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拐个相公来种田-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木槿之笑道:“那些银子怕是不够使,估计要加上今年的进项才行。”
  木柔桑也不太在意,摆摆笑道:“慢慢来,反正咱家现在不缺吃穿,每年田里的产出,除了自家用的,还能赚上些银钱够日常用的,更何况还有果园子和泡菜一事才是大进项。”
  “你也不要太辛苦,像现在就很好,没事儿多多操练那些小绣娘们。”
  他原本还担心木柔桑天天闷在家里,现在见她找了事打发时间,反倒松了一口气。
  “等到夏收县学也会放一个月假,到时哥哥陪你回小山村。”
  “当真?”木柔桑惊喜地追问。
  木槿之点头道:“原本我以为县学不会有农忙假,没想到夏收会有一个月。”
  “那正好,前儿旺财叔来县里禀报田里的情况,就说了,今年,咱家的兔子又下了不少崽子,富康家的买春猪时,特意挑了一对种猪,哥,你说我怎么就没想到这省钱的法子呢!”
  暖暖五月,温馨而又香甜的夕阳下,木柔桑挽着他的胳膊在后花园里散步,金色的阳光染红了两人的发梢,眉尖,还有那快乐的笑声。
  自此木柔桑每日上午带着木凤钗在花厅处理当日的家事,下午便带了她去后花园教那些女孩子学习刺绣。
  而远在京城的小桐却正愁眉苦脸地望着床上一摊子衣服:“少爷,这是去年的衣服了,您又长高了。”他正阻止杨子轩把翻出来的衣服往身上套。
  杨子轩不听他的劝,非把去年的旧衣往自个儿身上套,结果可想而知,衣摆吊了小腿半上部,他低头看了看:“怎么搞的,短了这许多,难道是被人裁去了一截?”
  小桐只想捂脸遁走,看杨子轩还在那里疑惑,只得道:“少爷,你又长高了。”
  杨子轩一时没转过弯来:“那怎么去年冬的能穿?”
  小桐被问得只想挠墙了:“少爷,去年冬的大氅是木姑娘比着你的身高做的,这个长衫是去年夏天比着你的身高做的。”
  杨子轩忙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快去把今年的拿来,要说,小桑桑的女红做得十分好,这些式样连京城里都不曾见过,每次穿出去都有人问是在哪儿做的,爷就不告诉他们,呵,嫉妒死他们,快去,快去,把今年的新衫给爷取来换上。”
  小桐站在原地不动:“少爷,今年木姑娘没有托人捎夏衫来。”
  他见杨子轩还要问,忙道:“春衫是奴才去买的成衣。”
  家中是无人会关心杨子轩的衣衫够不够,侯夫人每次拔到院子里的都是布料而非成衣,杨子轩又常年不在家,他身边除了小桐这个书僮,就只有跑腿的小厮了。
  可怜的小桐被逼无奈,只好学着姑娘们拿起了绣花针,也能缝补一些东西,说起来也是一把心酸泪。
  杨子轩先是冷哼两声:“小桐,再忍耐两年,待爷中了举子,那位更不可能怠慢了咱们,如今爷中了秀才,你也看到父亲的态度了,若中了举子,咱们的日子会更好过。”
  小桐从被杨子轩买回来后,就知道这辈子都系在他身上了,自然杨子轩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是了,小桐,你说小桑桑是不是把咱给忘记了?”杨子轩伸手轻抚自己的下巴思考,这是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小桐暗地里翻翻白眼,扯了一个笑意:“少爷,自打过年后你一直就窝在书院里,除了处理酒楼和商队的事,你就没有挪过窝,奴才有必要提醒你一下,自打过年后,你就再没给人家写过一封信。”
  杨子轩伸手拎住他耳朵:“我说呢,难怪这半年我总觉得有什么事没做,心里老不塌实,偏那书院的老古董先生天天翘着山羊胡追着我要写‘起讲’;一忙起来就给忘了,你怎么不提醒我啊!”
  小桐苦着脸叫道:“哎哟,轻点,少爷,奴才的耳朵已经掉了。”
  杨子轩没好气的伸手拍他一下:“还在呢,我又没用什么力气,叫得那么凄惨做甚?”
  小桐说道:“不是奴才不想提醒,每次刚准备说,你不是被先生叫走,要不就是在看帐本,最不济,奴才刚想起头,你就已经睡着了,奴才也是心疼少爷,又怎舍得吵醒你。”
  要说,自打他听木柔桑说过,木槿之会出仕后,杨子轩就多长了个心眼儿,误认为木柔桑很崇拜出仕做官的,这下子卯足了力劲,撸起衣袖,只差没头悬梁、锥刺骨地奋起了。
  杨子轩伸了一个舒服的懒腰指着小桐说道:“爷不记得,你就不会提醒啊!”
  他这半年简直过得是水深火热,一边防着侯夫人耍花枪,一边还得发奋念书,还要顾着生意,没有银子开路,在这府中寸步难行,更何况他人远在学馆,若是没有耳报神,一不小心就被算计去了。
  辟如门外行来的那位:“子轩哥哥,听说你今日沐休,莲儿特意炖了老母鸡汤给你补身子。”
  黄莲儿是侯夫人没出五服的远房侄女,也不知侯夫人怎么想的
  ,杨子轩中了秀才,按理儿这做为嫡母的侯夫人也该给他相看相看,挑挑媳妇了。
  偏偏那位一声不响的把这么个远房侄女接到身边,也不说明是啥意思,就由着一个黄花闺女往他房里乱蹦达。
  杨子轩听到她娇滴滴的声音,身上立刻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朝小桐递了个眼色,忙快步穿过碧纱橱来到外间的书案前坐下,正儿八经的捧起一本书满口之、乎、者、也的念叨,一副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样。

  ☆、第171章

  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桐偷偷瞄了自家少爷一眼,眼角狠狠地抽了几下,不熟悉杨子轩的人,还真会把他当成一个书呆子看。
  这些动作不过是几个呼吸间的事,他走到东次间伸手把脸揉巴了几下,再扯了几个大大的笑脸,这才挑起帘子走出来,黄莲儿正把汤水放在正厅的八仙桌上。
  见小桐走出来,俏笑道:“小桐,快来吃点心,子轩哥哥呢?”
  “少爷正在读书读得入迷呢!”小桐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扯着大老虎皮。
  黄莲儿想进去看看偏小桐站在门口一动不动,有心开口又怕人家说闲话,在正厅里还好些,这要是进了书房,孤男寡女实在于名声有碍。
  “小桐,要不你去叫子轩哥哥出来喝碗汤,正好休息休息,你看,我为了煲汤把手都烫红了。”
  小桐根本不看她的手,心里正掰扯木家的桃子大概还要多久才能熟,他也好借此桃遁一下,总比天天面对这个粘呼精要好。
  “呃,黄姑娘,那你快些回去上药吧,这姑娘家家烫伤手留了疤可不得了。”
  黄莲儿还想留下,没想到小桐会就着梯子往上爬,心中不免纠结,可是手上确实被烫红了一块,这要是留下疤痕将来可是难嫁出去了。
  “那你记得给子轩哥哥喝。”黄莲儿最终还是退却了,这个好男人没了还可以找下个,这手上要是留了疤痕,只怕她家爹娘饶不了她。
  小桐把脑袋点得啄米似的:“好,好,奴才一定给咱少爷喝。”
  连忙把她推出门,又目送她出了月亮门刚喘一口气,身后就被人拍了一下。
  “少爷?!”小桐着实吓了一跳。
  杨子轩朝外张望了一下没有见到多余的,不该出现在他院子里的人影,压低嗓门问:“走了?”
  小桐伸出衣袖擦了一把冷汗:“可算走了,少爷,你再拿奴才当挡箭牌怕是不管用了。”
  杨子轩诡异地笑道:“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想什么,放心,等到桃子快熟时,放你去南边,记得给爷多弄几件夏衫回来。”
  小桐闻言可是乐开花了,终于不用面对那位动不动就发嗔的黄姑娘了,又细想,不对,怎么就他一个人去:“少爷,你不去?”
  杨子轩的眼神顿时冷若冰霜:“你觉得爷现在适合去吗?那位可是看得紧呢,谁知道刚才那位是真黄姑娘还是绿姑娘,究竟来做什么的,你我心中还不知道?!”
  小桐伸手摸摸自己的胳膊,这五月的天说变就变,一下子就冷嗖嗖地。
  “那少爷您?”
  杨子轩把掉到胸前的发带往后一甩,神秘地笑道:“爷自然要坐镇京城了,不然,她还不得瞧出里面的猫腻,我只说你回老家去寻亲了,熬过这两年便好说了。”
  小桐想想也是:“那秋天呢?”
  杨子轩横了他一眼:“我说小桐,这夏天还没到了,你就盼着秋天了,爷想那么远可是很费脑子的。”
  小桐很狗腿的捧起八仙桌上的汤盏:“少爷,要不你喝了补补?”
  杨子轩瞪了他一眼:“你敢喝?”那位的心可黑着,一不小心便着了道。
  小桐很委屈地说道:“又要便宜咱院子里的小黄了,好歹也花了不少时辰熬出来的,爷,小黄都胖得走不动了,光会趴在那里喘气儿。”
  小黄是一条白色小京巴,是在黄莲儿来了后,杨子轩才特意买回来的,他这纯粹是为了恶心侯夫人,听说小黄的名字传开的第一天,侯夫人当天晚上就不舒服,连饭都没吃早早就睡了,杨子轩听后十分圆满,那天晚上多吃了两大碗米饭,结果消化不良,闹到半夜才睡。
  桃子见到人间暖情笑红了脸时,木柔桑接到了来自京城的信件,寄信人是一个姓安的,信封字迹也很陌生,收件人自然是木槿之,不过他拆开后才知道是杨子轩写来的信。
  木槿之拿了信匆忙看了一遍,便到后花园里找到了木柔桑。
  她正与凤钗坐在亭子里绣着一个大件的东西。
  “妹妹,杨大哥来信了。”他朝花园里的木柔桑扬扬手中的书信。
  木柔桑面带讶色,忙放下手中的针线,开口问道:“怎么半年了才来信?”半年没有锦书传来,说她不担忧是假的。
  “你看看就知道了,他困在京里出不来。”木槿之把手中的信递给她。
  木柔桑展信阅读后多了一份忧愁:“也不知杨子轩在京城过得怎样?他信上也只是说不方便来蜀州。”
  至于信后面花了三分之二的时间暗示木柔桑,去年给他做的衣裳太短了这一事,直接被她一眼扫过去。
  木槿之心中很感激杨子轩,教会了他许多为人处事之道,这是先生与木柔桑都无法给予的:“那也是不得已,除非他这一辈子不考取功名,等他中了举子便好了。”
  中了举子就算没有考上只要稍微活动一下,就可以混个县令当,更何况杨子轩与他还有一份功名记在圣上那里,等到府学念完可以免考直接进入国子监读书。
  木柔桑这才想起这事,折好手中的信放入信封内笑语:“哥哥到时也不必急慌慌的赴京赶考了。”
  木槿之还要在这边念六、七年书才能进国子监。
  “那也要等哥哥考上举子后的事,对了,李伢侩那边有眉目了,说是县里有户人家有可能要离开县城去别处,准备把自己家里的铺子和田庄一起卖掉。”他想起另一件喜事来,自家妹妹对田地要求太多,着实为难人家了。
  木柔桑看看信专封上的日期笑道:“几时的事?小桐怕是过几日就要带着商队过来了。”
  “没那么快,那户人家也只是先找李伢侩问了问行情,听说还要等到他家儿子给了回信才能定下来。”
  如此又过了三两日终等来了小桐,木柔桑叫人把他领到花厅相见,木槿之为此特意请了一天假,就为了能多听到杨子轩这个好兄弟的事。
  “见过少爷,姑娘。”
  小桐眼角微润的做了一长揖,他好不容易才离开侯府,一路行来,他觉得路边的野草都要比侯府的香甜上三分。
  木槿之忙示意拾书给他看座,小桐先是推让一番,最后只敢坐在墩子的边沿处。
  木家两兄妹很担心杨子轩的处境,耐着性子等小桐喝了茶缓过气来后,才开口问道:“杨大哥在京里可还安好?自过年后便再无书信来,我与妹妹又不知京里的情形,不敢轻易去信,怕那边发现了他在小山村收购的事。”
  小桐放下茶盏叹了口气:“奴才若说咱少爷过得很好,怕是哄鬼都不信,好在有奶娘照看着,少爷这才能平安长大,如今他是能躲在学院里就不回家,回家了也尽量是窝在自己的院子,好在离内院远,又有侯爷时常看顾,比往年到是平安不少。”
  平安不少?两兄妹对视一眼,难怪初见杨子轩时,他的性子就如同一只坚刺竖起,准备随时扎人的刺猬,那时木柔桑真还有些讨厌他。
  “唯望杨大哥明年秋闱能中举。”每三年一次科举,木槿之明年也要参加科考,若考中秀才便要去帐房府的府学念书了。
  小桐心有荣焉:“不是奴才讲大话,我家少爷这半年来真的很辛苦,当日中了秀才,等开学后便要求去了学馆住,侯夫人当场就拒绝了。
  后来,我家少爷干脆在外面磨到快宵禁才回去,又挑了不少名流字画送予先生,先生乐得天天给咱家少爷开小灶,后来那先生瞧着少爷确实有才,现在即便不送那些玩意儿,先生也要天天追着少爷考究一番。”
  木柔桑轻笑道:“如此怕是苦了他。”想起他皱巴着一张脸,她就觉得很可乐。
  木槿之跟着笑道:“杨大哥这一回怕是吃了苦头,好在先生看重他,这也是件好事。”
  “亏得先生看重,我家少爷才有了理由搬去学馆里住,刚开始咱家少爷不知情,跟其他寒门学子挤的通铺,结果,我家少爷头一晚就蹲在门口坐了一晚。”
  木柔桑狐疑地看了一眼笑得乐不可支的木槿之,追问道:“为什么?”
  “哈哈,还能为什么,八成是被人家的脚臭给熏的。”木槿之可是早就听朱富贵们抱怨过,后来才知道学馆里还有提供单间的。
  “小桐,你怎么办事的,也不事先打听一下。”
  小桐也十分委屈:“少爷,不是奴才没去打听,实在是那些人太可恶了,明明有单间非捂着不说,叫我家少爷在那边过了一晚才说有单间,你说,有银子赚他们为什么还不乐意呢?”
  木槿之拂掌笑道:“这是惯例,但凡新生入学皆要走此道,据说学院里的先生们是默认了此条的。”
  “我听少爷说,最可恨的是,有个学生自己的臭袜子一穿就是半个月,还有个爱好,喜欢把臭袜子塞枕头底下,可怜我家少爷当时躺下去是差点没被熏晕过去。”
  木柔桑奇怪地问:“小桐,你没住那里?”
  木槿之给她解惑了:“妹妹有所不知,通铺是没有提供下人的床的,想必小桐当晚是回府住的吧。”
  她脑门大开,想像了一下杨子轩被熏得翻白眼的样子,暗叹,可惜这么好看的事她竟然无缘见识,要不怎么说,只有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才是真快乐呢!
  “是的,少爷,待奴才第二日拎着皮蛋瘦肉粥去见少爷时,他还没开始喝就吐了,还说那皮蛋有股袜子臭。”
  可怜他当天起了个大早,特意去他家少爷最爱的粥铺子里排了一个多时辰才买到的。
  木槿之又问起了杨子轩的功课如何:“听你这样一说,杨大哥到是很受先生的喜爱,只是不知那先生学问如何,我又听干爹在信中提起,杨大哥时有去信请干爹解答问题。”
  小桐看了他一眼,眼里略带几丝意色:“我家少爷也时常与大儒有书信来往,说起这事儿,想必你们已经收到之前的来信了,都是奴才的不是,这半年少爷实在是太忙了,奴才好些次想提醒,只是看少爷累成那样子,奴才也不忍心。。。。。。”
  说完站起来深深做了一揖,两兄妹眼里闪过几丝惊诧,瞬即恢复如常,木柔桑嘴角噙笑,转头看向一旁的拾书、研墨:“还不快把小桐扶到椅子上。”

  ☆、第172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两人极快的扶住小桐,不等他反对已按着他坐下了,木槿之笑道:“小桐,我们并没有责怪杨大哥的意思,知他在京城也不易,只是一直以来很担心他。”
  他又笑着对木柔桑道:“妹妹,吩咐下人收拾出一间客房供小桐休息。”他又转头对小桐说:“后日我沐休,咱们一起回小山村,王爷也来信了,说是已派人来,算算日子正好是后日,等那些人到了,我们一起回小山村。”
  木柔桑笑了笑道:“那我今日打发旺贵送信回小山村,叫旺财叔带长工们把桃子先摘了搁到屋内摊凉,听说这几日田里伙不重,他都带着长工们上山砍竹子在编篮子、筐子之类的闲杂事。”
  木槿之很是赞成,几人说话间已到午时,外面候着的丫头进来问是否开饭。
  木柔桑忙叫人去把凤钗叫回来,又派人去私塾里去请了木意杨回来做陪。
  小桐带着商队日夜皆程着实累坏了,下午木槿之陪着他去县里找了个偏僻、干净的客栈包了一个小院落,安顿好了商队,第二日休息一日。
  第三日清早等来苏瑞睿的属下,木家兄妹的老熟人陈列大统领;留下木意杨与木凤钗在县城里,两支人马并一支,浩浩荡荡地出了县城去了小山村。
  旺财领着大家早已在大门处恭迎,见旺贵赶着牛车带着一大队人回来,便知是自家主子回来了。
  忙迎了上去,不及牛车停稳笑呵呵地道:“少爷,姑娘,你们回来了。”
  拾书从车板子上跳下来,叫了声:“爹,后面还有贵人呢,少爷吩咐了,叫富康嫂子快些烧几锅热茶来。”
  富康媳妇在后面笑道:“哪用等少爷吩咐,早已齐齐备下了,用的是姑娘吩咐的,专用来待客的菊花茶叶冲泡的。”
  旺财许久没见自家儿子,很想仔细看看,只是现在不是时候,拾书这皮小子朝他使了个眼色,暗示自家娘也回来了,旺财顿时喜上眉梢,人生三大事,老婆、孩子、热炕头,他可是有好几个月没摸过自家婆娘了。
  就这么说话的时间,后面的车子也跟着停下来了,木槿之陪碰着小桐和陈统领坐在前面的车上,木柔桑带着丫鬟们坐在了后面的车上,一时木家院门外异常热闹,早有听到消息的村里小孩子们,偷偷从学堂里溜出来,站在不远处瞧热闹。
  木柔桑伸手搭在眉前,此时日头正烈,她回头对春意道:“去,把从县城里带回来的糕点、糖果先均些出来给这些学子。”
  “姑娘,不如先均些薄荷糕出来吧!”春染见天气有些闷热,这一次买得最多的便是吃在嘴里凉凉地薄荷糕。
  “也行!”她又对最后才下车的旺财媳妇道:“婶子,还得麻烦你与富康嫂子先去厨房做些饭菜,尽量做多些荤菜,对了,多杀几只鸡吧,做白宰鸡最快了,我记得地窑里去年冬天存了冰还没开始用,正好这只开了锁门取些出来。”
  富康媳妇原本是站在后头的,这会儿已过来给木柔桑请安,笑道:“姑娘好,婢子一大早便煮好了酸梅汤放在井里镇上了,这会子拿出来喝正好,喝下去保管透心凉。”
  不远处的木槿之听到后大笑,朝这边喊道:“嫂子,快些带人去给我们一人端个八、十碗来,今年天热得特别早。”
  木柔桑也觉得很热,只要一到晚上,她就早早熄灯上床了,实际上是躲进空间里避暑去了。
  旺财媳妇忙伸手抓住自家外甥媳妇笑道:“富康家的,走,咱们去把酸梅汤拿出来给大家喝。”
  木柔桑见大家走了半天估计是又渴又累了,忙示意木槿之带了大家进了院子,结果一看,傻眼了。
  屋子里,走廊里,一箩筐筐堆满了桃子。
  跟着进来的旺财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后脑勺憨笑道:“少爷,姑娘,这不是奴才一直负责这差事嘛,现在对于收果子一事早已轻车熟路了。”
  木柔桑走到篱笆边朝果园子里张望,靠近篱笆边的桃子早已采光了,她看了一下,采光的树并不多,估计旺财是先带人采了屋后,和屋西侧的那些桃树,这样一来到是省了不少事,那些长工们正有序的在果园子里小心的摘着桃子。
  旺财指着那些人道:“自打姑娘捎来信回来,奴才便安排大家伙日夜赶功,想来下午便能完成大半了,只是剩下些背光的小桃子还要挂一段时间。”
  木柔桑对他处理得当很满意:“回头每人都有赏,我回头叫春意把散钱给送来。”
  家中的花销进项每一笔都有登记,所以,打赏是早就准备好的,并不会从卖桃子这笔收入中提取。
  “奴才替大伙儿谢谢姑娘了。”
  “姑娘,旺财叔请喝酸梅汤。”春风端着两碗酸梅汤过来,春雨和春草给了木凤钗。
  大家喝过酸梅汤又狠吃了几口糕点,瞧着离正午还有一段时间,几人一商量,陈统领那边要远先,先尽他那边走货,小桐的稍微靠后,估计上完货也就下半夜才能起程。
  下午帮陈统领那边装完货,他便结清了货款准备辞行,笑道:“木少爷,木姑娘,刘大儒时有提起你,这次本统领过来,他还给木少爷捎了不少书过来,另外刘师娘给木姑娘捎了些衣裳料子过来,早上匆忙一时忘了,这会儿把这些物什交到尔等手上,回去后也好给刘大儒交差。”
  木槿之忙上前接了礼单,回头对木柔桑道:“妹妹,家中可还有陈酒。”
  木柔桑抿嘴一笑:“哪还用等哥哥提醒,我早已吩咐春染带人去取了几坛过来,人人有份,给襄阳王爷的,给干爹的,给杨子轩的,还有给陈统领的,另外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