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寻花载酒少年事-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颜央和秦商,从始至终都没有提过苏寒的事情,似是任由宋绍元和刑部处置苏寒。
最终,一夜之间似是老了十岁不止的宋绍元终于来到了仪元殿。
“陛下何必为难宋家的人?”纵是再不甘心,宋大人还是恭敬的跪在了新帝面前。
殿内除了颜央之外,再无他人,秦商也就不再掩饰什么,直接答道,“那你又何必揪住苏寒不放。”
“我尘儿何其无辜,就要被苏寒打成残废之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如果我宋家只有尘儿一个儿子,岂不是要因此断了血脉?”只要一想到小儿子的样子,宋绍元就忍不住捂住了胸口。他确实是老了,只要激动起来便容易气血攻心。
“无辜?”秦商反问了一句,“真的无辜?”
在苏寒被抓之后,她便立刻将苏襄找来了解了前因后果。原来那宋公子虽然长得人模人样,又会花言巧语蒙骗少女,但在真的让苏襄心甘情愿嫁给他为妾之后,就因为自己的怪癖百般折磨这个貌美倾城的妾室。正室夫人薛氏出身名门,他不敢对其做些什么,但苏襄只是一介农家女子,即使有个哥哥在宫里当差,手中的权力却被皇帝不断削弱,没什么威胁。而苏襄本来不想将这些事告诉哥哥,生怕哥哥一怒之下去找宋尘报仇。偏偏这几日,秦商带了苏襄进宫,朝夕相处之中,苏寒到底还是发现了妹妹胳膊上的伤痕。这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如今宋绍元说宋尘无辜,秦商本想用事实反驳他一番,但碍于苏襄的脸面,索性什么也不说了,直接冷声道,“宋大人年纪也大了,为朝廷尽力尽力这么多年,是时候安心养老了。”
这一点倒是宋绍元在来之前没有预想到的,他本以为这个暂代帝位的公主殿下只是想救苏寒脱难而已,却从未想过她竟然会直接做到剥夺他官位的程度。难道救苏寒是个幌子,她的根本目的其实是想要把他从丞相的位置上踢下去?
但是等他震惊的抬起头的时候,留意到的却是颜央的表情。颜央冲着他浅浅一笑,似是在示意尊敬,但却让他瞬间有了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不,皇帝确实只是想救苏寒,但是颜央却要利用这一次的机会一箭三雕。颜央远远不只是想让他一个人从丞相的位置上退下,还有宋家的所有人。一救苏寒,二夺丞相之位,三……让朝堂上的势力彻底换成另一批……
“下官觉得,还是告老还乡这四个字好听一些。”从始至终,颜央都是坐在椅子上,就连皇帝站起身,他都没有起身的意思。
他现在无官无职,前不久还是叛臣身份,以什么立场来自称一句“下官”?宋绍元盯着那张年轻而平静的面孔,久久说不出话来,本想伸出手去指他,但是颤抖的手指还没伸出,就已经气血上涌很快失去了意识倒在地上。
这件事以宋绍元辞官,宋家子弟及宋氏势力官员皆被贬被罢黜为结局。也是在这件事后,消失三年之久的洵钰公子颜央再一次踏上了朝堂。这一次,他不再是黎朝的少师大人,而是祟朝的丞相。至于因此次事件而空出的诸多官职,也由新任丞相颜央亲自挑选出的人来补上了。如果有细心之人,不难发现,在此事之后重新上任的一些官员皆是当年为求活命委身长陵公主府的那群人。
颜央一派的官员占据了朝廷的半壁江山,史书上的“千古第一佞臣”也正式开始了自己独揽大权、结党营私、陷害忠良、横征暴敛的政治人生。
秦商再次见到苏寒,已经是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
他穿的很是单薄坐在一个宫殿外的栏杆上吹风,她走过去看他,先是看到了他眼角的伤口,如果那伤再偏个一寸,他整只眼睛就算是瞎了。
“襄儿说,她想跟你一起生活。”她坐到他身边,悬在半空的双腿荡来荡去的很是自在。“我听她说过,她这辈子什么也不想要,只想和哥哥在一起好好的活着。”
“可是我不能陪她一辈子。”听到这些话,苏寒的目光黯淡了不少,“她总会找到一个与她真心相爱的男人,然后有自己的家,与丈夫孩子安稳的生活。哪有人会和哥哥生活一辈子?就算她想,我也不会允许她那样做。”
“你什么时候能为自己活一次?”她用余光都能瞥到他脸上的伤,虽然能理解他的心情,却仍是不忍心,“为什么要和那个人一样,人生的意义全是别人?”
她说过自己不会再说他与施锦相似,但是此时此刻还是忍不住说出了口。因为她一点也不想他重蹈施锦的覆辙。
只是她激动的话语却换来了他的面无表情。
那副漠然的样子,仿佛在看一个疯子一样。即使她知道他心中绝对不是这样想的,但还是忍不住撇了撇嘴,“又是这个样子……”
“对不起。”最终,他还是没把自己心中所想说出口。
“我会一直帮你照顾襄儿的,只要我还活着,就没人能欺负她。等她找到了真心相爱之人,我也会送她风光出嫁,绝不会让她再次经历一次这种事情。所以,你放心吧。”
“谢谢。”
“那你下次有什么事情,一定要跟我商量一下,不要自己去冒险。”
“我知道。”
“苏寒。”
“嗯?”
“苏寒。”她又叫了一次他的名字,然后转过头看他,等到他也转过头之后,她才笑了笑,“没什么。”
她没告诉他,她到底想说什么。他也没有告诉她,他早就找到了人生的另一个意义。
有些事情还是适合埋在心底,永远都不要说破。
三日后,顾尔雅率军出征。
☆、第90章 重新选择
顾尔雅走的很匆忙,而且破天荒地没有与她打声招呼。事实上;他这几日做的事情都很反常;似是有心事一般,没有主动找她。而她一直忙着苏寒的事情,也完全没有其他人。算起来;直到他离开,他们二人都没有好好说上一句话。
“因为他知道了一个秘密;坐不住罢了。”当她去询问顾漾的时候,顾漾是这样回答的,但是那副神情摆明了是不想告诉她到底是什么秘密。
“秦商。”想了想;她这个当“婆婆”的,还是忍不住问出了自己一直想问出的问题,“如果这些事情统统都没有发生过,只让你在你认识的这些男人里选择一个;你会选择谁?”
如果是寻常的“婆婆”来问这个问题,定是要考验儿媳对丈夫是不是忠心不二。但是顾漾问出这些事,当真只是好奇她的真实心意;甚至是期待她说出除了丈夫以外的名字来。
“颜央。”她毫不犹豫的给了对方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开始,她结识了太多太多个性迥异却同样出众的男人。暂且不论这些人做过的事情对与错,他们无疑是世间万千男子中的佼佼者。而若是让她从其中选择一个,她还是会选择颜央。
“为什么?”就连顾漾也是不解。
“都是镜花水月,那不如选择最不真实的那一个。”如果那些事情统统都没有发生过,他们对于她来说,便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无论以何种方式结识相见,初见时,甚至是结识后令她心动过的只有一个人。
哪怕是发生了这些恩恩怨怨,从始至终,她也仅仅对颜央一人动过心。旁人再好,感情再深,她却是再也没有心动过。
再也没有。
如果人的一生只能有一次真心的心动,那她这辈子的心动就给了颜央。无论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无论他做过什么,无论他变成了什么样子,这个事实永远都不会改变。
而他偏偏是给了她整个年少的喜怒哀乐的人,不是终会与她白头偕老的那个人。
命运弄人,大抵如此。
“好了,我要报仇去了。”有些话题她也是不想深谈的,说完之后便站起身告辞。当然,说去报仇倒也不是个借口,她是真的要去找李辰卿有冤抱冤有仇报仇。
她在鹒犁住了三年,虽然第二年的时候莲及就消失在鹒犁了,但是他走之前如约告知她过关于李辰卿的身世背景。那个本姓陈的“李辰卿”在冒了别人的身份之前,是绥京的一介流寇,后来因为一些原因与绥京副都御使黎笙结识了。这本不算什么,就算是搭上了黎大人,他身为流寇也改变不了命运。但是偏偏黎笙与颜央的交情过深,李辰卿在黎笙府上见到颜央之后变成为了颜公子的学生,甚至得以进入庄山。再后来,绥京的官员在前任都御使黎大人的示意下,瞒下了杀人顶替一案,李辰卿便在颜央的帮助下成功踏进了朝堂,成为了颜央放在朝中一文一武两个官员中的文官。
“让他想得简单点不好吗?非要我告诉他这件事还牵扯了朝中的官员?能参加会试的学子都是朝廷重视的人才,若是寻常的杀人顶替案,绥京的官员胆子再大也不敢包庇凶手,但是这次却做得如此大胆,铁了心的要让那个冒名顶替的李辰卿顺利参加会试。那么杀了真的李辰卿的人定是与朝中的高官有关。若是这件事真的审起来,牵连出的事情肯定不少。何况他故意混进这个公主府,激你收留了他几日,又从这公主府走出去参加会试,现在人人都当他是长陵公主的人,以为你是他的靠山。谁会傻到真的去查……而且,那个假的李辰卿既然需要冒充别人来参加会试,只能说明他无法以自己的真实身份考科举。依我看,这无非就是凶手想着随便找了个倒霉的书生杀了顶替对方,刚巧那个真的李辰卿命不好赶上了……”这是当年的黎笙在听说那个案子的时候说过的话。
秦商记得很清楚,因为当时傻得要命的她一直在想其中缘由,但却从未想过,绥京的两个官员既然敢这样做,除了是受了前任都御使黎大人的指示,还能是因为什么?黎笙在绥京当了那么多年的官,可不是白当的。亏她当时听黎笙为她分析缘由,竟还觉得很有道理。如今想来,黎笙当时讲的不过是他自己干的事情,当然说的真切。而那时庄山的内斗还未开始,不论是帮黎公还是帮颜央,黎笙都会这样做。
她一向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小聪明的,但与这些机关算尽的人相比,简直是天地之差。想来她经历的所有事情当真是一环扣一环,滴水不漏,该想的不该想的全叫那些人想到了。即使是现在,她都不确定自己知道的事情到底是不是全部真相。
不过事到如今,她也无心与李辰卿等人计较当年的事情了。她现在要做的是,为静好报仇。
“李大人。”当她宣了他进宫,刚叫了他一声准备说话的时候,却看到了他抬起头时的脸。
满面青肿。
“你被谁打了?”秦商实在想象不到现在这个世上还有谁能对李辰卿动手,何况动不动得过还是个问题。除了他那位恩师……“颜央打你了?”
这句话问出口,连她自己都觉得荒谬。除非天地逆转了,那位颜公子才……不,就算天地逆转了,颜央也干不出这种事情。
果然,李辰卿叹着气摇了摇头,“白姑娘。”
当所有事情终于尘埃落定,一直忍了这么久的白辛夷也寻上了门。诚然,她本来是想直接打死他的。但是以前可以,现在却是不可以了。身居高位的李辰卿确实是个人才,甚至可以称为现在朝廷里不可或缺的人物。就算再不想承认,她也要承认这一点。说句略显夸大的话,哪怕是为了这个天下,李辰卿也不能因为私人恩怨就这样死了。
何况,他死了又能有什么意义呢?静好再也活不过来了。
一想到这些,原本怒气冲冲宣他过来想找他报仇的秦商也冷静了不少,甚至是瞬间有些颓然。
而李辰卿又何尝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事实上,就在他从庄山赶回绥京,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愤怒过后他也意识到了自己错的无可救药。可惜佳人已逝,他做什么都无法挽回。如今被白辛夷打成重伤,也算是解了这些活着的人对他的怨恨。至于静好……就算他想偿还,也没有办法了。
“微臣不求陛下原谅。但是作为补偿,微臣可以告诉陛下一件事。”
“什么事?”
“这几日,老师和黎大人秦大人他们都瞒着陛下您的事情。”
她刚刚才想过自己知道的真相到底是不是全部,如今就听了这番话,自是气到忍不住攥紧了拳头,露出了一个自嘲的笑,“说。”
“林和希。”提起这个名字,李辰卿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杀意,“真的是条疯狗。”
“林和希?”听他这么一说,秦商想到自己已经好几天都没有见过这个人了。按理说,他既然是颜央的人,这几日颜央与身边的人商议事情时,却都没有他的身影。“他做了什么?”
“林家本有几十万大军镇守边塞,对林家的继承人绝对忠诚,从未改变。”李辰卿沉声答道,“那个林和希,煽动了林家大军转投黎公,不日便要逼进安京。”
秦商有一瞬间没能反应过来他说了什么话。但在明白了其中意思之后,只觉不寒而栗。庄山种满青梅,那个带着一身青梅香的男子则时时刻刻在提醒世人,他是庄山之人。而庄山终究不是颜央的,庄山是黎家的家业。
他能叛庄山,也能叛林家,再叛皇帝,现在终于叛了颜央。
他什么时候会叛黎公呢?她相信总有一天,他连黎公也会背叛。但是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所有人更需要担心的是自己。
兵权,最重要的兵权,颜央没了最大的一个筹码,又该怎么办?
如果换做是以前的她,早已慌乱不知所措。可是现在的她在听完这件事之后,惊慌不过一瞬。只是眨眼的时间,她便已经恢复了冷静。
“走,跟我去见颜央。”
虽然心知颜央等人瞒了自己这件事,是想让她安心无忧的生活着,等他们解决好问题再告诉她,或是干脆不告诉了,免得她徒增忧虑。但是她却不能就此作罢,事到如今,她如何还能当做什么都没听到一般?何况,这一次危及的不只是他们和她的性命,而是这万里山河。
但在她走向颜央平日所住之处时,还全然没有想到,她这次去,根本见不到颜央的身影。
擒贼先擒王这个道理谁都懂。黎公一派也终于用上了这个招数,而他们眼中的“王”并非她这个皇帝。
是颜央。
他们终于对颜央下手了。
☆、第91章 我喜欢你
“怎么可能这样轻易被他们得手了?”在发现颜央失踪后,所有人都彻底慌了。
无论如何;颜央是现在这个朝廷的支柱,如果他不在了,虽然不至于天下大乱,却让所有人都没有了主心骨。他是个怎么样的人不重要,只要他在;任何事情都有转圜的余地。可是现在他不在……
最冷静的反倒成了秦商。
为什么这些平日里不可一世眼高于顶的大才子们会慌张成这样?她虽是有些不解;但却在一瞬间的震惊之后第一个冷静了下来。即使颜央不在,一切也要照常进行,绝对不能给敌人可趁之机。
“安京军现在的兵权在谁手里?”平复了心情之后,她知道现在必须由自己做主维持局面。
“之前在林和希手里,但是林和希离开之后……把兵符也带走了。”
虽说兵符是皇帝给的;没有兵符;皇帝也能调配军队。但是新的统领没有兵符的话,想要统治一支军队到底还是有些困难;而且没有底气。林和希不带兵离开,反倒只拿了兵符离开,既方便他自己;又能给安京这些人造成麻烦。
祟朝的军队只认兵符;就算没了兵符,也要认人。现在林和希叛逃,兵符也没有。朝廷又暂时不能将将军反叛,丞相失踪的事情公诸于众,确实是棘手的状况……
“仿造……”秦商坐在高位上沉思了一会儿,突然开口,“去仿造一个兵符,然后颁个圣旨,随便找个理由撤了林和希的职,让新任的将军带着那个仿造的兵符去接管安京军。”
“那新的安京军上将军选谁是好?”李辰卿想到了这几年庄山为了独揽军中大权,设计了一系列事件让朝中多位将军元老被贬,渐渐形成了林和希一人称霸军中的局面,致使现在武将竟无一人堪用。虽说这件事是颜央设计的,但是黎公不仅没有干预还出手帮忙,是不是也是预见了今日之事?
“我不相信颜央斗不过他师父。”听他讲了其中曲折,秦商只是平静的摇了摇头,“他肯定有他的打算,虽然我一点也想不出他会做什么。但在他出手之前,我们要稳住局面。”
虽然她也有些为难,现在到底选谁来掌管这安京军比较好?黎公逼宫一事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她知道自己无法阻止也不想阻止,但这并不意味着她要坐以待毙,如果她真的什么都不做,反倒有可能影响历史发展。只是……
扫了一眼满屋子的文官,秦商只想深深的叹一口气。虽然早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她却从来没有这样认为过,毕竟她身边这些文人们的本事各个能够通天。只是如今这个状况,她却不得不认同那个说法。真的到了最危急的时刻,需要用战争来扞卫领土和生命了,这些文官又有哪个是能领兵作战的。
偏偏顾尔雅还不在。
顾尔雅不在,顾尔雅为什么不在……
“调虎离山。”想到这一点的她终于有了一种醍醐灌顶之感。
“什么?”
“原来真的是调虎离山。”之前所有人都觉得,各地的动乱是调虎离山之举,于是为了稳住安京的局面,派了顾尔雅这个无关紧要的“闲人”去领兵出战。殊不知,黎公想调走的正是顾尔雅,而非林和希。
如今安京没了顾尔雅和林和希,竟无可靠之将。
颜央就那样信任林和希吗?竟然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之前我听我哥哥说,你们的手里都有兵权。”秦商的目光落在了黎笙和秦陵身上。而这两人对视了一眼,皆是点了点头。
“可是太远了。”见她要说话,黎笙先解释了一下情况,“那是我们用来保命的,所以远离了安京绥京津京。先皇不知道我们手里到底有多少人,又不知我们的军队到底在何处,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但是我爷爷知道,不仅知道,还很确信那对保下安京毫无用处。”
“不对……”秦陵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还有一个人。”
*
“肖楚清?那个唯唯诺诺的平庸之辈?”太师椅上,黎公小啜了一口茶,品了品,这才放下茶杯,“原来他也是在你的示意下才故意隐藏自己的。你呀,真是不嫌自己手底下的人太多。其实有一个两个忠心之辈便罢了,太多了反而不好。”
这样和蔼又带着诚恳的语气,仿佛是老师在教导自己得意的学生一般。事实上以正在谈话的这两人的身份来说,这种说法也没有错。
但是这种教导放在今时今日此情此景,就变了一个意味。
“老师说的是。”颜央坐在他对面,露出了一个谦逊的笑容,好像真的受教了一般。
“你觉得他能守住安京?”黎公抬起头看他,然后颇为惋惜的摇了摇头,“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是想引我去打安京,然后瓮中捉鳖吗?你是我教出来的学生,而且是我最得意的一个。我比这世上任何一个人都要了解你,也比任何一个人都欣赏你,知道你的本事。我知道林和希根本没有叛你,他是故意来转投我,让我以为你已经孤立无援了,然后贸然去打安京,再被你们联合困在安京。前有故意隐藏了实力的肖楚清,后有手握八十万大军兵权的林和希,就等着我跳下陷阱。我说的对吗?”
颜央没有说话。他本以为既然黎公迟早要与他一战,那不如由他先打开战争局面,把自己放在弱势的位置,引黎公出手。不过黎公是他的恩师,也是教给他一切权谋之术的人。他的计谋虽然高明,但却到底还是瞒不过恩师的眼睛。
“姜还是老的辣呢,何况是人。”黎公并不如世间传闻中那样是个不苟言笑之人,眼下这个场面,这个老人就笑的很是开心,边笑还边说道,“孩子,想要欺师灭祖,你还是早了些。”
顾尔雅离开的那样匆忙,其实并不是去平定叛乱,而是直捣津京庄山,大有夷平庄山之意。这对表兄弟虽然不合,但却很有默契,从始至终,颜央明里暗里都没有对顾尔雅直说自己的目的,但是顾尔雅从听到表哥要自己去平定叛乱的时候,心里就极有默契的明白了表哥的意思。自从出了安京,便假借攻打各地叛乱势力的名号,暗中来到了津京。只是无论是顾尔雅还是颜央都没有料到,黎公竟然在识破他们计谋的情况下,将计就计,假意相信了林和希,然后设计将林和希围困在塞外。林家有八十万大军,林和希的重要性自不必说,顾尔雅两相权衡之下,只能暂时改变计划前去塞外帮林和希脱难,三方军队此时还在塞外僵持。
“林和希回不去,顾尔雅走不开,肖楚清……呵,你真当肖楚清是为你所用?他早就恨不得杀你而后快了。”黎公不紧不慢的说着,“所以,我还是会如你所愿攻打安京。但是这一次,你想要的瓮中捉鳖恐怕是办不到了,而且……”说到这里,黎公神神秘秘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学生,“你相信吗?我知道历史,历史上说,安京一战,一定会发生,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