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朝好丈夫(邹邹)-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她守了寡,王世强不是和她挺有旧情的?
    他们之前有口头婚约的事他早就听说过。
    有他这新官家作主,不论是做正妻还是做妾,她有国夫人封号也就和正妻没有区别了。(未完待续)

  ☆、313 传位诏书

晨阳冉冉,照在了厚重的皇城城墙上。
    城外黄龙盖下,季青辰不出声,就是微笑看着赵端宁,鼓励他继续多说点。
    她当然是为了拖延时间。
    她虽然做好被楼云连累的准备了,但她其实是没活够的。
    她还要担心两个弟弟、担心刚在太仓立了足的坊民、还有楼府里的家将、楼云那些在
    军里的族兄弟……
    王世强昨晚就站在赵端宁身后,显然已经是信重之臣。
    他瞥了她一眼,没有揭穿她。
    他认识她太久,知道要威胁她实在太容易了。
    她其实是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的。
    他以前在唐坊和她争吵,也是因为她偶尔感叹,说是大宋怎么不和金国结盟去打个蒙古小部落。
    所以他觉得,她其实不懂什么家国大义,什么风骨节操的。
    她就算和陈文昌订了亲,好得不行,他也从没当回事,这两人当然是走不到一起的。
    他没有出声,赵端宁身边的甘老大人、江都指挥使、吏部尚书、礼部尚书、枢密副使等人就更不会出声。
    昨晚太子病重,韩宰相在急召进宫的路上被伏兵擒杀。他们已经是胜券在握了。
    楼云如果能痛快点投降,大不了让他去韩府抄家嘛。
    “郡夫人,你的意思是……”
    赵端宁终于开始暗自思索着:
    难不成这很漂亮很讲义气的郡夫人是在向他暗示,国夫人之类的她不稀罕?
    她当初舍命来救他,其实是对他早有情意?
    楼云死不死的她不在乎,她直接想要个淑妃、德妃之类的妃位?
    听说夷女都很奔放,没有什么贞节观念的……
    就在赵端宁还在纠结的时候。楼云在城门上终于看到了季青辰头上的银凤九尾钗。
    看到了谢皇后昨天从自己头上拨下来,插在她头上的珠钗光泽。
    ……
    和宁城门沉沉地开启了。
    季青辰按捺着逃生的狂喜,转头看了过去。
    她看到了楼云的身影。
    只不过,当她看着楼云抱着晋王从城门里走出来,她的狂喜变成了喜忧参半。
    当楼云扶着两岁的孩子献上了玉玺,教着他给新君施礼磕头时。她连喜忧参半都没有了,她就觉得前途暗淡。
    皇城里恭贺新君登基。天下震动。
    季二郎从太仓赶过来直奔学士府。她也已经拜见过谢皇后,从宫里出来。
    她拉着弟弟的手,感叹着他们以前一起看过的走私汉书。
    书上都写着。比北伐金国、消灭蒙古什么的更头痛的,还是内斗。
    “阿姐,你别忧心。新官家已经给云相公加了翰林大学士的衔,虽然眼前不会让他参予政事。但也没有问罪的意思。”
    季青辰知道“参知政事”这样相当于宰相的实缺官职,看着楼云抱着晋王走出来时。赵端宁是绝不会给他了。
    两岁小孩子已经可以自己走路了。
    楼云真脑残。
    “青娘…”
    过了三天,楼云从宫里平安回来了,抱着她失笑着,“你这是怎么了?”
    季青辰忧愁地看着他。自我批评着,道:
    “成婚都快两年了?我还没怀上……”
    所以他对那二皇子挺有父爱的?
    她和他一样想保住赵扩的一个儿子,至少他晋王也是谢皇后的儿子。
    但她完全没想过楼云会这样摆明了要保护这个孩子。
    “我们成婚两年。除了去四川,不时就要被你赶出房去。又因为官家的丧礼不能同房。你怎么就担心这些了?”
    在楼云的哈哈大笑里。她只能委婉地劝说。
    他难道不觉得,他这样的年轻大臣在晋王身边,那不就是给小皇子惹事吗?
    赵端宁虽然是个温和人,但做皇帝的人不可能真温和。
    “我放心。我是支持秀王世子登基的。他心里明白。”
    楼云说出来的话,让她吃了一惊。
    然而不用楼云再解释,她早有的猜测顿时解开,她也就明白她没发现谋反阴谋,这完全不是她的错。
    她进宫去“劝降”谢皇后时,谢道清压根没多少惊慌之色,完全是一脸如释重负。
    做了宫卫御领的谢国纲也很安心地表示要解除武装,迎接新官家进宫。
    “辛苦郡夫人了。”
    这位皇后只是这样笑着,表示她随时可以下诏,说清皇子年幼,不能治国。
    秀王世子继位那当然是“官家生前的意思”。这完全是名正言顺。
    她拿出了早就写好,还盖了凤印的皇后诏书,交给了季青辰。
    这简直就是白白送给了她一份劝降大功。
    在季青辰还在发愣的时候,谢道清又转头看向满脸是泪的阎淑妃,劝着道:
    “端宁他为人温和慈爱,不会刻薄我们和安儿。端和做了大长公主,我们也不愁在宫里没有人说话了。”
    “是,皇后娘娘。”
    阎淑妃以前没有太多主张,现在仍然没有太多主张。
    她的亲子晋王赵安,如今还在垂拱殿和赵端宁这堂叔说话。
    虽然两岁小孩子以后会很辛苦,但比起太子赵平病重而逝,贾贵妃太过伤心弃世。韩宰相在皇城外玉津园夹墙中被杀。
    赵安已经是很幸运了。
    “皇上……”
    季青辰进了垂拱殿。
    她把皇后为晋王准备的禅让诏书呈上去时,眼睛瞟过了楼云和他身边的小晋王。
    她很果断地就把秀王世子改称了陛下。
    楼云向她微微而笑。
    她真的很想无视这人,谢皇后送她离开坤宁宫时还在感叹。
    “官家临去时,把安儿托付给了楼相公。而不是甘老大人或是陆老大人,官家和楼相公果然也算是知心了。”
    楼云都不和她说这些。
    “郡夫人辛苦。”
    垂拱殿上不仅是楼云笑了,殿上的赵端宁和一干谋反叛臣全都笑得很欣慰很高兴。
    大家纷纷表示谢皇后果然贤明识大体,郡夫人跑了这一趟真是劳苦功高。
    赵端宁拿到了让位诏书,马上让自己的正妻全氏去拜见皇后,问一问皇嫂对哪几个尊号比较满意。
    给皇嫂上尊号要慎重要走流程,谢皇后的权威还关系着他这皇位够不够名正言顺。
    但他表示,给季青辰升官他完全没有压力。
    楼云还不是翰林大学士的时候,她就已经是端仪国夫人了。
    而她随后出宫回到了楼学士府,坐在房里等着楼云回家,独自琢磨着谢皇后和楼云的表现。
    她就明白,楼云果然是不反对赵端宁继位的。
    谢皇后也不反对。
    否则,楼云在山东有李全,在西南到临安的长江江操军中也都有族兄弟。
    他要反对赵端宁宫变,在京城附近的太仓里,他也能调用她季青辰从唐坊迁来的护坊坊丁。
    甚至能调用纪老二做团练的平江府水师。
    但他只运了铜炮。(未完待续)

  ☆、314 开城出降

晨阳冉冉,照在了厚重的皇城城墙上。
    城外黄龙盖下,季青辰不出声,就是微笑看着赵端宁,鼓励他继续多说点。
    她当然是为了拖延时间。
    她虽然做好被楼云连累的准备了,但她其实是没活够的。
    她还要担心两个弟弟、担心刚在太仓立了足的坊民、还有楼府里的家将、楼云那些在
    军里的族兄弟……
    王世强昨晚就站在赵端宁身后,显然已经是信重之臣。
    他瞥了她一眼,没有揭穿她。
    他认识她太久,知道要威胁她实在太容易了。
    她其实是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的。
    他以前在唐坊和她争吵,也是因为她偶尔感叹,说是大宋怎么不和金国结盟去打个蒙古小部落。
    所以他觉得,她其实不懂什么家国大义,什么风骨节操的。
    她就算和陈文昌订了亲,好得不行,他也从没当回事,这两人当然是走不到一起的。
    他没有出声,赵端宁身边的甘老大人、江都指挥使、吏部尚书、礼部尚书、枢密副使
    等人就更不会出声。
    昨晚太子病重,韩宰相在急召进宫的路上被伏兵擒杀。他们已经是胜券在握了。
    楼云如果能痛快点投降,大不了让他去韩府抄家嘛。
    “郡夫人,你的意思是……”
    赵端宁终于开始暗自思索着:
    难不成这很漂亮很讲义气的郡夫人是在向他暗示,国夫人之类的她不稀罕?
    她当初舍命来救他,其实是对他早有情意?
    楼云死不死的她不在乎,她直接想要个淑妃、德妃之类的妃位?
    听说夷女都很奔放,没有什么贞节观念的……
    就在赵端宁还在纠结的时候。楼云在城门上终于看到了季青辰头上的银凤九尾钗。
    看到了谢皇后昨天从自己头上拨下来,插在她头上的珠钗光泽。
    ……
    和宁城门沉沉地开启了。
    季青辰按捺着逃生的狂喜,转头看了过去。
    她看到了楼云的身影。
    只不过,当她看着楼云抱着晋王从城门里走出来,她的狂喜变成了喜忧参半。
    当楼云扶着两岁的孩子献上了玉玺,教着他给新君施礼磕头时。她连喜忧参半都没有了,她就觉得前途暗淡。
    皇城里恭贺新君登基。天下震动。
    季二郎从太仓赶过来直奔学士府。她也已经拜见过谢皇后,从宫里出来。
    她拉着弟弟的手,感叹着他们以前一起看过的走私汉书。
    书上都写着。比北伐金国、消灭蒙古什么的更头痛的,还是内斗。
    “阿姐,你别忧心。新官家已经给云相公加了翰林大学士的衔,虽然眼前不会让他参予政事。但也没有问罪的意思。”
    季青辰知道“参知政事”这样相当于宰相的实缺官职,看着楼云抱着晋王走出来时。赵端宁是绝不会给他了。
    两岁小孩子已经可以自己走路了。
    楼云真脑残。
    “青娘…”
    过了三天,楼云从宫里平安回来了,抱着她失笑着,“你这是怎么了?”
    季青辰忧愁地看着他。自我批评着,道:
    “成婚都快两年了?我还没怀上……”
    所以他对那二皇子挺有父爱的?
    她和他一样想保住赵扩的一个儿子,至少他晋王也是谢皇后的儿子。
    但她完全没想过楼云会这样摆明了要保护这个孩子。
    “我们成婚两年。除了去四川,不时就要被你赶出房去。又因为官家的丧礼不能同房。你怎么就担心这些了?”
    在楼云的哈哈大笑里。她只能委婉地劝说。
    他难道不觉得,他这样的年轻大臣在晋王身边,那不就是给小皇子惹事吗?
    赵端宁虽然是个温和人,但做皇帝的人不可能真温和。
    “我放心。我是支持秀王世子登基的。他心里明白。”
    楼云说出来的话,让她吃了一惊。
    然而不用楼云再解释,她早有的猜测顿时解开,她也就明白她没发现谋反阴谋,这完全不是她的错。
    她进宫去“劝降”谢皇后时,谢道清压根没多少惊慌之色,完全是一脸如释重负。
    做了宫卫御领的谢国纲也很安心地表示要解除武装,迎接新官家进宫。
    “辛苦郡夫人了。”
    这位皇后只是这样笑着,表示她随时可以下诏,说清皇子年幼,不能治国。
    秀王世子继位那当然是官家生前的意思。这完全是名正言顺。
    她拿出了早就写好,还盖了凤印的皇后诏书,交给了季青辰。
    这简直就是白白送给了她一份劝降大功。
    在季青辰还在发愣的时候,谢道清又转头看向满脸是泪的阎淑妃,劝着道:
    “端宁他为人温和慈爱,不会刻薄我们和安儿。端和做了大长公主,我们也不愁在宫里没有人说话了。”
    “是,皇后娘娘。”
    阎淑妃以前没有太多主张,现在仍然没有太多主张。
    她的亲子晋王赵安,如今还在垂拱殿和赵端宁这堂叔说话。
    虽然两岁小孩子以后会很辛苦,但比起太子赵平病重而逝,贾贵妃太过伤心弃世。韩宰相在皇城外玉津园夹墙中被杀。
    赵安已经是很幸运了。
    “皇上……”
    季青辰进了垂拱殿。
    她把皇后为晋王准备的禅让诏书呈上去时,眼睛瞟过了楼云和他身边的小晋王。
    她很果断地就把秀王世子改称了陛下。
    楼云向她微微而笑。
    她真的很想无视这人,谢皇后送她离开坤宁宫时还在感叹。
    “官家临去时,把安儿托付给了楼相公。而不是甘老大人或是陆老大人,官家和楼相公果然也算是知心了。”
    楼云都不和她说这些。
    “郡夫人辛苦。”
    垂拱殿上不仅是楼云笑了,殿上的赵端宁和一干谋反叛臣全都笑得很欣慰很高兴。
    大家纷纷表示谢皇后果然贤明识大体,郡夫人跑了这一趟真是劳苦功高。
    赵端宁拿到了让位诏书,马上让自己的正妻全氏去拜见皇后,问一问皇嫂对哪几个尊号比较满意。
    给皇嫂上尊号要慎重要走流程,谢皇后的权威还关系着他这皇位够不够名正言顺。
    但他表示,给季青辰升官他完全没有压力。
    楼云还不是翰林大学士的时候,她就已经是端仪国夫人了。
    而她随后出宫回到了楼学士府,坐在房里等着楼云回家,独自琢磨着谢皇后和楼云的表现。
    她就明白,楼云果然是不反对赵端宁继位的。
    谢皇后也不反对。
    否则,楼云在山东有李全,在西南到临安的长江江操军中也都有族兄弟。
    他要反对赵端宁宫变,在京城附近的太仓里,他也能调用她季青辰从唐坊迁来的护坊坊丁。
    甚至能调用纪老二做团练的平江府水师。
    但他只运了铜炮。(未完待续)

  ☆、315 打击报复(上)

春元节的宫宴上,季青辰一边和许淑卿说话,一边听着各桌上的女眷们的低语声。
    她们拐弯抹角地互相暗示着、打探着,为儿女和亲戚重新议定着一门又一门的亲事。
    这也是宫变后的重新站队。
    “王大人大伯的嫡女,想和二郎议亲。”
    许淑卿有些困惑,
    “二郎拒绝了倒不奇怪,倒是云相公昨天突然让人知会我,让我拒绝这事。还有上回陈家和王家议亲的事,听说陈家也突然推迟了。这……”
    这当然是楼云的意思。
    “……”
    季青辰没办法和许淑卿解释,楼云一直在追问,王世强在宫变那晚到底怎么着她了。
    她难免有些心虚,烦起来全怪他把谋反的事瞒着她。
    他在她面前委屈装贤夫,背里地就暴跳如雷。
    “夫人,云相公他最近脾气不好……”
    楼叶前几日跑来见她,偏偏又来了个欲言又止。
    她想偷偷打探楼云的心思,楼云书房那扇一直对她开着的后门居然打不开了。
    最近他一直和西南那边的土司信件来往嘀嘀咕咕,她还真担心他要弄死王世强。
    拒绝亲事都是小事了。
    “阿姐,外面有流言说,官家当初把陈王托付给了云相公,也叮嘱过王大人?”
    许淑卿和大长公主走得近,所以消息灵通。
    季青辰深知王世强才不会管陈王的死活,这时却正色道:
    “若不是有王大人,事情岂能如此顺利?事情顺利,就是王大人对先皇的忠心了。”
    楼云和王世强都算是先皇自己提拔起来的。
    甘老大人、陆老大人这些政事堂的老臣,一定会保他赵家的社稷。
    但未必一定会保赵扩的子孙。
    所以。楼云更觉得王世强活着多余吧?
    ……
    春宴上,全皇后召了楼鸾佩坐在了身边说话,果然是荣宠非常。
    王世强已经得了旨,领军出了大散关和西夏军汇合了。
    而且,他领的川陕军里有一万西南峒丁。
    楼云不能去领军,却不像前些日子那样闲置,他时常被官家召去询问西南之事。
    季青辰因为和赵端宁以前就关系好。还能帮他在全皇后面前走走夫人路线。
    她不仅有被全皇后慰抚的殊荣。趁机还和谢皇后说了几句话。
    回来后,她反问着许淑卿道:
    “海兰在金国的孩子,听说最近也在生病?”
    “瓦妈妈写了信过来。说是那孩子难保住,海兰最近求了国主下旨,让几位全真教的真人在各地为皇子设醮祷福。”
    听到这些,季青辰觉得赵端宁他们商议着和西夏结盟北伐挺有希望的。
    反正李全在山东已经上了奏表。提了一下山东诸军以前在楼相公的领导下合作愉快,有利于和金兵作战的往事。
    楼云迟早就得复职进政事堂了。
    他最近在府里。已经是天天在书房里点灯,召了二郎和门客一起商议军情。
    川陕军出大散关,山东军出济州夹击金国西京城,这是已定的计划。
    只不过。楼云表示官家不可能让他去山东领军,他打算在京城里做后勤。
    除了在海船上向济州运粮,他也安排从长江向西南运军械。
    “王大人在西南。独力难支,太过辛苦了。”
    尽管他如此义正辞严地表示要忠心为国。却让她严重怀疑:
    楼云是不是想趁机让王世强吃了个大亏。
    最好死在西南不要回来了。
    没料到,事情真的发生后,她完全不相信楼云会蠢成这样。
    “西夏那位垂帘的太后被幽禁了?”
    到了五六月的时候,她在端和大长公主府上听到这个消息,吃惊不小,
    “王大人呢?”
    王世强不是胜了一场后,到了西夏边州城里和西夏军商议进攻的方略?
    “他受伤逃回来了。多亏他机警,有了黄河帮里的程家给他暗通消息,他一听到那位太后的消息。马上就从边州城闯关回大宋。”
    要命的是,金人居然得到了他的行踪,从边境上派了追兵来围堵他。
    王世强被金兵追杀中箭。
    要不是正好有一队宋兵巡查接应,他差点死在了大散关之外。
    “那位西夏罗太后和亲儿子争斗了几回,这回亲儿子总算被她杀了。结果她那侄儿马上就翻脸围宫把她幽禁。番人完全不长脑子吗?母子争权是小事,杀了儿子岂不是断了自己的手臂?侄儿难道还比亲儿子好操控?”
    朝堂上当然是人人焦头烂额。
    比王世强还熟悉西南军务的楼云马上被召去了宫里,他临去前和季青辰说了,晚上不用等他吃饭。
    “……”
    季青辰偷窥着他一脸兴高采烈,以前的憋屈一扫而空的模样。
    他这是为重新起用而高兴?
    还是王世强死拉死拉地觉得高兴?
    “云相公他……”
    她召了楼叶大管事来,忧心仲仲地问着,“他最近难道和金人有来往?”
    否则金人怎么就那样凑巧得到了消息?
    楼云疯了吧?
    王世强顶多就是摸了摸她的脸,搂了下她的腰,她也觉得王世强位高权重后,估计又经了楼鸾佩调教,穿衣打扮和长相气质更出众了些。
    那晚他看着很是赏心悦目。
    她真不觉得吃亏。
    “夫人,绝无此事。”
    楼叶这回不欲言又止了,严肃解释,“那队把王大人接回大散关的宋兵,还是咱们西南的一队峒丁。云相公岂能和金人有来往?”
    他越是这样斩钉截铁。
    她就更怀疑。
    关记在江北榷场里有生意,和金人有来往很正常。
    这样断然否认,真的不是心虚吗?
    也许就因为那队接应王世强的宋兵是峒丁,证明了西南土司们对大宋的忠心。
    赵端宁知道事不适迟,马上接受了楼云的提议。
    宋军出西南,攻打西夏。
    “西夏新王已经向金国求和了。势必不会和咱们联手,咱们就只能抢占黄河上的西夏军州。”
    楼云从宫里回来时,满脸欣慰的样子。
    他虽然不可能马上领军,但出些主意新官家愿意听就很安心,
    “蒙古虽然是金国蕃部,却不可能完全听话。必定还在攻打西夏。咱们当然就要趁机渔利。否则西南调动了一万峒丁,现在突然让他们空手回去,以后再要召集就不容易了。”
    深夜里,季青辰一边端了热汤让他喝,一边仔细观察他的神色。
    她觉得楼云背地里必定做了什么,比如那一队峒丁绝不可能是凑巧。
    难道他暗地里把王世强的行踪透露给金国,然后又叫了人去接应?
    想把王世强往死里整,又暂时不整死的样子。
    他明显就是幸灾乐祸。
    ‘青娘,我要去王大人府上。你……”
    过了些日子,楼云突然说起了他要去王世强家里,看看回来养伤的王世强的情况,交流一下同事和亲戚的友谊。
    因为怕季青辰多心,他笑道:
    “你要不要一起去。”
    “……去干什么?”
    季青辰深知楼云现在的心思。
    王世强要是断了胳膊断了腿,命在旦夕,他可能还有兴趣去围观一下。
    但现在这样背上的箭伤,又死不了人。
    楼云才不关心。(未完待续)

  ☆、316 打击报复(下)

“云相公来了?”
    王副枢密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