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良跃农门-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了一会儿关氏便站起身,走到老关头那边儿去,跟老关头说了会儿子话,然后就返了回来,跟关文和李欣说她这就要回去了。
  关文等人吃了午晌饭也没回石头地那边儿去,在老师傅这边帮忙者。听了关氏的话,关文和李欣顿时便朝她挨了过去。
  “这么早?”关文诧异道:“姑,住一晚上再回去不成吗?”
  “不了,你姑父在家呢。”关氏扯了个慌。说:“我这就是没事儿过来看看,等我得了闲,我下次再来。”
  “那也不需要这么早啊,村里有驴车牛车什么的。到时候送姑回去,时间也赶得及。”
  “不用了。”
  关氏只是摆摆手,对李欣笑了笑,说:“昌会和你姑父还等着我回去呢,我就不多待了。”
  说着便叫了赵昌生。
  赵昌生此时被扬儿和小康逮着,一个小子骑在他颈子上,另一个小子挂在他手臂上。偏他还笑得憨厚,旁边站着一手拉大妞一手拉二妞的冯枝枝,正望着赵昌生乐不可支。
  听得关氏叫,赵昌生忙响亮地应了一句,抬头朝他娘看去。
  冯枝枝也朝关氏那边儿望了过去,瞧见关氏,则立马垂了头。
  冯枝枝是个心思剔透的姑娘,来到关家以后她明显地感觉到这位婶子不大喜欢她娘和她。所以这会儿冯枝枝还避开了关氏的眼光。
  关氏眼睛却是眯了一下,朝赵昌生招手:“跟你表哥表嫂说一下,咱们这就准备回去了。”
  赵昌生失望地“哦”了一声。关武和杏儿等人也都走了过来,听关氏说要走都劝着她让她别这么赶时间。
  关氏笑道:“我留这儿也是耽误你们功夫,我这又不是不来了,别弄得依依不舍的。”
  阿荷和阿妹拉了关氏的手不放,关氏拍拍她们的手说:“过段时间我再来。阿荷啊,你难得回来,回去前来镇上一趟,让姑跟你好好叙个旧?”
  阿荷忙点头,笑道:“好的姑。”
  关氏便拉了赵昌生,对关文等人说:“那我们这就走了。”
  “姑。我送你。”留不住人,关文也不强留,和关武一道送了关氏下坡。
  关武去寻驴车,关文顿了顿才道:“姑,不去爹那边瞅一眼?”
  关氏顿了下方才摇了摇头道:“不去了。”
  关文默然,停了会儿。关氏才道:“本来我不大信他变成这副德性的,不过你们兄妹几个都这么说,你爷爷也变成这个样子……哎,由不得我不信。”关氏叹道:“这会儿去看他,还指不定他要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要是对着我抱怨你们兄妹不孝顺什么的,我也反感。对我这个姑你们都能时时念着想着的,对他那亲爹还要怎么才算孝顺?人心不足蛇吞象,他自作孽的,这会儿听不进人言,我也不去讨这个苦头吃。”
  关文扯了扯嘴角,说:“四弟跟四弟妹去镇上了,没让爹知道住处。我把六弟打了一顿,爹还找了我理论了一番,问我要钱来着。”关文道:“近几天才算是过了些太平日子。”
  关氏看向关文,半晌才道:“你是做大哥的,凡事心里边儿要有点儿分寸。你媳妇儿做事儿也算明白,你们夫妻俩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了,旁的……也就是多照顾照顾你们爷爷。”
  “这个我知道的,姑。”
  “阿全去镇上了?在哪儿?”
  “四弟不让告诉别人,不过镇上不大,姑想来也能遇见他。”关文道:“他这会儿镇上四处揽生意。”
  关氏便点了点头。



    第四百零八章 荷记

  关氏走了之后,冯大娘和冯枝枝也说她们不好多待,太阳光鼎盛的时候便商量着要回去了。
  冯大娘叫了冯德发过去,拉了他的手叮嘱:“在你关大哥家要好好干,人家给你这个机会,你可不能辜负了人家的信任。”
  冯德发自然是忙不迭地点头,冯大娘这会儿笑得很轻松满足:“亲事儿你不用着急,这还有两年的功夫,时间还充裕的很,慢慢着来准备也是好的。家里边儿也帮不上你啥忙,你总归跟着你关大哥踏踏实实地做事儿就对了。”
  “知道的,娘。”冯德发抿了抿唇,说:“你们在家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别舍不得花钱。如今家里也小有一笔钱,别饿着冻着。”
  “不会。”
  冯大娘叹了一句,冯枝枝靠在她身边,冯大娘低头问她:“枝枝有什么要跟你二哥说的?”
  冯枝枝眼睛亮亮的,先是摇了摇头,然后才又点了头,说:“二哥,家里你不用担心,有我呢。”
  “枝枝是个大姑娘了。”
  冯德发叹了一声,伸手轻轻碰了碰冯枝枝的肩。
  冯家二子二女,冯德辉媳妇儿宋氏虽然是大嫂,可是因为身体的缘故不大理事,这一辈管事的女的也就只有冯枝枝了。她是长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冯枝枝早早地就拾起了家里边儿的担子,照顾嫂子妹子,帮着料理家务,那也是一把好手。
  冯枝枝腼腆地笑,又跟冯德发说了两句。转身则去寻了阿妹换回她弄脏的衣裳。
  阿妹插上门,看冯枝枝脱衣换衣,以一个姐姐的身份打趣她:“怎么就那么不小心,跌坐下去了?”
  冯枝枝手一顿。脑海里边儿不由浮现出赵昌生目瞪口呆的模样,额头处似乎还有着碰着他**的胳膊的余温,甚至她还能感觉他爽朗的大笑声在她耳边游荡。
  冯枝枝甩了甩脑袋。脸微微有些发烫。
  那毕竟是冯枝枝第一次接触到不是亲人的男子的身体,又是十三四岁情窦初开的年纪,冯枝枝自然有些心猿意马。
  阿妹笑说:“这衣裳还好不是很脏,这会儿泥巴也干透了,拿出去拍一拍就行,别人也看不大出来。”
  冯枝枝忙应了一声,系上衣裳带子。冲阿妹笑。又叠了自己临时穿的阿妹的那件旧衣,递给阿妹,说:“谢谢关姐姐。”
  “不用客气。”阿妹笑了一句,和冯枝枝出了屋来。
  冯大娘牵了冯枝枝跟李欣告别。
  李欣拦阻她说:“大娘,既然来了。就多待会儿在走吧。冯兄弟怕是也舍不得你呢。”
  关氏既然已经走了,李欣跟冯大娘说话的时候自然就放得开了些。她也觉得冯大娘和冯德发难得见一次面,冯德发活计做起来很少有休息的时候,人家母子兄妹能好好聚聚,就让他们好好聚聚。
  冯大娘却摆摆手说:“不待了不待了,事儿都说完了,没得耽误你们时间。”冯大娘脸上的褶子堆积起来:“各自家里边儿都有各自家里边儿的事儿,我留这儿不是耽误你们……事儿不做还要腾出功夫来招呼我,这可不好。”
  冯大娘拉了李欣的手拍了两下:“大侄女儿。我这说的话说完了,你也别留,你是好客的人,不过我这的确是不能久待了,你家中有事儿,我家中说没事儿那也有事儿。我这就家去了,你忙你的去。”
  “大娘,你这……你这让我怎么好意思……”
  李欣追着冯大娘出来,冯大娘跟她客套两句,还是牵着冯枝枝走了。
  李欣没法,只能让冯德发送冯大娘一程,体恤他们母子应该还要说些悄悄话什么的。
  一来来两家客,这下两家客人走了,倒是忽然显得家里冷冷清清的。
  阿荷帮着李欣扫着堂屋里的地,一边跟李欣说:“大嫂,我看那冯家大娘倒是个不错的人,性子很好,也不会跟人生气。”
  李欣应了一声,阿荷又道:“不过那冯家姑娘看着倒是挺机灵的。”
  李欣笑了笑,说:“娘如何,小姑子如何,都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那男人如何。”李欣问阿荷道:“阿荷觉得冯家兄弟怎么样?”
  “挺好的。”阿荷笑说:“就我瞅着的,觉得他相貌过得去,身高体长,人还有力气,看得出来还挺孝顺顾家。嗯,还不错,配阿秀也够了。”
  李欣微微抬了抬桌腿,方便阿荷扫掉被桌腿挡住扫不到的瓜子皮儿,一边说道:“冯家一家人性子都软,要不是太穷了,冯家兄弟怕是老早就能说到媳妇儿了。”
  “所以说,这就是缘分呗。”
  阿荷笑着拿簸箕铲了垃圾,跨出门槛儿搁在了墙边儿,扫帚也靠在墙边儿上,进了堂屋倒是跟李欣说起她这回回来的打算。
  “……没打算待多久,也就两三天吧,面馆那边儿我还得回去帮忙。”阿荷说道:“我打算明儿就去镇上去,见见四弟和姑他们,再去看看阿荷,回来再休整一天就带大妞二妞回去了。”
  李欣直了直腰,伸手在腰边捶着,笑道:“你这是归家心切啊,是不是想妹夫了?”
  阿荷面上微窘,倒也大方地道:“是挺担心的,怕他一个人,面馆里的事儿他应付不来。”阿荷道:“最近有酒楼里边儿的人来找我们,说是想让强哥专门去煮面。大嫂你也知道,那种富贵人家,兴吃个长寿面什么的,我们家的面口味要独特些,要香些,在面馆卖,卖得价钱也就是稍贵些而已。要是搁在酒楼卖,那价钱怕就是翻倍长。”
  “你当家的同意了?”
  “他不同意,说是失了做面的初衷。我也不大想淌这趟浑水。只是瞧着人家真诚的很,三番四次地拒绝,这也不是个事儿。”
  李欣微微皱眉道:“是怕得罪了那些酒楼吧?”
  阿荷便叹息着点了点头。
  “最近强哥也在想办法,说不然就煮了面让酒楼的人来端了去。”阿荷道:“他是不想失了配方。酒楼里边儿人多嘴杂的。也别是厨房,大敞开的地儿,谁都能看到。他用了啥手法,我搁了啥调料,他们看过一遍就都知道了。以后我们还怎么做面吃?”
  “这倒是。”李欣笑道:“其实开门做生意,总要面对四面八方的人。但你们要是味道信誉一直保持着,就不怕没有回头客。至于那些什么酒楼的,人家主要还是出售饭菜,跟面搭不上什么边儿。你们客气些。讲讲难处,许点儿好处,比如说哪家酒楼可以下晌去那边儿,限定做多少碗面,且是你店里边儿没卖过的。相当于是面的新样式,也顺便帮自己揽个噱头。大家做生意,有钱一起赚,相信有点儿脑子的人也不会拒绝。”
  阿荷眼前一亮,李欣说:“这也不过是我的一个建议。”说着却是笑道:“还有很多面的品种,我没跟你说过呢。你自己也可以尝试些新的面种啊。”
  李欣道:“譬如肉类的,牛肉面,羊肉汤面,臊子面。鱼片面,鸭肉面,鸡肉面,肥肠面……你可以随意组合。味道方面的,酸汤类,麻类。辣类,麻辣类,清汤类,红油类,五香类,卤类……只要掌握了调味的诀窍,这些都可以组合着搭配着卖。我的意思你明白了吗?”
  阿荷顿时一拍手:“大嫂这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啊!”
  “别被以往的固定模式给局限住了,能做出来的面很多呢。”李欣笑:“就是面,那也能分很多种。洗面,粗面,拉面,刀削面。也可以不仅仅局限于面,面粉面皮米线米块,都可以作为面的替代。”
  “是啊,我们怎么都没有想到……”
  阿荷惊叹地搓着手,脑子里已经开始想象着这些各式各样的面摆在一起的场景。
  李欣摇了摇头笑道:“不过你们要有准备,一旦你们开始出这样那样的新品种,绝对就有人效仿,所以质量和味道,是你们一定要把好关的。做食品这一行当,大家口口相传出来的名声才是最重要的。”
  阿荷不住地点头。
  李欣说得略微口干,喝了口水,这才笑着问:“说了半天我还没忘了问,你们这另起炉灶开的面馆,可有定了名儿?”
  “定了。”阿荷这会儿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强哥斟酌了不少日子,才定下名字,叫荷记面馆,这会儿已经打了匾挂在铺面上了。”
  “荷记?”李欣轻笑道:“这名字倒是不错。”
  阿荷顿时脸上臊地慌,低声嘟囔:“大嫂别打趣我,就知道跟你说了,你要打趣人……”
  “嗳,我在你心里就这样啊?喜欢打趣人?”
  李欣闷笑,瞧阿荷脸上泛起的两朵红云,心里却是宽慰了不少:“顾着铺子的同时,也别忘了多给自己补补身子。钱是要赚的,但是也要有个健康的身体去花。不然赚再多的钱,身体累垮了,不也白搭?”
  李欣道:“你们夫妻俩都一样的,多顾着些自己的身子。”
  李欣看向阿荷,不由又是一笑:“感情那么好,早些给大妞二妞添个弟弟。”
  “……大嫂!”阿荷跺了跺脚,转身出了堂屋。



    第四百零九章 编辫子

  第二日阿荷跟关文和李欣招呼了一声,便往镇上去了。
  李欣给她装了好些自己做的小点心,还搁了两件素色的衣裳,对阿荷说:“东西你自己处理着,衣裳是带给阿秀的。她在医馆里边做活,平时也没有时间顾着缝制衣裳,这是我裁了样式,阿妹做的,这边儿我走不开,正好你带给她。”
  阿荷点了点头,抖了抖背上的背篼,对大妞二妞道:“在大舅娘家好生听话。”
  大妞二妞都听话地点点头,李欣笑道:“她们挺乖的,你放心去。”想了想问道:“今儿晚上能不能回来?”
  “到时候看吧,要是天黑了我都没回来,那就明儿回来了。”
  送阿荷搭了顺风马车,李欣也敞开了膀子查看堂屋后边儿那块空出来的地皮,想着起个高楼的可行性。
  说实话她是挺想住大屋子的,也的确是觉得自己屋子不大够用。现代人讲究要客厅、书房、卧室、厨房、盥洗室这样分门别类的屋子,她也一样。能好好区分各个屋子的用途那是最好的,更别说这乡下地方,地方够多,随便你起屋子。要不然人家富贵人家怎么就喜欢大屋子大宅子的呢?
  现在手里边儿有余钱,她也想改善自己的生活。过得舒心才是最重要的。
  正巧杏儿过了来,李欣让杏儿和阿妹看着大妞二妞玩儿,扬儿和小康照例是到了二楼阁楼书房去练字,也不用李欣多操心。
  到了石头地拉了正捶着石板的关文出来,李欣说道:“趁着今儿天气好。你去顾家一趟吧。我想了又想,还是觉得在堂屋那后边儿空出来的地皮上起新屋子好些。”
  关文微微皱眉:“也不需要那么赶,真要起屋子,时间还早着。”
  “嗳。想到就做,拖拖拉拉的反倒不美了。”李欣说道:“现在开始起屋子,等屋子起好了。差不多也入秋了,趁着秋老虎的,可以在楼顶晒东西,正正好不是?”
  “你等会儿……”关文却打断李欣,挑了挑眉说:“你刚才说什么……楼顶晒东西?”
  “对啊。”李欣笑地眼睛弯起来:“我想着,修这个楼,上边儿顶楼不给封。糊了泥砌了砖,弄得平整些,平时可以晒晒衣裳被子什么的,地上打扫干净了,还可以铺了谷子啊豆子啊什么的去晒。这不挺好的?扬儿他们也有了新的玩处。要是觉得单调了,还可以辟出块位置搭了葡萄架子上,安个椅子,种点儿花草什么的,也是一个幽静的地方。”
  关文被李欣描绘的这副场景弄得有些呆滞,咽了咽口水,伸手抚了抚李欣的额,这才呢喃:“没发烧啊……”
  “谁发烧了?”李欣不悦地拍下他的手,见他眼睛里有笑意。自己便也笑了起来:“我跟你说正经的。”
  “村里边儿怕是没人能建得了你说的这样的屋子。”关文正色道:“要建得比堂屋那还高,你还要不封顶的屋顶,镇上的工匠或许有办法,顾家他们是没办法的。”
  李欣想了想,的确是这样。村里边儿的屋子少有有往上第二楼的。就是她这起的阁楼和壁炉,那也是吴师傅来帮着休整的。可那也是有顶的。吴师傅早年是在镇上做工的,会这些不足为奇,至于顾家,倒可能真的没有这门手艺。
  “你要真那么急,等阿荷走了,我去镇上寻师傅来看看好了。”见李欣脸色微微暗淡下来,关文笑了声,说:“学着人家镇上的人家起屋子,肯定会有师傅会做的。”
  李欣这才笑了起来。
  “心情好了?”
  关文笑着捏了捏李欣的手,道:“不知道你哪儿来的那么多想法,想一出是一出的。”
  李欣哼了一句,山壁那边儿关武朝关文吆喝着:“大哥,跟大嫂别那么腻歪啊,看得我牙都酸了!你说是不是啊冯兄弟!”
  冯德发只是喘笑了两声,望着关文和李欣的方向笑起来。
  李欣打了关文一下,冲关武那边儿说:“再腻歪也没二弟你跟杏儿腻歪啊,谁不知道二弟你最疼媳妇儿了。你说是不是啊冯兄弟?”
  冯德发依旧只是笑了两声,脸上浮着笑意低下去头,伸手微微捂了捂嘴。
  “好了,我做活去了,你也回去吧。”关文给李欣理了理她颈子上的褶皱说道。
  招呼了一声二黑,李欣便笑着回去了。
  路上二黑很是兴奋,李欣慢悠悠走着,它却不断绕着李欣的脚来回转,甚至还站了起来,前爪冲着李欣刨着做出鞠躬的架势,惹得李欣一阵发笑。
  “好了好了,今儿怎么那么耍宝?”
  李欣伸手拍了拍二黑的脑袋,二黑四爪着地,微微偏着脑袋看李欣。
  最近二黑比往常更加不见踪影,李欣都差不多认为它这是弃了她给它安的家回树林里去了,但是隔了几天二黑却又出现在了她面前。
  如今二黑长得当真是牛高马大,站起来足有李欣那么高,外表看上去还很是凶煞,连第一次见到二黑的老师傅都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块头的狗,甚至还有些吓着。直至看到二黑在李欣的抚摸下那般温顺才笑说,有这么一条狗看家护院的,没人敢上门滋事。
  说来也怪,李欣养二黑基本没费神,也从来不像别家养狗一样,会给它套上狗环,牵根绳子。一般而言家里边儿养的那种狼狗会咬人的,都会把狗拴在一边儿。可二黑越长越凶恶,李欣也没有束缚它的意思。但也没有传出二黑伤人的事情。再者说,二黑经常并不在家里边儿,不知道是不是他野性尚存,老喜欢往树林深处跑。拴住它的话,它想随便跑就不行了。
  所以李欣从来句没有给它上狗环,牵狗绳,就这样。只是在屋子旁边给它修了个狗窝当做它回来的憩息地。
  二黑围着她玩闹了一会儿自己又跑得无影无踪了,李欣左右望望见不到它,喊了两声也没听见二黑回应。也就不再找它,自顾自回了屋去。
  老师傅那边儿的工程完成地很快,冯德发那边也集了又一桶蜂蜜,李欣忽然想着,既然过两日关文说要去镇上找工匠师傅问问起屋子的事情,顺便这桶蜂蜜也要拿去兜售,而正好关全是在做这方面的牵线搭桥的事情。不如就让关全跑跑路?
  关全也帮他们做过好几回事情了,李欣对他做事的认真仔细倒是挺赞扬的。让谁赚钱那都是赚,给关全赚好歹还是熟人,她也安心一些。
  院子里边儿老师傅等人正在忙活着,李欣也不去打扰他们。走到堂屋正好见阿荷给大妞二妞梳顺了头发,正给她们编着麻花辫子,不由也笑着走过去看杏儿编。
  阁楼上忽然有了动静,随着咚咚咚几声响,门口出现两个小人儿身影。扬儿和小康勾肩搭背,齐齐望着正给大妞编辫子的杏儿。
  “娘,二婶娘在做什么?”扬儿偏了头开口问道。
  李欣笑了笑,说:“给妹妹编辫子呢。”
  扬儿便“哦”了一声,伸手抓了抓自己的头。
  小康却叫着娘。扑向杏儿,伸手推了推大妞,说:“娘,你怎么不给我编?”
  杏儿“扑哧”一声笑出来,敲了敲小康的脑袋,把他拽到一边儿去。轻拍着大妞的背哄着眼里噙了泪的大妞:“不理笨蛋哥哥,我们继续编辫子。”
  大妞委屈地点了点头,乖乖蜷着双腿坐在杏儿面前的小板凳上,背对着杏儿,双眼不断瞟着,用余光注意着小康。
  李欣拉了小康过来安抚说:“那是妹妹才能编的,小康莫不是想变成姑娘家?”
  说着李欣便笑望向杏儿道:“你可别把儿子教成个姑娘家啊。”
  杏儿顿时白了李欣一眼:“他是个傻小子,这会儿年纪还不知道姑娘家跟儿娃子有什么区别呢。”
  “那倒是。”李欣笑了笑,点了点小康的鼻子,说:“不过呢,小康这是嫉妒他娘对妹妹好,却不理他了。对吧小康?”
  小康哼了一声,撇开头去,嘴巴微微嘟起,看起来的确是生杏儿的气了。
  阿妹端着李欣做好蒸在锅里的蛋羹过了来,一眼就瞧见了小康生气的模样,好笑地道:“小康生气了,不吃羹羹了吗?”
  “吃……”
  小康立马坐直了身体眼巴巴地望着阿妹。
  四个小娃一人一碗,一个不落,阿妹端着另外一碗寻老关头去喂给他吃了。
  趁着他们喝蛋羹的功夫,杏儿给给大妞二妞编好了辫子,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成果,对李欣笑说:“还好手艺没丢。”
  “说得你好似多久没编辫子似的。”
  “以前当姑娘的时候是自己给自己编,后来成了亲,也不能编辫子散着头发下来,只能盘起来。生了小康,也没姑娘让我编辫子。”杏儿叹了一句:“这样一想,忽然觉得自己好似都老了似的。”
  “哪有那么年轻的老人家。”李欣笑了一声,拍了拍杏儿的肩,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