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媳妇(曾经)-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夫人,程公爷和秦公爷来访。”张忠在门外禀报道。

    “哦,快情二位公爷堂上说话。”张杨氏又对张陵道:“娘就不出去了,你和老2去招待程公爷和秦公爷。”

    “是,娘。”张陵和张麒答应一声便随着张忠去了前面。

    小婉还要在这里侍候,却被张杨氏赶了回去,“快回去歇着,让人将清瑶喊过来,估计等一会儿二位公爷就会见她了。”

    小婉从张杨氏屋里出来,本打算让紫鹃过去喊人,可想了一下,还是决定自己过去。紫鹃无奈,只昨在旁边加了小心看着,一行人还没等走到园子前,便听到里面传来清脆的口令声。

    “这玩的是哪一出?”小婉和紫鹃相视一笑,来到园子门口向里边看去。

    只见十多个孩子站成四排,罗清瑶似模似样的教他们队列练习,宝儿还站在第一排左首的位置,俨然是个队官,一张张小脸颇为认真,站得笔直,还真有那么点儿样子。

    “紫鹃,你去喊清瑶过来吧。”小婉没有进去,她还真怕被那些毛毛燥燥的孩子撞着。

    等紫鹃领着罗清瑶过来,小婉也回房间,让她将罗清瑶送到前面,“不要急着回来,打听一下二位公爷怎么处置这件事情。”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左右,紫鹃匆匆的回来禀报:“夫人,老爷和二位国公已经带着清瑶小姐去平阳公主府了。”

    “唔,这件事情要热闹了。”小婉想了一下道。但她并不如何紧张,那个罗春胆子太肥,这种事情也敢做,恐怕这次李世民不会轻易放过。

    事情果然如此,平阳公主在看到罗清瑶之后,知道了这个情况,当即荣辱大怒,备了车子直奔皇宫,她在太极殿将这件事情的原委跟李世民一说,李世民也是盛怒,罗士信是他的爱将,当年战死之后,他心中大恸,如果不是为了有人能够抚育罗清瑶,他根本不会加封罗春。

    “查”

    李世民声音冷厉:“宣万年县令童刚,给我彻查这件事情,一定要给我一个交待”他吩咐李照立即去传旨,并且将罗清瑶暂时养在张府。

    合该着罗春倒霉,这家伙的胆子太大,切不说罗士信生前豪爽有着不少的人脉,单是现在朝堂上立着的开国元勋还有不少,将心比心,谁也不愿意自己的身后遇到这种事情,万年县令不到一天便将案子审了个底掉,然后开开心心的去回复圣命——县令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天底下有两个县令权力最大,那就是长安、万年二县,他们是有权力直接面圣的。

    “罗春、罗文宣父子判斩立决,妻子罗氏绞死,次子罗文立、罗文国斩监候。”童刚启奏道。

    李世民沉吟了一会儿,摇摇头:“罗春、罗文宣的判决不变,次子罗文立流放燕山,罗文国年幼,就着罗氏在家照看,总得给罗氏留一点血脉。”

    “是,皇上……”童刚照例来一篇‘皇恩浩荡’之类的颂词,李世民却是听得无味。挥挥手让他退下,然后看着窗外发呆。

    张府,平阳公主笑吟吟地拉着罗清瑶的手,怎么看也看不够,把小姑娘看得都不好意思了。

    等罗清瑶出去之后,平阳公主叹了口气道:“可惜我那两小子已经订了亲,如果宝儿大一些,许给他倒也不错。”

    “公主殿下,那就乱了辈份,现在挺好。”小婉若有所指地看着门外。

    平阳公主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张麒和罗清瑶下挨着头说什么,正说笑着,小姑娘甚是开心。

    “呵呵,张麒倒是个忠厚的,再过三年正好成亲,开春是不是就要下场了?”平阳公主问道。

    “是。”小婉点点头。

    “好,就这么着,等他考中了进士,我来给他做媒,告诉你婆婆可不要急着给他定亲。”平阳公主笑道。

    “是,公主殿下。”小婉也是十分的高兴,有平阳公主做媒,这意义可就完全不同了。

    ……

    进了腊月,接连下了两天的大雪之后,天气越发地冷了起来,虽然屋里已经烧上了暖气,可听着窗外呼啸的北风,稍为想一下就觉得发冷。

    暖气烧得热了,屋里就有些燥得慌,小婉命人端了两盆水过来,觉得还太燥,索性做了个土制的加湿器——上成盛水,底下烧炭。别说,这个办法还真是不错,至少屋里的燥气去了几分,呆着也不那么难受。

    “夫人,这个办法可真是不错。”紫鹃笑道。

    “给老夫人、宝儿、二弟、李婶、清瑶屋里都做一个,嗯,做几个精致的给义父、义母还有秦国公送过去。”小婉念叨着。

    其实屋里干燥放个水盆之类的不是新奇事,但做得讲究或者精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紫鹃答应一声匆匆地出去,过了一会儿,门砰的一声打开,却是张陵裹着一身风雪回来了,身上还带着一股酒味。

    “上哪儿喝酒了?”小婉问道。

    “遇到了太子殿下,非要喝一杯。”张陵说道。他喝酒非常有节制,基本上没有喝醉的时候,晋唐以来,无论文人武士,多有诗酒唱和的事情,小婉倒是不禁他喝酒,只是酒醉伤身,只劝他少饮。

    “在东宫?”小婉问道。

    “我哪里会那么不晓事?就在鹿鸣春,肥水不流外人田。”张陵笑道。

    “谈到差事了?”小婉问道。

    男人就没有不在功名上花心思的,虽然张陵也知道将来必有大用,可还是心里惦记,小婉就知道,虽然是不期而遇,但肯定会谈到这个问题。

    “谈到了。”

    张陵的目光有些迷离。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小婉立即发现他似乎有些神思不属。

    “听说可能是南面。均州、雷州那边。”张陵说道。

    “好阿。”

    小婉笑道:“除了离家远一些,倒也没什么问题。阿陵,既然有志于功业,就不要挑挑拣拣,越是偏远的地方不就是越容易出成绩吗?你干它几年,然后干出一番事业,回京后混个稳稳当当的侍郎或尚书,说不定还有可能登台拜相呢”

    “登台拜相?”

    张陵苦笑:“这个我可没敢想。”

    “那你可得多想想,你没入皇上的眼也就罢了,既然被皇上看到了,你想摆脱也是不成的。”小婉笑道。

    张陵却是陷入了沉思。

    明天就是腊八,真像小婉所说的,留给他考虑的时间可不多。

第一卷 乱世 第四百六十节 太子心事

    第四百六十节 太子心事

    长安,张府,偏厅。

    今日,张义从山阳送年货过来,小婉在这里设席给他接风叫张忠与张孝两个人作陪。这些年,张家在外地的生意除了张忠基本上在京城不动外,都是这些人轮流管事,这也是个户枢不蠹的意思,免得留下什么积弊,而小婉也不曾亏待他们,不仅每个月有薪酬,在生意当中也有他们的一成股份。

    张陵哥几个都不在家,所以酒菜端上来之后,小婉让边上侍候的小厮给在坐的三人斟满了酒,自己端了壶茶在旁边,听他将山阳那边的事情。

    “不过是押送几车东西,又是太平年景,路上也没什么耽搁,着什么急过来。”小婉说道。

    张义嘿嘿笑了两声道:“听说大少爷和少夫人回来,这已经几年没见了,就想早一些过来,如果不是路上有大学耽搁,腊八就能够过来。另外,除此之外,小的还有一件事情年后想请个长假。请少夫人恩准。”

    听了张义的话,小婉有些皱眉:“四哥,你怎么外道起来了?既然是这样,到底是什么事情说来听听?”

    在张府,张忠等人都是追随过张须陀的,当年为了表忠心,他们都是签了身契的,那时候因为对他们不是很熟悉,小婉和张杨氏揣着身契也算是个质当押在手中,免得被骗。后来他们做得很好,和张家人的关系如同一家人似的,那些身契早已经还给了张忠等人,并且顺从张杨氏的叮嘱,事他们如长兄。

    但是,张忠等人虽然拿回了身契,却还是以张家的家仆自居,而且张杨氏让他们改口也是不肯,照样以‘老爷’、‘夫人’的称呼,时间长了,倒是各叫各的。

    听小婉问起,张义便没有有犹豫,说道:“这件事是小人的家事,在投军之前,家中本有一姐,当时小的年幼,家姐已经嫁人,前几年派人去寻,却已经是寻不到了。今年夏天,有老家的人来长安做生意,偶然在山阳码头相遇,说起在舒州曾经见过家姐夫,我想请个长假,过去寻找。”说完,已经是满面戚然。

    听的人都有几分叹息,张义和他的大姐失散那几年,正是最动荡的时候,人命如草,路死渠埋,这是很常见的事情,这个时候听到了消息,自然是心急如焚,不过年前这段时间正是事情繁忙的时候,他也不好意思立即请假,所以想等过了年再请,提前这么一说也是报备的意思,免得到时候人手打发不开。

    “忠大哥,”

    小婉看向张忠:“长安的生意年后你就多辛苦一些,二哥辛苦一趟,去山阳照看一段时间。”

    两个人都点了点头,这就是轮值的好处,无论什么时候,万一需要人手就都能顶上去,不至于手忙脚乱。小婉突然想起一事,道:“四哥,你年后之行能不能稍缓两月?”

    三个人都是一怔,张义连忙道:“这个没问题,只是不知道夫人有什么事情吩咐?”

    小婉的脸上出现一丝怅然,沉默了一会道:“听说……我父亲晚年流落舒州怀宁,一起过去也有好有个伴儿。”

    张义脸上露出欣然的神色:“那敢情好,大少爷一齐去吗?”

    小婉撇撇嘴:“那要看皇上的心情了,若是年后不用马上赴任,就能一起去。”

    说了会儿话,也了解了山阳的一些情形,小婉便离席,将酒桌留给那些男人们。

    在内院的院子里,紫鹃和绣娘正对着清单,一样样地点着张义这次送回来的物件,除了有些东西是直接入外面大库的,还有一些是给张陵哥几件以及张杨氏、小婉的礼物,其中还包括了年前年后往外送礼打点人情的物件。

    以前小婉与张陵在外地,就在当地准备礼物,那时候除了路途遥远之外,倒也省心,就算是简便一些,那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现在回京,各色的年节礼物,那是半点儿不能马虎的,万一让人生出了慢怠的想法,再翻身可就不容易。

    以前都是小婉和紫鹃打点,现在小婉有了身子,她便让紫鹃和绣娘打点,绣娘这些年在张杨氏的调教下,长进不少,内宅的许多事情都打点得井井有条。

    将那些物件料理妥当之后,紫鹃也松了口气,以往年节的时候虽然也是忙碌,可没有今年这么累,从旁边的小丫环手里拿了盏茶喝了,笑道对绣娘道:“还好这些东西来得找,若是来晚了,又是一番手忙脚乱,而且这样调配起来更加容易。”

    绣娘道:“可不是,以前就是那么几家,现在却是几十家的人情要打,而且许多人都是攀比着争奇斗富,把礼物送出去也让人揪着心。”

    紫鹃放下手中的一件狐狸皮大衣,说道:“前年在沧州的时候就听说在山阳开始养殖狐狸,没想到今年这狐皮大衣就出来了,倒是真快。而且这皮毛摸着柔顺,不比野生的狐皮差,听说卖得还相当不错。”

    “可不是,原本还以为养这东西会赔钱,没想到这东西如此好养,只要饲料跟上去,一个个长得油光水滑的,比野生的肥实多了。”绣娘说道。

    她毕竟是小孩儿心性,上秋的时候撺掇着和张楠一起跑去山阳看‘狐狸精’……中国民间也是很有意思的,怕狐狸精却不怕狐狸,猎人们遇到了照杀不误,这些小孩子听古书听得多了,就对这种动物特别感兴趣。不过,两个小丫头回来的时候可没有什么好脸色,狐狸那股子味道可不是每个人都能甘之如饴的,两个小丫头回长安后,每次洗澡都能倒进去半瓶子香水,说是要洗掉那股子狐臊味,张楠更是抱怨不已,去了这一趟,回来都不好去别的府上玩,这一身的狐臊味没法儿见人,那几天简直成了府里的笑料,连张杨氏向小婉学这故事的时候,也禁不住好笑。

    绣娘带着人将这些大大小小的箱子抬下去之后,紫鹃招呼另外一些人将留下来的几个箱子搬到厢房,然后回来问小婉如何处置。

    “紫鹃,这些皮货就咱们府里的女眷分了吧,到底也是个稀罕物件,不论多少,总是这么个意思。”小婉看了一下明细说道。

    这些留下来的东西倒不全是大衣,还有一些皮制的围脖、帽子等东西,有些式样还是小婉和黛绮琢磨出来的,款式十分的新颖,外面还没有上市。

    小婉又想着李婶,这些年来,李婶和绣娘母女俩在张家帮忙管事,张杨氏和李婶相处得如同姐妹一般,张陵和她不在长安的时候,张麒、张麟两个在外面上学,张楠又年幼,多亏了李婶给张杨氏排遣孤寂,张陵夫妇虽然没有正式道谢,但心里却是感激的,便道:“李婶和绣娘备两套全的。她们母女这两年也不容易,你和雪雁也各留一套。”

    紫鹃应了,这些皮制品款式新颖,着实让人喜爱,而且她也清楚小婉不喜虚礼,只是谢了一声,笑着吩咐小丫环将几个份子抱出来送到各屋,然后却找雪雁,让她过来致谢。

    鹿鸣春酒楼。

    “鸿渐,尝尝这个。”李承乾穿着一身家常服,看上去如洵洵世家公子,虽然贵为太子,而且已为人父,可在私底下,他依然表现得像个普通的年轻人,将桌上的一些精致点心往张陵身前推:“别看这鹿鸣春是你家开的,恐怕这些点心你和老师也没有吃过。”

    这倒不是假的,这些点心说起来都是宫廷里的式样,是李承乾从御厨里面弄出来的,李世民是个明君,不会因为这个而跟臣下过不去,而且小婉对朝廷贡献良多,他便睁一眼闭一眼,尤其是李承乾并非自专,而是跑去禀报了长孙皇后,亲自送到老师府上的,这也是尊师重道,更没办法说。

    张陵却是有些强颜欢笑,倒不是不愿意陪李承乾吃这顿酒,而是觉得这酒味有些发苦。他挑了块泡泡油糕丢进嘴里,笑眯眯地道:“殿下,这是好事啊,大婚是迟早的事情,侯小姐……哦,太子妃堪称贤良,听说有母仪后宫的面相,您应该高兴才是。”

    李承乾白了他一眼,道:“孤怎么看你比孤还高兴?”

    “那是当然”

    张陵正色道:“侯尚书虽然主持兵部不久,但在军中素有威名,教家甚严,而且膝子只有这一女,正宜为太子刀。”

    这番话答非所问,但却包含了不少的信息,首先是侯君集刚刚担任兵部尚书,也需要他这个太子支腿;其次是侯君集在军中素有威望,能够得到军方将领的认同;最后就是侯君集只有这一个女儿,而且十分疼爱,爱屋及乌,对太子肯定也是一心一意。

    李承乾脸色稍霁,其实他也不是不清楚与侯府联姻的好处,只是他心中有所顾虑,所以心事重重无以排遣,这才找张陵喝酒。

    完本推荐

    《新一品修真》

    都说凡人常懵懂,神仙也会犯错误.

    雷天君的一次失误将少女沈月影的肉身击毁,为了弥补过错,几个不负责任的神仙用甜言蜜语将她哄骗到一个叫亚马迪斯大陆的地方附体重生……

    推荐青柳的另两本书:《创神传奇》、《飘泊在异界的日子里》

第一卷 乱世 第四百六十一节 高阳

    第四百六十一节 高阳

    长安,卢国公府。

    程铁牛自从泾州返回之后,除了偶尔去张府之外,都是在后花园中苦练。做为卢国公府的长公子,就算他不去钻营,将来卢国公有爵位也是由他继承,但自从知道要去军前效力之后,虽然李世民体恤大臣让他暂时不必去军前报道,可他在家中也没有闲着,连昔日伙伴叫去喝酒也皆都谢绝,倒是让程氏夫妇心怀大慰。

    儿子如此,程知节自然欢喜,所以除了上朝之外,他也是谢绝应酬,在家里陪着儿子练习武艺。只是这时间正赶上年下节礼往来,以前这应酬之事让儿子去跑一跑就成,但现在可就说不得自己得亲自忙碌了,所以程知节干脆来个‘抱病’,派着管事将年礼送到,自己在后花园里给儿子做指导。

    想法是好,可结果却是让程知节大甩眼球—— 一些亲朋故旧还有一些平日上竿子找不到机会的人,在听说卢国公‘病’了之后,纷纷上门探病,一些关系远的直接打发掉便是,但那些关系近的少不得还要亲自接待。程知节无奈,只得用药装扮成一付‘病容’,也算是蒙混过关。

    今日过来的,是河东张氏的子弟、张若离的长子张行书,两家原本没有什么往来,在河东张氏进京之后,张涣亲自带着张若离上国公府造访,虽然程知节也不待见他们,可碍于一人是张须陀的父亲,另一人是张须陀的长兄,也不得不应付,甚至还答应了张杨氏、张陵的托付,在宿位中为张行书争了一个名额,只是他对河东张氏极其不感冒,轻易也懒得见。

    张须陀、程知节、秦琼,罗士信四人之中,张须陀年龄最大,武艺也是高,另外三人皆以师长相待,秦琼排二,而罗士信最少,若非知道张须陀还念着骨肉之情,他根本连见就不愿意一见。

    一名下人领着张行书进到内堂,看到程知节已经坐在那儿,张行书连忙抢前两步行礼道:“小侄见过世叔,给世叔请安”

    对这个张家长子,程知节是有些瞧不起的,觉得不过是一个纨绔而已,当时却不过情面,才给谋了个差事,不过从最后听到的消息来看,还不算是个扶不起来的。

    他指了指地上的椅子,道:“坐吧,最近差事如何?自从你进入宿卫,差不多也有半年了吧?”

    张行书应声坐了,回道:“回世叔的话,小侄这边尚好。只是听说军前需要人手,看是否能够到军前为朝廷效力。”

    程知节听了,不禁皱眉,大唐崇尚军功,不少开国元勋的子弟都惦记着上军前效力,只是哪有那么多的位置好安排?何况,他与张须陀交情莫逆,与何东张氏可没那份交情,思量了一下道:“你是河东张氏的长房嫡子,阵前刀枪无眼,虽然其志可嘉,还是留在宫中为宜,反正同样是为朝廷效力。鸿渐目前在长安,有时间的话,你们兄弟之间多来往来往,相互提携。”

    上军前挣军功和在后面‘为朝廷效力’可不是一个概念,程知节如此说,其实也就是告诉张行书,与其想着那些不切实际的,还不如和张陵搞好关系,无论是以张陵在皇上眼中的地位,还是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只要笼络好了张陵,将来自有腾达的时候。

    只可惜,程知节这番心思是白用了,听到他这番话,张行书涨红了脸,道:“张陵正风光呢,怎么会将侄昴这个堂兄放在眼中?况且他那一房早已经从河东张氏分了出去,待侄儿疏远地也是有的,侄儿只想老实本分当差,并没有心思攀附权势。”

    程知节听了这话,不禁止皱眉,心里腻歪得不行,看来张行书这小子只是看着规矩了些,内里还是个不谙事理的纨绔。

    说起来,张陵一家并无亏欠河东张氏之处,当初张须陀与河东张氏反目,不能说没有张若离的原因。但自从张氏入长安之后,虽然张家来往不多,其实对河东张氏颇多照拂,尤其是张行书的差事,如果不是张陵和张杨氏托付,仅凭着张若离来那么几趟,哪有可能答应?如今张行书说出这番话,委实令人心寒。

    张行书还没有察觉到自己刚才的失言,犹自说道:“不是谁都些像铁牛贤弟那般憨厚,待人以礼的虽然小侄与铁牛贤弟相处时间不多,却是非常投契。”

    说到这里,大概有点儿醒过味来了,微微一顿,道:“年节将至,还望世叔保重身体,早日痊愈”

    听起来像是称赞程铁牛,可感觉上怎么是在说自己的儿子好骗?听着张行书说话,程知节总觉得不是个滋味。

    这小子的嘴巴……真是臭不可闻

    程知节暗自摇头,已经有些懒得应付他,便叹了口气,有气无力地说道:“劳烦贤侄来看老夫,本当留你吃酒。只是老夫连日辗转不成眠,眼下颇觉劳乏,若是贤侄不怪,先容老夫歇歇。”说着,倚着枕上,不一会儿竟然发出了微微鼾声。

    张行书见程知节面色焦黄,又包着头,也不知道病到了什么程度,而且这么快就入‘睡’了,只好拱手行礼告辞,随着下人离开。

    等张行书一离开,程知节就跟腰上安了弹簧似的坐了起来,阴沉着脸下了地,吩咐旁边侍候的丫环道:“找人过来将地拖一遍,把他用的茶盏都扔掉,以后河东张氏再过来人,就说我不在。”

    “是,老爷。”丫环答应一声,倒也知道是为了什么……张陵是老爷的义子,这个张行书不知好歹的乱说,没当场赶出去已经是仁厚了。

    程知节坐在那儿生气,就听到院子里响起了脚步声,却是程铁牛听到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