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小当家[封推]-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氏脸色立马沉了下去。
吴氏急了,忙道,“喂,七朵,你什么时候说要免费给你们家养鸡了,养鸡费时费力不说,还要给它们吃稻谷,这些可都是钱啊,你们当然得拿钱买回去啊。”
要是真的免费帮七朵家养鸡鸭,吴氏相信赵氏肯定会拿刀劈了她。
“呵呵,三娘您说得很对,养鸡要吃稻谷,稻谷是能卖钱的,所以我们家到时得花钱买回去。同样道理,这些鸡鸭的种苗既不是天上掉下来,也不是大水淌来的,是我们家花钱孵出来的,现在三娘你花钱买种苗又不何不对呢?”七朵笑眯眯的反问吴氏。
吴氏一下子瘪了,不知该说什么。
谭老爷子瞪了眼吴氏,然后对谭德金与七朵道,“老大,七朵,养鸡这事,我们不支持谁支持。到时将种苗送过来,该多少钱就多少钱,俗话说得好,亲兄弟明算账,吃喝不计较,买卖论分毫,你们莫理老三媳妇那些话。”
“嗯,多谢爷奶支持。”七朵忙谢过了,然后正色道,“爷奶,本来这些鸡鸭我们家是可以养的,可一家富不为富,想我们谭家祖上在谭家庄可是声名赫赫,所有人唯我们谭家马首是瞻。
如今爷爷您也是极有身份之人,眼下有这赚钱的机会,我们就想带着大家一起致富,不负爷爷您的威望。”
她特意拍了下谭老爷子的马屁,省得赵氏又要说什么。
谭老爷子果然有些动容。
他十分清楚,如果七朵一家真的带着谭家庄所有人致富了,谭家的地位在谭家庄将会无比之高。
“好,好!”谭老爷子连声赞好。
然后主动带着谭德金与七朵去找谭族长,准备将村民们召集起来,将养鸡鸭一事落实下来。
至于有多少村民愿意出钱买种苗,谁的心中都没谱。
第360章:算账
谭族长很快将村民们召集到自家院子中来。
七朵说了买种苗养鸡和养鸭一事,将其中的细节都说得清清楚楚。
谭家庄不但背靠大山,还面临石溪河,无论是养鸡还是养鸭,条件都极好。
若无这条石溪河,想要大规模的养鸭还真是难呢,光靠村里那口水塘,可是养不了几只鸭子的。
你鸭子要是养太多,将水塘给占了,那村民们平日里的吃用水和洗衣洗菜,那可就成了大问题,村民们肯定会反对的。
石溪河穿村而过,远不见边,河里水鱼小虾极其丰富,养鸭是上佳的选择。
七朵特意将石溪河的优势也说了下,好让村民们回去好好琢磨。
听完了七朵的话。
人群有些沸腾,这又是一桩能赚钱的营生呢。
但是因为要先花钱买种苗,有些村民可就犹豫了。
平日村民们家中养的鸡鸭可都是自家用蛋孵化出来的,几乎是不要成本的,一个幼仔要四文钱,还真是有些舍不得呢。
“七姑娘,要不这样行不行,那小鸡我们自家孵,我们家老母鸡这两天正好要抱窝呢。等小鸡养大了后,我们卖给你,怎么样?”一位五旬的妇人笑着问。
如今的谭家庄,除了谭家人和谭族长外,已经无人直接唤七朵的名字了,都是直接称呼一声七姑娘,很是敬重。
妇人话一出,立马有几位村民眼睛亮了亮,想着到时拿些鸡蛋过去。让妇人家的母鸡帮着孵下,可以省近百文钱呢。
七朵笑着答。“大娘,我们让大家养的鸡鸭,和我们平时家里养的鸡鸭品种可不一样,不然,哪儿能三个月就可以出窝卖呢。我们让大家买回去的小鸡小鸭。不但更好吃,而且长得特别快。这样一来,我们每年可以养几茬呢。”
“只是,这种苗要好几文一只,太贵了吧。”有人道。
七朵依然笑着道,“贵吗?来,我给大家算笔账啊。
种苗四文钱一只,一只鸡三个月要吃的稻谷我们最多最多最多花十文钱。这已经是顶天了。这样算下来,一只鸡花费的成本大约是十四文。
正常情况下,一只鸡三个月可以长到三斤左右,三斤可以卖三十六文,一只鸡我们就可以赚二十二文呢。
如果我们一次养五十只,那三个月就可以赚一两一钱银子,要是养一百只呢,那就是二两二钱银子。一年下来。我们最少可以养四茬,就算每回只养五十只,那我们也能赚四两多银子呢。一百只就是八两多,二百只可就是十七两多哟,养得越多赚得就越多。
而且我们这只是算了养鸡的收益,要是再加上养鸭,那就是双重收益。
一年到头,我们辛苦的种田能挣多少钱。相信众位伯伯婶婶比我会算。而且养鸡养鸭又不会耽误种庄稼的功夫,单纯是额外的收益哟。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说大家一定要买种苗回去养哟,我只是将账算给大家听,大家可以仔细考虑考虑再做决定吧。若有愿意养的,我们到时会签份正式的契约,保证大家所养的鸡鸭我们一定会收回来,销路不用大家去犯愁。”
一笔账算下来,所有人的眼睛都红了啊。
大家都是泥巴地里刨食,一年忙到头,皮都脱几层,一家老小加在一起,最多赚个三四两银子,这还得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才能挣这些。
但是除去一家人的花销和各项课税,最后真正剩下来的,更是少得可怜。
而现在只是在家养养鸡鸭,一年下来,稳稳的就有近十两银子进账。
几乎人人都动心了,有钱不赚那是孬子啊。
“七姑娘,账虽然是这样算,只是我们养鸡养鸭的都晓得,要是碰上鸡瘟或者什么,那鸡鸭可就遭了殃,弄不好一只剩,到时我们搭进去的稻谷不算,这种苗钱也就打了水漂呢。我们庄户人家挣点钱可不容易,那可都是我们一点点抠回来的啊。”长舌嫂葛氏拍了下大腿道。
“这话说得也没错,前年放鸡瘟,我家养的二十只鸡,连个做种的都是没剩,后来我大闺女做月子,还是花钱买了鸡送月子礼呢。后来就因鸡送的少,婆家还不高兴呢。”一位四旬的妇人立马接话,满脸的忿忿。
“哟,这倒是啊,上回我家养了十五只鸡,还被黄鼠狼给叨去了好几只呢。”又有人道。
无论是养鸡还是养鸭,死伤是不可避免的事儿。
葛氏这番话,顿时让众人跟在后面附合起来,都认为有风险,一时之间大家的面色变得犹豫了。
听葛氏提到遭鸡瘟一事,七朵忽然想起,记得芦花坡那边的鸡鸭健康状况极好,特别是那一千只鸡,几乎没听方大娘和汤胡娘子说起有死伤的事情。
送过去一千只,除了吃掉的,没有损失一只。
看来,用异能催化过的蛋孵出来的幼仔,对病菌的抵抗力极强。
鸭子因最初是直接从孵坊买来的,死了几只,后来因为一直饮用的都是灵泉水,也未听闻有生病死去的鸭子。
汤胡每天在芦花坡巡高,不管是庄稼,还是动物,只要有任何情况,他都要记录下来,以备后查。
七朵看过汤胡的巡视记录,未见到有鸡鸭的死伤记录,故知道鸡鸭们都是十分的健康。
她心中暗暗高兴,鸡鸭不但长得快,又不易生病,哪儿还愁养不好呢。
但是,凡事都有万一的,她不会当着众人的面承诺鸡鸭不会死,那可是自寻烦恼。
谭德金与谭老爷子不约而同的看葛氏,有些反感她的多嘴。
想着要不是她这番话。说不定大家都决定买种苗了。
七朵则一点儿不反感葛氏这番话,反而有些感激。
有些话提前说出来。比日后出了事说出来更好。
她笑着面对犹豫的村民们道,“葛婶子这话说得极是,养鸡养鸭时,极有可能会遇上一些不好的事儿,这就是风险。
只是话又说回来了。做任何事都有风险。
想当初我们家买下光秃秃的芦花坡,有没有风险?当然有风险,弄不好就会血本无归。像大家种庄稼有没有风险?也有风险,万一遇上大旱或大水,那到时庄稼就会减产,有时甚至颗粒无收,大家不但几个月的劳力白费了,还浪费了稻种和肥料钱。
就像我们走路还会有风险呢。说不定在哪儿就摔了一跤将脚给扭了呢。
所以说,不管我们做什么事儿,都是有风险的,若我们因为怕风险,就不去做,那我们也就不用种庄稼了,不用出门了,什么事都不能去做了。因为都有风险啊。
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会怎么样?
嘿嘿,恐怕这世上就不会有人存在了吧。
伯伯婶婶们都回去好好考虑考虑吧。养鸡鸭的确有些风险的,但是风险与收益想比较起来,还是不算大的。如果有人真的怕损失那几十文种苗钱的话,我真心劝他一句,您暂时不要养,等看到别人家赚了钱之后。您再行动吧。
好,话就说到这,再说下去,就啰嗦了。”
听了她的话,又有不少人点头称是,的确是这道理,做什么事都有万一的。
这时,只见谭大马起身站了起来,高声道,“七姑娘,我们家愿意养,您给我们家留一百只小鸡苗,五十只鸭苗。”
谭大马因着七朵家的缘故,这半年来挣了些银子,家里的条件如今是越来越好了,还打算明年开年盖新屋子呢。
谭族长见谭大马开口了,欣慰的点头,并站了起来,冲其他人道,“你们这些人啊,前怕狼后怕虎的,永远挣不了大钱。七丫头这回可是想带着你们一起发财,你们倒好,还在那儿说三道四的,都给我回去好好考虑,有愿意的,到时来我家一趟,与七丫头签份契约。”
然后他又看几七朵,“七丫头,算我家一份,鸡鸭各一百只,正好让你大奶奶和几位婶娘们在家养养,鸭子到时让二虎四蛋几个去放。”
“嗯,好嘞,我记下啦,晚上我回去准备契约,明儿一起过来签契约。”七朵笑眯眯的应了。
对于谭大马和谭族长二人当众支持的行为,她是十分感激的。
众人散了开去,都回去好好考虑了。
第二日,七朵将拟定好的契约带去了谭族长家,让他老人家过目。
谭族长认真看了契约,上面分别写清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七朵家负责出售优质种苗和后期的回收,若不能回收,那就是违约。
养殖户们负责将种苗养大,三个月后只能卖给七朵家,不能卖给他人,否则就是违约。
双方如有违约,那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几天下来,又陆续有五六家过来与七朵签约。
如此算下来,整个谭家庄,最后愿意养鸡鸭的只有十家。
这样的比例不算高,但也不算低了,反正七朵满意了,眼下有这些家养着,也够了。
接下来,谭德金和谭德宝二人将种苗给运了回来,按照契约上的数量,将种苗给十家送了过去。
种苗虽然发放到了各家,可七朵并没有松口气,隔三岔五的就去这几家看看,并提一些可行的建议,希望大家能将鸡鸭养得更好。
而村子里另外几十户人家的眼睛都在盯着这十家看,等三个月后的成果,好做下一步打算。
秋雨绵绵,这场雨下了好几日,一直不见停歇,到了傍晚时分,下得越发大了,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豆大的雨点砸在瓦片上发出的脆响声,听着让人莫名有些不舒服。
七朵在屋里与父母亲商量着酱坊一事,忽然院门被人拍得呯呯响。
拍门声盖过了雨声。
第361章:来历不明
急促的敲门声,令七朵一家人的心都跟着提了起来。
雨这样大,是谁会在这时来敲门呢?
这是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你们在屋里,我去瞧瞧。”谭德金沉声道。
然后他起身去拿伞。
“爹,我跟您一起去。”七朵也站起来,不放心让老爹一人去。
因她有些奇怪,若是有陌生人来的话,狗应该会叫的。
可眼下并未听到狗吠声。
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来人是熟人,狗才会不叫,二就是有恶贼前来,极可能伤了狗,才会未听见狗吠声。
但不管是何种可能,七朵还是不放心老爹一人出门,陪着他一起前去才会安心。
徐氏她们见此,也要跟着出来,被七朵与谭德金二人同声拒绝了,只让她们将门从里面插上,不要轻易开了门出来。
七朵与谭德金二人手撑油伞,手中拿着铁棍,出了正屋去开院门。
“谁?”谭德金对着院门外面沉声问,一脸的紧张之色。
“大哥,是我啊。”门外传来谭德宝的声音,令谭德金与七朵二人提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
谭德金赶紧将院门打开。
但门外的情形又让七朵与老爹吓了一跳。
只见谭德宝打横抱着一个人,只因这个人身上裹着厚厚的衣服,一时之间辩不出男女。
但看身形,可以判断,要么是半大的孩子。要么是姑娘,因体型偏小。
“德宝。这是怎么回事?”谭德金忙指着谭德宝怀中的人问。
“大哥,进去说。”谭德宝浑身都被雨淋透了,身上的衣服正滴答答的往下滴水,嘴唇有些发白。
七朵也满腹的疑惑,在想着四叔怀中的人是谁。
谭德宝进了院子。七朵忙将院门闩好,然后几人进了正屋。
见到谭德宝抱了个人回来,徐氏与二霞、六桔三人也吓了一跳,忙迎上前问是原因。
“大嫂,原因等会儿我再说,麻烦你和二霞她们几人将这位姑娘换身干净的衣裳,这衣服全被雨给淋湿了。”谭德宝忙道。
原来是位姑娘啊!
七朵一家人在心里如是想着。
徐氏忙点头应了,吩咐二霞上楼去拿干净的衣服。六桔与七朵去烧热水。
“朵,你说四叔抱回来的姑娘是谁啊?”六桔十分好奇的问七朵。
“我也很想知道呢,我们快将水烧好,等会儿不就知道啦。”七朵摇摇头,她比六桔更想知道那位未还没看到脸的姑娘是何人,为何会被四叔给带了回来。
而且看那样姑娘一动不动的任由着四叔抱着,要不他们关系很熟愁,要么那姑娘就是不省人事。
姐妹二人忙将水烧好。满怀着八卦之心,拎着桶拿着盆去了客房。
客房内,徐氏与二霞已经替那姑娘换上了干净的衣裳。二霞正用干布用那姑娘拭头发上的雨水。
换下来的湿衣服放在一旁。
七朵注意到,那衣裳十分脏污,有着泥巴,而且看衣裳的颜色和面料,可以判断这位姑娘应该也是乡里人。
“娘,热巾。”七朵将用热水浸过的面巾递向徐氏。并趁机看向床上的姑娘。
是位面生的年轻姑娘,大约十七八岁的年纪,双目紧闭,气息微弱,面色如纸,白中透着黄,双唇更是无丝毫血色。
不仅如此,她那透明如纸的额头上有伤,露在外面的手背上也有些伤痕,看样子是被什么东西擦伤了。
“姑娘的腿好像也受了伤呢。”徐氏见七朵看姑娘手背上的伤,补充着。
“四叔可说她是谁了?”七朵问。
“还没来得及说呢,四叔也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我让他先去换衣服了。”徐氏道。
“哦,这姑娘的腿重不重,咱们还是请个郎中来瞧瞧吧。”六桔建议。
“这事,我们还是先去问了四叔再做决定吧。”七朵道。
眼下还未弄清姑娘的身份,不好冒然的去请郎中的。
徐氏点点头,“朵,你去问下四叔,我和你大姐照顾这位姑娘,桔,你去煮些姜汤,给四叔喝,这天冷得很,可不要染了风寒才好。”
“好,我们这就去。“七朵和六桔二人点点头,出了客房。
六桔去厨房煮姜汤,七朵去正屋找谭德宝。
正屋内,谭德宝已经换了干净的衣裳,正不时的往屋外张望着,面有焦急之色。
见到七朵进来,他忙问,“七朵,那位姑娘如何了?”
“四叔,她的衣裳已经全都换上了,我娘特意拿了厚被子为她盖上,不过她腿和身上有些伤,如今依然晕迷不醒,我就是想来问四叔您一声,要不要去请郎中来给她看看。她到底是何人?”七朵道。
谭德宝眉头微蹙了下,抿了抿唇道,“其实我也不知道她是何人,只是在半路上遇见她轻生……我就将她给救了回来。”
“啊……这样啊……”七朵惊了下,弄了半天,原来是个来历不明的人呢。
这可怎么办呢?
虽然来历不明,可也不能见死不救啊。
不管她是何人,起码先救醒了再说吧。
“不管怎样,咱们先救人要紧。”谭德金立马道,态度十分的坚决,眸中的神色比任何时候都坚决。
七朵不由看了眼老爹。
奇怪,老爹几时性格变得这样爽快了。
要是平时,他不是该好好考虑一下再做决定的吗?
谭德宝也道,“嗯,大哥,我也是这样想的。等将这位姑娘救醒后,我们再问清她的来历。然后再送她回去。”
几人的想法一致,谭德金就准备去请郎中。
“大哥,还是我去吧。”谭德宝忙道。
只是这话刚出口,就掩嘴打了个喷嚏。
“老四,还是我去。你赶紧多穿几件衣裳,方才淋了雨定伤了身子,等会儿郎中来,正好让他开几副药给你,可不要染了风寒才好。”谭德金摆摆手。
“没事,我身体结实着呢,我去吧,你在家里。万一有什么事儿,也好有个照应。”谭德宝坚持。
正好六桔端了姜汤进来。
“四叔,先将姜汤喝了吧。”六桔道。
谭德宝也不推辞,将碗接过,大口大口的喝了。
然后不顾谭德金的阻拦,拿着马鞭就出了正屋。
他的脾气太倔,一旦决定的事,任何人也无法改变。
见此。谭德金只得无奈的摇摇头,只得叮嘱七朵她们几人看好那姑娘。
时辰也不早了,徐氏带着六桔去做饭。换成是七朵和二霞看守姑娘。
“唉,多标致的姑娘呢,有何事想不开,竟然会想到轻生,父母亲会有多难受呢?”二霞看着姑娘,十分心疼的摇头低语。
想当初被谭德银夫妇算计着与林家定了亲。她都没想过要轻生。
只因她知道,自己轻生是可以解脱,可父母亲依然要面对林家的亲事,这让他们该怎么办?难道忍心见他们在丧女之痛的同时,还要焦头烂额的去与林家周旋吗?
幸好,有位好妹妹,将她从林家的火坑里拉了出来,才有了后来圆满的亲事。
想到这,二霞又看七朵,拉了她的手,柔声道,“朵,大姐有你,真是三生有幸。”
“呃,大姐,好好的说这些做什么。”七朵正在想这姑娘为何轻生,二霞的话有些莫名其妙,不由愣了愣。
“朵,要不是你,我与林家的亲事又怎能逃脱?要不是你,我们家又如何能分家,又哪儿有今日这般好的日子?要不是你,我们家眼下还不知是何境况呢。”二霞柔声道,美丽的眸子里有泪光。
“傻姐姐,又说这话,咱们是一家人呀,我们所有人都过得好,那才是真的好呢。往后这样的话可不许再说哟,不然,我会生气的。”七朵挽了二霞的胳膊,头往她肩上亲昵的一靠,娇嗔着。
“好,不说不说。”二霞笑得温柔。
姐妹二人相视一笑,话题又回到这姑娘身上,在想着她为何要轻生。
只可惜,世上轻生的理由有千万种,因对姑娘的身世一无所知,所以无法判断她是为何而轻生。
谭德宝很快将郎中请了过来。
郎中放下药箱,也不多话,坐下先为姑娘把脉。
把脉之后又问了姑娘的伤在哪儿。
幸好她的伤只是在腿问和额上,并没其他隐秘之地。
看过她的伤之后,郎中轻轻颔首,说她可能是头问受到比较严重的撞击,以致于晕迷,但性命无忧。
腿上的伤没事,用些药就行。
郎中的话,让大家都松了口气,没事就好。
要是这姑娘有个三长两短的,到时不光谭德宝一人,就连七朵一家人也难脱得干系呢。
郎中开了药方,说按药方给姑娘服下,明日应该可以醒。
若明日还不醒的话,那就建议去镇上或县里找郎中来看了。
看完了姑娘之后,在七朵的坚持下,谭德宝只得也看了郎中,并让郎中开了几副御寒的药。
谭德宝送郎中回去,七朵她们去熬药。
等他回来后,一家人吃了饭,然后决定几人分班轮流照顾姑娘。
因考虑到谭德宝也淋了雨,就让他和七朵二人先开始。
徐氏的屋内还亮着灯,她与谭德金并排躺在那儿,听他说谭德宝救姑娘一事。
“没想到,世上竟有如此巧合之事。”徐氏幽幽的叹了口气。
谭德金也点头,“是啊,还真是巧呢!”
ps:
本周会每天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