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宁_晴二初-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事宁宛倒也知道一些。御史大人陈拾,他家公子陈知同确实同元宁词年纪相配,而那位夫人,好似也对元宁词印象不错,已经来了府里两回了,为了什么事,府里的人哪个不是猜个八九不离十的。
  只是当着人家面说出来的,大概也就元宁如这一个了吧。
  元宁词好像向来不爱谈及自己的婚姻大事,每每到这个话题,她便不再说下去,这一回果然也是。
  宁宛看了看元宁如,她正开心地将头扭向另一边,好似还哼着调子。她大概也是摸准了元宁词这个脾气吧。
  若说起来,府里的姐妹其实是什么坏人。只是各人有各人的利益,便再没了那些姐妹情深吧。
  不过好像也不是,宁宛看向她的三姐元宁媛,她大姐对她三姐,大概就是真的姐妹情深了吧。
  三四月春暖,朔京城里的桃花梨花的开了满树,也似成了个风景。
  宁王回京之前,宁宛到底是找了个空,递了帖子去拜访燕王妃。
  毕竟人家的信已经给到了,无论是好是坏,她总是要去一趟的。她原本同燕王没有什么交情,此番突然给她暗示,宁宛觉得,多少还是和西南的事情有关。
  燕王府果然同如意公主曾和她说的那样,修建得精巧。看去便知,设计建造的人下了不少功夫。
  燕王府人丁简单,宁宛进了府门,便见不多几个下人正安安静静做着自己的工作。大概是知道今日是韵容县主要来,有迎面碰到她的,都恭恭敬敬地道了声“给县主请安”。
  宁宛到时,燕王妃正和奶娘两个人看着小世子在院里摆着的一张软塌上玩。
  “我瞧着天气好,就让人把这抬出来,让小不点也出来晒晒太阳。”
  燕王妃见下人领着她进来,便招招手让她过去。
  宁宛那时便想,果真是在自己府里,燕王妃瞧去都比在宫里活泼了不少,不过这样倒真的挺好。
  作者有话要说:
  燕凌远没在的这几年,我决定让它过得快一点(~ ̄▽ ̄)~另外之前说要写的情人节的小段子发在微博啦~是凌远和宁宛很多年之后的一点小糖,感兴趣的小天使到微博置顶就可以看到啦(*/ω\*)


第131章 暗藏(上)
  “自过了年我就等着。你燕王叔叔非说,你一个小孩子哪懂这些,我就跟他打赌,说你一定会来,这不你就来了。”
  燕王妃边说边拉着宁宛进了屋子,身后奶娘也将小世子抱了进来。
  奶娘将小世子放在床上,他便看着宁宛和燕王妃的方向,咿咿呀呀地叫着娘。
  “还不知道世子弟弟小名叫什么呢?”宁宛见那小团子爬来爬去的很是可爱,便问了一句。
  小世子叫元方瑞,正好同她哥哥是一个音,说来也巧。这原本宁宛也是知道的,不过燕王妃没说过,她也便再问一次。
  天下的母亲说起自己的孩子无不是最自豪的,燕王妃听宁宛问及小世子,也便十分开心地道:“小名就叫瑞儿,倒是和你哥哥是一个音。不过他是‘祥瑞’的瑞。”
  “听名字便知是有福的。”
  “还是宛儿有福气。若让我说,全京城也再找不出第二个。”
  “燕王妃婶婶又笑话宛儿。”宁宛有些羞怯地低下头。
  “才不是笑话,不光我这么认为,想必二嫂也这么认为的。”
  终于提及了宁王,宁宛心里也越发注意起来。
  她来的路上便一直在思忖,燕王妃为何偏偏选她来传递一些信息,而让她能够想到的唯一理由,大概就是她不属于任何一派,甚至看起来,更接近宁王吧。
  或许也是因为她虽是县主,可却到底是个姑娘,旁人纵是有所怀疑,但也并不能锁定什么实质内容。既有身份,却又足够能让人信任。
  这么说来,倒真的是她最为合适了。
  “宁王叔叔和宁王妃婶婶大概已在回京的路上了吧。”宁宛试着说了一句。
  燕王妃点了点头:“今年又出了北狄的战事,二皇兄回来,也要好一阵忙碌了。”
  “都是为了给皇爷爷分忧。普天之下的臣子,又有哪个不是时时在忙碌。燕王叔叔远赴西南,才是着实辛苦。”
  燕王妃听了这话,便笑了笑:“父皇体恤他辛苦,他倒还认了真,不知多得意呢。”
  而宁宛却看见,燕王妃说完这话,看了眼身边侍奉的一位侍女,那侍女和奶娘两个人带着小世子出了这屋,又把门轻轻关上。
  “我早便知二嫂喜欢你,先时不懂,如今和你说了几回话,我才知我们宛儿是真的讨人喜欢。”燕王妃说完,起身自一个柜子里拿出一封信来。
  对于燕王妃的直白,宁宛其实有点惊讶的。毕竟她同燕王妃不算很熟悉,而对方却丝毫不避讳,只在她面前便十分顺当地把信拿了出来。
  “其实原本也没什么大事,只是你也知道,自打王爷从西南回来,就愈发忙,瑞儿不能离了我,我也怕到时忙起来,就忘了这件事,故而便想拜托你。”
  宁宛忙起身,接过那信封来。信封上什么都没写,掂量去大概也不过是几张纸。
  “王叔和婶婶劳碌,宛儿若能帮上一些,也是宛儿的荣幸。”
  “你不同跟我说这些见外的话。这信封你只管等二嫂他们回了京,就交给二嫂。我知你聪慧,也不想瞒着你,你若觉得不妥,也只管和父皇、王叔说。”燕王妃面上始终带着笑,可宁宛却觉得自己心跳得比平日里快出不少。
  谁说燕王燕王妃不知朝堂之事?他们只不过从不显山漏水。
  宁宛相信这信里的内容,她若不向皇爷爷和祖父说,那这信里的东西就极重要,而她要是和皇爷爷或是祖父说了,这信便成了个无足轻重的。
  燕王和宁王什么事都不会有,而她从此也没了两府的信任,不仅如此,皇爷爷恐怕也会觉得她是个投机取巧的人。
  “王妃婶婶信任宛儿,宛儿开心,宛儿自然也是相信王妃婶婶的。”
  燕王妃对她没有恶意,只是也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亲近罢了。
  来燕王府时,宁宛原本觉得燕王妃许是确乎对她有些好感,如今看去,也不过是为了利益的三分关切罢了。
  不过这原本也没什么。她们是皇家的婶婶和侄女的关系,能做的这一步,也着实让人感动了。
  宁宛从燕王府出来时,春日的风正好吹起了沿街几棵才冒出绿意的柳树来,那柳树似被风梳顺了头发,正散发着一股迎面而来的生机。
  命运的□□正在缓缓的转动,而她,亦是已经无可挽回地被卷进了朔京城这个暗藏的旋涡之中。
  在历史的洪流里,她最终又将归往何处,只能等待时间去验证了。
  而她目今所能做的,便是将那封燕王府的信,原原本本交到宁王妃杨舒怡的手里。
  阳春四月,天气晴好,宁王和宁王妃一同回到了朔京。
  不同于之前的几次,这次宁王的队伍算是轻装简从。宁宛想着,大概西南和北狄两起祸事,不仅让朔京的官员们节俭起来,大概全大周为官者,都不得不勒紧了裤腰。
  宁王回京的第二日,韵容县主便登门拜访。
  而让宁宛觉得吃惊的是,她再次见到宁王妃,却觉得宁王妃连眉间都是掩藏不住的疲累的忧愁。
  “王妃婶婶可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宁宛对宁王妃的关切是真心的,以至于她的惊讶让她福了礼便焦急地问了出来。
  “让宛儿见笑了,也没什么事。”宁王妃摇摇头,随意地应了一句。
  她脸色亦不是太好,才和宁宛说了两句话,便咳嗽起来,一旁的侍女忙端来一盏茶。宁宛抬头去看,却觉得这个侍女甚为陌生。
  “清蕊这次没跟着婶婶一道回京吗?”
  清蕊便是宁王妃身边的贴身丫头,前几年都是她跟着回来,因她做的清蒸鲈鱼甚为美味,宁宛便印象深刻。这次竟然不是清蕊跟着回来,宁宛心中疑问,便问了出来。
  宁王妃品了口茶,才道:“府里不能没人,便把清蕊留下了。她在那边照看,我亦放心一些。”
  可是往年清蕊来了,难道府里就没人照看了吗?
  宁宛接着便想到这个问题,可她终归没问出来。她总觉得宁王府许是出了什么事,可这终归是宁王府的家事,她又身为晚辈,其实不该多嘴。
  “宛儿今日登门打扰,原是有件事要同王妃婶婶说。婶婶劳累,却又要耽误婶婶些时间了。”
  宁王妃闻言,便挥了挥手,那不认识的丫鬟倒乖顺地退了下去,屋里其他几个丫头也便跟着她一道出了门。
  宁宛便拿出那封信来,放在桌上。
  “不知王妃婶婶因何愁苦,只是到底身子最为重要。我瞧着婶婶似乎气虚,若难受,不妨请太医院的大人们瞧瞧。”她说罢,又将那信往前推了推。
  “这原是燕王妃婶婶转托我带来的,宛儿不知此是何事,只管送到了,还请婶婶定夺。”
  宁王妃看看那封信,拿了过去,好生收了起来。
  “每年见你,只觉得你又比去岁长高了不少,今年又见了,除去长高了,只觉得宛儿还比从前更端庄。可见父皇封你作县主,实在不只是喜欢,只你太过好了。”
  宁王妃似分外感叹,她拉着宁宛的手,说得却有些伤感。
  “我从前和你娘见面不多,只觉得她便是这世上顶精妙的人了,可惜她去得过早。不过好在,她留下你和你哥哥来,却是让无数人都羡慕了。”
  宁王妃说完,又咳了两声。宁宛瞧去,只觉得这位王妃婶婶越发虚弱起来。而宁王妃突然提起薛梓沁,也让宁宛越发想起她娘从前体弱时的样子。
  不也是这般的气血不济,又兼咳嗽不止吗?
  思及此,宁宛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王妃婶婶可让太医瞧过了?虽说春日容易感了风寒,可到底总拖着不好,还是该让太医瞧瞧。”她想了想,又接着道:“王妃婶婶除了咳嗽,可还常觉得身体疲乏并嗜睡,行动不稳?”
  宁王妃见她问得急,便笑了笑,道:“没有宛儿说得那样严重。你莫不是担心太过了,不妨事的。”
  “可到底是让太医瞧瞧才好……”宁宛还想再劝说,却听宁王妃又接着道:“婶婶自己知道,总归不会有什么事的。若你不放心,婶婶赶明就让太医来瞧。好不容易有人关心我,我可要珍惜。”
  “婶婶只会取笑宛儿。”瞧见宁王妃还能跟她玩笑,宁宛又放心了一些。
  兴许真的是临江出了什么事吧。她虚占着个县主的名头,其实什么忙都帮不上,也只能在心里祈愿了。
  果真如燕王妃所说,宁王自回京来,就很忙碌。
  如今春日回暖,燕云的雪也有消融,四月里传来了第一份战报,大周在燕云以北大胜北狄,燕凌远和吴朝越亲自领兵出关,斩下敌人一队首的首级,着实振奋军心。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第132章 暗藏(下)
  是夜杨舒怡在府里等到很晚,宁王殿下才回来。
  晚饭已经又热了一回,见到宁王回府,下人们也忙张罗着把饭菜又布置上来。宁王进门便瞧见正在传菜,桌上已摆了几盘,又有几个侍女端了新的进来。
  “王妃晚上没吃?”
  立在屋里的丫鬟闻言忙道:“王妃吩咐说等王爷回来,奴婢们劝了,王妃只说让等着。”
  宁王殿下爱重王妃,府里谁人不知。便是那沈美人,不知为何殿下总顺着她,有什么好的也给她,可她若惹恼了王妃,一样罚她的。
  宁王元启渊点了点头,也没再说什么,只由着下人为他除了外衣,只换了件家常穿的衣服。
  “王爷回来了。”杨舒怡的声音自门外响起,宁王回头去看时,只觉得眼角眉梢全是掩不住的哀愁。
  宁宛今日也见了,可宁宛不知道为什么,元启渊知道。
  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是因为他是二皇子,是圣上曾经最为宠爱的皇贵妃的儿子。
  “又去教训那些下人了吗?”宁王走过去,扶过自己的妻子。
  杨舒怡笑了笑:“王爷说笑。不过是刚回了京城,各处房子都看着打扫打扫,莫叫来人看了笑话才好。”
  “管那笑话不笑话的,你且歇几天,旁的事情我去处理。”
  他没有说“本王”,他说“我”。
  杨舒怡有一阵恍惚。好像突然间,她又回到了与宁王初相识的那一年。
  那年她才不过十五,而他也不过才十七。那时年少的王爷跟着他舅舅,也就是当朝的太傅大人楚潜一道去苏州,却不想在烟雨之中,遇见了逃出门去买糕点的她。
  那时他不知在追什么,撞掉了她的糕点,她急得要哭了出来,他也是说着“我”,而不是本王。
  后来不到一年,她竟然就真的嫁个他了。那时她才知道,原来烟雨里那个少年,就是圣上曾经最为宠爱的次子。可那宠爱也不过一天,所有的一切都随着先皇贵妃的仙逝,在他还未懂事的时候,就消失了。
  后来他很少再用“我”这个称呼,他是临江最受尊重的王爷,是让临江所有百姓都称颂的宁王。
  从前她觉得不公,可后来她想开了。他有他的目标,他的野心,而她所能做的,不过是守好宁王府这个小家罢了。
  “想什么呢?”
  元启渊见自己的妻子坐在那里,也不动筷子,便伸出手来在她面前晃了晃。
  杨舒怡笑了笑:“妾身想起了刚遇见王爷那时。”
  “都是十几年前了事了,想它做什么?”元启渊闻言也笑了笑,夹了一小块排骨,放进了妻子碗里。
  “那会真好。”杨舒怡又说了一句,微笑着看向宁王。
  他不再有那时的少年气,他成熟了许多,稳重了许多。这样的他,其实她也觉得很好。
  “能嫁给王爷,是妾身的福气。”
  元启渊愣了一下。他好像很久没听到自己的妻子说这样的话了。从前两人晚上时也常说话,可自打他越发忙起来,晚上回来也很少陪她说话。
  他累得只想睡觉,也许那时的她,很孤单吧。
  “你们家的事情我会调查的,不要乱想。”元启渊终归还是搂过杨舒怡来,似向她保证一样,说了这么一句。
  杨舒怡所有的烦闷,不过是因为她的父亲,杨大人调任回了苏州做知州。
  这本来没什么,可突然有一天,他父亲给她来了一封信,那信上附了一张白纸,杨舒怡试着将水倒上去,才知道杨大人发现有人在暗中调查他了。
  杨大人自然是什么事都没犯的,可他错就错在他有个没断干净关系的族兄。那族兄曾经和人起了口角,失手打死了那家的人,正好在苏州地界上。
  那会杨大人还不是知州,不过是在苏州一个县做了个县官,却正好是在他族兄那个县。那家人家收了钱,也没再闹将这件事。
  这事说大也不大,哪个地方还没些私了的案子,关键就是杨大人发现有人在查这件事,这一查不要紧,竟然发现那家人家姓陆,和齐王妃家是同宗。
  杨大人觉得自己自身难保,便写了信,想让女儿和这皇子女婿自己想办法,先脱清了关系。
  可杨舒怡是个孝顺的,元启渊也不是个无情的,两人又岂肯让杨大人自己扛这个事,于是宁王府也开始派人查。
  可这件事越查越乱,最后一直拖到宁王和宁王妃又回了京,也没个结论。
  头上悬着一柄利剑,杨舒怡又怎么能安稳,这样的忧愁,她大概已有一月了。
  元启渊才安慰了她,她便又哭了出来。
  那齐王是什么人,她才不信这事都和齐王妃家扯上关系了,齐王会一点都不管。
  她父亲为官二十余载,一向清正廉明,若真因为这么件事就被罚了,那可全是被她牵连了。
  毕竟那时嫁给宁王,是她自己坚持的。
  “启渊。”宁王妃偏转身子,抱住了自己的丈夫。
  他一如从前那样,也将她紧紧抱在怀里。
  “放心,有我在,不会有事的。”
  宁宛最终也没法猜到燕王妃让她转交给宁王妃的信里究竟是什么内容。毕竟自她这里看,两府什么动静都没有。几位王爷也只是为了北狄的事情在积极地建言献策。
  大周刚刚得了一场胜利,可北狄好似却没有就此退兵的意思。这仗打起来了,三年五载的都属正常,一直僵持着总归不是办法,还得朝廷出下一步的决策才行。
  不过另一封信,却是宁宛自己的了。
  捷报传回京城不多几日后,宁宛便收到了第一封从燕云寄来的书信。
  寄信的自然是燕凌远,可信里的内容却少得可怜。
  “胜。俱安。勿念。”
  薛凝嫣拿着一张信纸来来回回翻了好几次,这才抬头问宁宛:“没了?”
  宁宛有些好笑地点点头:“没了。”
  “什么啊?好不容易写一封信,就五个字?”薛凝嫣满脸不可置信。
  “确实就五个字。”
  宁宛想想还觉得甚为可笑。她还想着燕凌远许是会写一些旁的什么,她还特地把落花落雪都遣出去,自己偷偷地看。没想到就这么五个字。
  宁宛怕自己看错了,把信封都拆开了,反复确定,真的只有五个字。
  我们赢了,都很平安,无需挂念。
  还真是言简意赅,一句废话都没有。
  “都几年了呀,这燕凌远怎么还没学会说话。”薛凝嫣没好气地抱怨了一句。
  “他原本就不爱多说。”
  “可那是给你写信,不该有许多说的,都说不完吗?”
  被薛凝嫣这么一问,宁宛也愣了一下。
  是啊,她昨夜写回信的时候,不就是感觉自己有许多许多的话想对他说吗?她可是写了足足五页纸,要不是觉得说得多了也许会耽误他的时间,她恨不得再写五张呢。
  见宁宛突然不说话了,薛凝嫣小心翼翼地道:“我就是开玩笑的,你别多想,燕凌远对你好着呢,他跟谁都不爱说话的。”
  “没事。”宁宛应着,却突然起身跑回屋里。
  “你干嘛去啊?”薛凝嫣也忙起身跟了上去,她进门,却瞧见宁宛正拿着几张纸在那撕。
  “这是啥?你做什么呀?”薛凝嫣吓了一跳,忙跑上去。
  落花跟在后边,也瞧见了,急着道:“那不是小姐昨日写的回信吗,怎么又都撕了?”
  薛凝嫣一听这话,也急了:“宛儿你别瞎想,我真的是开玩笑瞎说的。兴许燕凌远忙呢,那打仗的事一刻都不能耽误,他也许好不容易才抽出时间来,只能写这么些……”
  “我不管他是做什么,总之我也要只写五个字,不,我要只写四个。”
  宁宛似赌气一样,将她才写好的那些都撕了粉碎。又拿笔找了张纸。
  薛凝嫣在一旁叹了口气,心道:对不起了燕大世子,我是无心的无心的,谁知宛儿当真了,只好委屈你一下了。
  不过几天之后,她们几个要好的姑娘趁着春色,又聚在一起吃果子聊天,薛凝嫣和宁宛才知道,燕凌远这一次可不只是惹恼了宁宛。
  起因不过是薛凝嫣说起了那日去恒亲王府,看到了燕凌远来信的事,谁知燕月悠突然站起来道:“原来我哥哥还知道写信是什么呢!”
  柳听雨不解:“怎么?敢情燕世子没给你写?”
  燕月悠愤愤不平:“那愣头小子还知道写了封信来告诉我他娘自己在府里,让我常到他们府上玩,我哥哥却一个字都没写给我。便是二哥要考学了,也才写了两个字,说让他勤学。原来他还知道给宛姐姐写呢,偏不给我写!”
  楚落音听了,乐得拍起手来:“真真这燕大世子,平日里瞧着最是稳重不过,怎么出去征战了一回,这个也恼了他,那个也恼了他。”
  “可不是呢,早先在京城时,谁恼过。”薛凝嫣也笑着接了她的话。
  “少不得,我也要写封信去,好好问问他才是。怎么偏偏不给我写。”燕月悠叉着腰,甚是不平。
  柳听雨却顿了一下,转而问道:“你方才说,有那‘愣头小子’写了信给你,怎么不说说,可是哪一个‘愣头小子’呢?”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第133章 鸿雁(上)
  “那,不就是那个,还能是哪个。”燕月悠听见柳听雨问她,自知不该多嘴,一时那嚣张的气焰也没了,又坐了回去。
  “那个是哪个?”这等有意思的事怎么能少得了薛凝嫣,她瞧柳听雨冲她眨眼,也便凑上去,拐着弯地问。
  “什么那个这个,你们又不是不认识,问什么呀。”燕月悠却好像害羞了一样,把头更偏向另一边。
  “真真是婷婷当年的一句话说得对,悠儿啊迟早叫那小将军拐了去。”楚落音也掩着嘴笑道。
  燕月悠那时候本就年纪小,几个女孩里又数她不经事故,直到现在,又听楚落音提起,方才直到当年几人取笑她。
  “你们这些人,亏我还将你们都当好姐姐,原来是存心看我笑话。”
  “谁要看你笑话,那小将军是个可靠之人,我们这是恭喜你呢。”楚落音拉着燕月悠的手,眼角眉梢都是笑意。悠儿单纯,那吴家又是习武人家,不单单爽快,况且家里人丁简单,可不是最适合她。
  “楚姐姐眼里,怕是只有元大哥才是最可靠之人,是也不是?”燕月悠现在毕竟也长大了,楚落音那点小心思,她也早看出来了。
  果然这话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