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运一生-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东宫,恰好到了用午膳的时候,随遇安也从书房出来了。
  他没看见圆圆,便问:“圆圆呢?”
  “在皇祖母那里。”
  闻言,他一愣,转瞬,又想到她这段时间做的事,不由好笑摇头,“你还挺乐在其中。”
  段新钰笑笑,一边吩咐丫鬟将膳食呈上来,一边拉住他的手,轻柔反驳:“有何不可?我做这事既能为你解决难题,又能造福一方百姓,两全其美的大好事,我若再心有不忿,那真的要被娘亲和母亲指着额头骂了。”
  闻言,随遇安摇头失笑,但转念一想,她说这话何尝不在理。
  他心里感叹,若红豆生在现代,哪怕没有生在显贵之家,但只要能尽出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她定然会义不容辞。
  想着,他不禁出声问道:“红豆,我瞧你对潮州难民格外地心软?”
  自潮州那边旱灾和蝗灾爆发后,段新钰已经前后试探了好几次欲要行募捐之事,但之前一直因着某些难以言说的顾虑压下没有同意,这次好不容易同意了,她这颗心就真的全无顾虑地完全放到这上头去了。
  段新钰笑了笑,靠在他身边,轻声解释:“我幼时家乡也曾遭受过两次灾害,一次我还小,但另一次我已经五六岁,到了经事的年龄,对那时候发生的事也记得最深。那时候的日子太苦了,你别看蔡家庄生活算富足,但在那个时候,村里有将近一大半的人都不得不卖子女为生,蔡家庄尚且如此,更别说潮州那块,我听闻潮州下属的镇子和村子泰半藏在大山中,日子更加艰苦。”
  相益彰认真听她说完,神情没有一丝不耐烦,听完还感慨地舒了口气,笑着将她揽到了怀里。
  段新钰呢喃着问他:“随遇安,我帮了你了吗?”
  “自然帮了,帮了我大大的忙呢。”他肯定答道。
  段新钰不由抿起两个小小的酒窝。
  相益彰抱着她,心里觉得沉甸甸又暖洋洋,嘴角不由缓缓勾起,其实他早就有了应对之策,只看过几日朝廷的动向,只是他的红豆想要为他做些什么,他自然满心感动地受着,更何况,她做这事确实帮了他的忙。


第117章 
  果不其然; 段新钰主持的募捐一经流出; 人们顿时对东宫看法大变; 不说偶尔还是故意流出去,总之,现在民间对太子和太子妃一派好评,连带着参与此次募捐的诸位贵女也都赚了个名声的盆钵金满。
  听到段夫人带的关于外界的流言; 段新钰松了口气。
  段夫人笑着道:“你父亲听说这件事,还跟我赞扬你长大了; 长心眼了。”
  段新钰哭笑不得,无奈感慨道:“进了宫方知父亲的艰难,女儿虽性情愚钝; 却也想为殿下尽一份绵薄之力。”
  段夫人安慰她; “你且放宽心; 你父亲让我告诉你; 这事波及不到太子身上,且你父亲已和太子定下了万全之策,你就安心做你的太子妃就是了。”
  段新钰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她知道父亲的好意,只是她既成了太子妃,哪能一直被护在父亲和随遇安的翅膀下,她愿意塌上光明大道,披荆斩浪,站在随遇安身边; 不管前方是雷霆还是暴雨,她都愿意陪他一起走下去。
  看到她的神情,段夫人哪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她暗暗叹口气,既觉得无奈,又觉得心疼,却没有开口阻止。
  就像她想的,她已经是太子妃,将来还要入主后宫,协助陛下一起统治这偌大天下,若不能变强大,就只能成为太子的拖累,届时,便是他们,亦不好意思为她说话。
  最后,她只是道:“相信你父亲和殿下,一切都会好转的。”
  段新钰点点头。
  两人闲聊了会,段夫人问起圆圆,“怎么不见圆圆?”
  说到这个,段新钰无奈,“在掌珠那边。”
  那小子,现在可比她忙多了,整日不是陪太后娘娘就是陪皇后娘娘和掌珠公主,也是陛下这阵子比较忙,不然他还得多陪一个人,他常常对着她长吁短叹,好似自己做了多么大的贡献,每每让段新钰不忍直视,更不忍拆穿他。
  她抚着额头,道:“母亲,圆圆早就吵着要找你和父亲,正好,你今日走时将他带走,也好让我清净两日。”
  段夫人笑着道:“恰好,你父亲也想圆圆了。”
  过了几日,朝堂上终于传来关于潮州的消息。
  拨给潮州的赈灾银不会无缘无故丢失,不是被盗匪给截了就是被过路官员给贪污了,而前者,除非吃了熊心豹子胆,才敢明目张胆地截朝廷的赈灾银,所以,这件事大概率是后者做的。
  果不其然,随后留王传来的消息,直指潮州知府,州参领乃至下属的各级县官。
  听到这个消息,相益彰沉下了脸。
  潮州知府是他的人。
  潮州知府方永山,当初他成为太子没多久,他就朝他递了投诚贴,这么些年,不能说方永山是个彻头彻尾的清官,但他知道什么该拿,什么不该拿,一方百姓在他的治理下也愈发康泰富裕,日子蒸蒸日上。
  相益彰与他交往不多,但短暂的了解,他知道,那是个圆滑世故的人。
  且不说那是百姓的救命钱,他心里有底线,不可能贪污,最重要,这样圆滑世故,对京城动向了如指掌的人,又怎会在这紧要关头铤而走险?
  但留王调查的证据又全部指向他,且还在他的别院里搜集到了一半丢失的官银。
  证据确凿,留王传到京城的消息,还包括将相关官员逮捕关押的事情。
  听闻,陛下听到这个消息,雷霆震怒,若不是有朝臣拦着,说此事还需要进一步讨论,陛下甚至想当场下令将那些人斩首示众。
  紧接着,陈王上奏,理所当然地将这顶帽子扣到了相益彰身上,众所周知,潮州知府方永山是太子的人,方永山贪污,谁知道他是为谁办事。
  相益彰执掌大权这么些年,朝廷自然有不少效忠他的人,见此立即反驳,且不说方永山之事的真假,太子本人就负责督办此事,他怎么可能做这种一看就很脑残的事,这事根本瞒不住,稍微调查就调查出来了,他怎么会自动将把柄献给旁人,更别说前段时间的太子妃募捐之事。
  这个时候,段新钰做的事就很有意义了,她做那事是以太子的名义,太子仁善宽厚的名声早就传了出去,所以这时候哪怕陈王上鉴控告太子,无论朝臣还是百姓都不相信太子是这样的人。
  当然,百姓是真的不相信,至于朝臣,就看各自的衡量了。
  段新钰早就被这一系列事情给弄懵了,她惊慌失措地问相益彰,“这,这究竟怎么回事?”
  相益彰握住她的手,沉稳道:“不要担心,相信我,我心里自有章程。”
  她靠到他身上,汲取他身上的温暖,澄澈的眸子满是担忧和难过,“天家难不成真的没有兄弟情吗?”
  闻言,相益彰十分冷淡地扯了扯嘴角,没吭声,但瞧着他那神情,却又好似说明了一切。



第118章 
  许是知道这种毫无根据的事根本奈何不了太子; 陈王也不再在牵扯太子这件事上做文章; 转而专心地拉扯方永山,希望借此能牵扯出更多的人; 如果运气好; 说不定能断了太子一只臂膀。
  对此; 相益彰的打算是继续等待; 段新钰不知道他在等待什么; 但看他的神情和心态,他好似一点也不着急担忧; 无端端的; 她自个也觉得放松多了。
  发生了这事,虽说方永山之事还在进行进一步调查; 但他潮州知府的位子肯定丢了,陈王立即抓住机会将自己的人安了过去。
  太子没被找回来之前; 朝廷几乎是陈王的天下; 虽说留王最为受宠; 但留王毕竟没有得力的外家,且瞧陛下的意思; 也是想将留王培养成一位富贵王爷,因此那时候,泰半的大臣都支持陈王; 现在太子回来了,虽说也笼络了不少大臣,但陈王身边仍旧有不少忠心的老臣。
  京城卢家就是其中之一; 卢家是陈王的外家,卢家家主领着太常寺少卿的官职,整个卢家在京城虽比不上诚懿侯府和崔府这样的顶层世家,但在二流世家中也算突出。
  听闻,这次替代方永山的人便是卢家嫡三子。
  而方永山正在被押解进京的路上。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段新钰垂了垂眼帘,面部却没什么意外的表情,现在随遇安被困,方永山又被抓了,留王好似根本对夺储没什么心思,陈王不抓紧安插自己的人才是奇怪。
  只是慧姐儿进宫来陪她说话,却带来了一个让她意想不到的消息。
  “李婉若?”段新钰惊讶地瞪大眼睛。
  “对。”慧姐儿鄙视地点了点头。
  “你说,她要嫁与卢家三子?”
  “可不是,”慧姐儿撇撇嘴,补充了一句,“听闻还要将她那个儿子送还给秦府。”
  段新钰愣愣的,一时还有些没反应过来,然后听慧姐儿继续道:“那个女人,心气高得很,端看她原先觊觎我哥哥就知道了,现下之所以将目光放低,放到卢家身上,也是因为那卢家三郎现如今当了潮州知府,年仅二十二岁,可以说未来一片坦途了。”
  慧姐儿越说越鄙夷,顺带还有点她哥终于脱离魔爪的庆幸,面部神情就有点复杂,歪着眼和唇,满是庆幸和不屑,段新钰却愣愣地在脑子里回忆那位卢家三郎。
  她对这位卢家三郎不算陌生,两人虽然没有见过面,但当初段夫人为她挑选夫婿时,名单上就有这位卢三郎。
  卢三郎原先有过一任妻子,原配妻子为他诞下一子一女,后在生第三个孩子时难产,大人小孩都没保住,就这样去了。段新钰这样的身份,当时对外的身份是嫁过一次,膝下有个儿子,虽说段府比卢府清贵些,但她到底不是段夫人的亲生子,又是后头才认回来的,因此配卢三郎却是正好。
  但段夫人却是头一下就把卢三郎给抹掉了,无他,卢三郎是陈王外家的人,而段府却是板上钉钉的太子船上的人,两人从立场上相看就不可能。
  虽说抹掉了他,但段新钰对他也算有个简单的了解。
  那个人,听闻花心得要命,又一向不喜束缚,又怎会突然想要求娶李婉若,毕竟李家可不是什么足够让人另眼相看的名门望族,不然李婉若就不会一直想借着诚懿侯府的名头行事了,更别说她还成过一次亲。
  听到她的疑惑,慧姐儿毫不在意地摆摆手,“我不是卢府和崔府的人,对李婉若也不了解,自然不清楚这里面的边边角角。”
  段新钰点点头,稍微思考了一会就将这件事丢开了。
  她现在没心情关注这些枝端末节的小事。
  她没在意这件小事,诚懿侯府听到这个消息却脸色都阴了,隔日章贞婧就进宫了。
  自章贞婧完全将心思放下后,反倒看段新钰顺眼许多,或者说,段新钰已经到了她触摸不到也攀比不了的阶层,她便是想任性嫉妒也要考虑实际意义。
  而在她时不时进宫坐坐后,发现段新钰也不像她以为的那般粗俗平凡,她有种恬淡温婉的气质,能叫人抚去内心所有的不堪和暴躁。
  好吧,长话短说,即使她还无法真正喜欢上她,却也不再讨厌她。
  今日,她进宫来主要是为李婉若的事,虽然李婉若已经搬出去诚懿侯府,甚至她成亲她们也只简单派了个礼,本人并没有去,但家里还是有点担心殿下会对他们产生误会。
  听完章贞婧委婉的解释,段新钰好笑,同时委婉着回答:“事实上,我们也很惊讶,毕竟那位卢三郎,众所周知,是位风流才子,不过既然李小娘子下决心嫁给他,想必她父母应当很满意才对。”
  章贞婧笑出来,“可想而知,姨母定然对那位卢家三郎十分满意,不然也不会不跟我们商量便着急忙慌地定下了那位卢三郎。”
  相益彰走进来,看见她问道:“听闻刚刚表妹来了。”
  段新钰从书里抬起头,笑道:“还不是李婉若成亲的事,估摸着诚懿侯府是担心你介意此事。”
  相益彰嗤笑一声,摇摇头,不置可否,“一个偏远点的亲戚罢了,侯府何事这般小心翼翼了。”
  段新钰将话本搁到案桌上,站起身,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了他的手,“不过是特殊时期罢了。”她靠到他身上,“不管如何,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第119章 
  磕磕绊绊; 方永山终于在半月之后押解到了京城,被关到了大理寺。
  听到这件事; 相益彰没有任何反应,似乎里面关的不是他的人; 如果他被屈打成招; 背后也绝对攀咬不出他来。
  段新钰在院子里来回走着散步之际看到崔蔚然走了进来; 她一愣; 顿在了原地。
  崔蔚然与之前相比; 瘦了许多,但瘦削的身子却不显枯瘦; 反倒更有力道,就好像干瘪了的树枝,诚然不像饱满时看起来青葱可人; 但里面蕴藏的力道却也大了不止一倍,更何况,他年轻俊美,面容也因历经沧桑而显得愈发成熟可靠。
  段新钰突兀笑了笑,她想到小羊,其实小羊与崔蔚然挺像,只是面容的线条比较柔和秀美,想来是随了她生母。
  她转过身,继续悠闲地漫步,想着下次叫慧姐儿将小羊带来,她许久没见小羊了; 圆圆前些日子还在她耳边念叨着要找小羊玩。
  过后,她回到屋子里看了会书,这几日她不经常看话本了,偶尔也会看点让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诗书,虽然她不大喜欢这些东西,在段府时,父母从来不会逼迫着她学这些,照他们说,她没有自小就接触这些东西,遂对她的要求也不必太高,只要将字认个周全,能简单通俗做个文章就足够,其余的,他们愿意宠着她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但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都出身世家大族,诗书礼仪都是自小就刻进骨头里的东西,包括掌珠公主,虽然娇气跋扈些,但诗书方面也是没得说,与她们交谈,提及这些东西,她总是尴尬地笑而不语。
  她想,她不能这样,她现在是太子妃,不仅代表着东宫的颜面,还代表着段府和她父母的颜面,她不能给他们丢人。
  遂进宫没多久,她就逼迫自己有事没事就翻出诗书看两篇,不求能融会贯通做个才女,只求她们聊天时她不能连她们聊得是什么都不知道。
  近日,陛下给圆圆找了个大学士的夫子,他的学习进程也一日千里,估摸着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赶上她了,届时还可以跟他一起学习。
  看了会书,她又开始去院子里转圈圈,未至晌午,阳光没那么辣,院子里的花骨朵也颤悠得格外精神,在她静下心来欣赏第五支明艳的月季时,从隔着前后殿的一扇花窗里,她终于瞅见崔蔚然离开的身影。
  进到书房,发现相益彰正在练字,她没有出声,静悄悄地走过去,站到他身边,歪着头看他写的字。
  他写的字十分潇洒狂羁,但并不像这边的任何一位书法大家,这不奇怪,他原本不是这个世界的人,自然同这边的大家不是一脉相承,段新钰不懂书法,但看着他写的字,也能看出个灵透不羁来。
  相益彰不知何时放下了笔,回头柔着笑意看她,“怎么?想练书法?”
  段新钰摇了摇头,然后夸赞道:“你写得很好看。”
  想了想,她仿佛强化自己的话似的大力点头,“真的很好看,比母亲曾经给我请的一位夫子写得好看。”
  闻言,相益彰一愣,他低头看了看手下的字,面容模糊,不知在想什么,半晌,他又无奈又温柔地笑了,他拉住她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腿上,轻轻揽住她,脑袋靠在她脖颈间,呢喃道:“你知道吗,我们那个世界,并不需要特意读这些诗书和练毛笔字,但自小,爷爷就对我严加管教,让我一定要学会这些。”
  他紧紧抱着她,神思慢慢飘远了,“以前我不懂,现在,我总觉得,爷爷好似笃定了我一定会有个不一样的人生似的。”
  段新钰没说话,只也紧紧抱住了他,她知道,随遇安这时候并不想旁人跟他说话,他只想静静地待会,抱着她待会。
  不知过了多久,相益彰总算回过神来,他也知道段新钰过来的目的,不等她主动发文便率先开口解释。
  “不用担心,一切都在我意料之中。”
  段新钰就真的不担心了,对于他,她总是报以十足的信心。
  “父皇让我闭门自省,却没说让你跟着我一块关着,没事你就去各宫转转,觉得皇宫闷了也可以出宫玩玩,我都有跟母后和皇祖母打过招呼,她们不会说你的。”
  至于陛下,他很少过问后宫的事,毕竟太后和皇后仁慈又和睦,他不好色,后宫女人也不多,几乎没什么勾心斗角,他的后宫简直一派和谐。
  段新钰笑了笑,整个人腻歪到他身上,素手抱着他,脸蛋蹭蹭他的脸,觉得整颗心都要软塌了,“随遇安,我真开心。”
  他那么好,父皇母后那么好,皇祖母那么好,就连掌珠公主,现在也好得不得了,现在每时每刻,她都感觉像在梦里一般。
  看了眼似乎出神遨游在天际的段新钰,相益彰嘴角蓦然绽开一抹柔和的笑,望着她的目光也愈发柔软。
  陪相益彰用了午膳,段新钰就出宫了。
  圆圆被段夫人带走有几日了,昨个太后娘娘还特意着人来给圆圆送了几件礼品,段新钰知道,太后娘娘这是委婉地提醒她,她宝贝曾孙子该接回来了。
  不过在去段府接圆圆之前,她先去了清钰那边一趟。
  她进宫后,母亲和清钰可以时不时进宫看她,她能见到她们,问候她们,但却许久没见学钰了,也不知他怎么样了。
  来到胡同里头,她还担心学钰这时候不在家,不过她敲了门才发现,学钰在家,但清钰不在家。
  “姐!”蔡学钰看见她,眼睛猛然睁大,下一刻,里头刷的闪过极亮的东西。
  段新钰不自觉就笑了,她上下打量他,点点头,“不错嘛,小伙子,壮实多了。”
  蔡学钰挠挠脸,不好意思笑了,他忙打开大门,迎着她和伺候她的丫鬟婆子进来,“姐,你快进来。”
  段新钰进来院子,绕着整个小院转了一圈,院子不大,四合院模样,正中央摆着一坛高大入云的百年松,小院整整洁洁,四处归置得格外工整,与之前她走时没什么区别,只在东南角添了一垄菜苗。
  看到那垄绿油油的菜苗,她笑了,“院子里怎么还种了菜啊?”
  蔡学钰不好意思答道:“还不是二姐弄的,说附近的市场和店铺都卖的极贵,家里正好有地方,还不如在家里种点。”
  段新钰收了笑,“可是银钱不够?若不够就跟姐说。”说着,她就要吩咐身边的白鹭给她一袋银钱。
  蔡学钰忙阻止她,“够,够,姐你别担心,你还不知道二姐嘛,她就是节省惯了,不愿意多花冤枉钱。”
  闻言,段新钰笑了,“都一样,便是我,若不是顾虑着宫里种菜不大好,我也想种菜呢。”
  蔡学钰也笑了。
  段新钰看了看周围,问:“你二姐呢?”
  “听闻近日那什么首饰集舍要办一场评选大赛,现在她每日都要过去,这不,今日一大早就走了。”蔡学钰撇撇嘴,似是对那什么集舍十分不以为然。
  段新钰恍然。
  蔡学钰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又说:“看天色,估摸着要回来了。”
  话音刚落,外面就传来一阵说话声,听这熟悉的口音,里头一人定是清钰,另外两人却不怎么熟悉,清钰没领人到她跟前过,不管是之前在段府还是进宫后。
  段新钰眉头拧着,嘴角却不自觉翘起了一个弧度,呦,小姑娘终于长大了嘛,还知道结识手帕交,嗯,就应该这样,一直粘着长姐能有什么出息。
  她和学钰慢慢走过去,来到门口却又踌躇了,甚至阻止了学钰欲要打开门的动作。
  蔡学钰疑惑地转头看她。
  段新钰顿了顿,摆摆手,让他等会开门,她本来想以长姐的身份出门打个招呼,顺带邀请她那两个小姐妹进门坐会,但思及自己的身份,又担心突然出门吓到那两个姑娘,遂就迟疑在了原地。
  就在这个当头,外面的氛围似乎变了。
  蔡清钰猛然拔高嗓门,“卢赞梅,你这是什么意思?”


第120章 
  紧接着; 一道带着讥讽的声音响起,“什么什么意思,我说的你听不懂吗?集舍里的花钿样式我带走了。”
  蔡清钰忍住心间陡然涌上来的怒意; 咬着牙,一字一句道:“你带走是什么意思?那些花钿样式其中可有我想出来的。”
  卢赞梅眉角一扬,似笑非笑地讥讽看她; “你想出来的?我怎么记得是柯蓝想出来的; 是吧,柯蓝?”
  一直娇娇怯怯跟在她身边; 一身蓝衣的姑娘闻言抬起头瞄了她一眼; 仿佛受到惊吓般; 又快速低了下去; 她动动嘴唇,声音却小的根本让人听不到。
  她再次抬头看她一眼; 又慌慌张张挪开了视线。
  蔡清钰却始终盯着她; 神情坚定; 执着地问:“柯蓝; 你说,那些东西是不是我同你一道想出来的。”
  甚至很多样式都是她自个想出来的,柯蓝只不过起了个名字或者帮她稍微改了下局部不大好的地方。
  柯蓝头垂得更低了; 嗓音愈发像蚊子哼哼; 但这次,她听清楚了。
  她说:“清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