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田园风华-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林听说小四病了,连忙进屋将小四抱了出来,对沈雁翎道:“三叔,我身上没钱,能先借我点钱吗?我得赶紧带小四去看病。”
这时夏河和刘氏也跟出来了,对着夏林骂骂咧咧的,沈雁翎皱着眉头,从夏林手里抱过小四就向自家走去,此时天色已晚,况且小孩子的病拖不得。夏林知道沈雁翎是要带小四去看病,也顾不得别的,拉上小三跟上,头也不回的对爹娘说:“打回来的猎物都在院子里,你们自己弄吃的。”
正文 第十章 叹息
沈雁翎抱着夏云快步走回家,推门进去,倒把正在逗阿平玩的宁儿吓了一跳,皱眉问道:“怎么了?这是谁家孩子?”
“二哥家的小四,烧了一天了,这会儿去镇上也难,况且孩子的病拖不得,我就带回来了,你给她看看吧!”沈雁翎把夏云抱进屋里,对宁儿说道。
夏云在沈雁翎怀里就不哭了,这会儿又迷迷糊糊睡去了,感觉到小孩儿身上的高温,沈雁翎也是一阵担忧。
宁儿闻言把阿平放下,走近来查看夏云的情况。小女孩儿长得清清秀秀的,但此时一张小脸泛着红,嘴唇烧的干裂,紧闭着眼睛,呼吸有些急促,眉头因为难受而皱起,看得宁儿一阵心疼。宁儿知道这么大的孩子发高烧是很危险的,忙让阿筝拿毛巾浸了凉水来给她降温,她则仔细查看了夏云的眼睑、舌苔和脉搏,然后从这几日才制的药丸中取了一粒,喂夏云服下,又灌了一口水下去。
这时夏林和夏雪也赶了过来,宁儿便向夏雪问起夏云的情况,然后点了点头,说:“已经服了药,只要热度退下去就好了,只是时间拖太久了些,今晚要用心照顾。”
“只要小四好好地,我今晚不睡觉也要照顾好她。谢谢三叔三婶,今天要是没有你们小四只怕……”夏雪听到四妹没有大碍了,终于舒心的笑了,但想起父母和大哥的种种,不由得心酸,眼泪又要掉下来了。
“三姐姐羞羞,这么大了还哭鼻子。”阿筝嘴里说着,却拿了帕子给夏雪擦眼泪。
这时夏林却一下给沈雁翎和宁儿跪下了,“今日夏林和妹妹的三叔三婶相救,若不然只怕我们兄妹都没有命了,从今往后,只要三叔三婶一句话,我们兄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沈雁翎和宁儿连忙把夏林拉起来,“都是一家人,怎么说这样的话,快起来,你是我们侄儿,小四是我们侄女,就是陌生人我们都不会见死不救,何况你们。小三,你还没吃饭吧,这会儿大概还热着呢,跟三婶先去吃饭,好吗?”
这时,夏雪才意识到自己还饥肠辘辘,脸上一红,见哥哥点头才跟宁儿去了厨房。
因为夏云就医太晚,病情比较严重,宁儿一直留他们到夏云的呼吸平稳后,热度也逐渐退下去了,才让他们带夏云回去,取了几粒药丸,交代夏林每隔两个时辰给她喂一次药,多喝水,并且嘱咐明早拿了猪大骨炖了汤给夏云补补身体,她知道夏林家过的不算好,猪肉应该是要卖的,但猪大骨却不值什么钱,肉铺或者饭店都不会要的,哪里知道那些猪肉有三分之一,夏河夫妇是要留下自己吃的。
而自始至终夏河夫妇和夏风那个长兄却始终没有出现,看着兄妹三人瘦小却坚强的背影,宁儿夫妇也是心酸,叹了口气,宁儿道:“早知道就该把猪肉都给夏林。”
沈雁翎叹了口气,“他不会收的,那孩子是个好的,那一半还是我压着他才拿的。十五了,过两年就该说亲了,只是有这样的爹娘,谁家姑娘肯嫁他家啊!这做父母的不明事理,不会持家,害的可是孩子。”
宁儿赞同地点点头,看向阿筝和阿平,道:“别的咱做不到,有机会多帮帮他们吧。”
夏林兄妹离开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因为阿筝明日要上学去,宁儿早早便让他睡下了,阿平就更不用说了。此时宁儿也十分疲倦了,撑着眼睛收拾屋子,倒让沈雁翎先睡。沈雁翎心疼宁儿,让她睡去,自己收拾,宁儿看了屋里的药材,她可不希望明天再返工,道:“不麻烦,你明日不要上镇上去卖肉吗?早点睡吧,明日阿筝第一天上学堂,你把他送过去吧!”
沈雁翎点点头,洗漱睡了。
次日,沈雁翎早早便把阿筝叫起来了,自己去厨房弄了早饭,叫了阿筝吃,但并没有叫醒宁儿,今日并没有宁儿什么事,昨晚睡得晚,让她多睡一会。而宁儿其实在父子俩起来的时候就醒了,只不想动,况且她又没什么事,搂着阿平继续睡了。
待宁儿起床已是太阳升起了。睡得饱了宁儿心情也好,一睁眼便见阿平静静地看着她,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粉嫩的肌肤,十分惹人喜爱。宁儿亲了亲阿平的脸蛋,起床洗漱后便去厨房给阿平煮上米羹,也把昨日采回来的药熬了汁调进米羹中,待差不多好了,才加入糖,虽然加了糖药效会有所损耗,但阿平太小,还喝不了苦药。
熬好了米羹,宁儿抱着阿平先自己吃饭,米羹还需要等温了才能喂阿平吃。沈雁翎的手艺算不得好,起码远不及宁儿,不过也算不错了。阿平大概不满意母亲自己吃饭,不喂他吃,对着宁儿挥舞着小手,伊伊呀呀地说着宁儿听不懂的话。宁儿看得乐了,拿小勺子舀了一勺米羹,吹凉了喂给阿平吃。小人儿乖乖地张口,吃了下去,似乎尝到些许苦味,不大高兴地微嘟着嘴。
宁儿又舀了一勺,吹凉了喂他,嘴里还说着:“娘知道,这不如昨日的好吃,不过,你身体不好,得吃药才能向哥哥一样长得健健康康的,乖了,张嘴!”虽然小人看上去不怎么乐意,但宁儿的勺子送到嘴边,阿平还是老老实实张嘴吃了。宁儿满意的笑笑,索性放下自己的饭碗,专心的喂阿平吃饭。
等母子俩都收拾完毕,宁儿把药草拿出来晒着,想起夏云,也不知情况怎么样了,不过既然没再过来,想必已经没事了。宁儿抱起阿平,作为一个医生,宁儿有她恪守的准则,总要亲眼见到病人没事才行。
锁了院门,宁儿抱着阿平向夏林家走去。还未下春雨,地里的活还不忙,家里的男人多半会上山去打些猎物,女人则在家中做家务,做做针线活儿。宁儿一路上遇到了好几个妇女,早听说宁儿好了,与她说了些话,问起阿平来。宁儿知道村子不大,哪家有什么事大家都清楚,自然不能谎称自己所生,便实说是抱回来的。乡里人淳朴都为阿平一阵唏嘘,难得有个好归宿,也就不再提了。
正文 第十一章 串门
不久,宁儿就抱着阿平到了夏林家门口。宁儿抬手敲门,便听见夏雪的声音:“谁呀?”
“是我,三婶。我来瞧瞧小四。”宁儿应道。
“来了来了。”便听到一人小跑的声音,接着院门便打开了。原本夏河夫妻跟夏风出门是要锁门的,但出了夏云的事,夏林今早硬是等着他们起来,拿了锁才上镇上去的,就怕小四再有什么事,还出不得门求救。
夏雪见到宁儿十分感激,领着宁儿进屋。夏林家房子不算好,一排茅草房,土坯的,宁儿不敢保证雨天不会漏雨,一共三间房,另有一间厨房和放杂物的地方以及一个竹棚,大概像宁儿家一般用来养打回来的活物的。
小四虽然退了烧但身体还很虚弱,躺在屋里休息,见到宁儿进来,轻轻的喊了一声,宁儿应了,把阿平放在旁边的床上,给小四检查身体。夏雪按照宁儿的吩咐,早早就烧火拿猪大骨给小四炖了粥,喂她喝下,小四的脸色倒是好了不少。宁儿点点头,小孩子恢复的不错,又向夏雪交代夏云身体尚未恢复,不要给她吃刺激的东西,今天最好就吃排骨粥,可以炒一点蔬菜。
夏雪点点头,她从不知道拿猪大骨炖的粥有那么香,她和哥哥今早也喝的粥,连父母和大哥也说好喝。便道:“三婶的法子真好。三叔和三婶帮了我们这么多,今天还特意过来看小四,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们了。”
宁儿笑笑,忽想起什么问道:“小三可会做衣裳?”
夏雪点点头,因为母亲不顾家,她早早就学会了做衣裳,从她七八岁起,他们兄妹的缝缝补补的活就基本上都是她做的,从去年起,就是衣裳也是她做的,说起来她的针线还是不错的。
宁儿闻言明显地兴奋,又问道:“那,你会做小孩子的衣裳吗?”
夏雪想了一下,说:“我给小四做过,不过再小的就没做过了,想来,都差不多吧!”
宁儿点点头,对夏雪道:“小三啊,三婶能不能求你件事?”
“三婶的事,只要吩咐小三一声就是,哪里用得着客气。三婶要小三做什么?”夏雪回答道。
宁儿点点头,说:“三婶不会做衣裳,前几日因为阿筝要上学堂去,就麻烦你四婶做了两身了,她家还有小芸要操心,我也不好再麻烦她,就想麻烦你给阿平做两身衣裳,可好?”宁儿说起这件事还很是惭愧,毕竟在这个时代的女子,女红都是必修课,就算是大户人家的千金也不例外,这个身体的本尊真不知道是个怎样的存在,或者真是天分太差不得不放弃了。
夏雪闻言,微微惊异,但也没有嘲笑宁儿的意思,只说道:“好,小三一定好好做。”
宁儿见夏雪应下来了,很是开心,接着说道:“我已经叫你三叔去买了布,晚些我叫阿筝送过来,嗯,小孩子长得快,你可以稍微做的大一些。”
夏雪点点头,难得可以为三婶做点事,夏雪暗自给自己鼓劲,一定要给小堂弟做身好的,所以第二天,小四身体好了些,夏雪还特地去阿莲家请教了做衣裳的事。
从夏雪家出来,天色已经是下半晌了,太阳有些烈,宁儿便抱着阿平快步向家走去。回到家中,沈雁翎已经回来了,正在院子里编竹篓。在乡下,竹篓用途多,每家都离不得,但并不是哪家都有人会编竹篓,再加上镇上有专门收购竹篓的,运到北方去卖,因此倒是不愁销路,而竹子大多都是野生的,成本低,村子里编竹篓卖的有四五家。沈雁翎手艺好,有时还会编些别致的花纹上去,卖的还不错。
发觉宁儿回来了,沈雁翎笑着问道:“去看小四了,可好了?”
宁儿点点头,把阿平抱回屋里,答道:“已经没有问题了,只是还虚弱,养几天就好了。对了,给阿平的布料买回来了没?我请小三给阿平做衣裳,要到春耕了,阿莲也忙不过来。”
沈雁翎点点头,他倒是知道小三手艺不错,况且夏林也不大让她下地干活,只是不好开口,不过夏雪跟她哥一样,得人恩惠老想着要回报,让她帮忙做点事也是好的。便道:“这样也好,省的那丫头总想着承了我们的情。我刚给爹娘四弟送了些肉过去,你没在家,就没跟你说。”
宁儿早上看到沈雁翎分好的肉,便猜到了,这本也是应该的,她自然不会有异意。看鸡棚里的食物没了,便拿了木盆喂鸡。
下午没什么事,宁儿便拿了一本沈雁翎的书翻看,边看着年幼的儿子,沈雁翎在一边编着竹篓,倒是安宁祥和。
这时,院门被拍响了,沈雁翎便问道:“谁啊?”
“三叔,是阿林,今日肉卖的好,我给弟弟买了些点心回来。”阿林在门外答应着。
宁儿开了门,阿林进门把点心递给宁儿。宁儿看了一眼,是镇上比较精致的点心,村里人很少会买,便道:“你家也不富裕,怎么这么破费给阿筝买这么贵的东西?你的心意我们收下了,以后可不要这样了。”
阿林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说:“小四胃口不好,我买了给她开开味的,就顺便给阿筝买了一份,真不是特意买的。”
宁儿笑笑,今天见了小四,似乎胃口还不错,不过她也明白夏林的心意,没有多说,只招呼夏林进屋坐。夏林连忙摇头,只说家里还有事,要回去。宁儿也不勉强,进屋拿了布,让夏林给小三带回去。想来小三已对夏林说过这件事了,拿上布便回去了。
宁儿看着天色也不早了,便开始准备晚饭,把沈雁翎剔下的骨头煮上,又拿了几个土豆削了皮,切成块煮进去,把阿平的米羹放在火边煨着,等开了,便先喂阿平吃饭,免得吃饭的时候,他又在一边吵闹。
宁儿喂完阿平,阿筝也下学回来了,第一天总有些新鲜劲儿,阿筝回来便跟父母说着他在学堂的事,似乎一点都不累的样子,还逗着阿平玩。宁儿见汤也炖好了,便把饭煮上,同时准备炒菜。昨天炒了一部分的猪肝,但今日宁儿到没打算继续炒猪肝,而是取了猪心,炒了,另炒了一个大白菜,荤素搭配,很是不错。
正文 第十二章 继母
清明时节雨纷纷,村子里也开始春耕了。家里的田地并不需要宁儿多操心,每日除了照顾阿平便是做做家务,给沈雁翎送水送饭。阿筝已习惯了每日上镇上上学堂,上学不见得多用功,但胜在脑子聪明,倒是结交了不少的玩伴。对此沈雁翎也没有多做苛责,毕竟孩子还小,他也不指望阿筝从那么小就用功,而宁儿更不愿意阿筝变成一个书呆子。
好容易天放晴了,田里的活也做完了,宁儿便把阿平留在家里,上山去了。这个时节山上有不少的野菜,下了雨,蘑菇也该生了。
山路很湿,并不好走,宁儿手里拿了一根竹竿慢慢往山上走。果然,没多久宁儿就见到了一丛丛的野菜,长得极好,旁边另一种已经采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想必是人们尚没有识得的。
心情很好,宁儿一样采了一些,继续在山林中走,过了中午,才慢慢向山下走去。此时背篓里已装满了各种野菜还有蕨菜和蘑菇。
回到家中的时候,还没进门就听到沈雁翎哄阿平的声音,可惜小家伙不怎么给他爹面子仍然哭闹不止。宁儿有些疑惑,阿平一向很乖,尿湿了、饿了也不会哭闹不止,难道生病了。便在这时,传来了一个老妇人的声音:“你瞧瞧,你瞧瞧,这么小就这么个烂脾气,我当奶奶还说不得了?你们日子过得就不好,怎么还去捡来这么个有爹生没娘养的野孩子?还有你那个媳妇,这大白天的跑哪儿去了,既要养,怎么又把孩子扔给了你,一聪明了就迫不及待的要去疯了,亏你还拿她当个宝……”
“娘你就少说两句把,我把孩子哄睡了先。”沈雁翎一贯温和的声音,但带了些许的恼怒和不耐烦,这继母不待见他,他也不甚在意,虽不喜欢别人说宁儿不好,但哭儿面前他也顾不得其他。
宁儿算是明白了,是婆婆不知道为什么跑到家里闹事来了。说起来,这个婆婆一直不待见沈雁翎,当初更是随便一句话就决定了沈雁翎和宁儿的婚事,虽然是她让沈雁翎娶的宁儿,但宁儿过门之后,她也十分不待见宁儿。就是后来分了家,在外人面前,也不说沈雁翎夫妇一句好话,而阿筝这个孙儿也从来不曾带过,跟几个堂兄妹在一起她也不是忽视,就是苛责的,搞得现在阿筝看她都带着疏离和防备。说实话,宁儿很不想见这个婆婆,但心疼儿子的她却不能不管,况且她并不希望他们家和继母的关系继续恶化,让父亲难以做人,沈雁翎说过父亲待他恩重如山。
宁儿推门进去,似乎吓到了婆婆,到底是在说人坏话,让人撞破了总是不自在的,对着宁儿便是一阵怒骂,夹七夹八的震得宁儿耳朵嗡嗡的。努力平息了一下心底的不满,宁儿尽量平静的对婆婆说:“娘到家里来,宁儿和相公都是高兴地,只是不知什么事惹了娘生气?娘先坐坐吧,宁儿哄好了孩子就给娘倒水。”说着便从沈雁翎怀里抱过了孩子。
沈雁翎把阿平抱到宁儿怀中,便对继母道:“母亲稍坐,雁翎把东西收拾一下。”便拎起宁儿背回来的背篓,往厨房去了。
沈雁翎的继母朱氏见两人各做各事,都不理她,心里一阵气结只想把门一摔就回去,却又不甘心什么都没捞到。对于几个儿子,老大朱氏是看重,老二是恨铁不成钢,老四是偏疼,但对老三,朱氏的感情很奇怪,既是刻意刁难,又想占些便宜,在外还要表现出一副爱惜继子的样子,而沈雁翎因为父亲的关系,对朱氏也是尊重的,外人看起来一家人关系还不错。
待宁儿哄睡了阿平,抱回屋里放下,沈雁翎也收拾好了东西,还一样捡了一些给朱氏带回去。两人走到朱氏身边,开口问朱氏过了的目的,他们可不觉得朱氏是过来串门的,没什么事她基本就只有要钱要物才会到沈雁翎家里来。
朱氏这时倒也没有夹七夹八的扯,直接说道:“后天你们五妹成亲,你们早些过来帮忙。”
这下不止宁儿,沈雁翎都惊住了,之前完全没听说,怎么这一下就要成亲,倒让他们想起了他们成亲的时候,即便像他们这样,也是半月后才成亲的,忙问是哪家人,怎么这么急。
朱氏却不肯说,拎上东西就出门去了,倒让沈雁翎和宁儿十分错愕。
“怎么回事?我之前什么都没听说啊?这么急,怕是亲戚都难得通知齐,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宁儿看向沈雁翎道。她对那个小姑子印象还不错,很温和,又善良,长得也不错,一直东挑西捡的,选不定婆家,但到现在也不过十五,没有理由急急地嫁出去吧。
沈雁翎也十分疑惑,但猜也猜不出来,便决定直接过去问父亲。宁儿想了想,她来到这里之后还未见过公公,而且阿平也不曾让爷爷看过,时辰尚早便抱上阿平,往公公家去了。
朱氏大概是到村子里别家去请客去了,宁儿跟沈雁翎带着阿平进门只见到阿莲在院子里做针线活儿。刚分家的时候,沈父和朱氏是跟阿莲他们同吃同住的,但因为朱氏一定要说阿莲饭做得难吃,坚持要分开吃饭,最后闹得沈父不耐烦了,便自己开伙,但仍然住在一起。
“三哥三嫂,你们来了。是为了五妹的事吧?”阿莲将两人带进去,问道。
两人点点头,“之前什么都没听到,今日娘去家里说,却说后天就要成亲,连对方姓甚名谁都不曾提起,究竟是怎么回事?对方品行如何?”
阿莲叹了口气,道:“这也是没法子,五妹的清白都毁在那个人手里了,不成亲还能怎的。好在那人也算长相周正,从平日里行事来看,也不像是那般的人,只不知为何做下那样的事。又说要急着去京城,才急急忙忙的要成亲的。”
沈雁翎和宁儿听得惊奇,忙问是什么时候的事。阿莲道是昨日,五妹独自从赵家村回来,出了事,那人倒也有些担当,陪着五妹回来,便向爹娘提了亲。说母亲本是要告官的,只是告官到底最委屈的是五妹,往后怕是难以许到好人家,而父亲又看好那个人,才定了下来。
“那人就在屋里,三哥三嫂进去看看也好。”说罢便向屋里道:“爹,三哥三嫂来了。”
宁儿和沈雁翎便抱着阿平进了屋,果然见一年轻人和父亲坐在屋中,正下着棋。见夫妻两进来,便招呼两人坐,而那个年轻人却直愣愣的盯着宁儿看。
沈雁翎不悦,把宁儿挡在身后,冷声道:“你既要娶五妹,她便是你三嫂,怎可这般无礼?”
那年轻人一愣,但很快便恢复过来了,说:“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三嫂跟我的一个友人长相十分相似,才多看了两眼,还请三哥三嫂恕罪。”
正文 第十三回 婚事
沈雁翎听他说得诚恳,眸色中也确实没有亵侮之意,而宁儿的来历他都不清楚,说不定还真是宁儿的亲戚,脸色便和缓了些,只是现在他还不能就这样相信他,便道:“世间之人常有相似,这也算不得奇怪,倒是有缘。”
那人点点头道:“三哥说得是,是云桥莽撞了。”
“好了,雁翎,宁儿,既来了就过来坐吧!这是阿平?过来我抱抱。”坐在里边的沈父出声道,但是宁儿分明看到老头子趁着他们说话,偷偷藏了一颗棋子,看到宁儿的笑意,还拿眼警告的瞪了宁儿一眼。宁儿便笑着把阿平递到沈父手里,跟着沈雁翎坐下。
沈父抱过孩子,在怀里逗弄着,还一边对云桥说,“该你了,快点落子。”
云桥点点头,低头看棋盘,微微一惊,抬眼瞥了沈父一眼,无奈笑笑,接着下棋。沈雁翎看着云桥的表情,露出一个无奈的笑,他爹的脾气他还是了解的,他还以为这招光就对他用的,看来这个云桥棋艺不错。旁边的宁儿碰碰沈雁翎胳膊,低声问道:“你也发现了?”
沈雁翎叹了口气,低声道:“老头子用这招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说完便见沈父一眼瞪过来,沈雁翎耸耸肩,不说话了。
云桥显然也注意到这边的动静了,看着沈雁翎和沈父的表情,了然地笑了笑。
沈父逗着怀里的婴儿,下着棋,边跟沈雁翎说着话:“你们今日过来是为了你五妹的是吧!这就是你妹夫,叫云桥,你们有什么话问他就是。”
“五妹呢?今日怎么没见她?”宁儿想看看当事人的情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