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女医探案实录-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若诧异看着妇人,见她眼中闪着强烈的期翼,终是没有拒绝。
    赵氏拉着顾若的手坐下,看着她不住的笑,笑着笑着忽而红了眼。顾若看的莫名,刚要开口赵氏却是先说了话:“姑娘,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说京城有户人家,一直不温不火。直到有一天,他们家添了一个姑娘,有算命先生说这孩子是来报恩的,可使父母富贵,却是早夭不豫之命。后来,家主果然如有神助,步步高升。孩子的母亲虽不信那算命先生说的话,但到底心里有些忌惮,因而处处小心。
    转眼孩子长到了四岁,米分雕玉琢仙女儿似的小姑娘,全家对她都是疼爱有加。这日家主带着孩子上街看庙会,不过一个转眼,孩子就不见了踪影。最后查到是让拐子拐了,只是等抓到那个拐子之时,孩子已经被辗转卖去了外地,再也找不到她了。一晃十三年过去了,孩子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牵挂着孩子,因为忧思惨成疾,身体一直不大好。
    许是上天开眼,就在不久前,她见到了一个很像自己女儿的人。现在她就是在犹豫,她怕这个孩子怪他们,怪他们当时没有照顾好她,害得她颠沛流离,吃了那么多苦······
    “不会的。”顾若转而覆上赵氏的手,安慰她道,“这件事要怪只能怪那些人贩子,家长跟孩子都是受害者。恕我直言,夫人便是那个孩子母亲吧?你的心结应该指的就是这件事吧?世间最难得就是失去再回来,只要能回来,那就是最大的幸运。”
    “失而复得,何其幸也。”赵氏低头自语道,然后抬起头,双手握着顾若的手,眸光闪烁,颤着声音道,“那,若是我说,那家人家姓顾,你可能明白我的意思?”
    姓顾?孩子被拐十三年,今年应该也是十七······
    顾若再看赵氏,就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了。
    难不成她觉得,顾姐儿就是她那个被拐卖的女儿?
    见顾若一脸震惊,赵氏怕她一时接受不了忙道:“姑娘,你也说过,那是拐子的错,我们都是受害者。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你真是我们失散多年的孩子,你可愿意回家?”
    顾若愿意回家,可她想回的是自己家。这个情节太戏剧,她完全不知道怎么回答好吗?
    “夫人,我觉得此事还是慎重些好。若没有可靠的证据,我怕这当中有误会······”
    “不会的。”赵氏拉着顾若的手放在膝上,同她解释道:“不瞒你说,我家老爷暗中暗查过了,他说你就是我们的女儿无疑。他办事向来谨慎,不会有岔子的。”
    顾若闻言,沉默不语。
    即便调查无误,是她女儿的也是顾姐儿,不是她顾若。
    可她不是原主,这种事情如何跟别人说。看着赵氏温热的眼眶,顾若嘴唇动了几次,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赵氏只当她是一时接受不了忽然多出的爹娘,也不逼她,说给她时间缓缓,过一阵再说认亲之事。
    直到出了宅子上了马车,顾若还是满心犹豫,突然多出元身的疑似爹娘,她理智跟情感上都接受不了。而且,古代没有亲子鉴定,滴血认亲也不准。什么检验方法都没用,连个信物都没有,单凭年龄跟经历,真的说明不了什么。
    特别是顾姐儿是被拐卖的,年龄都说不准,这么模糊的身份,夫人丈夫却肯定说顾姐儿就是他们失散多年的女儿——
    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
    换气窗被从外面封死了,屋里潮湿阴暗,墙面上爬满了青灰色的苔藓。
    “滴答,滴答······”
    屋子西北角,横置了一张旧床。一只手腕垂在床边,白皙的手腕上横七竖八带着许多伤口,其中一道还是新的,正汩汩往外渗血,滴落在地上的铁器里。
    她被捆在床上,眼镜缠了布,嘴里塞了帕子,一动不动,只有微微起伏的胸膛证明她还活着。
    不知过了多久,那人人忽然动了起来。她用力挣扎着,嘴里发出“呜呜”的声响,那声调透露着无尽的绝望与恐惧。腕上本已愈合的伤口再次挣裂,血顺着腕子留下滴在了铁器中。
    她的手臂斑驳,伤痕累累。她被蒙上了眼睛,可是耳朵却变得异常敏感。
    屋里有人,她能听到那人的呼吸声,越来越粗重。
    又是“他”!
    女孩很惶恐,很害怕,但却颤巍巍停止了挣扎。
    那人慢慢走上前,蹲下身来,抚弄着女孩被固定在床边的手腕,凝视片刻,低头舔净了她胳膊上的血迹。那湿热的触感再次触发了女孩的恐惧,她呜呜叫着,眼泪渗湿了布带,身体不住的颤抖。
    那人站起身来,伸手扯掉了女孩口里的帕子,手指在她脸上来回摩挲。
    “求求你,放了我吧。你要什么我都给你,我阿爹最疼我了······”
    那人只是听着,默默扯过一旁的草绳,一圈一圈缠在她纤细的脖颈上。
    “我求求你,求求你,不要杀我,呜呜呜······我不想死,求求你······你放我血吧,我还有好多血,求你不要杀我······”
    “这不是杀戮,而是新生。我终结你的此生,为的不过是送你一个来世。”
    女孩听到这个声音,明显愣了一下:“你是?”
    那人一把扯下蒙在女孩眼上的布料,在她难以置信的眼光下笑笑,“是我。时候到了,我送你上路。”
    那人勒紧了手中的绳子,看着女孩一点点窒息,看着她的瞳孔灰败直到全然失去生机,慢慢勾起了嘴角:
    “这只是个开始。”

  ☆、第七十二章

遇到了顾姐儿的疑似亲人,顾若只是觉得有点难接受,杜攸宁却考虑了更多。
    阿若不知道那妇人的身份,他却知道那是顾德庸的正妻。
    顾德庸是谁?
    那可是大楚最传奇的右丞相啊!此人出生寒门,三十岁前默默无闻,三十岁后一路高升直到位列一品。从籍籍无名到富贵荣华,他只用了十几年时间。一个没家世没背景的人,爬到了别人到不了的高位,此人手段可见一斑。
    他脸上常年带笑,看着挺好相与的模样,若是有人真不长眼招惹了他,怕是连自己会怎么死都不知道。你说顾德庸这种老狐狸,会这么轻巧确认顾若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女儿?
    事出无常,必有其妖。
    可是这顾德庸打得是什么算盘,杜攸宁却是猜不透的。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猜透他的打算,而是应该想办法知道,阿若究竟是不是他的女儿。
    顾若虽是感觉认亲之事来的突兀,倒不觉得那右丞相有什么太大问题。毕竟她只是一个小大夫,利益之上也没交集,应该不至于觊觎她什么才出来认亲。
    “若说我身边最值钱的,我想了想,好像就是你了。”顾若扯着他的袖子开玩笑道,“难不成顾大人也知道你是我的宝贝?”
    “你啊你······”杜攸宁拉过她的手把玩,半是无奈半是好笑道,“阿若你放心,有我在,不会让你吃亏的。”
    顾若的手很白,手指纤细,骨节匀称,难得的漂亮。杜攸宁闲来无事就喜欢握着她的手,同她说说话。顾若看着自己的小手被包裹在他的大手里,心里没来由的甜——活了二十多年,终于有喜欢的男人能让她牵牵手了,好开心,怎么破。
    有人说,最恰当的感情其实是最让人舒适的。
    顾若不知道别人谈恋爱是什么感觉,她只知道自己很开心。
    想到他会开心,见到他会开心,听到跟他有关的事情,也会开心——想了解对方的过去,更想参与他的未来。
    从前是夏天无有意无意讲杜攸宁,现在是顾若有意无意打听杜攸宁的事情。夏天无看着不能发射米分红气泡的顾若,心里又酸又感慨——人家都这么配合你,你还把我当情敌。有他这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绝世包打听吗?
    **********
    顾若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见到了顾德庸。
    他年纪大概四十上下,没有中年男人的大腹便便,看着是气宇轩昂。
    杜攸宁说他外号顾狐狸,见到本人后,顾若深深觉得,狐狸不只是用来形容他的智商,也有可能是说长相。
    人道狐狸化精,最惑人心。这顾德庸生的就好看,白生生的皮相,看着很惹眼。细看之下,他的眉眼气质同顾若还真有几分相向。难怪赵氏见了顾若,就觉得她自己的女儿――不是像她,而是像自己的丈夫。
    顾德庸差人找了顾若来,为的就是同她说认亲之事。为的不是询问顾若是不是,而是想告诉她,她就是他们的女儿。
    “顾大人,恕我直言,过了这么多年,谁也不清楚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您如何就能确定我是您被拐走的女儿呢?退一万步来说,万一我不是,您的女儿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又当如何论处呢?”
    顾德庸这才正事打量了顾若,举止得体,落落大方,对自己有礼态度却是不卑不亢。他心道自己没有选错人,面上还是没什么表现,只是看着很温和。顾若看着他的眼神,只觉这人温和的外表下一定隐藏着另一个模样,可是他是什么样子,顾若并不关心。心中打好了腹稿,正准备请辞,顾德庸却又开了口,这一开口,倒叫顾若傻了眼。
    “顾姑娘,实不相瞒,我知道你不是我女儿,但你必须是我女儿。”
    什么叫你不是我女儿,但必须是我女儿?
    顾若听得糊涂,只是没有出声询问,因为有人打算告诉你什么,你不开口他也会接着说下去。
    顾德庸看着明显有些诧异却不言语的顾若,暗道这姑娘还真有魄力,怪不得萧家、杜家会对她另眼想看呢。思及至此,顾德庸不再犹豫,反而开门见了山:“顾姑娘;我知你与萧贤侄关系匪浅,也知杜贤侄对你也是关照有加。虽不知你意属哪位,可是不管是哪位,身份与现在的你也是差了许多,即便是他们娶你进了门,你在夫家的地位也是不尽如人意。我说这个倒不是觉得顾姑娘不好,恰是因为你很好,出身不该是你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可是换一个方向思考,假如你是我顾德庸的女儿,那么出身一事就不算事儿。而且,我不需要你尽心赡养,等你出门之时还会赠你傍身嫁妆。出门之后,不管你嫁的是谁,我顾家都是你的可以给你撑腰的娘家。顾姑娘,你觉得如何?”
    “大人说的是很诱人,只是小女一直坚信一句话‘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饭’,”顾若微微笑笑,垂下眼眸道,“小女何德何能,换顾大人如此看重,不知作为交换,顾大人希望我做什么呢?”
    “不需要你做什么,只要你能唤内人声娘亲便可。”
    顾若讶异抬头,见他一脸正色不似哄她,对他印象忽然好了几分,于是也不含糊,直接婉拒了他:“大人明鉴,小女无心高攀。之前不知自己是否是顾家人,心中还有些犹豫。现在既知不是,更不能冒名顶替欺骗夫人。夫人温婉和善,顾若真心愿您早日找到女儿,一家团圆。”
    顾德庸一直在审视着顾若,原本挂在脸上的笑容面面凝固,只是低声问道:“难道你真的不担心自己的出身会是你姻缘的绊脚石?”
    “小女自是考虑过的,”顾若抬头,不卑不亢也不狂妄,“出身这种东西我决定不了,世人的眼光我也改变不了。可我能做的,就是守住我自己心,只要自己内心是愉悦的,何必在意这些个身外之事。人生不过须臾,我不想让自己的眼界束缚自己,我不怕绊脚石,因为我相信只要方法得当,所有的绊脚石都有机会成为前行的垫脚石。我所说的便是我内心所想,让大人见笑了。”
    根据手下查探得来的消息,这个顾若在临安时内向、木纳,不善言辞,一直没什么存在感。作为一直被“转手”的童养媳,她吃了不少苦,最后还险些被卖给七旬老翁做妾。这样一个任人宰割的主,突然就发现了邻居的不对,还帮着查案,自此引起萧成风的关注,从此开始了蜕变,直到如今的独当一面。若说中间没有契机,顾德庸是万万不信的。
    可是不管她是为什么改变,这些都与他无关。事实上,现在的她,才是他想选择的对象,是最适合成为他顾德庸女儿的人。
    顾若不知顾德庸心里所想,见他一直像在衡量什么,也不想再在这里待下去,福身一礼便打算请辞。
    “罢了,事到如今,我也没什么好蛮姑娘的了。姑娘可否听完顾某讲的这个故事,然后再做打算?”
    见他一脸的恳切,顾若即便是再想走也不好拂了他的面。可是直觉不该知道太多秘密,不然很可能就会出问题。顾德庸明明看出了顾若的退意,却是不给她拒绝的机会,自顾讲了起来——

  ☆、第73章 说服

顾德庸自幼家境贫寒,他的父亲是个书生,身体孱弱,腿上有疾,入不了朝堂也做不得苦力。父亲没事出去摆个摊子代人写信,只是入账极少,养家的担子几乎都压在他的母亲身上。
    顾母从前是个官家小姐,因执意嫁给顾父同家里断了关系。由简入奢易,由奢变简难。两人也曾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只是贫困夫妻百事哀,情爱裹不了腹,也蔽不了体。
    从前辩不全油盐的顾母开始劳作,洗衣、绣活样样都做,一家虽说温饱无着落,可是毕竟相互扶持也算不错。
    有道是世事无常,那日顾父饿极回家,见灶台有碗凉饭端起来就吃了。当晚又吐又泻,因着心疼钱,不让请大夫。顾母却是不从,从灶台旁的土罐里掏出一串钱,递给顾德庸,让他去找大夫。
    顾德庸一路小跑,停也不停,喘着粗气敲响了医馆的门。隔了许久才有人才开门,大夫看着他手上的那着钱鄙夷撇撇嘴,嫌钱少不肯出诊。只包了丁点药草给他,说煮煮喝了就不拉了。
    顾德庸实在没办法,抱着那包草药回了家。顾母熬了药给丈夫喝了,却是不见好,时冷时热,等再凑够钱请了另一个大夫,此时已经来不及了。
    顾母不吃不喝关了自己三天,再之后就恢复了正常。她把顾德庸送去了学堂,拼命接活计,只盼着儿子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顾德庸本就聪颖,又知母亲艰辛不易,成绩一直极好。好不容易盼到科举,也顺利过了初试,不成想被某达官的贵人顶了名额去。顾母不愤,气的吐了血,没熬几天也去了。
    那段日子真的算是顾德庸这辈子最难熬的时间,也是在他最彷徨痛苦之时,赵氏来到了他的身边。
    赵氏也是富家小姐,喜欢上顾德庸生生撑着等了他三年。赵家亦是觉得顾德庸有才,舍不得姑娘受苦,在两人成亲之后救济了数次。
    顾德庸感念赵家,也真心疼爱自己的妻子,发誓绝不会让娘亲的悲剧发生在赵氏身上。他有真学识,又尝过了疾苦,处事越来越圆滑,终是在二十二岁之时中了探花,谋了一官半职。
    他同赵氏成亲之后恩爱有加,育有三子,赵氏同顾德庸心心念念也想有个小女儿。许是心诚则灵,顾德庸而立之年,他们果真有了个小女儿,一家人都很宠她。
    有个大师看见他家女儿,说父亲自此官运通,女儿却是早夭命。顾德庸不信这个,虽然自打女儿出生后,他的官途一片坦荡。
    人说女儿贴心,顾德庸亦是觉得如此。他的小女儿纷纷嫩嫩,最爱喊他爹爹扑上来撒娇。这么好的一个孩子,谁能不疼她。
    八月十五中秋这日,女儿嚷嚷着要去庙会,顾德庸架不去她撒娇,就带她出去了。谁成想,这孩子一出去,就再也没回来……
    顾若见顾德庸忽然沉默,周身也带着落寞,忍不住出言宽慰道:“事已至此,大人莫要太过伤心。令千金虽是被拐,但总还是有机会找到她的……”虽是机会渺茫,可是此时此刻,顾若说不出这种理性话。
    “回不来了……”顾德庸单手握着身边的案边,骨节分明,“那孩子,早没了……”
    时间退回那日中秋,路上花灯紧簇,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顾家小女儿兴奋看着四周一切,挥着小手跟顾德庸指这指那儿。顾德庸见她喜欢糖人,就叫人捏了个她。小女儿拿着糖,眼巴巴看着,顾德庸问她怎么吃,她说不要吃自己,怕少了胳膊少了腿。
    顾德庸笑她天真,回头又想给她买个旁的好叫她打打馋虫。变故就在一瞬间,就在他回头那一刻,人群突然骚动了起来。
    糖人跌碎在地上,不时有人踩在它上面,转瞬便支离破碎。
    他的女儿被人割了喉,可他却无能为力,甚至连凶手是谁他都不知道。
    顾德庸心中大痛,却不能也不可以告诉别人。他权衡再三,一面将女儿葬在了她祖父祖母坟旁,一面告诉妻子女儿被人拐走。
    赵氏原本是爱说爱笑的性子,因为此事却像变了个人一般。她无法接受自己最疼爱的女儿不在身旁,这些年一直没放弃寻找。
    顾德庸虽然知道女儿不在,却不得不一直派人去找,他不能让人知道女儿不在了。如果妻子知道女儿遇害,怕是真的会经受不住这个打击。
    与其这样,倒不如给妻子留个希望,哪怕仅仅是假象。
    赵氏这几年身子越来越差,搬去了庄子静养,顾德庸得空才能去看她。两人虽还是相敬如宾,中间却始终隔了什么。虽然赵氏不曾说过,但是顾德庸就是知道,她心里对他还是有怨的――
    如果不是他带了女儿出去,或许女儿就不会出事。
    还有之前那个大师所说的父亲升官女儿早夭,别说赵氏了,连顾德庸有时也会思量。
    就在他以为这辈子都是如此之时,妻子却主动派人找他,说是遇到了疑似是他们女儿的人。看着妻子那张重新焕发光彩的脸,顾德庸想想还是做了决定,如果妻子说的那人人品不错,那么他不介意多个女儿,也会真心待她,只要妻子开心就好。
    “顾姑娘,我知道你并不看重顾某家势,可是顾某还是要厚着脸皮求你一遭。内人为人如何想必你是知道的,她的病情你也是知道的,若不能解决郁结所在,我真怕……”
    顾若想了很多顾德庸想认自己做女儿的原因,却万万没想过,他的女儿遇了害,而他为了不让妻子伤心,一瞒就是这么多年。
    “顾大人,我也希望夫人早日解开心结,可是现在即便是我同意了,与你演了一出认亲的戏。有朝一日夫人知道此事,会不会更加放不下?”
    顾德庸摇摇头,看着顾若郑重其事道,“我知道你的意思。我既决定骗她,便是要骗她一世。我认你做女儿并不是做戏,从今往后,你顾若,就是我顾德庸的亲生女儿!”

  ☆、第74章 成为顾家女

顾若最终还是没有拒绝。
    她没有必须成为顾家女儿的理由,也没有一定不可以当他女儿的理由。认亲之事对她来说有利无弊,顾若最后到底还是答应了。
    顾德庸见他点头,满心欢喜。随手就从书柜里扯出一本医书递给故若,说是父亲送给女儿的见面礼,一看就是早有准备。顾若看着那本珍品孤本直了眼,嘴里却推说着不要——
    因为知道这本医书的价值,顾若才不好意思接受,毕竟太过珍贵。顾德庸却不由分说塞进了她手里,顾若还要推辞,顾德庸难得肃了脸:“我曾不止一次想过,若是当年但凡那医馆的大夫有点善心,随我去看看我爹,或者他的医术足够高明给我的药有用······我对你印象极好,不仅因为人品,更因为你的医德。这本医术到了别人手里怎样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的。顾大夫,你说呢?”
    顾若读懂了他眼里的期许,没有再推辞,小心翼翼收好了医书告了辞。
    ******
    萧成风最近又忙成了狗。
    大司徒的女儿走丢了,说是走丢其实不太合适,然而人就是突然不见了。
    司徒夫人不知是太着急还是太不过脑子,指着官差的鼻子叫他们一天之内找到人。先不说谁都不知道她女儿去了哪里,即便是知道,也没有指挥官差办案的。萧成风虽是看不惯她的做派,想到这人丢了女儿,还是没有同她计较。
    说这个小姐性子比较活泼,没事就溜出去放风。之前从未有过夜不归宿的情况,可是这次却不一样。她的侍女哭哭啼啼跑回来,说是小姐突然不见了。司徒夫人一气之下,将这个侍女打了个半死,也没问出人在哪里。
    萧成风带人见到这个侍女时,她的脑子已经有些糊涂。全身狼狈不堪,衣服之上血迹斑斑,可以看出受了不少苦。
    “有鬼。。。。。。鬼抓走了小姐,它还会吃人。。。。。。它要吃了我。。。。。。”
    萧成风听得糊涂,耐住了性子哄她:“什么鬼,它在哪里?”
    侍女缩在墙角不停打颤,长长的头发纠结到了一起,有几缕耷拉在脸庞,看着很怪异。她的眼睛睁得很大,眼白突出,颤巍巍回头看着萧成风,又猛得抬手抱住了头,小声说道:“鬼在太师家里,它要吃人的。。。。。。”
    太师?
    难不成是吴太师?
    萧成风对他谈不上熟悉,但绝对没什么好印象就是了。当年姐姐进宫时,吴太师想方设法把他女儿也送了进去当了贤妃。要说这个贤妃可不是个省油的灯,没少给她姐姐添堵。偏偏这个吴太师,端着是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