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医纪事-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里的人都在说话,殿外有武英殿当值的太监紧急过来,跪地,拂尘一甩:“启禀皇上,兵部有急件到。”
天豫帝听了立刻站起来,如今最大的隐患就是乌刺,那边的任何情报他都想在第一时间知道。他最讨厌的就是对人对事那种无力掌控的失落感。
皇帝走了,诸妃嫔自然不会再久留,都先后劝了珍嫔几句要宽心,有什么需要尽管去喊她们云云……
随着皇帝妃嫔以及他们带来的奴婢一走,殿里很快就剩了这些大夫和林晚。
一名太医走进去,宫人见状便将公主的手腕从被子里轻拉出来。太医把了一会儿脉,默默无语,好想望天,心里有点失落呢,这么大岁数竟然就比不过这姑娘?
那太医回到偏厅,默然坐着。另一个太医见他神情奇怪,便轻捅了他,然后问他“怎么了?公主如何?没恶化吧?”
“恶化,呵呵,怎么会?”这太医边摇头,边苦笑。
那问话的太医见他一回来就这个样子,可见有情况。
左右暂时无事,他便也轻手轻脚进了公主寝殿。
等他出来后,回到偏厅,也是一直摇头,别人问怎么回事,他只说自己去看不就知道了吗?
他这一说,别的太医就都往公主殿走去。杜和与葛洪亮自然也去了。
杜和轻按公主脉门。强而又稳的搏动显示公主的病已是大幅度好转了。
杜和暗暗朝着林晚伸出大拇指,林晚抿唇笑而不语。
这个时候就不用再像在皇帝面前那么拘谨了。俩人各自说着些闲话的时候,杜和道:“林姑娘,你这药方可真是切中要害。”
见杜和说话,其他的人便都看过来啊,他们也想听听到底俩人都说了什么。
第164章 飞霞宫闲谈
“我这也是见过不少这类病人,才知道的,但凡用清热解毒药无效的话,就得重用大黄,如果实在体弱可以少用点。”
“林姑娘怎么会见过这么多病例呢?”一位太医很是好奇,就算他,也不敢说碰到很多疔疮病人。
“我从小在乡下长大,经常跟三爷在一起给人看病。乡下人没有钱,有病了都是能忍就忍,实在忍不了了才会想着找个花钱少的郎中给看看。所以见过的危重病人很多。像这种疔疮就见过多例。有的二三日内未能妥善处理人就没了。”
“哦,原来是这样,难怪林姑娘你能处理的这么好。”
“其实诸位太医都是各有所长,只不过各位前辈,你们在宫里看病,更侧重于调养身体,危重患者就少了。不比乡下人,轻易不看病,一看病就是大问题。”
有几位太医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他们多年来行走于贵人之间,危重患者能有多少?贵人们的身体精贵着呢,所以他们在调理身体上都很有一套。
林晚这么说,就表明她并不因为把麦子公主的疔疮处理得好就居功自傲,能够看到他们这些人的长处,多少让人心里舒服点。
小姑娘有这么好的医术,很了不起了,他们像这样年龄的时候还没这么厉害呢。何况她又要嫁给江指挥使,日后地位不会低。他们这些老大夫何必跟人过不去呢?
不少太医这么一想,之前的一点不愉快也就消散了。
葛洪亮跟林晚毕竟早就认识,虽然之前没什么交流,可也比别人要熟。
左右大家都要在这儿守着麦子公主,须得等着她大好了,这些人才会离开。
既然都在这儿守着,不如大家就聊聊,有什么想问的也可以趁这个机会问问,不然下一次再见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林五小姐,你和刘医令防治霍乱这个做得实在是不错啊!林五小姐你岁数小,你是没亲眼看过,十年前也是海南道那边几个州府,霍乱蔓延,死了好多人哪!真是惨啊!”
其他的太医岁数都不小了,都有四五十了,闻听葛洪亮的话也都心有戚戚焉。光是从这一点来看,林五小姐就足已当得大医之称,可谓是活人无数。
林晚有心跟这些太医打好交道,他们又没难为她什么,多一个朋友自然比多一个敌人更好。因此她不会去刻意突出自己,贬低别人的。
于是她摆了摆手:“我哪有那么厉害,都是刘医令和别的大夫,大家一起想的办法。就是把霍乱分几个症型,配好药方,并且对各医馆大夫进行培训,到时候就不会慌了。这哪是我一个人能做的事?是大家的功劳。”
“林姑娘你可真是太谦虚了。”
“是啊是啊,林五小姐,这个事要是没你,不可能这么顺利的。”
太医们这时候都在心里肯定了林晚。
夏太医听着心里不是滋味,他刚让人把夏绮年送回他府里,也不知道这侄孙女回去后能不能想通?
夏太医这个时候忽然就很感慨:人哪,必须得清楚自己的能力边际,有些事,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就别勉强了。
就像他这侄孙女夏绮年,其实她刚进京的时候夏太医就觉得她的能力有点勉强,但夏家实在没什么合适的后人接替他,也就只好让她在宫里待着了。
总想着自己还能帮衬几年,她或许历练几年也就练出来了。
没想到,私下教了她不少,可这一到关键时刻,就怯场了,连正常的水平都发挥不出来。
那么以后面对的都是这些位高权重的人,她这样的胆色,一旦再出点事,他也救不了。就怕再这么折腾下去,到时候陪葬的是整个夏家。那时候后悔可就晚了。
夏太医想到这儿有些郁闷,之前别的太医进去看公主的时候他没过去,就闷坐着了。
这时见林晚和几位太医聊着,他便有些闷闷不乐,站起身,走出偏厅,转到了麦子公主寝宫里。
侍候的人虽然心里嘀咕了一句:太医怎么又过来了?可这话只敢放在心里,不敢讲出来。
见夏太医走近,便将纱帐一边挂到玉钩上,往公主腕上放了个帕子。
夏太医按着公主的脉品了良久,一会儿轻取,一会儿重按,一会儿取中等力度去摸脉。
最终,轻轻叹息了几声,问道:“公主服药后可曾上过大恭?”
“去过一次,然后就又睡着了,一直没醒。”
夏太医听了,默默走出去,回到偏厅里他的座位,坐在旁边,听着他们说话,他自己却不言语。
这时一个太医正说道十五年以前宫里病逝的一个小公主的事。
却正好是因为患了天花。
这倒提醒了林晚,她现在生活的这个时代,霍乱天花和鼠疫可是最恐怖的三大传染病。
其中霍乱已经能够防治,鼠疫最是恐怖,一旦发生,就有可能流行多年,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足已摧毁一个国家了。
鼠疫相对来说,多发于温暖潮湿的暖冬之后。若想防治好,必须得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
而天花,现代人自然都知道可以种牛痘来接种。可古代人不知道啊,科学的每一项进步,即使在后世看来不过是捅破了一层窗户纸,可是当时做出这一突破的人大都是经过不知多少次失败和挫折的。
今天,林晚就想把这层窗户纸向太医们捅破。就让他们去研究,如何将牛痘作用于人身体。
这些事情林晚不想参与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与其自己在这鹤立鸡群,不如让这些太医们也有所发现。
这样子的话,她也就不至于显得那么突出了。
于是她说道:“说到天花,我倒想起来一件事。我以前在乡下时,在养牛场,有的牛得了天花,喂牛的人却总是没有事。我总觉得这里有点奇怪呢!”
林晚这么说,倒是有个大夫想起来了,“还真的是有这么一回事。我记得以前有个村子里有人感染了天花,死了好多人,后来听人说,有个庄子很多人得了天花,可就是有一户人家家里是养牛的,这家人却没得过天花,哎,人的命真是不一样啊”
第165章 准备启程
这太医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其他人,连情绪恹恹的夏太医都被吸引了。
天花这事绝非小事,若真有办法解决天花之乱,那可是名留千古,要载入史册的事。
所有人都来了兴致,好几个太医都提到了类似的例子,就是他们记忆里在养牛场干活的人都躲过了天花。
可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一时之间想不通其中的关窍。
林晚见时机差不多了,便道:“我有个猜想,各位前辈想不想听?”
“林姑娘你请说。”好几个太医全都让林晚快讲。这件事非同小可,说到这个程度,若是不搞清楚,心里便会感到有点堵。
“我以前在乡下村里待过挺多年。听村里有人说,得过牛痘的人都不会得天花。那么,如果把少量的牛痘脓液让正常人接触到,比如把脓液从得过牛痘的牛身上取下来放到人的鼻孔里,让人也得一次牛痘,那么这个人以后会不会就不能再得天花了呢?”
林晚的话,对这些太医来说简直是闻所未闻,匪夷所思,什么?还能特意让人得一次牛痘?
林晚知道这些人疑虑所在,又道:“其实可以先搞清楚两点,再决定要不要把牛痘种到人身上。”
夏太医觉得这事并非不可行,当下认真地道:“哪两点?林姑娘你但说无妨。”
“嗯,我觉得先把两件事搞清楚,后边要不要继续进行下去也就清楚了。第一个是要先搞清楚得过牛痘的人病的是不是严重,会不会死人?如果会死的话死的人多吗?”
太医们点头,要想给人种上牛痘,总得先知道种痘后的几种可能性吧,他们虽是太医,有点地位,可也不能在人命一事上胡来,
“第二个就是要调查一下,得过牛痘的人之后有没有再患过天花。”
“我觉得这两点确定了,后边的事就能办。夏太医,您看呢?”
夏太医此时的心里忽然就有点激动了起来。这法子,这法子听着是真的有道理啊!
他行医这么多年,天花有多可怕,最清楚不过了,一旦得了,是很难治愈的,有的天花患者就算是活过来了,也会落下一脸的麻子,那脸也就算是毁了。
而且,天花的传染性极强,有一个人得了,他身边的人就都危险了。因此,这个时代的人绝对是闻天花而色变了。实在是太可怕了!
万一,万一林五小姐说的这事要是成了呢?那可是惊天动地地大功一件啊!
夏太医想到的,其他太医也都想到了。于是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这事该怎么实行。这一聊就聊到了天黑。
林晚在后边并没怎么参与这些太医的谈话。她想说的都说了,那层窗户纸也已经被她捅破。剩下的事,这些太医们自然能办好。
这些人,能做到这个位置,哪一个不是聪明过人的呢?
若说他们有劣势,那也是这个时代大家都固守各自门户,各家绝技均不外传。有的家族甚至只靠一个秘方就能混几辈子。因此有些大夫所知其实有限。
这便与林晚不同,她可是从小就看过极丰富的医书,她本人又博闻强记,兼有中央保健委下来的爷爷带着,与别人比自不可同日而语。
大家聊的正酣之时,珍嫔从公主寝宫出来了,道:“小公主睡醒了,各位大夫请去给小公主复查下吧。”
她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比较轻松,想来是看过了公主的情况,而且公主的情况也不错。
各位太医之前都去看过了,心里也都有数。不过珍嫔让过去瞧瞧,那他们也不会违逆。
众人只往刚刚睡醒的公主脸上一看,就知道这病没事了。
不过作为医者,认真细致做好该做的事,也是基本的。就算这不是公主,得了疔疮,用药后出了结果他们也得看看吧。
夏太医因为夏绮年的失误,对这事格外看重。自己先检查了一遍,然后退开,让别的太医上前。最后轮到了林晚。
等所有人都看过之后,夏太医道:“禀珍嫔娘娘,小公主已是无恙了,娘娘大可放心。”
其他太医都附和着道:“娘娘,确实如此,公主好了。”
珍嫔娘娘终于等来了这期待已久的话,竟跌坐在圈椅里哭泣起来。
宫人轻声劝着,哭了一会儿,珍嫔道:“让各位太医见笑了。”
“哪儿会呀?娘娘一片爱女之心,天日可鉴。”
珍嫔点头,麦子公主是她在宫里生存下去的依靠,哪怕有一天皇帝不在了,她们这些有子女的太妃就不会被送到庙里去。
这几天,眼见着麦子公主九死一生,恐惧和害怕,把她整个人就是折腾得憔悴不堪。
武英殿,皇帝瞧着阶下几个大臣,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绕着大殿来回踱步,双手背着。群臣都知道皇帝这是在想事情。
“你们觉得,要对付乌刺,如何做比较稳妥?”
“臣认为,乌刺山高林密,而且有自己的宗教、风俗、服饰和文化。民众尚武,民风彪悍,又地形复杂,我方若是采取硬攻,即使能把乌刺攻打下来也必然会付出惨重代价。”
“然后呢?结论如何?要不要派人去,都派谁去?”
贺少瑾道:“臣同意黄大人的意见。微臣认为,乌刺传国以来已有五百年历史。有自己的信仰和文字。光从武力上打服他们,臣觉得以我朝目前情况来看,基本不可能。真要勉强攻打,也是事倍功半。更何况,我朝历经战乱,国库目前极为空虚。不宜再重启大规模战争。”
“那要怎么办呢?”
“臣觉得,可以支持乌刺二皇子上位,他一向主张与我大齐修好,好战的是她的大哥,臣认为乌刺民风彪悍,让当地人管理当地人这样最好。”
黄百鸣道:“皇上,臣也如此认为,乌刺只能智取而很难强攻啊。”
“好了,我考虑考虑。”
“江指挥使那边有没有音讯?”
皇上又问。转过身看着台阶下
“”启禀皇上,江指挥使独自一个人离开小队,到现在生死未卜。”
“父皇,儿臣想明日就出发去一趟乌刺,尽快寻找到江指挥使,请父皇恩准。”
第166章 出宫
林晚与诸位太医出得宫来,在东华门外一一道别。罗玉成与三河早候在东华门外。
林晚因熬了一宿有些疲倦,与二人打过招呼后,便倚在车厢壁上假寐。
蒋家派来的车夫看出来林姑娘脸色不太好,便将马车赶得稳稳地。
车行至半路,晃了一下,林晚便醒了,因靠着车厢时间长了,脖子有些僵,便一手揉揉脖子,然后又摇摇肩膀。
车厢内忽然暗下来,林晚撩开车帘,向外边的空中望去,暗沉的乌云聚拢在半空中,像要压下来一般,林晚喃喃道:“要下雨了。”
此时距蒋府还有一段距离。林晚瞧见前方不远处有茶棚,便叫那车夫把马车赶过去,不然一旦下起急雨,车外随行的人和马都得浇个透心凉。
而此时已入秋,天气转凉,一旦浇个透雨,很容易就染上风寒。
车夫亦有此意,听了林晚如此吩咐,忙向右拉着缰绳,用马鞭挡在马头左边示意它往右拐。
林晚跟车夫说完话之后,总觉得今日哪里有点怪,到底哪里怪,她一时想不出。
等到快到茶棚的时候,林晚才想起来,鹦鹉哥罗玉成今天怎么没跟青玉斗嘴呢?俩人闹别扭了?
林晚瞧瞧青玉,见她静静地打着络子,一言不发,看着倒不像是生气了。
她再撩开车帘看看罗玉成,见他两眼发呆,漫无焦距地看着前边,似看非看。
像是感觉到了林晚在看他,罗玉成转过头来,笑着道:“五小姐,咱们什么时候回靖陵?”
旁边的三河听他这样问,用胳膊肘捅了他一下。似是嫌他多嘴。
罗玉成便笑着不再说话了。林晚心想:有问题,一定有问题,他们几个人有事瞒着她。
罗玉成以为自己笑得自然,可林晚对人的脸上表情是有研究的,这是她长期练习面诊的副产品。自然能看得出来他那笑就是硬挤出来的,还自以为装的挺像。
能有什么事是他们都知道而只有她不知情的呢?
再联想到江淮已经好久没给她寄信来了,这不大对劲啊。
之前他只要不与她在一处,便隔上三五日就让人送信来,倒也不乱说话,都是说些闲话,比如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好看的,有什么趣事,他什么时辰做了什么……
这让林晚每每读起信来就好像看到了江淮在忙这做那的模样。
只是最近半个来月一直没消息,林晚心里其实也泛着嘀咕,但是自己开导自己他可能是进了乌刺,那边形势复杂,传信不方便吧?
但其实心里如何能不忐忑?她都已经习惯了跟他说着些琐碎的话。这一停下来,除了担心,也有怅然若失的感觉。
“罗玉成,你们指挥使到哪儿了?”
林晚突然问这么一句,罗玉成下意识地答道:“指挥使他在苍南山。”
等到说完,才意识到失言了。三河在旁边踩了他一脚。罗玉成忍着疼没吭声。
青玉眼里也朝他放着小飞刀,怨他嘴快。
苍南山?苍南山?林晚嘀咕着这几个字,她什么时候听到过这个地方了呢?
眼见那几个人都死忍着不再说话,显然不愿意告诉她实情。
抬头望向天空那滚滚而来的乌云,仿佛要倾泻下来一般。林晚脑子里轰隆一声:苍南山,十多天前山体滑坡……
这时候罗玉成等人也都已进入茶棚。那雨也仿佛从天上倾倒下来一般,呼啦啦的砸向地面。
林晚的眼前就出现了那排山倒海般呼啸而下的山体,那么个神勇的人,总以为他是无所不能的,那个时候,他可会害怕?他在哪里?他究竟在哪里呢?
林晚呆立在茶棚边上,紧挨着倾泄下来的雨幕。砸下来的雨滴溅到了她的裙摆上,她却恍然不觉,只伸出一只手,仰着头,用那手接着落下的雨。
罗玉成等人都不敢打扰她。青玉心疼地看着她一边肩膀淋上了雨,轻轻地将她往里拉。
林晚没有反抗,由着她往里拉了好几步。
她脑子里现在全是江淮在轰然泻下的半山坡上挣扎的情景,哪里还会注意到自己的衣服会不会湿这等小事。
一辆马车从雨中冲到茶棚,一个高大妇人在下人搀扶下从马车上走下来。
青玉一眼就看出来那不是别人,正是以前去过靖陵的安庆侯老夫人。
老太太正忙着拎起裙子往里走,走过林晚身边时,林晚呆着没注意到她。
而她也低着头看着脚下的路,并没注意到旁边是什么人。
刚从大雨里躲进来,想的更多的是快点找个地方歇会儿躲一躲。
茶棚地方不大,安庆侯老夫人路过那条走道时就差点撞到了林晚。
青玉伸手一拦,把她扒拉到一边。
安庆侯老夫人抬头一看:呦,这是谁呀?居然是那林家丫头,早听说她进京来了,也没机会见着。
没想到会在这茶棚里遇到了,“这谁呀?原来是那个不详人啊。”
“你说谁呢?老太太,说话注意口德。”青玉怎么肯让份?
“说谁谁知道,我外甥本来好好的,自从定了这门亲,就开始倒霉了,要不怎么会失踪呢?那可是整个山都塌了。天哪,这可怎么办,你怎么不收了这个不详人?”
罗玉成认识这是江淮的亲戚安庆侯老夫人,也知道她家里那点事。听不下去她一句一句说着不详人的话,便劝道:“老夫人,指挥使的事跟林五小姐没关系的。”
“怎么没关系?”老太太声音变得尖利起来。“要不是她要找什么草药,江小子至于一个人留在山里吗?还不都是怨她?要是江小子定亲的是别人,早就出山了,怎么会这样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
老夫人一脸气愤,不知道是从哪里听说的,现在江家上下全都知道江淮是为了给林家丫头找草药,才会留在山里,于是就遇到了山体滑坡。江家现在已经快翻天了,这林家丫头还没事人一样去了宫里,然后又出来在这边躲雨。
这丫头,真是坑人哪!江小子要是早早娶了自己孙女不就没这事了?可惜呀,他什么眼光,怎么非要看上这么个丫头?
第167章 都不让她去
老夫人正满腹怨气地想着,手忽然被抓住了,把她的养尊处优的手抓的生疼。
她刚要出言呵斥,要到嘴边的话却憋回去了。
林家五小姐手劲怎么这么大?眼里射出的寒光怎么会这么渗人?安庆侯老夫人竟然不由自主地把话咽了回去。
“你说江淮是要留在山里找草药才会被困的是吗?”
“是”安庆侯老夫人下意识的就回答了,刚答完就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窝囊,她问什么自己怎么就说什么,她什么时候这么听人话了?
但是已经说出了口,再说的话就没那个气势了,安庆侯老夫人气哄哄地在那站着不说话了。
“咱们走。”安庆侯老夫人觉得自己的手被放下,然后那些人上马车的上马车,骑马的骑马,她还没怎么反应过来呢,人家就都钻进雨幕里了。
“怎么这就走了呢?”安庆侯老夫人吵架很久没遇上对手了,确切的说别人要么是怕她,要么是因为她的身份或者年龄让着她,而且一般人也没这么强势,导致老夫人几十年吵架无敌手,颇有些高手寂寞的意思。
也就这林家丫头敢跟她吵,可这还没吵上呢,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