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朝好丈夫(邹邹)-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楼云是负责去山东紧急灭火。免得李全动摇。
    而季青辰却是奉皇后旨意去西南送婚。
    她要送秀王府的端和郡主去吴家,让她和吴家嫡孙联姻,这是安他们之心的办法。
    “我不陪着你。担心你出事……”
    楼云用额头顶着她的额头,叹了口气。
    西南可不是东海。
    川陕太守吴曦一家祖孙相替。在川地已经镇守八十年,把金军阻止在大散关之外。
    除了西南各土司的羁縻州不由他直接管辖,南宋三分之一的赋税都是由川地而出。
    “我又不是婚使,秀王孙才可怜呢。好端端做嗣王的命,偏偏要去吴家那虎穴里送婚。好在顺昌县主也和我一起去,我也不担心是端和郡主故意为难我一个人了。”
    她伏在他怀中,含笑安着楼云的心。
    现在这样危急的局面下,端和郡主虽然是官家直系的堂妹,却不能不远嫁。
    她还是已经订了亲之后,被活生生拆开的。
    谁让官家没有公主也没有姐妹?
    这郡主哭了一场后,没提什么要求,就和皇后说要哥哥送婚,还要两个诰命送婚。
    估计秀王孙掐死这亲妹妹的心都有了,被点名的文安山阴郡夫人和顺昌县主,她们当时也只能互视一眼,低头接了旨。
    端和郡主说得明白,要不是肖抚宁品级太低,她还想叫这兰陵才女陪她一路上说说话。
    谁叫在肖抚宁告夫的案子里,她和赵德媛的风头太过了。
    报应来了。
    “我反正早就想去江西看看,顺着这一趟就从长江过去了,我也叫上了茶商韩家的人。就当是一起去西南看看茶路。说不定能赚不少钱回来呢。”
    季青辰笑着安慰楼云,又小声在他耳朵边说着,
    “你不是给了我西南榷场货栈的印信了?我过去做老板娘,帮你查查帐,免得你那些管事欺上瞒下让你吃了亏。”
    楼云虽然忧心,也失笑了起来。
    “好,我的钱你都帮我数数清,咱们家要添些什么你作主就好了。”
    又说了一会儿之后,楼云冒着被李全卖给金人的风险出发去山东。
    季青辰早就写了信给李文定,托他在金国中都万一听说楼云被捉了,好歹照顾一下不要让他马上被砍了头。
    楼云平常看着挺机灵,假投降他却死活不会干的。
    她自己虽然也有被吴家卖给金人的风险,但她还是乐观地觉得,反正坐的是朝廷顺风船,不顺路做一下生意真是太亏了。
    因为要去江西看茶商韩家的茶场,季青辰当然就问了另一个股东王祭酒府。
    她问了问左平那边,让他派几个管事过来一起去看看。
    管事们顺便还可以去接一接被扣押在吴家的王世强。
    左成怀揣着密信,就这样跟着季青辰坐了船。
    反倒是楼鸾佩轻描淡写,说是在府里等着老爷平安回来。
    季青辰都不由得暗中和劳四娘吐槽:
    楼鸾佩这是真想等丈夫回来,还是他不回来也挺好?
    “唉哟,大娘子。王大人图了人家的家势,还要图人家温柔体贴?世上哪有这样好的事情?王夫人面子功夫做得好,又帮着他过了大选试入了朝,他这就是生来带贵妻的命了。”
    船行几日,端和郡主迅速地认清赵德媛更和她的心意,郡夫人神游天外好无趣,她平常就喜欢请了赵德媛过主船去陪她说话。
    正好给季青辰落了个清净。
    她满脑子的生意,不时就召了随她出行看茶的劳四娘和左成,一起说起西南茶路。
    关记货栈提前在江西就有人来和她接触,她看了几本关记货栈的帐之后,觉得楼云对明州楼家感情颇深。
    楼鸾佩一年四季吃的茶,都是关记从西南榷场运过来的。
    难怪她挑了茶叶做见面礼时,楼云似乎还吃了一惊。(未完待续)

  ☆、272 旧爱相逢(上)

这几夜她睡在了船舱里,忍不住要回想楼云临走时的欲言又止。
    “还记得以前我差了个扶桑和尚去普陀寺?”
    楼云用额头顶着她的额头,突然说起了往事。
    她那时心里很奇怪。
    以前楼云的表情很明显,就是盼着她千万不要问,千万不要提普陀寺里的事,问了提了他就好心虚好可怜的样子。
    所以她从没问过。
    反正王世强要娶楼鸾佩,不管是为了家势为了美貌为了出身,总有千万个理由。
    那扶桑和尚说的什么淫…祭只是又多给一个理由而已。
    “我十四岁从西南山里出来的时候,好多规矩都不懂。比如不能和女子说话,成亲要有媒人出面,婚事要父母决定……我以前在山里时,山夷有习惯是认母不认父,堂兄妹也是可以成婚的。”
    他说了这一句后,凝视着季青辰,低语着,
    “我以前并不知道这不行。等后来才知道的……”
    季青辰笑着点头,道:
    “不知道不是你的错。我还觉得表兄妹不能成婚呢,大宋到处都是。”
    她想起,李海兰在金国国主面前就是用这个同姓订婚的借口脱了罪。
    她难免以为楼云担心金国的事,道:
    “你放心。我们那些工坊里的事,海兰她是不知道的。”
    “……”
    楼云笑着叹了口气,吻了吻她的额头,叮嘱了她一进长江上游就要和关记货栈联络上。
    然后他就送了她上岸,自行出发了。
    “要是我先回来,我就去西南接你。带你去我老家里看看。”
    他只是这样说了说。
    季青辰偶尔会想起。楼云在老家里有个类似初恋的旧相识?
    她马上就高兴了。
    楼云说来接她,带她去老家,他是打算把以前的破事和她说一说?
    她的初恋是王世强,订亲的是陈文昌,她这些破事楼云一清二楚,总让她觉得有些心虚。
    如果能知道他的旧情人长什么样,性情如何。她心里可以平衡一下。
    她心满意足地跟着端和郡主的婚船从运河进了长江。
    在庐州茶场的时候。她就遇上匆匆赶来的小关河,他带来的是成都府关记货栈的消息。
    不要去成都府。
    吴曦已经决定接受金国国主的蜀王封号。
    季青辰正想着要不要通知秀王孙,大家一起打道回京城时。左成悄悄来拜见。
    “季娘子,我家老爷那边也传了消息过来。”
    她诧异地接了王世强的密信。
    这信当然不是写给她,而是通过茶商韩家在西南的茶船,写给王世亮转递枢密院。
    王世强在成都府里已经联络了心向大宋的义士。准备擒杀吴曦。
    “……”
    季青辰并不否认王世强有这样的胆量和手段。
    问题是,他这信里的意思是。端和郡主应该继续去成都府,保持朝廷对吴家仍然十分信任的模样?
    这不是让这一大票王子王孙们去找死?
    “阿姐,我去送婚。你在庐州呆着。”
    季辰虎在长江的船帮坛口就设在了庐州码头。
    他早在京城里参加婚礼的时候,就和她商量过了。他不喜欢在军伍里不许饮酒不许干这样那样的,他要辞官做帮主。
    季青辰对他没什么要求,只要他不惹事。然后不胡混,可以养活帮众就行。
    因为许淑卿不肯跟季辰虎一起回船帮。她现在也不知道他们夫妻到底算是怎么回事。
    她只能就事论事,和三郎商量着,道:
    “要是四川丢了。金军马上就会进四川,然后沿长江南下,咱们这新建的坛口和船帮生意就是首当其冲。如果按王祭酒的主意,在成都府杀了吴曦,咱们这里就什么事都没有。而且还能回京城把韩宰相告倒。”
    吴曦之所以突然有能耐谋反,就是因为韩宅胃急于北伐。
    他一面在山东收兵权,又一面把四川的财权、兵权一骨碌都给了吴曦,让他还兼任了四川宣抚使。
    四川兵马粮草就是吴曦说了算。
    金人一看到这样好的机会,马上就派人和吴曦接触,许诺:
    只要投降就封王,让吴家永镇四川。
    季青辰本来就决定去成都府看看风向,但她是打算以茶商东主的身份去,能随时逃回来。
    秀王孙和端和郡主的身份不同,他们可不方便假扮,也未必就能逃回来。
    而且季辰虎着急的时候,他只会带着亲姐姐跑,他才不会管别人。
    季辰虎先出发,押着载茶的四十六条江船向成都府驶去。
    季青辰去了秀王孙的船上,避开船队中的江操将官,暗中和他商量接下来的打算。
    秀王孙一听吴家已经决定投降,他脸色发白,马上就要打道回京城。
    季青辰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并没有深劝。
    她也要担心赵德媛出事。
    “宁王孙,马上回去却没有必要,毕竟吴家还没有传檄向金人称臣。四川兵船离江西还远着呢。王孙回京城了要怎么和官家交待?”
    秀王孙赵端宁以前在主持郊礼的时候就和她打过交道。
    而现在官家不能理事,谢皇后拉拢了阎淑妃和二皇子后,隐约有了在后宫涉政之势。
    这才是这位文安山阴郡夫人冒险随船来到四川的原因。
    秀王府并不想得罪皇后。
    季青辰也知道,这人并不是饭桶,他只是更擅长做些大型皇家活动,安排各司局人员调配的工作。
    平乱打反贼,甚至去探查敌情他完全不擅长。
    她没指望秀王孙能去成都府,却希望他继续前进。
    至少停在成都府外一百五十里的嘉陵江码头。
    因为嘉陵江两岸莽岭林立,本地的土司和关记货栈有来往,平常和吴家关系不深,她有五六成的把握保证他们有机会逃回来。
    秀王孙一听五六成的机会,把头摇得像货郎鼓。
    季青辰还要再接再励,外面人影匆匆走动。
    秀王孙身边的内官一反常态地飞跑了进来,不等赵端宁皱眉,就附耳说了几句话。
    送亲船队停靠在了长江码头,王世强的暗中来到,不仅惊到了秀王孙也说服了他。
    “王大人……”
    季青辰对王世强半夜上了秀王孙的船,也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未完待续)

  ☆、273 旧爱重逢(下)

王世强一身普通玄色商人长衫,头戴黑幞帽,就像是以往在明州城做商人的模样。
    王世强看了她一眼,眼神微微动了动。
    他是早知道她在随行中。
    现在她一个送婚命妇独自上了秀王孙的船,赵端宁风流之名在京城里也时有耳闻。
    她三更半夜呆在他的舱房里不知谈论些什么,王世强却没有什么疑问。
    他专一地集中精力劝说秀王孙。
    他让赵端宁带着婚船继续前进,只要到了成都府的兴元县码头,不需要进府城,就足以取信吴家了。
    赵端宁压根就不愿意来这里送婚,但他也不是废物。
    王世强明明被扣压,还能提出诛杀吴曦的计划,现在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出了成都府到
    了江西。
    这就表示他是早有谋划才进入成都府。
    “我被扣押后已经投降了吴家,得了他们利州路一个职位。这回出来是做迎接郡主的迎婚副使。正使已经被我说服做内应效忠官家。府城里愿意投降金人的大半是吴曦的亲信。”
    王世强若无其事,赵端宁震惊之后佩服不已。
    一直仔细听着的季青辰也笑了起来,道:
    “王大人果然好谋略。”
    她也就和楼云一个心思,这人人品不乍的,一起办起事来还是能顶用。
    “郡夫人夸赞了。”
    王世强谦虚地拱手。
    成都府来迎亲的正使不是别人,是吴曦的嫡亲堂兄弟吴柏。
    王世强能说服一个吴家人支持他,赵端宁终于也相信四川府官大半不愿意投降金人。
    他咬牙决定,带着船队继续沿江而上。
    “要不要把端和郡主留下来,换个宫女顶替?”
    季青辰微一犹豫。小声说着。
    端和郡主留下,赵德媛就八成能留下,这样大家都能安心,至少逃的时候更容易逃。
    赵端宁显然也想到了这个好处,马上就看向了王世强。
    “不行,迎接使里有吴家的内管事,她们以前进京城时见过端和郡主。”
    王世强时间不多。达到目的就要上岸离去。
    赵端宁一个眼色递了过来。季青辰知道他是让她再去打探一下。
    免得王世强是个诱饵,把他们一船队的人全都引进了火坑。
    她送了王世强出来。
    她在下船船板边暗中告诉王世强,让他危机时去找府城里的关记货栈。
    至少他一个人可以保住命逃回来。
    十月上弦的月光洒在了长江水畔的芦苇丛上。白茫茫的一片。
    王世强知道关记货栈和土司们有关,也就和楼云关系不浅。
    他侧目看她,见得她半夜里还是发冠正装,头上是“补天工”青心白瓣玉发冠子。一身郡夫人品级的淡青蓝锦罗裙。
    在月光里,这裙色就像是水畔芦苇的颜色。
    她应该是为了来拜见秀王孙。才换了一身对大宾的正装。
    “楼云呢?”
    他容长的脸庞在月光下有些透明,仿佛是十年前年少时的模样,突然开口,“他怎么不去向官家求个情。你何必来?”
    “他去山东了。”
    她顿了顿。“皇后让我来的。”
    “……”
    淡云横过了夜月,王世强的脸庞蒙上阴影。
    官家现在病重,唯二的两名皇子虽然都封了王。却都是需要母亲保护的婴儿。
    官家暗中支持自己的老婆谢皇后在后宫涉政了。
    否则,难道要让韩宰相卷土重来?
    甘老大人太不给力了。
    “谢老大人是外戚。皇后的权重又不能过大了……”
    王世强叹了口气,能体谅官家现在在病中还要殚精竭虑。
    至少,没有马上封贾贵妃的大皇子为太子,这就是官家的态度了。
    “阎嫔呢?”
    “……赐了御酒。”
    季青辰和王世强都沉默了一瞬。
    该下的狠手绝不心软,官家毕竟是逼宫登基的君主。
    “也对。这样,反倒能叫朝中稳住。”
    夜晚的河风吹响了芦苇。
    在望不尽的芦苇丛里似乎有私语声声。
    他平目远望着芦苇丛后的浅银江面,孤高的身影站在下船板边没有马上离开的意思
    江风吹起他玄色大衫外的绯红色罗绢披风,季青辰瞥了他一眼。
    这些年这去,他果然如愿以偿由一名商人变成了高居四品的升朝官。
    “如果这一次,王大人能再立殊功,诛杀叛臣。想来四明王家在明州城也会被称为世宦之族,与明州楼氏并肩了……”
    为人为已,她都不希望他投降金人,她忍不住就要提醒一句:
    想想你家里和你姻亲家里吧,老兄!
    他感觉到了她的视线,侧过头凝视她,突然一笑,道:
    “我家里有人来吗?”
    “有,楼夫人派了左成来接你了。”
    季青辰连忙回答。
    王世强失笑道:
    “不是鸾佩,是左平吧?”
    “……”
    她哑然没接话。
    她隐约记得王世强的庶长子生了病不在了,他自己却还在外面冒风险奔走说服叛臣。
    他一点也不知道。
    想到这里她更是想起了楼云在山东的危险。
    她心里不忍,眼见着他在岸上有马匹等着,知道他走得急。
    她深知王世强的“上进”之心,知道他绝不可能会投降金人,但在这节骨眼上也觉得需要试探一下。
    “王大人,你等一下。”
    说罢,她转身就捻唇吹了一声绵长而清冷的口哨。
    远远的,她船上的姬墨听得那口哨声,指挥着船丁把她的船驶了过来。
    秀王船上,不仅船边两个内官吃惊地看着她,就连闻声而出的秀王孙也一脸意外。
    王世强反倒是眉头都没有动一下。
    “郡夫人?”
    她回头见着秀王孙也是吃了一惊,知道自己文安山阴郡夫人的形象全毁了,索性就大方一笑,谦虚道:
    “献丑了。”
    吹得还不够委婉动听,她以后会努力改进。
    “郡夫人师从何人……”
    眼看着赵王孙一脸八卦地诡笑着要和季青辰说话,王世强出声解围道:
    “赵王孙还有话吩咐臣下?”
    秀王孙脸色一正,咳了咳,和王世强商量了在嘉陵江码头会和的事。
    接着他告了罪,匆匆回了船,暗中去叫了随行四名江操兵里的团练使商量。
    临走前,他继续给季青辰丢了眼色,催促她一定要试探明白。
    否则大家都完蛋。(未完待续)

  ☆、274 鸳梦重温

季青城也庆幸,这回来的是谨慎的秀王孙,不是别的无能宗室子弟。
    王世强在船头,看着黑暗中驶过来的船影,侧目凝视着她。
    “很久没见你吹过哨子了。这还是我教你的……”
    他忍住没有说这一句。
    他只是和她一样,冲着船影吹出了一声极相似的唿哨。
    哨声刚落,就听得季青辰的船上脚步声乱,船头上跑出来的是左成。
    他伸着脖子一个劲地向这边看着。
    王世强没有出声,还是笑着和季青辰说话,道:
    “我来时在江上看到三郎的船了。”
    季青辰点了头,悄声把她打算潜进成都府探看情况的计划说了。
    “三郎是准备去接应我的。”
    “你到了兴元县,如果还打算进成都府,就知会我一声吧。”
    王世强没有意外她的打算,反倒有松了口气的感觉。
    他在成都府毕竟是外来人,极需要帮手。
    船已驶近,左成见着了他,激动得喜极而泣,道:
    “老爷,你没事就好!家里都急坏了——”
    王世强心知他来是家里出了事,点了头道:
    “你辛苦了。我那边不方便你跟着,你跟着季娘子。”
    “是,老爷。”
    左成连忙把密信送到了他手上,当着季青辰的面隐晦道:
    “是大管事和姨娘的信。”
    季青辰听到姨娘两个字,以为信里必是写了他庶子病逝的事。
    她也没在意,看了王世强收了信,上岸骑了马飞驰而去了。
    她避开左成,马上就吩咐了姬墨。道:
    “我把三郎他们先进成都府的事透露了给他,你马上传信给三郎,让他们换个泊船的地点。然后看看是不是有吴家的人去搜拿他们。”
    如果有吴家的搜拿,王世强就不可信。
    送婚船队缓慢行驶,等过了十天,季辰虎一直报平安。
    她这才觉得可以尝试加快前进。
    然后她又和关记货栈联系,打探吴家人是不是开始加紧游说土司们。
    “我告诉王世强。关记货栈可以接应他逃走。这表示土司们就是偏向大宋。吴家在这个时候是不敢杀土司的。他要是投靠吴家。就应该让吴家更紧游说才对。”
    秀王孙知道她那层层的试探,对吴家完全没有反应的结果表示满意。
    船队加快前进,他还在她面前叹了气。夸赞着道:
    “王祭酒果然是有德的忠臣。”
    王世强这人算是有德?
    季青辰本能要反驳,想了一想,还是没有出声。
    无论如何,人家拿命拼地希望能有一番功业。希望能做高官,他也是求仁得仁。
    至于他自家内宅里的生活。只要楼鸾佩满意就好了。
    那天她去他家探望楼鸾佩,并不是没察觉到,他内宅里闹得很。
    有一两个丫头看她这个客人的脸色都不对劲……
    ……
    王世强跟着正使吴柏停驻在嘉陵江码头,在驿馆里迎接朝廷送婚船。
    尽管是简体杂着繁体。再杂着大食字的密信,他已经看完了左平写来的家信内容。
    长子的去逝让他半晚上都没能睡着。
    要说他不怀疑楼鸾佩,那是假的。
    但他的脑子告诉他。楼鸾佩不会在他不在家的时候做这样的事。
    他好几年没进她的房,钱氏其实是她的心腹。她保住这个庶长子对她更有利。
    而楼云和楼鸾佩的旧事,在他意料之外,却也是意料之中。
    这件事对他最大的改变,是他在反复看完信后,迎着晨光躺在了床上。
    他平静地睡了一个长长的觉。
    进了成都府,他已经太久没好好睡过一觉了。
    梦里,他虽然没看到季青辰,但他又一次站在了唐坊的东海海岸线上。
    海浪扑打着他的双脚。
    跟在王世强身边的长随亲信叫王信,他忍不住就有些担心。
    虽然是在等送婚船,但老爷身在敌营还大白天睡觉,他也太淡定一些了。
    待得送婚船到了嘉陵驿馆,知道内情的左成也忍不住暗暗和王信嘀咕了同样的话。
    老爷在这驿馆里,居然和小老百姓一样天入黑就上床睡觉,天不亮他还不起床。
    老爷他这是上半辈子没睡好,要在这几天都补回来吗?
    受刺激太深了?
    王世强却没有理会随从们的不安疑问。
    他睡得多,办的事情也多。
    他先是出面安排船队住进了驿馆,又和季青辰暗中商量,以驿馆馆舍不足为理由,安排了六条大江船作客居。
    除了仆役迁居,文安山阴郡夫人也以生病为由,移出驿馆住到了江船上。
    因为有秀王孙给她打掩护,连赵德媛都以为季青辰是去了岸上准备进成都府的事宜。
    季青辰在船上见过了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