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田园好女-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桔子家送来的吃食,大部份都进了江山的肚子。江德财虽然和江常顺一桌吃饭了,但心里到底存了芥蒂。但是现在,江德财就让张氏,把这些东西收了起来。有时候,江峰和桃子还能沾到点。当然,宝儿也是能吃到的。但是其他的人,就没有了。这让小张氏和梅子经常在他面前嘀咕。
至于,桔子家里的各项收获,更让大小张氏没事就在家里骂人。但是她们却不敢让江德财听到,更不敢到村里去骂。到土豆丰收的时候,桔子家的声望在村里,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主度。就连江常顺也偷偷告诫大小张氏说:“现在二弟家是村里的财神爷,谁惹不起。你们心里不舒服,在自己家里发发就行了。千万别到外面去骂人。被人听到了,没准就被谁拿了,去讨好二弟家里。”
江山就是想不明白,自己读了十几年书,怎么就是比不上江常安一个泥腿子呢?他对唐氏说:“以后,江常安家的事情,你不用说给我听。他家再怎么样,不过是种点稀罕东西,赚了点钱。我现在要专心读书,等我考上秀才,做了官。他家苦巴巴攒的那点产业,还不知道属于谁呢?”
考秀才是要去大兴府考的,所需要的盘缠花费不少。梅子退婚的时候,家里的现钱,几乎都给了常家,连首饰都没剩多少。好在现在可以长宁镇的码头上船,直接到大兴府,又舒服又便宜。长宁镇上的几个同年,就商量着要包一艘船。包船虽然舒服,但是费用要比搭乘便船高得多,就算是几个同年分担,也不是江山现在所能承受的。
江山却不愿意被人小看了,他对小张氏说:“娘,我这一次肯定能考上的。这一路上一定要保证,精力和体力都跟得上。要不进了考场,就算脑子有东西,也没力气写出来了。盘缠还是要多备一些的。”小张氏苦笑着说:“山儿,我何尝不想让你宽裕些,但是现在家里的情形,你也知道。哪里变得出钱来?”
江山一时也想不出办法,皱着眉头不吱声。小张氏四周看了一看,屋子里只有唐氏坐在边上,喂宝儿吃土豆泥。她突然就觉得火气上冲。土豆是桔子家收获的时候,送来的。只给江德财送了五个。说是让老爷子尝尝鲜。江德财舍不得吃,只蒸了一个,压成泥,见宝儿很喜欢吃,就又给了他一个。
小张氏看着吃得香喷喷的宝儿,又看看专心喂孩子的唐氏。她尖声地说:“山儿,要不是当初你爷。非要给你定唐家的姑娘。你也不至于娶一个连陪嫁都没有的媳妇。现在。也不用为了几个盘缠发愁了。”唐氏的娘家兄弟多,田地少,女儿出嫁都没带嫁妆。所以。唐氏在江家一向只是低头做事,好在嫁过来没多久就生了宝儿。
大小张氏看在孙子、重孙子的分上,也没怎么为难她。这会儿,唐氏见小张氏又提起嫁妆的事儿。她沉默地放下手中的碗,从怀里拿出了一对细细的银簪子。递给江山,说:“我只有这么点东西。本来是打算晚上给你的。”这是当初江家的聘礼,也是她唯一带到江家的首饰。
小张氏依旧不愤地说:“这点东西顶屁用。还不够包船的。你就当宝贝一样藏着。要不是我说,你还不肯拿出来呢。”唐氏分辩着说:“娘。我不是拿出来,我是想晚上……”小张氏接口说:“晚上,什么晚上。在床上讨你男人的好。你也不嫌害臊……”“娘,”江山打断了小张氏的话。说:“奶手里应该还有点钱吧?”
小张氏被转移了注意力,说:“她手里肯定有钱。不过,那是她的棺材本,她是怎么也不肯拿出来的。”江山阴森森地笑着说:“只有她有就行。你去问她要,捡爷在的时候去,就在她那哭。到时候,只要爷说给了,她肯定得给。”小张氏精神一振,说:“好儿子,你真聪明。你爷,可一心指望着你改换江家门庭呢,肯定会给的。”
第二天,小张氏瞧准了,江德财夫妻都在的时候,溜溜达达地进了屋。张氏看了她一眼,问:“有事吗?”小张氏也不答话,抽出手绢就开始哭起来。张氏不耐烦地说:“你这是怎么了?没什么事儿,你哭什么?”小张氏抽泣地说:“娘,我心里为山儿难受。”
张氏这才有点紧张,她放下手里的针线,问:“山儿怎么了?你别光顾着哭,快点说。”小张氏哭得更大声了,说:“我可怜的山儿啊。这大半年,头悬梁,椎刺骨的读书上进。这临到考试了,却没有盘缠去府城,这可是心疼死我了。”张氏又拿起了针线说:“你别吓唬人。今年地里的收成不算差,就算是不够,你家梅子的好衣服也不少,当两件也够了。哪能不够去府城。”
小张氏依旧哭着说:“娘,哪有你说的那么轻松?家里的粮食是卖了点钱,可是要都给了山儿,咱们冬天怎么过?梅子的首饰上次也赔给了常家,几件衣服都是旧的,能当出几个钱来?山儿是去考试的,那么辛苦,总要让他吃好住好。要是像上次一样病了,说不定就回来了。还有,山儿去府城是与同窗相伴的,交际应酬,哪样不要银子?”L
ps:各位大大,运运天天码字,也来不及各位大大交流一下。首先,要谢谢一直支持运运的大大们,特别是坚持订阅的亲。现在终于到了1月份的最后一天了,总算每日六千的更新,一天都没断。请大大们给点掌声。可是,其实运运也最怕“可是”了。但还是要写,可是,运运的存稿已经都用光了,2月份又要过年,运运实在码不出来那么多字了。只能向大大们说声抱歉了。2月份每天只有一更了,求大大们看在运运尽心尽力的份上,不要抛弃运运。另外,如果有票票的话,大大们还是要想着运运的,运运也不挑剔。月票、打赏、推荐、收藏、点击……噢,想不起来了,总之,有就行,运运一样感激。
☆、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山中秀才
小张氏见张氏不搭话,哭得更伤心了。她哭道:“儿啊,娘对不起你呀。十年寒窗,到最后,却供不起你了,让你没法光大江家门楣……”江德财皱着眉头喝道:“你别哭了,还差多少?”小张氏被吓了一跳,停住了声,顿了一下,才小声说:“五两。”张氏差一点没跳起来,说:“哪用得了那么多。”江德财木着脸说:“给她。”
张氏见江德财真要给钱,差点叫起来,说:“我也没有那么多……”江德财打断她的话,依旧面无表情地说:“给她。”张氏现在很怕江德财翻脸,只好咬着牙低声对小张氏说:“这是最后一次了。再有下一次,我让江常顺休了你。”从怀里摸出钥匙,拿钱给小张氏。
小张氏接过银子,强忍着心头的兴奋,拼命地压低嗓门说:“谢谢娘,谢谢爹。”就快步地走了出去。她没有回自己房间,直接到了江山的房间里,也顾不上擦脸上还挂着的眼泪,就把银子拿给江山看,说:“山儿,你的办法真灵。你看,银子要来了。”江山劈手夺过银子,忍着厌恶,哑着嗓子说:“谢谢娘。你还是快去洗洗脸,这个样子,要让人看见,太丢人了。”
小张氏兴奋之下,并没有留意江山的表情。她啧怪了一声:“要不是老娘,哭给你爷奶看,哪有你的银子。现在倒嫌老娘难看了。”说着,就摔门出去,回屋洗漱去了。反而是在一旁的唐氏,看了江山一眼,却不敢说什么。她就抱起宝儿。说:“宝儿,娘带你出去玩。咱们不打扰你爹用功。”
江山有了银子,立刻去交了包船的份子。江山考上童生之后,也算是低调做人了。在学堂里对每个人都和善谦让。就算是张弘文经常找茬训他,他也是一幅低头受教的架式。这让他在学堂里的人缘好了不少。所以这次包船,同窗们也叫他凑了一份。一路上,他虽然没有要好的朋友。但也没有受到排斥。顺顺当当地到了大兴府。
江山他们到大兴府的时间还算早。各客栈也还有空房,但是大比之年,客栈老板的房价却不肯要低了。江山就找了一个同行的四十多岁的童生。一起包了一间房间,算是分担些费用。府城的考试总共要考三场,贴经、诗赋、正论。贴经类似于填空,是考学子们对四书五经的熟悉程度。诗赋一股会要求考生做一首诗,一篇词赋。都是格律严谨的。
正论类似于一篇议论文,评分的时候是占大头的。虽然没有强行要求考生必须写八股文。但八股文严格的格式限制,令考官阅读评分都较容易,也就容易拿高分。所以这篇正论,考生们写八股文的还是比较多的。
三场考试考三天,考生们进了考场之后。要考完之后才能出来。就是说,考生们要在考场里吃住三天。再加上紧张的考试,是十分考验体力的。特别是考场里是不供饭的,考生们只能自己带干粮进去啃。考场里也没有床,每个考生只有一个三尺宽,五尺长的木板,考试的时候当桌子,晚上考生只能和衣蜷缩在上面睡觉。
江山就算已经考过几次了,还是没有办法适应。三天下来,只睡了不到三个时辰。他脸色苍白的出了考场,回到客栈里,倒头便睡。客栈老板早就见惯了这帮考生,考场上下来的狼狈,吩咐店小二不要打搅他们。江山睡了一天一夜,才被饥饿叫醒。吃饱了之后,与江山同住的那位同窗就问江山要不要回去。
府试的成绩要半个月之后,才能出来。以前,江山是肯定会在府城等着的。即可以逍遥自在的玩几天,也可以参加几次文会,结交几人朋友。但是这次,他算了一下手中的钱,实在不够他在府城半个月的开销。他又不肯省吃俭用,在同来的学子面前露了寒酸样。所以他决定回家去等,反正,如果真的考中,县里也会给他家送喜报的。
江德财一家人没有想到江山,会回来得那么早。都以为他是没有考好。江常顺看到他进门,脸色就沉了下来,对他说:“又白跑了一趟?走的时候不是说,这次有把握能中的吗?”江德财瞪了他一眼,说:“考试这种东西,中不中的,哪能自己说了算,还要看运气的。山儿这一趟这么辛苦,你就不要抱怨了。让孩子好好歇歇。”
江常顺看了江山一眼,才对着屋里喊:“孩子他娘,你儿子回来了。今天烧点好的,给他补补。”小张氏忙从屋里出来,看见江山,也惊讶地说:“山儿,这次怎么回来得这么快,又没考上?可惜了那些银子了?”话虽如此说,到底进了厨房忙碌起来。江山本来就因为不得不早回来,而心里不舒服。这时,更是阴沉着脸进屋,躺在床上,什么话也不说。
唐氏见他这样,也不敢问他,抱着孩子到厨房,帮小张氏做饭。江山既然不肯说考试的事儿,江德财一家人只当他是考得不好,全家人都压抑着,不敢再提考试的事儿。一直到喜报送到,江常顺还觉得不敢想信。江山中了第二百七十八名秀才。整个大兴府共录取了三百零五名。江山的名次已经很靠后了,但毕竟是考上了。
张氏大喜之下,也不再吝啬。她爽快地拿出银子来,让小张氏和唐氏买了酒菜来,办酒席,请村里的人来吃饭庆祝。江山阴沉了大半年的脸色,总算见了点阳光。江德财家这次酒席的规模不大,只请了要好的人家,和村里有名望的人。酒席上,江山对李亦溪说:“李里长,我中了秀才之后,家里可以有二十亩田免税。你知道,我家的田地不多,如果我二叔愿意,可以将剩余的名额分给他。我以前做事儿太过鲁莽,有些对不住他。现在这些免税的田地指标,算是弥补给他的。”
江常顺立即反对说:“山儿,你不是高兴糊涂了。二弟家里现在富得很,又不缺那几两税银。我们家里现在只有十亩地,还有十亩的名额。在村里,不论给谁,按照惯例,人家都给我们税银的一半作为补偿的。你给了二弟家,他会老老实实给我们银子?”
江山摇头说:“二叔和我是至亲。要是当初没分家,他家的田地本就应该在免税范围里的。给他家免税的名额,我怎么能要钱?”江常顺气得站了起来,说:“不行,他家发达的时候,怎么没想起来,我是他哥哥,你是他侄儿。你赶考的银子,他们不是也没拿出来。现在倒是想来沾便宜,你想都别想。”
江山撇了江常顺一眼,慢悠悠地说:“免税的名额是因为我而来的,给谁不给谁,我说了算。”江德财这时也对江常顺说:“常顺,山儿做得没错。你和常安是骨肉至亲,应该和睦相处的。山儿空出来的名额给谁,都是给。给了你弟弟,他也不会亏待了你。”
江常顺发现自己独立难支,无奈的坐了下来,嘴里依旧对江山嚷着:“山儿,你现在要跟你二叔献殷勤,他也不一定领情。”江山眼里的阴郁一闪而过。他诚恳地对李亦溪说:“李里长,二叔对我多有误会。这事儿还要拜托李里长做个中间人。”李亦溪虽然看不上江常顺一家的为人,但到底江山才中了秀才,还不知道前程如何。李亦溪也不愿意得罪他,何况这还是好事。李亦溪就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李亦溪应下来江山的委托,想想这事儿最好还是找江常安说。他找了一天,特意到镇上珍味馆跑了一趟。站在珍味馆门前,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李亦溪心说:“江常安家还真是不缺那几两人税银。”江常安见到李亦溪,也很高兴,只说李亦溪来得巧,正赶上杀猪的日子,要请他尝一尝杀猪菜。
他将李亦溪带到天字号包箱里,点了几个菜。李亦溪这是第二次吃新型猪肉。前几天,江常安第一次杀猪时,曾给他送了两斤。当时,桔子给他家送过去的时候,告诉他妻子不必放太多调料,这种猪肉基本没有骚气。他的妻子不太放心,还是拿调料腌制了一翻。虽然肉确实很香,但倒底还是料调放重了,没有珍味馆里的几道菜,吃起来鲜美。
几杯酒下肚后,李亦溪就斟酌地把江山的意思给说了。江常安大喜过望,只是连连地说:“李大哥,江山这孩子到底读过书,明事理。他中了秀才,我还没给他贺礼,他却还想着我。我这就回家商量,拿出十亩上田来,挂在他名下。至于,免税田的规矩,我也知道。我不会亏待我哥家的。”
江常安一家与江德财、江常顺交恶,最难受的当然就是江常安。只要有一分的可能,他还是希望与江德财家和好的。现在,江山首先递出的橄榄枝,他毫不犹豫地接了过来。L
☆、第一百四十二章 免税田
吃过午饭,江常安都等不及江浩几个散学,就和李亦溪一起回到沿山村。李亦溪现在对江常安家的情形很了解。他知道江常安要和桔子、宁氏商量。回到沿山村后,他就对江常安说:“常安兄弟,我家里还有点事儿,要先回去一趟。晚上,再来你家听信。”
江常安也不在意,点头应了,就匆匆忙忙往家走。桔子自从知道江山考上了秀才,就有些心烦。虽然她不在意,江山中不中秀才,但是她总是担心,大小张氏会因为江山考中的事儿,觉得她们又有资本,干涉江常安家的事情了。
这几天,她正在和宁广应一起,扩建养猪场。冬天养猪,是要注意防寒保暖。养猪场好些地方都要改建。桔子算计着,没有现代化的养殖设备,就要因陋就俭。她用木板、草帘、草捆或草袋子等遮盖物,将猪舍各处的漏风处堵严。夜间在猪窝前吊上草帘子,防止冷风入侵。她又让李裕,在猪舍的北墙外堆些,秸秆或设置防风障。最后,还要在猪床上加铺,五到七尺厚的软干草、软秸秆,以保暖、吸湿、除潮。
桔子和李裕想尽办法,保持猪舍清洁、干燥、舒适。猪舍改建用的草帘、秸秆,桔子自己家收的不够用。桔子就让宁广应又在村里收了一些。另外,冬天养猪最好能白天增加喂食次数,夜间也要坚持喂一顿食。李裕一个人就有点忙不过来。养猪场里的猪多了,村里人也知道这些猪值钱,所以晚上养猪场里,最好也能有人。
桔子就把养猪场里的小房子,修整了一下。加了一个煤饼炉。她准备再招一个人,和李裕一起轮班住养猪场里。桔子本来想让大表哥宁石头来干这活。宁广应和吴氏都很高兴。宁石头在养猪场干活的话,不仅他家又多了一个来钱的路子,而且宁石头也能学些养猪的技术。所谓艺多不压身嘛。
可是宁石头却说什么都不答应。他们搬来快一年了,宁石头一直跟着宁广应,下地干活。宁石头本来是个活泼的性子,来了沿山村之后。却渐渐地不太爱说话了。一开始。宁广应还以为,宁石头是因为他们送宁小溪去读书,而没有送他去的原因。宁广应劝了他几次。
宁广应总是以宁石头说:“石头。我知道,委曲你了。但咱家能有一个人读书,咱们宁家的大造化了,宁小溪又正好是读书的年龄。只能让他去了。”宁石头也每次都答:“爹,小溪能读书。我也很高兴。我不是想去读书。我都十五岁了,读书实在是太晚了。”宁广应见他说的诚恳,倒是猜不到他为什么不高兴了。
直到宁广应让宁石头冬天去帮忙养猪,他才说出。自己的心思。他对宁广应说:“爹,我从十岁起就跟着你上山打猎。那时,你就跟我说。等我满十五岁了,就带我到山里打大一些的野物。可是。我十五岁刚过,咱家就搬到这里了。以后,难得进山的猎了。我知道爹是为了我们家好。但我还是喜欢打猎。冬天,地里没什么活了。爹,你还是带我去打猎吧。哪怕是在山脚下,打几只小猎物也行。养猪的活,就让姑姑家去请别人吧。”
宁广应想起小小的宁石头,从*岁就跟在自己身后,帮忙设圈套,捡猎物的情景。不由得有些怜惜他。那时,他虽然年龄小,却对狩猎有一份天生的敏感。有时,能比大人还先发现猎物。而且,耐性还好。宁广应有时,为了等待猎物,要在山林草丛等一动不动地,等上几个时辰。只有十来岁宁石头也能忍得住,在一旁陪着他。
那时,猎户村的人都说,宁家后继有人。宁石头长大后,一定是个好猎人。自从搬到沿山村后,宁广应和宁石头都是从头学习种地的。宁石头却没了以前的灵性,有时学得比宁广应还慢。宁广应一直以为,宁石头是因为宁小溪能去读书,而他只能种地赌气。现在看来,宁石头是真的喜欢打猎,对种地之类的活没什么兴趣。
宁广应不想勉强他,就跟桔子说:“桔子,你大表哥不愿意养猪,你另外找人吧。”桔子虽然有些意外,但既然宁广应没说原因,桔子也就不问。只是这人手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在现在天气还不太冷。桔子干脆给李裕加了一份工钱,让他一个人先辛苦点,撑着。
桔子在养猪场忙了这么些天,见大小张氏一直没有来骚扰她们家,也就放了心。她想:“也许是因为江山只是一个秀才,还不是官。所以,大小张氏带没胆子打破以前的约定,到她家来胡闹。”这时,江常安突然来说,江山愿意把免税的好事儿,跟她家分享。不要说桔子不相信,就还宁氏也对江常说:“孩子儿他爹,你可问清楚了。这事儿真是江山主动提出来的,要是勉强可就不好了。”
江常安忙说:“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会不问清楚?确定是山儿委托李大哥来说的,而且还说免了税,不用我们按规矩分他一半的。我还说,这可不成。我们家也不缺这点钱。山儿的心意却是难得的。该给山儿多少钱,我们只有多给的,不能少给。你们也不会反对吧?”
宁氏放下心来,说:“我们夫妻这么多年了,你还不了解我?要是山儿是真心待我们,我们肯定不会亏待他们的。”桔子却不认为江山是个心胸宽大的人。她问江常安:“爹,秀才免税田的名额可以随便分的吗?”
江常安笑着解释说:“虽然按照朝庭规定,如果考上秀才,家里有二十亩是可以免税的。但是,如果这个秀才家里没有二十亩田,一般都会让同族或都同乡的田地,挂上他们家的名头,免得浪费了这个便宜。当然,挂田地的人家,每年还要给这个秀才家里一点钱。当然,这点钱,比税赋低多了。”
桔子淡淡地问道:“那么,如果我们家要免税的话,是不是十亩田挂在江山名下?”桔子的语气虽然平淡,但江常安还是觉得有些不安,他忙说:“也不是挂在江山名下。你爷和大伯家还没分家,田地挂在你爷名下就行。”桔子轻声又问:“那爹打算把哪十亩田挂到爷名下?”
江常安以为桔子同意了,兴奋地说:“当然是上田了。上田赋税最重。”桔子冷笑着说:“要是等我们把田都过户到爷名下,江山不承认了怎么办?”江常安不以为然地说:“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儿?十里八村的人都是这么做的,也没有哪家秀才吞了自己族人的田地。”
桔子站起来,声音冷得象冰一样,说:“也没有哪家秀才会窜弄自己的爷,靠自己二叔不孝。也没有哪家秀才,会请假道士误陷自己亲侄女是妖女,要致她于死地。”她说完,直接开门,走到院子里,不再理江常安了。
桔子从小是孤儿,不太了解江常安急于修复亲情的心情。她已经能接受自己有一个心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