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五十年代之养殖大户-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周,以后有啥活你就吱声,我别的不会,干活还可以。”
“没了,活已经都让你干完了,快进屋暖和暖和,我这就炖兔子,等好了咱们就吃饭。”周思宁笑呵呵的看了眼他被冻的有些红的手。
现在是三月天,北方的早晚还是很冷,屋外水缸里的水也就是没结冰碴,用这样的水洗东西,还洗了好几遍,那手爪子肯定是要被冻红的。
第一百三十二章 情商有点低
周思宁的一锅红烧兔肉炖的香飘十里。
付磊和周继国在屋里坐不住了,跑出来围着炉子转圈圈。
“好了,出锅。”
在两人问了无数次好没好后,周思宁终于掀开锅盖,把里面的兔肉上下翻炒了一下,看汤汁收的差不多了,终于喊了两个人现在最喜欢听的话。
“好嘞!”付磊反客为主,拿出成菜的一个小木盆,然后伸手就去端铁锅。
“哎,小心烫!”这可把周思宁吓了一跳,这铁锅在炉子上炖了要一个小时了,就算是有两个耳朵,但是那也是铁把手,导热快,这个时候烫着呢。
“没事,我皮糙肉厚的,不怕。”付磊已经抓上了铁锅,手上立马察觉出烫了,不过他还是硬挺着把铁锅端了起来,也不用锅铲子,直接把锅里的肉一股脑的都倒进了木盆里,然后快速的把铁锅又放了回去。
周思宁看着他那被烫红的手爪子呲了呲牙,这人可真皮实,为了吃啥都不怕了,这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他饿了多久了呢。
还有他那手爪子,刚刚被冻的通红,现在有被热锅烫红,这短短的一段时间,算是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了吧,这是高手,绝对是高手啊。
“终于好了,咱进屋吃饭。”周继国也被肉香馋的失了平时的稳重,应该说这才像个十七岁的大男孩。
“你们先把肉端进屋,我再炒俩菜就好。”周思宁可没真打算在自己家让人家请客,所以除了兔肉,她还准备炒两个小菜。
“不用了大姐,这一个就够咱们吃了。”付磊端起木盆子就往屋里走,一着急又叫上大姐了。
周思宁在他后面直瞪眼,坚决不承认自己和这人有任何的相似之处,“我都准备好了,你们先吃,我一会儿就好。”
她决定眼不见为净,反正也就这一次,伺候完就把人打发走,这么想着,她赶紧的舀了一瓢水准备刷锅烧菜。
付磊听她这么说就停下了前进的步伐,正好走到门口,他就这么端着不进不出的,“那就等小周做完了咱们在一起吃。”
一家人吃饭,他就不喜欢弄那谁先吃谁后吃的事,他深受其害。
“那你也的先把盆子放到桌子上去啊。”周继国在后面说道。
“哦!”付磊还真忘了这事了。
他赶紧走到桌子边,把手里的木盆往正中间一放,然后看也没看盆子里的肉一眼,转身就出了屋子,准备帮小周忙活忙活。
“不用了,你们去吃吧。”周思宁被他弄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这到底是谁请谁吃饭啊。
“没事,不就炒俩菜吗,快,我们等你一起吃,正好肉太热,也吃不到嘴里。”付磊坚持,接过铁锅,笤帚在锅里转了一圈,锅就干净了。
没办法,周思宁只能加快速度,在付磊的虎视眈眈下,炒了一个鸡蛋,凉拌了一个糖醋萝卜丝。
三个人围在桌子边,付磊和周继国都眼巴巴的看着周思宁。
周思宁深吸了口气,拿起筷子,说道:“开动。”
然后就看那两人争先恐后的往那盆兔肉伸去,不过让她感动的是,两个人夹起来的第一块都放到了她的碗里。
“大姐,今天你最辛苦。”周继国说了句很暖人心的话。
“小周,你今天辛苦了。”付磊说的像是领导训话。
周思宁只能说华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是截然不同。
“你们别光给我夹,都吃,都吃,你们比我辛苦。”不管怎么说,周思宁还是很欣慰的,没被人当成老妈子,作为这个时代的女人,应该是值得高兴的事儿吧。
几个人之后也都不再客气,一口口的往兔肉上叨。
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吃顿肉不容易,现在肉可够了吃,所以几个人也都不在矜持,甩开腮帮子大吃特吃。
最后的最后,付磊是扶着墙离开的周家。
走的时候还发出了一声感叹,“这是我这辈子吃的最满足的一顿饭,就是现在死了也不遗憾了。”
周思宁也吃撑了,站在屋里溜达消食,她可不认同他这话,“这才哪到哪啊,你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等以后你们赚了钱,别说一顿肉,就是顿顿吃肉也不是梦想。就怕到时候你们肉吃腻了,该改吃素了。”
付磊以为她是安慰他,也不以为意,在他看来,偶尔吃一顿肉那都是让人羡慕的生活了,顿顿吃肉的日子,他想都不敢想。
周继国却跟着点了点头,后世可不就是这样,人们大鱼大肉吃腻了,肚子油水多了,又改成了养生。这不吃那不吃的,在他看来,那就是惯出来的毛病,把那些人在扔到这个年代几个月,相信他们肯定馋的连耗子都想吃了。
“呵呵,我现在就努力干活,努力赚钱,争取早点过上小周说的那种日子。”付磊虽然不相信,但是也不打算打击小周。
人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是好事。
付磊走后,周继国边收拾桌子边跟大姐念叨付磊的事。
“你别看他看上去笑呵呵的,啥事都不在乎,其实心里苦着呢!”
周思宁在孵蛋桶前翻蛋,听他这么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她咋就没看出付磊笑呵呵呢,她到是觉得他傻呵呵的,有的时候有些不通人情,也就是俗称的情商低,这样的人很容易没朋友的。
“说起来他家跟咱家还真有点像。”周继国忍不住说起了付磊家的那些事。
周思宁心里寻思着自己的种蛋,所以听的就不是很仔细。
她这一下午忙活的,她也就是抽空来摸了摸温度,现在终于是得空了,当然得仔细看看情况。
这是她用自制的孵化桶孵的第一批种蛋,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而这批种蛋在孵化桶里面已经躺了十四五天,是虫是龙马上就要见分晓了,所以说这两天是很关键的时期。
“大姐,你说我说的对不对?”周继国问道。
“啊?”周思宁溜号了,真不知道男主问的是啥,不能问,只能点头附和,“对,你说的对。”
“既然大姐同意,那以后我放假就经常带着付磊一起过来,能在这陌生的城市,遇到这么个靠谱的朋友,那就是缘分。”周继国很高兴大姐和他想的一样。
他看到付磊就像是看到了上辈子的自己,莫名的就想拉拔一把。而他现在能为朋友做的不多,也就是偶尔带回家来给他改善下伙食而已。
周思宁瞪大了眼睛,心想刚刚她答应了什么?
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鹌鹑出壳
周二的早上,周思宁起床的时候就听到屋里有很细微但是却很嘈杂的鸡鸡声,她立马察觉到可能是她的小鹌鹑出壳了。
赶紧的穿上鞋就往孵化桶那里跑,掀开最上面的盖子,就看桶里面的棉被上挤成一团瑟瑟发抖的小鹌鹑。
周思宁转身去门口用盆子兑了点温水,把手洗干净,这才又走到桶前,伸手进里面去抓小鹌鹑。
小鹌鹑可能是感觉到了危险,啾啾叫的更加的急促。
周思宁跟大魔王一样,无视这些可怜的小鹌鹑的叫声,把一只小鹌鹑抓了出来。
她用手颠了颠,感觉小鹌鹑体重很轻,不过还算是正常,小鹌鹑出生的时候也就七八克的重量。她又把它举到眼前仔细观察,小鹌鹑小小一点,绒毛又短又稀,因为刚刚破壳而出,身上湿漉漉的,她感觉到小鹌鹑的体温有些低,赶紧把它又送到它兄弟姐妹身边,然后转身找准备好的育雏箱。
成年鹌鹑抗病能力强,不过在它还没长大之前,它还是比较脆弱的。雏鹌鹑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完善,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弱,同时,雏鹌鹑的个体也很小,相对体表面积较大,散热量较多,所以雏鹌鹑对温度非常敏感。也就是说冷了不行,热了也不行。所以在它们刚出生的几天,是需要她精心照顾的。
她拿着准备的泡沫箱,再次把手伸进孵化桶,在拿出来的时候,手上已经抓了好几只小鹌鹑,她一只只的仔细挑,把健康、强壮的放到泡沫箱里,剩下几只看起来摇摇晃晃,不太强壮的放到了一个小纸壳箱子里。
原则上这几只小鹌鹑是要被淘汰的,就是放到育雏箱里也会因为抢不上食或者被强壮的小鹌鹑啄羽啄肛而死亡。不过她现在本钱少,不想有一丁点的浪费,所以把这几只弱小的单独拿出来,试着养养看,要是活了当然好,她现在最少损失越少越好,要是死了那也就白搭点功夫而已,所以不管死活,都不影响其他鹌鹑的正常生长。
她边捡边数,都捡完后小鹌鹑的数量也出来了。一共放了一百一十枚鹌鹑蛋进去,中间因为坏蛋已经被淘汰六枚,剩下的一百零四枚都孵了出来。刚刚她单独把弱的五只挑了出来,那现在育雏箱里面就有九十九只小鹌鹑。
她把育雏箱搬到了炕上,伸手进去扒拉出一块空地,把刚刚装那几只弱小鹌鹑的纸壳箱放到了里边,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灯泡支到了育雏箱的上面,通上电,四十瓦的灯泡亮了起来。
城里就这点好,虽然一样穷,但是硬件设施就要比农村强的多。周思宁搬到城里来最满意的就是不用在点油灯了,她终于能用上电了。虽然现在电对于她来说,也只能照明用,不过这已经让她很是满足。
在鹌鹑小的时候,是需要光照的。光对于雏鹌鹑的生长发育及为重要,它可提高雏鹌鹑的生活力,刺激食欲,促进维生素a和d的合成,促进生长发育。
最省事的当然是自然光,也就是太阳光,不过现在的三月末,外面还很冷,没办法把育雏箱搬到外面去,所以只能采取人工光照,也就是自己接个灯泡悬挂在小鹌鹑头顶上四五十厘米高的地方。
周思宁把育雏箱摆放好后,又过去把孵化桶的盖子盖上,顺便感受下里面的温度,看看需不需要换块蜂窝煤。
虽然小鹌鹑已经出壳了,不过这孵化桶还需要继续保温,因为她在孵化桶里除了放了鹌鹑蛋外,还放了五个鸡蛋,也只能放下五个鸡蛋了。
她打算的是主抓鹌鹑的养殖,不过也可以抽空养几只鸡,不为了挣钱,养大了自己家吃鸡蛋或者是吃鸡肉也都方便。
一早上起来就忙活这些小家伙,她脸没洗牙没刷的,等把它们都伺候的差不多了,她这才开始忙活自己。
刷牙洗脸几分钟就完事,她端着盆子推门出去准备把脏水倒了。
“她大姨,今天起得晚哈,是不是昨天累到了?”正好孙大嫂在厨房捅炉子,看到她出来就说道,“你就该听我的,抻悠着干,年轻轻的得对自己好点,要不等你到了我这个岁数你就知道厉害了。”
昨个周一,这个院子该上班的都上班了,该上学的都上学了,家里就剩下孙大嫂和周思宁在。
然后孙大嫂就找周思宁一起干活。
周天不是拉回来一板车的树枝子吗,小霞回来的时候就跟她哥把她砍的树枝卸到了自己屋的墙根处。周家的也放到了墙根底下,只是跟孙家的离的老远。
这些树枝子砍回来不能立马就烧,因为里面有水分,需要摊开晒干才行。
之前周思宁要用树枝子编筐,不能让树枝干了,所以堆到一起就没动,这还得时不常的往上面洒点水保持湿润。
这周筐编的差不多了,这一大堆的树枝子只需要留下一小半,剩下的都得晒干才行,要不时间长了就得发霉烂掉。
孙大嫂找她一起干的就是这个活。
周思宁毕竟在农村干了大半年的活,而且捡柴火她都是干惯了的,所以她也不触,嘁哩喀喳就把活给干了,摊开晒了大半天,然后把上面已经晒干的砍成手掌长短的木段摞到一起,这个长度正好能放到煤炉子里,烧起来方便。
孙大嫂虽然岁数大点,但是毕竟是城里人,干了一会儿就招呼累了,同时也提醒周思宁该休息了。
周思宁一点没觉得累,再说她屋里还有一大堆活要干,哪能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所以就没听她的,一气把活干完才回屋。
孙大嫂看她不听劝就念叨了几句,这不,今天看她起晚了,还以为是昨天累到了。
周思宁也没跟她解释,笑了笑,手一扬把盆子里的脏水泼到了院子里,然后回屋做饭去了。
她自己吃饭从来不糊弄,淘了米用瓦罐熬粥,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鸡蛋,洗了洗放到了瓦罐里一起煮。
回手又从墙上把一个篦子拿了下来,放到了瓦罐的上面,又从房梁上吊着的篮子里拿出一个窝窝头放到了篦子上,这才把锅盖盖上。
只是锅盖是铁锅的锅盖,放在瓦罐上到是也能用,就是不伦不类的。
周思宁是实用主义者,现在就这条件,能用就行,外观暂时不那么重要。
把自己的饭做上后,她就开始给小鹌鹑们准备第一顿饲料。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太费电
小鹌鹑孵化出来后不能马上喂食,要在孵化出来一小时后喂一遍温开水,补充体内所消耗的水分。
这个简单,暖水瓶里有白开水,放一天了,正好已经不算太热,周思宁拿出自己的搪瓷缸子,到了大半缸的白开水。
先是自己喝了一口,试试温度。
嗯,还是有点热,给鹌鹑喝的水不用太高温度,十八九度就够了。
她拿着缸子在屋里晃荡了两圈,把水温降下来后,拿出准备好的罐头瓶盖,到了浅浅的一层水,然后把瓶盖放到了育雏箱里。
接着她开始准备它们来到这个人世间第一顿吃食。
她拿出一个木盆,从桌子下面的面袋子里舀了一小碗玉米面,往里面加了一点点土霉素粉,用手搅拌均匀后,她拍了拍手上的干粉,走到炉子边。
炉子的火还是比较快的,蒸汽已经冒了有一会儿了,她掀开锅盖,用手按了按篦子上的窝窝头,感觉蒸透了,就拿出两根筷子,把细头插在篦子的眼上,一手使力把整个篦子都端了起来。
下面的米粥已经开花,隐隐约约的还能看到一个红皮鸡蛋在粥锅里起伏。
她拿起个勺子,把里面的鸡蛋捞出来,然后用水瓢舀了一瓢凉水,把蛋放进去降温。
隔了一小会儿,她就伸手进去把鸡蛋拿出来,迅速的磕碎蛋壳,把鸡蛋剥好,然后双手一用力,鸡蛋被从中间掰开,露出了里面黄橙橙的蛋黄。
周思宁的目标就是这个蛋黄,走到木盆边,双手分别使了巧劲,蛋黄就落入了盆子里,立马就被玉米面包裹了起来,然后她把手里剩下的蛋清都扔到了嘴里,嚼吧嚼吧吃了。
小鹌鹑刚出生的时候身体弱,需要营养,最好是含有高蛋白质的饲料。
其实蛆虫粉是喂小鹌鹑最理想的饲料,可是现在没有,她只能从自己的嘴里省下口粮喂这些小家伙了,就希望这些小家伙能明白她的苦心,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她伸手进盆子,把蛋黄捏碎,又少加了点水,把盆子里的玉米面搅拌均匀,这才端着盆子去了育雏箱,把刚刚拌好的饲料撒在了灯泡的正下方。
当然纸壳子里单独养育的几只她也没忘,给它们也放了点饲料,这样它们不用跟别的鹌鹑抢,希望都能吃饱饭。
看着鹌鹑们争先恐后的跑去啄食饲料,她这才放心的盖上了棉布。
伺候完这些小祖宗了,现在该轮到她吃饭了。
正好粥也煮好了,她的早餐就是白米粥加一个窝窝头。
中午的时候,小霞放学回家,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就听到了周思宁这屋有鹌鹑的叫声。
“大姨,你孵的鹌鹑出壳了吗?”小霞没敢进屋,就站在外面喊。
“对啊,出壳了。”周思宁正在炕上做衣服,听到说话声,头也没抬就回答了一句。
“那我能看看吗?”小孩子对于小动物都没有什么抵抗能力,小霞虽然这孩子情商高,但是终究也是个孩子,也喜欢这些小东西。
“行啊,进来吧。”周思宁把手里的布料卷了卷,放到了一边。
小霞听到周大姨高兴的不行,推门就走了进来。
“吃完饭了吧!”周思宁随口问了一句。
孙家大嫂做饭都早,一般都是孩子放学就吃饭,所以这个点应该是吃完了。
果然,小霞点了点头,回道:“吃完了,大姨你吃了吗?”
“吃了。”两个人相互说了这么一套没营养的嗑,然后才进入正题,“来,上炕吧,小鹌鹑都在这箱子里呢。”周思宁指了指炕上的育雏箱。
小霞立马爬过去看,“啊,大姨,你咋还给它们点灯,不浪费电吗?”
她虽然喜欢小动物,但是节俭已经刻到她的骨头里了,所以看到箱子上面居然还有个电灯泡,而且还是亮着的,她忍不住惊呼。
她家只有她和大哥晚上写作业的时候,才会点那么一会儿灯,其他时候都是不开的。周大姨居然大白天的给鹌鹑打灯,真是太浪费了。
“浪费啊,不过小鹌鹑不好养,现在天气太冷,这种温度下它们活不了,所以我才宁可费点电也要点灯,就是给它们取暖,你没看它们都挤到电灯下面吗。”周思宁给她解释。
“那不能烧煤吗?就像你的那个孵蛋的桶子。”小霞听明白了,但是还有疑问。
“也可以,不过电灯并不只有保暖的作用,有了光鹌鹑们才长得更快。”周思宁用最简单的话把意思表达出来。
“哦,原来是这样。”小霞虽然不知道为啥有光鹌鹑长的就快,不过她还是点头表示理解了。
“本来我还想让大姨也帮我孵几只小鹌鹑呢,我给钱,不过现在看还是算了吧。我妈不可能让我给它们天天打灯。”小霞趴在箱子旁边一边看着小鹌鹑啾啾叫着觉得可爱,一边看着上面的电灯,觉得分外的刺眼。
“我看是你不舍得天天给它们打灯吧。”周思宁很不客气的戳破了她的谎言,孙家就这个小丫头最会过日子了。
“谁不都一样,它们长大了才能卖几个钱,天天点灯得花多少电费,养它们根本不划算。”小霞这么觉得。
现在的电费是五毛钱一度,非常贵了,像小霞家,安的是最小瓦数的灯泡,就晚上点那么一会儿开灯,一个月下来一度电都不到,这每个月都能让小霞心疼够呛,要不是现在天黑的早,这钱她也是要省下的。
周思宁当然也算了觉得现在的电费有些贵,所以才把六十瓦的灯泡换成了四十瓦的灯泡,这样点二十五个小时才用一度电,小鹌鹑们也就开始的两天需要整日光照,之后每天照几个小时就行。
“那得看你怎么养,你一次多养点,电费分摊在每只鹌鹑身上,这价格不就降下来了吗。”
“养多了喂的粮食不也多吗,那也是钱啊。”
周思宁不说话了,小霞说的没错。所以想要赚钱,小规模的养殖肯定是不行,必须大批量养殖,这样各种费用均摊就没有那么多了。
“大姨,这些鹌鹑啥时候能长硬实啊?要不你先养着,等它们能在外面跑了,不用照电灯了,我在来买几只行不?”小霞一转眼珠,又来了主意。
她虽然喜欢这些小家伙,不过她更喜欢它们下的蛋,要是自己家养几只,以后天天下蛋,她妈和她哥也能隔三差五的补补身子了。
“行啊,怎么不行呢,不过就是价格贵。雄鹌鹑一只五分钱,雌鹌鹑一只一毛,咱都是熟人,你要是现在就预订我就给你打个九折你看怎么样?”周思宁笑眯眯的说道。
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现在就去问
周思宁看着被吓跑的小霞的背影,忍不住笑了。
她可没骗人,也没讹人,她在决定养鹌鹑的时候就已经计算过成本了。
要是养殖过程都能按照她计划的来,不出大的纰漏,她每只鹌鹑的成本也就在三分左右。
等鹌鹑养大了,雄鹌鹑肯定是要处理掉的,她总不能白干,所以暂定的价格就是五分钱,她挣的也就是个辛苦钱。
至于雌鹌鹑,还得养着下蛋。
鹌鹑的寿命一般在两年左右,从孵化出来开始算,雌鹌鹑一般养到三十五天到四十天就能下蛋,十个月后产蛋量开始下降,也就是说,雌鹌鹑她能养一年。
按照一只鹌鹑一天下两枚蛋,一枚蛋卖价一分钱,那一只雌鹌鹑能给她创造利润是六块钱。
这么算她一只雌鹌鹑只卖一毛钱,简直就是白菜价。
小鹌鹑的成功孵化给周思宁很大的鼓励,孵化桶的成功使用就是她计划的第一部 分,第一步迈好了,她对后面的事也有了信心。看着那些活蹦乱跳的小鹌鹑,她觉得成沓成沓的大团结离她也不远了。
生活有了奔头就觉得这时间过的太快,还没怎么地呢,这一周就又过去了。
周末周继国回家,发现家里多了一堆的小鹌鹑。
“大姐,你那桶真的能孵出小鹌鹑啊。”周继国很是惊讶,当时看大姐折腾,他还真没当回事,他听说过现代化的孵化器,看到过老母鸡抱窝、老太太摸蛋,就是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