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之软饭王-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廷这边还在斟酌着要给安海县令什么嘉奖呢,八月台风来袭,周边数县损失惨重,平民百姓死伤成百上千,只有安海城因新修了海堤,又加固了城内民房,受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立此大功,安海县令升任知府。
  而守门小官宋城,也因为出力不少升了职,成了知府衙门里的幕僚。
  到了这会儿,朝中精明的才算回过味来。
  敢情贬官只是借口,是太后娘家宁家看中了宋城那个奇思妙想层出不穷的脑袋啊!
  不过即使宋城不再守门了,地位也有所上升,在一些人眼里看起来,那也还是远远比不上在京城当个小书吏的。
  比如说玉鸾郡主,在半个月前,就已经改嫁,是梁国公府的嫡幼子。
  虽说那位是个死了媳妇的鳏夫,膝下还有一儿一女,但玉鸾郡主不也带了个儿子吗?
  玉鸾郡主倒也狠,不单自己嫁了过去,把儿子也改姓了梁。
  而那宋家却是当个没事人一样。
  不知情的只啧啧称奇,觉得还是郡主的权势大,压得破落户宋家连亲孙子的归属都不敢多说一个字。
  有知道点内情的就微笑不语了。
  宋家又不傻……是吧?
  宋城和原歌两个人,虽说一个在京城,一个在边疆,相距几千里,但联系其实更加的紧密了。
  三年不到,东海府的大变化,已经令人刮目相看。
  光是税赋收入,就翻了十几倍,已经顶得上整整一个州了。
  任期将满,宁大人带着漂亮的政绩重返京城。
  而今上对宋城的不喜也慢慢消除,下令将宋城调回工部,官复原职。
  但初回京城,宋城就得知了一个晴天霹雳般的大消息。
  北蛮这两年南下劫掠,一直没占到什么大便宜,反而折损颇多,正好老汗王过世,新汗王即位,借着这个机会,派遣使者入朝,表示愿意永世友好。
  既然敌手示好,那能不打仗尽量不打的好,流血征战,有伤天和嘛!
  朝中大部分的官员都是主和的。
  所以对方的那些个要求,什么公主和亲啊,开放榷场,嫁妆里的工匠啊……反正我朝地大物博,那点小要求,跟打仗的消耗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本朝适龄未嫁的就一位玉珂公主。
  而玉婳公主,因为早早地收到消息,已经在一个月前,下嫁于新科探花郎卫岩了。
  所以和亲的人选,没什么悬念地,就落到了玉珂公主的头上。
  “我的儿,那边关如今虽然不打仗了,可还是苦寒之地啊!你说这才回来几天啊,你就又被调去飞鹰关,这定然是,定然是奸人所害!”
  崔氏本来欢欢喜喜地,要给归来的宋城说上一门合心意的好亲事。
  宋城虽说成过亲,还有一个拖油瓶儿子,但那个传说中的拖油瓶儿子被带进了梁家,跟宋家没什么联系,宋城年纪轻轻,就是工部一把手看重的人才,自然是大有前途的。
  虽说曾经有过被贬两千里的事儿吧,但那不是很快就立功被召回了么?
  这说明什么,说明宋城的确是有真才实学的人物啊!
  崔氏放出风去,还是有几家有点意思的。
  这正在忙乎着呢,冷不丁地,儿子跑来跟她说,他又要被调去北方边关了!
  宋城当然不能说,这是他托宁大人活动的结果了。
  说实话,现在正是贵妃一系和太后一系斗得激烈的时候。
  宁家眼看着又要风生水起了,贵妃那派的人可不就要狗急跳墙,什么招儿都要使出来。
  其实北蛮国那边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假意议和来捞点好处,什么公主什么嫁妆,都是贵妃一系的人在里头扇风点火使的坏。
  贵妃她们也未必知道,五公主其实就是太后的智囊团,好多太后系起死回生的主意,都是五公主出的。
  但不妨碍她们看着太后对五公主另眼相待,就借除掉五公主来打击太后啊。
  他老婆都要去和亲了,他能坐着等吗?
  当然是也要跟去北边了。
  两月后。
  北蛮小镇岶坡位于两国边境处,因为地处两国通商要道,因此时日长了,就自然形成了个小镇,长住着几百户人家。
  北蛮婚俗,要举行两次婚礼。
  头回见面一次,回到夫家一次。
  因此经过协商,这头一次婚礼就在岶坡举行。
  金帐外篝火不熄,歌声鼓乐响彻长夜。
  金帐内,长明铜灯光下,映照出新娘的艳姿丽色。
  “大妃,大妃且慢!”
  “那个南边来的小妖精在哪儿呢?我倒要看看,是什么样的狐狸精,能勾得大王想要让本大妃让位?”
  一阵暄闹,由远而近,脚步杂沓,朝着这个方向奔来。
  守在新娘身边的侍女脸色都变了。
  北蛮话在临来时,她们都和公主一起学过了。因此大概还是能听懂的。
  本来千山万水地嫁到这蛮地来就已经很委屈了,没想到才进了北蛮没几天,婚礼头一夜,就碰上来闹场子的!
  而且还是什么大妃!
  别以为她们不知道,这北蛮国的汗王,可娶多妻,其中地位最尊贵的,就是大妃。
  明明当初求亲的时候,北蛮国使说的是求娶正妻来着!
  这怎么已经有了大妃了,还来求娶公主!
  分明是想着公主一旦嫁到北蛮,就算发现受骗,也只能打落门牙和血吞了!
  灯下的新娘却是微微一笑,抬起一只手,稍稍下压,示意她们稍安勿噪。
  帐帘刷地被扯开,一位女子冲了进来。
  这女人身材丰满,个头高大,大脸盘子,浓眉大眼,浑身上下都披着挂着各种贵重的宝石链子,稍一走动就叮叮当当的直响……
  这人一进来,侍女们就定了神。
  长成这样,估计在后宫,压根不是她们公主的对手了。
  而这女人却是愣了下,上下打量着这位异国公主。
  “你,你就是玉珂公主!果然长得勾人!”
  “我是王的大妃,你不过是后来的,见到大妃,还不跪下行礼!”
  “来人!这小妖精敢对我无礼,给我抽上十马鞭!让她长长记性!”
  帐外传来几声应答,人影瞳瞳,显然说话间就要进来。
  玉珂淡然一笑。
  果然,这位大妃,也是粗中有细,早有谋划!
  南边的后宫,讲究的是杀人不见血,日光照不见的阴谋。
  这北边么,就是真刀真枪,现场就要见血的!
  “你想要本公主的命?”
  在大妃的眼中,那位娴静地坐在那儿,像朵娇花一般的异国公主,突然站起了身,虽然比她还低了半个头,但气势却有点骇人,似乎有点,有点像见到了她的王……
  “哼,是又怎么样!”
  大妃挺了挺胸,理直气壮。
  在他们这边的后宫,就是强者为尊,她就是来给这位公主一个下马威的,是龙是蛇,到了她们这儿,就得盘着!她要这位公主,日后见了她,要打从心里害怕,跪在她的脚边,顺从如奴。
  大王未必不知道她悄悄地跟了来,也未必不知道她的打算……下马威嘛,他不舍得,就由她来啊!
  两位高壮的侍女钻进了大帐,打眼一瞧,直奔玉珂而来。
  玉珂一抬手,刷刷刷!
  三道人影应声倒地。
  玉珂身后两道人影迅如狸猫,飞快地上前,在侍女的脖子上补了一刀。
  两个打手瞬间无声无息地断了气。
  “你,你!你敢!”
  虽然胸口中箭,却还没死的大妃惊恐地瞪大了双眼,两只手在地上扭曲地抓挠。
  “弱肉强食,这不是你们的信条吗?”
  异国公主那张芙蓉面上的笑容更深了,她甚至还走上前来,用镶着明珠宝石的绣鞋,轻轻踢了脚大妃的身体。
  大约一柱香的工夫之后,帐外又响起了急促的脚步。
  “大妃,公主,都不要动武,以后都是姐妹了,要和和气气的相处啊……”
  帐帘一掀,钢刀闪亮。
  两柄钢刀架在脖子上,就算喝得再多,也都吓清醒了。
  “公公主,这,这是做什么?”
  头回见面,北蛮国的大王胡须满面,体壮腰圆,虽然据说二十八岁,英俊雄伟,但看着跟四十来岁也差不了多少,压根称不上英俊,满身凶悍之气倒是真的。
  而玉珂公主却果然是如消息里说的那样,年轻美艳,气质脱俗。
  在玉珂公主的脚下,躺着的死者,一看就是大妃。
  “你杀了大妃!”
  “本王要……公主,有话好说!先让他们放开本王……咱们是夫妻,有什么事不能商量的。”
  玉珂公主仍然面带微笑。
  “大妃想杀本公主,所以本公主就杀了她。大王可是认为我做的不对?”
  “莫非想给大妃报仇?”
  “公,公主,你太冲动了!大妃的母家部落有两万勇士,就是本王,也轻易不敢招惹啊……”
  “不过既然事已至此,公主先冷静冷静,咱们就对外说是大妃自杀,正好名正言顺让公主为大妃可好?”


第134章 攀龙附凤(end)
  却见那位美丽的玉珂公主朱唇轻启。
  “不好!”
  她说话的同时; 罗袖微扬; 一道寒光直射而出,正中对方的咽喉。
  “你!”
  本以为今夜是温柔乡; 谁能想得到是催命符。
  本想美人与财货与工匠兼收; 谁能想得到这美人竟然是食人罗刹!
  没想到,堂堂大国; 自称□□,居然也会用这样的阴谋诡计!
  早知如此; 他就不会相信那个什么贵妃来使说的鬼话!
  这个什么温柔贤淑的五公主,分明比他们北蛮最野蛮的女人还凶残!
  可惜; 悔之已晚。
  他睁着一双几乎快要瞪出来的铜铃大眼,倒地; 坠入永久的黑暗……
  岶坡小镇; 一夜成名。
  对于北蛮国来说,本来明明能占着便宜; 还娶到了南朝的公主; 谁能想得到,这却是国之大劫的开始……
  婚礼之夜,因为大妃挑衅; 新妃玉珂公主居然将大妃及其随从杀掉。
  随后又将赶来救场的王也杀死。
  而上万军队,却因为中了玉珂公主施放的迷香而战力大减; 被早就埋伏在边境另一侧的南朝军队打败,活下来逃跑的溃兵不到一千。
  而玉珂公主却以北蛮国没有和亲诚意为同,亲自领兵出征; 从岶坡小镇,一直打到北蛮王庭。
  北蛮几近灭国,余部不到一万老弱,拼命向西北而逃。
  有生之年,再也没回过北蛮。
  大地上只留下了南朝罗刹公主的嗜血传说。
  玉珂公主在北蛮的所作所为,在朝堂上评价是两极分化。
  武将们称赞玉珂公主巾帼英雄,为本朝解决了心腹大患,北境百年无忧。
  大部分的文臣却说玉珂公主抗旨不遵,本来是身负着和亲的使命,就该忍辱负重,用美德担负起两国亲善友好的责任来……怎么可以因为一时之气,就杀人盈野,抬手灭国,这岂不是破坏了本朝圣上的仁君之名?
  因此玉珂公主不单无功,反有大过……如此凶残之女,就算不追究抗旨不遵之罪,也得让五公主出家清修,以消无穷杀孽。
  朝堂上两派人马,那是吵得不可开交。
  圣上一开始并没表态,直到两派人都吵得口干舌燥,嗓子冒火了,这才突然来了一句。
  “五公主是奉旨而行,北蛮国侵扰我朝长达五十年之久,灭国惩之,有何不可?”
  这一句,那是一锤定音,先前那些主张将玉珂公主治罪的大臣们都憋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圣上当即宣旨,为玉珂公主加封忠勇两字的封号,又赏赐了两个庄子,三县封地。
  本朝开国以来,虽封过不少公主,也有各种的封号,但有实际封地的,五公主为头一个。
  又有宁家武将,加官进爵,一时间,风光无限。
  在玉珂公主秘密呈给圣上一些东西,证明了北蛮国跟贵妃一系的勾结之后,贵妃就突然暴毙而亡了。
  至此,贵妃一系,彻底冰封瓦解。
  一时内外和谐,众皇子纷纷变成了孝敬太后的孝顺皇孙。
  又向从前那位不起眼的五皇妹示好巴结。
  好些个成亲开府的皇子,都派出了皇子妃来同五公主打交道,甚至还想为五公主介绍个如意郎君。
  在这些皇子妃想来,五公主算是嫁过一回的人了。
  而且这嫁的还不一样,新婚当夜就把对方给弄死了,不光弄死,还灭了国。
  这般凶残的女子,在本朝哪里能嫁得出去?
  谁不害怕,什么时候惹到了这位,被她咔嚓一下,小命就断送了!
  娶玉婳公主还只是要担心被公主欺压,娶这位那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啊?
  不过五公主却是直接地把这些人的好意都给拒了。
  反而亲自去求太后赐婚,要嫁给工部小官宋城宋守之。
  五公主威名太盛,大伙听到五公主和宋城订亲的消息,第一反应是佩服宋城。
  这男子胆肥啊!
  玉面罗刹也敢娶!
  至于什么之前宋城跟郡主成亲又合离的事儿,反而都不重要了。
  身为有实在封地的公主,玉珂自然也是有公主府的。
  五公主府不出意外地,也是所有公主府里最豪华,位置最好的一座。
  成亲后,宋城陪同公主去宋宅会亲。
  宋家老老小小,那都是胆战心惊的,生怕惹到了这位罗刹公主。
  崔氏甚至心想,她大儿子在婚姻上头怕是不能好了。
  才走了位刁蛮郡主,又来了个凶残公主。
  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儿啊?
  会亲那天,她是憋足了劲儿,想要讨好公主,生怕公主一个不爽就要发作。
  哪想到,公主虽然不怒自威,贵气逼人,可却是微笑亲和,礼数周到,举止跟寻常的新嫁娘没啥不一样的。
  甚至还给她和宋父行了礼。
  好么,吓得她差点要跳起来啊……
  一直到将公主和宋城送出宋宅,望着新妇送给翁姑的贵重好礼,崔氏还有点恍惚。
  这就算过关了?
  忽然有种逃过一劫,还白得了几十万俩的感觉啊。
  宋二,宋三两房人听说宋城安安生生地娶了公主,而且也没闹出血溅洞房的大八卦来。
  那小心思就来了。
  五公主可是实权公主啊!
  太后身边的红人,圣上最倚重的公主,威名远扬朝内外。
  那绝对是跺跺脚,京城地面都要抖一抖的人物啊。
  二房三房的子侄想要谋个出身,对于公主来说,那还不是动动手指的事情?
  于是二房三房就谋划着想要再搬回来。
  崔氏就摊摊手,“听说五公主那是性烈如火,嫉恶如仇的,眼里不容半点沙子,若是碰到让她不快的,手段狠辣得紧……我可是听说你家的宋云,宋杰都不学好,跟着市面上的小混混们,偷鸡摸狗不干好事,若是教公主知道……”
  崔氏话还没说完,两房人就都打了退堂鼓。
  权势虽好,也要有命享了,溜了溜了。
  没到半年,就传出五公主有孕的消息。
  崔氏喜得克服了对五公主的恐惧,带着各种礼物上公主府去探望。
  看到宋城那满打从心底里洋溢着的欢喜,她这颗心啊,就算是放下了。
  不容易啊,别人家的小孙子都三五成群了。
  她家大儿子这都二十大几的人了,才盼来头生子啊!
  等到长孙降世,崔氏还是略有失望的。
  五公主生了个女儿。
  不过一生下来,就被封成了郡主,贵女里头能超过她的也没几个了。
  崔氏还盼着五公主再生呢,却没想到,边关再起波折,北蛮灭国了,又有一伙西狄露了头。
  五公主就直接上表,称自己愿意为父皇镇守边疆。
  然后,崔氏的大儿子,小孙女,一家人就都去了边疆。
  也得亏崔氏的小儿子宋垣在大哥的严厉管束下,倒是有了些成绩,考中了秀才,也到了该议亲的时候了。
  宋城为自家小弟张罗了几个相亲的对象之后,给崔氏找了好些个事情做,这才全家一起去守边疆去了。
  崔氏给小儿子定了亲,又听到大儿子在边疆立功的消息。
  小儿子中举了,成亲了。
  大儿子又立功了,封爵了。
  宋家再度搬进了国公府……终于重振了家声,不再是破落户了。
  小儿子的媳妇是个不错的,贤淑孝顺,又好生养,一连给生了两儿两女,小娃娃们满府蹿。
  光是看孙子孙女,崔氏每日都忙得不行。
  只是还略有些遗憾。
  宋城和五公主,只有一个女儿,竟是再没生养。
  她虽然是婆婆,也没那胆催公主。
  别人家的媳妇也就是闹闹气,这位可是灭过国的女人!
  只好把大孙女当成孙子看。
  不管怎么样吧,总是姓宋的血脉不是,比那外人强!
  而当初那刁蛮的郡主,再嫁了以后,跟夫婿倒也还行,只是一直想要再生一个,却怎么都怀不上。
  去求了各路名医,都没有效果。
  后来还是玉鸾郡主夫家因为一桩贪污案事败,被抄了家,因这事玉鸾郡主也插了一脚,因此也被夺了郡主封号,只能带着儿子住回了娘家恪王府。
  但这会已经是新皇即位,恪王也在三年前没了,现在的恪王是玉鸾郡主的异母兄弟。对玉鸾郡主不过是个面子情罢了。
  所以玉鸾这会儿,也算是宗女里的破落户了。
  才有传言出来,说玉鸾郡主之所以不孕,是因为当初头生子时,吃的保胎药过多,胎儿过大,伤了母体,这才会生不了的。
  明眼人一听就知道了。
  当年玉鸾郡主跟宋城成亲就传出喜讯,十月生子,本来时间就赶得紧。
  吃那么多的保胎药做啥?
  是不是为了遮掩时间?
  而现任定国公的宋城虽然奔四的人了,只有一女,也没有半点想要认回玉鸾郡主之子的意思,听闻早年玉鸾生子之后,宋国公那是一眼都没瞧过,更不用说起名上族谱了。
  所以说,事实的真相,只有一个,呼之欲出啊!
  这些传闻让玉鸾郡主的第二任夫婿羞愤难当,天天买醉,结果失足落进了护城河。
  玉鸾郡主又恢复了单身。
  新任恪王妃和老王妃那是婆媳一心,想要把这人再给嫁出去。
  但一个没有封号,丑闻一堆,不能生养,还带着个不太明白的拖油瓶儿子的中年女子,谁乐意娶呢?
  玉婳公主的命比玉鸾郡主要好一些。
  贵妃一系惨败之后,玉婳公主也老实了许多。
  什么宴会之类出风头的场合,玉婳是再也不去了。
  不过即使这样,她的夫家对她的态度,也开始微妙起来。
  玉婳先是生了一个女儿。
  后来为了巩固地位,不让驸马有纳妾的借口,又想方设法地生儿子。
  结果努力多年,一直到了新皇即位,才怀上第二胎。
  可惜,先前虽然贵妃一系惨败,但在位的还是玉婳的父皇,再怎么样她还是公主,地位也落不到哪儿去。
  等到新皇上位,还正好是跟贵妃一系有宿仇的六皇子。
  玉婳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过去她干过的嚣张乱纪的事,都一项一项地被揭发出来。
  先开始,是被罚俸,后来是被夺去封号。
  再后来,因为手下豪奴的几桩人命官司,她直接被废为平民,豪华的公主府被收回,只能去住到夫家。
  自己做主和寄人篱下,那自然是天差地别的。
  而原先捧着她的夫婿,态度也开始急转直下。
  什么养通房,逛青楼啊,都来了。
  她若是略有不满,对方就翻出旧帐。
  什么某年某月某日,她去某个宴会,身边围绕着一群美少年,有为她写诗的,有做画的,还有伺候她喝酒的……
  而现在她怀了身子,他只不过是找通房和妓子放松放松,有什么不能的?
  听说玉鸾那些破事,都被京里的好事者写成了话本,托了个前朝故事,又用了化名,可谁不知道啊?里头什么僮仆夜闯香闺的,香艳得很。
  而玉鸾当初不正是跟在她身边的跟班吗?
  所以大哥也不要说二哥,都不是什么贞节人好吗?
  玉婳气得就难了产,最后一尸两命。
  那个没生出来的倒是个男胎,玉婳夫婿倒是有些后悔了,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啊……
  京中数十年,换了两位皇帝,中间经过多少格局变幻。
  但远在边疆的宋家,却是屹立不倒。
  有罗刹公主夫妇俩镇守着,甭管什么妖魔鬼怪,都休想在边关惹出什么风波。
  新皇旧皇们也都明智地不去动宋家。
  只要有宋家在,他们就不用担心边境被外敌入侵。
  不用担心像前朝一样,蛮子军队长驱而入,将京城团团包围的可怕场面。
  而宋城和五公主在七十高龄过世之后,还有他们的子孙撑起守土之责。
  铁打的宋家,流水的皇帝,一直到百年后,王朝覆灭,宋家还能自立为王,保住一方平安,绵延百年……
  宋城一睁开眼。
  雪白雪白的一片。
  正好一位小护士推着医疗车走进病房。
  “五号,你醒了?正好该打针了。”
  宋城趴在病床上,一直到感受到胳膊上打针的微微刺痛,他才算是真正醒了过来。
  这个病房,这个小护士,再低头看他苍白干瘦的胳膊,都是恍然相识。
  他回来了!
  他回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