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好男人宠妻手册[快穿]-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伟愣了愣,“我怎么觉得你压根没醉呢?”
一进家门,章琬华正在收拾碗筷呢,看见他回来了,一如既往温柔地冲李岩笑笑,“这么快就回来了?没把人送到目的地?我看你那个同事赵磊可是喝得够多的。也真是的,没见过好酒吗?不过这酒是我爸爸的老同学为了他平反归来特意送的,你受表扬了,我今天高兴,拿出来也无妨。”
李岩望着章琬华的身影,耳边回想起赵磊说的话,心里有几分不是滋味。
“怎么了?怎么看着我不说话?”章琬华便收拾碗筷,边诧异地问道,“你有心事?”
李岩沉默了片刻,这时候一个小皮球蹦到了眼前,滢滢迈着小碎步缓缓地走来,弯下腰捡起皮球,冲着李岩甜甜地一笑,“爸爸!”
李岩顿时一个激灵,在心里狠狠地抽了自己一个大嘴巴:你要什么面子?男人的面子都是自己挣的,自己给的,不是像赵磊说的那样,需要女人的弱小来衬托的。那算什么本事?那样就能遮盖自己比旁的男人弱这个事实了?有本事的人到哪里都不怕,欺负女人算什么强者?自己和琬华是天定的缘分,好容易走到一起,现在又有了滢滢,如此幸福的生活,难不成自己想要作吗?不如老婆那就奋起直追,让自己也跟上她的步伐,变得优秀起来,共同过上好日子啊!
想到这里,他一咕噜从沙发上起来,抢过章琬华手里的碗,“没有,就是刚才在路上,同事都羡慕我有一个温柔又美丽的妻子呢,我在想我究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你又是做饭又是收拾家务的,在学校学习了一周也累了,周末该和滢滢好好放松放松。快去歇歇吧,碗筷我来收拾。一会儿带你和滢滢去西湖边放风筝。”
章琬华其实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中午吃饭的时候听他那几个同事说话,就知道有个别的人心理酸溜溜的。那些男人,没什么本事就知道碎嘴,八成是没说她的好话挑拨离间来着。所幸李岩还算是个拎得清的人,没有被挑拨到。章琬华看破不说破,心甘情愿地接下了围裙,套到李岩的头上。“既然你这么诚恳,那就把劳动的机会都让给你吧!”
李岩卷起袖子,冲着章琬华笑笑,“放心吧媳妇儿,就交给我啦!”
章琬华笑着俯下身,抱起滢滢,“看,爸爸在刷碗,和妈妈一起给爸爸加油好不好?”
“好!”
阳光透过客厅的窗,照在幸福的一家人身上。
经过赵磊说的那番话后,非但没有影响李岩和章琬华的感情,夫妻二人关系更胜以前和睦。李岩工作起来也更加卖力了。
【主人,您的商机来了!】
李岩寻思,现在凭票购买的几乎就只剩下粮油棉花之类的物资了,什么布票也在逐渐消失,很多自行车、暖水壶之类的用品,都开始用毛票纸币购买。说明什么?说明经济在复苏在发展,这就是赚钱的第一班车。最近丽华商场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生活水平改善后,也纷纷走上了街头。
首先来商场消费的便是第一批富起来的人,你还在观望,人家已经开始往回拿钱了。商场进来的自行车也越来越多,品种也丰富了起来。什么白鸽、凤凰各种品牌也越来越多。浙江是做小商品的天堂,得从帮别人卖自行车,到将自行车卖给商场转变!成品自行车很难弄到货,自己没那个资本办厂,可零件呢?
李岩站在大马路边上思考着脑子里的发家致富法子,身边经过的一辆辆摁响了车铃。“当啷当啷!”清脆悦耳的自行车铃声传进了他的耳朵里,李岩灵机一动,打了个响指,“就是它了!”
想到这里,李岩骑上自行车,去找了之前自己修车行的几个同伴,多方打听,了解到平时自己修车用到的零件都是从哪些地方批发过来的。李岩用这两年攒下的钱,从好几个地方收了自行车铃铛,开始专门做起这一块的供应来。
李岩从丽华商场辞职,给十分关照他的白经理送了一盒上好的西湖龙井。身边的同事纷纷不理解他,认为他疯了。放着丽华商场售货员这么稳定的好工作不干,非要去收破烂。这做自行车的都是国有大厂,谁会收他的铃铛?
赵磊吸了一口烟,撩了撩头发,似笑非笑地道:“看着吧,我上次怎么说来着?家里有个漂亮老婆就是不好,肯定是他老婆看他成日里赚不了大钱,对他冷嘲热讽的。没那个金刚钻揽什么瓷器活?下海,那有的人会水下海能捞大鱼;有的人就会几下狗刨,也学人家扎猛子,下海就淹死了。”
白经理望着李岩的背影,叹了口气。
李岩走街串巷起来,每日回到家也是钻进书房里画图纸。
章琬华体贴地端来一杯热牛奶,“别太累着了,压力也别太大,我快毕业了,学校将我分到咱家附近的中学了,等到秋天一开学我就能领工资了。你也为这个家供了那么多年,现在也到了我为这个家奉献的时候。你安心地完成你的梦想吧。”
李岩感动地回头,“谢谢你琬华。”
从托儿所回来的滢滢,很不能理解爸爸为什么每天都要收一堆铁铃铛摆在院子里,小姑娘嘟起了小嘴,“爸爸,爸爸,他们说你是收破烂的,你是吗?滢滢不想要爸爸收破烂。”
李岩拦住滢滢,在小脸蛋上亲了又亲,“爸爸收的这不是破烂,是金元宝。”
小姑娘难以理解,这不就是破烂吗?哪里像金元宝了?
从北京携妻子归来的章秋阳一进家门差点吓了一跳,还以为家里又被查封了。待问清楚了原委,有些气愤地深吸了一口气,坐在了沙发上,“这……这像什么样子嘛?咱家花园子还哪里有花园的样子?这左邻右舍瞧见了,昨天隔壁王校长家夫人还问我,咱们家是不是要改作坊了,你说是不是斯文扫地?”
妻子方常琳轻轻拍了拍丈夫的手背,笑着对章琬华道:“囡囡啊,我知道小李是为了这个家好,也想要出人头地。可想出息的方法有很多种,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这样吧,我和你爸也都退休了,现在也涨了退休工资,政府给的福利也好,我们老两口就你一个女儿,也没什么地方花钱,自然都是给你们留的。你们暂且就在这里住下去,我们出钱供小李考大学。等到他考上大学,我跟你爸再动用一下以前那些老关系,给他在浙大留校当个老师,你看这多好!”
章琬华削了个苹果,放到父母的手中,轻轻笑了笑,“爸妈,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但是我愿意相信李岩的能力,更相信他的眼光。他能在那样黑暗的岁月中选择了我,就说明他的眼光足够亮。我相信这一次他同样也是正确的。”
夫妻俩面面相觑,女儿如此坚持,便也不好多说什么。
李岩在一次又一次的画图纸,设计、拆开又装上,终于做出了更省材料更好用的车铃铛。他凭借着以前的好人缘,集结了以前修车行的几个师傅,在原来摆摊的附近租了一个小房子,开了一家作坊,先是旧铃铛改造,后来是批发,再后来他凭借着批发攒出来的人脉,扩大了作坊。又敲开了自行车厂的门,他的车铃铛更加便宜,也更好用;经过这些长期修车师傅打磨建议、试验出来的车轱辘也更加人性化,一点都不难骑。
借着这股浪潮,李岩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了八十年代万元户中的一员。
第32章 知青岁月(21)
望着女婿交来的这份满意答卷; 章秋阳也不再多说什么。
章琬华骄傲地道:“爸,怎么样; 您女儿的眼光不错吧?”
章秋阳点了点头; “是我们老了; 眼光和思想都跟不上时代。国家有你们这些积极进取、思想活络的年轻人; 才有新的希望。我和你妈也该退居二线了,看到你幸福,我们也就放心了。怎么,这么快就想搬出去了?这保椒路的房子很大; 住着不习惯?”
章琬华红着脸,不好意思道:“也不是; 哪儿能一直住在这儿,那多不好!打扰您和妈妈休息; 您辛苦了大半辈子; 也该享享清福了。我们的新房子就在保椒路不远,以后还可以常回来看您。”
章秋阳知道孩子大了,也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 便也不勉强; 于是点点头道:“也好,你妈妈的病虽然基本上康复了,可医生也还是建议静养。这钢琴是以前给你买的; 搬过去给滢滢用吧。”
“好,谢谢爸。”
李岩带着章琬华搬进了一套带院子的平房,院子里有一棵葡萄树; 爬满了葡萄架子。李岩特地在东墙根找人移来了一排竹子,考虑到琬华喜欢花,他又开了一片小花圃,供章琬华种花用。平房的屋檐下有一个小廊,摆放了两张躺椅和一个小几,这样平时休息就可以晒着太阳边看书了,实在惬意。李岩还在院子里修了个秋千,给滢滢玩。
一间堂屋,两个卧室,三口之家,住在两室一厅,带卫生间带厨房的房子里,足够了,客厅也挺宽敞。
加上李岩最近赚了不少钱,家里的装修也没省:那年代最流行的水磨石地砖,卫生间和厨房的灶台都是全瓷砖的,墙上刷的涂料,全套实木的家具,客厅显眼的地方摆着棕色真皮沙发、还有两样稀罕的家用电器——水仙牌电冰箱和熊猫黑白电视机。
章琬华对新家爱不释手,心灵手巧地给电冰箱、电视机、立式电风扇都罩上了针织的“外套”,弄得李岩哭笑不得。
无奈那时候轿车还不普及,有也十分贵。李岩买了一辆“跨子”,旁边能坐人的那种摩托车,偶尔带着章琬华兜兜风,接送上下班什么的。成了附近妥妥的“土豪”。他打算小厂子的规模再扩大些,到时候换个能送货的面包车,之后再换辆桑塔纳。等到九十年代,就得考虑转行了。
章琬华被分配到附近的一所中学教书,一家子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小滢滢就像掉进了蜜罐子里。
“小姑娘,俺……我问你,你们这儿有个叫李岩的不?你要是不知道,能不能喊你爸妈出来帮我问问?”
坐在小凳子上的滢滢嘴里咬着小豆冰棍儿,好奇地打量着来人,“你是谁呀?”
春芳从包袱里掏出一张照片,对着看了看,惊喜地对小孩儿道:“呀,你是英子吧?”
小女孩摇摇头,“我不叫英子。”
春芳先是一愣,接着反应过来,忙改口,“哦,我想起来了,后来我哥给你改了个名字,叫滢滢。你是滢滢!你长得跟我嫂子可像了!”
滢滢的眉毛皱到了一块儿,立马回过头来冲着屋里喊道:“妈妈,有坏人要拐滢滢!”
正在厨房忙碌的章琬华一听到女儿的喊声,立马拿着菜刀就跑了出来,“滢滢!”见到来人,琬华却是松了一口气,也惊喜地叫出声,“呀,这不小芳吗?你怎么来了?”
小芳尴尬又局促地站在原地,冲章琬华喊了一声“嫂子”,章琬华愣了愣,看了看自己手里的菜刀,也腼腆地一笑,解释道:“做饭切菜呢,小芳你来了也不提前跟我和你哥说一声,也好让你哥去接你。快进来坐。”
章琬华一边招呼小芳进屋,一边帮小芳拿行李。
李春芳呆愣愣地打量着屋里的摆设,第一次来大城市,从未出过家乡的她一开始吓得不敢多走。还是跟着同乡的老乡一块儿出来的。没想到大哥家已经这么富了,放在角落里的那个“白色铁柜子”看起来很高级,她不认得电视机,但认得缝纫机,大哥大嫂竟然都买了缝纫机了,那可都是城里人用的东西。
还有这地,不是泥巴地,也不是砖地,又平整又好看,这是啥子材料做的?
春芳一下子变得局促不安起来,脚都不知道往哪搁。
章琬华放下了行李,招呼春芳坐下,“快坐,我给你倒杯水。”
春芳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一下子就陷了进去,吓得立马跳起来,“呀!这什么东西,椅子坐坏了!”
章琬华先一愣,接着反应过来笑道:“这不是椅子,是沙发,软和的。就跟……你就当坐在棉花堆子上就行了。”
这句话春芳听懂了,这才松了口气,又好奇地用手摁了摁,“原来是棉花堆啊,怪不得这么软和。”
章琬华唤来了女儿,“滢滢,这是小姑姑,叫姑姑。”
“姑姑。”滢滢怯生生地叫了一句,也好奇地打量着李春芳。
章琬华拉着女儿坐下,关切地问道:“春芳啊,你怎么来了?没听你哥收到家里来的信啊,你这该不会是偷偷跑出来的吧?”
没想到一下子就被嫂子戳中了心事,春芳的眼圈渐渐红了。“嫂子,我是没办法了,才从李家沟逃出来,投奔你们。你知道吗,娘她鬼迷了心窍了,收了人家的彩礼,非要把我说给一个隔壁桃花村的万元户。那男人头先死了老婆,还带着三个孩子,都是女孩,他老婆就是三年连着生了三个丫头,在生第三个的时候损了元气才没了的。可他还想生儿子,就找人说媒。这两年不是政策好么?他把家里的一亩田给挖成了水塘,养了鳖了。一开始村里的人都笑话他,谁知道这城里人就爱吃鳖,他高价卖给城里,不到两年就富起来了。在村里盖了六间大瓦房,还准备学城里人的样子起个两层小楼。娘这两年都在跟人说媒,也不知谁说的我生辰八字宜男,那万元户就瞧上我了,给了娘二百块钱,粮票还有肉票,又给了一头猪,她就同意了……”
“我从哥给寄信的信封上,抄下了这个地址,就求着正好要来南方的老乡带我来了。”说着,小芳哭着捂起脸来。
在李家沟的时候,章琬华就受够了那边重男轻女的风气,听到小芳这样说,心里也十分不是滋味。
章琬华安慰了她一番,快到中午的时候,李岩回来了。
听了妹妹的哭诉,李岩也来了气。
“妈也真是的,怎么这么糊涂?我不是也给家里寄钱了吗,怎么还见钱眼开的?爸呢,也不拦着?”
小芳抽抽搭搭地道:“爸本来是不同意的,说跟卖闺女似的,丢不起老脸。可你也知道,咱妈那个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性子,以前你在的时候,还能和爸镇镇她;现在你不在家了,二哥根本镇不住。后来那万元户特地来咱家了,邻居有人看见就说,咱家有福气,先出了个有文化去外省念书的儿子,又找了个好女婿。爸是个爱面子的,总觉得之前因为嫂子生了女儿的事,觉得脸上无光;被人这么一抬举,就也闷不吱声地默认了。”
小芳擦了擦眼泪,拽拽李岩的袖子,“哥,我不想嫁给那个老鳏夫。我一想到他前妻,就觉得那就我以后的下场,我不想去过那种生孩子,生了女孩就继续生;女儿长大了继续辍学嫁人生孩子的生活。你以前说的对,女孩子也要念书,念书才有出路。我也想像你和嫂子一样,去学堂里念书,将来走出大山有出息。”
李岩心疼地摸了摸妹妹的头,“放心,哥不会放着你不管的。过两天就陪你回家,把彩礼给那个人退了去,再把你安顿好。”
小芳却摇摇头,死活都不愿意跟李岩回去,“我不回去,我一回去,等你一走,妈指不定哪天一犯糊涂,就又把我胡乱嫁给谁了。哥,我留在这里帮你和嫂子洗衣做饭带孩子吧,要不去工厂?我会做衣服、做手工,只要不让我回去,干啥都行。”
李岩和章琬华面面相觑,犯了难。
晚上,等春芳和滢滢都睡了,夫妻二人说起了悄悄话。
“小芳的事你怎么打算?”
“回去把那门亲事退了,然后给她重新安排上学。”
“那会不会真如她所说,你一走,妈就又动念头?”
“放心,我都打算好了。我回去就跟妈说,在小海毕业前,要是她再敢自作主张把小芳嫁出去,这个家我就再也不回了,以后小海考上大学需要学费什么的也别找我。我妈了解我的性子,说一不二,不会再打小芳的主意。”
听了李岩的话,章琬华稍稍放下心来。
收留了小芳在这里住几天,又带着她在杭州转了一转,小芳才恋恋不舍地跟着李岩回了老家。
火车路途遥远,一来一回的,暑假也过去快一个月了。
“怎么样?都安排妥当了?”
李岩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我逼着妈让她把彩礼还给了那个人,妈一开始不肯,说花了。以我对她的了解,怎么可能呢?最后被我从以前我们那屋的床底下一双鞋的袜子里给翻了出来。嘿,都快发霉了!不是我不想掏这个彩礼,不让她长这个教训,不承认自己这个错误,往后还得祸害小海和小芳。本身就应该她去还。妈见我把东西找出来后,也没法子了,只得让媒婆去退还彩礼。你猜怎么着?那养鳖的竟然不同意。”
“那怎么办?”章琬华流露出了紧张的神色。
李岩神秘笑笑,“要不怎么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呢。那养鳖的起先认为我们家好欺负,我爸也不是书记了,大海年纪还小,家里没个能顶事儿的。于是就想耍赖把小芳娶过门。他没想到我会回来。那人在城里见过世面,我故意买了好酒又拎了礼上门,算作我家先提出退亲的赔礼道歉。他一见我手里这些东西,还有我的衣服皮带,就不嚷嚷了。我又搬出了法律与他说,若要是旁人,不一定能镇得住。可这就是博弈,气势上不能输。后来,他便灰溜溜地乖乖收了退礼,作罢了。”
回来后,李岩重又投入到新的生产中。小厂的规模倒是扩大了不少,但他深知在浙江,小商品类、服装类才是未来发财的趋势。于是便打起了服装轻工业的主意。章琬华进了重点高中当老师,李岩的事业蒸蒸日上,滢滢也上幼儿园了,小两口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章琬华教的英语,带的高一学生,并未做班主任,上班也就稍许轻松些。路过水果摊,想起滢滢爱吃秋梨,于是便买了一些,又顺带买了些菜。刚到大院门口,就见街道刘大姐扇着大蒲扇子几步走了过来,拦住了她,“小章小章!你们家来人了!”
“谁?”章琬华下了自行车。
刘大姐一努嘴,“说是你们家亲戚。”刘大姐凑近压低了声音道,“我好心提醒你啊,一看就不是省油的灯。”
第33章 知青岁月(22)
章琬华蹙了蹙眉; 心生疑惑。家里杭州的亲戚也就那么几个,就算是来走动; 也应当去保椒路那边找爸妈啊; 怎么会到这个地址来?正疑惑着; 就见路那边走过来几个人; 打头的一个万分眼熟,章琬华定睛一看,不由惊讶地叫出声来,“妈; 您怎么来了?”
王秀花一见章琬华立马不高兴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土; “你咋这么迟才回来?俺都在风口坐了一下午了!”
“您……您过来怎么也不提前写信跟我们说一声,我跟李岩也好去火车站接您。”章琬华在心里感慨: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 小芳也是闷不吱声就抛来了。
“呀; 写啥写?贴邮票不得花钱呀!八分钱哩!这俺儿子家,难道当娘的来看看也不行?你一个当媳妇儿的管得还挺宽!还愣在这里干什么,不赶快领我们进去!”王秀花趾高气昂; 语气很有几分嚣张。
章琬华这才看到跟在她身后的人; 一个她认得,是李岩的大伯母,后面还跟着一个高个儿看起来傻乎乎的小伙子; 一个畏畏缩缩低着头看起来和春芳差不多大的小姑娘,好像也有点印象,似乎是李岩的堂弟堂妹。
章琬华恍然大悟; 难怪婆婆刚刚说话的语气那个样,以前李岩说起过,这个婆婆一辈子都在跟大伯母这个妯娌斗。偏偏大伯母是个看起来憨厚,其实很有心眼的,因此王秀花每次跟她斗都不占上风。好容易自己的儿子有出息了,那还不得趁机威风威风?
果然,打一进院子门开始,王秀花和大伯母一家便发出了啧啧赞叹,“呀,这院子可够大的。这得好几间瓦房吧?怪不得小芳说你们这里住得好吃得好。啧啧啧,就是这个小院儿收拾得不怎么样,连个鸡窝都没有,种得这是什么东西?花花草草的又不能吃,还不如种点大葱来得实惠。”
章琬华淡淡笑笑,也不理论,“妈,大妈,堂弟堂妹,进屋吧。”
一进了屋,一行人才更傻了眼。王秀花一会儿摸摸桌子,一会儿摸摸椅子,两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站了。最后站到了电冰箱旁,“这就是小芳说的能做出冰来的大衣柜吧?这得多少钱多少票换来的?啧啧,太不会过日子了,买这些有啥用?还不如省下钱来都给俺。”
说着,王秀花便回头剜了章琬华一眼,“真是娶了个不会过日子的败家娘们儿,俺儿子如今这么出息,先前又是供你上学,又是供你吃穿的,你倒好,当自个儿是个地主家千金了。怪不得那啥的时候一家子都被打倒了,难改资产阶级臭习性。”
章琬华心里窝着火,也不好当面发作,于是便将秋梨搁到桌子上,对王秀花道:“您和大妈先坐下吃点梨,我还得去趟幼儿园接滢滢回来。”
“啥园子?”
“幼儿园,就是给小孩在上小学前上的学校。”
王秀花面露嫌恶,“一个女娃娃,能识字就行了。上啥学?上学就上学,直接送到小学堂就得了,还上这啥园?不得多花钱?”
章琬华不想多理论,没好气地放下梨,“您先坐会儿,别乱走。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