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救世主-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快吃快吃!”杜芸忙不迭的夹了菜给要说话的杜柏和杜茵两个,这桌上的东西好吃,但来路可经不起推敲,因为这做饭的食材,其实都是来自杜芸的储物格子,要是说漏了,这事儿可就圆不回来了。
其实杜芸本来没打算拿出这么多鱼肉来加菜的,毕竟姥姥和自家娘亲对自己有什么,带了什么心里头有数的很,自己贸贸然的拿出一堆东西来,说不清来路不是。
但姥姥一说大舅舅他们都出去了的事儿,在哪儿的背影显得那么孤独冷清,要是亲闺女回来了,还只能吃点儿炒鸡蛋之类的菜甚至是素菜,那就更加凄凉了。
而自家娘亲在杜家的时候本就是压抑着性子呢,要是回家连顿顺心饭都吃不上,似乎也太可怜了些。
杜芸想到那凄凉的晚饭场景,身上忍不住抖了抖,然后决定冒一把险,堂而皇之的把鱼和肉从姥姥家的仓房里头拿出来,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直接做,具体的出处她们不问,自己就不说。
果然,母女两个都没问,也顺理成章的把鱼肉的功劳归功到了对方,形成了一个美妙的误会,让杜芸的心也放了下来。
不得不说,杜芸娘做饭的手艺没得挑,家常的炖鱼和炖菜,做的没有杜芸做的那么漂亮,滋味却是好得不得了。
杜芸虽然心中还提提着关于食材的事儿,筷子动作的速度却是一点儿都不慢,嫌弃直接用筷子夹太慢,索性直接舀了一大勺乱炖菜放到碗里头,就着碗直接吃。
饭不是大米饭,而是高粱米饭,一粒粒圆溜溜红艳艳的高粱米盛在碗里头,倒上一大勺色彩各异的乱炖菜,米粒又弹又甜,配上菜汤香气扑鼻,杜芸的肚子早已经咕咕叫了,在这一刻自然是大口的吃了起来。
别看桌上的五人只是女人和孩子,在如此的美食之前,吃起饭来可一点儿也不含糊,红红的高粱米饭配上好吃的炖鱼和乱炖菜,吃的别提多顺口了。几人一边儿听着杜芸娘说着从自己发小那打听来的消息,一边儿享用着美食,气氛出奇的好。
不知不觉,已经日落西山了,杜芸心情平静温和的躺在土炕上,听着姥姥和娘亲说着话,缓缓的沉入到了睡眠之中。
☆、第137章 吃饭看出的家庭观
在姥姥家的日子过得轻松又惬意,白天的时候,陪着姥姥做饭晒菜干,晚上的时候,听着妈妈和姥姥说话,逗弄姥姥家的小猫儿,然后找个机会去星舰上训练,回来了就睡觉,眨眼间两天就过去了。
“娘,我这就回去了,等大丫头成完亲回了门以后,我再来看你。”杜芸娘拉着孩子站在门口,看着满脸不舍的杜芸姥姥,如是说道。
“行,你回去注意着身子,啥事儿都别生气……”杜芸姥姥絮絮叨叨的说着已经叮嘱了许多遍的话,看着天色也确实不早了,这才放了杜芸娘他们离开。
“走,那边儿有桥,咱们从桥上走!”杜芸娘对着杜芸说道,这次往回走,时间提前了不少,主要是这次可舍不得再花八毛钱坐船了,毕竟八毛钱够吃好几天的苞米面粥,或者是一条子大半斤的肉了。
“好!”杜芸笑笑说道,主动接过了自家娘身后背的背篓。背篓很沉,里头放满了杜芸姥姥给他们带的吃的,杜芸把背篓背在身上以后,悄无声息的把里头的东西,都存在了自己的储物格子里头。
走回莲花河的路,可比去赶船的路要远多了,杜芸虽然没有了背篓的负累,身体素质也提升了不少,却也走的微微有些喘了,才回到了家里头。
“回来啦?”杜芸母女四人到家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的晚上了,眼瞅着她们回来了,杜芸三婶子端着碗啪嗒啪嗒的从厨房跑出来,笑呵呵的打招呼,还不忘了把碗底子里头剩下的苞米糊糊给喝了个一干二净。
“这才回来?吃饭了没?”杜芸爹爹见状从屋子里头走出来,见到杜芸身后背的背篓很沉的样子,连忙帮着卸下来。
“没吃呢,待会儿看看还有啥吃的吧。”杜芸娘看着外头的天色,今天吃饭的时候比平时早了得有一个小时,心中大概知道是咋回事儿了。
杜芸心中一叹,早吃饭这事儿,杜芸一猜就知道肯定是自家奶奶让的,因为这事儿其实根本就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自家娘亲要是赶不回来,他们没有啥损失,要是赶回来了却发现已经吃了饭了,按照原来的习惯,自家娘亲就只能捡着剩菜汤吃一口也就算了,倒是能省下一顿饭的口粮。
“孩儿他娘,我的饭还没吃完,要不你凑合吃一口?”杜芸爹爹是个老实疙瘩,在杜芸奶奶面前尤其的孝顺又老实,就算是杜芸娘受了委屈,他也是默默的承受着,私下里头想着补偿罢了,从来没有想过,能够反抗自家霸道的妈。
“爹,你吃去吧,没事儿的,正好明天又要给大哥做点心了,待会儿准备原料的时候,我在做一些就是了。”杜芸原本对于这个家并不了解,甚至说刚到这个家的时候,除了享受家庭的温暖以外,根本没有想过要了解家里头的每个人,或者是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
在对家里头的感情慢慢加深以后,杜芸才开始想要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个家的境况,却也只是想着让家里头的日子过得好一些,不要让自己被卖婚罢了。
这次到了姥姥家以后,发现在家里头沉默寡言的娘亲,竟然是一个那么鲜活的人,以前一直蒙在自己眼前的一层纱,才仿佛忽然被揭开了似的,在杜芸的眼睛里头透亮起来。
每个家庭成员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有深意的,奶奶把晚饭提前,最主要是一种习惯,有习惯性省粮食的原因在,也有给刚回娘家的娘亲下马威的意思在。
奶奶想要传达的意思很简单,别看你回娘家是娇客,到了我的地方,你就是个儿媳妇,想吃饭可以,但得按照我的意思来。而吃个半饱甚至是饿上一顿,就是当婆婆的给儿媳妇的一个警示。
三婶子抱着碗跑出来,在杜芸的印象中是第一次,显见着是通风报信来的,往日里头自家娘亲回来,除了爹爹以外,其他人可都是眼皮不撩一下的。就算是撩眼皮,也只是盯着自家娘亲带回来的东西,从来没有人关心过娘亲吃饭了没。
除了爹爹,自家爹爹迟迟不肯吃饭的原因,就是为了给娘亲留下半碗饭,这也是曾经家里头发生过无数次的事儿。
不过每次自家娘亲吃了爹爹留的饭,之后奶奶就更不给娘亲好脸色,娘亲要是不吃这饭,从锅底舀点儿糊糊喝,基本上就跟只喝点儿凉水充饥差不多罢了。
至于像杜芸说的做新饭,那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儿。
“做新的?不用不用了……”饶是杜芸娘再怎么爽朗的性子,再怎么坚强的心,几十年如一日的软刀子磨下来,也已经被磨得不像样子了。听到杜芸做新饭的话,第一反应不是赞成,反而是想要凑合凑合算了。
“娘,你不饿我可还饿着呢!要是肚子饿没力气,明天大哥少东家的订单我可交不出来!”杜芸拉着自家娘亲往屋里头走,一边走一边儿大声说道,成功的堵住了自家娘亲的嘴,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传到了奶奶的耳朵里头。
杜芸心中明白,婆媳是天敌,这奶奶和娘亲婆媳之间关系的事儿,杜芸自己可以不掺乎。但是自己现在长大了,还想用吃饭之类的事儿拿捏自家娘亲,那就不行。
“你们也知道回来!”杜芸奶奶听了杜芸的话,果然就不高兴了,气哼哼的说道,把筷子往碗上使劲一放,发出闷闷的叮一声。
“奶,我当然得回来了,不得赚钱好好孝敬你老人家呢么!”杜芸丝毫不把奶奶的怒气放在心上,她不过是高压掌控了家里头那么多年,一时之间不容许有人质疑她的权威罢了。
“哼!”杜芸奶奶哼了一声转过身子,对于杜芸说的话心中觉得没错,却又觉得被卷了面子不开心,索性不理她。
“咱们这软糕啊,我还得好好的做,这个月咱们就能拿到七百多块钱呢,刨掉了成本咋地也有好几百的收入,要是干好了这活儿能一直留在咱们家,可不得发达了呀!”杜芸才不管自家奶奶什么反应呢,看着锅里头丁点儿吃食都没留,便索性一边儿说着话,一边儿开始琢磨着晚上吃什么了。
“嗯。”杜芸奶奶犹豫了半晌,还是被杜芸说动了心,闷闷的嗯了一声,低头继续喝起糊糊来,算是不管杜芸做饭的这茬了。
☆、第138章 婆媳还是分开的好
厨房里头蒸腾着热气,杜芸在大锅前头忙碌着。刚才奶奶他们吃饭的时候,杜芸几句话的功夫争取到了给自家娘亲新做饭的权益,这时候就开始做饭了。
只是,杜芸奶奶站在门外的屋檐底下看着杜芸和杜芝的动作,目光锐利犹如实质一般的盯着她们拿材料得样子,让杜芸有些无语的苦笑不已。
“奶,你还要再吃点儿不?”杜芸看着自家奶奶紧紧盯着自己拿面袋子的手,仿佛多舀一碗苞米面儿就像是挖了她的心似的,忍不住开口问道。
“我不忒饿的,你们做你们做!”杜芸奶奶摆摆手如是说道,却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
“唉!”杜芸在心中一叹,想着还是给奶奶带上点儿吧,便又从原本打算合拢的面袋子里头,舀出了半碗面来。
杜芸奶奶看着,眼角就是一抽抽,连脸上的皱纹,似乎都往下耷拉了一点儿似的。杜芸手上动作飞快,精神力却一直观察着奶奶,从这动作很容易就能看出来,杜芸奶奶此刻的心情纠结极了,恨不能从面盆子里头抢一碗面回来。
杜芸看到这样为了生计精打细算的奶奶,原本对她有些埋怨的心思,又淡了些许。
自家娘亲不容易,嫁到了杜家以后没多久,就赶上了杜家的败落,从此节衣缩食在奶奶的威压之下大气儿都不敢出一下,硬是把爽朗的性子压成了闷葫芦,让杜芸心疼的不行。
但自家奶奶,就容易了么?杜芸一边儿舀面做着自己四口人的晚饭,一边儿思考着这个问题。娘亲嫁过来的时候只是儿媳妇罢了,作为当家女主人的奶奶,在那时收到的压力更大吧?
对内家产顷刻之间化为乌有,对外债台高筑无处诉苦,上头老人性命垂危,下头孩子们嗷嗷待哺,这样的重担全都压在了奶奶和爷爷的头上。到底得有多大的坚强和毅力,才能让奶奶挺过了那段时光,到底得有多么苛待自己,才能从那样让人绝望的境地里一步步的走出来,走到现在这样的状况?
杜芸心疼自家娘亲,也心疼奶奶,想要让两个疼爱自己的女人,都欢欢喜喜的过日子。但几十年的习惯,并不是能够说改就改的,就比方说奶奶不让娘亲吃饭这事儿,再比如说奶奶下意识的想让自己少放点儿面的心态。
杜芸下意识的摇了摇头,把这复杂的问题扔到一边儿,专心的搓弄起手里头的面团。这一路走回家来,让杜芸的体力消耗了不少,杜芸只觉得自己的肚子空的不行,一定得好好吃上一顿才能补回来。
不过在奶奶犹如实质的监视目光之下,杜芸想要在晚饭里头放鸡蛋啊肉啊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索性就烙点儿小饼子好了。就着做点心的原料,弄了些压碎的鲜苞米粒儿,再把窝瓜之类的菜蔬擦成了丝儿,一起和成了面糊糊,准备摊成薄薄的饼子。
杜家很少做肉,也很少炒菜,铁质的大锅里头连点儿油花儿都没有。杜芸用一小片儿纱布沾了点儿荤油擦在铁锅上,然后舀了一大勺面糊糊倒了进去。
嗤啦嗤啦的热气慢慢的蒸腾着,杜芸手上拿了个不大的木柄板子在锅底那么一旋,稀糊糊的面糊糊就被推开了。
不一会儿的功夫,香味儿就从锅底飘开了,淡淡的玉米香混合着蔬菜香,渐渐的从厨房里头蒸腾开来,站在厨房门口的杜芸奶奶,忍不住深深的吸了口气,刚刚填了一半儿稀米糊糊的肚子,似乎又开始咕咕的叫了起来。
杜芸奶奶有些尴尬的别过头去,脸上的表情微微松动了些,刚刚想要张口说什么,又闭上了嘴,只是眼神变得有些茫然。
在外头跑着玩儿的孩子们,一个个的也都不跑了,扒在了厨房的窗台上,一溜儿黑压压的小脑袋看着锅里头渐渐变得金黄的薄薄的饼子,忍不住的流口水。
“姐,啥时候能吃饭?”杜茵是年纪最小的,也是跟杜芸最亲的,她踩着窗台底下的大石头,还要踮着脚才能看得到厨房里头的情况,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说道。
“等下就好!”杜芸看着杜茵因为期待而变得红扑扑的小脸儿,杜芸的心情也变得好起来,手下的动作加快起来,转眼间一张一张金黄的薄薄的煎饼就出锅儿了。
一大摞金黄的煎饼被端上桌子,桌边坐的自然就是杜芸娘、杜柏和杜茵这三个没吃饭的人,加上杜芸这个做饭的,小炕桌都还没坐满呢。
“奶,你也吃吃看!”杜芸眼看着站在东屋门口的几个已经吃过饭的弟弟妹妹们吸溜着口水,再看看坐在自己屋里头炕头上,盘着腿闭着眼不知道想什么的自家奶奶,杜芸又端出一小摞煎饼来,放到了奶奶身边儿。
“嗯,知道了。”杜芸奶奶嗯了一声,缓缓睁开了眼睛,看着杜芸放在自己身边儿的煎饼,一小碟大酱,还细心的配了切成条的黄瓜和大葱,脸色微微一缓。
“吃吧。”杜芸奶奶挥了挥手让杜芸离开,又看了看围了一圈儿的孙子孙女们,看着他们一个个瘦骨伶仃的咽着口水的样子,忍不住心中一软,自己拿起一张饼来,其余的让他们分了吃了。
杜芸这时候已经回到了自己屋子里头,盘腿儿坐在炕上,用烙的金黄的饼子抹上酱汁又卷了大葱和黄瓜,轻轻的咬上一口,只觉得齿颊留香。顿时连心情都好起来了。
抬头看着自家颇有些战战兢兢的吃着饭的娘亲,再想想在姥姥家的时候,吃饭吃的红光满面的娘亲,杜芸的心里头渐渐的浮起了一个念头。
既然自家奶奶和自家娘亲在一个屋檐底下总是不好相处,又没法说出谁对谁错来的话,那么索性就分开住好了。近的臭远的香,不在一个锅里头吃饭,平日里头也不天天碰头,没准儿就能消停下来了呢。
看来,赚大钱盖新房子,这事儿得抓紧办了!
☆、第139章 第一次去县里购物
第二天早上,杜芝和杜芸早早的就起了床,洗漱以后匆匆的做完早饭,便开始了新一批点心的制作。
对于杜芸来说,这点心做的已经驾轻就熟了,耗费的时间也缩短了不少,杜芝虽然开始时候只是打打下手而已,不怎么会做点心,看过这两三回以后,也开始能帮忙了。
“姐,等下午大哥回来了,咱们明天跟着一起去县里吧。”杜芸一边儿做着点心,一边儿跟杜芝聊天,暗搓搓的想要说服杜芝去县里头一趟。
“这么忙,去县里头干啥?”杜芝听到杜芸的说法,倒是没有急着反驳,反而是认真的看着杜芸,想要知道她的想法。
“去逛逛嘛,我这么长时间还没去过县里呢,而且据说县里头卖的东西可多了,我想去看看……”杜芸心中想另有其事,但又不能拿出来说服自家姐姐,索性耍起赖来。
杜芸心中想的是自家姐姐的嫁妆现在备了不少了,但嫁衣却还是只有当初用红色棉布做的一身袄子罢了。即使杜芝很用心的做了自己的嫁衣,上头还别出心裁的绣了些图案上去,却也挡不住因为布料不好而产生的浓浓的穷酸气息。
杜芸去唐家的时候,看到唐家妈妈身上穿的青布旗袍,虽然那旗袍布料不是顶好,却也做的十分精致,熨烫的一丝褶子都没有。
在自己家都穿的这么讲究的人,杜芸虽然不了解唐家妈妈,但看着她的衣裳,还有经常抚平自己裙子上褶子的动作,就知道肯定是对着装有着大要求的。
原本杜芸觉得这个事儿不是什么事儿来的,看过了也就忘记了,等回到家里头猛地发现自家奶奶和自家娘亲因为一顿饭都能有各种矛盾的时候,杜芸猛地发现,自己之前忽略的东西,可能并不是像自己想的那么没用。
昨天晚上再想起这事儿的时候,杜芸回忆起唐家妈妈看自己衣服时候的眼神,亲切的笑容里头,带着淡淡的疏离,淡淡的嫌弃。那种热中带着冷和挑剔的眼神,让躺在炕上回忆的杜芸,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绝对不能让姐姐,因为一件衣裳,就落到跟娘亲一样尴尬的境地。不是看重面子、喜欢漂亮衣裳么?那就给姐姐买一件儿足以压得住所有人的衣裳给姐姐撑面子好了。
“还是……不要了吧?”杜芝都没怎么去过镇上,更何况是县里了,想到那未知的世界,杜芝还没走出去呢,就觉得自己的腿肚子有点儿转筋。
“姐,你就陪我去吧,我都没怎么去过县里头呢!”杜芸下定了决心不能让姐姐被婆婆嫌弃,自然就不会被姐姐这么小小声的抗议说服,又是撒娇又是耍赖的,终于在做完点心之前,成功的说服了杜芝跟她一起去县里。
当天下午,杜松就从县里头回来了,杜芸忙不迭的拉着自家大哥到僻静的角落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嗯,你做得对!”杜松在县里头的大铺子里头做工,每日里头察言观色的,对人性的理解不可谓不透彻,听到杜芸这么一说,马上就表示了对杜芸做法的肯定。
“到时候,我陪着你和大妹一起看看去。”杜松如是说道,在县里这么久了,杜松的眼界什么的自然比旁的村里人都高,想的也比旁的人都全面。
“好!”杜芸笑着点头,对于有一个这么上道的大哥,觉得轻松也幸福极了。
~~~~~~~~~~~~~~~~~~
第二天一大早,杜松便领着两个妹妹,提着一大篮子的点心上路了,因为去县里头需要的时间不短,索性跟家里头的人说,要过两天才回来。
“都要成亲了还往出跑。”杜芸奶奶虽然同意了他们出去的计划,对于杜芸想要往出跑的事儿,却也还是颇有些微词的。
走在路上的杜芸,却仿佛是放出了笼子的小鸟一样,欢快的在路上跑来跑去的,看着远处的云朵觉得可爱,看着近处的小草也觉得可爱。
“快别跑了,走到汽车站还要半小时呢,小心累了走不动。”杜松宠溺的看着欢快的像只小鸟的小妹妹,转头又看向兴奋的脸儿都红扑扑的大妹妹,只觉得自己这决定做的真是没错。
走到了公共汽车站的时候,路边上已经有几个人在等着了,眼瞅着有人挑着鸭蛋,有人拎着鸡和大鹅的等着坐公共汽车,杜芸觉得这场面实在是生动极了,有意思极了。
不一会儿,车就来了,是一辆很大很大的客车,跟杜芸当初在丧尸世界往港口开的时候弄到的那辆很像。
“上车了上车了!”售票员响亮的声音传过来,杜松带着杜芝和杜芸上了车。
“这……”杜芝上了车以后,看着这车厢里头整齐的座椅上,都套着布做的椅套,那布料甚至比自己身上穿的衣裳还要好一些,顿时就有些局促起来,生怕自己的衣裳把座套给弄脏了。
杜芸可就不管那么多了,眼看着前几排还有三个连在一起的空座位,忙不迭的冲过去占了位子,笑盈盈的招呼着杜松和杜芝赶紧过去。
坐在公共汽车上,开了窗子,呼啸而来的风吹在脸上实在是舒服极了,杜芸兴致勃勃的看着大路两旁飞驰而过的树木,或者是偶尔能够显露出一个边角的小河,觉得有趣极了。
每路过一个车站,杜松还会根据这车站的名字,讲出一大段关于这个地方的来历啊,风土人情啊,甚至还有些志怪故事,听得杜芝和杜芸两个大呼过瘾。
不知不觉的,两个小时就过去了,在售票员提示着县城到了的话音下,杜芸看到了一片建筑物正扑面而来。
这公共汽车站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有进城的,有出城的,还有卖苞米茶叶蛋的,空气中漂浮着食物的香气,让杜芸忍不住深深的吸了口气。
“这就是县城了?”杜芸腿脚利落的跳下车,看着这与村里截然不同的地方,眼睛闪亮亮的充满了期待。
“是啊。走,先去我店里,然后我请半天假,带你们好好逛逛!”杜松笑着说道,带着两个妹妹,大跨步的向县城中心走去。
☆、第140章 再见少东家展从文
杜松背了装着点心的筐子,带着两个妹妹出了公共汽车站以后,径自回到了自己干活的商铺里头。
杜芸站一栋三层小洋楼的门口,看着这栋漂亮的三层欧式建筑,只觉得是又气派又敞亮。
“哥,这就是你说的商铺?”杜芸看着眼前这小楼前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的,就知道这铺子里头的生意很不错。这么大的铺子,这么多的客人,杜芸实在是觉得商铺这个词儿说的太过谦虚了,这分明就是个小型的百货商场了。
“是,这就是展记!”杜松显然对于自己能在这么大的铺子里头做事十分的自豪,脸上带着笑说道。
“真大啊!”杜芸看着这小楼上头龙飞凤舞写着的牌匾,白色的楼体上,黑色的牌匾特别醒目,展记两个金字赫然在上头,忍不住微微笑着赞叹。
“走,咱们从后头进去。”杜松并没有让杜芸和杜芝两个从正门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