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媳妇(曾经)-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少夫人,我明白了。”张孝点点头,转身离去。

第一卷 乱世 第二百三十一节 那一年

    第二百三十一节 那一年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已经是公元626年的夏秋之交,也就是武德九年。

    墙壁上挂的是一付松鹤图,画上那只仙鹤一腿支地,一腿握爪藏于腹下,目光深邃,额头上丹朱如血。王守拙眯缝着眼,目不转睛地看着那点丹朱,心里不由得厌烦起来。他轻轻叹了口气,将窗户和房门打开,一阵略带几分温热的空气涌进屋里,外面传来啪啪的打牌声。

    “这就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王守拙苦笑着摇摇头。

    这里是鹿鸣春茶苑的高级套房,第三次扩建的鹿鸣春茶苑又增加了一个客房餐饮部,多了住宿和餐饮的功能。这套房间是小婉吩咐留给王守拙的,有时候他会带着贾师爷来这里思考些问题或商讨事情,偶尔也会带妻儿来这里休闲一下……这里休闲服务还是不错的。

    “娘,我又赢了”

    儿子清亮的笑声响起来,多少对他脆弱的神经是个挑战。

    他有些头痛,连鹿鸣春茶苑的优质服务都难以让他松驰下来。

    六月初四,秦王在玄武门伏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高祖退位,传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之后,首先册封的自然是天策府一系的人员,做为天策府早期的一员,王守拙也得到擢升,现在是工部侍郎,他分管的是水利堤坝这一块,在工部诸官中,仅次于尚书大人,也算是名符其实的二号人物。

    唐朝初期,由于前朝杨广长年的穷兵黩武,以至于水利方面的建设处于废弛状态,许多该修的地方没修,该建的地方没建,细数起来,杨广做的唯一好事却是开凿了运河。

    现在,所有的地方都在叫若,要求整治水利,可钱呢?钱从什么地方出?李世民不是不给钱,实在是国库空虚,无钱可拨,现在到处都在要钱,突厥人也屡屡在边境做态,有牧马中原的意图。

    钱啊

    河北黄河那一段,是工部上下集体的痛,今年又有两处溃堤,虽然损失不如以前大,可工部上下的官员们依然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而且在朝中受到言官的弹劾,连一向对他信任有加的李世民也破天荒地训斥了一番……训斥也是一种爱护,但如果多次训斥,那就是一个灾难即将到来的信号,王林不能不防止这种信号的到来。

    从某种角度来说,压力转化为动力,在痛定思痛之后,他连续上了几个奏折……第一份奏折的内容是要求黄河、长江沿岸各州县,因地制宜,大量植树或植草,避免水土流失。虽然古代的环境远比现代好,但黄河、长江流域积累下来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就是因为缺少这方面的忧患意识,所以才频频出现问题。

    第二分奏折是整治各地河堤,要求单独设立一个主管地方水利,负责专款专用的衙门……被言官们弹劾得最厉害的就是这个奏折……反正是被批得一无是处。那些言官信只顾着嘴皮子痛快,却没想到这两份奏折被李世民拿回去之后,好一阵在长孙皇后面前赞扬,称赞这是‘老成谋国’之论。但没有人知道,这两份奏折不是王守拙一个人写出来的,创意完全是来自于另外一个人。

    王守拙心情焦虑地关注着大唐至尊的反应,也关注着河北怀柔,希望她早一些返回长安,可是最近的消息说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对于那个人的预测能力,王守拙佩服的是五体投地,他甚至觉得钦天监的监正应该由那个人来担任,她早在年初的一次谈话中隐约谈到了六月时发生的那件事情,并且说了一个很奇怪的词……什么‘量变积累为质变’。当时他可吓得不轻,但局势的发展似乎完全按照她的预判进行,王守拙一直在内心说服自己要相信她,因为从山阳开始,自己的每一步前进都有那个人的助力,而且随着时间的过去,他愈发相信对方的判断。

    王夫人出现在门口,微笑道:“老爷,孩子们想跟你一起玩一会儿。”

    王守拙歉然一笑:“夫人,这都是为夫的错,说好了要陪你们一起玩的。”

    “老爷考虑的都是正事,何错之有”王夫人微笑道。

    “呵呵,还是夫人贤明,现在我们就去打牌。”说着他轻轻拉起王夫人的一只手向外间走去。

    “老爷”

    王夫人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却也没把手抽回去。

    长安城外十里亭。

    看到张陵跑这么远来接自己,小婉心里有些小感动,“阿陵,你专门跑出来接我,娘知道了会生气的。”

    “嘿嘿,我是被娘赶来的”张陵嘿嘿笑道。

    “噢?这么说你根本不想来?”小婉的脸色顿时一变,张陵的汗立即就流了下来……这变脸也就忒快了些,旁边的下人很辛苦地忍着笑。

    “河北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张陵问道。

    “你问的是什么?”

    二人已经上了同一辆马车,车夫在半空中甩了个响亮的鞭花儿,马车便碌碌地走了起来。

    “如果说水泥厂,那我告诉你,生意一片大好,你没看我那辆车的车辙?那印子都是被银箱压出来的,路上提心吊胆的,连觉都没有睡好。”

    小婉说道:“可要说起当地的情况……我跟你说,非常不好。当地真正肯将钱用于治理水患的官员太少了,这次水灾虽然没有像武德七年时那么惨,可依然有不少百姓的家园变成了泽国。”

    “那些短视的家伙”张陵骂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小婉叹了口气:“花钱治理水利、堤坝,可能很长时间才能见到政绩,可用在其它方面就不一定了,有政绩才能有乌纱啊”

    轻轻叹了口气,在工部待的这两年,张陵对于官场上的事情也是有所了解,这也是个无奈的现象,至少比起那些中饱私囊的贪官,这些官员还算是好的。

    “前天王侍朗透露了一个消息。”张陵慢吞吞地道:“他有可能去河北道任职。”

    “是王守拙吗?”小婉问道。

    “是的。”

    “那个……是什么官?”

    “刺史。”

    张陵说道:“王大人跟我说过,想让我跟他一起过去。”

    “没说让你做什么?”小婉问道。

    “可能是长史吧。”张陵不确定地道。

    “如果是长史,那应该是从五品,比现在稍高一些。”小婉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她记得贞观年间,李世民将天下正式划为十道,现在应该还没有开始,王守拙作为当今皇上宠信的大臣,这个时候派去做刺史,很有可能是为做河北道观察使做铺垫。

    “你说我应该去吗?”张陵问道。人都有些堕性,刚开始回来的时候,他还有些不太愿意,虽然这两年有很多时间都是在外面奔跑,可家在长安,很多时候下了衙就可以直接回衙,感觉大不一样。

    “什么时候?”

    “不知道。”

    张陵摇了摇头,这只是个风声,王守拙也和自己无意中说了那么一种可能性,在圣旨未下之前,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你愿意去吗?”小婉对张陵还是很有信心的。虽然刚开始当县令的时候还显得有几分稚嫩,但经过这两年的磨练,他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大男孩了,而且还读了许多的书。

    “恐怕由不得我。皇上肯定是要大肆整顿吏治的,可结果怎么样,都很难说。”张陵皱着眉道。

    “和母亲谈过吗?”

    “没有,我怕母亲担心。”

    “担心也要谈。”

    小婉轻轻地拍了拍他的手:“你可不要小看娘,好歹当年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说不定就会有什么好的建议。”

    马车在家门口停下,小婉和张陵二人下车,吩咐车夫老张明天过来接她去平阳公主府,这次她去河北之前,平阳公主让她多注意河北的情况,而且一定要亲自听汇报。下午她的安排是去郊外的工厂。

    走进院子,天色已经有些黯淡了,在一座假山后面隐隐传来轻松的呼叫声,应该是那些不当班的下人玩扑克喽。

    小婉走进大厅,路过那块假山石的时候,她向那边看了一眼,果然是有几个人在那里打扑克,小婉对这些悠闲的人们产生由衷的羡慕,什么时候自己也可以像他们一样闲适?

    小婉觉得有些累,是那种从身体到心灵的累,这两年以来,她一直在高强度地运转,带动全家上下一起走过。张氏的那些工厂,带动自己的工厂也像换了更强马力的发动机。这种生活真是无奈啊那现在很少有时间陪同张杨氏,更别说囡囡她们了。

    意外的是,张杨氏却没有休息,看到小婉回来,连忙问道:“小婉,这次辛苦了,事情办顶怎么样了?”

    “娘,这次谈得很成功,你应该早点儿休息。”小婉连忙说道。

第一卷 乱世 第二百三十二节 张孝的外遇

    第二百三十二节 张孝的外遇

    “人啊,就像是一艘在急流中行驶的船,放开了索子就不容易收。咱们家人丁不旺,什么事情都落在你肩上了。”张杨氏爱怜地道。

    “娘,你和阿陵也很辛苦啊。”小婉说道。

    “阿陵有什么辛苦的,一个坐衙门的官儿。不过我老婆子真的有些老了,精神越来越不济了。”张杨氏说道。

    “娘,怎么会呢,您现在精神旺盛,比过去好多了”

    小婉扶着张杨氏坐下。

    “别坐,这么晚才回来,你饿为饿?我吩咐厨房给你弄点儿吃的?”

    “我回去让紫鹃弄点儿就行了。”

    “那好吧。”张杨氏点点头,“那你也早点歇息。”

    看着她的背影,小婉突然有些羡慕,就四十岁的女人而言,张杨氏的体型容貌保持得相当不错,这和现在的生活当然有关……随着家庭经济的好转,小婉又请孙思邈开了个补养的方子,张杨氏的身体已经恢复到了最佳状态。遗憾的是,张麒兄弟还小,内事虽然被她打点得井井有条,但在外事方面,主要还是靠小婉来支撑,虽然有人在帮衬,可毕竟不是自家人。

    进屋和张陵说了几句话,紫鹃便带着一个大食盒过来,热腾腾的菜香霎时飘满房间,本来还想跟老公聊聊人生理想啥得,一闻见这股香味,就全部让路了。

    看着媳妇大口小口地吃着,张陵眨了眨眼睛,探头在小婉耳边嘀咕道:“良宵苦短,你说我们是不是做点什么?”

    “去你的”小婉嫣然一笑,风情无限。

    第二天中午,小婉去城外工厂巡视,如今的张氏工厂,面积比原有的增加了两倍,工厂这块儿的事情也多由张忠和张孝处理,厂房也是重新翻新的。

    张孝一直在门口转悠,这一次小婉回来,没有第一时间见过,让他心里有些不安,他让人打听了几次,可紫鹃那面回信总是说,少夫人有事情,暂时没时间。张孝知道,这是因为自己恐怕惹少夫人生气了。

    张孝的性格在这两年当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适合很符合规律,当一个人的经济地位发生了剧烈变化后,性格也会随之改变,就像俗话所说,饱暖思yin欲。

    在进入张家以前,张孝他们哥几个离开军队之后,一直在江湖上闯荡,后来到了张府。可以说,张府能够发展到如今的局面,张孝他们几个人居功至伟。他们虽然顶着管家的名头,但他们可不像其他下人那样立了卖身契,在工厂发展起来之后,他们虽然还顶着管家的名头,其实已经相当于现代的经理人了,管家的事条另外有人做。

    两年前,张孝娶妻卢氏,是个小家碧玉,当时张陵不在家,而小婉和张杨氏都参加了他的婚礼。张孝结婚后第一年,卢氏便生了一个儿子,而张孝也正式辞去管家事务,专心打理工厂。按照小婉的规定,张家的产业里都有他们的股份,这些股份所带来的收益足以让他们保持体面的生活方式。

    卢氏非常贤惠,知道张孝的身世之后,并不因为他没根没底而瞧不起他,反而经常提醒他,现在的一切都是张家带给你的,没有张家,你不过是在江湖流浪而已,或许在江湖层出不穷的火拼当中消失。

    张教承认卢氏的话是对的,当年是张须陀照顾他们兄弟几个,投奔张家原本就是为了感恩,谁知又蒙受了更大的恩情。张氏带给他们兄弟的不仅是经济富裕的生活,而且还有身份地位的变化,现在出去遇到熟人,那个不拱手叫一声‘张掌柜’。虽然商人在‘士农工商’中的排名依然没有变,但在普通人当中,一个成功的商人还是非常受尊敬的。

    只是……在卢氏怀上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张孝就养了个外事,那个女子也是小户人家的女孩子,在张氏开办的浴池里工作,模样颇为俊俏,他几乎没费多少力气就将那个女子搭上了。

    张孝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想太多,只是在外边寻了个宅子,而且每个月给那女子一笔钱……那是一段很幸福的时光,张孝并没有觉得有多愧疚,当时找外室、娶小妾的情况多了去了,并没有人说什么,女人要求的是三从四德,但男人在这方面就没有什么严格的道德约束,他觉得已经很照顾卢氏的面子了。

    不过,这事情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卢氏耳中,一向温婉的卢氏竟然带领娘家人赶到外宅之后,将那个女子暴打了一顿,得到消息赶来的张孝气得就要以‘善妒’为名休了,卢氏立即哭着去找张杨氏和小婉,要求为她做主。

    张杨氏也生气了……不为别的,卢氏找到她没说几句话,就晕倒在地,幸好及时将大夫找来,开了安胎的药,这才保住了腹中的胎儿。将卢氏安抚之后,她让小婉处理这件事情。

    小婉先找人将那个要寻死觅活的女子安抚了之后,派人将张孝找来。从内心上来说,小婉在他们这些人的心目中,威严尚盛于张杨氏。但是,这种事情张孝并不认为是错,这个时代男人三妻六妾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他觉得这完全是自己的私事。所以,小婉询问的时候,他完全承认,并且指责卢氏善妒,大不了休了她。

    小婉怒了,这个时代三妻六妾确实不足为奇,她甚至没有想过张陵会不会为她坚守到底,但事情不是这个样子的,如果张孝正式的纳妾,她说不定还会随上一份礼物。可张孝不是,他是在卢氏怀孕期间……用现代的话说,他是饥不择食,管不住下半身了。这边女人辛辛苦苦地为他怀着孩子,那边他跑去找外室,这才是张杨氏和小婉不能容忍着。

    小婉冷了脸道:“张孝,我问你,你体了卢嫂,儿子才那么大,怎么办?跟他娘还是跟你?”

    “当然跟我,他是我儿子。”张孝理所当然地回答。

    “看来真需要和你好好谈谈了。”

    小婉看着手旁的茶杯,真想扔过去给他清醒一下,“你一个大男人怎么养他,请奶娘还是让你那位相好的养?她们能像亲娘一样疼他?等他长大后问你亲娘哪去了,你又如何回答他?再说,前面的问题都解决了,你把卢嫂休了,她肚子里的孩子怎么办?生下来就没有父亲,你觉得他的未来会怎么样?”

    “我也不是非休她不可,男人纳个妾很正常嘛”张孝确实觉得小婉有些小题大做,这是他的私事。

    “男人纳妾是正常,可牵涉到人品就不正常了。”小婉冷冷地道。

    张孝真的觉得小婉不可理谕了:“少夫人,你说我老张别的都好,可为什么别的男人纳妾正常,我老张纳妾就是人品问题了。”

    “不是人品问题吗?嫂子现在正怀着身子,有多辛苦你不是不知道,做为她的相公,你不知道安慰体贴她,反倒趁这个时候立个外室,害得她险些动了胎气,这不是人品问题是什么问题?如果孩子真的没了,你就是谋杀他的凶手”小婉严厉的道。

    “没那么严重吧?”张孝嘟囔了一声,突然他像才反应过来似的:“那孩子……不,我是说他们母子俩没事吧?”

    “我以为你不会问呢。”

    小婉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看他欲语还休的样子,还是说道:“幸亏我娘及时请大夫过来,否则,就算是嫂子没事,孩子也够呛。”

    “谢谢老夫人,谢谢少夫人。”

    “这是两回事。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

    “我如果坚持不承认错误呢?”

    “简单啊。我会免去你的所有职位。”

    “就因为一个女人?”张孝头上青筋暴跳。

    “那看是哪个女人。”

    小婉直盯盯地看着他:“我和张陵一直将你们看作是自己的大哥,卢氏是我们的嫂子,我们不能为了另外一个女人,让嫂子和未出世的侄子受委屈。男人不是不可以纳妾,但你出发的角度稍微偏了些,我也是女人,所以我理解嫂子的感受。”

    张孝当晚就冷静了下来,张忠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也跑去将他训斥了一顿。小婉这边则安排那个女孩去鹿鸣春茶苑工作,给了她一百两银子当‘安抚金’,警告那个女子不得再与张孝联系,同时逼着张孝给卢氏认了错,事情就此按下了。

    事情的解决对于那个女子似乎有些不公平,在很多人看来,将那个女孩纳了妾似乎就简单多了。但人都是一种感性动物,在小婉看来,卢氏和那个女子之间似乎不太可能和睦相处,没有理由往家里安上一支随时都有可能点燃的导火索。

    “你这算不算是棒打鸳鸯?”张陵知道了处理结果之后,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能打散的鸳鸯还是鸳鸯吗?事实上那个女孩很高兴地拿走了一百两银子,我估计张孝可能另外给他一笔银子,不吃亏,这就要怪张孝自己,如果他提前正式纳妾,卢嫂子就是不喜,也不能闹到那种地步。”

    说到这里,她突然疑惑地看向张陵:“你该不是也想这个了吧?”

    汗

    张陵一脸愕然,这火怎么烧到自己头上了?

第一卷 乱世 第二百三十二节 稻香村

    第二百三十二节 稻香村

    在武德七年的时候,张氏的工厂已经有好几个了,店铺也不少。工厂主要是水泥厂、家具厂、皮革厂、养殖厂、糖果厂、香皂厂等;店铺主要是鹿鸣春连锁,长安城内的几个直销店和山阳县的馒头铺子。

    在这两年中,张氏在稳步扩大水泥厂的生产规模和鹿鸣春连锁的规模之外,并没有开办其它的新产业,但并不是没有动作,小婉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积蓄力量,用三年多的时间在洛阳、长安等地的城市中心区收购房子和土地,累计达百余处,每块地皮小婉都会亲自过问。

    另外就是培养各种人才,在这个法律不建全的时代,小婉也只能入乡随俗地培养下人,早在山阳的时候,张氏就陆续买了几批战乱后遗下的孤儿,并对这些孤儿进行了培养。几年来,这些孤儿陆续长达,小婉已经将他们安排到各个工厂或店铺里实习,并承诺他们,根据他们的表现将在适当时候还给他们卖身契。现在,这些人当中已经有不少人完全可能独挡一面,经营一家店铺,从某个角度来说,颇有些人才过剩。

    两年的缓慢扩张,并不等于小婉就此收手,她也是在不断的积累、圈地,在山阳、河北、长安附近都买了不少的田地。虽然张氏起家是从小作坊开始的,但农业始终是大唐的重中之重。

    处理完张孝的事情,还要解决张杨氏的问题。这几年家里的生活好过了,积累越来越大,虽然小婉将大部分的利润购买土地,但留下来的现金还是相当可观的,于是张杨氏便想到了修桥铺路……这似乎是积德行善的代名词。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行为本来是政府职能,用当时的话说,那是朝廷官府应该做的。这种事情偶一为之可以,但做多了,那就会惹出各种麻烦。

    有人眼馋那是正常,但麻烦的是有人将其当成必然,因此,当张杨氏在山阳县修建的两条路和三座桥完工之后,小婉立即就说服张杨氏,停止了这种过于显富的举动……她可清楚记得,在明朝的时候,有位眼光奇准的小沈同志,看出朱元璋有帝王像,便乐颠颠的跑去捐赠,又是修城墙又是劳军的,最后被老朱同志发放到云南中傣族人过泼水节去了。

    后车之鉴啊

    有人说,那是老朱眼馋小沈同志的亿万家财,其实这里面未必没有牵强附会的地方,这天下都是老朱同志的,而且小沈同志也不是很吝啬,哪里至于为了这亿万家财就灭了小沈同志,多半还是小沉自恃散财之举,招了老朱同志的忌讳。

    大凡当政之人,没有不喜欢遇上善财童子的,可问题是要将这善财之名安在谁的头,小沈散财搏的是一己善名,偏偏他散的是大财、搏的是大名,以老朱多疑的性格,又岂能饶过他?

    李世民是名主不假,但这种皇帝制度的本身就决定了他的多疑,纵观历史,李世民虽然治理国家称得上英明,但在处理父兄和儿子的事情上,就不足为人称道了。所以小婉才劝张杨氏打消这个念头,与其拿出钱大量的造桥铺路,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