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朝好丈夫(邹邹)-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知道孙昭要打赢这一战,至少是不能让韩系和谢氏来插手,陈文昌少不了要和王世强打交道。说不定明天还要去和楼云喝酒。
    她正打算又写一封短信叫人送到陈家别院,等陈文昌回来,问问男方要请多少客,需要几桌席面。
    这些事她总不可能作主吧?
    办亲事也是交游串联的大好机会,他总要仔细准备一下吧?
    这时,就听得门外有了仆妇的通传声。
    “大娘子,有位谢娘子来求见。”
    季青辰在谢府里认得的谢娘子没有上十个。也有七八个。黑美人谢道清是唯一一个自己提了一篓子鸡蛋走到她家里来的。
    所以她当然被吓了一跳。
    此时的夕阳还在屋顶半尺,谢道清头发梳光,一身洁净的青衣素服。提着柳编的鸡蛋篓子走了进来。
    季青辰远远看着,她正遇上了抱着狗在院子里说话的许淑卿。
    接着就是小狗汪汪叫个不停。
    死去的土狗老白生了五只小狗,二白还只有两岁,因为最粘人所以被许淑卿坚持带在身边。它也渡海到了明州。又被带到了京城。
    它看到谢道清进来,觉得她的脸皮颜色和小伙伴许淑卿完全不是一个世界里的生物。顿时惊恐地乱叫了起来。
    许淑卿的喜好标准是,狗不喜欢的,她坚决地不喜欢。
    所以她甩下皇后备选,抱着狗就回自己屋里去了。
    “……”
    刚刚才从正屋里赶过来的季青辰。在无语之后只能尴尬地向谢道清赔罪。
    她也算是阅人不少,只要一看谢道明家中清贫却几乎一尘不染的居室,就知道她是一个极重细节的女子。
    好在她在台州时就打听到了她的这个习惯。所以今天她去拜访,送的礼物极精心。
    没有什么首饰衣裳。而是十副养颜生香的外蕃花药、两盒进宫见贵人用的嘴含香玉。
    另外,还有二十支最近宫中流行互赠的折扇子。
    扇子上请了京城名家题了字画,可以自用也可以实惠又体面地赏赠他人。
    这些都是谢道清能马上用到的小东西,但她没料到她会当天提着一篓子鸡蛋来拜访。
    于是,她就明白,这些礼物她很需要,而且此人也重礼节。
    这样重细节又重礼节的谢道清,她和凭动物直觉办事的许淑卿,当然不是一个脑回路。
    然而,季青辰一面致歉,一面却诧异地在谢道清的眼神里发现了释然的神色。
    她看着许淑卿的背影,依旧含笑。
    季青辰琢磨着谢道清的心思,与她在厅上各自坐下。
    谢道清放了茶,端坐笑道:
    “今天许娘子临别,问我要那一副贤字方斗时,我心里很是惶恐。”
    季青辰揣测她不是假谦虚的意思,所以保持面部微笑,顺着她的话接道:
    “这孩子回来后,就搭了梯子,把那方斗贴在了她那屋子的过道门楣上了。”
    奉承话人人爱听,而且她也没说谎,许淑卿嫌那些成亲的琐事太头痛,她也怕她在屋子里闷久了不太好,让她学了一个时辰做事就让她出去和狗玩。
    搭梯子贴字是许淑卿的娱乐。
    季青辰引着谢道清去看了贴字,却再次尴尬地发现许淑卿把“贤”字贴倒了。
    她连忙命仆妇拿了样子重贴,谢道清今年二十岁,这还比官家大了一岁的女子笑了一回后,并不在意这些。
    她一边携着季青辰的手在屋檐下走着,一边叹息,道:
    “说到这方斗——姑姑偶尔出宫时,我曾经听她说起过宫中的旧闻。”
    季青辰的耳朵马上竖了起来。
    谢尚宫说的话,当然是要仔细听听的。
    “吴太后十四岁进宫,而后被幸,不过仅是一位六品的义郡夫人。并没有子女。后来她历封了婉仪,才人,又升到了贵妃之位。那时高宗皇帝的后位已经空悬二十年多年,他已经有了原配刑皇后。”
    谢道清站在廊檐下,凝视着天空中半落的血红夕阳,
    “刑皇后,在靖康之变时被金人掳获,关在北方五国城,身死异乡。她死前,曾经由朝廷谈和使者将一只耳环远赠给高宗皇帝,寄语了一句话……”
    季青辰也听过这个掌故。
    那位被高宗遥封为皇后,却一天都没有尝过皇后至尊滋味的女子,当时寄来的话是;
    “妾身所愿,唯与君一面尔。”
    我这一生,仅仅是遗憾没有再见你一面。
    夕阳下,季青辰也看到了这谢氏女子的右眼眼睑下还长着一片白膜。
    谢道清不仅皮肤黑,她还有眼病。
    她是个半瞎子。(未完待续)

  ☆、174 正统之争

那一天听谢道清说了一些宫中旧闻,季青辰亲自送了谢道清回家。
    趁着这时机,她终于也说动了她去刘家村的学院里看看。
    所以,选好了日子,她坐了车,接了谢道清一起去京城郊外的刘家村时,心里还想着那天在夕阳下这女子说过的话。
    “刑皇后所愿,何其之小,又何其之难。”
    那时,她记得谢道清叹笑着,转眸看向了她,说道:
    “姑姑说,当时的吴太后,也就是吴贵妃,她何尝不想早做皇后?但她悉心侍候从北方送回来的韦太后,从未提及让官家立后。在她登上后位之前的那些年,她曾经手写过一副方斗,贴在了她所居寿春宫的书房门楣上。”
    谢道清轻轻地笑着,
    “姑姑说,她写的,不过是个贤字。”
    如今,那位以贤为志的吴贵妃,早已历经四朝,当朝官家登基的诏书都是由她所发。
    想起那天的话,季青辰今天出门时都特意路过了许淑卿的房间过道,她抬头把那终于贴正了的贤字看了又看。
    许淑卿是不可能知道这个掌故的。
    她甚至都能知道许淑卿为什么找谢道清要了这个“贤”字。
    那是因为谢道清给人的第一印象,用这个字来形容是贴切不过了。
    也是因为这个贤字,她才想起了请谢道清去一趟刘家村。
    尽管她简直不明白谢七娘子为什么要捧出这样一个人去争皇后。
    官家他再缺老婆,再要抬举谢家,他也不可能找个半瞎子当皇后吧?
    尽管有这样的想法,她也知道谢道清和宫中谢尚宫关系密切。
    谢国兴、谢国运两兄弟已经被拉向了谢道清,
    只有楼云还在观望。
    至于官家——等贾氏、阎氏、李氏、谢氏四女同时进宫后。才知道官家最后的心意。
    也许,谢尚宫的意思就足以隐约表示出官家的意思?
    “那就是季坊主你要开的书院?”
    在书院工地前的松林子边停车后,谢道清并没有从车上下来。
    她虽然会提着鸡蛋一个人走街穿巷来回拜,但回去时也准备没人送就雇好小车的。
    现在郊区的书院还是乱木灰堆的混乱,工人里还有士子冠服的人影。
    季青辰知道,她还得小心她这个皇后备选在士林里的风评。
    经了这回王仲文大战孙昭的戏目,从京城到两浙直到福建。上百座的州县官私书院全都牵扯了进来。
    听说。京城里官伎酒楼里的生意都清淡了三四成。
    以谢道清之明,她不会以为谢七小姐搞定了楼云这个采访使,就搞定了舆论。
    “这也不算是我的书院,是陈家捐的地,王家向两浙路的官商募款子建学舍。”
    她微一犹豫,没有提她在楼云的求亲贴子看到的内容。因为江浙六大纲首都有份,所以楼云通过胡、谢两家的纲首。暗中在这书院里投了一批钱。
    “喏——谢娘子,那一位就是我提起过的王先生。”
    季青辰揭了一角窗帘,远远指着工地上的王世强。
    她当然也不会见王世强。
    更不会让谢道清去见他。
    她探头出车帘,召了陈文昌的伏虎过来。在车边小声地和他说了两句。
    伏虎还不明白地小声回着,道:
    “大娘子,让王先生清场避开。请谢娘子看一遍书院……”
    你不是传信给王世强,说是要让他拜见一位贵人。
    他不在场怎么见?
    “谢娘子是什么人?怎么能和外人说话见面?我这样不懂规矩的?”
    季青辰嗔了他一句。伏虎陪笑着连忙去了。
    谢道清坐在车里,是季青辰保证过完全不需要出车,她才答应来书院看一看的。
    京郊的刘家村在京城以北,平常也是官宦富室女眷们踏青的地方,近秋的枫叶鲜艳飞红。
    季青辰租了三四台马车,拉上了许淑卿和仆妇们,又叫了姬墨带了六名坊丁护车。
    只当是出门游玩。
    她拿出了一个曲折的圆筒,架在了车壁边早就打好的圆洞上。
    谢道清好奇凑上去一看。从圆筒玻璃里上,居然可以清楚看到另一面车门前的景物,伏虎的背影就在她眼前跑着。
    她吃了一惊,然后马上就笑了。
    季青辰知道这折光的望远镜吓不住她,同样笑着道:
    “我在谢老大人的府里,看到他书房里、外都悬着铜镜,只要一抬头,门也不开就能看到房外拐廊上走来的人。
    影像折射的原理,不干好事需要保密的大户人家经常用的。
    书院上的人都散了,伏虎回来驾了着车,在工地上慢慢行走着。
    她们坐的第一辆马车是陈家的,看起来就和陈文昌平时来这里看工地一样。
    谁也不知道,里面的皇后备选正从圆筒里看着书院的左馆右舍,藏书楼、讲书堂、喂马池、射箭校场、涤心院等各处建筑。
    除了跑马射箭的校场在季青辰的要求下建得格外大了一些,前世后世的学校在格局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但在谢道清眼里,这样的能接纳五百名士子寄住的私学当然就是超级大书院了。
    如果能办出名气,请来大贤入驻,教出来足够多的入仕学子,就足可以和太学、国子监比美。
    论起名气也能直与江浙四明,江西白鹿、湖南岳麓等书院齐名了。
    “季娘子的意思……”
    谢道清含笑打量着季青辰,她本来是因为楼云向季青辰求亲,才注意到这名外夷商女。
    甚至那天答应到这书院里来看看,也是因为想通过与她结交,间接向楼云示好。
    她进宫备远的这条路上。只差楼云的支持了。
    将来进宫后,在四姓千金中突围为谢家争一个皇后之位,也少不了楼云的帮助。
    不过,从前几天第一回开始相见开始,她就觉察这位季娘子确实不是普通人。
    难怪楼云一直在向季园提亲,但他也没把当初订错的亲传得人尽皆知让这季氏为难。
    这事连谢七娘子都不知道。
    只有她,偶尔从谢国运这堂兄嘴里听到两三句。猜测出来。
    “谢娘子。请看。”
    季青辰连忙拿出了准备好的唐坊教科书。
    主要是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之类。
    “书院还要附一个蒙学,用这些书做教本。我担心学院开学时,在礼部衙门通不过。”
    谢道清和陈文昌等几人都不一样。她古怪地撇开了最容易吸引人注意的地理书,先对生物书感了兴趣。
    她看着杂交基因什么愕然不解,只当是海外怪谈。
    但又看到经过季辰龙的改编,把这些基因内容分到了古代生物分类的名目下。她突然又觉得似乎有理。
    谢道清自然是读过书的,知道《礼记?月令》里。把所有生物分成了鳞、羽、课、毛、介五类。
    课也就是裸,人就在裸这一类不会全身长毛的生物名目下。
    季辰龙听姐姐说了初中生物学的内容,关于人是猴子进化来的,他自行理解为。天生万物,有气相通,气息相杂。五类天成。
    基因就变成了气。
    谢道清一黑一白的眼中闪过异彩,她能感觉出这书里写的东西自成格局。但她沉思后还是摇了头,道:
    “季娘子与文昌公子订了亲,难道不明白孙御史与王安抚如今在争论些什么?”
    学校里用什么教本教学,这是一个原则问题。
    季青辰叹了口气。
    她当然也从陈文昌的嘴里听说过了,养官伎只是个由头,孙昭和王仲文的争吵根本的原
    因还是在争道学正统。
    否则陈文昌这样的闲散性子哪里有这样的气性,一面要成亲一面还非要争个输赢不可?
    只不过是因为在讲学堂里争不出谁家的学说更对,就只有人身攻击。
    王仲文是两浙大儒没错,但因为你这个人不咋的,所以你的学说就更不咋的。
    完胜!
    所以才有王仲文凭一已之力,拉起了如此多的士子支持他养官伎无罪。
    人家未必不知道他确实养了官伎,但人家不能不支持他在四明书院宣讲过以“经世治用”为中心的“浙学”。
    那是大家伙们用来吃饭、做官、教学生、娶老婆的招牌饭碗。
    绝不能被孙昭给砸了。
    再说了,孙昭你就没养过?
    今天没养过,说不定明天就养了。明天不会养说不定前天曾经养过。
    这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你以为你宣讲“存天理灭人欲”,你就真的心性一体,看美女如看浮云了?这不科学!
    在这样的“学术争论”中,王世强和楼云其实都只有靠边站的份。
    有钱和官大,未必就能在骂战中插上话了,
    这是陈文昌这类清流士子们的战争。
    “谢娘子放心。并不是要谢娘子将来在宫中为此事说话。这类学说自然有王先生在讲学
    堂里宣讲,少不了也要吵上几场。只不过……”
    只不过她要的并不是像孙昭一样,让他支持的学说在天下独尊。
    她只要让唐坊迁来的孩子继续合法地学习这些教本。
    “他们大半也没有能力参加科举,不会与孙昭她们争科举的出题内容和评定标准。只要能叫礼部承认这是可以在书院里公开教学的内容就足以。”
    她细细地说着她的盘算,处处向务实的地方去。
    现在这局面,谁要想在清流圈子里马上一鸣惊人,另类出镜那就会被口水喷死。
    还不如配合着王世强十年立德的步伐,他等着书院初成规模,就要去开新河道了。
    花上十来年,先教出来各类技术工,让他们跟着季辰龙去新开河道上做事。
    季辰龙留在金国不见人影。
    总不可能是因为他觉得金国土肥水美,是他定居的好去处吧?。
    只等季洪一回来,她一定要把季辰龙叫回大宋。
    实在不行,她自己亲自去一趟。(未完待续)

  ☆、175 冷落生气

因为不需要马上作决定,谢道清倒也答应考虑考虑,季青辰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接着,马车出了书院她们就开始了真的郊外游玩,不时就就扯起了别的事。
    比如说一说备选的李氏女。
    上回在明州城紫竹院子,楼云编导的丑闻很会煽情,李小公子被人传到京城里来的是他和洪公子、洪小姐二男一女的三角情爱,涉及到了很多要打马赛克的内容。
    李氏女一直没有得到太后的传见。
    又说了贾氏女,她在京城里贤美双全,尤其是她的容貌,在京城里一直没有大家闺秀能和她相提并论。
    “我是见过她的,以我看,唯有许娘子能与她比美。”
    谢道清叹了口气,“楼大人说,贾氏有六成的机会。对了——楼大人也说起过许娘子。”
    “……楼大人既然这样说,贾氏想来是极美的了。但我们小户人家,淑卿和贾府的千金岂能相比的?”
    季青辰应付这类的事情不少了,但听到楼云居然还在外面提起了许淑卿,顿时就不高兴了起来。
    多嘴的男人最讨厌。
    她面上不露,对谢道清轻轻笑道:
    “我也不怕谢娘子你笑话,她是在我身边长大的。所以就算年纪渐大,她和我弟弟也是天天相见。三郎早就催着成亲,要不是担心他们没长大,老是拌嘴,在唐坊我就让他们成亲了。”
    这些事,谢道清已经听谢七娘子说过。
    今天让许淑卿一起出游,是她主动出言的。
    不过是因为谢国运曾经提起过唐坊里有绝色。
    许淑卿是位美人不错,但这堂兄说起时。正是在轩堂和兄弟们赏画的时候,谢七娘子说,楼云就在一边,居然也点了头。
    谢国运说的绝色,那一定是指容貌和气质,楼云就不一样了。
    楼云说许淑卿绝色,必定是她别有所长。
    如此一来。就算这许氏身份太低。也未必不能成为她的帮手。
    至少楼云求亲的季氏,在她谢道清看来,确实有她的长处。
    季青辰知道。楼云多嘴多舌给她惹了麻烦,但现在这个人一直向季园递贴子求亲,却从不到她面前来闹事。
    这样局面都已经是极难得的结果了。
    所以她也有足够耐心应付他惹出来的麻烦。
    “她确实会一些曲乐,但那是夷曲乡乐。不登大雅之堂。我也从没请人教过她。我平常也就是想让她学一些大家里进退的规矩仪表,将来帮着我管家。才带着她到谢府去做客。”
    她知道谢道清能听懂她的意思。
    到京城后。她只带许淑卿去了京城谢府这样家风极重,不会轻易出乱子的人家。
    只在女眷属里从不让她见男客。平常也一直说是订了亲的弟妇。
    唐坊虽然要在大宋立足,但她还没想过要送坊女进宫这样的方式,更何况许淑卿前脚要是进了宫。季辰虎他后脚就敢投到金国去,然后再杀回来。
    谢道清果然笑了起来,不再多问。
    季青辰便也松了口气。
    这也是她特意带着许淑卿去拜访谢道仪的原因。
    女子生得貌美。确实不容易过得安生。
    但这样的容貌最盛不过是五六年的功夫,要让她关在家里一步不出。并不是长久之计。
    让她订了亲出来走动,学一些为人做事,再结交一些既知利害也明道理之人,受些打磨。
    将来就算有风险,她自己也能尝试着一步步走过去。
    至不济,在这里实在没有立足之地,打发她回唐坊就好了。
    好在,谢道清是极知分寸的人。
    她提了一句楼云,见季青辰淡淡的,就知道这位楼大人果然是情场失意。
    日光融融,马车在一处红叶照水的湖景边停下,因为离书院已经远了,所以女子们伴着谢道清一起走下了马车。
    谢道仪坐在了坡顶山亭里,拉着许淑卿说了几句话,又邀着她和她一起进谢府里去住上半月。
    就是这半月,决定她能不能在谢氏女中最后胜出。
    跟着她,就有进宫的机会。
    “宫里有很多博学的尚宫。除了为人处事、识字读书,不论是学绣花裁衣,还是管理钱财器物,以至于御下敬上,内外进退,这些都可以跟着女官学习。寻常人家是学不到这些的。愿意在仕途上走,就可以进封女官,愿意相夫教子,放你出宫也是容易办的。”
    谢道仪十分含蓄,没提进宫后的第三类事业规划是做官家的小老婆。
    许淑卿抱了狗,摇了摇头,说是半个月不见三郎,她忍不住会想他。
    这还是她第一次在女眷面前说起季辰虎。
    谢道清笑了起来。
    季青辰知道她心思细,探问了她,还要去探问许淑卿。
    然而,谢道仪心里是想带着许淑卿进宫,还是想叫许淑卿从此死了这个心。
    季青辰没有看出来。
    谢道清摸了摸二白的脑袋,二白因为已经习惯了她的脸皮颜色,终于觉察出她也是个一位出色的美人,所以鸣鸣地发出了讨好的叫声。
    许淑卿随即向她灿然一笑。
    “……”
    谢道清终于发现,她那天进季家之所以被冷遇,原来是不太讨狗的喜欢。
    季青辰连忙打发了许淑卿自己去玩,谢道清也一笑掷之,反倒说起了王世强。
    刚才她们坐车离开书院的时候,王世强正在喂马池边提水洗脸,他因为要避开,特意到了引水的泉水上游洗脸。
    马车驶出书院后门时,他提着残水浇了刚刚移种到池边的几颗小松枝。
    正好落到了她们眼里。
    连季青辰也不得不佩服他出镜的时机。
    “我记得,六岁那一年,也曾见过这位表兄……”
    谢七娘子是王世亮的未婚妻,同时是王世强隔了几层的表妹。所以也就是谢道清隔了不知多少层的表哥。
    要不是有这层亲戚关系,谢道清这样皇后备选的身份,无论如何都不会来书院。
    谢道清还记得,王世强十岁的时候,在明州府的神童试里得了第一名。
    所谓神童试,就是十岁以下儿童参加官府的特设考试,能完整背出四书中的一本经书就有资格参加。
    王世强是从一群天才儿童里突围而出。得到了第一。
    “可惜了。本来我们那些兄弟姐妹,都以为他将来必定是读书的料子。”
    季青辰只听了这一句,就知道今天没有白来了。
    至少人家没说。王世强还是做生意更好。
    “季娘子你看,这湖水通向钱塘江……”
    谢道清在亭中站了起来,在坡顶看了碧湖红枫的美景,不自禁笑着指向湖的北面。
    “我记起来了。难怪觉得这里眼熟。家母是江阴人,曾带着我到江阴军回娘家。从江船转运河漕船,还曾经来过这里。江阴那边有几个村子离长江入海口很近,转眼就到了……”
    季青辰笑着陪她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