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味记[封推]-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芸娘看袁世清能回转正常,她的心情也跟着开朗了很多。
    既然他要吃新鲜的菜式,那自己就做几道新鲜的给他吃就是了。
    新鲜的菜式难不住芸娘,她脑海内多的是,捡几道能做的做出来还不简单。
    芸娘做了两凉两热,刚好是两荤两素,每样都是以前没做过的,让赵春生给袁世清送了过去。
    最后芸娘又做了一道篮中乾坤。
    篮中乾坤,顾名思义肯定是有篮子的,而篮子里也是要有东西的。
    而这道菜的菜名是芸娘自己起的。这道菜以前有没有,她不知道。反正这菜是她自己想的,自己创造出来的,这里肯定没人会,算得新颖。
    说起这道菜,还破费功夫,所以芸娘放到最后来做。
    芸娘拿过巧花婶子做好的方形面皮,又拿过了一根洗干净,底部被切平的红萝卜。
    芸娘把面皮套在胡萝卜的底部做出一个篮子的造型,然后拿住胡萝卜的上部下油锅去炸。
    就这样一个个的中小火慢慢的炸,芸娘炸出了八个篮子形状的面皮出来,这就是篮中乾坤里面的篮子。
    接着芸娘又把面皮切下一条,用手捏住两端,慢慢放在了油锅内,先炸篮子提手弯曲的那一部分,等面皮定型后再把两端放入锅中去炸。
    面皮条整个放入锅中的后,芸娘迅速的用筷子把它调整成篮子提手的形状,然后夹了出来,炸了八个才算完成。
    这个过程要细致而又小心。
    油的温度要刚刚好,太小火炸不熟,大了颜色会发黑。然后炸的人也要特别的注意,不然会被油溅到。
    芸娘告诫的话月季都记在了心里,如何做,火候,她都记了下来。
    接着芸娘又把切成小块已经腌制好的鸡胸肉端了过来。
    锅内有少许的油,芸娘先把洋葱丁放进去炒热,然后把鸡胸脯肉放了进去翻炒。
    等鸡肉炒的差不多了。芸娘又把切好的青椒丁。红萝卜丁和煮熟的玉米粒撒了进去,翻炒了几下,加好了调料。盛了出来。
    盘子内,八个篮子已经摆好,芸娘用小勺把炒好的鸡肉慢慢的放在了篮子内。
    因为有菜蔬定,所以看上去颜色挺鲜艳的。
    均匀的放在了每个篮子后。芸娘又在每个篮子上摆放好炸制好的篮子把手。
    这样看上去,盘子内放着的就是一个个小花篮。篮子内有青色的青椒丁,有粉色的红萝卜定,有金色的玉米粒,有米色的鸡肉。颜色多彩,从小小的篮子口看去,让人目不暇接。
    最后等锅中的水开后芸娘放入少量的油和盐。焯下西兰花,把焯好的西兰花摆放在盘子周围点缀。又放了一些花瓣上去,即成。
    这道菜鸡肉滑嫩,菜蔬多变,面皮酥脆,搭配在一起吃不仅有营养,味道还特别的好,芸娘自己就很喜欢。
    等赵春生把菜送走后,芸娘看着月季做了一盘子她们自己吃,也为了让月季练手艺。
    “天天这么多好吃的,我可是胖了,前个俺家孩他爹还说呢,我这红光满面的,老脸上都快流出油了,一看就是没少吃好的。”
    王大娘边吃还边说着。
    呵呵,众人都笑了起来。
    “你们别笑啊,我说的可是真的,真是没少胖,这裤子都快穿不了了,俺家孩他爹可羡慕我了,说我成日吃好的,往后家里不用买油了,从我身上挤点就能做菜了。”
    王大娘这句话出,众人又跟着笑了起来。
    “胖还不好啊,胖了证明在这里没给气受,要是嫂子你真瘦了,我家大哥怕是该难受了。”
    巧花婶子说了一句,不过她心里也是赞同王大娘的话的,赵家给吃的真不错,从来没拿她们当外人,连她的气色都很好。
    她对于现在的日子挺满意的,婆婆身子骨不赖,能照顾家里,两个孩子都懂事听话,她还准备明年让儿子念私塾呢,在赵家这几年她也存下了不少,念几年还是能供的起的。
    唯一的不好就是家里没个男人照应门厅。
    想到这里,巧花婶子不由自主的往门口看了一眼,可门口空空的,什么都没有。
    她低下了头,脸上浮现了一丝的红晕,自从那次儿子生病,芸娘和赵春生去帮忙,不知道为什么她夜里无人时常会想起赵春生,觉得家里要是有个这样的男人支应着,那该多好啊,就是再辛苦她也愿意。
    呸!
    巧花婶子暗自呸了自己一口,自己想啥呢,咋大白天的就想起了男人,真是没羞。
    人家春生大哥现在日子过的这样好,赵家有新盖的房子,有地,有铺子,有银钱,要找个什么样的找不到,人家找个黄花的闺女多好,又年轻又好看,还能给他生孩子,哪是自己能比的,自己这样的咋能嫁人。
    想到这些巧花婶子脸又白了起来,定了定心神,又安心做事。
    芸娘没注意这么多,再说她也不是巧花婶子肚子里的蛔虫,也确实不知道巧花婶子的心思。
    反正家里最近出的事比较多,姥姥也没心思给舅舅相看了,舅舅乐得不提。
    老宅那边屋子快盖好了,估计十月前能全部弄利索。
    本来是不要这么长时间的,可庄头是个实在的,用料和做工都细致严格,讲究最好,进度虽然不够快,可活却做的非常好,赵家也很满意。
    赵春生送走了袁世清,第二日就到了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中秋节,在古代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
    节日一般都在秋收后,一年的收获,一年的辛苦,到了这日一般都会吃月饼赏月,算是对于一年的犒劳。
    八月十五这日是要祭月。赏月,吃月饼的。
    而祭月也是有讲究的,要女子祭拜。
    芸娘知道这里有句谚语叫:男不圆月,女不祭灶。
    女子不拜灶王爷,因为灶王爷是小白脸,怕他勾引女子,而男人不拜月。因为月神是女子。怕男子被她迷惑,闹的家中不和。
    当然很多的地方还有许多的讲究,不过赵家更喜欢的是一家团圆。无病无灾的。
    到了夜里,皓月初升,赵家的院子内摆了一张大桌子,桌子上有香烛。还放着芸娘做的月饼,还有西瓜、甜瓜、李子、葡萄等水果。
    银烛高燃。香烟缭绕,赵家的女子们由秦氏领头,在院子里当空祷拜。
    祭拜完了以后,众人各自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吃月饼的吃月饼,吃水果的吃水果,边吃边说边赏月。很是轻松自在。
    芸娘拿起了一块西瓜。
    西瓜被她切成了莲花形状,看上去像绿皮红心的莲花灯一样。非常好看,不过吃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不好啃,最后芸娘找了几把调羹,和月季还有栓子一起舀着吃了起来。
    “大姐,你这块比我这块吃着要甜。”
    栓子用调羹舀了芸娘手里的西瓜吃了一口。这样的日子他是最欢快的,他喜欢这样的气氛。
    “哈哈,都是一个西瓜切的,我的哪能比你的甜啊。”
    芸娘欢快的笑了起来,觉得现在这样真好,一家人闲来无事坐在一起,吃吃说说笑笑。特别的热闹。
    “你啊,你大姐手里就是拿个屁,你都得说是香的,啥都是你大姐的好。”
    秦氏说了孙子一句。
    “奶奶,人家吃东西呢,咱可不兴说这个。”
    栓子有些无语。他刚舀了一勺子大姐手里的西瓜瓤,现在让奶奶一说,他还怎么吃啊。
    “呵呵,我这说秃噜嘴了,说快了,不是屁,不是屁,不说了,你快吃吧。西瓜甜着呢。”
    秦氏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笑了两声掩饰过去。
    栓子无奈的看着自己的奶奶,又看了看手里的勺子,勺子上面一块沙瓤的西瓜,红彤彤的诱人,可他这是吃还是不吃呢?
    看着栓子那纠结的样子,众人都忍不住哈哈的笑了起来。
    “你这小子,你奶奶不过是说了你一句,这西瓜又不能真变成一个屁,有啥吃不下去的。不吃拿来我吃。”
    赵春生出面说儿子。
    栓子撇嘴,他知道西瓜不能变成个屁,只是心里有些不得劲,不过他也知道奶奶和爹都是说着玩的,又笑了开来,把西瓜放进嘴里,甜甜的西瓜汁顺着嗓子流了下去,真甜啊,栓子露出了满足的神色。
    “这小子。”
    赵春生笑了一声,他生怕儿子念了几天私塾就不知道谁是谁了,会学些臭毛病,嫌弃家人粗鲁,现在看来倒是不用担心了,栓子还是那个栓子,质朴善良,心并没有变。
    就这样赵家人,你一言,她一语的,说的好不热闹,直到满地狼藉,时至深夜,一个个才有些疲倦的散了,进屋去歇息。
    赵家热热闹闹的过了一个中秋节。
    中秋节过完就到了八月末,芸娘忙了起来,她让赵春生和林云飞都帮着她买东西,而她和月季则练起了点心。为美食节做着准备。
    两个人练了多次,她们练习出来的成果自然就进了赵家人的肚子内。
    每日厨房内的几个,赵家的堂屋内都会摆放着做好的点心,吃的众人到了正餐都吃不下饭。
    所幸芸娘和月季只是练了几日,熟练掌握后便不做了,不然这样下去可是会把人吃腻的。
   

  ☆、291章 兰花酥

她们练习结束也就到了正日子,九月初三美食节点心的比赛日。
    一大清早,芸娘和月季就收拾利索了,准备好了要准备的东西,在铺子内等着。
    陈致远赶着马车来了,他虽看上去和平日没什么区别,可仔细去看,却能看出他多原来多了一点点的拘谨。
    也许是因为他要和芸娘定亲了,有了名分,他再看芸娘感觉比以前更甚,也有些许的不好意思,也更在乎芸娘的看法。
    芸娘倒没多大的改变,感觉和以前差不多。
    打过招呼,上了马车,几人去了镇子。
    现在的天不热了,围观的人更多了,很多人不能进去,也会站在大门口,以便听到第一手消息。
    马车好不容易进去,芸娘找地方停好马车,往棚子走去。
    一路上有不少人对三人指点,当然打招呼的也很多,三人都一一回应。
    路过五号棚的时间,芸娘的脚顿了一下。
    五号棚是空的,是郑师傅的。
    上次还见他在这里做菜。
    哎!
    芸娘叹息一声,人生无常,继续往前走去。
    她的脚步很稳,神色未变,她不会再让郑师傅的死影响自己。
    到了棚子,芸娘三人例行检查了一遍。
    还好,并无不妥,芸娘需要的东西,林云飞也都准备的齐全。
    郑老爷子几人坐齐了,请的十位嘉宾也坐齐了。
    陈致远离开棚子,那个主持之人又出来了。
    他先是说了郑师傅离世的消息,表达了惋惜之情,然后开始说比赛的要求和规则。
    果然不出芸娘所料,这次要做的点心确实是两样。要求用不同的手法,两样点心要不同的种类。至于做什么,则不拘。
    因为已经猜到。所以芸娘的心很安然,等宣布比赛开始。她和月季二人不慌不忙的准备了起来。
    月季开始烧火,芸娘则把锅又洗了两遍,虽说已经有人洗过,可芸娘还是觉得自己洗过才放心。
    等洗干净后,芸娘往里面添了水进去。
    等水烧开的这段时间,芸娘开始弄里面的馅。
    她准备了粉色的地瓜,橘黄色的桔子,红色的野草莓。还有红豆沙和葡萄。
    等水开后,芸娘往里面加入了糖,然后慢慢的搅动。
    等开的差不多了,她又往里面加入了露珠粉。
    然后继续慢慢的搅动,小火慢慢煮开,要煮一刻钟左右。
    煮好的看上去是透亮的,稍微有些粘稠的感觉。
    芸娘拿过模具。
    这模具是定做的,每个都不大,有圆形,有心形。有梅花形,有贝壳型,还有树叶的形状。
    芸娘慢慢把煮好的汁液倒进模具内。
    不能倒满。倒二份之一的位置,她停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要等它凝固了。
    现在天气还不冷,自然凝固是很慢的。
    芸娘打开了一块厚被盖着的冰块。
    这冰块是林云飞准备的,现在的季节来说,是很难得的。
    因为有冰的人家,一般都在夏季用掉了,这是芸娘特意让林云飞留下来的。
    冰块不是很大,中间被掏空了,芸娘把模具放在了里面。这样能加快凝固。
    这边凝固的时间,芸娘和月季准备起了另外一道点心的材料。
    她要做的这道点心叫兰花酥。
    芸娘将面粉加青菜汁和熟猪油调成水油面。
    月季将面粉加入熟猪油调成油酥面。
    芸娘用水油面包入油酥面。水油面的用量要比油酥面稍微多点,然后擀成厚薄均匀的长方形坯皮。
    擀好后。将坯皮折叠成三层。
    折叠成三层以后,再擀制两次,最后擀成长方形坯皮,这样就是层层叠叠的了。
    用刀切去四周多余的部分,露出酥层。这样看上去就能精致很多。
    接着再切成五厘米左右见方的小块,一个能切四块。
    切好后,芸娘用快刀将酥皮三个角沿对角线从顶端向交叉点切进三分之二。
    芸娘放下刀,再将切开角的对角线用鸡蛋液粘牢,这样出来即成兰花酥生坯。
    生坯成型后,那边已经凝固的差不多了,芸娘把模具取出,把准备好的馅料依次放了进去,然后把剩余的汁液倒满模具,再放进冰中,等它再次凝固成型。
    做完这些,芸娘已经把锅内放油烧上了,芸娘看了看火候,差不多有四成热了。
    芸娘沿锅壁轻巧的放入兰花生坯,由于油温不高,兰花酥的生坯进去只是轻轻的滚动着。
    芸娘极有耐心,慢慢用微火浸炸透。
    生坯慢慢浮出油面,看上去层次非常清晰。
    芸娘满意的点头,用漏勺捞出,控了一下油,又拿过白纸慢慢的吸取油分,这样吃起来就不会用油腻的感觉。
    兰花酥的外层是白红,内层则是粉色,颜色淡淡,如美人面一般。
    芸娘把炸好的兰花酥装入盘中。
    装盆子也是有讲究的。
    兰花酥放的位置并不对称,却很有层次感。
    一个个按位置摆好,芸娘又做了兰花的花枝上去点缀,非常冲击人的视觉。
    最后芸娘将豆沙堆簇在花正中成花蕊,又撒上了白糖。
    “成了,就像一盘子花,比上次我们做的更好。”
    月季眼内闪过兴奋。
    芸娘点头,确实,以她的水平,能做成这样已经是完美的了。
    她抬头看了看前面,只有一个师傅送过去了点心在品尝。
    芸娘让月季把兰花酥放在了托盘上,然后她去看了一眼冰块内的水晶糕。
    还没有完全凝固,不急呢。芸娘笑了一下,又转回身。
    她端着托盘走到了前面。
    郑老爷子他们正在品尝的是六号棚里师傅做的玫瑰糕。
    看样子还不错。
    芸娘轻轻扬起嘴角,她也曾经想过做玫瑰糕,且她要做玫瑰糕的话。肯定要做成多种形状的,样式会很漂亮。
    只是她想到这比赛说不定就有做玫瑰糕,那样就和别人重复了。所以最后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果然。现在面前就出现了一份玫瑰糕,幸好她没做。
    玫瑰糕的色泽艳丽。口味清香绵和,得到了上等的好评。
    六号棚里的师傅带着喜意,转头看到芸娘他愣了一下,再看芸娘托盘里的糕点,他更愣了,这是花还是点心?他从来没有见过。
    这个花师傅就像她的姓氏一样,总是花样百出,做出新奇的东西。出尽风头。
    哎!
    他叹了一口气,这样的风头自己也想出啊,问题是要有那个本事才行。
    他离开回棚子,芸娘则把托盘端到了桌子上。
    郑老爷子几人对芸娘点头微笑。
    虽然他们不会偏颇芸娘,可对于芸娘还是挺友好的。
    再看芸娘呈上的点心,几人微微愣了一下。
    这是面点,他们都能看的出来,形状似花,名字应该好听,只是几人都没有见过。不知道是不是别的地方的特色糕点。
    “这是兰花酥,请各位前辈品尝。”
    芸娘主动报了名字。
    “不错。”
    郑老爷子点头,女子爱这些花啊草啊的。可无法否认的是,她们做出来的东西看上去更精致些,外表更美观些。
    其实品尝食物,不光光靠味觉,视觉冲击也很重要。
    一盘子食物,它的外形精美,眼睛看到,认可了,那吃起来会更加的享受。
    几人看过外形。闻过其香,这些没得说。都是上等,接着开始品尝。
    “酥香可口。确实不错,和面的时间,你怕不是传统的和面,定是加了些东西吧,吃起来口感非常细腻。”
    郑老爷子询问芸娘。
    “回老爷子,是的,和面的时间我加了一些熟猪油进去,这样能使口感更细腻柔和,更滑嫩一些。”
    芸娘并没有隐瞒,认真的回答了郑老爷子的问题。
    郑老爷子本以为芸娘不会作答,因为这可算做每个人的秘方,算是自己的手艺,没有那个会大庭广众之下说出。
    不过芸娘却说了,并没有藏私。
    “好。”
    郑老爷子神色间颇为欣赏。
    手艺好,菜式新奇,为人不自私,这个镇子上就需要这样的师傅,才能把美食发扬光大。
    王老爷子神色闪了两闪,满意的点了下头。
    这些人中,他的手艺只比郑老爷子略差,不过他的家底最薄。
    他的贫苦人家出身,为了练厨艺可是没少吃苦。所以对于民食比赛他是看重的,他心里更倾向于和他一样出身的师傅,因为他知道这些师傅不容易。
    刚开始的时间他对于芸娘的印象并不好。
    一则芸娘是女子,女子出风头,是他不喜的。
    再则芸娘是没有经过考核评选,由林知县保举的,他觉得芸娘并没有真本事,只是凭借着不错的样貌,过来混数的。
    他厌恶这样的人,可第一次芸娘拿了两个上等,这可不是作假的,其中就有自己的评价,她做的菜好,是货真价实的。
    但随即引发的事情又让他对芸娘有了不一样的评价,这评价有好有坏。
    第二次芸娘又拿了两个上等,并且做了孔雀开屏,让他吃惊。
    他以为芸娘是知县公子的妹妹,家世肯定不错,特意派人查了一下,一查他惊住了,芸娘的身世竟然那样坎坷,一切都是自己奋斗得来的。一路走来很不容易。
    他心内起了同情,对芸娘的印象也就好了起来,今日再见芸娘这样大方,他心里更是起了爱才之心,看芸娘更是顺眼起来。
   

  ☆、292章 水晶糕

王老爷子对芸娘的印象改观,看着芸娘顺眼,这些芸娘并不知道。即便是知道她也不会如何,她只要做好自己便好。
    兰花酥众人尝过都给了上等,芸娘大方的行礼,然后回转。
    她身后有人已经端了托盘过来。
    咦?那是萝卜糕。
    别说。他的萝卜糕做的真的还不错。
    糕看上洁白,质地非常柔软,吃起来口感软滑甘香,应该是鲜美的。
    芸娘暗自点头,这人糕点的手艺也还算不错。
    等她快走回自家棚子的时间,又看到一个师傅端着托盘慢腾腾的往前去。
    芸娘愣神了。
    这?
    这托盘内的糕点能让芸娘愣神可不简单。
    而让芸娘愣神的原因不是那糕点做的太好了,而是太、太一般了。
    他的做的应该是枣泥茯苓糕。
    从外形上还是能看出来的。
    可问题是,那糕点的形状别说精美了,连中等都评不上。
    茯苓糕颜色不够白,枣泥的分布也不均匀,盆子内的两块修的也不够齐整,这卖相首先来说,最多就是个中等了,怎么会这样?
    那个师傅看芸娘皱眉望着他托盘内的糕点,他的神色有些尴尬。
    他也想做好吃好看的点心啊,可问题是点心是他最不拿手的。比赛以前他是没有做过点心的。他不会!
    这枣泥茯苓糕他还是前段时间学的,学的时间短,所以做出来的样子不够好,可他已经尽力了,并且他会的就这一道,下一道点心还不知道在那里呢。他心里愁得慌。
    芸娘听着人群的悄声议论,明白过来。
    怪不得这美食赛要比赛一年,要比赛多样呢。是为了选全才。
    有的师傅只精通一门,比如有的精通凉菜。有的精通热菜,有的则精通糕点,有的做汤菜的手艺高超。
    可进京以后,上面要比试什么,事先并无人知晓,所以只能每样都考核,选一个样样精通的做民食掌门人,这样进京以后。不管是考什么,都不惧怕了。
    芸娘明白了这些,也算清楚了这比赛的目的,她也明白了,刚才那位师傅肯定是不精通糕点,也是呢,每个人都有些自己的擅长。就像自己,如果给自己鲍鱼,自己也是做不好的。自己不能做特别高规格的菜,比较精通家常。
    芸娘正在看她的水晶糕。那边那位枣泥茯苓糕的结果出来了,三样,两样中等。一样下等,算是极差的成绩,那位师傅有些垂头丧气,他算是出局了。
    芸娘知道了结果便不在理会,把凝固好的水晶糕端了出来。
    这水晶糕是她做冰皮月饼来的灵感,做出了这和现代不同的水晶糕。
    水晶糕从冰里拿出还冒着丝丝的凉气。夏日吃上一口肯定是透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