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武宁妃-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藏奸,也不代表心意足够。她进宫后越发的畏手畏脚,今日我是贵妃!若是连一点基本的本责都做不好,还留她何用?若是钟粹宫因此让人使了诡计,谁能保得住谁?”禾青厌烦的道,她总不能什么都靠别人来提醒。
    三儿唇瓣紧抿,无话可说。
    禾青反手招三儿近身,“我这嘴巴干,你让人送点东西进来。”
    三儿垂下眼睑,福身应道。少顷,便有个伶俐的小宫女,领着两个奴才一同,带着箩筐的新鲜瓜果进了钟粹宫。

☆、第202章 十四心意太后薨

实际上,钟粹宫的种种动静,都是庸人自扰。
    朝臣的建议一出,雍正就杀鸡儆猴的严惩一番。并言国丧在前,理应守孝三年,期间不论选秀。
    此言一出,众多硝烟销声匿迹,再无反应。
    虽然三儿肺腑,都是禾青拿着手下的眼线敲山震虎,引起杨氏心有危机,前后不定全然是真心实意。但也因此,杨氏也是肉眼可见的消瘦中,同时,神色却是飞扬起来,每日传达给禾青的消息都是又快又真实。尽管有些消息,禾青另有途径知晓,却也实在欣慰。
    孝惠章皇后入宫为妃,数日册封皇后,而后贵为太后,很的圣祖亲近信赖。虽然不如孝庄皇后厉害,却也以仁善的面孔得到了许多好处。
    圣祖甚至真心视若生母,数次拨送得力的奴才伺候孝惠章皇后,如此殊荣之人盘锯宫中几十载,殷勤忠心的奴才眼线数不胜数。
    禾青瞧过雍正的态度,并不忌惮这份人脉。哪怕今日见了禾青母子身侧那些孝惠章皇后的奴才,他也未对宫中搅弄。杨氏到底是孝惠章皇后的旧人,依着这些年孝惠章皇后的亲近,还有禾青母子身侧这么线人,有心利用也未尝不是一处拉拢和助力。
    刘氏本来是有能耐之人,架得住场面,更要好好的运用。至于三儿,禾青心知二人熟络这么多年,再怎么用心,也变不了多少。最打紧的就是三儿的情分和心态,禾青绝对相信,并且本性并非摆弄诡计,心思阔达,常常无心言语更见真心,和提醒禾青。
    就是可惜,春夏是真的只能外放了。
    三儿对此很是眼馋,总说春夏宫外威风,借此缠着春夏带了不少东西给她。
    选秀一事罢了,依着如今国库乏力,主张勤俭的情景,小选估计也远了。禾青正庆幸着时间充足,足够让自己安顿准备,翊坤宫却热闹了。
    除了给皇后请安,禾青甚少踏入西六宫。这一次年妃肚子发动,禾青不得不叫了肩辇过去。
    五月的天,加之禾青悠哉的兴致,一点都不着急,反而坐着甚是怡然。
    耿氏原也不着急,可想自己离得不近,位份恩宠皆不比年氏得意,遂才装着略急的样子,还催了催奴才。
    这一动静,正好让禾青瞧见了,不由一笑。
    耿氏过了会子才瞧见禾青,不由愧色,“贵妃金安,瞧我着紧赶慢赶的,终究还是最后一个。”
    禾青摆了手,只让耿氏做了样子行礼,不甚在意,“赶得快赶得慢都一样,反正孩子的事是不能急,又不用旁人使劲儿,咱们能过去就很好了。”
    “贵妃说的是。”耿氏人在外面,显得恭敬许多。
    但不是生分,只是性子如此,谨慎罢了。禾青知晓耿氏这脾气,并不放在心上,只是眼珠子一转,“怎么宋氏不来?还赖在床上不肯起?”
    耿氏莞尔,“原来是叫了她,可就说风寒尚未好全。这天气说凉快也不凉快,说热也不热,我也不敢强叫她。”说着,耿氏侧了侧,让禾青倚着椅背,略后的探听“且说今日因人而异,有人喜有人忧,怎么都不起,还怕我多说,忙不迭的赶我出来。时辰且耽搁了,不然我也不值当走的这样急。”
    “她不去,就不去罢。”反正有个由头,比着干坐着等怄气,还不如躺下睡一觉清闲。
    禾青和耿氏到翊坤宫的时候,年氏已经在发动了。
    李氏幸灾乐祸的坐在一侧,丝毫不吝啬的分享早来的消息。年氏原来在守灵哭灵的时候,又跪又拜,场面庄重又热闹,身子早就不适。好在养尊处优,将养这顿时日,身子总算硬撑了过来。年氏至今实在留不住,今早上就开始发动,却比谁预料都意外的快速。
    禾青就坐在一侧,没有说话。
    皇后主持大局,毕竟这是皇上登基后的头一胎,论公论私都不能有误。如此,反而衬得几位嫔妃十分悠哉。钮钴禄氏为此,不得不帮着看守一二。
    雍正闻声,等到下朝的时候,过来看了一会儿。见一切按部就班,井然有序便放心的回了养心殿。
    禾青意思意思过来就很好了,听着年氏在里面咿咿呀呀的乱喊,就卡在生这个档口停留了一两个时辰。直到午膳,禾青又施施然的回去。
    直到日暮西山,翊坤宫才传出年氏难产的消息。年氏奄奄一息晕了过去,而九阿哥一口气断了,胎死腹中。
    此消息一出,都让人戚戚然。当然,雍正面色实在不太好。毕竟年氏虽然有个缘由,但是难产实在不是什么好消息,便按例赏赐,让年氏在宫中好好休养。
    永和宫中,太后当真让禾青连着过去请安伺候。只是不如请的时候说的几日,而是连着过了两月。禾青日日都能听见太后对雍正的嘲讽,甚至几回避开在门外,都能隐约听见两位嫡亲的母子争执之声。不同的是,初时雍正还有些愤愤,如今却冷静有异,平波无奇。无论太后怎么闹,雍正都是毕恭毕敬,只是争执之处,从不退让半分。
    十四贝子从门侧一处出来,对着禾青拂了拂手。
    禾青随之走了出去,“十四爷来了多久了?”
    “早来了。”
    “听了什么?”
    “都听了。”
    十四贝子朗笑,一如当年少年。禾青记忆中那个在圣祖爷面前拨着腿儿背书的人影,早已模糊。原来那些当年亲近的画面,也只是心头感慨。见十四贝子这副模样,又想屋内的场景,不由讽刺,“十四爷觉得,这一回又是谁赢?”
    “自然是皇上。”十四贝子笃定沉静。
    禾青弯了弯嘴角,却见十四贝子淡淡的瞧着自己,“十四爷这么肯定?”
    “他是皇上,自然不能任由这些私情小事阻碍大局。”十四贝子负手走了两步,蓦地一顿,似是有些思量,声色沉了又沉,“娘娘觉得,皇上是什么样的皇帝?”
    什么样的?禾青莞尔,“自然是个一心为民的明君。”
    “娘娘真是对皇上,情深意重啊。”十四贝子挑了挑眉,回头看着禾青。禾青的回话,几乎没有太多的思虑,径直的就回了。要么,是真心如此认为,要么便是待他四哥情深如此。不论哪一个,都让人艳羡不已。
    禾青笑了笑,并不觉得什么,反问道,“那十四爷觉得,皇上又该是什么样的皇帝?”
    十四贝子眼底幽幽的,一张脸不笑不恼的看过来,禾青却觉得与雍正像极了。这两人,可是亲兄弟呢!
    “贵妃娘娘,太后寻您呢。”永和宫一位宫女走了出来,喊道。
    禾青点点头,十四贝子却是踏了两步,好似是叫他一般。二人错身间,只隐约飘来一句评语,“是个好皇帝。”
    “太后今日如何?”十四贝子调笑般,扬声一问。
    那宫女生的秀气,不过十来岁的模样,闻言红了红脸,回道,“太后今日很好,晨起依着十四爷的话,用了两碗粥。”
    “当真?”十四贝子甚是满意,对着宫女眨了眨眼,“那成,记你一功!”
    禾青回身,看着十四贝子飒爽英姿,又觉得和十三爷很像。或者说,和以前的十三爷像。
    进去的时候,十四贝子看了禾青一眼。雍正请了安,匆匆的又走了。太后不想十四贝子过来了,神色欢喜许多,连忙拉着坐在一处,又说又笑的。禾青没有得话,也没觉得多别扭,就在一侧听着十四贝子一把年纪,还对着太后在那撒着娇,不由好笑。
    “平日里多亏了小四嫂照顾额吉,十四现今没什么好的,就先心里记上一功。”十四贝子调笑一番,回过头来,又对着禾青道。
    禾青心知十四贝子这是让她多善待太后一些,闻言摇了头,对着太后笑道,“这宫里十四爷遇着谁都记一功,这累着累着,得猴年马月才到我啊!十四爷说这话,我可不领情。”
    “记着,也要领。头一个,就是小四嫂的。”十四贝子连忙赔不是,笑着忙道。
    哄得太后喜滋滋的。
    十四贝子留不得太久,便被雍正召传过去。太后面色冷了冷,十四贝子拖下次再来看,便走了。
    禾青起身给太后换了一碗热茶,又帮着太后揉了揉胳膊,问道,“太后今日精神不错,可要出门走走?”
    “不用了,哀家乏了。”禾青垂下眼,略过一丝笑意。
    太后不肯亲授雍正的太后之位,但是日常待遇,乃至模样称呼,却早就被太后用了个遍。尤其是十四贝子不在的时候,太后的架子端的正正好。不晓得的,只怕是窥看孝惠章皇后,偷偷地学了许久呢。
    禾青闻言点了头,没再说话。
    直到太后假寐双目,似乎渐渐睡了过去,禾青便要起身。太后却是突地手一动,捏着禾青的手腕一沉。
    禾青走不得,低头瞧着太后眼珠子在眼皮下不安的骨碌转,笑着蹲下了身安抚,拍着太后的肩头,低声温言,“太后放心,十四爷孝顺纯善,乃是将相之才,与皇上又是嫡亲兄弟。无有奸人挑拨,必定是兄友弟恭。”
    太后一怔,睁眼瞧着禾青。
    瞳孔,更有些涣散。

☆、第203章 齐赏赐玲珑献银

禾青心领神会的和太后给了一个保证,太后似乎一下子拨开混沌,醒了过来。
    几日后,雍正请安的时候,永和宫也很是安静。太后甚至留了雍正,并叫十四贝子前去,三母子当日难得平静的用了一顿午膳。直至夜里,太后悄然薨逝。
    十四贝子跪在奠堂之上,哭的肝肠寸断。雍正陪着守了几日,并下旨册封十四贝子为恂郡王。等太后哭灵后,恂郡王一路送行,且要前去守陵。
    明褒暗贬,恂郡王也只是欣然接受。禾青见恂郡王始终流露出对太后逝去的悲痛,并无怨气恨意,心里有些好奇恂郡王是早有所料,还是那日相谈之故。
    反而八爷党对此颇有怨言,上蹿下跳的要借风推船,不肯罢休。兴许有些旧情,恂郡王怕八爷党惹火烧身,或者又引他入瓮。恂郡王不卑不亢的接过圣旨,恭恭敬敬的在朝臣前感慨。言语透出兄弟亲近之意,雍正随之接应,让众人看出圣旨不过兄弟协商,恂郡王孝顺之意。
    朝中风波跌宕起伏,禾青又虔诚用心的吃斋念佛守了一个月。九阿哥也在这场盛大哀悼中显得太不着眼,因为年岁太小,年氏不敢太过放肆,托了家兄寻了一处山头,悄悄地埋了。
    恂郡王离京时,因为得罪了八爷党,势力愈发薄弱。雍正张罗了薄酒,两兄弟彻夜长谈。次日,还是怡亲王送的行。
    禾青没有再多关怀恂郡王,事情已经尘埃落定,毕竟叔嫂有别。不论人伦常情,单说这皇家是非,就足够禾青避之不及。只是当年扑入她怀里的稚子,早已出落成长另一番面孔。这一走,隐约着就断了。
    天气渐渐转凉,田庄里的人还在卖力的干活。春夏收了几方的账本进宫上交,禾青奄奄的翻着,心神不定。
    春夏有些奇怪,看了三儿一眼。
    三儿无可奈何的耸了耸肩,自打皇上登基忙碌起来不见人影,主子已经显少的被冷落了两月之多。没了顾忌,满脑子国家大事的皇上,早将后宫抛之脑后。听闻皇后没有正经事,都见不到皇上。
    原来还不觉得,如今身边儿孙大了,皇上也顾不得主子,主子还说无人寻她,日日空闲,在宫中规矩也多,难免不会心思多些。
    其实,宫里来往许多人。只是主子不要那些巴结,又心里有想法,自然而然的连见了懋嫔也不大精神。
    三儿摇了摇头,总觉得主子闲着发恼,却总能让奴才们不得劲儿。
    禾青没有心思理两人的动静,本着聊胜于无的心态,把账本算完,这才点头,“你们都是熟手,老生常谈就算了,你多点心思多去走走看看,可不能耽误秋收。”
    “主子放心,奴才与几位管事的,必定日日看守,不出一丝差错。”春夏掷地有声,禾青闻言稍得宽慰。
    宫中不比原来府邸,春夏身上担子也重了许多。禾青顾不得闲话,问的都是正经事。事后,便让在一边巴巴守了许久的三儿送春夏出去。
    钟粹宫这厢才歇下来,养心殿便走了两路的奴才,一路是永寿宫,一路是钟粹宫。井井有序的十来人中,各有三人捧着珍贵物件而去。
    禾青听闻是养心殿的奴才,连忙扯了扯衣裳,让其进来。陈福笑着恭敬的请了安,道了喜,便让奴才把雍正赏赐的物件,都掀开给禾青看。黄地米分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玉麒麟吐书,掐丝珐琅甪端,都是吉祥瑞兽为主。禾青看着吐书外,两样鲜色的物件,哭笑不得,“皇上遇着什么开心事了?”
    “娘娘神算,皇上前日子亲自描绘的瓦纽,内务府的人心思敏捷做出来了。寿山石雕璃纹瓦纽,那是巧夺天工,栩栩如生。皇上大悦,说娘娘有功。”
    当日,禾青对于图纹也做了参考。但是没见到成品,禾青却不当真。陈福见禾青笑而不答,弯了弯腰,又道,“皇上说了,贵妃娘娘性情大气,钟粹宫里难免显得素净,遂让奴才把物件都摆上才好。”
    赏赐东西,还要嫌弃说上一番。禾青心里原来觉得冷落的心思,哪里还能说什么,只是面容上恭敬道,“那就有劳谙达了。”
    陈福见禾青这样配合,不由的松了口气,福身亲自把掐丝珐琅甪端摆在厅堂一侧。
    实话说,雍正真不是随意乱说的。陈福两眼一打量,这钟粹宫按着规制,那可是有着二子一女的贵妃!不论恩宠还是子嗣,那都是了不得的人物。内务府的奴才一个个人精似的,知晓贵妃得宠,一个劲儿的把好物件送上来。只是贵妃就喜欢玉,翠,青花瓷器一类。遂这钟粹宫还来不及花色繁琐起来,却满满当当的都是白玉,绿翠一类,间或有些新奇的木雕。若是鲜色的,便是那些日日摘进来的新鲜的花儿,这才不算太过素净。
    好在物件都是贵重的好东西,倒也不至于让人轻视。
    陈福把黄地米分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放在了矮几上,禾青见这样鲜色的东西放在眼前,总觉得有些别扭。
    刘氏送走了陈福,禾青看了几眼,终是很给面子的没有挪开。自己却站了起来,坐在了案桌前。刘氏回来的时候,杨氏也进来了,“皇上只赏赐了皇后和主子,对外说是皇后贤德,掌管后宫有功。”
    皇后是掌管后宫有功,她却是玩笑着画了个图有功。禾青心里有了底,笑道,“都赏了什么?”
    “皇上赏赐永寿宫掐丝珐琅三狮戏球纹鼎式炉,犀角镂雕鹤鹿同春杯和碧玉龙凤瓶。”杨氏低了低头,回道。
    果真。皇后就是贤德有功,赏赐的是龙凤。她仗着的就是恩宠,赏赐的也只是物件。禾青看杨氏小心的模样,好笑的摆了摆手,“知道了。”
    杨氏身子一顿,又道,“奴才打听到养心殿的消息,也不晓得可是真切。”
    “说来听听。”禾青有些兴致,歪着身子,靠着椅背。
    杨氏面容带了喜色,扬了扬道,“奴才听闻,皇上正替怀恪格格拟册封公主的圣旨。并有意,要抚养几位亲王格格。”
    册封公主?禾青并不看重这个,朝曦在蒙古日子过得潇洒,也不拘束公主府的规矩和那些嬷嬷的辖制。圣祖晚年开恩,两母女见过一面之后,听闻不多久朝曦便有喜了。日子过得乐呵呵的,册封也不过是抬举一点而已。对雍正而言,也不过是写几个字罢了。
    只是抚养亲王格格?禾青眼珠骨碌一转,“可有听闻,是哪些格格?”
    “奴才也不清楚,皇上似乎也只是有这个意思罢了。”杨氏摇了摇头,她如今能伸手这样长,已经是仗着宫中姐妹的帮助了。再多的,只怕让禾青心里都忌惮了。
    禾青只是看了杨氏一眼,这些事情最简单的就是问魏珠一等,再不济就是姜侍奉和一些小奴才,她自有法子清楚。杨氏把话传达,禾青便让她先下去。
    前几个月的时候,十六爷便得雍正令下,改袭承庄亲王爵位。他底下,倒是有个几岁的格格。若是按着皇家规矩而言,挑了她的女儿册封公主,便是外嫁蒙古,那也是天恩浩荡。如此一来,朝曦册封一事,更加无足轻重。至少禾青心里想着,似乎更是为了以后做的打算,谈不上什么父女之事。
    不过人生在世,哪里就这样分的清清楚楚的。禾青也不至于这样想着,给自己心里找罪受,思量杨氏的消息不能做假,不由得心里也捣鼓起来。她原想着国库紧张,自己折了给雍正填进去。但是杯水车薪的,反而引人注目。倒不如自己数目折一些,跟着送圣旨的人一同,送到朝曦手里,岂不更好?
    禾青有了打算,人也有了精神。连忙起身把书房里的账本一等翻了出来,又自己拿着私库的钥匙挑挑选选的。直到这日雍正得了空,过来钟粹宫坐一坐的时候,还来不及欣慰厅堂摆设好看一些,便被禾青拿着的两个小匣子吓了一跳。
    “我如今在宫中,里外打点都不如以往方便。奴才们再好,可到底不比自己常看着放心。我这折了一些银两和地契房契,想着都给朝曦一些。”禾青推了左侧小匣子给雍正。
    雍正一顿,指着另一个道,“那这个,是给弘昫的?”
    至于弘昰?给他不是败家么?雍正压根不往那处想,也没料想其余的。
    禾青莞尔,摇了摇头,“这个匣子里都是这些年经商得来的,还有原来一些商人搭了上北的生意,积攒了一些暴利。这数目累积起来,说小也不小了。左右在我手里也没个去处,放着又是浪费,就想着给四爷拿去,多少也能解一点燃眉之急。”
    匣子打开,里面尽是大额的银票,叠叠罗罗的在匣子里满满当当,估摸一瞧就知晓是个大数目。除了暴利,还真不晓得哪里能来这样多的银钱。禾青和人搭了生意,雍正是知晓的。
    且不说做戏,但禾青也实在是不想能赚这么多,一来是避嫌,二来她是当真的无处可用。弘昫大有自己的产业,弘昰在外多少人供着,禾青手里多得是,自然不在乎这些。
    雍正见此,不由得耷拉着眼,有些气闷。
    禾青不见雍正有反应,抬眼一惊。雍正两眼直勾勾的盯着匣子,恨不得生吞活剥一样,眼珠子都绿了!

☆、第204章 人为财死小阎王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遑论是宫中。宫中嫔妃也随之跟风,尤其是年氏,她惯来得宠,又有年氏一族常孝敬,拿出来也是不小的数目。
    武有志兴高采烈的把往年赏赐下来,官僚之间所赠的私物都拿了出来。弘昫学着禾青的,把自己名下的一些得成献了出来。弘昰可没什么置办的家业,就拿了一点体己钱,还有弘昼一同,跑到雍正跟前寒酸了一阵。
    百官无有不争先恐后跟着的,只是这拿的多少,也是一门学问。雍正人前黑脸,人后白脸,有回跑到钟粹宫里来偷着乐。禾青只觉得太久没见过雍正这个样子,也舍不得再说他一句傻。反而是弘昰趁机上蹿下跳的,被雍正甩手跟着弘昰。弘昫见弘昼还跟着弘昰混,两个十来岁的小子,整日里无法无天。心里一个念头起来,便挥挥手让两个弟弟一起敲锣打鼓的穿梭百官宅院之内,搜刮脂膏,不亦乐乎。
    因为这个,有些命妇福晋进宫,都要拜帖钟粹宫。禾青无可奈何,有些都是老一辈的人家,又想近来闻得的一些风声,迫不得已见了一回。却不想禾青正襟危坐的,还没招呼上,就见进门的媳妇冯氏趁着疾步而来的方佳氏。两人神色有异,看得禾青嘴角的笑意勾了勾。
    不用人说,方佳氏便俯下身子,行着大礼,焉焉怯怯的含着苦涩泪意,戚戚的就在钟粹宫里哭了起来,禾青只觉得荒诞不已,“恭人莫急,您老人家啊上来就哭,我这都弄糊涂了。”
    方佳氏五十来岁,其夫是四品道台。虽说官品不大,但是为官多年,道台原就是肥差,在朝廷官员之中左右逢源,是个得志小人。方佳氏跟着倒是享受了不少的财福,圣祖在世时亲自下旨册封的四品恭人。
    禾青不堪增面也要看佛面,见她三番五次的求见,这才见她。只是方佳氏这幅作态,活似问罪,逼着禾青一般。看得三儿眉头皱了又皱,对着一边的镜儿等使了眼色。镜儿一顿,原来是要端上绣墩,再一碗热茶奉上的心思,也歇了。
    钟粹宫的奴才跟着主子,只是巴巴的看着方佳氏哭。
    冯氏毕竟年轻,脸上红了红,只觉得丢脸极了。方佳氏心里有些恨,婆娑着一双泪眼,道,“恕奴才失礼,实在是家中有难,数日难眠。今日见到娘娘,只觉得有了盼头,还请娘娘做主啊!”
    禾青津津有味的看着方佳氏,心里头乐极了,面色也随着方佳氏晕红了,“哪用这样看重我的,你家中之事乃是私,老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