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朝好丈夫(邹邹)-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楼云笑着不说话,只问了句,道:
“这回你去宿州,见着金国那边黄河、淮水两地船帮上的人了?王世强和我说了好一通。听说宿州的粮运就要靠黄河运到中都的。”
“见着了黄河上来的程家人。”
她也感慨着,突然又不觉得许老四心太大了,
“程家和全真教关系深。不知道到底想干什么。他们想从我这里买工坊机械这些东西,偏偏不给我说个底,我就没理他们。”
看在二郎心里难过面上还要撑着的份上,她都没办法去和程家人打交道。
楼云安慰着她,特意说着让许老四娶个迟家的女眷,或是本地人家的女眷。
他就不会天天想着要在楚州吃独食了。
他楼云都不敢这样办事。
季青辰一听这个,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冷笑着,
“他是有本事,在山阳和淮阴各有一个相好的娘子。他自己不急着成亲,难道还要让三郎手下的兄弟们也独着?”
楼云听得她这样骂,心里更熨贴了。
毕竟是天晚了,他只坐了一刻钟,就恋恋不舍地起身要离去。
她心里想问问成亲的事,楼云看着又完全没提的样子。
他只说了让她回京城。
“张大人那里……”
楼云只提了半句,又笑着去叱二白,让它老实点跟他回去,
“我写了文书送到京城,把这回去宿州的事禀告了。”
她知道楼云也会写密札上奏,“也许官家不会叫我回去。”
楼云却没有答话。
他只是看了她半晌,抚了抚她的脸庞,她看出他神色不太好,忍不住道:
“这战事局面真不好?”
“我这里还好办,但从长江上攻江州、建康府、江陵府的那三路就难说了。”
楼云想起刚才许老四提起的江西那边的茶叶,摇了头,
“那边的茶叶贩子走私厉害,刚起了一处谋反的乱兵。”(未完待续)
☆、236 意外来客
进了八月里,甜香桂花开满了山阳城里城外,连森严的军衙门前也处处落花。
本是赏花时节,军州城中各府女眷的走动却早已经停歇。
各府不到确有急事不会互相拜望。
最多差一两个婆子传话。
这倒方便了季青辰。
“大娘子。楼大人有三四日没过来用饭了。”
劳四娘的心里,觉得楼云每日过来是好事,尽管她要担心大娘子和楼云成亲之前见面被传出去闲话。
然而现在青龙寺里,桂花树从前殿开到了后殿,在佛殿琉璃瓦上黄云漫天。
除了僧人却看不到一个赏花游玩的人影。
城中家家关门闭户,闲话无从传起。
她又要觉得楼云不常来,外面的战事是不是不行了,是不是应该卷铺盖逃走。
“没来就表示战事很急。”
季青辰虽然镇定,心里也琢磨过这些事,
“如果要逃走,他应该还会知会我一声,叫上我一起逃的。”
她笑着安抚劳四娘,“你看他最后一次来这里时召了姬墨说了半会话,又把楼春他们留下,不就是教他怎么保着我逃走?这件事我还拿得定。”
“……”
劳四娘听着这样的安慰,心里也不觉得高兴。
京城的斥罪诏书已下,官家终于把完颜叔叔痛骂了一顿。
骂过之后,就要开打。
淮河水师已经横渡过河,攻打宿州了。
官家没传话要她回京城去,季青辰就心安理得地住在了山阳城。
眼得见和楼云见面都难,成亲的安排也不可能提上来。
她索性就闭门不出。只隔几日让姬墨去季府问问许淑卿的情况。
“大娘子,季府那边的万妈妈过来了。”
姬墨在院门前叉手禀告。
桂花树下,他踏着一地落花,国字脸上神色凝重。
他头束武巾,外罩皮甲,手按腰刀。
完全是一副戒备森严的模样。
“她还带了两名婆子,说是江西那边的茶商大户韩家有一位管事过来拜望三郎。但三郎不在府里。韩家让两名婆子求见了许娘子。许娘子觉得做了不主。请她们过来拜见大娘子。”
“江西茶商?”
季青辰神色诧异,和劳四娘互换了一个眼色。
从江西到楚州,要经过长江。但长江江面上正杀得如火如荼。
这位韩府管事还能过来自然是经了都统制的首肯,由长江江操兵船送过来的。
一名管事就有这样的能耐,韩家在江西绝不是普通的茶商。
“让她们进来吧。”
天色一直有些阴晦,脚步声响。万氏还是那样白衣黑裙的干练模样。
季青辰却看出她衣袖底下戴上了皮质的护腕,裙下的绣花鞋换成了千层底的马步靴。如果要上城。只是把弓一背,箭袋系上,裙子捞起就可以进入健妇营了。
季青辰见着她,先不急于问院门外的韩府婆子。反是切切托付,道:
“府里虽然有许四爷和帮里的兄弟,但内宅里季妈妈、柱妈妈年纪都大了。淑卿身边还请万妈妈费心。”
万氏如今这副打扮当然不是为了上城,而是为了保护季府的内宅。
万一水师战败。金国围城,逃还是一回事。
最麻烦的是官军、衙役们都上了城墙去守城,城中安定无人维持。
除了金国奸细,城里还多的是借机作乱,想趁火打劫的地痞亡命们,要把他们镇压下去,依靠的还是大户们的自保。
“大娘子放心。”
万氏毕竟经历了一回围城,应付这些驾轻就熟,
“许四爷已经和聚义坊里大户刘家、魏家老爷们商议过了,咱们三家为首和街坊们联户自保,壮丁组队出户巡查,敲锣为警。只要城不破,坊中绝无变乱。”
季青辰放了心,笑道:
“我这里离军衙近,外人不敢过来。也让他们放心就好。”
万氏这回过来,除了为韩府引介,也是许家兄妹想看看青龙寺这边的守备如何。
如果人手不够,就把大娘子马上接到季府去。
青龙寺和军衙门只有一街之隔,她过来时看到一路上兵仗相连,铁甲森寒。
进到青龙寺,门外驻守有军衙门里的兵卒一百人。
到了精舍外,她看到了楼府的家将头目楼春和姬墨在树下商量着什么,寺中的家将、坊丁不下于四十人,
她知道这里不需要她操心了,这才低声说了韩府送了重礼,看起来是有事要商量。
季青辰上回从楼云嘴里听说了,江西私茶贩子谋反的事。
她知道,本地进攻金宋边境的官军最终是没有回军镇压。
这谋反还是被江西本地几位茶商大户联合镇压下去。
他们用家丁、家奴、还有本地的茶园户们组成了民勇团练,和亡命的私茶贩子恶战了两场。
听说最后斩首三百。
几位安定地方的茶商大户本就有捐来的官身,这一回被朝廷加封了六品虚衔。
她深知,这其中未必是谋反,而是生意上分利不均。
要说走私,她季家三姐弟不也是走私贩子起家?
只不知道韩家在这个节骨眼上来拜见,是为了什么。
“妇人们见过大娘子。”
两名婆子都是三十余岁的中年妇人。
韩家远在江西,离两浙路太远,只听说了楚扬河道上的兴盛船帮,并不知道后面还有唐坊。
“薄礼怠慢,还请大娘子恕罪。”
送上的礼单里本应该没有季青辰的份,但现在呈上来的金饰玉器,价值不菲。
临时准备也有这样的东西,韩管事身边必定带着大批财货。
季青辰在精舍主屋里见了她们,笑着让人抬了椅子,让她们坐下。
为首的妇人也姓韩,侧着身坐了。
“我家的三郎受了军衙门所召,又早有官身,这回去了水师里为朝廷尽忠。家中难免对贵客招待不周。”
她打量着这韩娘子,见她神情端庄,谦卑而不过于谄媚,身上的衣裙都是颜色庄重的绸制,包金的一钗两环简单精致。
她揣测着,此人应该是自愿投附在韩府为仆的老家人。
她季府里根基浅没有这样的家奴。
但如果家中兴盛,许淑卿有手腕,将来万氏一家人留在季府世代管家也不是不可能。
“大娘子客气,妇人们冒昧前来,打扰大娘子在佛门清修,实在罪过。”
互相的寒暄试探中,韩娘子也悄悄看清了季青辰。(未完待续)
☆、237 意外婚姻
只见这季氏容貌出众,小小的鹅蛋脸,杏眼桃腮。
虽然见识了许娘子的美貌后,这位当家大娘子并不算什么,但韩娘子毕竟是坐地大豪商里的内管事,家中几位老爷都有官身。
她跟着老夫人不知见识了多少官宦人家。
她一看这季娘子神情仪态就知道,果然是京城里见识过大世面的女子。
她身上的衣裳首饰也都是南边京城里的样式。
不知道走了什么运,能和翰林出身的楼府结了亲。
季青辰和她闲话了几句,便猜到这韩家的女管事并不清楚她的来历。
韩府不知道她身上有县夫人的诰命。
这女客事只是听说了她是季帮主的阿姐才过来拜访。
因为楼云提起过江西茶商,季青辰便陆续打听到了一些事情。
她本来还想找个相熟的人替她引介,主动去结交韩府,没料到他们自动送上门来。
她便不去提醒这女管事,只是听着她说着来意。
“我家老爷早就听说季帮主在山阳的大名,也知道此地的雄风帮联合着一州四县的驴马、大车帮,还有边塞、堡里的吏目、武官一直在排挤贵帮。季帮主虽然不惧这些宵小,但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帮众们跟着帮主就是为了衣食温饱,何必留恋这山阳城?”
韩娘子说得委婉,季青辰听了她这一番话,倒是对韩家刮目相看。
原来韩家想招揽兴盛船帮,让他们投附到韩家名下。
船帮在本地施展不开来,可以向长江发展,靠着替韩家运货助他家垄断茶叶生意。他们可以把船运开到长江码头上去。
至少在江西一带跑起船来,有韩府在就不会有人敢排挤他们。
“看来贵府的生意做得不小。”
季青辰笑语着。
她身后站着的劳四娘听出那“招揽”之意,简直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兴盛船帮是近两三年刚刚兴起的船帮没错。
三郎和许家兄弟的作派,看起来确实就像蛮横亡命的水上江湖。
在水道上的根基也比不上长江上的各大漕帮。
它和坐地豪商韩府更无法相提并论。
但要论靠山,季辰虎的靠山远比韩家还来得硬。
只是大娘子一直没出声罢了。
“我也早就想去拜望韩老爷,因为朝廷战事,不方便出行。这才耽误了。”
她暗示着她对这门生意很感兴趣。
韩府的底细她知道一二。
韩大老爷的阿爹。年轻时也就是一个小茶客。
茶客背着茶包走上一百里的土路贩茶,每斤茶赚上几十文的利钱,除了买分茶引、孝敬茶头、免不了还要被沿途各地的地头蛇盘剥。
为了多赚些。当然就要进私茶,卖私茶。
韩府不过也是个私茶贩子出身。
跟她季家是门当户对。
“只不过,我听说韩府的茶叶都是出自江西茶场,按例是不能过楚州的。做起生意来并不方便。京城附近的太湖茶场拉一些生意。也许才合适。”
“大娘子说得是。但贩茶的利润是边蕃上最厚。如果能卖到长江上游,和大理、吐蕃这些外夷交易。太湖茶场就不算什么了。”
韩娘子极为沉得住气。知道她越是这样讨价还价,就越是有兴趣。
这女管事说到卖茶到外夷后,微一犹豫,客气万分提了一句。道:
“我家老爷仰慕楼大人的官声,一直无缘拜见。大管事也知道这一回冒昧上门是献丑了。”
季青辰含笑不语。
韩府上门前打听过她订亲的人家了。
要卖茶到西南夷,怎么可能不先和楼云打交道。
“既如此。我就直话直说吧。”
她淡淡几句,说了她的要求后。韩娘子虽然吃惊却也笑着应了。
“按说这件事,我在这儿就敢应了大娘子。但家有家规。我还是得回去禀告一声。”
季青辰笑着点头。
她知道,她的难处在韩府看来,完全就是小事一桩,但她毕竟解决了一个麻烦。
女管事极是精乖,见她提的要求少,知道这只是先期的条件。
她就没敢提请季青辰为韩老爷引介楼云的事。
再三问候了楼大人后,她和同伴一起离开了青龙寺。
见得人影远去,劳四娘替季青辰呈了一碗温凉桂花汤,不仅就摇头道:
“长江上还在打战,她们家却忙着攒家业。”
季青辰见过了述律元那样贩卖马匹到大宋的金人,现在见着韩府这样的反倒不觉得奇怪,只笑道:
“他能过来,就表示长江上的宋军节节胜利。这岂不是好事?”
劳四娘深以为然,却又道:
“韩家靠着镇压谋反控制了江西茶场的货源,又四处招揽小船帮,要组一条自己的船队运货。她们家这样看重楼大人,只怕是想借着楼大人在西南夷的人脉独占榷场的茶叶生意——看起来倒像是咱们唐坊原来的气势。”
“除非他们家是姓赵呢,否则那里有这样好的事。”
说罢,季青辰唤了姬墨,让他暗暗跟去打听了韩家人现在的住处。
结果,那位韩管事却是住在了城南的魏家。
“魏府?”
季青辰有些意外。
魏府离季府不过是三条街,同一个聚义坊里。
“朝廷法制,装茶的器物必须是官品。魏府里做的是官坊茶袋、茶罐分出来的私坊生意,一直就走着水路运出去。和三郎的生意没冲突。所以和咱们家关系不错。魏府的货在山阳城却少得很。”
她想起了许淑卿和她说过的话,笑了起来,道:
“我还纳闷他们家的官制茶袋卖给谁。原来是早就投附了韩家。”
她把心放下,传话叫了留守坛口的许老大和几个南坊头目过来。
见过礼后,她在主位上,问起他们愿意不愿意娶江西那边的女子为妻,又道:
“我知道你们是看不上本地普通人家的女儿,才拖着没成亲。咱们唐坊里出来的男丁,不单是舞刀弄棒,也都识字算帐。学的东西也杂了些。本应该给你们配一些能识字,有家底人家的女儿……”
至于他们在外面胡混的事情,她没有再说。
三郎收敛了后,帮里的兄弟被他抓着每日操练,自然跟着收敛了。
三郎在盱眙接她的时候,也提醒过:
“阿姐,你得给他们找老婆了。否则过不了多久还是老样子。”(未完待续)
☆、238 绝无此事
许老大坐在左首座椅上喝茶,也不和她客气,直接道:
“我妹子一直在帮着说亲,但那些小地主、小商户人家,都和驴马帮、大车帮关系好。不愿意嫁到我们帮里来。大娘子办事是没话说的,楚扬东河道一修通,长江就能直到淮水了。就算是江西的人家,你只要看中了,我保着兄弟们直接去下聘,娶回来拜堂。”
季青辰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笑道:
“你们南坊有你们的规矩,我替你们牵线,你去请了汪妈妈,让她早些过来帮着我了。”
说到汪艳芬这样的唐坊老人,她感叹一声,
“三郎是汪妈妈看大的。三郎的孩子生下来时,也要叫汪妈妈看上一眼才好。”
许老大和南坊头目听她这一说,也都起了兴,大家伙儿议论起唐坊里的旧事。
一番议论后,许老大终于也埋怨了她一句。
“上回你去了金阁寺,坐的是我们帮里的船。楼大人回来那脸色,我都以为他当
时就要发作三郎了。你也是不知道,山阳城还有淮水上的一家四安船行,正眼红着咱们这条河道。你何苦去惹着楼大人,叫他看咱们兄弟不顺眼——他不过就是担心你。”
季青辰瞥着他,皮笑肉不笑地道:
“你家老四教给你的?如今你们南坊打算靠着我招女婿来养活大家了?”
“这是什么话?”
许老大一愣,顿时恼了起来。
其他几个南坊头目也拍着胸膛叫嚣着,他们哪里要靠女人来养活?
“不是这样就好。否则我还要担心,万一楼大人那一天不做这淮东节度使了,你们这船帮开不下去了。你家老四就要和三郎说。叫我把楼大人给休了。看着下一任是谁在山阳城充老大,能替你们保着这楚扬西河道,我就得改嫁给他去。”
南坊几人都知道她是骂着许老四,顿时都不出声了。
“……老四的心是大了些。还没看清如今这局面。”
许老大这几年沉稳了许多,终于是苦笑了起来,
“如今在这山阳城。水路有水路生意,旱路有旱路生意。官面上的生意要和州、县衙门相公、各坐地商分润。私商手上的生意要和地头蛇分润。一个地方没摆平,就要出事。楼大人这几年做节度使,能扶着咱们船帮。又能叫别人不骂他偏袒,他也对得起你了。”
说了半响的话,劝了她早点成亲好好过日子,许老大才告辞而去。
他只留了一句。说他们唐坊来楚州的时机不对。
怪不得楼大人。
劳四娘听得这句,掩嘴笑着。道:
“大娘子,妇人以为这许大爷是三郎的腹心,没想到还能说出这样讲理的话来。”
“这是没办法的事。我们能抢到这条河道,是因为新河道支持了军衙门的战事。
但眼看着金人就在对岸。他不能光顾着扶植三郎的船帮。否则城里自乱了起来才是要命。”
“是,大娘子放心。楼大人眼里只有大娘子呢。”
“……”
季青辰失笑看她,然而劳四娘却是一脸的理所当然。
“妇人我听着消息,楼大人知道大娘子去金国。当时就痛骂了三郎一顿。说以后
不许大娘子坐他帮里的船。但妇人看大娘子回来的时候,楼大人可是一句话都没提。堆着笑脸忙着献殷勤。”
说到这里,她也期期艾艾地劝,
“大娘子知道他担心了这一两个月。也该和他说几句心里话。他要是知道,你就是怕误了婚期才赶回来。他保准高兴。”
“我以为他明白的。”
就像她以为,她和他在山阳见面后不过三四天就订了亲,不过半年就要成亲。
她是想补偿一下他。
可他还是会发脾气。
“大娘子,你这心思可不对。这可未必就是补偿他。大娘子和楼大人认识了三年。该打的交道只怕比陈公子还多。知根知底,该争的争过,该吵的吵过。大娘子心里是对楼大人放心的。”
“……”
她歪了头,仔细寻思了半会,“这话,他听了应该会高兴……”
接下来几日,她耐心等着楼云。
他忙着军衙门里的事,好些日子没空来。
她没打算把楼云扯到江西茶商这件事里。
但她从许老大嘴里问清了,韩府来时坐的是江操兵船,前些日子又去兵码头看过,是有准备回去的样子。
但兵船一直没有来。
外面的战事谣言纷纷,都说长江上有一路官军已经败了。
到了第三天,楼云果然还是来用了一回晚饭。
“宿州被李全的义军占领了。”
楼云满饮了一盏山阳春后,志得意满之色不需掩饰。
她早命下人院子南面的檐下搭起了歇凉的卷棚,内外两间。
棚里向寺僧要了里外的桌椅、云床、屏风。
前军得胜的消息满城传到,寺监亲自送来了酒席,恭贺一番后放心地回去了。
楼云在酒席上说着水师在淮水攻打州城,李全的义军抄了后路,一举破城。
姬墨、楼春也站在卷棚外听,家将们守在精舍院门外兴奋议论着。
二白和四白摇着尾巴,伏头在桌子底下啃着肉骨头。
她笑着敬了楼云一杯,趁着他高兴,又让劳四娘去重赏了下人。
赏的是这些日子把守青龙寺,准备带着她随时逃走的坊丁、家将还有军衙兵卒们。
卷棚外的桂花树花影参差,六瓣黄桂落了满院。
楼春、姬墨自然是喜气洋洋,领着一干人上来谢赏。
楼云看她一眼,没有出声。
劳四娘眼神好,以为楼大人觉得没成亲,不喜欢大娘子这样多事去赏他府里的人。
“大娘子……”
她借着倒酒,悄声提醒了季青辰一句。
也不知季青辰听没听着,她转头只顾着和楼云闲谈,说了说亲事上的事情。
她要去京城里买凤冠喜服,山阳城里没有她中意的款式。
楼云又看她一眼,微带些诧异。
然而他看着她微笑的脸,明白她早知道了一些军前的消息,他只能叹了口气。
他接了她的话,笑着说起,他托了张学礼打理亲事,他似乎在京城订了喜服,就是她以前喜欢的那间绣坊。
她在桌下安慰地拍了拍楼云的手。
楼云本来强撑起来的得意,渐渐转成了几份苦笑和安慰。
季青辰又命人去大雄宝殿上捐了功德灯,这才转了头,悄声道:
“我去金国后,你骂了三郎一顿,还说了,以后在山阳城里没你的话,不许我坐他帮里船?”
“……”
楼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