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田园之悍夫辣妻-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39章 媒婆到家
  张媒婆看见徐小米只顾着心里的想法,连身上被摔疼了也忘了。却让徐小米弯着腰伸着手,等她老半天,她心里的话也被徐小米清清楚楚的听见了。
  徐小米收回手,扶起铁疙瘩就要推着走了。张媒婆一下反应过来,
  忙叫道:“唉!姑娘,你快来拉我老人家起来啊!你是谁家的姑娘啊?怎么撞到了人拉也不拉起来就走了啊?”
  徐小米在心里对她翻个白眼,无奈的看着张媒婆,把铁疙瘩架在一边,又走过去伸手拉她起来。
  这张媒婆见徐小米听话的又走了回来,向自己伸出手来拉,呵呵的笑起来又问道:“丫头好脾气啊!你是那家姑娘啊?”
  徐小米沉声说道:“大娘去了不就知道啦!”
  张媒婆听了半天没反应过来,把自己的手搭在徐小米伸过来的手上,徐小米往上一带,张大娘就轻飘飘的离开了地面,站了起来。
  徐小米拉起了张媒婆,头也没回的骑上自行车就往前去了!
  张媒婆忙紧跟几步,可是,无奈前面那个骑着古怪车子的女孩已经走远了!
  留下张媒婆一个人在那里自言自语的说道:“真是个古怪的姑娘,什么叫我去了就知道啦!我去哪儿啊?我……”
  张媒婆说着说着突然反应过来。
  “啊!哈!莫不是,她真是徐二强家的闺女?难怪那么的与众不同呢!呵呵……”
  张媒婆反应过来后,笑呵呵的边走边说着往徐二强家走去。
  徐小米回到家里,母亲和外婆在厨房里做晚饭。外婆和父亲按照徐小米的要求,正在加紧做木牛流马呢!
  徐小米说,这次要的木牛流马比较多,希望外公做得结实些。
  这五年都没有做这东西了,这一时要用又只能重新做。可做起来,手就有些生疏了,尺寸什么的,都要徐小米现写。
  当然,像周学武这样闲不住的人,这五年肯定不可能什么也不做。
  只是,做的都是些小玩意儿,比如说牙刷,衣服刷子。还有徐小米后来画的改良过的纺线车和织布机。
  还有就是大周全国各地修水利向徐小米定的水车。
  徐二强这几年充分体现了,心宽体胖这四个字。如今的徐二强肚子有些发福,脚色红润看起来就二十四五岁的样子。
  随时把头发梳得油光闪亮的,精神得很呢!
  周学武这几年基本上没什么变化,没有显老也没有长胖。
  徐小米见又一头木牛做好了,徐二强和岳父把它赶到以前做的一起,排在西后院徐濠院子里的空房间里去。
  徐小米也跟了过去,她边走边说:“爹!等会儿有媒婆来我们家,您就说我不在家,你们做不了住就是了!”
  徐二强听了,有些不乐意的说道:“闺女啊!要是有合适的,咱就答应了吧!如今,你也十四了,也不小了!”
  徐小米听父亲这样说,顺从的说道:“好!爹,我知道啦!这不是还没遇到合适的吗?”
  外公周学武听了边把木牛放整齐边笑着说:“呵呵……我这乖孙女可不是什么人都嫁的,我看这青龙镇就没有一个能和她般配的。”
  徐二强听了,往外走时再也不作声了,在他看来徐小米如今十四岁了,该把亲事定下来了,可刚才听岳父这样说。
  他自己也想了一下,如今自己家里可是这青龙镇上数得上的富户,这周围还真找不出,能和自己宝贝闺女匹配的适龄男子。
  唉!算啦!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把自己管好就行了,再说了,闺女要是真那么早就嫁人了,家里那么多的田地,谁来管理得到像她管理的那样好啊?
  三代人放好木牛回到大厅,徐二强刚想到这里,就听见门外有人啪啪啪的在拍门。
  “有人吗?快来开门啊!喜事来啦!喜事到你们家来啦!”
  徐小米一听是张媒婆的声音,忙往西院里去。走时还不忘轻声叮嘱父亲,不要说她在家。
  张媒婆还在外面啪啪啪拍打着,徐二强刚要起身去开门时,刚刚喂完家禽家畜的刘小云走了过来,听见有人敲门,快步往大门走去。
  “老爷,我去吧!”刘小云边走边对正慢吞吞起身的徐二强说道。
  刘小云走到大门边,打开门看见门外站着一位穿红戴绿的老妇人。便问道:“大娘,请问你找谁?”
  张媒婆看见刘小云白白净净的眉目也算清秀,只是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漂亮,哼!果然闻名不如见面啊!
  不过,今天来都来啦!管他成与不成都得试一试不是。于是,她就没说话先呵呵的笑起来说道:“呵呵……请问姑娘,这里可是徐家村徐二强徐老爷家?”
  刘小云听了点点头答道:“是……”
  张媒婆没等刘小云说完,就边往门里挤边说道:“是!就对啦!我今天就是来给贵府报喜来了!呵呵……”
  刘小云见她那么大岁数了,硬往门里挤而且还说是报喜来了,也就只能看着张媒婆扭着屁股走了进去!
  张媒婆进到门里,抬头打量着前院的白墙灰瓦的大瓦房。比那张家有过之而无不及,再看那两扇浅紫色油光闪亮的大门,多气派啊!
  虽然,这时已经是掌灯时分,可这门在这白墙的映衬下,还是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张媒婆边打量房子,边想:这徐二强五年前还住的矮小的茅草屋,家里要吃没吃要穿没穿的,怎么这才几年时间就有良田百亩,宅子还住的这么大?
  莫不是真像传闻说的,她家丫头是……呸呸呸!这是在想什么呢?真是老糊涂啦!
  张媒婆在院子里看着房子站了好一会儿,才抬脚走进大厅。
  进去一看大厅里亮堂及了,往那亮光的地方一看,原来那是屋里点了两盏七心灯。
  这七心灯对于张媒婆来说,可是个稀罕物,她哪里见过什么七心灯啊?
  家里的油灯都是省着点的,没事儿晚饭早点免得点灯。那有像他家这样的,不紧一个灯就是七个灯芯,还一点就是两盏。那得多费油啊?
  估计这十里八乡的,她除了在徐二强家看见这么奢侈的用法,就没有第二家。
  周学武见张媒婆进来老半天了,也只是看着屋子里的那两盏七心灯发愣。心道:这老妇人这是怎么啦?怎么老看着灯呢?
  难道她没见过?哦!应该是哦!这青龙上,还没有几家有七心灯呢!估计她根本就没有看到这屋里还有两个大活人吧?
  可是,她老这样看着灯也不是办法吧?应该让她看见他们翁婿两了。
  “嗯!嗯嗯!”周学武故意像是在清理嗓子。
  张媒婆听到才回过神来,看着他们尴尬一笑:“啊!哈!恭喜恭喜!徐二老爷有福啦!老妇人今天,是专门来给徐二老爷报喜来的!”
  徐二强原来是很乐意,媒人到家里来给自己闺女提亲的。可是,刚才他听岳父说的话,自己也想通了!
  虽然,他徐二强不是什么有本事的人。可是,他闺女的人品和能力,以及长相在他这个父亲的心目中,绝对是一个人中之凤。
  可不能随便就嫁给一个凡俗的男人。
  于是,徐二强听了张媒婆的那几句套话后,沉声问道:“大婶儿说笑啦!二强不知您说的这喜从何来啊?”
  张媒婆听徐二强这样说,习惯性的拿手里的绢帕掩嘴一笑道:“徐二老爷有所不知啊!
  听说你家大闺女今年年芳十四,还未定亲!那青龙镇上有名的大户,张永年老爷家里的公子,刚好与你家千金的年龄相符。
  老妇人今天来是受张老夫人所托,来替张公子向你家姑娘提亲的。”
  徐二强一听,是那五年前差点就害死自己闺女的人家,如今还有脸来提亲?气不打一处来。
  “你说谁家?张家?张大婶儿可能搞错了吧?我们徐家小门小户的,怎么可能攀得上那么大棵树啊?小云,送客!”
  徐二强大声呵道。
  张媒婆看着那发怒的徐二强,吓了一跳。还没回过神来,就被刘小云拉着快步走了出来。
  来到大门外,刘小云快速的转身进门,最后啪的一声关上了门。
  张媒婆这才反应过来,忙又使劲的拍打着,那两扇紧闭的浅紫色大门。
  可是,这会儿无论她怎么拍打,也没人再理她。张媒婆只好借着淡淡的月色往回走,她边走边想,为什么那徐二强一个老老实实的人,一听见是张家就发起火来呢?
  这要是换了别人,还不知道乐呵成什么样呢?要是她自己有闺女,她决计会把闺女嫁进张家去享福。
  那可是,青龙镇的首富呢!良田千亩绸缎庄,布庄那一年收的银子都数得人手软啊!他居然还拿起架子来。哼!真不识抬举!
  张媒婆被徐二强赶出去后,徐小米笑面如花的走了出来,走到父亲身边,在父亲额头上吧唧亲了一口。    “呵呵……爹!你真是一位难得一见的好老爹啊!呵呵……外公!你说是吧?呵呵……”


第140章 徐小婷开布艺坊
  周学武看着徐小米高兴的样子,也呵呵的笑起来。
  只是,把个徐二强羞得满脸通红,他活到这么大岁数,除了最亲密的妻子周雨晴对他这样过,没有别的女人。
  就算是徐小米小时也亲过他这个父亲,可那毕竟是小孩子。现在,女儿长大了,她成天忙得不见人影,就算在家也很少做这么亲密的事儿。
  今天,这亲他的人要是换了徐小婷,他也不会脸红。
  徐小米在那昏黄的灯光下也没看清,父亲现在红着脸。说完就带着刘小云去了厨房。
  “小云走,我们去厨房,看有没有可以帮忙的。”
  厨房里,母亲周雨晴和外婆已经把饭菜做好了,正要往外端。徐小米她们来得正好。
  徐小米端着一盘土豆烧肉就往外走,刘小云看见案板上,还放着一盘红烧鱼和酸辣土豆丝。
  伸手也端着就往外,周雨晴端着一小盆野蘑菇炖鸡跟着走了出来。
  她几步追上刘小云问道:“小云,刚才是谁来过了,怎么又被他爹赶出去了呢?”
  刘小云答道:“是一个穿红戴绿的老妇人,听老爷叫她张大婶儿,说是来替青龙镇的大户张家的公子来提亲的……哎!夫人小心!”
  周雨晴听了刘小云前面的话,心里还在怪丈夫不该把媒婆赶走!女儿都十四了,也该找个人家把亲事定下来了。
  可是,听到后面提到张家,心里一惊差点就把手的鸡汤盆子掉到地上了。刘小云看见了,所以才惊呼叫她小心。
  几个人把饭菜放在桌上,徐小米去把徐老汉夫妻也叫过来一起吃饭。她想,她这次去定州给邱永峥他们送粮草,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把她们叫过来一起吃顿饭,希望她不在家的日子里,一家人能和睦相处。
  徐小婷也放下了手里的针线活,出来和家人一起吃饭了。
  如今的徐小婷,可是已经跟着从皇宫里出来的老嬷嬷――杨嬷嬷。学了四年的绣活了,要说嘛!也算得上针线活里的绣工高手了。
  这杨嬷嬷五十几岁,早年是青龙镇的人,和于之墨还特别熟悉。当时,因为家里穷,被父母卖进宫的。
  四年前她衣锦还乡,回到青龙镇上,徐小米还是通过于之墨才认识的。
  于是,徐小米把徐小婷,送去给她老人家做了关门弟子。
  这杨嬷嬷对徐小婷很好,她把毕生所学都教给了徐小婷。
  前几天,她对徐小婷说:“丫头啊!师傅这一生就会绣花,也没有别的长处了,如今,我把我所学所会的东西都教给你了!
  你是一个好孩子,学习也很用心,你现在的绣工和师傅的不相上下,你可以出师了!回去吧!以后有空就来看看师傅。”
  徐小婷才依依不舍不离开了她,回到了徐家村。
  徐小婷回来时,家里人都很意外,以为她只是想家了,回来住几天!可是,后来徐小米问起时,她把杨嬷嬷的原话说给徐小米听了。
  于是,徐小米安慰闷闷不乐的徐小婷说:“没事儿,这证明你学有所成啊!
  你师傅就差没给你发毕业证书了,好了!我的傻妹妹,开心点!
  明天我们就去看你师傅,给她送些菜和粮食去,一日为师,终身为师,知道吗?你师傅又不是不要你!你只要心里有她这个师傅就好了!
  好妹妹,说说看,你想做些什么?如今,姐姐给你买回来一个小云,姐姐不在时,有什么事,就让小云帮你做吧!徐二小姐!”
  徐小米听了姐姐的话,高兴的看着徐小米说道:“姐姐!我想开个绣坊可以吗?”
  徐小米一听,这绣坊好是好,可那活又伤眼睛又伤颈椎的不好。
  “不行!不行!我可不想我这如花似玉的妹妹,三十几岁,眼睛就坏了,做点别的吧!关于绣花的怎么样?”
  徐小婷有些失望的看着姐姐说:“关于绣花的有些什么啊?”
  徐小米见妹妹有些不开心,忙道:“也就是少绣一些,但是每样上面也用针绣的。
  你看啊!我们家里的被面啊!枕头套啊!还有,你看姐姐给你做的包上面不都是有绣花,但又不多,还很好看的吗?
  姐姐给你开一个布艺坊,怎么样?到时候,姐姐再帮你招一批工人。
  你不用什么事都亲临亲为,你只要把你的工人教会,就可以清闲的检查一下做工,不好的就让工人重做就好,你也不用那么累!怎么样?”
  徐小婷听了,想了想,笑着说道:“姐姐,你太好了!我同意!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呢?”
  徐小婷是个做事实的,这边一提出来,她马上就想做到,徐小米想想她这样心急的性格,要说让她等到自己从定州回来,那是不可能的。
  只好说:“那我们过两天去镇上选铺子吧!可以吗?二小姐?”
  徐小婷一听说要到青龙镇上选铺子,就喃喃的说:“去青龙镇,还不如去金泉县呢!我哥在金泉县念书,你也成天的往外跑,我一个人在青龙镇多无趣啊!
  姐姐不是说过,等有银子了,就带我们全家都到金泉县去吗?怎么现在就不记得了吗?”
  徐小米瞪大眼睛看着妹妹,有些气结的说道:“好啊!徐小婷!我这个姐姐拿你没办法啦?
  要去金泉县,也得先在青龙镇上开一家,等你学会管理了,我再给你到金泉县乃至京城开去,只要你有那本事。”
  徐小婷听了,只能默默的低着头,什么话也不说了,心想:也是自己太过心急了,还没学会爬,就想起来跑了!
  徐小米见妹妹不说话了,就拉着她的手说:“好妹妹!你要想想,从小到大姐姐什么时候做过让你伤心难过的事儿吗?
  这做生意啊!学问很多的,你也知道姐姐的事儿很多,帮你管理是不可能,教你管理的办法倒还可以。
  你要学会管理,就得把青龙镇当学堂知道吗?”
  徐小婷抬起头来,看着这个从小到大对自己呵护倍至的姐姐,如今虽然长大了。可是,她对自己的关心一点也没变。
  于是,爬在姐姐怀里,亲昵的说:“姐姐对不起!都怪我太心急了,以后小婷会改的!”
  于是,就这样,徐小婷留在青龙镇上,开布艺铺子一锤定音。
  徐小米这两天都没有空,忙她自己的事,徐小婷白天夜里都找不到人,只好在家里等着。
  今晚,徐小米看见妹妹时才想起自己的承诺。于是,徐小米就边吃边跟外公外婆和,父母还有徐老汉夫妻俩说:“爹娘,外公外婆,爷爷跟你们说个事儿。
  我和小婷那天商量好了,要在青龙镇上开家布艺坊,到时候娘可能要跟小婷一起去镇上住。
  我呢?还是几处都要去,我看这样吧!到时候你们都去青龙镇吧!
  这老宅,我再买几个家人回来,到时候就让他们把家看着就是了,我几天或十天回来看看,你们说好不好?”
  徐小婷一听,原来自己要开布艺坊,一家人都要跟着去啊?难怪姐姐迟迟没有跟自己说,也不知道爷爷奶奶会不会同意?外公外婆是没问题的。
  徐二强夫妻俩,听了大女儿的话,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反对,也没有同意。
  外公外婆却是赞成的,周学武点点头微笑着说道:“嗯!好啊!这样婷丫头学了几年的绣活,就有用武之地了!
  不过她一个小女孩,确实需要我们大人的保护,那我们就陪她一起去吧!亲家你们说呢?”
  周学武自己表明态度,又把问题推向徐老汉。只见徐老汉摇摇头道:“有你们去,我们就不去了吧!
  我们老两口对经商可是一窍不通,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帮着小米看看房子,管管田地里的庄稼。”
  其实,王氏是很想去青龙镇的,因为那吴氏老是在自己面前提起当年,把大孙女卖了的事情。
  让她听了,心里就像吃了什么有毛的东西,恶心得很。要是自己能跟着一起去镇上,以后就不用再听吴氏嚼舌根了!
  可是,她刚想开口说好,却被死老头子抢先回绝了,这会儿自己也只好默默的吃饭,就当没听见吧!
  看着这满桌子的好吃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才有机会吃到呢!得多吃点!
  徐小米听见王氏心里的话,嘴巴瘪瘪也不敢说出来,心想:也幸好徐老汉回了,真要是把王氏带到青龙镇去,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说不定成天为点鸡毛蒜皮的事儿,就在街上和邻里吵架呢!
  一家人都通过了,徐小米第二天就带着妹妹去了青龙镇。
  她们先去拜访了杨嬷嬷和于之墨说明来意。然后,于之墨就叫阿贵去帮着她们问。
  午饭时,阿贵就回来了,说是在南街有间铺子,以前是做绣坊的,如今房主老了,就一个女儿嫁到县城里去了,也没有人做生意了。
  不过,她只卖不租,房子要卖三十两银子。
  徐小米听了,心想:要是宽敞的话还是可以的,有住处就更好了。    徐小米开口问道:“阿贵叔!你看到房子没有?”


第141章 曾秋解围
  阿贵微弓着身子答道:“看见了!就在我们家过去的第四家!”
  “这么近啊!那,我们吃过饭去看看吧!要是后面有住的地方就更好了!”徐小米惊喜的说道。
  “那行!我们等会儿一起去看看!”阿贵道。
  于之墨也很高兴,因为有徐小米在,他就可以经常吃到徐小米做的饭菜了!
  可是,徐小米心里都愁得下起雨来了!五里坡的菜没有摘,过两天还说要送往京城去卖。
  往定州送的粮草没有张罗,邱永峥在那边应该等急了吧?徐小婷的布艺坊装修肯定少不了她。
  徐小米在心里哀叹道:唉!这事儿,怎么都到一块儿来啦?真是愁死人了!
  可是,不管她再怎么愁,事情还得一样一样做。吃过午饭,徐小米跟着阿贵带着徐小婷,去那看中的铺面看。
  那是一座两个铺面连在一起的房子,大门是一块一块的木板上上去的。阿贵带着他们,直接走到后门叫开门。
  里面走出来一位头发花白,眼睛红肿满脸皱纹的老妇。她那眼睛一看就是绣花照桐油灯伤到的。
  她站在门口仔细的看了看他们,还是没认出阿贵来,问道:“你们找谁?”
  阿贵走到她面前,说道:“秦大嫂,是我!雨大夫家的管家!阿贵!上午来过说要买你房子的。”
  “哦!是阿贵大哥啊!快进来吧!这两位是?”
  那秦老太把她们让进屋里,带上门问道。
  “她们就是那要买房子的人!你给说说吧!”
  阿贵答道。
  “哦!姑娘,是这样的,你看我这眼睛,现在一看鲜艳的颜色就流泪。我以前是开绣坊的,现在做不了了,女儿在县里,早就让我去她那里了。
  可是,我这房子我又舍不得,这次女儿叫我干脆卖了,免得随时牵挂着这房子。
  我也给阿贵哥说了,这房子全部贱卖出去三十两,你们觉得合适就一手交银子,一手交房契!你们看好不好?”
  徐小米边听秦老太说,边看房子。
  这房子还算不错,后面有一个院子,四间房,厨房和茅房都一应俱全的。本来,人家也是居家商用为一体的。
  前面两间铺面也挺宽敞的,就是没装修土墙上腚的布,因为太久没人管都掉了。这房子三十两银子,用秦老太的话说就是,要不是急着去女儿哪儿,她还真舍不得卖。
  徐小米看了当即决定买下来,马上就把银票拿出来给秦老太,秦老太就转身去把房契拿给她。
  这转交手续由徐小米自己去办,徐小米痛快的答应了!
  徐小米拿着房契,带着徐小婷跟着阿贵走出了院子。秦老太忙把一串钥匙给了徐小米,转身就回去了,说:“我下午就走!”
  徐小婷高兴的看着房契,说:“姐姐!这房子真好,有四间可以住人的房间,到时候爹娘住一间,外公外婆住一间,我自己住一间,还可以给你留一间呢!”
  徐小米看着天真的妹妹,白了她一眼说道:“我就和你挤挤,还有一间就留给比较远的工人住吧!等过段时间,姐姐再买一座宅子,就不用和你挤了!”
  徐小婷听了姐姐的话,虽然刚才姐姐还白了自己一眼,但还是笑眯眯的说道:“是哦!还是姐姐想得周到。”
  房子是买好了,徐小婷这里又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