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拐个相公来种田-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聊便又晃走了几个时辰,眼看天色已是下午。
“起鱼咯,起鱼咯!”一个汉子站在池塘里扯着粗嗓子大吼,烈酒熏红了他兴奋的脸,鱼这东西是个精贵物,都是靠天生地养的。
每家分个二十来斤,又能换回不少银钱,家家都兴奋的伸长了脖子,池塘里的水舀得只薄薄一层积水,白花花的鱼儿四处蹦达。
“大家小心些,先把河蚌捡出去,仔细脚下,不要被蚌壳划到,别狗肉没吃到,白惹一身骚。”依然还是那个大嗓门在喊。
“哈哈,我说哥们,你是想哪家的炕头了。”
“滚犊子,这冻死人的天,老子想家里的热炕头了,动作都快点!不想摸黑的就麻利点,你们几个!”
☆、第068章
第六十八章
他又指着一群十五六岁的少年:“跟在那些装河蚌的篾篓子后面捉鱼,不要到处乱窜,动作快点,想想晚上热酒,炕头,老婆,孩子。”
“哈哈。。。。。。”
本来很冷的天气,愣是被那人吼得热火朝天。
一篓子河蚌很容易捡满,里面还有不少螺丝,木柔桑瞧着那些河蚌有些很眼熟。
“柔桑,你去哪儿!”小尾巴,桃花小姑娘正一只小手捉着她的衣袖。
“呃,我去那边看看,刚才不是拾了许多河蚌回来吗?我想捡些回去吃。”木柔桑想起用姜蒜辣子红烧蚌肉,口水直流,好久没吃到了。
“那东西能吃!”
周大妈,您老中气足也不用这大嗓,这声音如同春天|炸|雷,震得木柔桑小脑袋嗡嗡作响。
晃晃小脑袋,木柔桑这才回应:“是的,蚌肉,能止渴祛热,解毒去眼赤,蚌汁还能治痔肿。”“真的吗?那个能吃?”有人问出大多数人心中的疑问。
木柔桑想了想才说:“书上是这么写的,把河蚌里的肉足挖出来,用盐腌渍一刻钟后,用手抓洗几次,然后烧开水焯一次,再用猪油下锅,放姜蒜,辣子一起爆炒大概六十息。”
一群村妇有听没懂,不知所云,全都是眼里画蚊香圈。
一群村妇还在琢磨她到底说的啥玩意,木柔桑已经拎着她家的小木桶来到那堆河蚌前。
她果然没有看错,其实淡水珍珠也不是什么河蚌养出来的质量都好,只有那种三角帆蚌才是专业的养殖珍珠的河蚌。
“小丫头,你想要这些?”一位大叔擒着一篓子河蚌走到她旁边。
“是啊,大叔!”木柔桑想要,可是那些三角帆蚌与其它河蚌混在一起,又是从泥浆水里拾的,上面沾满了泥巴。
“你是村西后面的桑丫头吧!”
木柔桑囧了,她这是走哪儿都成名人:“是的,大叔,能不能麻烦你帮我挑一些河蚌。”
她伸出小手指着一个小三角帆蚌:“我要一些同这个样的,然后还要几个那种大个儿肥的。”
“这个有什么用?”那位大叔很好奇。
木柔桑不想多言:“吃!”
还表现得同个小馋猫样,村里皆以为是木槿之搭上的那个贵公子,木柔桑只不过是负责管理。
那大叔听后收起好奇心,为她挑了老些小三角帆蚌,又捡到了十个左右的大河蚌。
“哟,你这桶子都塞满了,怎么拎得回去!”
木柔桑也犯愁了,她力气再大也才五岁,一个木桶就有好几斤,还要加上一桶子河蚌,怎么拿啊!
那大叔瞧她长得粉雕玉琢不像个农家姑娘,手一招:“臭小子,还不快点滚过来,这是我儿子,来,帮桑丫头把这桶子送回去。”
“大叔,不用麻烦这位哥哥,我哥等会儿要下学了,我到时放到驴车上就行了。”反正河蚌离了水一时半会儿不会死。
终于叫她想到个好办法了,她不喜欢陌生人随便进自己家,更何况木槿之不在家的情况下。
盼星星盼月亮,木柔桑终于在日头西坠时盼回了木槿之。
木槿之老远就看到自家可爱的妹子站在池塘边,他跳下驴车小心的系在池塘边的一棵杨柳树上,这才走到木柔桑身边:“妹妹,你咋捡这么多河蚌。”
“这个明儿拿来炒着吃,哥,快看,池塘里好多鱼虾。”木柔桑很爱吃红烧鱼,看着那些活蹦乱跳的大鱼,口水流得老长。
木槿之宠溺的笑笑:“嗯,没想到今年干池塘了。”
“哥,咱家以前也分过鱼?”木柔桑满脑子的红烧鱼飘过,闻言随口问道。
“嗯,前些年分过一次。”只是那会儿爹爹刚过世,大伯以守孝期不能食荤由,把理应分他家的鱼半路截胡了。
当时村长爷爷看到可是半句公道话都没有说,好在现在自家与村长爷爷家关系不错,有村长撑腰,大伯对他家也无可奈何。
村里分鱼相当积极,只要能下池塘的老少爷们,全牟足劲都下去捞鱼,池子不大,除掉河蚌,螺丝这些东西,一户平均下来分得了五十来斤,木柔桑多要了些活的小鱼小虾,其他人自然乐意多分些大鱼,在这种大冷天,拿到镇上可是能换不少铜板子。
木柔桑跟村长家供了一只大木桶养着这些小鱼小虾,又请人帮忙抬到驴车上,这才与木槿之一道赶着驴车回家。
“妹妹,怎么尽要些小鱼小虾?”
木柔桑轻笑,鱼不是大才好吃,淡水鱼最偏爱的是鲫鱼:“哥,今儿晚上我们吃红烧鲫鱼。”
她心中盘算着,难得见到些鱼虾,自然少不得要扔些到空间的小河里,以后家里就不愁没鱼吃了。
她可是留了心眼儿,不是胡乱抓的小鱼小虾,常见的鱼苗品种都齐全,木柔桑很开心,她家的饭菜又往上升了一级。
吃过晚饭,趁木槿之烧了热水洗澡时,偷偷跑到堂屋里把木桶里的鱼虾捞了三分之一扔到空间的小河里,又捡了好几个三角帆蚌扔进去,她这么做还是怕这些东西活不到明天,弄完后这才安安心心的坐在炕上,拿起一件粉色的棉袄缝制。
因为那天木杨氏一家来这里瞎闹,木柔桑都没有心情缝衣裳。
第二日等木槿之上学后,木柔桑这才栓好大门,顾不上木意杨快来了,拿着装河蚌的桶闪身进了空间,吼,她要养珍珠,她要发展珍珠大业,古代钻孔技术落后,一颗打磨的圆润,光泽饱满,又有钻孔的小手指大小的颗粒珍珠,最少值五两银子。
她不懂用蚌肉衣做种植珍珠的技术,这娃十分粗鲁的撬开河蚌壳,然后在里面撒上些泥沙。
等她忙完累得快趴下,木意杨已经在院门外了。
顾不得把河蚌扔小河里,直接闪身出空间来开门:“来了!”
木柔桑这几天对木意杨有些冷淡,她是故意要晾晾他,那日木杨氏一家来蹭饭,木意杨竟然没有开口赶人,当然木柔桑是傲娇,再怎样做为亲生儿子是无法做到赶走父母,他一个人留下吃香喝辣,如果真那样做了,木柔桑也会寒心。
“你先去打扫猪圈,等扫完了过来试试新袄子。”
说完不再理他,转身进了房间。
刚拿起针线准备给木凤钗把袄子做完,院子门又被人敲响,木意杨扔下手中的大扫帚跑过去开门。
他跑到门口刚伸手准备撤栓,手一停顿:“谁啊?”
上一次他私自让自已父母进来,已经叫木柔桑不高兴了,这一次长了记性先问一下。
“木姑娘在家吗?我是椿树哥。”
椿树哥?木柔桑在房里听得分明,扔下手中的针线笈了鞋跑出来:“意杨哥,快点开门,是椿树哥来了。”
秦椿树只有每个月放假才能回来,也不是次次有时间到木柔桑家来看看。
木意杨连忙把院子门打开,木柔桑迎上去:“椿树哥,你们放假了?上次问吴掌柜,不是要做到腊月二十八吗?”
秦椿树有些日子没看到木柔桑了,乍见一穿兔皮坎肩的小姑娘出来,还以为是哪家走亲戚的富家小姐。
“柔桑?!小丫头越长越可爱了!”
木柔桑对他的印象可好了:“椿树哥,快点屋坐,意杨哥,帮我倒些热茶。”
秦椿树连忙摆摆手:“等会儿再聊,我们先把东西卸下来。”他转身招呼车夫帮把抬了好几个箩筐进堂屋。
木意杨已经切好两杯热茶端进来,木柔桑从房间的小几上端了两盘点心出来:“来,一大早赶路,累坏了吧,先吃些点心垫垫肚子,今儿在这里吃午饭。”
“嗯,这点心好吃,外酥里糯。”秦椿树也不客气,拿起一块狠狠咬了一口:“你别急,现在快过年,去镇上采卖的人家也多了许多,店里一直忙不开,我等会儿还得赶回去,等店里歇业了,我回头再来你家窜门子。”
木柔桑倒不清楚,她还以古代商铺到过年都歇得早呢!
“这些是?”她指着几个用红纸封好的箩筐。
“是吴掌柜派我送来的,说是年节礼,这是单子。”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暗红烫金的帖子,打开还有一缕淡淡的熏香味儿。
“掌柜有心了,椿树哥可要替我好好谢谢人家。”木柔桑很感动,别看只是送年节礼,可是吴掌柜这一招,是暗地里教她如何给那些富人送礼,这礼单便是一处,有点类似现代的名片,打开礼单,左边写着吴府拜上,右则才是写的各种礼品。
木柔桑仔细看后,又对比一下杨子轩上次叫小桐捎来的节礼,有些是相同的有些则不同,比杨子轩的礼轻上几分,却也刚好适合他的身份。
木柔桑瞧吴掌柜送了腊鱼腊肉,她回礼便不好回这两样,但也要有腊物才行。
“椿树哥,还有劳你先坐会儿,正好顺便把回礼一起带过去,等我哥哥后日下学了,我们再去拜会吴掌柜。”木柔桑想了想心中有了成算。
秦椿树也不急一时半会儿,点点头继续吃点心:“一份是桂花糕我认识,只是这个金黄色薄皮糥馅的是什么?”
他指着一块圆心的金色点心问道。
“那是老婆饼,里面是用糯米馅做的,我嫌味不够就加了些冬瓜糖、瓜子仁,吃起来也香甜些。”
木柔桑随意答道。
秦椿树却是个心眼多的,忍不住提醒她:“柔桑,可惜你太小,不然你家可以去县城舍个铺子,开个糕点铺子。”
木柔桑摇摇头,暂时她是不会考虑的,主要是年纪太小,若是木槿之有十一二岁,她可以试试。
招呼两人喝茶吃点心,木柔桑自己进房间准备东西,吴掌柜显然是有考虑的,所有的礼分两类,除了一些定制,一份是送给木柔桑的,一块绸布,还有一个银项圈,看得她满头黑线。木槿之的则是文房四宝。
木柔桑自是不能与吴掌柜家底相拼,她准备了两只腊兔,两只腊鸭,一只腊山鸡,还有几斤山木耳,大包干蘑菇,一大坛子泡菜,几斤点心,她记得吴掌柜膝下有一双儿女,每人备下一匹绸布,又添上一块松香墨,一个银钗。
把东西包好放到箩筐里,又去捉了两只活鸡绑好并几斤鲜鸡蛋,比起吴掌柜送来的礼,算下来还是要差了点。
木柔桑才想起自家没有准备礼单,看来明年得备上一些才行。
把东西置备起当,翻出准备写对联用的红纸裁出两大块,拿出笔墨在上面分别写上“福”或是“财”字,生意人最喜欢的便是讨个吉利,也不管自己写的难不难看。
☆、第069章
第六十九章
先去灶屋调了些面粉糊糊,把这些红纸小心的贴在箩筐一则,再在上面盖好红纸。
第一次做这种事,现在想起来,给杨子轩的年节礼有多失礼。
“椿树哥,东西备好了,回头还得麻烦你捎回去。”
秦椿树摆摆手:“掌柜只让我转告一句明年的青菜可不能少,他还等着再发笔财呢!”
青菜卖得再好也不过是春上那段时间,左右不过是几十两银子的事,主要是青黄不接吃了一冬的肉菜,店里有这个做唬头,生意可是好上好几番。
“行,没问题,只是。。。。。。我家出了十五还得做房子。”这得耽误不少天。
秦椿树好笑的看向她:“柔桑一定不知道吧,镇上的铺子都要出了十五才开业,刚过完年人们出来应酬的还少,等过上二十来天,店里的生意才会好起来。”
原来是这样啊!木柔桑笑眯眯应承下来,有银子进,她不介意多卖点。
冬天的日子过得很快,等木柔桑给木意杨绣了个荷包,做了件学子服后,木槿之放假了。
再过几日便要过年,木柔桑两大富豪朋友,吴掌柜与杨子轩的礼已经送完,等到腊月二十三祭灶、送灶神后,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这一日木槿之放假了。
村里今年亏得卖了不少大白菜,家家户户手上都有些小钱,村里的气氛比往年还要热闹三分。
去县里打短工的也陆陆继继开始往回赶,木柔桑今日准备先去给刘秀才送年节礼。
她果然没猜错,这厮就是个古板货,所有学子上学期间一律不得送年节礼。
木柔桑家早早备有不少年货,此时正在翻箱倒柜倒腾:“哥,先生家有哪些人?”
送年货的箩筐早就备好,木槿之正拿好几个干兔肉往每个箩筐里放。
听到她问话,头也不抬一边继续手上的活计一边回应:“先生家除了师娘,还有两个女儿。”
两个女儿?木柔桑挑了一匹墨灰色,一匹黛紫色,两匹海棠红的细棉布。
又听得堂屋里的木槿之说:“妹妹,先生喜欢喝几口小酒。”这还是他无意间发现的,想着送坛子小酒先生应该会很高兴。
“知道了,多亏上次去县城买了两坛子竹叶青酒留待过年用。”木柔桑找了一块干净的蓝布头,把这几匹细棉布仔细包好。
她看了吴掌柜家送来的料子,都是用同样料子的布来包的。
“哥,你看看这样够不够,先生家每个一匹细棉布,先生多添一块松香墨、一坛子酒,师娘多添个银钗,再配上十斤白面,十斤白米,十斤鸡蛋,一条腊鱼,一刀腊肉,两只腊兔子,一坛子泡菜。”
对于先生,木柔桑不小气,她只希望刘先生能好好教导木槿之做学问,先生也是人,也是要吃五谷杂粮的。
木柔实在搞不懂过年怎么一定要送白面白米,还有腊鱼腊肉,若不是杨子轩与吴掌柜都送与她,她还发现不了这事儿。
“行,这样差不多了,剩下今年还有哪几家要送?”木槿之看看堂屋里只有四个箩筐。
“吴掌柜与杨子轩的回礼已送,只余下村长爷爷,秦二婶,朱大婶,还有先生的节礼,再有就是大伯。。。。。。”
她有些烦,这古代送礼实在太讲究了,得事先把人家家里的成员摸个底,还得弄明白喜好,还不能送人家不喜欢的事物,真真是叫人伤脑筋。
木槿之沉吟片刻才提出来:“妹妹,再加一份,里正的小儿子与我是同窗,比照村长爷爷的再厚三份。”
虽说县官不如现管,可能家官大一级便能压死人。
“正好,上次杨子轩送来的腊味里有一刀牛肉,割下半刀子添在里正的单子上。”
木柔桑给这几家备的礼,在乡里也算是厚实的,比一般农户高上不少规格,当然比不上县里的大户。
“嗯,妹妹,你看着办。”
四个崭新的箩筐里分别放了两只腊兔,十斤白面,十斤白米,十斤鸡蛋,一块腊肉,剩下的就根据每家情况添减。
木槿之有时觉得自己在做梦,去看过年他只去邻村地主家讨得半斤陈米,还是那管家看他可怜才给的,今年他家却能轻拿出一份很像样的年礼。
木柔桑家的细棉布实在太多了,她打算这几户,每家的人都送上一匹。
两人把送给刘秀才的礼抬上驴车,再用东西盖好。
“妹妹,你先上车,哥哥把院子门锁好。”
这一次木槿之打算带木柔桑一起去,他认为木柔桑可以与先生家的两个女儿相处结个手帕交之类的。
先生说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即使没有娘亲的教导,他希望木柔桑以后走出去,能不弱于人。
来到刘秀才家,见到一家人,刘师母本还保持礼仪,待看到木槿之送来的年节礼后,言语间多了几分真诚。
刘秀才瞧到那坛子竹叶青眼都绿了,急忙拉着木槿之去书房给他去补课。
刘师母很喜欢那根银钗,心里掂量光一坛子竹叶青就要二两银子,一块松香墨也要一两多银子,还有四匹细棉布,一些吃食,算下来怕是足足有五两银子。
越看木柔桑越喜欢,木槿之如今才八岁,她家的小女儿今年才九岁多点,想着是不是可以定个娃娃亲,这样的富户,自家女儿嫁过去也不会吃苦。
“木姑娘,听你哥说家中长辈已过世,以后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尽管来问师娘可好。”
刘师娘到底是出自书香门第,比起木杨氏红果果的嫉妒眼红,她只是想把自己女儿嫁过去,为女儿谋个好婆家,这也不算过分。
木柔桑自是不知她打的什么主意:“好啊,以后还得多多麻烦师娘。”
又招来自己的两个女儿:“这位是我的大女儿桂枝,另一个是我的小女儿桂香,这位是木槿之的妹妹木柔桑。”
姐妹俩长得很像,清丽白晳,肌肤如玉,在乡下也算不多见的美貌女子,只是姐姐更显端庄娴淑,妹妹更活沷可爱。
“见过两位姐姐!”木柔桑连忙先站起来行礼,她好腰疼啊,谁叫自己最小,哥哥在路上千叮咛万嘱咐,长幼有序,对于比自己年长的,她一定要先行礼。
刘师娘满意的暗点头,虽失怙可这教养却没有落下,暗恨自己肚皮不争气,没生个好儿子出来,好把这小姑娘拴在自己家:
“你们姐妹俩好生招待她,娘去给你们做饭,你们两兄妹留在这里吃饭。”
“这太麻烦师娘了,家里已经备好饭菜,我们回去热热即可。”木柔桑连忙站起来礼貌推托。
刘师娘可不高兴了:“怎地,只许你们这些学子来送礼,不许师娘给你们做饭,昨儿里正家的小儿子还在咱家吃饭呢!”
“娘!”刘桂芝满脸通红的望向她。
刘桂香在一旁笑道:“娘,姐姐羞羞了。不就是昨儿未来姐夫给姐姐单独送了一枝银簪子嘛。”
里正的小儿子与刘桂枝订亲了?这个消息要不要太给力。
刘桂芝脸上一红:“柔桑妹妹莫要听她胡说,女孩子家家也不知羞。”
“呵呵,哪有,桂香姐姐这是娇憨可爱,不知羡煞多少人。”木柔桑笑道,这两姐妹的性子南辕北辙相差甚远。
刘桂芝细心打量眼前的小姑娘,一身月牙色衣裙,外罩一兔毛镶边浅绿绸短坎肩,项戴银长命圈,与项圈同款的银碎花头饰。
素雅而不失礼仪,到是合了她大孝的身份,难怪自己娘亲对她多喜欢。
“妹妹平时在家都做些甚事?”刘桂芝虽是小户千金,家中却也是书香门第,平时父母待两姐妹是娇养着。
木柔桑不急不缓的回答:“平时也没甚繁琐事,主要是喂鸡养猪,再就闲暇时识识字,做做女红。”
“真看不出来,柔桑妹妹年纪小小竟然能做女红,妹妹你平日还说自己年纪小,赖着不肯学女红,你看柔桑妹妹都能会做女红了。”
刘桂香被刘桂芝当着客人的面说教,面上有些挂不住,红着脸不高兴的嘟嘴坐一边。
“桂芝姐姐,我哪有你说的那般利害,只不过家中无中辈疼爱,妹妹只好自己动手,若不然,我同哥哥岂不是只能披上几块布在身上。”她一边打趣自己同哥哥,一边细心观察刘桂香的面容,见她脸色好看许多这才放下心来。
“就是嘛,姐姐,你看她要不是因为家中父母早世,又怎需要如此早学做女红。”刘桂香这会儿听出木柔桑话里的意思,顿时喜笑颜开。
刘桂芝眉头微皱,心下思量回头一定要跟娘说说,好磨磨自家妹妹的性子。
“桂香姐姐,我可是羡慕你得紧呢!”有父母娇宠,姐姐疼爱,不过她木柔桑也很幸福,有个妹控哥哥也很不错。
“哈哈,你们聊得很开心嘛!”刘秀才大笑着从书房里出来。
“爹!”
“先生!”
“嗯,不错!槿之,你这个妹妹是个伶俐的,与我的两个女儿也能处得来。”刘秀才一脸意色。
木柔桑眉峰微挑,趁人不注意时,不着痕迹地悄悄朝木槿之使个眼色,哪知他只是喜气洋洋的看她一眼,都不给个暗示。
“相公,你什么事如此开心?”刘师娘在厨房听到刘秀才高兴得大笑,不知发生什么事,吩咐煮饭的婆子看好火,急急进门来看看。
“娘子,来,来,来,快来坐下,为夫打算收两兄妹为义子女。”刘秀才搂着刘师娘坐在上首。
“刚才,我在书房考了槿之的学问,他这一年来很努力,学过的东西基本上能记得,后来聊起他家的事,为夫对槿之这个学生很是喜爱,想着兄妹俩不容易,认了做干子女两人也有个依靠,娘子可莫要生气为夫自做主张。”
刘秀才一通拽文下来,听得木柔桑满眼蚊香圈,不过还是明白刘秀才打算认下两兄妹做干儿子,干女儿。
刘师娘心中本有些不快,后一想不能拂了刘秀才的面子,再一听,是自己相公主动提出来的,她顺着刘秀才的目光转过去,最后落在自家两个女儿身上。
木槿之现在年岁小,若是认着干儿子也不错,将来两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