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学习强国发家致富-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妧回过村之后,了解了新稻子的抗寒能力,又听说其他地方受灾很重,这才又匆匆赶到了这里。
  听到岐王的话,她摇了摇头,这其实算个意外之喜,当初试验的时候,她并没有测试抗压耐寒的性质,但她当时试验的时候用的母版确是比较抗压耐寒的那种,兴许是杂交后它的基因更加强悍了吧?
  不过这倒给了她一点思路,看来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还得注意它的抗寒抗旱以及抗虫害能力。
  她让人将自己带来的袋子扛了进来,放在王爷的面前,知晓这次受灾情况后,她便去村里向村民将他们多余的稻种都要了过来,虽然不够覆盖所有地区,但平均一下,哪怕每个地区少种一些,只要能跟以往的产量差不多就行了。
  岐王十分惊喜的看着这些稻种,有了这些,再加上抢种一部分,不说能丰收,至少能让百姓们不需要饿着肚子。
  京城此时也是一片愁云惨雾,在岐王刚刚离京的时刻,突然来了一场这么大的雪灾,已经有很多人传言是因为皇上逼走了岐王和县主,上天才降怒的,没看见之前的地龙翻身正是多亏了县主提醒才免遭此难的,这次正是因为县主不在,所以上天才将下次再提醒世人。
  听见这传言,皇上本就不悦,可还没来得及处理此事,各地雪灾的伤亡便已如雪花般飞上了他的案头,这次受灾之广之剧比往年更甚,不仅是房屋倒塌,许多百姓流离失所,有好几个地方的粮食更是全部被毁了,本就不是粮食产量丰盛的地方,加上流民日益增多,已经有了弹尽粮绝的趋势。
  皇上只能调动一部分国库的存粮过去,可这次京中也受灾了,粮食还不能多调动,只能算是杯水车薪,而且就算是这样,京中的粮食也已经快见底了。
  这段时间,朝堂上天天都在讨论这事儿,皇上已是焦头烂额,只能询问众臣:“可还有什么主意?”
  “北方各地皆以受灾,为今之际只能派人去江南采购粮食了。”一位大臣说道。
  “据臣所知,江南近日遭遇水患,怕是存粮也不多了。”另一人出来反驳道。
  “难道就无路可走了吗?”闻言,皇上怒道。
  突然有一人站出来说道:“启禀皇上,据老臣所知,此次雪灾北方各地,属岐王的封地受灾程度最小,有好些村子甚至丝毫未受影响,老臣派人前去打探过,听说乃是因为岐王封地上有好些地方种了一种新的稻种,正是县主研究出来的新品种,这稻子抗压耐寒能力极强,而且听人说产量极高。”
  “什么新稻种?”皇上一时还没反应过来,问道。
  下面的汪阁老却是一下子想起来当初岐王进献的那些稻种,站出来问道:“可是之前岐王擅自回京时进献的那些稻种?”
  被这么一提醒,皇上也想起来了,竟然是那个?


第59章 收留
  当日岐王献稻子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为了逃避惩罚才故意如此的,没想到他说的竟然是真的!
  那日的事其他人虽然没有亲眼看见,但也有所耳闻,毕竟当时在场之人还有毕阁老,作为皇上的狗腿子,他是十分乐意见到岐王出丑的,所以早就将这件事当成个笑话讲了出去。
  所以岐王向皇上进献过一种稻子的事情,在场之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听见有人如此说,便低声议论开了,没想到岐王竟然如此关心农业之事,对农学还有研究?不过那个稻子真的这么厉害?
  事关重大,听完后汪阁老立马建议道:“臣恳请皇上立刻下令让岐王带些稻种入京。”
  皇上也知道这事的重要性,虽然内心并不想看见他,而且才拒绝了他,再回头去要的这种行为,实在有些没面子,不过理智还是占了上头,他当即就下了一道诏令让人快马加鞭送去了岐王封地。
  虽然用了最快的速度,但这么一来一回也需要时间,加上新稻种的事知道的人多了,也传了出去。
  对于高官们来说,就算粮食全都毁了,他们家中的存粮也足够支撑,对他们来说,饿肚子这种事是不存在的,可老百姓们不一样,只要遇上灾祸,他们心中便会出现很大的恐惧感,那种食不饱腹的日子会不停的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
  所以当听说有一种抗寒耐压而且产量极高的新稻子,而且有地方已经种了这个新稻子,也用事实证明了这稻子的确能扛过大雪灾,这怎么能不让人激动?
  “你们听说了吗?据说有种新稻子,在这么大的雪下都能存活!”
  “怎么可能?这么大的雪早就被冻死了吧?”
  “真的!我有亲戚在官府干活的,听说这次大雪很多地方都遭了灾,就那个种稻子的地方受灾程度最小,有村子全部中这种稻子的更是什么损失都没有!”
  “这么好!那以后岂不是再也不用担心天气了?”
  “不仅这样呢,我那个亲戚说这种稻子的产量比我们之前种的高多了!”
  “那哪里能搞到这种稻子?”听说后,很多百姓顿时心动,急切地问道。
  “只有那个岐王的封地有,其他地方都没有!”
  “这么说来,那个岐王的封地肯定是不缺粮食了,以后要是哪一天我过不下去了,不然我就迁到那里去好了!”
  有这种想法的不止他一人,京城因为是天子脚下,受灾情况再怎么严重也不至于让人都饿死,但其他地方可就没这么好了。
  这些地方原本土地就贫瘠,粮食存货不多,雪灾过后流民甚多,支撑了十几天更是已经弹尽粮绝,没办法的情况下,只能开始驱赶流民,彭城便是如此。
  被赶出城的流民满心绝望,他们已是家破人亡,各地都在闹灾,这时候把他们赶出城,他们能去哪?难道真的要饿死在外面吗?想到这副情景,已经有人忍不住呜呜地哭了出来。
  突然这时,有个人开口说道:“不如我们去岐王封地吧,听说那里能吃饱饭!而且听说还给地方住!”
  这话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什么?真的吗?真的能吃饱饭?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村里有个人就去了那里,后来写过一封信回来,听说他们那里都没有人饿过肚子!”
  不用饿肚子,这话顿时让众人心向往之,反正他们如今也无处可去,不如就去那里看一看好了。
  这几日各个城中的流民都越来越多,各府衙早已写了条子来请示该如何安置这些流民,已经有好几人建议他将这些外来的流民赶出去了。
  随着人口的愈见增多,各城消耗的粮食速度也越来越快,再这么下去便要将存粮全部耗光了,若是这一季的稻子没有丰收,那整个城就会一粒米都没有了,到时候如果再发生什么事儿,那他们就被动了。
  苏妧也看到了各府衙写的建议,他们顾虑的的确有道理,只是她来的路上也看到了那些流民,衣不裹身,瘦骨嶙峋,还有很多的老人和小孩已是饿的面色浮肿,若是将他们赶出了城,怕是只有死路一条。
  “不忍心?”岐王看了一眼折子,沉默不语,似乎在仔细思考这件事,抬头看见苏妧脸上的纠结,有些好笑地问道。
  她叹了口气,说道:“若真将他们赶出去,那真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了。”
  “既如此,那便将他们都留下吧!”岐王毫不犹豫地说道。
  苏妧赶紧摇了摇头说道:“若是留下的话,不说粮食的事,还得给他们找安置的地方,而且流民一多容易滋生疫病,若是因此引来大祸可就得不偿失了。”
  虽然她有些不忍心,但她心中也清楚,这不是心软就可以的,既要收留流民,就必须要考虑到后面的一连串事情,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就完了的事。
  这时,下人突然来禀报,说是京中来人了。
  京中怎么会来人?他们刚从那里回来不久,还是皇上亲自下令让他们走的,怎么会这时候来人?
  苏妧有些摸不着头脑看向门口,这人风尘仆仆,神色看起来很是着急,见到岐王甚至都没来得及寒暄,就直接说了皇上的口谕。
  听完皇上的意思后,苏妧愣了一下,没想到皇上竟然是来求新稻种的?
  “真是可惜,之前本王在朝上进献过一次,被皇上驳回了,本王还以为皇上看不上这点东西,因着这次雪灾的事情,便将所有的稻种都下面人种掉了,如今已没有存货了。”岐王叹了一声说道。
  “什么?这可如何是好?如今这般天气,地还冻着呢,这么冷的天其他的稻子种下去也活不了,只有王爷您这的稻子可以存活下来了。”
  “本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岐王满脸真诚的说道。
  来人一脸失望地回去了,苏妧有些忧心的问道:“皇上本就对我们不满,如此拒绝他的要求,若是怪罪下来,可如何是好?”
  “他一定会怪罪的,不过又能怎么样呢?本王也没说谎。”岐王毫不在意的地说道。
  说谎是没说谎,现阶段的确没有稻种了,但其实苏妧之前回去就已经在培育新的稻种了,不需多久就会有一批了,可王爷似乎并没有将这事说出来的打算。
  想一想,苏妧也能理解,去了京城以后她才发现王爷与皇上之间暗流涌动,关系并不单纯。
  见她沉默,岐王转头问道:“你不问我为什么吗?”
  苏妧摇了摇头,“我相信王爷自有您的道理。”
  她下意识的信任让岐王的嘴角勾了勾,他突然开口说道:“我已经下令让各府衙收拢安置流民。”
  “可粮食之事…”苏妧说完看向王爷,见他一脸轻松,似乎毫不担心这些,有些疑惑,她不信这些事情他会没有考虑到,可他还是将这些流民放进来了,她神色一转,盯着他问道:“难道王爷早就有所准备?”
  岐王从一旁拿出一份册子递了过来,放到她面前,示意她打开。
  她有些疑惑的伸手拿了起来看了看,这上面记载的竟然是这些年来王爷的所有财产和人手,还有他囤的一些粮食,足够他们撑一段时间了。
  那一瞬间,有一丝疑问浮上她的心头,不知王爷为何又要另外囤这么多粮食?这些足够一城百姓吃半年了。
  这个念头转瞬即逝,她并没有放在心上,将心思又转回到册子上,看得出来,这些东西应该是王爷的私库,没想到王爷竟然会掏自己的小金库来补贴百姓,她将册子还给他,觉得他满脸都写着大公无私四个字。
  岐王看了她一眼,似乎察觉到她心里在想什么,摇了摇头说道:“我可不是这种人,我是对你的稻子有信心。”
  “到时候我亲自帮王爷将您的私库填满。”苏妧笑了笑说道,这点她还是很有信心的,“这次的稻子生长周期也会稍微缩短一点,一个月后便能有一批了,到时候便能送去还没有种的村子了。”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岐王看着苏妧,没忍住摸了摸她的脑袋说道。
  苏妧只觉得头上一重,顿时紧张得捏了捏衣角,一怔后,下意识地避开了些许,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王爷说道:“我昨日没洗头…”
  岐王被她这举动逗得一笑,只觉得似乎看着她就能不自觉的笑出来,心情难得地放松了下来,刚想说什么,又听下人来报,有人求见。
  今日怎么这么多人求见?被打乱了兴致的岐王默默地皱了皱眉,有些不悦地问道:“是谁?”
  “是一个叫马和的年轻人。”
  咦,是他?当初他们走得急,离开京城的时候把他给忘了,没想到他到自己找上门来了。
  “让他进来。”岐王与苏妧相视一眼后说道。
  马和进来行了个礼,说道:“久不见王爷和县主,两位的名声又响了许多。”
  “马公子这次来是打算随便看看?”岐王问道。
  “不,马某这次来是打算投靠县主的。”马和回道。


第60章 任务失败
  “投靠我?”苏妧听见这话愣住了,指着自己问道。
  “是的。”马和坚定的点了点头,斩钉截铁的说道。
  “这是为何?我身无长物,马公子怎会想投靠我?”她惊讶的问道。
  “县主谦虚了,马某一进城便听见县主的大名了,科举用书,还有这新稻一事,可谓是如雷贯耳!”马和看着她笑眯眯地说道。
  “可我一个普通老百姓,马公子投靠我岂不是明珠蒙尘,难不成公子要跟我一起去乡下种地不成?”苏妧说道。
  “以前的苏姑娘不需要,但现在的县主,未来的岐王妃却需要。”马和看向岐王说道,“想必王爷也是这么认为的吧?毕竟人都是志存高远的,未来怎么样谁也说不清。”
  闻弦知意,不需多说,岐王自然知晓他话中的意思,这位马公子倒是有点意思,他轻笑了一声,看向苏妧说道:“马公子所言不错,妧妧,我看马公子十分心诚,你便收下他好了。”
  收下他?那不就乱套了吗?她的任务明明是帮王爷收服他来着,她自己收下他算怎么回事?
  她连连摆手拒绝道:“不可,跟着我马公子实在是大材小用了,我也没什么事能劳烦公子的。”而且学习强国上说了他是个文学家兼军事家,他应该去更大的场合发挥作用,跟着她算毛线!
  “谁说没有的?听说王爷收拢了附近所有流民,安置流民可是一件大事,颇为繁琐,王爷日理万机,县主身为这里的女主人,此事正适合您来办,一来可以积累威信,二来也能锻炼一下处理这种琐事的能力,王爷觉得呢?”马和建议道。
  岐王这下子倒真是有些惊讶了,看来这人是有备而来,不过他之前的确考虑过这事,他看向苏妧说道:“他这个建议倒的确不错,我的确没有太多时间去处理此事,交给你再合适不过,有马公子帮忙,我再拨些人手给你,应该差不多了。”说完看向马和说道,“既然马公子主动提出要帮忙,想必不会让本王失望的?”
  “愿为王爷王妃效犬马之劳。”马和拱手说道。
  “就算如此,马公子也不必投靠于我,效忠王爷岂不是更好。”苏妧还没放弃劝说,“反正结果是一样的。”
  马和摇摇头,说道:“不,投靠王妃你更好,不信您可以问王爷。”
  虽然他认识岐王还不久,但从他仅有的认识来看,便知岐王是个生性冷漠之人,而且做事雷厉风行,又志存高远,虽然跟着他可以干一番大事,但同样的风险也很大,毕竟岐王看着可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而且他可以想象以后岐王身边定然会有很多的能人异士,他虽然自觉有些能力,但在其中可就显不出什么来了。
  而跟着苏妧却不一样了,可以看得出来,岐王对其颇为爱重,她出身低,身旁没有任何助力,若是他去了,便是她身边第一人,而且这位未来岐王妃看着是个好脾气的,从她之前的举动看来,也并不似凡俗女子,颇有能力,凭她所做之事,以后定能稳坐岐王妃之位,两相对比之下,明显投靠苏妧更稳妥。
  “便让他跟着你吧!正好你身边也没什么人,他虽然看着不怎么样,但也算是个人手。”岐王对苏妧说道,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听见这话,马和扯了扯嘴角,说了一句,“王爷眼光果然高,马某虽不才,但若是参加科举,两榜之列不成问题。”
  见两人竟就这么斗起嘴来了,苏妧只觉绝望,她焦心地打开学习强国,只见上面挂着的那个收服马和的任务,果然显示已失败了!
  功败垂成,简直气死她了!苏妧气呼呼地看了一眼两人便直接转身走了,留两个大男人在屋里面面相觑。
  京城来的使者带着岐王的回信回了京城,皇上知晓后勃然大怒,他竟然敢如此扫他的颜面!什么没有,这鬼话谁会信?
  以他的性子,当初绝不会没有准备就贸然说这事,既然提出来了,那说明他肯定是有后手的,可如今事到临头,却百般推脱,哼,当初果然是做戏!
  皇上立马召集了内阁和朝中重臣说了此事,汪阁老听闻后很是诧异,“皇上,岐王真如此说?”
  “难道朕还会冤枉他不成?”皇上震怒,“诸位瞧瞧,朕这好侄子可全然不担心百姓过的什么日子!枉他为皇室中人!”
  “皇上,岐王封地也在遭灾,王爷所说或许为真。”汪阁老说道,他并不觉得岐王会是这样的人。
  “汪阁老,也不知你与岐王到底是何关系,怎么处处维护他?”看出皇上对汪阁老有些不满,毕阁老立马站出来说道。
  “休要胡说,老臣一心为朝廷,从无私心!”汪阁老怒斥了他一声说道。
  “这我可真没瞧出来,我只知道皇上乃天子,若是连天子的话都不听,那叫什么衷心!”毕阁老怼了一句。
  其他臣子互相看了一眼,纷纷起身附和皇上,惹得皇上更是怒斥了好几句岐王,还专门派人将这话传了出去。
  岐王早就料到了这个局面,在使者回京的同时他也派了人去京城,不为其他,就等着这时候去散发流言。
  “听说朝廷派人前去讨要那个新稻子,但是没要到,因为那个岐王将所有的稻子都免费发给了他名下的百姓。”
  “我也听说了,只要去岐王的封地,不仅给地种新稻子,而且还会给新屋子种,还发衣服!”
  “这么好?不要钱吗?”
  “当然不要,如今四处是流民,其他地方都将流民赶走了,只有岐王好心,将所有流民都收容了下来,还免费给他们治病,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地方?”
  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便是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几件事,岐王却将这些都包圆了,这如何不让他们心动?
  活得下去的自然不会将这些放在心上,也就嘴上感慨一下,但哪里都有穷的过不下去的人,京中也不外如此,自然有人会行动起来。
  等过了一段时间,皇上便发现那些流言对岐王根本没有什么损害,反而出现了一股新的流言,不仅如此,京中更是有许多百姓拖家带口地离开,等官府发现之后,已经走了十几户人家了,其他地方甚至更多。
  彭城的流民走了整整一个月才走到岐王的封地,看见城门的时候,他们满脸欣喜地叫了出来,随即又有些担心,这一路上他们也路过一些城池,但都还没靠近便被驱赶了出来,所以他们此时也有些担心若是这里也将他们赶出来怎么办?
  可没想到,他们刚靠近城门口,就看见门口有一个很漂亮的姑娘站在那里,那姑娘看着气质出众,衣着却朴素,袖口还用绳子扎紧了,显然是为了干活方便。
  看见他们,那个姑娘立马一旁的官兵招了招手,又指了指他们,随即那些官兵便围了上来,将他们带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那里,那老头在他们身上一个个切脉过去。
  这是干什么?是在给他们看病吗?他们怎么瞧这老头都像个大夫,可他们只是身份低微的贫民,这些官老爷们为何要给他们看病?
  不一会儿,那老头就朝指着他们其中一个人说道:“此人有疾。”
  这是什么意思?正当他们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之前看到的那个漂亮姑娘突然走了过来,轻声细语地朝他们说道:“这位兄弟请随我们来,其他人等会儿会有人带你们进城去安置,这位老大夫是城中著名的张大夫,若是有不舒服的一定要说出来。”
  原来这人真的是大夫!他们之中有人大着胆子问道:“姑娘,那你要带我兄弟走,是要给他治病吗?”
  “大胆!这位是县主,未来的岐王妃!”一旁的官兵听到这话喝了一声。
  这位竟然是岐王妃?他们愣愣地看着苏妧,没想到岐王妃竟如此亲切!他们顿时忍不住跪了下来,口中不住感激道:“多谢王妃!”心中也忍不住感叹,王妃真是如菩萨一般,不仅收留他们,竟还给他们治病!
  “不必如此!”苏妧被这些百姓的举动给弄愣了,连忙要将他们拉起来,这些人看着瘦骨嶙峋的,她都怕这么磕头磕下去直接磕碎骨头,“快起来,时间不早了,你们还是早些去安置为好。”
  这么说了他们才起来,进了城里后便又有一队官兵将他们直接带到了一处村子里,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村子是新建的,里面有些屋子还空着,有些屋子已经住了人。
  那官兵将他们带到之后,便给他们分配了屋子,“这便是你们的住处了,屋子里有衣物,你们可以换了,你们的地等会儿会有人带你们去认领,稻子过两天会有人送过来。”
  “便是我们刚才来的时候看到的那些吗?”一路上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看到了两边的田地,绿油油地,看着十分喜人,不像他们原来住的地方,早就是一片荒芜了。
  “对,就是那个,我么这里现如今可是周围唯一一个种满稻子的地方了,听说其他地方如今抢种都没办法!”说起这个事儿来,这官兵便一脸骄傲,“这都是我们的岐王妃研究出来的,真是多亏了王妃!”
  “就是我们刚刚见到的那个姑娘吗?这么年轻就这么厉害!”众人想起之前见到的苏妧很是佩服地说道。


第61章 联姻
  从那日马和说完后, 第二日他便交了一份接收流民的计划书交给苏妧,这行动力真是迅速,而且计划书考虑地比她还仔细,她看完后抬头看了一眼他,实在不明白这样的能力,为啥想不通非要跟着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