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五十年代之养殖大户-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议室里的其他领导面面相觑,大家暂时还没弄明白领导的意思,所以都不敢吱声啊,就怕说错话。
  周继国可不管他们怎么想,自顾自的说了一通,然后大手一挥,宣布散会,自己拿着本子端着水杯,大踏步走出了会议室。
  哼,之前都是他每天琢磨领导心里想什么了,现在终于轮到别人琢磨他了。
  还别说,真有人才,等第二天周继国继续给这些人开会的时候,就有个主任提出了更换养猪场的工人,雇佣真正有能力的家属,为国家发光发热的想法。
  周继国对他能积极思考,提出解决办法的行为大加赞赏,只是就这样还不够,还不足以解决养猪场的根本问题,他要的是养猪场盈利,要的是不让这个副业拖国家的后腿,托集体的后腿。
  有了人开了个好头,给大家指明了方向,大家就知道要怎么办了。
  之后几次会议中,周继国稍加提点,聪明的下属们就越来越上道,你一句我一句的,就把领导心里想的都说了出来。
  周继国很高兴,拍着桌子把属下提出的方法直接定了下来,“大家说的非常好,咱们要用最低廉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益,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于是转天,总公司就下发了文件,从下个月起,养猪场将要改变运营方式,工资不再雇佣家属去养猪,而是要把整个养猪场承包下去。
  当然这个承包也不是说随便承包的,需要符合一家几个条件。
  第一,承包人必须是本单位职工家属,这是硬性规定。
  第二,承包的职工在单位必须满五年工龄,才能享受承包的这个福利。
  除了承包条件外,还有遵守长长一大篇子的协议,这都是周继国弄出来的。
  第一,承包期限,从下个月起,一次性承包十年。
  第二,承包费用,从承包开始起第一年每月交给公司一头成猪(每头猪不小于一百五十斤,可年底一起交付,超出部分按市价收购)。如有特殊情况不能上交成猪,那么将折合成现金,交予公司财务(如不按期交钱,则直接从职工工资里面扣,直到还完为止)。
  第三,承包期内,公司不负责承包者的一切费用(包括家属工资)。公司不负责养猪场会产生的一切费用(水、电等费用)。
  第四,承包期内,公司负责养猪场房屋的维修和保养,负责提供种苗。
  第五,承包期内,每年公司会提供给养猪场一千斤玉米康饲料,要是因为特殊情况无法提供,将会按照市价折合成现金给予。
  不多,一共就这么几条,贴在单位楼下的公告栏中,引起了几乎所有职工及其家属的围观。
  大家指指点点的,对里面的条条款款认真研究。
  第二个承包条件就拦住了一批年轻大胆敢打敢拼的年轻人,而岁数较大的家属,有儿有女,考虑的问题比较多,看着下面的承包条件都裹足不前。
  “这可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之前咋说还给开点工资,现在不给开工资不说,还要规定每个月交一头猪上去,交不上就用钱抵,这谁傻啊,明知道是个坑还往里跳。”某家属咋咋呼呼的喊道。
  “可不是,这么看,公司这是要当甩手掌柜了,你说说,要是咱们真的承包了,从年头忙到年尾,把猪给养大了,然后公司收走,咱啥也没捞到,图的是啥。”另一个家属也直撇嘴。
  “人家上面不说了吗,人家一个月就收一百五十斤猪肉,你要是养的好的话,多的那些单位就给钱。”有一个家属说道。
  “你可拉倒吧,咱家的猪养一年也就养个一百五六十斤吧,有几个能养到二百斤以上的。”
  “就是,人家就给你一千斤的玉米康,你算算,够不够那老些猪吃,还想养到二百斤,我说能勉强到一百五都不错了。”
  “你说说,这又是谁出的缺德主意啊,就他这条件,谁脑子有病啊,去承包这玩意。”
  “哎,那还说啥了,肯定没养过猪,一拍脑门子就定了呗,反正不管谁承包,他们都不吃亏。”
  “行了,行了,别看了,看这玩意还不如回家做饭去呢,还说只有三天考虑时间,要我说,就是给三年,也不带有人去承包的。”
  “对对,就是这个理,我看上面把这个挂个个把月就明白咋回事了。”
  这些人闹闹吵吵的就散了,这两天公司里最大的新闻就是养猪场承包的事,不管是领导还是职工家属,都悄咪咪的盯着呢,都想看三天过去后,要是没人来承包的话,新任总经理会如何处理这个事情。
  要知道这是新领导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这脚要是踢不出去,对于他今后的威信可是很不利的,未来的工作也不会那么好展开。
  在第三天也就是子后期限的下午,终于有人去公司报名想承包养猪场了。大家都很好奇,结果一听是付磊的家属,都恍然大悟的。
  怪不得新领导会这么大胆的做出了这个决定,原来是又后手啊。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么坑自己的姐夫,真的好吗?
  大家对付磊夫妻俩是万分的同情。
  不过有些家属说的话就有些酸了,“没事,不是听说小周是从农村来的,会养猪,当初咱们家属院也是她第一个养猪的,估计她能把猪养到二百斤,那样的话,不也就相当于一个月开了二十五块的工资了吗。”
  “呵呵,我说吗,新领导这心眼可够多的,自己上来还不算,刚上来就给自己家里划拉好处,我可真是看不惯。”
  “呵呵,你要是看不惯的话,你也去承包啊,上面可是说了,这个谁都可以承包的,要是人多那就竞争。”有人看不惯她们这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红眼病,忍不住出口怼了她们一句。
  “切,我哪有那闲工夫喂猪啊,我家又不是农村的,再说上面说是竞争你就信啊,别忘了人家弟弟是一把手,就是别人去了能争过她咋地。”


第四百章 互惠互利
  承包合同的公开,让很多想眼红的人愣是瞪直了眼珠子,因为他们实在是看不出承包这个养猪场有啥能让他们眼红的。
  只是说酸话的人还是有,这个就没办法避免了。
  周继国不在乎,周思宁就更不在乎了。
  承包了养猪场,她也算是有事业了,闲了好几年了,终于能让她大展拳脚了,她很开心也很重视。毕竟这些年都吃老本,看着手里的存款越来越少,孩子却越来越多,作为当妈的,她能不焦急吗。
  现在好了,能光明正大的养猪了,虽然还得给单位分出一部分利润,但是她相信,只要给她时间,她一定能把那部分利润给补回来的。
  从这年夏天开始,付家小两口带着几个孩子,在养猪场里就忙活开了。
  付磊负责找人挖地窖,储存和发酵芦苇都需要地方,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以及节省空间,挖地窖是最可行的。再说守着个建筑公司,挖地窖还是难事吗,必须不难啊!
  所以这个夏天,付磊带着单位给分配过来的工人,一气在养猪场的下面挖了十个地窖,每个地窖都不小,算下来要是都填满的话,养二三十头猪是没问题的。
  把地窖挖好后,他又开始改装猪圈,就照着自家后院的猪圈改。当然不管是挖地窖还是改猪圈这都算是基础建设,都是需要公司支持人工和材料的。
  周思宁则扎根到了外面的芦苇荡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又请了两个临时工,三个人拿着三把简易的割草机,突突一早上,一小片的芦苇荡就倒下了。
  晚上的时候,家属队的拖拉机被她借来,来回几趟就把一天的收获都运回了养猪场。
  把两个工人带上手后,她就没再去干体力活了,而是窝在家里开始孵蛋。
  养猪场她去转悠了好几圈,地方不小,光养猪有些浪费了,所以她准备在养猪的过程中再养点鸡鸭鹅啥的,这个已经跟公司那边打了报告,算是过了明路,现在她就在家看着孵化桶呢。
  两口子从夏天一直忙活到冬天,养猪场里的事情才算是理顺了。
  等到了年底,按照合同规定,即使这半年养猪场没有出产,周思宁还是要向公司交六头成猪,没有猪肉,那就直接折合成现金。
  整个家属院都在看周继国的笑话,笑话他要面子不要里子,为了整那个什么改革,居然把自己亲姐姐亲姐夫都坑了。现在猪肉可不便宜,不多算六个月要交的猪肉就有九百斤,就按收购站的价格算,那也是四百五十块钱呢。
  这些钱可不少了,顶上一个工人不吃不喝挣两年了。也不是说没有人能掏得起,只是觉得平白的掏出这么多钱去根本不值得。
  不过周家和付家的笑话可不是那么好看的,元旦之前,付磊两口子特意带着钱去了一趟总公司,痛快的把四百五十块的承包费给交了上去。
  等第二年开春,付家两口子基本上就扎根在了养猪场,埋头苦干认真养猪,家属院里的人也渐渐的把养猪场的事扔到了脑后。
  也是,自己家那些破事都没理顺呢,哪有那美国功夫总盯着人家看啊。
  后来也只有每年过年前,当职工拎回家三五斤肉的时候,才有人念叨那么几句养猪场的事。
  而付家两口子呢,这几年是闷头发大财。
  养猪场一关,在里面就是他们夫妻俩自己做主,想养啥养啥,想养几头猪就养几头猪,那几张合同没白签,可是自由多了。
  至于那每年的一千多斤猪肉,在周思宁这种开了外挂的养殖户手里,那还真不算是大事。
  这几年她有计划的养了猪,养了鸡、养了鸭、养了鹌鹑、养了兔子。
  这里得说明一下,兔子是她家三个闺女非要养的,她没办法,这才特意到处了点空地方,摆了几个笼子,让孩子们自己养着玩。
  不过大家都知道,兔子这玩意,只要喂好了,那繁殖是相当快的,于是她家角落的兔子笼一层层的加高,后来跟围墙一边高了,不能在纵向发展,只能横着扩张了。
  而付家两口子是非常开明的家长,既然兔子是孩子们提议要养的,兔子也是孩子们自己喂的,那么最后兔子的收益也都给三个闺女当了零花钱。
  就是付家三姐妹不愿意显摆,要不她们手里的零花钱都比一般家庭的存款多了。
  再说养猪场,经过周思宁专业的合理的安排空间和时间,不到一年时间,在养猪场里就已经实现了阶梯式养殖模式。
  也就是说大猪小猪混合饲养,基本上保证每三个月都会有一批猪出栏。
  当然中间出栏的这些猪按规定是不能自己卖的,只能由公司内部收购,而公司的一把手是周继国,公司的财务主管是弟媳妇高华,付磊两口子就是悄摸的卖再多猪肉,在城建一公司这一亩三分地上也掀不起一丝浪花来。
  除了猪肉还有鸡蛋、鸭蛋、鹌鹑蛋基本上每天都能收获很多,每个季度还有被淘汰下来的鸡肉、鸭肉、兔子肉,这些蛋和肉都被他们两口子悄摸的送进了食堂,然后直接找弟媳妇拿钱就好。
  所以说这几年里,付家两口子一直都在闷声发大财。
  当然付磊两口子借着周继国两口子的手发财,周继国两口子也借着付磊两口子的肉蛋赚取名声。
  从周继国当了分部一把手后,食堂的伙食以及职工的待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高。别的单位也就过年的时候意思意思给职工搞点福利,但是周继国却巧立各种名目,给职工发福利,比如说公司创建周年庆,每个职工发二十个鸡蛋,劳动节每个职工发一只鸡,国庆节每个职工发一只兔子,就是三八妇女节也得给所有有妇女的家庭分一篮子鹌鹑蛋。除了这些,像元旦、过年这样的大节日,那更是能发就发。几年功夫,周继国不光在分部扎稳了根基,连带着在群众中的名声也是相当的好。
  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付磊两口子是挣得盆满钵满,第一年就挣了个万元户回来,之后的几年手里的钱更是以几何方式成倍的增长。


第四百零一章 上山下乡
  七六年七月份,付宝贝高中毕业,平静的付家又出现了问题。
  这个时候城里有个政策,就是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活动,每家每户都必须参加,特别是家里孩子多的,基本上都只能留一个,其他的都下去插队了。
  每年到了七八月份的时候,家属院这边都有人家又哭又闹的,但是就是哭死也没用,这是国家政策,所有人都必须遵守。
  而今年付宝贝高中毕业,付家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妈妈,别让姐去了,前几天前面小娟姐回来的时候你不是也见过她吗,才下乡一年,黑瘦的啊,原来白嫩的手跟老树皮一样,我可不想我姐变成她那样。”付宝珠戳着碗里的饭粒,一脸的愁容。
  “嗯,不让你姐去,你好好吃饭。”周思宁答的有些敷衍。
  “真的吗,爸爸,大姐真的不用下乡吗?”爱宝瞪着大眼睛看着付磊,这小家伙今年才九岁,算是姐姐带大的,所以跟姐姐很亲,前一阵子知道大姐要去乡下种地,自己躲在被窝里哭了好几场,这段时间家里气氛很是压抑,她也不敢说话,老实了不少。
  “嗯嗯,咱家你妈说的算。”付磊一如既往的好说话,看大闺女兴致不高,特意给她夹了一筷子菜,“你别想那么多,都跟你说了,下乡的事你不用操心,还有你爸妈呢。”
  “我没操心,下乡就下乡呗,就我这么能干,在哪都能过好。”付宝贝作为付家第一个孩子,被爸妈惯得性子有些张扬,好在时代所限,一个女孩子就是张扬也有限度。
  她具体表现就是不服输,干什么都自信满满,就没有她觉得自己不能干的事,平时这个性子周思宁和付磊都觉得还不错,最起码自己家闺女在外面从来不受欺负。但是现在看来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
  “你可拉到吧,就你这虎吵吵的样儿,到了农村,不累的你哭爹喊娘的该咋地的。”周思宁很不客气的损了大闺女一句,“平时让你帮我扫个猪圈你都不愿意,到了农村,这都是好活知道不,我年轻那时候,都是跟着男人一起挑粪,那担子压得我都直不起身,挑一早上,肩膀都磨破皮了。”
  几个闺女听了不知道咋样,到是付磊心疼了,“你爹你娘还让你挑粪?那继国继富他们几个大小伙子干啥,养着他们白吃饭啊。”他伸手就去媳妇肩上揉,总觉得媳妇现在肩膀还疼呢。
  “你干啥,多少年前的事儿了,现在早好了。”周思宁给付磊使了个眼色,这个棒槌,没看出自己是在教育孩子呢吗,孩子还没上套呢,这个家伙居然就掉下来了,真是,真假话都听不出来,这么多年都白活了。
  付磊接受到了媳妇指责的小眼神,瞬间就明白了,想着大舅子这些年说媳妇在老家的时候做饭洗衣啥的很辛苦,还真没说媳妇干过啥重体力活。不过知道是知道,心里的那个劲儿一半会儿过不去,还是想上手给媳妇揉一揉。
  付宝贝、宝珠、爱宝三个丫头,看爸妈又开始了,很无奈的低头快速扒饭,希望赶紧走人好给爸妈到地方,就没见过这么没羞没臊的夫妻俩。
  “行了,行了,早就不疼了,你还揉啥。”周思宁有些不好意思,又瞪了他一眼,都多大岁数了,动手动脚的时候怎么就不能注意注意场合呢。
  付磊有些讪讪的,转头看几个闺女,都低头一副蔫哒哒的样子,想着这些天为了大姐要下乡的事,她们几个都没少担惊受怕,原本几个孩子都是爱说爱笑的性子,结果现在她们凑到一起就是唉声叹气,他这个当爸的看在眼里很是不落忍啊。于是他就以眼神询问媳妇,那事要不提前说了吧。
  周思宁瞪了他一眼,嫌他太惯孩子了,她们两口子原本想着利用这事让几个孩子明白明白社会的艰辛与险恶,别都跟没心眼似的,出去了不得被人耍的团团转啊。
  最起码趁着这个机会,把几个孩子懒惰的性子扳一扳,这几年他们两口子承包养猪场,脏活累活不少,这几个孩子却嫌养猪脏,有空只愿意帮着喂喂鸡喂喂兔子啥的,打扫猪圈这活说啥不干。这可把周思宁气坏了,她妈这个挣钱的还没娇气呢,结果她们仨却先娇气上了。就这点上,她这个当妈的坚决不能忍,必须要给几个闺女一个深刻的教训。
  结果这才几天,孩子们猪圈还没扫呢,他这个当爹的先受不了了。
  付磊觉得很冤枉啊,孩子是嫌弃臭,从来不打扫猪圈,但是媳妇不也嫌弃猪圈味道大只肯喂猪吗,他家扫猪圈的活从来都是他一个人的好不好。
  每天他都弄的一身臭哄哄,他也啥都没说好不好。
  周思宁受不了的翻了个白眼,行了行了,我不管了行吧,你爱说就说,好像我是后妈一样。
  付磊看媳妇同意了,赶紧咳嗽一声,清了清喉咙这才说道:“我说了,下乡这事你们不用担心,你舅舅那天来说的话你们不是也听到了吗,宝珠那时候估计是赶不上的……”
  “我知道啊,所以才担心大姐,咱家三个姑娘,我们都不用下乡,就大姐一个人去,太不公平了。”宝珠说着说着眼眶都红了。
  “我听小娟姐都说了,下乡当知青可苦了,天天下地干活不说,还吃不饱饭,同去的知青有心眼不好的不说,村子里的人还排外,去了那边就跟泡在苦水里一样,熬一天算一天,我不想让大姐去泡苦水,哇……”爱宝泪点比较低,说着说着就受不了的哭了。
  “呜呜,要不还我去得了,我比大姐身体好。”宝珠看妹妹哭了,原本还含在眼泪的泪水也控制不住噼里啪啦往下掉。
  宝贝看两个妹妹哭的伤心,她也控制不住的抽搭起来。
  自从知道要下乡这事是避无可避之后,她就一直宽慰自己,她是家里的老大,像这样的事她不去谁去。
  再说爸妈原本在单位就因为没儿子被人说嘴,她不能再给爸妈拖后腿了,所以虽然不愿意,这些天她也装着不在乎,就怕爸妈看出来,心里难受。
  只是这个时候,气氛实在是让人受不了,不自觉的就跟着两个妹妹哭了起来。


第四百零二章 接班
  “你们三个行了啊,要是让咱家猪听见了,还以为又来了新伙伴呢。”周思宁被几个姑娘哭的心里烦。
  转头就白了付磊一眼,刚刚不是说要跟孩子们说吗,结果话没说明白,反倒是把几个孩子惹哭了,真是啥事都办不明白。
  要她说,生孩子干啥,不管男女,生了就是讨债来的,这么多年供吃供穿的,好不容易从小不点养到这么大,结果长大了事更多。
  想到这她又狠狠的瞪了付磊一眼,要不是这人当初死活要孩子,她能一起生仨吗,结果这么多年,他们累死累活的干活挣钱,就为了给这几个讨债鬼更好的生活。
  周思宁心里的怨念很多,只是她这几个白眼肯定是白翻了,因为付磊这个时候全副身心都在仨孩子身上呢,根本没看到。
  他这人别看面上是大男人,其实眼窝子贼浅,看几个闺女哭的稀里哗啦的,他不自觉的也跟着眼红了。
  “你咋还刺似的。
  嗯,现在看,他有个工作确实是有些了不起,最起码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
  这些几个?19佣济幌牍还影嗷拐媸歉霭旆ā?
  “爸,你才四十多岁,现在就退下来以后你干啥啊?”付宝贝纠结的问道。
  “你爸我还有闲的时候?你妈这养猪场啥啥能缺了我。”付磊到是不以为意,其实说起来要不是不舍得,他早就在媳妇承包养猪场的时候就想不干了。
  和媳妇的收入相比,他的工资真的就是渣渣,哪个男人不想出人头地,哪个男人不想腰缠万贯,哪个男人不想功成名就,不想的那都不是男人,所以他这个大男人早就想辞工回家跟媳妇干了。
  “嗯,你爸要是退休了,咱家养猪场也能在扩大一下。”周思宁点头,有限的劳动力限制了养猪场的规模和发展,只?钦飧鍪焙蛩一沟貌刈乓醋牛娴牟桓夜饷髡蟮墓腿烁苫睿跃妥约杭艺饧父鋈耍±葱uサ恼厶冢饷炊嗄辏僬趿硕嗌偾?
  “可是爸爸这么年轻,现在就退休的话,退休金没多少吧。”付宝贝喃喃的说道。
  几个孩子都知道自己家不缺钱,因为妈妈养猪。可是也没认为自己家多有钱,因为爸爸没事就在她们面前哭穷。
  “是不多,不过为了我大闺女,就是让爸爸吃糠咽菜我也愿意啊。”付磊说的情真意切,转头就问俩小的,“我把工作给你大姐,你们没意见吧,有意见现在就提出,要是等事情办妥了你们在说有意见可不好使了。”他是个开明的爸爸,三个孩子?家皇油剩栽谧龀稣飧鼍龆ê螅剐枰篮19用堑目捶ā?
  当然,他心里也清楚,这就是个过场,孩子们不会有意见的。
  果然,付宝珠和爱宝都表示没意见,爸爸的工作就给大姐吧,大姐最需要。
  “可是,咱们这么办大舅那边能同意吗?要是别人家也学着咱们这样,都接班了,那是不是又没人下乡去了。”付宝贝有些忧愁。
  “你这傻孩子,你当别人爸爸都跟你爸爸似的,为了你们几个,豁出老命来都愿意。你看着吧,能跟着你爸学的,咱单位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