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炮灰生涯-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黛玉一愣,道:“甄家?就是那天周姐姐来送宫花的时候,下面的人提到的甄家?”
“是的。”
“我记得父亲曾经说过,甄家尾大不掉。难道是说,甄家也是做过这盐政的官儿的?他们做了几年?”
“我记得当年外祖家和甄家因为甚得先帝的心,所以两家轮流,一共在盐政上呆了八年。父亲今年虽然只是第三个年头,却是连任,在有些人的眼里,父亲就是第二个甄家了。”
“姐姐,我记得你曾经说过,甄家在金陵权力很大,就是朝廷命官都要看甄家的眼色。”
“我们外祖家也一样啊。据说,如果是在金陵犯下的案子,只要是甄家和贾家递出话儿来,哪怕是人命案子都可以一笔了却。”
“就像宝姐姐家里的案子?”林黛玉猛地抬起了头。
“是的。”
林黛玉颓然坐在炕上,林祈和林招娣一左一右坐在她的身边,静静地陪着她。半晌,才听得林黛玉的声音飘渺得就好像是从风一吹就会消散一般:“姐姐,既然外祖家个甄家都做过盐政,又在盐政上全身而退,那岂不是说,外祖家和甄家在盐政上很有影响力吗?那么,母亲还是出事儿了?如果他们打个招呼,当初祈儿是不是就不会有危险?母亲也不用送了性命,不是吗不跳字。
林招娣的脑袋里突然闪过了林如海送女儿到贾家做人质的念头。这念头一出现,就挥之不去,林招娣狠狠地甩了甩头,道:“妹妹,人走茶就凉。外祖家离开盐政已经很久了,对盐商的影响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一点地消失。”
林祈道:“二姐姐,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父亲在盐政上为官,其实就是断人财路。如果什么都不作为,就是断了朝廷的财路,如果为国尽忠,就是断了盐商的财路。毕竟盐税高昂,如果全部缴纳的话,盐商们就没有什么赚头了。”
林黛玉愣愣地看着自己的弟弟,就好像自己第一次认识这个弟弟一样。
见林黛玉直直地瞪着自己,林祈不自在地动了动:“二姐姐,你为什么这样看我?”
“不知不觉,弟弟已经这么大了,还这么聪明,父亲知道了一定很高兴。只是慧极必伤,我担心……”
林祈摆摆手,道:“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姐姐难道忘记了,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果不多经历一些事情,又怎么能够成材?二姐姐放心,我会好好的。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吃饭,将身子养得好好的。”
林黛玉听得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时候,还是满心感动的,谁想自家弟弟话锋一转,却说出了起床吃饭的事儿,不觉有些好笑。可是细想来,人没有好好休息,又是这不吃那不吃的,怎么可能会身子好呢?
“一直以来,我让姐姐弟弟担心了。”
“傻妹妹,我们可是一家人呢。”
040探春
因着那套玩具,林黛玉倒是有些放下了对贾母的信任依赖之情。
也是,一直养在身边的惜春,就因为贾宝玉一句喜欢,贾母都能舍得委屈了刚刚五个虚岁的惜春去,自己不过是个外姓人,又一直不曾见过这位外祖母,就是这位外祖母对自己是真心喜爱的,可是比起她的宝贝孙子,比起贾家,自己又能排在哪里?
自己终究也不过是个客人而已。
这样想着,林黛玉也收起了心,每日里只顾抓紧弟弟的功课,对贾环贾琮的启蒙也不曾放松。
而林招娣,则更加担心因为王熙凤的怀孕,这梨香院会被人再一次地遗忘。虽然小厨房里的各种食材都是不缺的,可是也不可能坚持上十个月。
好在经常来这里的迎春惜春身边也是有人的,迎春身边的司棋是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的外孙女,惜春身边的入画的哥哥是宁国府的小厮,梨香院里后门也近,让这两家人帮着带些东西也简单。
所以,虽然王熙凤安胎之后,王夫人管了大大小小的事情,偶尔也会忽略梨香院,可是梨香院的日常生活也没受多少影响。
说起迎春和惜春这姐妹两个,每日里早早地就过来了。尤其是迎春,她居然跟着林招娣一起学制衣,而惜春的布偶娃娃则在两位姐姐的共同努力下,多了一件又一件的新衣裳,加上画了样子派人去后街的木匠铺子里定的小家具,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大有把惜春的那只玩具箱子塞满的趋势。
当然,贾赦和邢夫人那里,迎春也经常送些东西过去,或者是汗巾子,或者是荷包扇套之类的小东西。这因为这样,邢夫人也越来越喜欢迎春,贾赦院子里给那些姬妾们做首饰裁衣裳的时候,邢夫人就会将里面最好的首饰、最好的料子留给迎春,倒换得了慈母的好名声。
唯有薛宝钗,自从来了贾家之后,是样样不顺,先是小选被抹了名字,然后为了衣裳的事情又是一顿忙乱,后来为了进贾母的院子,害得三春也离了贾母的跟前。所以,她跟三春的关系并不是很亲近,就是探春碍着王夫人,对薛宝钗和颜悦色,却仅仅是在王夫人看得到的地方而已,就像她从来就没有去过薛宝钗的屋子,也没有让薛宝钗来自己的屋子一样。
这日,探春的大丫头侍书从外面领了月钱回来,就关了大门,来找自家姑娘回话。探春一见侍书便道:“你怎么去了这大半天才回来?”
“姑娘,上房如今正热闹着呢,姑娘可别去触了太太的霉头。”
“又出什么事儿了?”
“还不是梨香院的那几位?听说,昨儿个林大姑娘派了人来,请太太帮忙到外头选个清净又干净的寺庙庵堂,好让她们能在清明的时候去给姑太太上个香。太太原来说,这事儿还早,等到了清明,让家庙整理一下也就是了,何苦到外头去费事儿?结果,人家说,她们是林家的子孙,没有不祭祀自己家的先祖,反而去别人家的家庙里参拜的理。这事儿后来被大老爷大太太听见了,大老爷还夸赞林大姑娘明理会调教人呢。今儿个早上,林大姑娘就派人送了两千两银子去大太太那边,请大太太帮忙安排。老爷知道以后,跟太太生了生了好一场气。”
探春翻着书本的手指。97ks.net一顿,良久才低声道:“原来如此。”
探春年纪虽然小,却也不是那等一无所知的女孩子。她知道,但凡女子,无论是已经出嫁了的妇人,还是尚在闺阁的女孩子,这一辈子争的,与其说是丈夫的宠爱,还不如说是名分,而这名分,其实就是在册子上的名字。自己这样的庶女也是,在册子上的名字,其实就是女孩子在家族里的真实地位,将来是联姻,还是成为送来送去的礼物,就看这册子上的位置的高低了。
林招娣的话也很明确,更点明了她的地位:林家姐弟如今是以她这个记名嫡女为首。
一个庶出的女娃子,却早早地被记在了嫡母的名下,对于探春来说,这是她一直奋斗的目标。可是偏偏因为赵姨娘的存在,让她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化为乌有。
探春常常地舒了一口气,道:“罢了,今儿个我就在屋里练字好了。对了,你们知道最近二姐姐和四妹妹都去哪里了吗?怎么不见她们来找我玩呢?”
侍书一愣,道:“姑娘,自打二姑娘四姑娘搬到那边以后,就经常去梨香院。听说,二姑娘四姑娘在老太太屋里陪着老太太吃饭用茶之后,就会回去伺候大太太用饭,等太太中午歇息了,她们回屋躺一躺,然后就会去梨香院,有的时候还会在梨香院用完晚饭才回去呢。上回,老太太硬留下了林大姑娘给四姑娘的人偶之后,四姑娘更是天天去梨香院。听说林大姑娘又给四姑娘做了一个布的,四姑娘喜欢得不得了,天天抱着睡呢。二姑娘和林大姑娘还亲自动手给那个布偶娃娃裁衣裳。”
探春一愣:“二姐姐已经开始学针线了?”
“是的,姑娘。就是四姑娘也学着打络子了呢。”
探春今年也八岁了,比林黛玉就小十来天,却比惜春大两岁。听说惜春已经开始学打络子,更是黯然。她还没有开始学针线,之前贾母也不过请了个先生教她识字而已,真正的女孩子的功课,她根本就没有碰过。
看着探春怅然若失的样子,侍书就猜到了自家姑娘的心事,道:“姑娘,如果姑娘想学打络子的话,婢子也会两手。姑娘要不要试试?就当解闷也是好的。”
探春点了点头,却道:“那二姐姐和林家姐姐们也都开始学做针线了?”
侍书道:“姑娘问别人,怕是还不知道呢。听司棋说,林大姑娘手上的功夫厉害得不得了呢。府里这么多的针线娘子,只怕没一个跟林大姑娘一样通晓飞针走线的绝技了。上回林家派人来探望林家哥儿姐儿,回去的时候,林大姑娘还让她们带回去了一大箱子的衣物,据说那都是林大姑娘亲手给林姑老爷做的。”
探春吃惊地长大了嘴巴:“林大姐姐已经会做衣裳了?可是她不是只比我大了一岁吗不跳字。
“姑娘,听说林大姑娘学这个也不过是近两年的事儿,只是林大姑娘在别的地方平平,却在针线上极有天分。”
探春有些失落地道:“我还没有摸过针线呢。”
“看姑娘说的,我们这样的人家,哪里还要姑娘亲自动手?府里养着的那么多的针线娘子是做什么的?我看林大姑娘也不过是自己喜欢而已。她们姐弟几个来了才多久?就撒出去了两万两千五百两银子了。这还是整的,不算那些零零碎碎的银钱。林家既然这样富庶,哪里会短了自家姑娘的衣裳?”
探春黯然道:“我拿什么跟林家姐姐比?”
是啊,怎么比?
一个是林家嫡长女,父亲还做过候补宰相,一个不过是五品小官家的次女,还是个庶女,这怎么比。一个是从小养在原配夫人跟前,被父母如珠似宝地疼爱着的,一个从小就不曾跟父母好生亲近过的。
怎么比?
侍书也泄了气。按照身份,自家的姑娘的确比不上人家林家大姑娘,更何况人家是客人,吃自己、穿自己、用自己的。说句不好听的,人家住在这亲外祖家,也是付了房租钱的。就是贵为荣国府当家太太的王夫人,不也在人家面前铩羽而归么!
更何况人家步步占着理,没人敢说不是。
要不,当怎么初贾宝玉闯人家的卧室之后,被赶了出来又在花园里受了风,病了半个月,梨香院依旧一点事情都没有。就是一项疼爱贾宝玉的贾母和不乏雷霆手段的王夫人也没对梨香院怎么样,还不是因为人家站着一个理字。
想明白的侍书不禁替自己姑娘委屈。
探春木然在位子上坐了片刻,这才丢了书本,道:“罢了,侍书,将这些书籍笔墨都收起来吧。另外,你去找些线来。我想给二哥哥打个络子。还有,林姐姐的生日就在后日,只是人家在守孝,我没有素色的衣裳,也不方便登门,回头你将准备好的东西瞅个空儿送到梨香院去,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侍书赶紧应了,自去准备不提。
探春却摸着自己身上的绯红春梅对襟褙子想着心事。
虽然说以贾家的排场,的确不用自己亲自动手做衣裳。可是既然林家大表姐林招娣已经会了,家里其余两位姐妹也开始学了,她若是不学,未免有些说不过去。而且,家里这么多的姑娘,就她是二房的,大房和二房又一向不合,难免拿她们这些年纪相近的女孩子做比较。如果别人会了,自己却不曾学过,那么不仅自己丢脸,连自己的嫡母王夫人的脸上都不好看。
只是,侍书说的飞针走线的绝技……
041对比
因为林家姐弟的坚持,林黛玉这次生日到底没有大办,只是置办了三百担的寿面外加梨香院的下人们领了双倍的月钱作赏银。说起这三百担寿面,对于梨香院是多了,可是对于荣国府这庞大的奴仆群体来说,这三百担的寿面还是少了,上面有人浪费了的,下面也有人摸不着的。
不过,也因为这三百担寿面,让荣国府的下人们再一次地感觉到了林家的底蕴。用守二门的婆子的话就是:“林家也是百年世家,看看人家的用银子的法子,看着就有规矩。”相比较而言,王夫人的外甥外甥女儿就不是那么有规矩了。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薛蟠和薛宝钗兄妹两个花钱的方式实在是大相庭径。
薛蟠,那就是一个呆霸王,有点子呆、性、儿,又被他娘薛姨妈宠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一直当自己家有金山银山,每次请人吃个饭,都要去京里数得上好的酒楼、伎馆,叫上粉头歌伎什么的,一顿下来,少说也要好几百两银子。
他妹妹薛宝钗,却是另外一个样子。因为薛家的家世在贾家面前根本就拿不出来,所以薛宝钗就不得不从别的地方给自己造势。对于一个正当龄的女孩子而言,又有什么比孝顺长辈、贤良淑德、勤俭持家的美名更好的?
薛宝钗的算盘打得是不错,渐渐地,在贾家慢慢地经营出多年以来一直照顾母亲、规劝哥哥,帮着家里看账本,又自己动手做衣裳的形象的时候,薛蟠的行为却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她的脸上。
没错,照顾母亲的确是孝女的行径。可是薛姨妈没病没灾,身体倍儿棒,哪里需要薛宝钗照顾的?薛宝钗每日做的,也不过是讨长辈的欢心而已。比起梨香院的日日跪经、坚持守孝、坚持祭祀自家先祖的三姐弟,她的行为根本就不够看。更何况贾家的下人之中还流传着林家姐弟在母亲病榻前侍奉汤药的事儿。
至于规劝哥哥,薛宝钗更是没的说的。薛蟠那是什么人?除了比较孝顺,又是个记挂着妹妹的好哥哥,其余的时候,他根本就不曾带着脑子。如果薛宝钗真的好生拘束着她的哥哥薛蟠,薛蟠就不会犯下人命案子,薛姨妈也不用写信向王夫人求助了。比起教导弟弟读书识字的林黛玉,薛宝钗又失了一层。
至于贤良淑德,更是没有影儿的事儿。真正的贤良淑德的女孩子,在别人家里做客,会压着别人家的姑娘,处处彰显自己?要知道,林家的那两姐妹从来就没有这样的行为。
至于勤俭持家,有了薛蟠做对照,薛宝钗的勤俭持家更成了一场笑话,经常被人调侃。后花园里守夜的婆子就曾经在半夜里跟着自己的牌搭子道:“什么叫做勤俭持家?宝姑娘那叫勤俭持家?如果她那个哥哥的花钱法儿是勤俭持家的话,那这世上就没有乱花钱的人了。还是我们姑太太家的姑娘会事儿。该用的地方照样用。如果个个都像宝姑娘那样,花儿不戴、粉儿不擦的,这才是真的丢人呢!她又不是林大姑娘林姑娘,要守孝,必须穿孝服梳孝髻的。就是林大姑娘林姑娘在老太太跟前的时候,也会添两对玉镯子,插枝单珠的银簪子呢。”
等薛宝钗发现自己做了蠢事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她只好继续走下去。结果她跟贾宝玉的“金玉良缘”又被人渲染了一番。
不错,薛宝钗一直戴着那个金锁,其实就是昭示世人,她是个生来就有福分的,将来也一定是位娘娘。可是到了贾家的人的嘴里,她的金锁却成了她妄想贾宝玉的一个证据,就连贾宝玉也曾经暗地里想入非非,对与薛宝钗一起花前月下表示很期待。
为此,薛宝钗不得不报病,窝在屋里里躲羞。可笑那些流言还不放过她,一个一个都在笑话,都说宝姑娘身子健壮,怎么来了才一个月,就病了三回了?这身子骨也太弱了些,还比不得看着就娇柔的林家大姑娘二姑娘呢。
不得已,薛宝钗只好厚着脸皮,经常去王夫人的荣禧堂,陪王夫人说说话,然后就去找一样在王夫人院子里的耳房里的探春说话。
其实,探春很烦薛宝钗,可是上面的王夫人看着,也只好看着薛宝钗显摆她的女红,她的规矩,让探春难受得要死,却又不敢早早地回房休息。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二月就这样过去了,而三月初一却是王夫人的生日。
王夫人是做儿媳妇儿的,即便她是荣国府的当家太太,也不可能大办,最多也不过是吃个寿面就是了。
倒是薛姨妈有心,记得她的生日,一大早就给她送了一份礼物来。王夫人见了,不觉伤心:“如今也只有你这个娘家姐妹记得我的生日了。”
薛姨妈道:“看姐姐说的。不是我记得,是我们宝钗有心,早早地就提醒我不要忘记了。”
王夫人拉着边上一直规规矩矩地坐着的薛宝钗,道:“好孩子,你有心了。”
边上的探春就有些不自在。因为她也没有准备什么东西,偏偏听得王夫人道:“还是你们家教导得好,宝丫头聪慧端庄,将来还不知道哪个得了去呢。”
“姐姐家的孩子也不错啊。”
“大丫头的确不错,可是偏偏去了那个地方。如今一点音讯都没有,还不知道怎么样呢。至于家里的这几个,依我说,无论哪一个都比不得宝丫头。梨香院那几个更是,一个个眼高于顶,不把长辈放在眼里。”
正说着,外面有丫头通报,说梨香院来人了,给太太送了生辰礼来。
王夫人少不得叫人进来,好生问了几句,又给一份赏钱,这才让来人回去了。这份礼物,是林招娣早就置办好了,一直从江南带过来的。林招娣原来就估摸着她们姐弟三个可能在这贾家要呆满一整年,所以,贾家人的生日礼物,都是早早地准备好了的。王夫人的这份也是。
不过,林招娣跟王夫人的关系并不是很好,王夫人也不喜欢林家姐妹。所以林招娣的准备的这几样东西,看着是光鲜亮丽,可是也不过是一些面子货,更不要说表示亲近的针线了,那更是没有。
王夫人见了林招娣派人送来的四色礼物,再想想她们姐妹方才在屋里说的话,更是脸上火辣辣的。要知道,林招娣派来送礼的人可是明晃晃地说了,因为怕王夫人不在,所以不敢早送。
探春也算是机灵,乘机让自己的丫头回房去,将自己之前打好的络子私底下给了王夫人,这才让王夫人多看了她一眼。
三月初三是探春的生日,三月初九是贾琏的生日,林招娣也一样派了人送了礼物。对于林招娣来说,不过是跟迎春打听仔细了,当日卡着时辰送过去就是了。
但是对于迎春惜春来说,却是示好。尤其是迎春,她的身份不比惜春,是贾家的嫡系嫡小姐,父亲哥哥都是贾氏一族的族长。迎春也是一个庶女,现在靠着父亲母亲,将来就要靠哥哥嫂子的。对于她来说,跟哥哥嫂子搞好关系,比什么都重要。
探春也就算了,贾琏却以为,这是因为邢夫人教养了迎春,才让迎春懂事了。所以,他与王熙凤跟邢夫人的关系也近了那么一点。虽然王熙凤待邢夫人,依旧比不得王夫人那样亲近,却比之前好很多,偶尔,也会打发平儿去邢夫人那里走动一二,给邢夫人送点子新鲜的果蔬之类的。
也因为林招娣的这个小小的举动,原来跟一盘散沙一般的大房难得地出现了那么一丝和谐。
邢夫人在荣国府的位置的确尴尬,可是她的屋子离梨香院进,迎春身边又有她的人,只要她有心,迎春在梨香院经历的事情自然是瞒不过她的。她也知道林招娣的小小举动对于她如今的处境来说有多么的难得,所以,对林招娣要求的清明出府进香的事情也越发上心,将王善保家的指挥得团团转,还专门去梨香院请了严嬷嬷范嬷嬷帮忙把关。
当然,对于薛宝钗丢人的事情,邢夫人没有亲自插手,却也示意下面的人推波助澜了一番。在邢夫人的眼里,薛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儿,又不是她的外甥女儿,薛宝钗丢人,自然也与她没有什么关系。至于林家姐妹两个,跟她们大房的关系不错,又是自己丈夫唯一的同胞妹子留下来的骨肉,自然就应该多照应些个。
所以,看着薛宝钗丢人,王夫人丢脸,邢夫人表示,她喜闻乐见。至于贾赦,他看见原本踩着他的女儿、他的外甥女儿的一个外八路的亲戚家的姑娘落到如今的地步,他表示完全没有压力,甚至在迎春给他做了荷包之后,还很高兴地赏了一把象牙扇子作为对女儿的奖励。
042进香
白衣寺,是京师外八寺中的排名靠前的一个,一向以环境优美而著称。邢夫人给林家姐弟定下的,就是白衣寺的套院。
当然,以贾母一贯的做法,她也不放心林家三姐弟就这样出门,就让邢夫人陪着,让贾琏一路照应着。可是贾宝玉一直闹着要去,到最后,去的人不仅有林家姐弟三个和邢夫人贾琏,还有跟着出来踏春的三春和薛宝钗以及离不得女孩子的贾宝玉。
其实无论是邢夫人还是贾琏,他们这继母继子两个都很烦贾宝玉,尤其是贾宝玉居然又是一身大红,更是让邢夫人掩饰不住嘴边的讥讽。
什么玩意儿?当真以为他们大房是他贾宝玉的随从了不成?明明是为了让人家林家姐弟出去给亡母上个香的,这家伙居然骚包地穿了一身大红出来,边上也没个人提个醒儿,让这小子换个衣裳。
要知道,邢夫人也好,贾琏也好都是一身素服!尤其贾琏,他就要做爹了呢!
不得不说,贾母王夫人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