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弃妇当自强(完颜)-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先生,卫公子有礼!”
“公孙公子,王公子有礼!”
来之前福儿已经和绾绾说过李家宴会上可能需要注意的人,这就读于李氏家学的公孙止和王琅就是其中之二。公孙止是武通公孙家的嫡系,王琅也是洛河王家的嫡系,而且这王琅还是李家的亲戚,他的外婆不是别人正是绾绾这次要找的九华居士。他们都是凭借自己的本事考进李氏家学的才子,要不是他们的江湖名声不显,玲珑榜十大公子肯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两人都不过弱冠之年,比卫烁年纪还有小一些,长得也是长身玉立、风流倜傥。公孙止一身青色的学生袍,头戴逍遥巾,面如白玉,神情温润,正是翩翩美少年。绾绾敢打赌,如果乌清雅在这里,肯定眼睛都看直了,她就喜欢这种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书生。
至于王琅,他的长相和公孙止又是不同。王琅的皮肤是较为健康的小麦色,衣衫也是那种宽大的衣袍,胸口更露出小半麦色的肌肉,头发随意地在脑后束成一束,潇洒不羁。眼神不同于公孙止的温润,反而多了习武之人的执着和坚毅,太阳穴爆满,行动间沉稳有力,绾绾虽然不会武功,但也明白此人的武艺不俗,不是一个好相与的角色。
想到找九华居士可能需要和王琅这个危险人物打交道,绾绾心中有些没底。这样文武双全的人从来都是大毅力和大机缘的人,和这样的天之宠儿打交道本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何况王琅还是来自大家族,大家族的嫡系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绾绾在观察公孙止和王琅的时候,他们也同样在观察绾绾和卫烁。
公孙止最佩服和欣赏的人就是他的师兄谢辛寰,对同样天下闻名的绾绾也只是好奇比较多,毕竟一个女人能被那么多大学者认同,本身的本事肯定是不用说了。有本事的人都值得佩服,公孙止佩服所有有本事的人。而卫烁,公孙止对他的了解更多的是道听途说,知道他尤其擅长机械,听说还用机械帮辽州守了边城。公孙止虽然不懂机械,但这样本事不得不让她好奇。
而王琅除了好奇,更多的也是探究。李十六已经将绾绾想去拜访九华居士的事情告诉了王琅,毕竟这些年去九华山见九华居士最多的还是王琅这个外孙,绾绾真的想见九华居士还得通过王琅的带话。对这位名满天下的谢先生要见自己外婆的事情,王琅和李家人一样想不通,毕竟她们实在是没有任何可以交集的地方。可绾绾求见九华居士的事情又是真的,如此更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几人围坐好,下人们送上茶具和各式茶点,然后悄然退去。
“公孙小子,你来煮茶。他们煮的茶都不行,还是你煮的最好。”李十六笑着说道,“谢家丫头和卫家小子难得来我华平城一次,这茶可不能怠慢了。”
“是,先生。”公孙止坐到了茶具边,拱了拱手,“各位,献丑了。”
剩下的人就开始各自讨论着,李家的人找上了卫烁,为了李悦,也为了听卫烁说那辽州边城的战事,绾绾以为自己有会在旁边发呆,没想到王琅却走了过来,坐到了绾绾的对面,微笑地给绾绾施了一礼。
第二百一十三章 王琅
“谢先生安好,小生有礼!”
“王公子有礼!”
对王琅找上自己绾绾是奇怪的,不过绾绾本就想和王琅聊聊九华居士的事情,倒也不反对王琅和自己说话。
“谢先生要不与小生手谈一局?”王琅指着刚才他和公孙止的下棋的棋坪说道。刚才王琅和公孙止的棋并没有下完,棋坪上棋子黑白交错,被下人们小心得收在一边,免得客人们一会儿又想下棋。
绾绾并不擅长下棋,琴棋书画这四项她就懂琴和书,下棋就是一个臭棋篓子,叫她下棋完全就是找她的麻烦。
“王公子见笑了,我并不擅长棋艺,下棋还是算了吧。”绾绾立即拒绝。
王琅一愣,却没有想到绾绾会拒绝。“我一直都知道谢师兄棋艺超群,就私以为谢先生也擅长棋艺,却是我误会了。”
“哥哥倒是醉心围棋,也是高手,可惜我却是天生的臭棋篓子。所以,下棋这事情对我来说还是算了。”绾绾自嘲道。
“是小生唐突了。”
“是我自己不擅长,又与你有什么关系。”绾绾笑道,“人生在世又哪里可能每一样东西都擅长呢。”
“谢先生说的是,是王琅着像了!”
对王琅这般彬彬有礼的交谈,绾绾听得头疼,但又不能说什么,只得受着。想了想,绾绾还是像从王琅那边打听一番九华居士的事情。“听说王公子是李家的姻亲?”
“是的,我外祖母是李氏女。”绾绾这样沉不住气的发问让王琅有些意外。
从王琅二十年的家族教育中,王琅一直都知道,一件事情无论你多么想办成你都不能先开口,先开口就让你的姿态显得更低,气势上就输了。王琅不认为绾绾不知道这些谈话的技巧,这让王琅忍不住怀疑绾绾这样做的原因。
唉,这就是想太多的人,其实绾绾根本没有多想,不过想到王琅的外婆是九华居士,今天又刚好遇到王琅,所以才这般随意问道。所以,想太多的王琅注定只是庸人自扰,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是九华居士吧。”绾绾笑道,“我此次来华平城就是为了拜访九华居士,可惜来了李家才知道九华居士多年没有见外客,真是让人遗憾。”
“不知谢先生拜访我外祖母所谓何事呢?”王琅好奇地问道,“十年前我外祖母就不见外人了,平日里都是在九华山上清休,除了我们这些小辈,就是李家的人她都很少见。”潜台词就是九华居士和绾绾不可能有什么交集,绾绾要见九华居士是一件很诡异的事情。
王琅的意思绾绾很明白,笑道:“我和九华居士的确没有什么交集,我不过是有事需要求九华居士帮忙罢了。”
“喔,帮忙?”王琅更是奇怪了,“谢先生恕我直言。谢先生的本事众人皆知,更是在辽州大手笔的给边军准备了十万粮草,如此使得风将军无后顾之忧的和图狼军队作战,现在还在胶着中。以谢先生的本事,只要振臂一呼,我想天下间多的是人为谢先生排忧解难,反而倒是我外祖母已经到了花甲之年,即使有心也是无力啊。”
不怪王琅如此警惕,只是绾绾掌握的东西太多,身份太过敏感,王琅可不愿意让自家年事已高的外祖母卷进逐鹿天下的雄图霸业中。
王琅这样明显的排斥让绾绾一愣,不明白王琅是什么意思,但绾绾早就下定了要找九华居士的决心,怎么可能因为王琅的莫名其妙的排斥而退缩呢。为了如新于王琅,绾绾准备说一说自己找九华居士的一些原因。
“王公子这就自谦了,你是不知道,我一个忙还真需要九华居士才能帮。”绾绾说道,“我这次来就是请九华居士出山的,我准备办一所女学,请九华居士做为女学的山长。我来的时候已经问过李家十六爷了,他说李家人并不上九华山,要送上拜帖反而是王公子更合适。小女子这份拜帖就麻烦王公子送给九华居士了,九华居士愿不愿意见我都是我的缘分。”绾绾将春风递来的精致盒子放在了王琅面前,感谢地看着王琅。
王琅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到绾绾找九华居士是为了请她出山做女学的山长,而且女学这个东西王琅也是第一次听说。很明显女学肯定和书院一样,就是不知这专门给女子上学的书院又有什么不同。王琅觉得自家喜好清净的外祖母应该不会对绾绾这个提议感兴趣,有心想拒绝,但在绾绾那双感激的美目下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王琅一边暗骂自己是色迷心窍,一边收好盒子,表示自己会帮绾绾把话带给九华居士,但至于九华居士见不见就不是他能够决定的了。
“见或者不见都是命数,小女子岂会因为这个怪罪王公子。”绾绾并不在意。自从李十六告诉她九华居士已经十年没有下过山了,绾绾就对请九华居士下山做山长没有最开始那般笃定。今天之所以让王琅送上拜帖,也不过是因为不甘心罢了,没到最后,绾绾总是不愿意放弃一丁点儿希望。
公孙止的茶早已煮好,清新的茶香在水榭中弥漫着,让人三百六十五个毛孔都觉得舒畅。品着手中的茶,绾绾也是赞叹不已,连呼好茶。
“好茶,好茶!”李十六陶醉地端着茶杯,“公孙小子,你的茶艺又进步了不少。不过是寻常的秋茶,可是经过你这一手,这茶就去极品茶叶,真是让人回味啊。”
“十六先生见笑了,小生就只有这一样拿的出手的东西,诸位喜欢就好,喜欢就好。”公孙止腼腆地笑了笑,优雅地为大家斟茶。
“又好茶岂能无好乐,”李十六转头对绾绾和王琅说道,“你们两个都是乐器高手,这样的美景中不奏乐一曲?”
“王公子也是乐器高手,不知王公子擅长各种乐器呢?”绾绾早就知道李十六一直想听自己弹琴,对在朋友宴会上弹琴助兴的事情绾绾也不厌烦,倒是欣然同意。
“小生哪是什么高手,不过就是会而已,谢先生才是真正的乐器大家,小生不过是闹着玩的。”王琅让侍从奉上他的紫竹箫,“小生平时喜爱吹箫,如果谢先生不嫌弃,小生今天就献丑了。”
“箫?”绾绾一愣,“平时大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古琴,倒是难得看到有人喜欢竹箫的。”说完绾绾又对李十六说道,“既然王公子拿出竹箫,我再奏琴就有些没意思了。十六爷,不知府上可有琵琶?”
“琵琶?”李十六转头看向李陌和李阳,这府上有什么他这个常在外面玩的老爷可不知道,还是李陌和李阳更加清楚。
琵琶这个东西是从西域传进来的东西,并不是文人学乐时候的首选,因为其造型和历史问题,弹琵琶的更多的还是歌坊女子,所以很多人家到真的没有这个乐器。李家本来也是没有的,不过前些日子李家四房嫡女不知道听谁说琵琶的好处,硬是让人去弄琵琶回来学,去办这件事的就是李陌,所以说道琵琶他就想起了他家的最小的妹妹十一,还有她那可怕的弹棉花的乐器声。
“李家却是有琵琶的,就在我十一妹那里,请诸位稍等,我亲自去取来。”李陌说话间就告辞离开。
李家四房并不远,很快李陌就取来了绾绾需要的乐器,同行的还有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这就是李家四房的嫡女李欣。小姑娘听说有人能够弹出好听的琵琶,就缠着李陌要求一起过来,否则就不给他琵琶。李陌没有办法,想着李欣也不会碍着什么事情,只好把这个调皮的小姑娘带了过来。
“这是我家四房的妹妹李欣,听说谢先生要奏琵琶,就好奇跟了过来,请先生和卫公子不要见怪。”李陌给绾绾和卫烁解释道。
“李公子言重了。”绾绾和卫烁都笑笑不在意,和小姑娘打了招呼。公孙止和王琅都是认识李欣的,都笑着和她打招呼,夸奖她长漂亮了,让小姑娘高兴的不行。
看到李欣过来,老顽童李十六立马笑眯眯地从李陌怀中接过这个小丫头,说道:“哎呀,小欣儿来了,快过来十六叔看看,我们的小欣儿有没有长高。哎哟,我比一下,看来是真的长高了,没想到十六叔不过两个月不见,我家小欣儿就长高了,真是太厉害了!”
“哼,小欣儿当然厉害,可是十六叔却是坏人!”李欣皱皱小鼻子嗔道。
“喔,十六叔什么时候是坏人了?”
“哼,十六叔答应我上个月带我去城外看菊花,可是上个月十六叔都忘了答应过我的事情,害得欣儿白白地在家等了一天。”李欣说落道,“爹说过,做人要讲诚信,十六叔答应我的事情却没有做,你说你是不是坏人?”
“可是小欣儿,十六叔不是故意的啊。”李十六笑呵呵的道歉,“你知道前两个月你家主伯伯把我派出了华平城,一个月前十六叔还在外面呢,怎么陪小欣儿去看菊花。十六叔不是给小欣儿寄了很多礼物来道歉了吗,难道小欣儿还不原谅十六叔?”
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欣
李十六立马装出一副伤心失落的样子,“小欣儿真的不原谅十六叔吗?十六叔知道错了,十六叔以后再也不食言好不好?”
“嗯,好吧,我就勉为其难地原谅十六叔了,但是下次十六叔再犯错,小欣儿就不原谅十六叔了。 ”
看着那边童言童真“聊天”的李十六和李欣,大家都不由自主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和自家十六叔掰扯子完了,李欣的目光又落到了绾绾身上。她刚才可没有错过李陌将琵琶送给绾绾时候说的话,虽然有些不懂,但李欣却明白眼前这个漂亮的姐姐就是自家哥哥说的能够弹奏出好听琵琶曲的人。说道小姑娘想学琵琶还是拜他的那个喜好音乐的爹所赐。
某日,李欣的爹心血来潮带着李欣去红袖街的妙音坊听曲子。那天正值西域商队来妙音坊表演,里面表演的最精彩的就是胡姬的胡旋舞,赢来了所有人的掌声。然后李欣小朋友就对那个舞蹈看入迷了,就吵着要学。可惜她爹却不想让她学这个舞姬的本事,就骗她说这个只有长大了的孩子才能学。
李欣知道他爹不喜欢也不当面吵,等回家了就折腾她的哥哥们给她找胡姬一样的衣服和道具。李家公子们最宠爱的就是这个最小的妹妹,立马就高价从西域商队那里买来了改良过的衣服和表演用的胡琴。小姑娘在自家院子里鼓捣了几天,还是觉得不对,吵着说东西没有买对,这胡琴不响,不是那天胡姬表演用的。
李家公子们无奈,这跳舞用的道具是用来好看的,又不是用来演奏的,怎么可能会响。可惜他们的解释四五岁的小丫头听不懂,她就认定那天她听到的音乐是胡琴弹出来的。李家公子们无奈,不得不再去找西域商队,可是西域商队早就走了,那里还有什么可以弹响的胡琴留下。小姑娘不干了,觉得是哥哥们故意骗她,直接躲在家里生闷气不出门。最后还是李欣老爹让李陌弄来一把琵琶,说琵琶是中原的“胡琴”,只要有人能够弹琵琶,那她就能教李欣跳胡旋舞。
李家四房老爷以为这件事就这样完了,毕竟琵琶这个乐器不显,多流传于东陵郡和钦州之地的歌坊,他家女儿也不可能接触到。可是完全没有想到他家女儿真的碰到了会弹琵琶的人,还是李家请的贵客。所以,李欣听到绾绾会弹琵琶,眼睛就亮了,直直地盯着这个漂亮的姐姐,等她弹完就让她教自己跳胡旋舞。
感觉到李欣目光诡异地盯着自己,绾绾也不过以为是小姑娘的对陌生人的好奇。想到和李欣差不多年纪的宝儿,绾绾忍不住对着李欣温和的一笑,也不介意李欣的失礼。
“琵琶,这个乐器倒是难得一见。”王琅看到琵琶倒是忍不住说道,“小生孤陋寡闻,这个乐器有什么曲子我倒是不曾耳闻。”
“我最擅长的是古琴,后来觉得琵琶有意思,又学了一些。说道琵琶的曲谱,到真的很少,反倒是小调更多一些。前者日子我倒是为用琵琶给《十面埋伏》和《春江花月夜》谱了曲子,倒是和古琴截然不同的感觉,不知王公子有没有兴趣和我合作一番呢?”绾绾看着王琅邀请道,“箫声并不适合《十面埋伏》,所以我们还是选《春江花月夜》吧,王公子觉得如何?”
自从那天在如意楼听了那个什么落芝姑娘的古琴曲,绾绾就不想用古琴在奏这首曲子,以免有些不懂人情的人将她的曲子和落芝姑娘相比。就如夏雨那天说的,她现在的身份岂是那些风尘女子能够攀得上的。为了不带坏名声,绾绾决定还是换成琵琶比较好。
“恭敬不如从命!”
绾绾将自己改过的曲子给王琅说了一下,王琅本就是擅长音律的人,对绾绾“写的”那两首曲子也是熟悉,很快就明白了曲谱。
不一会儿,水榭中就响起了别样的曲子,琵琶的清脆和箫声的浑厚,给大家勾勒出另一道春江花月夜的美景。曲中多了琵琶表现出的江船上的繁华,少了古琴奏出的空灵;多了箫声衬托的月夜凄凉,少了古琴回荡间的中正平和。在座的人除了绿柳山庄的人都没有听过古琴版的曲子,但绾绾和王琅合作的好坏大家还是一眼就能够看的出来。一曲终了,水榭中久久都没有声音,甚至李欣小朋友都睁大眼睛看着绾绾和王琅,眼中是迷茫和好奇。
“啪啪啪……”水榭外面突然传来了掌声,唤起了大家已经飞走的思绪。
水榭外面过来的人不少,为首的正是李氏家学的三位三位学子,一位是陈星豪,一位是司马燕,另一位是田丰凯。这三人和公孙止、王琅一样,是李氏家学最优秀的学生,也和李家又沾亲带故的关系,在家学和族学中更是受人尊重。三人身边的正是许流盈和李悦,在这么多人的面前两人很懂得如何掩饰自己的情绪,根本让人看不出她们相互不对付。
自认为有面子能去水榭和贵客打招呼的也就这五人,其他人不用人吩咐就一脸羡慕地站在湖边,根本没有上竹桥的意思。五人走了过来,先是给李十六行了一个晚辈礼,然后给绾绾行了一个学生礼,再同其他人行了一个同辈礼。大家相互介绍了一番,也就算是认识了。
陈星豪最喜欢音律,他一进来就一脸热切地看着绾绾,说道:“真的没有想到这首曲子还能用琵琶和洞箫一起演奏,不愧是谢先生,真的让小生打开眼界。小生能在有生之年听到谢先生的亲自演奏真是大幸。”陈星豪羡慕地看着王琅,虽然没说出来,但对能和他的偶像一起同奏的王琅他是真的羡慕嫉妒恨啊。
“哈哈……能够听到谢先生的音乐,陈家小子你应该感谢我,要不是我的提议,估计这天下可是难有人能够听到谢先生的音乐。”或许是刚才绾绾使得那一手镇住了李十六,他也不“谢家丫头”那样叫了,而是用了“谢先生”这个尊称。
“十六爷就是爱开玩笑。”绾绾不在意地笑笑,她也看的出来王琅是真的喜欢这首改编为琵琶和洞箫合奏的曲子,演奏一完就欲言又止地看着自己,要不是外面突然进来了人,他肯定早就说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绾绾不在意曲谱的事情,也准备卖王琅一个人情,就先说道:“王公子是喜欢这首改编后的曲子吧,相逢即是缘分,回头我把这个曲谱默出来让人给王公子送来,也不枉我们今天合作过一会。”
王琅一愣,立马感激地对绾绾鞠躬,说道:“多谢谢先生成全,能收到先生亲自做的曲谱,小生真是感激不尽。”
“不过举手之劳罢了,不用在意。”
绾绾不在意,旁边她的粉丝陈星豪就就快要气死了。他狠狠地瞪了王琅一眼,觉得这人真是讨厌,不光抢了自己和偶像合作一曲的机会,还可以收到偶像送的亲自做的曲谱,光是想想陈星豪就不开心。陈星豪眼珠一转,思考自己今晚去给王琅套麻袋揍他一顿,然后趁机抢走曲谱的成功性,想想王琅的肌肉身材和自己白斩鸡般的体格,陈星豪这个主意果断胎死腹中。
那边,李欣突然冲过来抱住绾绾的手臂,说道:“漂亮姐姐,你教我跳舞吧!”
?_?绾绾傻眼,不知道这位小姑娘又是闹得那一出,忍不住求救地看向李十六,希望他能够把她手臂上吊着的李欣弄走。绾绾虽然喜欢小孩子,但前提是在私下,这样的场合被一个小姑娘抱着,还说一些奇怪的话真的让绾绾再怎么也没有办法喜欢起来。
“小欣儿过来,谢先生是客人,岂能容你胡闹。”李十六拉下了脸说道。
“我不!爹爹说了,能够用中原的胡琴弹出好听的曲子的人就能够教我跳舞。我要学跳舞,就要学!”李欣死死抓住绾绾的衣袖就是不松手。
李欣这奇特的逻辑让很多人都懵了,不明白这两者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好半天,大家才从李欣的口中问出这个逻辑的正确解法,这个结果也是让人哭笑不得。李十六一边暗骂李欣的父亲胡说八道,一边试图给李欣解释她父亲给她说的理论是错的,会弹琵琶的人不一定都是会跳胡旋舞的人。
可惜这个孩子就是一个认死理,早就认定了她父亲说的是对的,谁说的话都不听,死死地拽住绾绾的衣袖,期待地看着绾绾,就是不撒手。对小孩子期待的眼神,绾绾是最没有抵抗力的,可是要她答应李欣的请求又不可能,毕竟她真的没有跳过什么胡旋舞。答应了又做不到,绾绾觉得这是对小孩子最大的伤害。一时间大家都僵持在哪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样僵持着也不是办法,李欣的哥哥姐姐就开始各种诱惑,希望能够让李欣忘了什么胡旋舞的事情,把这样的尴尬翻过去,可惜李欣却是低着头坐在绾绾的身边,扯着绾绾的衣袖就是无动于衷。
第二百一十五章 九华山上
如此小姑娘,绾绾也不忍苛责,只得轻言细语的哄。 “对不起小欣儿,姐姐真的不会跳胡旋舞,要不……嗯,要不,姐姐给你唱一首歌如何。姐姐今天给你唱一首歌做为补偿,以后会跳胡旋舞的西域商队来了,再让你哥哥们把他们请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