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宠妻:娘子,请深爱-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酒泉郡。
    秦致远带着妻子在府里好生的转了一大圈。
    “唉!西北百姓也是活得很辛苦,冬长夏短风沙大,耕种不易,想得一口吃食不容易。”
    在现代,西北地区沙漠化很严重,每年的沙尘暴影响整个南方,绿化运动做得再多也赶不上气候的恶化。
    但是现在还来得及,多种树,少砍伐,鼓励种植,数百年甚至是千年以后,西北也有一片绿意,而非全都漫天黄沙。
    看她皱眉生愁的模样,秦致远不免好笑的扬唇,“西北没你想像的贫困,你别吓得以为要吃糠咽菜,我们有皮毛,沙漠里有四脚蛇和甘草,冬虫夏草,若是运到南边去贩售,那是一笔不算小的收入。”
    其实西北的军需有一大半是他们自行筹措来的,长安来的物资不是来得晚便是缺衣少食的,且在经过层层的剥削后,来到将士手中的东西往往不到一半,其中还有次品。
    秦致远敲打了几次稍有改善,但还是不足,若是碰上天灾荒年,送到西北的物资就更少了。
    为防缺粮的危机,秦致远早早囤军种粮,而它们平时不操练时就去种田,即使一年只有一获,收成还不是很好,但总比挨饿好,起码有口吃的能填饱肚子。
    以农养兵。
    而这些屯兵大多是带着家眷的,他们可以圈地耕种,开垦出多少亩土地都可收归己有,成为私产,所收的作物只需上缴两成,其余归耕种者所有。
    这便是税金,只不过不是缴给朝廷,而是秦致远,几百万石的粮草便是由此而来。
    这些年少了秦致远坐镇西北,北方的蛮子不时来偷个粮、打个劫,烧杀掳掠的骚扰边关,以至于无人敢种粮,怕颗粒无收,全便宜了该死的蛮子。
    “药草?皮毛?”
    一见她双眸发亮,秦致远不禁莞尔。“你又想到什么赚钱大计了,堂堂将军夫人都钻进钱眼了。”
    “谈银子俗气,可没银子寸步难行,西北的山区应该有不少品相不错的香草、药草,我想拿来做精油、香精、药皂、熏香……”
    一想到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林雨蝶笑得倒是有几分贼兮兮。
    “雨蝶,你是将军夫人,你不缺银子。”他是少了她吃还是少了她穿,怎么老是一副缺钱的样子?

  ☆、210。第210章 动荡的局势

林雨蝶语带嫌弃的斜视他。
    “没人嫌银子多,要不然军队里的冬衣和粮食是大风吹来的不成,少了银子看谁舍我其谁的捐粮!”
    这年头的傻瓜真不多,就她家相公一个。
    “咱们将军府的银两够多了。”全由她支配。
    “足够养活西北大军吗?”
    如果长安城那边和西北军……不,和将军撕破脸,那么每年上千万两白银的军饷该由谁支出,绵延数千里的西北防线就要被君王舍弃了吗?
    一年、两年,将军府或许尚可应付,若是十年、二十年呢?那不反也得反了,该缴交国库的赋税也全留在西北,与朝廷分庭抗礼,泾渭分明。
    那时,大唐真要一分为二了。
    听到西北大军的安置问题,秦致远语顿了一下。“你是担心皇上在西北的军需动手脚?”
    不可能,除非皇上不想要西北,任凭胡虏长驱南下,否则还是会掂量一二,考虑兵乱的后果。
    “与其求人给鱼不如自己钓鱼,我们要让西北的军政彻底从朝廷的钳制中挣开,自给自足不求人。”
    人有不如自己有,握在手中才是最真实的,别人的饼画得再大也是空谈,吃不着,摸不到,徒然眼红别人腰缠万贯罢了。
    “所以……”他双目宠溺地望着心爱女子。
    把脸皮磨厚的林雨蝶嘴角挂笑地仰视丈夫,纤纤玉指勾着他小指轻摇。“给我几万名士兵,我给你不一样的西北。”
    “几万?”他摇着头,面色凝肃。“不行,雨蝶,他们是朝廷的兵,不是我的兵,我不能为讨好你而挪用。”
    “不是挪用,是借用,总有一些打仗不行、对庄稼十分在行的人,他们上了战场也是送死的分,留给我还能人尽其用,做人要开通,别一个劲的死脑筋。”
    要打仗先要有银子,凡事依赖三千里外的朝廷,那是被牵制住,不论做什么事都得听凭那边的话。
    别说远水救不了近火,一道军情由西北快马送往京城,换人换马,最快也要十天半个月,再把皇上旨意传回西北,又要十天半个月,往返一趟便快要一个月,甚至更久。
    瞬息万变的战情不等人,也许前一刻还在欢庆逼退敌军,隔日便面如土色的眼见他们卷土重来,兵临城下,等到一来一往的消息传完,搞不好仗也打完了。
    “一堆谬论,西北没有上不了战场的兵,你还是先把咱们的将军府理好,刚到酒泉郡的头一天,你还没把咱们的府邸走遍。”
    先安顿好再谈其他,她一路舟车劳顿的,原本就小的小脸更显小了,带着困倦和劳累,瘦了一圈。
    没能要到兵,林雨蝶小生闷气。
    “那你呢?你不用先到军帐报到吗?参军虽不必上战场,也要出谋划策。”
    “不急,我先陪你熟悉王府,前方的战况没有想像中危急。”
    “此次朝廷来的兵足以挡上三、五个月,即使没有我也能打几场胜仗,我在或不在并不重要,反之少了我,皇上说不定反而更放心。”
    听见他语中的自嘲表现出的无所谓,林雨蝶心疼不已,纤纤小手往他手背一覆。“你有我呢!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我少了谁都成,就是不能没有你。”
    薄唇一弯,他温柔的笑了。
    “将军有紧急军情。”一个侍兵高喊着慌张的走了过来。
    秦致远略有紧张的问道:“快说怎么了?”

  ☆、211。第211章 发牢骚

秦致远略有紧张的问道:“快说怎么了?”
    侍卫答道:“将军,郭二公子不听劝告,现在恐怕已经种了敌人的埋伏了。”
    “什么?本将军不是说过没有本将的命令谁都不许轻举妄动的吗?”
    “将军小的门拦不住啊。”侍兵喊冤。
    “一群废物。”秦致远生气道。
    说完秦致远看了一眼林雨蝶。
    林雨蝶心领神会道:“快去吧,别管我了,我自己在转转。”
    “恩。雨蝶你注意安全,我不在府里的时候你就不要乱跑了,安冬照顾好你主子。”说完秦致远带着侍卫快步离开了。
    “嗯嗯,知道了。”林雨蝶无语道。
    秦致远走后不久。
    “夫人,这酒泉郡的将军府好大,大到奴婢都迷路了,一走走到石头路。”到处是石砌屋,看多了眼睛都花了。
    “哪来的石头路,准是你东瞧西瞧太起劲,错过回屋的廊道。”她这性子要磨一磨,省得招祸惹事。
    “才不是,真的是将军府的石头太多了,奴婢看得眼花撩乱,夫人瞧瞧这屋子的四面墙全是石砖,住在里头多沉重,彷佛压了无数石头似的。”气都快喘不上来了。
    “在边陲地带,多一分防备少一分损失,连年征战,毁损的屋舍不计其数,你家将军也是聪明,省去修屋的麻烦,直接以坚硬的石头建造。”
    她倒是不讨厌,喜欢花草的人通常乐与大自然为伍,石头是最纯净的天然物,历经千万年岁月,说不定都有灵性。
    “夫人不觉得石头太多了吗?花草树木倒没瞧见多少,光秃秃的一片好似身在石头山里,凿空了山壁往里头一住。”
    富贵窝里不住倒成了山里人,只差没背弓上山打猎。
    经她一说是有点像,林雨蝶捂嘴轻笑,“是少了点绿意,太过刚强了,不像将军府倒似军营。”
    秦致远一开始的打算的确是盖几排石砌屋子,把他的几万名亲兵收入府内,后来发现不妥当才改建成目前的将军府。
    因为将军府里大多都是男子,女子寥寥可数,盖成石头屋也更显得宏伟壮观,磅礴大气,完全符合铁血男儿的刚硬。
    这是一个纯爷们的地方,秦致远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迎进娇气十足的夫人,他当时胸怀万里的气魄,号令八万壮士凿石,耗时一年才完成如今的将军府。
    将军府落成时他颇为骄傲了一番,认为是惊世创举,足以留待千秋万代,子子孙孙瞻仰。
    可如今雨蝶這女人儿一住进来,便明显看出不足,当年的豪气干云、年轻气盛已成为明日黄花,少了儿女柔情。
    “夫人,你得想个法子改善改善,多种树,栽栽花,或是养几盆兰草也好,至少让奴婢看看会动的东西。”
    风一吹,树叶摇动,花花草草迎风摇曳,妙趣横生。
    “人不会动?”这府里最多的是人。
    说到这,最没脾气的安冬竟不满的发牢骚。
    “一个个跟石头一样又硬又臭,奴婢实在不吐不快,府里到处可见披着铁甲的兵士,可想找个人带路居然目不斜视,明明看到奴婢了还直视前方地打奴婢面前走过,好似奴婢是一棵多余的杂草,不挡路就留着。”
    她都快被气死了,这些个府兵分明欺负人,欺负她们新来乍到,还没能是号人物。
    看到丫头气愤的模样,身为主子的林雨蝶反而满脸堆笑,“这才叫纪律,要是你一个丫头使唤得动,令其坏了规矩,那我和将军才该苦恼,军令如山,任谁也不得违抗。”

  ☆、212。第212章 非主流

林雨蝶语带深意的睨了她一眼,“在这将军府里,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人,没有外人,不分彼此。”
    “夫人……”她觉得委屈。
    两人在府里转了转,林雨蝶又来到了自己的房间。
    秦致远昨晚跟她说主院的屋子让她随意住,所以她很容易就找到了。
    主仆二人走进房间,林雨蝶想在房间里呆着也无聊。
    于是就找了些衣服换上。
    换好后,她瞧了瞧铜镜里的自己,林雨蝶笑得明艳动人。
    “好了,看看本夫人这打扮俊不俊,像不像本地人?”她瞧了都觉得俏,明眸盼兮,好个美人儿!她顾盼自得。
    “远看像,但是夫人肤白胜雪。”晶莹剔透的肌肤宛如打磨过的珍珠,白皙透光,薄得可见晕红。
    长年在风沙的侵袭下,又未做适当的防护和保养,西北妇人大都五大三粗,皮肤黑成深麦色,手臂、脸粗糙得会硌手,她们双颊上是冻出来的干红,看得出来苦日子过得多了。
    一个玉做的人往麦色的人堆一扎,一眼就明明白白了,林雨蝶有令人妒恨的好肤色,白里透红。
    她太白了,白得不像当地人,一看就知是外地里来的,那分贵气、那分恬然、那份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宁和,是西北水土养不出来的娇贵和水嫩。
    “难道要我抹上炭粉?”好让自己黑一点。
    她这一身白确实和满脸风霜的西北格格不入,养得太好了,冰肌玉肤,眼角儿都带着细碎的风流。
    安冬一听夫人要将玉颜抹黑,同时惊声拦阻,“不可呀!夫人,将军怪罪下来,奴婢们吃罪不起。”
    “再说了,夫人,你天生丽质何必糟蹋了,谁不羡慕你美得像朵花似的。”
    真让夫人弄了张黑脸出府,这事一传到将军耳朵,她肯定得遭殃了,将军的笑脸只给夫人一人。
    “瞧把你吓得吧,将军有那么可怕吗?”她相公只是不爱理人罢了,生性不喜与人相处。
    非常可怕。
    “我看你也说不出实话,虎威未现先怕了三分。”林雨蝶皓腕套上纯银打制的十连环,银环相扣的碰撞声十分清亮。
    “夫人,刚将军说,不许你私自出府。”安冬顺口一说。
    “什么,你说啥?最近耳背得很,老听不清楚别人在说什么,改天让君大夫诊诊脉,看我是不是犯了什么顽疾。”她边说边穿戴起来,耳垂也换上俗艳的银红色大耳环。
    林雨蝶一身胡风,还系上蹀躞带,带上有银饰,并扣有短而小的小带以作系物之用,足下踩的是鹿皮靴,靴子上有牡丹花压纹,两条小银鱼挂在靴子外侧。
    但她又不失唐风的在衣襟上做了一排盘扣,好看用的,直接缝住而无扣洞,一只雕着双鲤羊脂白玉佩垂挂胸前。
    娇美动人,落落大方,活脱脱是未出阁的闺女,不见西北妇人的盘髻,因为她做的是姑娘装扮。
    “夫人,你太坏了,奴婢又得把皮绷紧,代夫人你受过了。”夫人能装聋作哑,把将军的话当耳边风,可苦的是底下的奴婢。
    “怎么,还惯出你的祖宗脾气了,跟不跟,一句话。”为主子分忧解劳是她们的本分,还不乐意?
    “跟。”安冬没骨气的寸步不离,跟在夫人身后。
    天塌下来有人扛着,她怕什么?
    安冬也是一副胡汉混穿的打扮,一身的银制品不住发出叮咚声,头上梨花栖蝉的玉簪子反而不伦不类。
    可是有谁在意呢!套句林雨蝶的话,这叫非主流风,非胡非汉穿出自个儿的风情,独她有而已,绝不撞衫。

  ☆、213。第213章 逛街

带着安冬正要出府,迎面与将军的贴身侍女秋月遇上,在她俩后头还有两个黄衫绿裙的姑娘。
    “夫人,你……”
    不等秋月开口,林雨蝶先一步堵住她的嘴,“将军叫你来堵我的是吧!你跟他说,本夫人赚银子去了,挡我者,杀无赦。”
    她故作凶恶的神情,以手当刀,刀起刀落,气势十足的摆出女汉子架式,谁敢拦着她赚钱便是和她结仇。
    殊不知她自以为的凶狠,在秋月等会拳脚功夫的婢女们眼中却是可爱至极的鬼脸,她们莞尔不已的忍笑。
    “夫人错了,将军命令奴婢等近身保护夫人,务必毫发无损的回府,这一位是春雨、那一个是夏荷,她们和我在同一个护卫营。”她们亦是俗称的死士,专做暗杀、诱敌和情报收集,在严格的训练中被选上,脱颖而出。
    “咦,秦致远的脑洞补好了呀?他居然肯放心把我交在其他人手中。”可见他手上的事多到抽不出身来。
    身形玲珑,容貌妍美的春雨是死忠的将军派,对将军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恋慕,一听有人诋毁她心目中的神只,管她是不是夫人,神态傲然、语气冒犯的冷着声道:“另有十二名暗卫隐身在暗处,随时做好接应、撤退、回护,将军的用心望夫人不要辜负。”
    两军交战之际还执意出府,分明是恃宠而骄,任性妄为,给将军带来麻烦。
    “春雨,不得对夫人无礼,她是你的主子。”秋月特意强调,要春雨牢记自己的身分,她们的命不是自个儿的,早已属于效忠之人,将军重视夫人,她们便得以身护主。
    春雨眼里的恼意一闪而过,随即恢复了平静。“奴婢逾矩了。”
    她们的身分不能有私人情感,她的确是过了。
    秦致远的人,对他的忠诚是铁铸的杆子,敲不碎的,对她仅是听从命令行事罢了,高下立现。
    不过正如她觉得,人心可以收买,多用点水磨功夫和银弹攻势,她俩也渐渐倾向她。
    林雨蝶不否认她被秦致远养出一点娇气,甚至惯着惯着惯出受不得气的脾气,她身处高位,为何还得看下人脸色?
    春雨算是倒楣,正好往枪头撞,给了她一次立威的机会,就从整顿内宅开始。
    融入当地是林雨蝶的第一步。
    所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而嫁给战神一般的将军,她只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当个事事操心的秦夫人,为夫婿分担一些重要的责任。
    酒泉郡城里每月逢三、七、九,城内会有不小的集市,今儿恰巧碰上的林雨蝶抱着寻宝的心态,也跟人挤进万头攒动的集市,水眸灿如星地寻找着她喜欢的宝贝,尽管那在别人眼中压根一文不值。
    城外战事连连,因此也影响到城内的交易情况,人虽多买气却热络不起来,个个无精打采的叫卖着,能得一文是一文。
    买家和卖家一样是一脸颓色,面无表情,大多数的百姓只走过摆摊凌乱的摊位,看而不买。
    在多数人看来,这是个欲振乏力的集市,一滩没生命力的死水,除了零星买卖外,看不到大批的交易。
    可林雨蝶和别人不一样,她看见的是无限的商机,越是贫乏的土地越能挖掘出致富的黄金,人是财富的来源。
    “来来来,小姑娘,买颗果子解解馋吧!我家的大黄梨又大又甜,水分多,包你吃了甜到嗓子眼……”

  ☆、214。第214章 买水果

一位缺牙的老妇包着褪色的格子头巾,头发斑白,稀稀落落,在她面前的是两筐黄澄澄的大鸭梨。
    “黄梨怎么卖?”“林雨蝶”双目闪闪的问道。
    “两个三文钱,小姑娘你瞧瞧,这皮儿多薄呀!香甜爽脆,是自家种的,不坑你,买两个吃吃吧!”再卖不出去,黄梨就要全发黑烂在筐里,他们一家五口的生计也没了。
    “我不买。”但是真的好便宜啊。
    洛阳城好一点的梨一颗要十来文,差点的也要五、六文,这位老婆婆亏大了。
    一听她不买,原本脸上稍有光彩的老妇又黯淡下去,两手局促的搓着竹筐边缘。
    不过想了一下,她又说道:“你家里还有多少黄梨?我全买了,包括你这两个筐里的。”
    也不知西北的冬季有多长,多备点好过想吃没得吃。
    老妇一听,灰白的双眸忽然睁大。
    “啥?全……买了?”
    林雨蝶咧开一口好看的编贝般白牙,俏皮的一颔首。
    “是呀!全买了,你让人送到将军府,论斤买,一斤十文。”
    亏本的生意她不做,但也算照顾了西北百姓。
    “什……什么,秦……将军府……”还一斤十文钱,她卖一辈子黄梨也卖不到这样的高价。
    难以置信的老妇盘算着能得多少铜板,家里有两棵结实累累的老梨树,她原本想留一棵给孙子解解馋,反正也卖不了那么多,留着自己吃也好,多少算是口粮。
    可如今贵人出手了,她十根指头都不够算,起码能赚好几两呢!这个冬天不用发愁了。
    想到能过个好年,有肉吃,有白米饭,老妇满是皱纹的脸开出一朵菊花,多了能活下去的希望。
    “对呀!你知道将军的夫人来西北探亲了吧!我是夫人跟前的小丫头,她这人最喜欢帮助人,看不得别人受苦,你都一把年纪了还这般辛劳,黄梨肯定不忍心。我不骗人,你尽管往将军府送,我们论斤给银子,有多少收多少。”
    买卖有进有出,她已经想好销售管道。
    “真的?夫人真是大好人,刚一来西北就照顾百姓,老婆子我……我真是太高兴了,我们西北有希望了……”天大的烧饼砸下来,老妇喜得落下两行泪水,边用摘果子时沾了汁液的手擦脸,边哽咽不已的道谢。
    “以后夫人还会做更多有利西北的好事,婆婆别急着哭,日后有得你笑呢!”改善西北的贫穷,先由商道做起。
    打仗很耗钱,养兵更需要银子,秦致远虽然有很厚的家底,可是一旦长安城那边断了供给,一年、两年还养得起,三年、五年就捉襟见肘了,百姓们的日子会过得更苦。
    身为将军夫人,林雨蝶自是要尽一份心力,她首要目标是把西北变得自给自足,不依赖其他地区的供给,若能做到,那么粮食不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百姓吃得饱便有银子交税,一交了税数八万西北军便有军饷可领,领了军饷养家活口,西北才会日渐繁荣。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关键是要有个分量重的领头人物。
    这人非她莫属。
    其实说穿了,林雨蝶也只是为了赚钱而已,不跟银子过不去,有发特发的机会在眼前,她怎么能不伸手一捉,紧握在手?!
    “小姑娘,那你买不买菜?看起来虽然不好看,有些虫蛀的洞,但下锅油炒十分好吃,能整肠健胃。”
    看到老妇把自家种的黄梨卖了,一旁卖菜的妇人也捉起一把卖相不好的青菜,盼着能换上几枚铜钱。

  ☆、215。第215章 意外的收获

“你这是……呃,小白菜?”长得蔫乐吧唧的,只有巴掌儿大。
    “是呀!因为水浇得少,长不大,我就种在院子里,约半亩地,一家老小靠着这半亩菜地多少有点收入。”日子不好过,有一文是一文,再艰难也要熬下去,不然眼睁睁地等死吗?
    一瞧见妇人眼中对生活的绝望,没有一丝盼头,心生不忍的林雨蝶脑子转得快,又想出不一样的生财之道。
    “是丑了点,不过也不是不能入口……这样吧!那半亩菜田的菜也送进将军府,府里人多,还不够一顿呢!”多吃点菜有利消化。
    不过府内有这么多府兵,这点菜量也完全不够就是。
    尽管将军让手底下的兵有空就去种田,但府里的五谷杂粮还是不足,需要向外购买,先不论驻军那八万人,光是自家的蝗虫就食量惊人。
    一顿饭能吃七、八颗大馒头,这还不算饱,一到饭点,一个个饿死鬼投胎似的争先恐后,手里捉着、嘴里叼着,眼睛还盯着筐里的馒头。
    她是没亲眼目睹抢食的凶悍,但光听秋月的形容,也想像得到那情景,士兵们操得狠了自是饿得快,尤其还是粗糙的汉子,吃起饭来跟猪没两样,秋风扫落叶般转眼全吃个精光。
    秋风起,天渐凉。
    冬天的脚步也不远了,食物的来源是一大问题,除了温暖潮湿的南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