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良跃农门-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就打了个哈欠,彻底把眼睛闭了。
阿妹无奈地道:“那大嫂,你好好休息,我就先忙去了。”
李欣要说的是前头阿妹和韦书生的亲事儿被关明阻了,李欣明白地跟他说了阿妹的户籍是跟着关文这边一家的,分家的时候是关明自己把阿妹分给他们的。说他不长记性,则是没考虑清楚杏儿和关武现在可不是一定要讨好他。关武也分家出来了,他的户籍也另开了一张,杏儿嫁过来也是跟着关武的户籍。关明这个老公爹如今就是纸老虎,人家对他示好他还要摆架子。
关武明显是不满意关明的,要是杏儿这个儿媳妇儿以后也跟他划清界限,他这个爹做得也没什么做头。
睡到了正午晌才被关文从被窝里挖了起来,洗漱好后吃了饭,李欣就倚在柱子上看小康和扬儿做游戏。二黑兴奋地在一边蹦来蹦去,耷拉着舌头,大大的块头比得上人家养的狼狗了,而看他那样子还要长。
李欣跟阿妹嘀咕:“你说二黑会不会长得……站起来跟你我一般高?”
阿妹笑道:“便是站起来跟我们一般高也没什么,二黑对外人很不友善,却是对我们很好的。”
李欣想想也是,二黑这狗出现地突然,至今都不知道它是什么品种。不过既然是从小养的,他也没暴露出什么凶性来,而且对她一直亲近有加,也不需要太多担心。
唯一有些让李欣上心的就是二黑的“择偶标准”了,也不知道它到底是哪一类的狗,以后要是发|情了会怎么办?
看二黑现在还没有发|情的迹象,李欣也就略略宽了宽心。
扬儿和小康正小脑袋挨在一起,一人执了一根树枝在泥巴地上划拉着什么,认认真真的样子倒是看着就让人生怜。
最近天气渐渐暖和了,又有些干,扬儿喉咙有些不适,老干咳,李欣摘了梨子削了蒸给他吃,见有效果,便隔一天煮一碗给他当零嘴。
锅里蒸着梨水,李欣瞧着时间差不多了,去灶间取了来,端了蒸梨水喝梨肉到了堂屋,招呼扬儿和小康让他们来吃,又舀了一碗端到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的老关头手里。
梨水温温的,不烫手,老关头乐呵呵地喝一口梨水吃一口梨肉,笑乐道:“阿武媳妇儿手艺也好,她纳的鞋子穿上脚也正舒服。”
李欣笑了笑,知道她上午补眠的时候关武和杏儿已经来过了。老关头是最大的长辈,而且关武和杏儿的事儿能成也都依仗了他,小两口自然是很敬重老关头的。
喝过了梨水吃过了梨肉,李欣收拾了灶间便去鸡棚看鸡。
鸡的个头都长成了,它们爱在土里翻蚯蚓吃,啄些虫子也吃,搭配点儿菜叶子,再啄两颗小石子去磨磨胃。如今它们也都认了新家,知道每天天黑了就要回鸡棚。
洒了把麦麸进去,李欣点了点鸡的数目,打算今儿捉一只鸡补补身子。
如今李欣是算着日子,每七日就炖一次鸡,鲜鸡汤味美,撒上葱末更是清香气扑鼻。鸡的数量在减少,李欣便又往回买鸡崽子。每日鸡产的蛋她都留下一些,积攒了后舀去跟人换鸡崽子。要是捡到种蛋,那李欣就更加高兴了,母鸡自己知道孵蛋,如今也不是大冬天的,不用她想办法。
如此一来鸡群也算是新老交蘀,平衡发展了。
另一边老关头捉的那些兔子还很顽强,至今活蹦乱跳,没有让李欣给养死。阿妹照顾兔子很尽心,扬儿和小康也很喜欢白嫩嫩的兔子,没事儿总会央了阿妹逮一只给他们抱抱。
李欣闲着无聊的时候教他们唱儿歌。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两个小人就依依呀呀跟着唱起来,唱了又念,开心得不行。老关头在一边也是看得津津有味。
笋子的事情李欣也没偷懒,阿荷没来之前她倒是忘记了这茬,没怎么上心,阿荷因为罗家的事儿回来一趟以后她又把这项给拾了回来,关文现在带着关武一起忙荷塘的事儿,关全那边也快将大石头搬完了,还剩不算大的石头和小石头,李欣有两日就负责砍竹笋搬竹笋剥竹笋切竹笋泡竹笋,泡了两大缸子后觉得可以了,便去了石头地。
溶洞前的地面已经清理地很干净了,下边儿是松垮的泥巴地。李欣仔细看了看岩壁,觉得这种向内凹一些的岩壁形状很不错,要是真的养了蜂,也是一个天然的优势。
晚晌关文回到家,跟李欣说了荷塘子的进展后便喜道:“长得很快,看来真的不错。”
李欣心不在焉地应着,关文问她:“怎么了,你想什么事儿呢?”
李欣缓缓地摇了摇头,揉了下眼镜说:“困,睡吧。”
“昨晚你翻了一整夜没睡踏实,怎么不困?”关文笑了笑,牵了被子盖住她,搂了她说:“是不是还在为孙喜鹊的事儿不自在?”
“……没呢。”李欣矢口否认。
关文笑道:“怕是我掐孙喜鹊脖子把你吓到了。”
李欣心里一动,却听关文叹道:“你放心,我对谁动手也不会对你动手,打媳妇儿的男人是最没出息的男人。”
李欣笑了笑。
她想的压根不是这回事儿,可是她也不打算问关文了。
怎么样都好,至少他肯护着她了,这就是结果。过程怎么样,说不定关文心里也纠结呢。男人是冲动型的动物,说不准他这是不满累积到了一个点后便爆发的也不一定。
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李欣好像听到关文说:“明儿去下河村吧,早答应了你要去寻养蜂人的……”
☆、第二百四十四章 寻养蜂人
第二日关文便收拾了包袱早早等着李欣一起出门。
老关头叮嘱他说:“下河村那边儿我倒是还认得几个老家伙,不过也都好些年生没碰过头了。你俩这才出去还是早些回来的好。”
李欣问过老关头会不会养蜂,老关头只摆头说他不会。
一般而言,养蜂人的年岁都会比较大,年岁大的,经验更丰富。不然怎么说有经验的都是“老农”呢?养蜂人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过在益州这一片几乎没有弄这个营生做起规模来的人,零星会散着一些养蜂人养点儿蜜蜂产蜂蜜,那也就是产了来自己吃,少有往外卖的。
李欣想利用石头地那一大片地方把蜂蜜营生做起来。
关家那处山头野花果树什么的很多,春天儿一来,山花烂漫的。要是养了蜜蜂,花蜜也随它们采,那肯定是够的。如果蜜蜂采不到花蜜,那也可以放了糖让它们采,总归是饿不着它们的——蜂蜜可比白糖值钱多了。
关文一边应着老关头的话,一边搭了褡裢子,李欣挎了个自己做的小包。
关文道:“爷爷,那我和欣儿就去了。”
老关头摆手道:“去吧,早去早回啊。”
下河村挨着荷花村也不算太远。荷花村、李家村、下河村基本上是呈北南方向排的,不过下河村的地域范围要狭长很多,也跟荷花村接着地儿。关文和李欣走的是小道,绕过荷花村的一片山过去的。
翻过一面山下了来,下河村便平平整整地展现在他们面前了。
比起荷花村来。下河村的地更加平整些,一块是一块的,切割地很规则。
关文和李欣就着水吃了干粮,两人便沿路打听是否有农家自产蜂蜜要卖。
下河村的人生活地很恬淡。对外村人也并不怎么排斥。听到关文问也不为难他问他是什么人,要做什么,都爽快地答了他。如此问了一路下来,都说不怎么知道谁家有做这样的营生。
李欣显得很失望,淡淡叹了口气说:“看来下河村是没有人会养蜂的了……我还是另外找办法吧。我也就单知道要养蜂只需要逮了蜂王来养就好。其他的工蜂自己知道跟着蜂王来。帮蜂王采蜜……”
关文倒是知道蜂王,但对于李欣“工蜂”的描述就有些不明白了,轻声问道:“工蜂是什么蜂?”
李欣轻“啊”了声,说:“就是忙忙碌碌采蜜的蜂嘛。你不觉得他们很像蜂王的劳工?没见着蜂王采蜜的,都是工蜂在采蜜。”
关文便笑:“你这个比喻倒是新颖。”
李欣讪讪地“嗯”了声,心中还是有些遗憾的。
关文却好像不想就这么放弃,愣是继续在乡间路上走着。见着扛着锄头的汉子就叫人家大爷大叔大兄弟,叫着腰间扎了腰带子的妇人就叫人家大娘婶子大妹子,客客气气地一路继续问了过去。
李欣并非是支不出门的人,不过有关文在前面问,她乐得清闲,只在关文和别人说话的时候附和两句。
下河村村廓下场,要走通也要好些时候,他们对地皮也不熟,怕走错了。李欣便拉了关文道:“算了,别继续走下去了,想来下河村还是没有养蜂人的,没有就算了。”
关文叹了口气,望着她道:“就怕你失望。”
“没事儿,要实在没有,自己摸索着来也可以,大不了自己做个蜂桶,不过就是逮蜂王要麻烦一些。”李欣笑了笑道:“我就是怕被蜇。”
关文无声地笑了笑,捏了捏李欣的手道:“大不了捉蜂王的时候我来。”
李欣便笑应道:“好啊,你说的,不能赖。”
“不赖。”
既然找不到养蜂人,关文和李欣便决定回去了。在下河村他们人生地不熟的,一直待下去也没意思。两人往回走的时候李欣却忽然想到一件事,顿了步子说:“都来了,也顺便,不如咱们去冯家看看。”
关文起初一愣,想了半晌道:“冯家……就是岳母跟阿秀说的,下河村那家?”
李欣点点头道:“我倒是还觉得冯家小子不错,只是他们家境遇也坎坷,他这一守孝耽误三年,三年后他也不好娶媳妇儿了。”
关文叹道:“既然都做不成亲家,也犯不上还上门叨扰一下。”
“去问候一声总没错的,好歹我们两家也算是认识,当初说阿秀亲事儿的时候我还悄悄和杏儿来访过……”李欣顿了顿道:“家里穷是一定的,不过不至于一碗招待客人的水都没有。我们也就是路过顺便看看,两家虽然没什么交情,可以后要让人知道我们到了下河村也不跟他们打招呼,面子上也说不过去。这好歹算是个礼节。”
关文想想也是这个道理,认识个朋友也不错,下河村跟荷花村挨得不算远,多个熟人,以后村跟村之间的消息也好打听。
于是李欣便带着关文去了冯家。
上次去冯家还是找了人带路的,她也不过就在冯家略坐了坐,也没跟冯家的人多说什么话。印象中也只是觉得冯德发的娘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村妇女,说话还有些木讷;他大嫂是个药罐子,一直咳个不停;两个妹妹长得倒是清秀端正,只是也不大说话,见她望人就只抿了唇对她笑一笑。
虽然冯家的确是挺穷的。
从院墙就能看出来,外糊的泥巴都有些斑驳了,撑房梁的柱子都有点儿裂了开了长长的细口子,也不知道这家有多久没修缮了。前头还说准备给冯德发娶个媳妇儿,奈何冯德发他阿嬷突然过世,一家人翻了家底给老人家办了丧事儿。又遇上冯德发大嫂病情加重去看了大夫抓了好些精贵的药——这对冯家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也不知道以后他们家日子要怎么过。
再次站在冯家家门口的李欣心情比上次要沉重地多,她和关文来之前在别的农户人家里舀钱买了十个蛋和一只鸡,也算是给冯家的礼。意思意思。站在冯家门前。李欣又有些犹豫要不要进去了,毕竟这样提着东西招呼都没打便上门……对冯家人来说毕竟太突兀——她也很久没跟冯家有联系了。
然而还不等她跟关文商量,要不还是不进去了,就听见有个小姑娘的声音在后边怯怯地响起:“是……关家嫂嫂吗?”
李欣回头一看,顿时笑道:“你还认得我?”
面前站着的小姑娘手里提溜着个篮子。皮肤略黑。是从小就劳作晒的,小小的鼻子,秀气的脸蛋,笑起来一双眼睛便是一弯月牙。正是冯德发的大妹妹。十三岁年纪的冯枝枝。
“关家嫂嫂长得漂亮,枝枝记得。”冯枝枝秀气地对李欣笑了笑,又好奇地望了眼关文。李欣便介绍道:“这是你关家大哥。”
冯枝枝便马上又叫了声:“关家大哥好。”
关文有些尴尬地应了一声。
他那般的年纪,像冯枝枝一样岁数的小子姑娘的。都可以叫他叔了。但正因为那会儿是为了给阿秀说亲,算起来他和冯德发便是同辈,同样的冯枝枝也是他的同辈妹子了。
李欣笑着对冯枝枝道:“我跟你关家大哥来下河村办点儿事儿,想着在这边也就认识你们一户人家,就来你们家叨扰一下。你爹娘哥哥他们都在家吧?”
冯枝枝忙说:“娘和大嫂,还有桠桠都在,爹跟大哥二哥娶田里了。”说着举了举手里一篮子的野菜说:“我才去挖了野菜回来。”
李欣暗自唏嘘,夸了她一句:“枝枝好乖。”冯枝枝便羞涩地笑了笑,然后请关文和李欣进屋说话。
虽然在未来野菜这种东西可遇而不可求,有钱人还专门要花大价钱弄了来吃,说是生态、鸀色,然而在古代除非是家里揭不开锅了,否则不可能专门去挖了野菜来吃。
冯枝枝进了家门便把篮子放了一边喊着她娘和大嫂,说关家大哥和大嫂子来了,让她们来迎一迎。
冯大娘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妇人,李欣见到她后对她点了点头,指了关文说:“这是我当家的。”又让关文把鸡和一篮子鸡蛋递给她。
冯大娘还有些明白不过来,直到李欣说这是上门的礼冯大娘才赶紧推,一边说:“使不得使不得,这太贵重……”
现在李欣自己手里捏着的钱也算是很多了,油腥在他们新屋桌上也是每天都能见着,隔一天便能吃一天大米饭,肉菜也渐渐多了起来。李欣并不怎么喜欢吃蛋,家里的鸡蛋都攒着给阿妹扬儿和老关头吃,她最多喝点儿蛋羹。而且家里还搭了鸡棚养了鸡。所以在她看来鸡和鸡蛋的确不怎么值钱。
但看冯家现在对鸡和鸡蛋的态度,无疑他们家真的有些穷途末路的感觉。
冯大娘正推搪着,冯德发的大嫂宋氏扶着门出了来,倚在门边咳了咳,看到李欣便笑了笑,说:“是关家嫂子啊。”
因为冯德发大哥没有关文岁数大,所以宋氏也叫李欣一声嫂子。
李欣应了一声,把鸡和鸡蛋都推给冯大娘道:“大娘别跟我推了,要是鸡蛋洒了那才叫可惜。留着做顿好的,给弟妹和枝枝桠桠都补补身子。”
冯大娘最终还是将礼接了过来,对李欣更是有些“千恩万谢”的态度。
冯德发他娘当真是个老实人。
李欣也只在心里感慨了一句,几人一起坐到了堂屋,李欣笑道:“我来也没什么事,正好来办点儿事儿,想着既然都来了,不如也来你们家看看。”说着便问冯大娘道:“大娘,最近家里还好吧?前段时间我一直忙,听说了老太太的事儿,也没来得及来一趟,倒是我输了些理。”
冯大娘忙摆手道:“这怎么说的,难为你惦记……”
李欣便宽慰了冯大娘两句,冯大娘叹息道:“……一下子就把家底都掏空了,现在吃饭都没问题,就指着那点儿地,就希望能产出多些,不然今年年关怕是难过……”
宋氏轻喘了两下,道:“也都是我不好,拖累了冯家。”
“这话咋说的,快别这样讲,家里没人怪你,又不是你乐意生病的。”冯大娘忙安慰宋氏说:“等病好了就好了,快别说这些了。”
李欣看在眼里,心里却想着,冯大娘和宋氏这对婆媳的关系倒是不错,前次来也看见冯大娘对宋氏嘘寒问暖的,应该不是装出来的。“
正说着话,冯枝枝便拉了个个头更小的小姑娘来了。和冯枝枝长得很像,只是这小姑娘的眼睛略微圆一些。
冯大娘见了她俩忙招手让她们过来。
冯枝枝笑着对身边的小女孩儿道:“桠桠还记不记得关嫂嫂啊?”
冯大娘也怜惜地摸摸小女孩儿的头说:“桠桠还认得人不?”
“认得……”冯桠桠眼睛睁得溜圆,水汪汪的,“上次来家里带了好吃点心的大姐姐的。”
“要叫嫂嫂。”
“没事儿。”李欣忙笑道:“叫姐姐也不错,好像还没什么女娃子叫我姐姐呢。”
李欣笑了笑,微微弯了腰对冯桠桠道:“对不起哦桠桠,姐姐这次来没有带好吃的糕点,下次来再给桠桠好不好?”
冯桠桠高兴地点头,冯大娘忙说她:“不准跟人要吃的!”
“大娘没事儿。”李欣拉了冯桠桠让她伴着自己坐,说:“都还是小娃子呢,女孩子没出嫁的时候就要宠着,不然嫁出去了,成了别家的人,能被不被婆家人宠就不一定了,还是在娘家的时候多宠着她的好。”
冯大娘便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家里哪有啥好条件宠她,不把她卖了也是我跟她爹对得起她了……”
李欣顿时微微一颤,望向冯大娘,冯大娘叹息道:“都说女孩子在家没什么用处,又不能下地干活,出嫁前还要花钱给吃的好好养着,等到了岁数给她备嫁妆像泼水一样把人泼出去,从此姑娘就是别人家的人……”冯大娘“哎”了一声:“过不下去的时候就想着省一口吃的,也让闺女能有一口吃的,想把闺女卖了,也是条不错的出路,不过我跟她爹都舍不得……”
冯桠桠长得漂亮,舍不得把她卖掉也不奇怪。
只是说到卖女儿,总是能轻轻牵扯到李欣心口的一道伤疤。
☆、第二百四十五章 还有机会
冯大娘说了一通后也就停了嘴。想着李欣和关文是客人,他们来自己家还没招待点儿茶水,赶紧让冯枝枝去烧点儿热水来。
李欣对冯大娘笑了笑,说:“眼瞅着现在天气也转暖了,大娘也不必那么悲观,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冯大娘便叹气,说:“难哟……”
“婆母一直忧心家中之事,一则是因家中没有别的进项,家底也露了空,二则也是心忧二弟的婚事,咳咳……”宋氏说了一段话便咳了咳,道:“为阿嬷守孝三年后,他也二十二了,婆母怕他寻不到好的姑娘。”
冯大娘便接了话说:“也是我那儿子跟你们家妹子没缘分。”
这话听在关文耳里有些不是滋味。不说冯德发如何,阿秀的婚事儿现在也没着落呢!倒是让阿妹占了先先订下了亲事儿。
李欣便也跟着说了两句。
冯枝枝倒了水端上来,请关文和李欣喝点儿解渴。冯大娘不好意思地说:“你们是客,我们这儿倒是没什么好招待的……”又一下子想到今日他们提了鸡蛋和鸡来,忙道:“不如就在家里歇一晚再回去,正好能弄点儿好的……”
李欣摆手道:“大娘不用忙,我和阿文一会儿就要赶回去,家里的事儿也多。今日来也只是顺道来看看您老人家,这不是上次德发兄弟阿嬷过身我们也没来……”
“不说这个不说这个。”冯大娘摆手道:“老太太也算是高笀了,是喜丧,你跟关大侄子别放在心上。”
冯枝枝站在了冯大娘旁边。冯桠桠挨着李欣坐着,两个女孩看着就是干干净净懂礼守矩的。
李欣多瞅了宋氏两眼。
冯德发这个大嫂虽然是个药罐子,冯家为了她一直往外花钱,冯大娘跟她的关系居然依旧很好。不见怨她什么。要说冯大娘老实。可老实人也是有脾气的,更别说牵扯到银钱的事儿就更加容易扯皮了,竟然一直对她那儿媳妇儿疼爱有加的。
再加上宋氏说话的声气、语调,李欣隐隐觉得宋氏说不准是从大户人家出来的。
她身上没有乡间妇人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粗鄙。
又闲谈了一会儿,冯大娘才忽然想到似的问李欣道:“大侄女儿。你说你跟你当家的来下河村是有事儿。事儿办好了?”
“没呢。”李欣笑了下道:“事儿办不成。”
关文说道:“春日来了,山花遍开,我们想养了蜜蜂采蜜,做蜂蜜的营生。不过有这想法却找不到懂这个的人。所以就商量着来下河村问问看有没有养蜂人。东边儿倒是有养蜂人养蜂,可我们益州府几乎没怎么听说过。”
“其实也就是来试试运气。”李欣无奈道:“现在也就是白跑一趟了。”
冯大娘便安慰李欣说:“还是老老实实把地种着,老话不一直说的吗,民以食为天。任何事情都要排在吃饭问题后边儿。”
关文笑了声道:“大娘这个比喻恰当。”
正说着。屋中的人都听到了一阵嘈杂声。冯枝枝探头出屋一看,忙回头道:“爹他们回来了!”
关文便到了前边,等冯家父子三个进来了才跟他们打招呼道:“冯三叔回来了?”
冯德发他爹排在中间,行三,人称冯三。冯三听到陌生男人叫他赶紧抬眼望过去,关文道:“我是荷花村儿的关文。”
“荷花村……”冯三嘀咕了一句,冯德发则一下子抬了头,看眼睛都似是瞪大了一些。
“哎哟!”冯三猛地拍了下腿根子,道:“是荷花村的关家……跟我家小二说亲的那个?”
关文顿时尴尬——这亲事不是告吹了吗?
宋氏插嘴说道:“公爹,今日关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