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捡来的夫君美颜盛世-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光回来了,以她从未预料过的方式回来。
岐王乘坐的马车非常豪华,比许安乐和齐光当年同乘过的马车还要豪华十倍。
在无数人的欢呼恭迎声中,岐王的马车停了下来,他在众多护卫的簇拥下下了马车。
一张俊秀姣美的面容,的确是齐光五疑,但他奢华的服饰鞋袜,只能是岐王孟云昭了。
许安乐呆呆的望着岐王,他头上戴着镶嵌着宝玉的紫金冠,身上穿着绣金线的万字滚花袍,腰间革带镶着玉石和珍珠,贵气逼人风流倜傥。
面对城门前恭候的众官员,岐王态度儒雅亲和,天然一段风流气度,又让人自惭形秽不敢接近。
许安乐瞧着齐光珍珠一样白皙的手指,还有他礼貌疏离的笑意,一颗心又酸又涩。
当着众人的面,岐王没和许安乐说什么,云先生和她还有秦归、桂圆略说了几句话。
秦归的震惊程度,远超许安乐,云先生在信上不曾提及,他之前猜着齐光也许是京城中的王公贵族子弟,没想到他竟然是九皇子。
这样一个身份地位容貌还有才华皆超绝的人,他到底拿什么和他争?
秦归想到许安乐,心念一动,整个人萎靡不振,好似枯木一般。他怔怔的望着簇拥在岐王身旁的人,以前的旧念头又浮了上来。
岐王身份如此尊贵,要迎娶一个商女为王妃谈何容易。
许安乐又是一个骄傲的性子,绝不能容忍为妾,与别的女人分享同一个男人。
若到了那时,他是不是有机会求得许安乐芳心。
秦归这样想着,目光不由落到了许安乐脸上,她此刻正在望着岐王,眼神中藏着一抹茫然,让他于心不忍,又盼着岐王早日迎娶许安乐了。
远处,许嘉树一直在人群中关注着许安乐。他本来打算等岐王的人到之后,凭着许安乐的眼神,从人群中找出齐光来,与他好好交流一番。
许安乐不曾提过她与齐光之间的过往,这不妨碍许嘉树将任何一个出现在她身边的人都当做假想妹夫考察。
在许嘉树看来,他的妹妹实在太天真无邪,不知人心险恶。
她将秦归和桂圆当做师兄弟,他没过两天就看出来秦归对妹妹似乎有几分心思。
怀着对妹妹认真负责的精神,许嘉树要考察妹妹身边每一个青年俊彦。
但这一观察,许嘉树顿时觉得有些不对,为何妹妹一直在看岐王,神情还有些哀婉。
他结合着之前妹妹向他打听九皇子消息的事,深以为此事很不简单。
岐王下马车与大家寒暄不到一刻的功夫,许嘉树心中脑补出了,岐王引诱妹妹又始乱终弃的行为,恨不得当场抓住他问个究竟。
还好许嘉树理智尚存,考虑到大庭广众之下,岐王地位非凡,他做出这样的事会给妹妹带来麻烦。
待岐王再次上马车,众人朝城中赶去时,许嘉树这才找到许安乐,头一句话就问:“妹妹,你实话实说,那岐王是不是骗过你,还有那个叫齐光的小子呢,在么没找你说话。”
许嘉树不开口时就是一个绮年玉貌的翩翩公子,一开口江湖气息暴露无遗。
许安乐见了孟云昭之后,正沉浸在忧思之中,被他这么一打岔,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她嗳了一声,无奈的扶额到:“哥,不是你想的那样,人多嘴杂,这事儿我们日后再说。”
许嘉树不是浑不讲理的人,他考虑到此时环境的确十分嘈杂,不适合谈话,颔首之后将此事记在心中。
许安乐见他不再追问,急忙岔开话题,做了个请的手势说:“哥,这位就是云先生,要不是他,我怕是早就葬身荒谷了。我这条命是云先生救的,脸上胭脂醉也是先生帮我除的。”
兄妹相认后,许安乐不止一次向许嘉树提过云先生还有秦归和桂圆的恩情,他将这些牢牢记在心上,待秦归和桂圆也着实不错。
如今亲眼见到云先生,许嘉树肃然起敬,抱拳行礼道:“大恩不言谢,在下天隐门许嘉树,日后云先生一声令下,许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云先生在京都待了半年,终于趁着岐王来封地的时机离开京城,又与两个弟子还有许安乐重逢,心中正是爽利,对许嘉树态度也好了起来。
“许少侠不必多礼,令妹足智多谋善良大方,也帮过老夫不少忙。说句不相称的话,老夫是将安乐当家中小辈看待的。”
“云先生……”
许安乐念了一声云先生,咬着唇感动的不知该说什么好。
她知道自己今天有些失态,云先生怕是已经看出来,特地用言语宽慰她。
哽了片刻后,许安乐转脸嗔了许嘉树一眼:“傻哥哥,云先生要你赴汤蹈火干嘛,你日后要多帮先生做事,先生心忧天下是一位非常可敬的神医。”
许嘉树傻傻一笑,毫不犹豫的接到:“那是自然,云先生救了妹妹一命就是救了我一命,我许嘉树绝不是忘恩负义之徒。”
几人说了会儿话,许安乐心情好了些,得知袁知州今天为岐王准备了接风洗尘宴,特地邀请了他们,连许嘉树都在受邀行列。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读者的支持呦
第61章 061 来自大舅哥的审判
灯火通明; 觥筹交错,舞乐飘扬,许安乐坐在席上; 耳畔欢声笑语心中只觉陌生。
去年云先生办了一场家宴全做践行,她喝了几杯薄酒; 醉了之后与齐光互白心迹,仿佛还是昨天的事儿。
一转眼半年过去了; 齐光摇身一变成了九皇子; 接风洗尘宴上,除了他们这一桌外,几乎全是生面孔。
宴会上女眷另坐一席,许安乐坐在男宾席上格外打眼,刚好他们这一桌离女眷席不远,两个衣着锦绣的少女时不时的朝她看过来。
对方看的次数多了; 许安乐也回看了过去; 认出她与两个姑娘似乎在普善寺中有一面之缘。
那两个少女好像也认出了她; 神情颇有几分惊讶,似是不知她为何能参加岐王的接风洗尘宴。
老是被人打量; 许安乐别别扭扭的; 侧耳问许嘉树道:“哥哥; 你知道那边看我的少女,是谁府上的么?”
许嘉树耳力目力过人,又下意识的护着妹妹,两个少女频频看向许嘉树后; 他也留心听了她们的谈话。
如今听妹妹问,许嘉树压低声音道:“这两个是知事通判陆商英府上小姐,你可曾与她们闹过嫌隙?”
许安乐微微摇头,轻声说:“我才不和谁闹矛盾呢。”
听她这么说,许嘉树放下心来。
宴会上,岐王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他又换了一身奢华的衣裳,发冠则换成了轻便的玉冠,众人轮番向他敬酒,他几乎没喝过,唇角噙着淡淡的笑意。
在宴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岐王提前离席,在他离去之后,大堂中气氛陡然变得热闹起来,许安乐心中更却空落落的。
她惆怅了好一会儿,裴玉突然出现在他们桌前,恭敬的请她出去一趟。
许安乐面上浮出笑靥,跟大家说了一句失陪后,就跟着走了出去。
她走后没多久,许嘉树就离开了,秦归想到那日被许嘉树堵住审问的情形,瞬间猜到了他打算做什么。
宴会在岐王府中举办,这是由上任王爷的府邸扩建的,府中亭台楼榭相连,景色十分幽美。
裴玉将许安乐带到花园中后离开,孟云昭站在月下,清风吹拂衣袂翻飞,好似神仙中人一般。
许安乐深呼吸之后,两手握着拳头朝孟云昭走去,还有数米距离时,他蓦然回首朝她微微一笑:“你来了,安乐。”
一声熟悉的安乐,让许安乐鼻子一算停住了脚步,她垂了眼眸闷闷的说:“原来你是九皇子,怪不得……”
怪不得的事实在太多,许安乐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能将两个拳头捏的更紧了一些。
孟云昭缓步朝许安乐走去,白皙如玉的面庞上透着一抹绯红:“安乐,是我的错,我不该瞒你到现在。但我实在不知该怎么与你提起,京城的事太复杂,我怕你担忧,又怕不能回来见你。”
“可是,你越是不提,我越是担心你。”
许安乐猛然抬头,说了这样的话,孟云昭心中歉意更浓了,他从怀中取出一个针脚粗陋的荷包,珍重万分的捧在手上:“你送我的平安符很灵验,安乐,我平安回来了。再过一年,我就正式向你兄长提亲。”
他一手捧着荷包,另一只手要去摸许安乐的脸颊,一个黑影突然掠了过来,怒斥道:“登徒子,不准对我妹妹无礼。”
“……”
约会之际,兄长从天而降,什么旖旎气氛都没了,许安乐一脸尴尬的看着怒气冲冲的许嘉树,还有愣在原地的孟云昭。
“哥,你怎么……”
许安乐都不知该说什么了,总不能问,你怎么躲在暗处看我们约会。
倾诉衷情时被人打算,孟云昭也没生气,反而纡尊降贵朝许嘉树一礼:“齐光见过兄长,素闻兄长侠肝义胆快意恩仇,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许嘉树一听岐王自称齐光,哪儿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直接解下腰中佩剑扔到一边,喝到:“好哇,原来你就是骗了我妹妹的齐光。莫说你是九皇子,就算你是天王老子也不能欺负我妹妹。”
“兄长误会了,其实——”
“谁是你兄长,是男人的先打一架。”
许安乐终于明白,为什么许嘉树刚才要将剑给扔掉了,原来是为了公平的打上一架。
“哥,你能先听我一句么?”
她无奈的劝着,奈何许嘉树步步紧逼。
孟云昭之前也在信中了解过一些许嘉树的脾气,知道他平生最看不惯薄幸男儿,同样也讨厌唯唯诺诺的男子。
于是干脆利落的与未来大舅哥交起了手,月下约会转眼变成了全武行,许安乐只能退后一步,看着两人拳脚往来。
许嘉树和孟云昭武功都十分出色,两人都能称得上天纵奇才,在同龄人中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但相比闯荡江湖多年的许嘉树,孟云昭之前曾伤过身体,又缺了一些江湖经验,两人在过了近百招之后,他明显落了下风。
孟云昭没想到一个皇子功夫竟然如此厉害,竟不全是花架子,招式灵活且不阴损。
以武会友,由功夫看人品,许嘉树在结结实实的揍了孟云昭几拳后收了手,对孟云昭倒是不那么讨厌了。
虽然不讨厌,但许嘉树仍不愿意这个家伙再三欺骗妹妹。
“妹妹,你莫要和这个金玉其外的人在一起,哥哥为你找一个武功更高的人。”
孟云昭对许嘉树是非常尊敬的,但未来大舅哥要替别人挖他墙角,这就不能忍了,他一本正经道:“兄长,您也许能找到武功比我高的人,但绝对找不到比我长的好看,又对安乐一往情深的人了。”
他这话说的极不要脸又理所当然,许安乐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打圆场道:“哥,您太冲动了,之前没和你提我与齐光的关系是我的错。但感情这事儿,没什么对错,我也不是容易上当的人。如果齐光他以后骗了我,您就替我揍得他下了床可好?”
孟云昭委屈的看向许安乐,被她瞪了一眼后,认真的保持微笑。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许嘉树大胆的试了孟云昭一番,见他的确没什么骄奢之气,对妹妹也无轻慢之心,连带对他也透着尊敬,也没再苛求下去。
莫说他只是兄长,纵然是做父母的,也没办法在儿女婚事上强行逼迫。
这一番闹腾之后,许安乐和孟云昭的关系算是过了明路,两人随后再约会,许嘉树看在眼里气在心中又不能说什么。
在他眼里,妹妹自然是一千个好一万个好,天上神仙也能配得上。
但他担心以后妹妹嫁到皇室里,被妯娌欺负,于是决定回去继承天隐门,努力做生意,一定要成为妹妹的强大后盾。
许嘉树辞行时,许安乐心中十分不舍,他再三保证继承天隐门之后就带着门中弟子来看她,她才没那么难受。
孟云昭在岐州待了不过半年,又被陛下几道诏书传了回去。
他走之后,许嘉树担心许安乐安危,又第一时间赶了回来。
许安乐原以为,孟云昭这次跟上次一样,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就回岐州的,谁知一转眼一年半过去了,他一直没回岐州的意思,信中也只是告诉她一切都好让她莫要担心。
孟云昭越是这样说,许安乐就越是担心。
她生意越做越大,这也多亏孟云昭手下势力以及天隐门的帮助。这个年代最难的其实不是做生意,而是被地头蛇欺压,运送货物的时候被人打劫。
有天隐门和孟云昭在,这两个最大的难题都迎刃而解了。
唯一让许安乐苦恼的,便是孟云昭一走就是一年半,京都局势变换风云莫测。
她提出到京城中看孟云昭,不止他拒绝,连许嘉树都不同意,这让许安乐愈发不安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就要完本了~~~~
第62章 062 大结局
许安乐的不安; 在陛下病重的消息传来后达到了顶峰。
紧接着京城那边又传来了陛下立九皇子为太子的消息,许安乐还没来得及震惊,陛下驾崩的消息短短三天之内传遍大江南北。
按常理说; 陛下驾崩之后,应当由太子继位; 谁知四皇子突然发动宫变,宣称陛下是九皇子下du害死的; 立太子的诏书是九皇子逼迫着陛下伪造的。
四皇子为人谦和如玉; 礼贤下士,在朝野中风评极好,他突然发动宫变,又往九皇子头上扣了谋反的罪名,一时间竟无人敢提出质疑。
京城发生的事,许安乐远在岐州; 最快也要过上几天才能传到她耳中。
许安乐心急如焚; 食不下咽; 深切担忧着孟云昭的安危。
好在支持四皇子的呼声虽高,但虎符大半在九皇子手中拿着; 他又有西南军鼎力支持; 未必会输给四皇子。
谁承想四皇子为了皇位; 竟然与异族相勾结,将重要军事信息透露给异族,又主动给对方提供武器和粮草。
异族伺机而动,一面攻打大周; 一面借兵给四皇子。
朝廷动荡,之前残余的叛党欲孽也伺机而动,短短一个月时间,大周战火四起,叛党四处征收壮丁,百姓生活困苦不安。
四皇子叛乱之后,许安乐才知道了一些她以前不知道的消息,原来他的侧妃沈扬灵,就是那个曾在普善寺中求签的京中女子,她是算计九皇子不成才嫁给四皇子为侧妃的。
当初惊鸿一瞥,还闹了稍许不愉快,谁知她们后来不曾谋面,却又有着这样奇怪的渊源。
国难当头,许安乐当机立断,暂停各地许记杂货铺生意,将囤积的粮食布帛等,大部分捐给九皇子的军队,剩下的则拿来赈灾。
许安乐大公无私的行为,让百姓交口称赞,受过她帮助的人都称她为许大善人。
在她的建议下,军队尽量保障着辖区内百姓的正常农耕活动,以免来年粮食紧缺发生饥荒。
战乱四起时,许安乐才意识到和平究竟有多珍贵,她迫切盼望着天下早日恢复太平,也盼望着孟云昭能早日归来。
为了动摇军心,四皇子党一直散播着孟云昭已死的消息,每次听到这些消息,许安乐都会产生强烈忧虑。
异族入侵,国家蒙难,民不聊生,江湖人士也难独善其身。
在天隐门的带动下,许多武林人士投身到战场中去,只求早日结束战乱,重归太平生活。
许安乐死守在岐州,与军民共进退,无论许嘉树如何劝,她都不愿离开。异族的入侵一次次被打退,烈士的鲜血也染红了战场。
纵然如此,也没有一个人萌生退意,军民一心众志成城,只为了守护大周边疆安危。
在最危急的时刻,孟云昭领兵前来支援,与西南军一起瓮中捉鳖,将异族军队彻底剿灭,对方至少十年之内无力再侵扰大周。
血流成好,尸体如山,异族被剿灭的同时,大周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直到这一场持续了几个昼夜的战斗结束后,许安乐终于再次见到孟云昭,他的铠甲上全是鲜血,脸上也是鲜血,唯有一双眼睛明亮如星。
他见到许安乐后,给了她一个带血的微笑,接着就因为脱力晕了过去。
许安乐又哭又笑,将孟云昭抱在怀中,眼泪大颗大颗的滚在他脸颊上,还是许嘉树看不过去,将他扛起来送到了云先生那里。
云先生给孟云昭诊断时,许安乐就在旁边抓着孟云昭的手守着,一颗心七上八下。
经检查之后,云先生得出结论,孟云昭没受什么大伤,只是累极脱力了而已。
他先是带着军队日夜兼程支援西南军,接着又在战场上熬了几天,军中士兵还有轮替休息的时候,只有孟云昭一直在战场上指挥全局和杀敌,能坚持到战争结束已经堪称奇迹了。
岐州大捷,成了本次战争的转折点,九皇子后方稳定之后,局势开始扭转。
四皇子为了夺取皇位,与异族勾结,同时污蔑太子篡位,靠着异族军队的支持发动叛乱,导致大周陷入战火之中。
他做的恶事公诸于众后,四皇子一党受到千夫所指,遭到百姓唾骂。
异族元气大伤,撤回老巢中,四皇子失去有力支持,又背负着叛臣贼子的罪名,支持他的人军心涣散。
在孟云昭强有力的打击下,四皇子手下军队先是有一小部分人投降,接着投降的人越来越对,局势彻底翻转了过了。
四皇子不见棺材不落泪,步步败退之后开始联络其它叛党,意图聚在一起,占领大周东南部为王。
孟云昭在众人的支持下登基为皇,改年号为景和,派朝中老将为主帅,带领年轻小将征讨叛军,绝不给四皇子孟云珞苟且偷安的机会。
在朝廷大军的紧逼下,四皇子残军且战且退,最后被逼到沿海一处弹丸之地。
在陛下驾崩两年后,四皇子被小将姚飞斩于马下,朝廷军收复被叛军占领的最后一块土地,战争终于结束,大周重归和平。
为了这一天,无数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孟云昭在战争结束之后,不但对有功之臣进行了封赏,同时也非常重视伤亡战士的抚恤。
许嘉树被封为卫国侯,许安乐被封为安和郡主,兄妹两人受封之后,没有因此骄傲自满,许安乐依然勤恳做生意,许嘉树则在努力恢复天隐门的荣光。
为了让百姓休养生息,孟云昭登基之后克勤克俭,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同时在各地推广新式农具,普及新型耕种方式。
吃水不忘挖井人,孟云昭推广新式农具时,不忘下令褒奖许安乐在农耕改良上的功绩。
在进行了一系列铺垫之后,孟云昭在众大臣再次请求充盈后宫之时,直接丢出了一个核爆级的消息,下诏立安和郡主为皇后,并由钦天监定下了婚期。
大臣中有人提出,安和郡主乃商贾出身,不足以母仪天下。孟云昭的亲信直接将许安乐的捐献记录拿出来,当着众人的面在金銮殿中念了出来。
有大臣提出安和郡主不懂琴棋书画,难为命妇统率,立马有农部大臣出列,将许安乐的功绩一桩桩的念了出来。
众大臣被说的哑口无言,孟云昭更是当众表明,皇后之位非安和郡主莫属。
新帝是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皇位,气势十分惊人,众大臣在孟云昭的强势之下,不敢再提出任何异议。
要知道九皇子在登基之前,身先士卒带着军中将士打了一场又一场胜战,在军中威望极高,深受百姓爱戴。
朝中大臣几经党羽之争后,权臣死的死,告老还乡的还乡,剩下的人早就掀不出什么风浪来。
一直在担忧妹妹被齐光拖成老姑娘的许嘉树又有了新的担忧,怕她入宫之后,被其他妃子欺负,于是带着妹妹进宫面圣,态度坚决的抗旨。
面对文武百官,孟云昭能能使出铁血手腕,镇压所有异议。
但面对大舅哥还有一脸尴尬的许安乐,他只能放下手段,小心赔不是,再三保证绝不纳妃。
偏偏许嘉树是个硬脾气的人,当初面对九皇子时,他说打就打,现在面对皇帝,也是撸起袖子就干,绝没半点含糊。
孟云昭好说歹说,最后直接写了一道绝不纳妃的圣旨,又用玉玺盖了章,又有许安乐在一旁说和,许嘉树这才勉强松了口。
说服了大舅哥之后,孟云昭命钦天监筹办起大婚仪式。
帝后大婚典礼,比孟云昭的继位典礼还要奢华,为了不耗费民脂民膏,举办典礼的所有费用都从他的私帑中出。
许嘉树为了给妹妹壮声势,不顾皇家婚礼风俗,强势的为许安乐准备了十里红妆。
许安乐心中感动,已无法用言语形容,作为回报,她决定提前为兄长存下娶妻的聘礼。
帝后大婚前夕,许嘉树入宫拉着准新郎进行了一番深刻的思想教育,要不是第二日还要举办婚礼,他大约会拉着孟云昭好好切磋一下,让他记住皇后不是好欺负的。
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
这场婚礼,孟云昭为许安乐做了许多变动,在举行仪式时,她没有用喜帕或者珠帘遮住脸,而是与他一起并肩接受百官及命妇的朝拜。
他曾承诺过的,他从未忘记,他没有承诺过的,也默默为她做了。
在经过繁琐的婚礼之后,许安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