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赛场风云-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沸腾了。
“中国人,他就是我们中国人,你们看到了吗?我们中国人也可以成为最强者!”不知多少中国人在疯狂的呐喊道。不少的德国华人更是流下激动的泪水,此时此刻他们的心里充满了自豪,充满了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一股扬眉吐气的感觉在他们的心底油然而生,他们只有不停的挥舞着手里的中国国旗,高声的为李天欢呼,发泄着心中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
“原来身上披着国旗的时候是这样的感觉,仿佛一切都变得无比的神圣,这就是代表着国家的感觉吗?”李天心爱的抚摸着身上那鲜艳的红色,心里久久无法平静。他曾在电视里欣赏过王军霞身披国旗的灿烂笑容,也看到过刘翔在奥运会领奖台上高举国旗的豪情满怀,那时坐在电视机前的自己是多么的渴望能有一天也把国旗披在自己的肩膀上,去感受那份荣誉,那份骄傲。今天他终于如愿以偿了,虽然不是在什么国际大赛的赛场上,但国旗是不会变的,李天同样感受到了它传递出来的那份荣誉与骄傲,他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的中国选手为了使它更加光彩而宁愿付出自己所有的一切。
正文 第八十一章
更新时间:2009…9…25 18:40:00 本章字数:2561
第八十一章
终于在临近中午十二点的时候,今天早上安排的所有比赛项目都已经全部结束,并一共决出了男子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10米栏和400米栏六个项目的冠军,接下来将要举行的就是李天和众多中国观众们期盼已久的颁奖仪式。
虽然这次是德国全国规模的大型赛事,但是毕竟只是大学级别的比赛,所以赛事组委会安排的颁奖仪式相对比较简单。而李天也并不在乎形式是否简单,他只是想亲身体验一下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感受,去享受一番沃尔特跟他所说的那种无法言语的美妙滋味。
看着李天那兴奋得跃跃欲试的样子,呆会也将同样要登上冠军领奖台的凯德曼与沃尔特两人脸上不由露出好笑的表情。在他们看来,现在得奖的李天就如同一名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去参加一场小学生的考试,结果得到第一名是理所应当的,可是他却偏偏露出那种狂喜的表情,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获得男子100米前三名的运动员请随我来!”男子100米的颁奖是被安排在第一位行进,在一位漂亮的礼仪小姐引领下,李天与另外两位获奖者排成一排走出了后场。
颁奖台被设置在跑道的终点处,在激昂雄壮的音乐声中,李天三人缓步走过了那条刚才还在此为荣誉全力拼搏的百米跑道,在这短短的几十秒行进的过程中,三人频频的向场场的近七万名观众挥手致意,观众们也给予了三名选手经久不衰的掌声,因为在现场观众的眼中他们就是赛场上的英雄,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荣誉,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三人被礼仪小姐引领到领奖台的后面站好,李天的面前就是高高的冠军领奖台,他多少个日日夜夜都梦想着要登上的地方,如今真真切切的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现在要进行的是男子100米决赛的颁奖仪式,获得本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男子100米铜牌的是来自汉堡大学的法比安。鲁贝尔……”当现场主持人报出鲁贝尔的名字时,这位来自汉堡大学的黑人大个子激动无比的站上了领奖台,接受观众们单独给予他的掌声。
“而夺得我们男子100米银牌的是丹尼斯,他来自我们的柏林大学。”两位选手都登上了领奖台后,全场的数万人的目光一瞬间都集中到了最后一个人的身上,这种感觉让原本心里就颇不平的李天变得更加躁动起来。
“现在我宣布,最后获得男子100米冠军的选手是……来自科隆体育大学的——李……天……!”现场主持人以他那充满**的嗓音报出了李天的名字,并传遍了赛场的每一个角落。
就在现场主持人叫出李天这个名字的时候,李天再也忍不住了,双脚猛然用力,手臂微张,整个人的身体拔地而起,迫不及待的跃上了足有一米高的冠军领奖台。
“啊……!”跳上奖台的李天怒吼着发泄着心中的激动,双手握拳挥举过自己的头顶,手臂坚定而有力,仿佛是在向世界宣布他李天——一个新一代强者的到来。
也许是很多的观众都见识过了李天在100米预赛时发出的惊天怒吼,这一次他们非但不觉得奇怪,反而变得更加的兴奋,这是新强者的呼声,向所有强者发出强有力的挑战的呼声。
中国的观众们振臂高呼着李天的名字,而更多的德国体育迷们呼喊的则是另一个让他们更为熟悉的名字——Bruce Lee(李小龙),李小龙是第一个改变西方世界对中国人看法的中国明星,而李天在德国短时间内的声名鹊起也让很多的德国民众对中国人有了重新的认识,加之两人同样姓李,所以德国的很多媒体在对李天进行报导的时候都喜欢把他称作Bruce Lee第二,这也显示了德国民众和媒体对他的充分认可。
“李小龙吗?嘿嘿……,虽然现在还只是一条‘小龙’,但是我绝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一定能够成长为一条带领中国体育腾飞的巨龙。”静静的听着现场德国观众的欢呼声,宋铭宇的在心里暗暗的想着。
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听着全场观众巨大的欢呼声,李天终于体会到了站在最顶点时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那就是一种受到无数人仰视和尊敬的感觉,那是一种激动和满足的滋味。只可惜的是这里不是在国际赛场的舞台上,自己无法看到国旗在赛场的上空升起,如果再有升起国旗时那无比的庄严和神圣,此时此刻的感受就会更加的完美,更加的让人难以忘怀。
李天悄悄的把右手紧紧的贴在心口上,因为在他衣服里面,胸口的位置上整齐的摆放着刚才他曾经披在肩膀上绕场一周的那面五星红旗,虽然现在自己还无法让它在赛场上升起,但是李天仍然希望把它带在身上去接受所有人的欢呼和赞美,见证他获得的荣誉。
“请你再耐心的等待四个月,我李天对着在场的所有人发誓,在四个月之后的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上一定会让你在赛场上高高的升起,一直升到那个最高的顶点。”李天默默的抓紧了胸口想道。
当李天微笑着从德国教育部的某位官员的手中接过代表着胜利的鲜花,并由官员为他戴上象征着冠军的金牌的时候,现场看台上的无数闪光灯闪烁起来,李天在这一瞬间不知道谋杀了多少胶卷。再次向观众们挥手表示感谢后,三个从领奖台上跳了下来,李天来到终点处看台的底下,把手中的鲜花抛撒向“天迷拉拉队”队员们所在的看台后,继续跟随着礼仪小姐回到了后场热身区。
十分钟之后,李天再次出现在了男子400米冠军的领奖台上,有了刚才的经历,这一次李天表现得非常的平静,因为他已经有了更高的目标,他希望下次能站在国际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上。
“李天同学,请等一下!”李天回过头去一看,叫住他的正是夺得100米亚军的丹尼斯,李天曾听凯德曼向他说起过,这个丹尼斯是德国青年队重点培养的一名年青选手。
“你有什么事情吗丹尼斯同学?”
“你能记住我的名字?那真是我的荣幸,我想跟你说我真的非常佩服你,虽然和一个比自己还小的人说这样的话有点不好意思,但是能跟你在一起比赛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同时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认识到在自己的前面有你这么一位让我不得不起追赶,不得不去挑战的优秀选手。我想说的是,在五月份中国举行的世界田径青年锦标赛上我想再次向你发起挑战。”丹尼斯非常认真的说道。
“我很乐意接受你的挑战,我也会在北京的赛场上等着你,但是我是绝对不会输的,因为我已经向它发过誓,在四个月后的赛场上我一定会取得胜利。”李天身上瞬间发出的凛冽霸气和无比的自信直接刺向丹尼斯的心底。
正文 第八十二章
更新时间:2009…9…25 18:40:00 本章字数:2658
第八十二章
带着两枚闪闪发光的金牌,李天和队友们非常满足的坐上了回酒店的大巴。作为领队的罗格先生也很高兴,不仅仅是因为早上决出的六枚金牌其中的五块落到了科隆休育学院的口袋里,而且凯德曼和沃尔特这些德国国家田径队年青的主力选手都跑出了相当出色的成绩,就连他在国家青年队里的学生丹尼斯今天在李天的强大压力下也终于引爆了自己的潜力,跑出了100米10秒12的个人最好成绩,他现在有理由相信德国田径会越来越强。
“但是对于全世界所有年青一代的选手来说,李天这个Bruce Lee第二可是比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更难以攀越的高峰啊!我们德国何时才能也出现这样的一个奇才呢?”看着身后正与队友们谈笑风生的李天,罗格先生不由感慨的想道。
得到两项冠军之后的李天并没有丝毫的放松,中午回到酒店休息,下午照常和队友们走进入健身房,因为短期内又有了新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不能有一点的懈怠。
同样不敢有半点懈怠的还有宋铭宇的报导小组,一从赛场回来,三个人就躲进了房间里,努力整理出早上比赛的所有资料,特别是宋铭宇非常清楚这是李天第一次以冠军的身份登上领奖台,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张师傅则是在现场抓拍到了许许多多精彩的瞬间,特别是当李天身披国旗绕场一周,领奖台上冲天怒吼等等珍贵的瞬间在下一期的《体坛周报》上他敢保证铁定会用来做报纸的头版,这让他心里很是满足。刘伟这个翻译就比较的郁闷了,填写上千个信封的重任落到了他的身上,“天迷拉拉队”与李天合影的照片张师傅已经洗出来了,可是今天中午的时候大多数外地队员就已经结束了假期离开柏林,回到原本的工作和学习中去了,面对他们留下的全是德文的地址,也只有刘伟能干得来这个活。
而受到他们这个报导小组的影响,就连国内的《体坛周报》编辑部里也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情景。昨天当报社主编史俊义接到宋铭宇连夜从德国传回来的资料时,真是大吃一惊,因为所有的稿件、报导资料和相片等等一共有一百多份,有这么恐怖的份量难怪宋铭宇会嚷着要求开专刊了。
平时报社里的那些编辑和记者们没少报怨有价值的新闻和轰动性的消息都太少了,成天的排版一些千篇一律的新闻报导简直让人觉得无趣。这一下可好,当史俊义把宋铭宇从德国传回来的那上百份极具份量的资料摆在他们的面前,并要求他们一天之内全部搞定时,直让这些家伙两眼翻白,不得不忙得个焦头烂额,这时他们开始深切的怀念起平时的那种“清闲”来。
主编史俊义也在心痛那些报导,在他看来那些都是很有价值的东西,如果能把这些报导分成几次来刊登出来,那绝对会让《体坛周报》连续几期创造出高发行量,可是以现今的信息通信的发达,只要明天李天的这些消息一刊登出来,其他的国内媒体就会闻风而动,为了首先抢占最具价值的新闻报导,史俊义不得不忍痛让手下的编辑们把一些轰动性稍弱的消息减除掉。
但是这看似简单的工作也让编辑部的编辑们为难了好一阵,在他们看来,这篇稿子很好,那篇报导也很不错,无论减除哪一篇他们都觉得可惜,而被留下来的数量仍远远大于史俊义的要求,这样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本期整个报纸的版面计划全部重新更换,把一些国内外没有什么看点的报导删除,空出来的版面全部补上李天的消息。这样一来,有关李天的报导在这一期《体坛周报》上所占的篇幅竟然达到了三分之一还多,活脱脱的就是一份压缩版的李天个人专刊。
“早知道会是这样当初我还不如答应宋铭宇搞份专刊呢!”看到如此的结果坐在办公室里的史俊义苦笑着想道,不过现在就算想搞也没时间了。而这时报社里的黄副主编急匆匆的推开了主编办公室的大门快步走了进来。
“老史!你给下面印刷厂的报表是不是弄错了?上面写着这一期《体坛周报》要求印刷400万份,这可是平时的两倍的份量啊!”黄副主编把一张报表摆在了史俊义的办公桌上问道。
“没有弄错,这张报表是我亲自批复下去的,这一期有李天的那些有份量的新闻,我想发行量一不定会有新的突破的。”
“可是会不会多了点?要知道上次足球世界杯中国队出线的时候我们单期的发行量最高纪录只有280万份,就算李天的这些新闻也很有价值,但是跟那时候比起来轰动性还是少了些吧!”
“虽然轰动性是少了点,但是你乎略了新闻的独家性,上次世界杯是国内所有媒体都在关注的,但这一次李天的消息据我所知我们的主要对手们都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他们也绝对也不会想到我们会派出报导小组到德国去收集信息,这次我们要利用李天的独家新闻创造《体坛周报》一个更高的发行纪录,把我们报纸的名气再提高一个档次。”史俊义很是激动的说道,如果真的能创下单期发行400万份的纪录,那《体坛周报》就能够把《足球》、《当代体育》等等这些主要的竞争对手远远的甩在后面。
一月份的中国大多数的地方都还处在一片寒冷之中,清晨的寒冷让很多人不愿走出温暖的家门,而这时400万份的《体坛周报》被送报工人早早的送到了全国各地的数万个卖报亭。
三十多岁的王兢是名普通的国有企业职工,平时爱好体育,每天的晨跑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每个星期一早上在居民小区门口的报亭上买份《体育周报》也已经成为了他多年的一个习惯。
“杨大爷!给我来份《体坛周报》……,杨大爷……”今天照例路过报亭,王兢从口袋里掏出了准备好的一块五毛钱,但是他叫唤了好几声,卖报的杨大爷竟然没见到似的,戴着副老花眼镜坐在一张小椅子上,头也不抬的紧紧盯着手中的一份《体坛周报》津津有味的看着。
“杨大爷!”最后王兢不得不用自己的大嗓门喊道,可杨大爷仍然不愿把头抬起来,只悠悠的说了一句——“要买报纸自己拿!”眼睛丝毫没有离开报纸的意思。
“难道杨大爷中了足彩的500万大奖了?要不什么消息值得他看那么入迷?”王兢胡思乱想的把钱放到报亭的桌子上,从中抽出了一份《体坛周报》,随意的扫了头版一眼,就这一瞬间,王兢的瞳孔猛的睁大了起来,他看到了什么?报纸的头报上赫然是一幅中国球员高举冠军奖杯的照片,从他身边的队友和环境来看这是发现在国外的情况,王兢迫不急待的继续看着下面的相关报导,一条条爆炸性的消息冲击着他的神精,就在清晨的寒风中,他一直静静的站在报亭前面,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手中的报纸。
足足二十分钟之后,直到冰冷的寒风让王兢打了一个喷嚏,这才使得他从激动中清醒了过来,而此时他才注意到,在他的周围已经有好几个和他一样沉迷于这份报纸的人默默的站在寒风之中。
正文 第八十三章
更新时间:2009…9…25 18:40:01 本章字数:2852
第八十三章
刊登在《体坛周报》上关于李天的新闻如同荒原上的野火,在中国各地漫延开来,仿佛让这个冬天也变得不再寒冷。
早晨七点半钟是职工上班、孩子上学的高峰期,但是今天很多的路人惊奇的发现在他们沿途路过的报亭前面总是围着好大的一群人,好像是在抢购些什么,还不时的有人狂喜的拿着一份报纸激动的欢呼着从人群里冲出来。但不多时就只听到报亭的老板向人群大声的喊道“没有了,没有了,我这里真的是一份都没有了!你们到别家去看吧!”,人群中立刻发出一声声失望的叹息。
离开了这个报亭的人们并没有散去,而是像一群蝗虫一般集体冲向另一个附近的书报亭,可是当他们赶到下个书报亭时,那里也同样的聚集着一群人,人群中也发出了和他们刚才相同的叹息声,于是两股人流汇成一股,继续杀向其他的报刊销售点,而且途中有更多的人继续加入他们的队伍。
现在已经是1月中旬,学校的学生们已经进入到学期末的复习阶段。在半个月后的期末考试中,成绩的好坏可是直接影响学生们能否安心的过个春节。然而就是在这么紧张的复习时间里,L市某重点高中的高三(2)班的班主任肖婷却很奇怪的发现,在她的英语课上,很多的男生都把头耷拉着,眼睛明显是盯着桌子底下,丝毫不在意她对昨天考试试卷的讲评,而那专注的神情连她走到他们身边都不知道。
罗曾是一个足球迷,还是学校里的足球队主力,但是因为已经高三年级临近高考,他不得不退出了校队,但是向来关心足球、关心体育的他每期的《体坛周报》都是必看的。当他今早上学时,发现几乎所有的报刊亭都有好多人在抢购这一期的《体坛周报》,意识到肯定有什么大新闻的他冒着迟到的危险踩着自行车狂飙了二十分钟,终于在一家比较偏僻的小书报亭里买到了最后的一份《体坛周报》。
终于在课堂上罗曾忍不住的在班主任眼皮底下顶风作案了,当他正读到李天拒绝拜仁慕尼黑和科隆等多家德国俱乐部邀请的报导而倍感可惜时,一只手突然从他的头顶伸了下来,一把抓住了他的报纸。
“别闹了,我正看个起劲呢!”已经沉迷在报纸中,丝毫不记得现在还是上课时间的罗曾一把将那只抓住报纸的手拨开。
“罗曾!给我站起来!”这时班主任那熟悉的声音如同巨雷一般在他的耳边响起。
“啊!”这时他才意识到刚才那只手的主人是谁。
“罗曾你是不是认为自己的学习很好了,考上大学完全没有问题了!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是高三冲刺的时候,你还有闲情在上课的时候看报纸?你看看你昨天考试得了多少分,再看看人家黄剑……”肖婷这时的话头停住了,因为她发现罗曾的同桌,担任班上学习委员的黄剑也是一脸通红,很是不安的用桌面上的试卷在遮盖着什么。
肖婷把他的试卷掀了起来,赫然发现试卷的下面竟然也同样是一份《体坛周报》,黄剑这时极不好意思的把头埋到了桌子底下。肖婷气愤的一把收过报纸,她倒要仔细看看这报纸上到底有什么魔力让这些学生一个个的如此痴迷。当她看到报纸上关于李天的一篇篇报导时,她就释然了,因为作为L市的本地市民,她不可能不认识这个在半年前就引发过全国轰动的本地明星,在L市里很多的学生和青年更是把李天作为了自己新的崇拜偶像,并以自己和李天一样作为L市人为荣。
“报纸我先收起来,中午放学后你们再来拿回去,现在认真的听课。”听到班主任并没有深究,也没有打算没收,这让罗、黄两人松了一口气,要知道现在的《体坛周报》可是有钱都没有地方买。
同样是在L市,体委的吴局长自从李天留学德国之后,整个人都清闲了下来,虽然“十运会”上G省的成绩不理想,但是L市四金两银的成绩已经让他很满意了,还得到了省里的嘉奖,如今没有什么国内的重大赛事让他操心,他也有了闲暇每天早上看看报纸喝喝茶,十分的逍遥自在。
早上八点钟,吴局长的秘书早早的就把《体坛周报》、《当代体育》、《南方体育》等好几份国内体育报刊摆在他的办公桌上,并为他泡好了一杯茶。
八点十五分,吴局长准时的出现在他的办公室里,端起茶杯就美美的喝上了一口,当他翻开了一叠报纸,看到《体坛周报》的头版照片时,一口还没下咽的热茶就从嘴里狂喷而出。作为对李天最为了解的人之一,吴局长当然第一眼就认出了照片上高举足球奖杯的中国少年正是李天,可是李天有没有经过足球训练他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他怎么一下子得到了水平仅次于德国职业联赛的全国大学生足球比赛的冠军,并拿到了赛事的最佳球员的,之前对此他竟然没有得到一点消息。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桌子上的电话响了,是省局的张局长打来的,他也是刚刚看到了报纸上的消息大吃一惊,李天在省里的材料里并没有写到他还有足球方面的特长啊。作为省里的重点选手,李天成绩的好坏可是关系到他将来的政绩,他不得不关心,于是马上打来电话来市局询问情况。
“张局长,我敢保证,李天在国内时从来没有训练过足球,而且他也从来没有向我们提起过这件事,也许这是他到了德国之后才接触到的,以他的能力的确是很有可能短时间内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不过你放心,他不会落下田径训练的,你不是也看到了报纸上有他跑出9秒88的个人最好成绩的报导吗?……”回复了张局长的询问后,吴局长立刻打电话给李天的父母和教练们,结果他们对此也是一无所知,看来只有到下午再打电话到德国直接询问李天自己了,毕竟现在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