正殿门外,一个略有些纤细的身影缓缓而来。
  元四小姐身着繁复的宫装,步子却异常稳当,没有因为那略略长些的裙摆而发生丝毫的偏移。她腰间配着玉环,因为行动而发出悦耳的轻响。
  少女的脸上还带着一丝稚嫩,可面色从容,眼神坚定,却不自觉让人想俯首行礼。
  果然是至和帝钦点带在身边教养的姑娘,许是经常接触圣驾,身上自然流露的一丝威严,倒同至和帝有那么一丝相像。
  而此刻,燕凌远看着才从他面前经过的少女,竟有了一丝恍惚。
  她好像不再是那个娇羞而胆怯的姑娘,她自信且从容,作为大周朝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被宣召入殿的女子,她没有流露出一丝的畏惧来。
  仿佛这就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一般。
  而他发现苏子扬此时正一脸复杂地看着他。
  燕凌远冲苏子扬摇了摇头。这是哪一出他也不知道。
  宁宛心里,其实远没有面上看去那么平静。
  她可是第一次踏入正殿,又是在百官上朝之时。两边位列的臣子,有她认识的,有她连面都没见过的,她不过十岁,又怎么可能不紧张。
  那些行动礼仪,没有差错,不过是长久以来母亲和顾嬷嬷的教养罢了。
  正殿当中,宁宛停步,叩拜行礼。
  “臣女元宁宛拜见圣上。”
  抚衣,缓跪,叩首。
  如同顾嬷嬷教她时练习的每一次一样,一丝不苟,没有错漏。
  “平身。”
  至和帝洪亮的声音响起。
  “谢圣上。”
  起身时发间钗环叮咚,竟是片刻便安静了下来。
  宁宛此时心里紧张到了极点。
  这是在正殿之上,圣上召她前来是对她的赏识和信任,而她一言一行都不能出分毫差错。她努力让自己稳住心神,等待圣上接下来的话。
  “朕今日召宛儿来,正是因为昨天她的话启发了朕,让朕知道,原来西南的旱情还可以这样解决。”
  至和帝表情很是满意,下面的大臣们却面面相觑,不知这位帝王此时又是何意。
  “宛儿,把你昨日说的,再说一遍。”
  “是。”宁宛微微垂首,进而说道:“臣女愿为圣上分忧、为西南黎民百姓的生活出力。臣女愿捐六百两纹银,襄助西南渡过难关。”
  她说完,再行跪拜之礼:“恳请圣上应允。”
  一言激起千层浪。
  侍立两旁的文武百官神色各异,有的偷偷看向圣上,有的互相交换眼色。这一出来得太过突然,他们此时都有些反应不过来圣上是什么意思,宁宛不甚清楚,可下面这些官员哪个不是人精,略略一想便大概明白了。
  圣上,这是借着元四小姐,让他们出钱呢!
  “宛儿稚龄幼女,却心系黎民百姓,朕心甚慰。诸位爱卿有何高见?”
  至和帝抬手让宁宛起来,又看向神色各异的官员门,问了这么一句。
  这下官员们为难起来。
  圣上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可要让他们出钱,出多少呢?元四小姐只是恒亲王府孙辈的小姐,她出了六百两,那他们这些身有品级,领着俸禄的官员又该出多少?
  淳王看向齐王,齐王元启檀蹙着眉不知在想些什么。
  大殿上陷入了安静。
  而宁宛,此时也总算大概明白了至和帝的意思。
  召她来大殿,只不过是一个引子,是至和帝将文武百官推上绝地而使的“夺命之计”。她有身份,背后有恒亲王府,可她偏偏是个女子。她同这场暗地里的争斗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关系,所以那些人没法用她来互相制肘。
  而她却说她要捐六百两。一个还未及笄的小姑娘,要捐六百两,那那些臣子,只能多不能少。
  她的身份,加上至和帝的威压,无疑就是将各怀心思的百官逼入了一个死胡同。
  除了按照圣上的意思捐出银两来,否则就不仅是触怒圣驾,还可能伴随着民心尽失。风评这个东西,不是什么关键,可却必不可少。
  一边是银子,一边是仕途,孰轻孰重,不消明说。
  这种有点被利用了的感觉让宁宛的心情复杂起来。她也想过要不要以此为契机,逼陈荣也捐出银两来,可她到底犹豫了。以她,以他们如今之力,要正面对上陈荣,恐怕只会反将自己陷入僵局。
  至和帝如今的举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帮了她,可是她也反过来成了局中的棋子。
  “儿臣愿出两千五百两,为父皇分忧,为西南分忧。”
  作者有话要说:
  苏子扬一脸复杂地看向燕凌远:兄弟,压力大吗?
  燕凌远:→_→,我骄傲!
  下一章在周日啦(づ ̄ 3 ̄)づ


第112章 韵容(中)
  宁王元启渊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带着十足的底气,将正在沉默思考的百官的思绪顿时打破。
  “启渊愿出两千五百两?”至和帝又问了一遍。
  “临江海匪猖獗时,幸得各方相助,如今西南旱情严重,临江也应为大周出力。”
  他说的是“临江”而不是“儿臣”。
  临江算是大周的繁荣之地,宁王殿下久居其间,油水也必不会少,而他却提起了去岁的海匪,无疑是在解释只出两千五百两的原因。临江也在恢复,而宁王作为这块封地的主人,自然不能为争功劳而反过头去剥削百姓。
  “二弟如此大的手笔,着实令人佩服。”齐王却紧跟在他后面说了话。
  至和帝微眯起眼睛看向这个大儿子。
  他如今越发成熟,甚至颇有些他当年的样子。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暗地里做的许多事也都一一被呈报上来。
  这个儿子,有野心,有手段,只是还太过沉不住气。
  “启檀有什么意见?”
  “此等为国为民之事,儿臣自当尽心竭力。儿臣愿捐五千两,为西南百姓解除困扰。”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宁王才刚说捐两千五百两,齐王殿下就捐五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