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五十年代之养殖大户-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媳妇,你都不知道,咱们今天割芦苇的地方在往里去没多远就是野鸭子窝,哎呀,那多的呦,都没下脚地了。”付磊夸张的说道。
说实话,当时他看到满地的野鸭子窝,他就傻眼了,他下午的时候进来抓野鸭子的时候咋就没看到过呢,明明这离自己干活的地方不远。
“是吗,你们捡了多少?”周思宁高兴的接过那兜子鸭蛋,举到眼前细看。
“我们数着捡的,足有五十个,本来我还想多捡点的,结果继国不让,说给野鸭子点活路,我一想也是,咱不能做那杀鸡取卵的事,今年要是把鸭蛋都捡完了,明年咱就吃不到鸭子了。”他付磊也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这些粗浅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嗯,做的非常对。”周思宁表扬了一句,心里想着五十个鸭蛋,估计她那个咸菜坛子应该能装下吧。
“嘿嘿,当然这东西腌好了冬天吃香着呢,我和继国都说好了,等明个下班了我俩拿着手电筒再去远点的地方转悠转悠,咱这跟前都这么多蛋了,估计别的芦苇荡子里也得有不少。”
感情,他们虽然不想赶尽杀绝,但是却想去霍霍更多的野鸭子。
周思宁对于他们这么上进非常支持,大手一挥说道:“那感情好,今天咱们好好吃一顿鸭子,明个你们都努力点,年前咱家能不能吃到肉就全靠你们了。”
当天晚上,白得不少肉的一家三口很是happy的头对头啃了一盆子的鸭肉,一个个的吃的油嘴马哈,就是一盆子鸭肉对他们来说少了点,刚啃出兴致盆子就空了。
付磊发狠的说:“明个咱炖两只吃。”
周思宁吃完饭就不管了,她得去后院看看那头老母猪和几只小猪怎么样,还得给它们弄点吃的,听说中午就从那边出发了,连午饭都没给吃,到现在估计得饿够呛。
至于捡桌子刷碗,不有付磊和周继国在吗,做饭他们不行,这点活他们还是可以干的。
她一开猪圈的门,母猪那撕心裂肺的嚎叫声就传了过来,周思宁呲了呲牙,看来母猪是真饿了。
进去后,她拉开关着母猪的单间的门,进去很有技巧的安抚了母猪一会儿,近距离查看了一番,这才走了出来,走到堂屋去给这头母猪煮食去了。
这母猪应该刚一岁多,正是生产的黄金期,所以得好好养着。
回屋后,她看两个人已经把厨房收拾利索了,满意的坐在小板凳上,把装土豆的麻袋拉开,开始挑挑拣拣。
“媳妇,你准备给咱家猪煮土豆吃啊?”付磊凑过来问道。
“嗯。”周思宁在麻袋里扒拉,把长的奇形怪状的那些,或者是小的土豆都挑了出来,准备一会儿洗洗煮煮,先把今天这顿对付过去。
付磊蹲下来帮着往盆子里捡,“咱家土豆就这么多,喂不了几次吧。”他有点怕家里的这些冬菜都让那头老母猪给吃了,到时候他们冬天就该扎脖了。
“嗯,就对付过今天明天就行,大宝跟人家订好了,明个就给咱送粮食来,我估计最早也得中午到。”也就是说,自家土豆得撑两顿。“还有我存的那些饲料,现在还没发酵好呢,还不能喂猪,不过估计再过个一周左右第一批存的就应该能吃了。”
一开始只打算养几头小猪来着,所以家里没提前准备,当时她就寻思,有着一麻袋的土豆,咋地也能挺到她储存的饲料发酵好了。现在突然来了一头老母猪,这一麻袋的土豆显然就有些不够看了。好在周继国同志冲动是冲动,当时还是长了脑子的,还知道顺便买点喂猪的粮食回来,所以她只要操心今天明天两顿猪食就行。
付磊听的直点头,他对这些没啥概念,只要媳妇说行那就行。
“媳妇,你这些是不是要洗,我来。”他撸起袖子开始干活。
于是夫妻俩一起忙活,一顿简单的猪食不大一会儿就煮好了,晾晾后付磊拎着桶就去后院喂猪了。
第二天,付磊和周继国起早吃完饭就去上班了,因为要等人家送粮食,所以早上周思宁就没在出去割芦苇。
她把猪喂好后,就去后院把堆积到院墙边上的一大堆芦苇垛子散开,铺到后院的地上,准备趁着天好,晒一晒,这么湿着放可不行,没多上时间里面的芦苇都得沤烂了。
等十点多,前院就有了动静,周思宁赶紧的上前院去看看,果然还是昨天那个车夫,赶着一辆牛车在门口呢。
“大妹子,昨个我来过还记得不,今儿我来给你们送粮食来了。”那车夫努力想挤出一点笑来。
“记得,记得。”周思宁赶紧过去,把院门都拉开,让他能把牛车赶进院子来。
等牛车进了院子,周思宁就看车上用麻布袋子盖上了,不过从那高度来看,应该不少。
“呵呵,我想着你们家估计没啥东西喂那老母猪,今个起了个大早给你们送红薯来了。”那车夫把牛车赶进院子后,问了周思宁把东西卸哪,然后都没用她动手,几下子就把牛车上的麻袋都卸了下来。
第二百四十一章 赵家小媳妇
那个车夫把东西卸下来后也没马上走,周思宁给他倒了杯凉白开,他咕咚咕咚喝了后,打开麻袋的口,让周思宁验货。
“牛车运不下太多,我就先可这红薯给你们运来了,就怕你们家里没啥东西喂猪。”那车夫说的很实诚。
周思宁点了点头,他要是不来,确实没啥喂猪的了。
“这两袋子都是红薯,给猪吃的。”他打开麻袋口让周思宁看,“猪不挑好赖的,所以我就在村里换了点这样不立整的,便宜。”
周思宁探头一看,他所谓的不立整就是歪瓜裂枣的意思,麻袋里的地瓜大大小小歪歪扭扭的,外表不太招人喜欢。
车夫看她点头,又拉开另三个麻袋,“这是米糠,也是喂猪的。你平时煮猪食的时候舀上一点,猪吃的可好了,长膘。”想到自家刚养大的老母猪,他是真心疼啊,要不是情况不准许,他说啥也不能把母猪都卖了。
“嗯,行,放心吧,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在老家的时候养过猪。”周思宁看出人家是不放心了,虽然不明白他为的是啥,不过还是说了几句安慰人的话。
“好好,那就好。”车夫也意识到自己说的太多了,不好意思的点头,“那行,这些你先吃着,细粮等明个一早我再给你们送来,家里还有活,我就先走了。”说完就赶紧的赶着车走人了。
周思宁抽了抽嘴角,这人咋这么不会说话呢,刚刚还说送来的都是给猪吃的,现在却客气的让她先吃着,这是骂人呢吧。
中午猪食的档次就提升了,米糠家地瓜,母猪和小猪都吃的呼噜呼噜的。
到了晚上,一家三口围在一起啃了两只鸭子,这次大家都吃的肚子溜圆,吃完饭都没顾得上收拾,拿着手电筒和布袋子三个人就骑车往芦苇荡里杀去。
是的,这次行动周思宁也参加了,因为她也是个爱贪小便宜的人,明摆着今天去就是白捡鸭蛋,而且还不能少了,她当然要亲眼目睹这样的盛况了。
于是一家三口杀气腾腾的就去扫荡了。
在男主超高运气的加持下,这一趟夜行非常的顺利。
他们几个由周继国领着,直接就摸到了野鸭群的老巢去了,然后捡蛋的捡蛋,抓鸭子的抓鸭子,顿时芦苇荡里鸡飞狗跳起来。
等几个人回到家的时候,头上都顶着几根鸭毛,可见刚刚在芦苇荡里战况是多么的激烈。
不过看着沉甸甸的布兜子,就是狼狈点也值得了。
家里鸭蛋是够了,周思宁这天就没急着去割芦苇,而是先去了供销社一趟,买了两斤咸盐,准备回家把鸭蛋给腌上。
往家走的时候碰巧就遇到了文佳,就是付磊和周继国工友赵德红的媳妇,她正领着两个孩子不知道要干什么去。
既然认识,碰到了就没有不打招呼的道理,于是周思宁就堆起笑容招呼了一声,“呦,嫂子,这么早就出门啊。”
“是小周啊。”文佳也认出是自己的邻居,领着孩子走过来,“你们俩干啥呢,赶紧的跟婶子打招呼。”
“婶子好。”文佳左手领着的小女孩乖巧的问了声好,右手那个五六岁的男孩却像是身上长了虱子一样,来回动个不停,小嘴却抿的紧紧的,一句话都不说。
文佳看儿子这样面子上有些过不去。
周思宁到不以为意,笑着夸了一句,“哎呀,这是你家孩子啊,可真乖。”
“乖啥乖,一个个像皮猴子一样。你这是干啥去啊?”文佳对周思宁的印象很不错,自从搬过来那天接触过一次后,她原本想过去付家走动走动的,可是每次她去的时候,付家的院门都是紧锁的,几次之后,她也就歇了这个心思,再加上自己家事情也挺多的,这不都搬过来一个多月了,这还是第二次碰到呢。
“家里盐吃完了,我去供销社买了点。”周思宁举了举自己手里的纸包。
“行,我先不和你说了啊,我得先把这俩小祖宗送幼儿园去,你一会儿在家吧,等我把他们送去后找你唠嗑去啊。”手里的小祖宗不听话,文佳也没功夫和小周多寒暄,说了两句赶紧的领着孩子就走了。
周思宁也往自己家走,边走边寻思刚才这事,她和文佳好像也没啥交情吧,就是一走一过打个招呼的事,咋还说要上家里来找自己唠嗑呢。
主要是自己一天天忙得脚打后脑勺的,哪有空招待她啊。
等到了家里,她就把这事扔到了脑后,忙着点火烧水,准备腌咸鸭蛋。
她原来的那个空间,咸鸭蛋这样的食物已经没有个人去腌制了,想吃到超去买就好,很便宜,所以她虽然知道咸鸭蛋的腌制方法,却从来没有实践过。
这算是头一次了,为了不糟蹋东西,她每个步骤都做的非常小心,力求一次成功。
等文佳找过来的时候,她刚好用开水把盐粒子化开,野鸭蛋已经放到坛子里码好,就等着盐水凉了后往里一倒就成了。
“小周,我过来了,你这是忙活啥呢?”文佳一进院子就笑着开始招呼,看到小周在堂屋忙活呢,就好奇的问了一句。
周思宁听到她的声音眉头皱了一下,她本质上就是个宅女,对于和邻居沟通交流啥的她不太热衷,有那时间她觉得还不如出去多割一麻袋的芦苇回来呢。
“嫂子你过来了,进屋坐吧。”人都来了,也不可能往出撵,她只能堆起笑容,让人进屋坐去。
“不用,不用,也不是外人,你这是腌咸菜呢?”文佳进了堂屋,看到地上的咸菜坛子就以为她是在腌咸菜,根本没往腌蛋上想。
“嗯,眼瞅着要到冬天了,腌点咸菜好过冬。”周思宁顺手拿过一个盘子把咸菜坛子的口给盖住了。
她也没算撒谎,咸鸭蛋不也是咸菜吗。
她也不是想瞒着什么,主要是说了实话,估计还得被问鸭蛋是哪来的,太麻烦了。所以干脆糊弄过去的了。
“走,咱们屋里坐去。”周思宁赶紧把人往屋里让。
第二百四十二章 我厚着脸皮求你件事
文佳进了屋里,不着痕迹的打量了一圈,然后笑呵呵的坐到了炕沿上。
“我也没啥事,就是来找你唠唠嗑,你也知道,咱们这小区搬过来的一共都没几家,前面那两排到是有几个婶子,但是我和她们也说不上啥话。”
这边虽然分了房子,但是毕竟搬家牵扯太多,不是想搬就搬,所以分房子一个多月了,三排家属区,一共也就搬来十几户人家。
而且大多数是前面老工人的家属,后排这些年轻的,就只有三家搬了过来,一个是付家,家属周思宁,一个是赵家,家属文佳,最后一个就是付家右面那个邻居,听付磊说他家男人姓王,家属不知道叫啥,是个圆脸的妇女,她到是看到过几次,但是从来没说过话,不过那媳妇好像刚生了孩子不久,因为他们经常能听到隔壁传来孩子的哭嚎声。
“是啊,大家都刚搬来,家里家外一大堆事呢,天天忙忙活活的也没空唠嗑。”周思宁这话说的很实在,她的状况就是这样,眼瞅着马上要到冬天了,不准备多点柴火,等冷了就得自己受罪。
“可不,我也是这两天把孩子送去幼儿园这才有空的,要不一天天的在家看孩子,哪也去不了。”文佳一副我也一样的表情,“对了,那个幼儿园,你咋没报名呢?”
要不说现在的人都头削尖了想当工人呢,有单位是真的好。就像城建一公司,刚在这边建了分公司,立马家属院就建了起来,这还不算,知道家属过来,家里孩子小的没人看,工会牵头,准备效仿别的单位开一个幼儿园,专门接收职工家不够上学年龄的孩子,至于幼儿园里看孩子的老师和阿姨,就在家属里招,这样还能解决几个家属就业问题,果然,这一举措得到了下面所有职工的高度赞扬。
这事付磊和周继国回来也说过,不过一家人商量了下,还是没有去报名,第一是她很年轻,跟前两排那些大娘大婶比起来,当阿姨就略显经验不足,想当老师吧,她还没上过学,即使现在会写字那也是野路子,跟人家正经八百小学初中毕业的家属比,还是一点竞争力都没有,最主要就是她不喜欢孩子,让她见天的去看别人家的鼻涕虫,她宁可在家多干点活,综合考虑干脆她也不出那个头,还是在家眯着吧。
“我不行,我又没学历,也没生过孩子,去干啥去啊。”周思宁直接摇头拒绝,这个活她真干不了。
“也是,伺候人家孩子,也没啥意思。”文佳听了脸色又晦暗了些,她到是识文断字,也生养过孩子,可是她的成分不好,第一批就给刷下来了。
“呵呵,跟咱也没啥太大关系,不说了不说了。对了,前几天咱们单位不是分了一批不要票的棉花吗,我寻思来寻思去,没舍得做被子,眼瞅着天就冷了,我用那些棉花,给我家男人和孩子都做了身新棉衣。哎,这次分的棉花还是太少了,要是能多分点就好了。”文佳觉得这天要让她聊死了,赶紧的转换话题。
当初周思宁的一句玩笑话,没想到还真成真了,周继国真去和领导提了棉花的事,可能是领导家也缺棉花,半个月后,公司就真的弄来了一批棉花,不过数量不多,每个职工就分到了五斤,不要票但是得给钱。
就是这样,也把这些工人乐坏了,不管家属在不在这边的,都买了棉花,家属搬过来的那些就不说了,家属不在跟前的,工人们也都把棉花打包邮回家里去了,这个时候可没人心疼那点邮费。
周思宁当然也买了棉花,而且是两个人的,她得了十斤呢,加上之前自己在供销社碰巧买到的那些,家里阁楼上现在堆着三十多斤棉花呢,这可不老少,好多人家全家上下加起来也不一定有这么多棉花。
“你家可好了,有两个工人呢,一下子就能分到十斤棉花。”文佳的语气里有些羡慕。
“好啥好,我们家是分的多,但是用的也多啊。我家老付和我弟弟都得给做一身厚实点的棉衣服,这就剩不下啥了。”周思宁当然不能说自己家棉花够了,就是够了也得哭穷,何况她家棉花是真的不够。
“哈哈,那到是。”文佳想想,小周说的也对,给俩男人做棉衣,费布料也费棉花,十斤棉花也剩不下多少。
“对了,你家棉衣都做好了吗?拿出来让我比量比量呗,我总觉得我给我家老赵做薄了,他还一个劲的说够厚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周思宁愣了一下,然后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可没嫂子这么麻利,棉花发下来就用上了,我家的棉衣还没做呢。”
“麻利啥麻利,我就是在家没事闲的,做个棉衣也算个营生,这不手脚就快了点,现在棉花被我霍霍完了,我也消停了。”文佳赶紧谦虚了几句,她确实挺擅长针线的,当初当闺女的时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家里啥活都有长工,她就在家绣绣花就行,当然现在就不行了,啥啥都的自己干了。
周思宁听到她的话心里一动,想了想试探的说道:“我看嫂子就是爽利人,其实我也是急脾气,也想赶紧的把棉衣给他做上,这眼瞅着天就要冷了,总不能别人家男人都穿新棉袄,就我家俩穿旧的吧。”
文佳听了一个劲儿的点头,就是这个理,所以她这次自己都没做新棉袄,就给男人做了一身,剩下点棉花,又拆了两个孩子的旧棉袄,续了一层上去,也算是半新的了。
“不过我从小针线就差,平时缝个衣服都笨笨卡卡的,这缝新棉袄我还真不敢下手,就怕做坏了白瞎好东西。”周思宁说话的时候看着文佳的表情。
“哎呀,啥好不好的,能缝上穿着不漏肉就行呗。”文佳安慰了她两句,脸上的笑容却多了些。
知道自己比别人强,搁谁身上都得高兴半天,何况是嫉妒心重的女人呢。
“嫂子,我厚着脸皮求你件事呗,你看你有没有时间,帮我做几件棉袄呗,我是真做不来这些,不过我也不让你白忙活,一件棉袄我给你一块钱手工费怎么样。”周思宁是喜欢把什么都说到明处的人。
第二百四十三章 没褶的包子
“哎呀可使不得,不就是帮你做几件棉衣吗,哪能要你的钱啊,你要是能信得着我,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顺手就给你做了,不是多大的事,你可不用给我钱。”文佳一听小周说要给手工费,当即就摇头,邻里邻居的,帮着干点活哪能要手工费啊,这要是传出去,她还咋做人,人家不还得当她是钱串子啊。
“我当然信得着嫂子,不过这手工费也是要给的,咱都是成家过日子的人,谁手里没一大堆活要干啊,我这跟嫂子张嘴就够不好意思的了,嫂子要是不收,那就当我今天没说得了。”周思宁不想欠人情,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坚决给钱。
“没事,我在家也没啥活干,你把棉花和布料准备好就行,等明个我就过来给你做棉衣。”文佳觉得和小周挺投缘的,就想着要交好。
两个人说来说去的,最后还是周思宁说服了文佳。
所以等文佳从付家小院离开的时候,手上已经跨了一个包袱,里面是做一身棉衣需要的棉花和布料,周思宁细心,把家里的针和线也给她装了一些。
至于那说好的一块钱手工费,文佳是说什么现在都不收,只说自己做了还不知道合不合他们心意呢,等做好了拿过来看,行,到时候她在收钱。
周思宁一看这样也行,于是就高兴的把文佳给送走了。
谁也没有想到,两个人从这一刻就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后付家和周家的新衣服,基本上都是出自文佳的手。
而文佳也通过给小周家做衣服,明白了付家不是一般的人家,有钱,相当有钱。而且人家低调的很,不显山不漏水的,那句话咋说的来着,包子有肉不在褶上,付家就是那没褶的包子。
所以在今后的交往中,她虽然不好意思去刻意奉承,但是还是努力的交好,而也就是因为她存着这份交好的心,在那几年家里得到了付家的帮助,一家几口全须全尾的度过了那几年,之后每每想起文佳都要感谢上天,给了她这么个机会。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暂歇不提。
周思宁把做棉衣的事交给了别人,她一身轻松的开始发展自己的养猪事业。
家里买回来猪的前几天,她都是用米糠混着地瓜土豆还有些白菜叶子喂猪的,可能是猪冷不丁的换了一个新环境有些不适应,虽然食槽里的猪食它们照吃,但是却没见长膘。
付磊每天早上晚上都会去打扫一遍猪圈,看家里的猪不胖反到有要变瘦的趋势,吓得赶紧找媳妇想办法去了。
周思宁天天喂猪咋可能不知道自家猪的情况,她的解决办法就是去后院,让付磊帮忙拉开第一个储存饲料的地窖。
“嚯,这个味道可够好闻的。”付磊听话的拉开地窖的门栓,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香味儿,那种类似青草香还不完全是,也说不上来,反正闻起来非常好闻。
“那可不,虽然这是猪食,想让它快快的长,当然也得顾及一下猪的口味哦。”周思宁开了句玩笑,就递给付磊一把叉子和一个桶,示意他把里面发酵好的芦苇弄出来点。
“呵呵,这饲料都这么香,以后咱家猪拉的粑粑是不是也是香的,那肉肯定也更香了,不行,我想想都忍不住流口水了。”付磊接过叉子,拿住一头往下面一使力,叉头上就叉了一坨绿油油黏糊糊的芦苇段上来。
割上来的芦苇不能整个放到地窖里发酵,需要在放进地窖之前先把它们闸成五厘米长短的小段。
当初这个工序可是把付磊和周继国累够呛,家里就一把菜刀,一把砍刀,那几天晚上,它们兄弟俩一起在后院剁剁剁的。
“你虎不虎,你见天的吃肉吃蛋的,香不香,拉出来的不照样臭不可闻。”周思宁受不了他时不时的冒出点虎气来,白了他一眼,蹲下来,伸手进桶里,抓出一把芦苇饲料来仔细的观察。
她是想看看这一地窖的芦苇饲料发酵的怎么样,发酵的好坏,直接影响猪未来的增长体重。
她用手指捻了捻,又把手凑到鼻子下闻了闻,最后确定,这一地窖的芦苇已经发酵的够劲了,可以用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