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医女_么么愚-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虎子看看阿媛,见阿媛点头才敢收下。
“走,我们做饭去。”
“姑娘想吃什么告诉我,我去做。”阿媛诚惶诚恐地说,“我既然来了,哪里还有让姑娘下厨的道理?”
顾采薇笑着摸摸虎子的头:“你刚来,不知道我口味,我教你做。等你把我会做的菜都学会了,我就都交给你。”
虎子见她和善,壮着胆子说:“大姑娘,我给你烧火,在家里我也给祖母烧过火。”
“不可妄语。”阿媛板起脸,又对顾采薇解释道,“那都是婆婆哄着他玩儿。不懂规矩,让姑娘见笑了。”
顾采薇不以为然的说:“几岁的小豆丁,天真烂漫,有什么不好?何必拘着他,我这里也不是大户人家,规矩什么的,不用时时挂在嘴边。虎子,走,我给你做好吃的去。”
阿媛来了之后,顾采薇就没那么累了。
一则村民们过了凑热闹的时候,一天一两个患者算正常的,二来阿媛实在是太勤奋了,家里的每一处都被她擦得一尘不染,她最经常的状态就是拿着抹布,在地上的家具上蹭来蹭去。
“阿媛,行了,再擦柜子都让你擦坏了。”顾采薇坐在炕上招招手,“来,给我看看这几个字摹得怎么样?”
阿媛放下抹布,净了手,才站在炕边替她看字。
“姑娘进步神速,”阿媛在她面前,脸上永远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
顾采薇总觉得她这样太累,她也习惯了她讲话的方式,所以她在静静地等着她的“不过”。
果然,“不过,姑娘的捺,力度不够,斧凿痕迹略重,您看这样是不是更好一些?”说着,阿媛示范了一遍。
“嗯,我再来试试……”
“姑娘这次写得很好,不过……”
这是两人相处的常态,不过有时候阿媛指点的内容变成了针线,还有时候变成了仪态。
关于学习仪态这事,是阿媛说服顾采薇的。
“大姑娘,我知道你心气高,未必想靠男人。”阿媛说。
听她如此说,顾采薇吃惊地看了她一眼,她这点都能参透?果然比宋铎、刘辛他们强很多。
阿媛看她愕然的样子,会心一笑,扶了扶她梳得一根乱发都没有的鬓角,眼神陷入回忆的浅浅怅惘:“我以前伺候过一位三姑娘,也是年少志高,天天把不嫁人挂在嘴边。不同的是三姑娘想考状元,姑娘您是想悬壶济世罢了。”
不过,那三姑娘不过嘴头说说,您却是真的想这么做,而且确实内心深处并不依赖任何人。这句话,阿媛没有说。想起往事,她的水眸不由沾染了一丝愁怨。往事已矣,可是伤痕估计到死,都愈合不了。可是那府里,也没人在乎,一个小丫鬟的伤痕,她自嘲地想。
“做姑娘的时候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做了人家媳妇儿,即使是豪门权贵家,媳妇儿要做的事情,要守的规矩也太多,所以很多姑娘都有不嫁人的想头,但也就是想想罢了。姑娘是真的,我知道。”阿媛压抑住埋藏在心底,蠢蠢欲动的负面情绪,笑着说道。“可是姑娘要做大靖朝第一女医,将来肯定要给达官显贵、巨贾名流看病,学礼仪不是为了取悦他们,而是不被他们看轻。”
顾采薇不算固执,两世都信奉“听人劝、吃饱饭”和“技多不压身”,所以也就跟着她学了一些行起坐卧的规矩、仪态。好在阿媛并不严厉,也不苛刻,所以学习过程虽然累些,但是也算快乐。
越相处下来,顾采薇就越发现阿媛像一本古代女子典范百科全书,而且是VIP版本的。她到底是何等高门的丫鬟,才能如此优秀,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若不是她拒绝,阿媛是要教她弹琴的。
而顾采薇能教给她的,除了认识草药外,只有自制扑克玩的“跑得快”,想想真是无比汗颜。
其实,在阿媛心里,也是无比敬佩顾采薇的。
她见识过形形色色的贵女,或贞静贤淑,或活泼灿烂,或才思敏捷,或长袖善舞,甚至还见过潇洒如同男儿,骑马武术皆精的女中豪杰。但是她未曾见过如顾采薇一般,真正不畏世俗,活出本心的人。
她看似寻常,实际上像天边自由流淌的云彩,谁都抓不住她,看似没有规矩,实际最有行事规范和界限。阿媛不知道,自己说不出的这种感觉,这在现代,叫做不为任何外物所困的自由的心。
两人唯一相同的是,都在猜测对方到底是在怎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第四十三章阿媛的建议
“阿媛,你在绣什么?”顾采薇放下纸笔,看着阿媛正拿着一块桃红的绸料在绣,鱼戏莲叶,已经看出大概,色彩鲜艳,精美异常。阿媛垂着头,露出一段白皙的脖颈。
听顾采薇唤她,她抬头,手却不停,笑着说:“大姑娘,我闲着没事,给你绣个肚兜。”
顾采薇已经凑过来,摸着栩栩如生的小鱼,大呼浪费:“做外衣还行,肚兜做成这样,太奢侈了。”
阿媛笑得温婉:“横竖我也是闲着。姑娘可是看书累了,我给你端杯蜜水可好?”
顾采薇摸摸肚子,感受到肚子明显多了一圈,苦恼地摇摇头:“不要了,自从你来了,把我养胖了许多。这可怎么瘦下来?”
阿媛掩嘴笑:“人人都以胖为美,偏偏姑娘反其道而行之。”
“你不懂,你不懂。”顾采薇撇嘴,让她一个崇拜了二十年马甲线的人改为崇拜大肚腩,太困难了。
说着,她把炕桌推到角落里,自己开始做瑜伽。
“姑娘又弄些奇怪的了。”阿媛笑道。
“快来跟我一起做。你天天低头,对颈椎不好,做这个也放松肩膀和颈椎。”顾采薇发出邀请。
“我学不会。”阿媛第无数次拒绝她的邀请。
“真傻。”顾采薇说,“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你看这半个多月,你的脸蛋是不是滑了许多?”说着,她停下动作,趁她不备在她脸上摸了一把,然后像偷香窃玉得手的采花贼一般嘿嘿地笑。
“姑娘!”阿媛娇嗔一声。
顾采薇最喜欢捯饬东西,胭脂、花露这些都难不倒她,还自己动手做面膜,阿媛刚开始的时候还不敢放肆拒绝,所以成为她的“实验对象”,不过确实很有成效就是。阿媛在李家呆了几年,皮肤粗糙许多,养了这段日子,好了很多。
“我想着,等我再研究几种胭脂水粉出来,是不是等明年春天,就能开个小铺,专门卖这个了?”顾采薇趴在炕上,手捧着腮遐想。
“姑娘,”阿媛咬着嘴唇,想了想后还是说道,“这个太难了。在村里、镇上,没几个人用这些。就是出门系个鲜艳点的头巾,都害怕被人指指点点,更别说……”
说着她脸上露出苦笑,显然想到了自己这几年来的遭遇。
“那去县里?”顾采薇说,然后自己很快就否决了,“那可不行,太远了,人又多。”
县里毕竟不像村里,人员情况单纯,又安全。万一去县里,她个孤身女子,被人拐卖了都没地方哭去。
“是啊,”阿媛劝道,“而且在县城里做生意,都是要打点很多关系。县衙的差役,还有收黑钱的地头蛇,姑娘家真是不方便。”
顾采薇点点头,现代尚且很多地方如此,更何况古代。
“那就算了,我就负责把我们阿媛收拾得漂漂亮亮就行。”顾采薇笑着打趣她,“反正我还可以采草药,行医,也饿不死。知足常乐,知足常乐。”
“说到行医,”阿媛终于停下手里的动作,望着顾采薇说道,“姑娘,阿媛有一点想法,说出来,如果不妥当,姑娘也包容些。”
“你我之间,不必如此。”顾采薇挥挥手,“我们住在一起,你又教我这么多,如果不是你不自在,我是想认你做姐姐的。”
“阿媛不敢。”阿媛惊得从炕上下去,敛容垂首惶恐道。
“看看,我就知道会这样。”顾采薇无奈地摊摊手说,“快上来,我还等你说话呢。”
阿媛斟酌片刻,才开口道:“姑娘收留阿媛,阿媛感激不尽,只要姑娘不嫌弃,我愿一直伴着姑娘。姑娘近些日子太过辛苦,家里如同集市一般,求医者一天十二个时辰,什么时候都有来的,而且基本没有什么大病,现在连邻村的都来了,长此以往,姑娘恐怕身体不支,而周围人也会认为理所应当。”
说完,她抬头看顾采薇,后者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阿媛继续说道:“我觉得,应该采取一些措施,让需要得到医治的病患得到医治,而那些凑热闹的人退散。这样,既不辜负姑娘悬壶济世之心,也避免小人从中损人不利己。”
前几天,有十几个隔壁村的女人来看病,吵吵嚷嚷的,结果浪费了顾采薇一上午时间,什么病都没有,还不肯走。
“你说你的想法。”顾采薇看她似乎有犹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俩慢慢合计就是。”
阿媛点头说道:“首先,不妨定个固定看诊的时间,当然,如果有急症的话,这个时间以外也可以接诊。其次,一次诊费两文,急症诊费十文,这个价钱,村里人基本都拿得起,但是也不舍得随便往外拿,这样就能让那些无病凑热闹的人不再来。”
顾采薇听完,立刻鼓掌:“阿媛,你说得太对了。两文钱也不多,省得有些厚道人家,见我不收钱,还大包小包送东西来,他们浪费,我又不见得用得上。到春天,我也得采药赚钱养家,不能时时坐诊,你提的很好。”
阿媛见顾采薇肯定了她,又接着说道:“收钱的话,村里人估计会有议论,理正估计也会多少有想法。姑娘势单力薄,没有根基,也不能得罪大部分人。所以我们提前做好预防。我觉得,外村人不妨把诊费翻倍,这样村里人觉得受到了优待,翻倍后诊金和镇上也差不多,估计外村人就不会一拥而至。村里鳏寡孤独者,诊金减半,以显姑娘善心。姑娘本也不靠诊费为生,不妨与理正商定,每年诊费的一半拿出来给村里修缮祠堂,理正必是十分愿意的。我意见粗鄙,说得不当之处,姑娘包容。”
顾采薇用崇拜的眼神望着阿媛,拉住她胳膊摇晃:“所有的都想到了,阿媛你真是老天爷给我的智多星。”
阿媛望着她眼冒小星星的样子,害羞地垂下头:“为姑娘分忧,本就是我的本分。”
第四十四章去县城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顾采薇去找了理正说明,理正听她把诊费拿出一半交给村里,自然十分乐意,和她一道定下了每月初六、十六和二十六坐诊。
“总算松了口气。”顾采薇回到家,跟阿媛说。
闲下来,顾采薇就有时间搞娱乐活动了,她做了一副扑克牌,拉阿媛玩“跑得快”,阿媛很有心,陪她玩的间隙,也给她讲叶子牌的打法。
“又没有那么多人,不能玩。等能玩再教给我。”顾采薇不感兴趣,“三带一,该你了。”
阿媛摇头笑。
虽然在古代,顾采薇鉴于对手术感染以及人们观念的担心,并不打算轻易动刀,可是上次手术,工具实在太不趁手,所以她闲暇的时候就画了整套的手术用具,当然,只是她估计这里可能能做出来那些。
“阿媛,村里有铁匠么?手艺要好点那种。”
“没有,镇上有打农具的,但是手艺肯定谈不上好。姑娘要做这个,估计得去县里。”阿媛看了看她的图纸说道。
“哦,这样啊。你相公不是在县里做工么?哪次回来把图纸和银子给他,托他帮我去打造一套,再帮我捎一套银针回来,有医书也帮我买几本。”
阿媛想想也不放心:“他明天晚上回来,腊八过完再去县里结工钱。我跟他一起去趟,去给姑娘买吧。他人老实,也不灵活,我怕他银子花了,没给姑娘办好。”
顾采薇问:“他都如何来回?有车么?”
阿媛摇头:“都是走路来回,也就走大半天。隔壁村有车,去趟县里要十五文钱,还得赶着人家合适。”
“那让你公公赶牛车去吧,你回家问问,包一天车多少钱,回头我也去,咱们一起去。我还没进过城呢。再说,年关到了,咱们去买些年货去。”
顾采薇兴致勃勃地定下来。
阿媛反对,说了一堆类似于“天气太冷”、“路滑不安全”之类反对的话,见顾采薇意志很是坚决,就不再作声,开始着手给她缝制厚厚的棉袄棉裤。
不知道阿媛怎么回家商量的,李二牛只要了五十文钱,不过提出想要再带两个村里的人。阿媛回来禀告的时候吞吐有些为难,不过顾采薇很痛快地答应了。拼车古代版,小意思。
腊月初九,天气放晴,宜出行。
阿媛给顾采薇套上新缝制的棉袄,自己在她的“命令”下穿了她换下的也是今年新棉花的棉袄。顾采薇和她胖瘦相当,只是比她高了些,所以阿媛穿着略长,但是还算合身。
“姑娘,来,盖好棉被。”阿媛抱着棉被出来,给车上的顾采薇盖好,掖好被角。
“你也来。”顾采薇拉着她冰凉的手,“快,坐我边上。”她拍着自己身边的位置。
阿媛看了一眼坐在前排的和公公在一起的丈夫,犹豫下把车上另一床破棉被递给她,自己挨着顾采薇坐下。
李茂明望着她,憨憨地一笑。
阿媛看到顾采薇冲她挤眉弄眼,白了李茂明一眼,小声说:“好好赶车,别颠了大姑娘。”
李茂明“哎”了一声,眼神不敢看顾采薇,转头甩鞭子。
车上另外两个也是村里的女人,说是县里有亲戚,要去送节礼,车上装了两大口袋的豇豆干和其他菜干,顾采薇一下子想起去大观园打秋风的刘姥姥。
两个女人说得很热烈,无非在说县城里的亲戚如何富贵。
“大姑娘,你可不知道,我表姨家里那排场,丫鬟就十几个,我三个弟弟,都有小妾,有一个还有两个呢!个个都跟花骨朵一样,那头上戴的,胳膊上串的,都是真金白银啊……”
“哎呦,能到这样的人家做小妾,也是几辈子修来的,家里父母兄弟都跟着享福了。你说,咱养得闺女,怎么就没有这样的造化呢!大姑娘,嫂子跟你说,人啊,这都是命,不信命不行……”
顾采薇应付似的“嗯嗯”几句。
阿媛皱着眉头,很不高兴两人在姑娘面前一口一个“小妾”的,更何况,这两人是村里有名的长舌妇,背后也没少说顾采薇的不是。因此她冷了脸,只要两人跟顾采薇说话,她就打断:“姑娘,冷不冷?要不要喝口水?”
两个妇人显然不高兴,有一个阴阳怪气地冲着前面说:“茂名啊,你媳妇儿是见过大世面的,可看不上我们哟。”
阿媛气得脸发红,虽然在村里住几年,但是当面挑拨这种事情,她虽然生气,却断然做不出来公然对骂,把对方祖宗十八代拎出来用口水洗一遍这种事情。
李茂明“呵呵”一声,闷声说道:“二嫂,她胆子小,不爱说话,在家里也是这样。”
阿媛面色缓和了些。
顾采薇在被子下面拉拉她的手,朗声说道:“我们阿媛可不是见过大世面。之前那伺候的主子家,逢年过节府里的角门外,都是提着、担着菜篓子,十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亲戚上门打秋风呢。”
一番话,说得直白又不给脸,那两个女人脸色红一阵白一阵,但是看着已经很是生气,换了一张冷漠脸的顾采薇,也不敢回嘴——谁敢保证自己没个头疼脑热,还想找她看,省个三五文呢。
阿媛心里痛快,感激地望着顾采薇,待中午到了县城后,那两人下车,她们继续往歇脚的地方走时,小声说:“姑娘何必为我得罪这起子的小人。我被她们说,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也不会放在心上了。万一她们再在村里乱说,妨碍了姑娘的名声,我……”
“阿媛,”顾采薇转头看她,眼神诚挚坚毅,“人善被人欺。活着不容易,有太多我们得罪不起的人,但是如果连这样的人都可以随意欺凌你,那只能说明,你太过软弱。而你的软弱,不能让她们同情,只能让她们更加肆无忌惮地伤害你。我们是外来的,可是我们不偷不抢,我们清清白白,对那些长舌妇,有什么不敢反击的!你的默不作声,在她们看来就是承认。”
第四十五章遇见不治
顾采薇带着阿媛来到客栈,开了两间房。一间她们俩住,一间给李二牛父子俩。
来之前就决定了,要在这里住一晚上,下午和明天上午买了东西,中午趁着天气暖和再往回赶。
“姑娘,你说得,我都记下了。”阿媛重新把客栈的房间打扫一遍后,忽然对顾采薇说道。
顾采薇正对着图纸想有没有遗漏,见她豁然开朗的样子,起身拍拍她的肩膀:“这样就对了。你不说,我也知道,村里有人在背后说我刑克,克父克母,所以才孤苦无依。但是没人敢在我面前说,不仅仅因为我懂医术,我受大部分人尊重,更重要的是,我对于任何言语冒犯的人,绝对不会包容。”
阿媛点点头。
“放心,有我罩着你。”顾采薇笑着说,“我也知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你呀,永远是苦水往肚子里咽。哎,不能说肚子,肚子饿得咕咕叫。咱俩下去吃饭去。”
李茂明说,给人干活的主家能管顿饭,带着老爹去吃,把俩女人安置到客栈里后就走了。
两人简单吃了几口饭,阿媛就被顾采薇拉着出去逛街。
阿媛本来不肯,非要等李茂明回来,说是有男人跟着放心,但是挨不住顾采薇软磨硬泡,只能跟她出门。
县城里很是繁华,又是年底,简直都是人挤人。在地广人稀的古代,顾采薇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很是兴奋,拉着阿媛在人群里来回穿梭,买了面人买糖人,买了糖瓜买炒豆。
“阿媛,那是干什么呢?”顾采薇望着前面挤了一堆人,彩旗飘飘,好奇地问道。
阿媛紧张地拉住她:“杂耍的,并没有什么好看的。姑娘,我们不要过去,小心拍花子的……”
顾采薇见她都快哭了,笑着说:“不去,不去。拍花子也要拍小孩好不好?”
阿媛一脸懊悔地说:“我怎么就忘了给姑娘戴个帷帽?”顾采薇的脸,实在是太美艳了,即使人山人海之中,也如沙砾中的明珠一般惹眼。
顾采薇见她是真的紧张,也不逗她,两人来到铁匠铺,把图纸拿出来,给掌柜的看了,确认了能打,交了十两银子的定金,约好第二天中午来取。因为是急活,又都精细,所以两套要了二十两。
银针也买了,花了十六两银子。顾采薇喜欢装银针的红木雕花盒子,研究了半天。
阿媛笑她:“姑娘不钻研银针,怎么倒去看个盒子去了!”
顾采薇牛哄哄地说:“摸了二十几年了,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用呢!”
阿媛一边整理买的东西一边说道:“姑娘又吹牛了。动不动就说二十多年,过了年才十七岁的姑娘。”
顾采薇“哼”了一声:“就是有二十年,哼哼。”
阿媛也不跟她斗嘴,笑呵呵地报账:“买布料花了三两银子,买胭脂盒子喝了四百文,买调料花了四两二百五十文,买……”
“别说了,我头疼。银子给你,你就管着就是。”顾采薇出门前给了她一百两银子,她最不爱算账,尤其古代这又是银子又是铜板的,实在算不明白。
阿媛把东西一一收好,都放在药篓中,上面用一块粗布堪堪遮挡,不放心地嘱咐道:“回头不管谁问起,就说买了点腊味过年……”
如果被村里人知道她如此大手大脚花钱,又能掀起一轮关于她表哥给她留下多少钱,她有多少家底的羡慕嫉妒恨的猜测。
顾采薇摆摆手:“知道了,知道了,我又不傻。对了,给虎子买的东西,你也好好收着。别的不要紧,面人和糖人,最要仔细,别压坏变形了……我小时候,祖父带着哥哥去赶山,我起风疹留在家里,哥哥给我带回的糖人,都化成了糖水,哭得我呀……”
阿媛点点头:“大姑娘太疼他。”
说话间,李二牛和李茂明回来了,并不敢进屋,在外面敲门唤了阿媛出去说话。
一会儿后阿媛进来,说是工钱都拿到了,主家还额外赏了年货,神色颇为高兴。倒不是稀罕这些东西,婆婆高兴了,她回家过年,日子估计也能好受些。
两个男人到了自己房间,倒头便睡,因为早上出门太早,赶车也不是轻快活儿,真是累坏了。
顾采薇想起忘记买装药丸子的小瓷瓶,跟阿媛好说歹说,才同意让她又去一趟,不过这次阿媛先跑出去,在外面替她买了帷帽。
“戴这东西,看什么都暗呼呼的,太难受了。”顾采薇一边走路一边想掀,却总是被阿媛无情地劝阻。
“让开,让开——”两人说话间,前方突然传来一个男子大声的吼叫,周围人流涌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