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谋-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听这话,汪四顿时没了脾气。
  乖乖坐上车辕,扯了缰绳,往城门行去。


第八百零四章 退

  卡口出,兵士瞪着滚圆的眼睛盯着所有过往的行人。
  汪四将车赶到跟前,笑道:“还请大人行个方便。”
  兵士唔了声,警惕的看着车厢。
  “里面是谁?”
  “是舍妹和大兄,”汪四笑着递上过所。
  “家父传信,给她寻了个人家,我兄弟不放心,想跟过去看看。”
  兵士仔细睃了遍过所,见果然是府衙亲发,才递给他,又撩了帘子。
  见里面坐着一男一女。
  两人年纪确实相差了些。
  娘子还羞怯的别过脸,只有汉子朝自己拱手作揖。
  兵士摆了摆手,示意他过去。
  汪四陪着笑,抖了下缰绳。
  马匹轻嘶,踢踏着出了城门。
  待到走了段距离,谢大道:“好些,我们已经送你出来,还请放了我等。”
  “不行,”汉子撩了帘子,半坐在门边,长长的大腿打斜,将门口彻底堵死。
  汪四皱眉。
  “好汉,便是师父行事不对,我等也已送你出来。”
  “你这可是不大地道了。”
  汉子呵了声,道:“我本来也没说要放吧?”
  汪四鼓着腮,闷头生气。
  “你放心,等事情了了,你就是想留,我也不要。”
  见汪四真的生气了,汉子笑着说道。
  “当真?”
  汪四眼带希翼。
  汉子点头,道:“你怕是忘了,我们早前见过面。”
  汪四眼睛瞪大,一片茫然。
  汉子笑道:“不过那会儿我离得远,你该是不曾留意吧。”
  “那请问好汉是,”汪四问。
  汉子摇头。
  “你知道这些也没用,”他道:“还是安心赶车吧。”
  汪四喏喏应着,瞥了眼坐在暗处的彝娘子,见她面色恢复许多,才坐去车辕。
  随着一声响鞭,车子重又动了起来。
  汴州城校场。
  书吏正忙着调兵遣将。
  待到人马备齐,他道:“此举关乎梁帅安危,遇事万万不可轻举妄动,一切听从郎君安排。”
  于老三点头,带着牵着骏马的兵士列队出城。
  书吏来到城墙之上,遥望远处久久未落的烟尘,暗自祈祷一切顺利。
  而此时,远在几百里之外的淮水。
  徐大重整旗鼓,在某个风和日丽的上午,领军反扑。
  周小六和崔三郎接到消息,第一时间整军,与边界对阵。
  探子很快将梁家军消息告知。
  田都尉上前,“大郎君,某愿为前锋,与其一较高下。”
  “都尉勇猛,不过这次暂且不用,”徐大笑得温和。
  “来人,把帐里的人带来。”
  兵士领命过去,很快压着虞氏,抬着刘氏进来。
  “这是,”田都尉眨巴了下眼。
  徐大道:“此番某遇到些难处,还请两位夫人受累,帮在下个忙,让其往后让让。”
  刘氏愣了下,片刻明白过来。
  合着这些日子好饭好菜的招呼,为得就是这。
  “我不去,”她身体后仰,从脸上到身体,都表现出强烈的拒绝。
  兵士上前,做出请的动作。
  这动作代表恭谨,可这兵士不管表情还是动作都很强硬。
  虞氏抿了抿嘴,拄着拐跟着住了。
  其他人抬着刘氏跟上。
  “你,你们干什么,我不去,“刘氏不老实的来回扑腾。
  支撑担架的杆子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动。
  兵士抬得很是艰难,忍不住压住她。
  “你放肆,”刘氏气得满脸涨红,却始终挣扎不开。
  虞氏始终没有回头,一直跟着兵士往前。
  待到站到阵前,遥望到儿子昔日的下属时,她眼眶终于红了。
  兵士把刘氏摆到地上,转头进了盾牌战阵之后。
  哨探很快来报。
  “都尉,他们推了两个人出来,瞧着像是老夫人和刘夫人。”
  “知道了,”周小六面色沉稳的答着。
  早在得到唐氏将人带走之时,他便已料到这等情形。
  “怎么办?”
  崔三郎问。
  “能怎么办?退吧,”这话周小六说得很是颓唐。
  家里出了内贼,他们的命脉被人捏在手里。
  又岂能不退?
  崔三郎点头。
  现在这情况,也确实只能退了。
  “前队变后队,后撤三十里,”周小六喝了声,一甩披风,掉头进入队伍。
  崔三郎定定看了位于对方阵营之前的两人一眼,跟着周小六走了。
  便是为了这两人,兵士们用血肉换来的领土将要分割出三十里。
  梁家军很快向后退去。
  哨探很快将消息告知徐大。
  “很好,”徐大击节大笑。
  唐氏自门口进来。
  “这事何事,引得郎君如此开怀?”
  “不过是战事,”徐大起身,随意的拱手。
  算是见礼。
  唐氏笑意微敛,上前几步。
  兵士立刻端了茶盏过来。
  徐大示意她落座,而后便捧起茶盏,一口一口的喝。
  唐氏侧眸,见徐大不吭气,只得道:“我来这儿也有些时候了,不知大郎君打算几时兑现承诺。”
  “这个啊,”徐大笑了笑,搁了茶盏。
  “你也看到了,当下还是战时,我在这儿根本分不开身。”
  “郎君是要毁诺?”
  这一刻,唐氏的心里万分后悔。
  不该一时耳根犯软,听了齐二胡吣。
  现在,她人在人家地盘,所有底牌都在人家手里捏着。
  她怕是要给他人做嫁衣了。
  唐氏心里登时冒出一股火来。
  如果事情不能照着她预期进行,徐家定然不想有人四处宣扬,而梁家也恨她吃里扒外。
  到最后,不论她在哪里,早晚都是一个死。
  左右都一样,还不如放手一搏。
  或许梁家还能看在她改过的情面,放她一马。
  徐大抬眸,瞧出她心底所想。
  未免横生枝节,他只能耐住性子,道:“娘子且莫急。”
  “这事得一件一件的办。”
  “战事瞬时万变,自然耽搁不得。”
  “但你的事,我也是上了心的。”
  他道:“我已经命人前去蜀地,想来入冬便能有消息传回。”
  言外之意,便是一切事情都得等到那时再说。
  唐氏听懂了。
  心里不甘,却也无法。
  徐家势大,有他们支持,她距离那一步便会相差不远。
  唐氏忍下心底的那一丝不安,说服自己相信素有君子世家之称的徐家,相信徐家这位未来的掌舵人。


第八百零五章 再退

  送走唐氏,徐大表情一变。
  他叫来卢幕僚,将唐氏所求以及自己担忧讲了。
  又道:“不然就让她彻底闭嘴。”
  “不可,”卢幕僚道:“梁家如今已没几日,将来,我们的对手是朱家。”
  “朱家不比梁家的武力,但他有唐皇支持,据说当今的太子对朱宕三子很是亲近。”
  卢幕僚道:“此女身系皇族血脉,以后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徐大拧着眉头。
  卢幕僚所言,他不是不知。
  只是想到唐氏的野心,就跟个不知何时就会爆炸的炮仗,他这心就不安稳。
  他一直谨记徐家主当初与他所言。
  徐家这块金字牌匾绝不能染尘。
  卢幕僚捋着胡子,见他愁眉不展,便道:“若郎君不想见她,也好办。”
  “送她去淮南。”
  他道:“郎君不是在城外不是还有个别院?”
  “那里景致极好,不如请她去那里暂住一段时间。”
  徐大眯了眯眼。
  早前为了建山修景,工匠们是挖通了水道,引水过去的。
  景致确实不错,不过水也的确是深。
  便是处理什么,也便宜得紧。
  “这事还请先生帮忙安排。”
  卢幕僚起身,拱手退去外面。
  徐大轻轻吐了口气。
  若唐氏识趣,他其实也不愿染血的。
  将近傍晚,卢幕僚来禀,唐氏同意去淮南暂住。
  条件是,要徐大亲笔手书一封。
  这是要以此挟持,作为证据。
  徐大才刚舒展开的眉峰重又聚拢。
  “郎君,左右事情已经照着咱们想法进行了,便是与她一封也不妨事。”
  “毕竟,除开她自己,跟前也没有亲近的。”
  徐大勾了勾嘴角。
  明了卢幕僚的潜台词。
  但他心里还是不大舒坦。
  他用力抓起笔,重重的蘸了墨汁,比划浓重的写了封类似保证书一般的信。
  卢幕僚接过来,小心吹干之后,妥善的收入袖管,方才拱手。
  “郎君,此番,公主要老朽亲送。”
  “这一来一回便是月余,还望郎君行事之前多多三思,万万仔细斟酌之后,再行。”
  “我知道了,”徐大起身。
  这些日子多赖他帮忙出谋划策,才让他事事顺利。
  但他好歹也是家族将来的掌舵人,岂会分不清轻重?
  听得卢幕僚喋喋,徐大心里暗自嘀咕。
  卢幕僚还想叮咛,但见徐大已起身,便拱手退出。
  徐大一直送他到门边,看他走了,方才回转。
  第二天一早,卢幕僚随着唐氏回淮南。
  徐大让人整军,行到周小六所退的三十里边缘,再次把虞氏和刘氏推到阵前。
  望着形容明显憔悴下去的虞氏,周小六立在阵前,久久没有动弹。
  就在崔三郎以为他要变成石像之时,他低声道:“后队变前队,再后撤二十里。”
  崔三郎抿了抿嘴。
  徐家军不出一兵,便等了他们费劲心力才得来的所有。
  兵士们沉默的往后退着。
  几万大军一起行动,只有甲胄发出哗啦啦的响动。
  崔三环顾周围,见所有人皆耷拉着肩膀,垂着脑袋。
  他低声道:“再这么下去可不行,大家的士气低落,只怕不等徐家来打,咱们自己就完了。”
  “我何尝不知,”周小六低声道:“可那是梁帅的母亲妻室,我不能。”
  他声音低低,隐带哽塞。
  崔三郎叹了口气。
  再一次骂那吃里扒外的唐氏,并暗自在心底打定主意。
  别让他得了机会。
  只要有,他就绝不会放过她。
  想想这些日子的艰辛,崔三郎咬了咬牙。
  周小六转头,望着正随着他们退势,往前逼近的徐家军。
  “放心,这情形不会太久。”
  “你,”崔三瞥他一眼,眉头一挑,欲言又止。
  周小六点头。
  “我们太被动了,不能再继续下去。”
  崔三眉头舒展,面上带出轻松之色。
  梁家军培养出来的人,不论哨探还是其他,都要比其他势力出色许多。
  大军行了大半天,方才停下。
  兵士们快速扎营。
  哨探急急奔到大军中央的双马并驾的车子跟前。
  “大郎君,梁家军停了。”
  “多少里了?”
  “二十里,”哨探极快答道。
  车帘微晃,徐大露出半张面容。
  一股充沛的水汽登时扑面过来。
  徐大深吸了口气,眯着眼看远处的水道。
  这地方他再熟悉不过。
  便是在这里,他一路溃败而去的。
  他轻轻摆了下手。
  哨探恭谨退下。
  “那两位如何了?”
  徐大问。
  一旁,有人上前。
  “虞老夫人脸色不大好,郎中扶过脉,说没有大碍。”
  徐大微微点头。
  只要还活着就行。
  “扎营,”他淡淡吩咐。
  兵士很快散开,敲锥拉篷。
  很快的一片营帐拔地而起。
  周小六立在营地之处的高墙上,遥望远处。
  这就扎营了?
  “他是想要在这儿较量,借此挽回早前丢下的颜面,”崔三郎道。
  周小六侧头,这才留意自己把疑问说出口。
  崔三一笑,道:“徐家可不是安生的地方。”
  “他虽为嫡长,可那是指他这一支,叔伯们还有好些嫡子。”
  “听说徐家有祖训,浪里淘沙,能者上。”
  “若他能力真个不行,那些叔伯家的兄弟随时可以顶替他。”
  崔三郎嘴角翘起,带着抹幸灾乐祸。
  周小六稀奇挑眉。
  要说他接触的世家也算不少,还第一次听到这话。
  不过细想,这也没错。
  起码可以保证家族内部时刻处于竞争状态,让人不能,也不敢懈怠半分。
  这样听起来残酷,但却是壮大家族,并保持活力的最好办法。
  周小六摸着下巴琢磨,觉得很可以用在他这儿。
  让底下的什长旅帅,以实力轮换。
  崔三见他眼神飘忽,不由看他。
  “你有什么打算?”
  “什么?”
  听到崔三发生,周小六还有点反应不过来。
  崔三只好重复一边。
  “没什么打算,”周小六道:“咱们的命门在人家手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崔三默了默,定定望着远处的营帐。
  周小六也在望。
  不过只看了一会儿,便道:“时辰不早了,走,回去用饭。”
  崔三斜他。
  当下的情形,士气低迷,他竟然还有心情吃饭。
  周小六呲着牙,甩了甩腕子,往下面走去。
  崔三摇了摇头。


第八百零六章 搭救

  夜色黑沉。
  徐家大营里的灯火随着夜色渐沉,而逐渐熄灭。
  主帐里,徐大举着烛台,立在悬在屏风之上的地图跟前。
  他微微倾身,长指点着地图上的线条。
  良久,他轻吐了口气,直起身体。
  不论怎么研究,这里都是最佳的驻守之地。
  往前不足十里,水道便会变窄变浅,战船过不去,大军只能从两面都是陡峭山峰的水道徒步而过。
  梁家不擅水,却擅陆战。
  那里可是他们的主战场。
  好在,他们有护身符,倒也不是不能一搏。
  徐大盘算半晌,觉得梁家军还能承受的限度,最大也就是百里之地。
  之后,那位统帅便是豁上自己的名声性命不要,也不会再让步。
  “来人,”徐大侧头唤了声。
  立时有兵士进来。
  “把田都尉和孙军需叫来。”
  他吩咐道。
  兵士领命,退出。
  约莫两刻钟左右,田都尉一身重甲的进来。
  他拱手见礼,便立在一旁。
  “都尉快快请坐,”徐大笑着把他让到座位上。
  田都尉不管怎样,也算他长辈,当下便坐了下来。
  很快,孙军需也到了。
  兵士送上茶来。
  三人喝了几口,觉得精神略提了些。
  徐大道:“如今咱们的粮草能坚持多久?”
  “不足半月,”孙军需心算了下,答着。
  徐大皱了皱眉。
  时间实在太短。
  估计也只够跟梁家军撕扯到他早前看重的城池。
  至于之后,他们将要面临断粮的情况。
  他思忖片刻,道:“到了现在这步,梁家那两个女眷能起得作用,不会太大。”
  他道:“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真刀真枪的跟梁家军拼了。”
  田都尉手扶佩刀,点头。
  身为将士,天职就是为效忠之人开疆拓土。
  孙军需则是想到空荡荡的库房。
  “不知郎君打算如何动作?”
  徐大看他一眼,道:“都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所以,我想当务之急是想把这个解决了。”
  孙军需抿嘴。
  他管着这些,自然关注与这个有关的消息。
  据他所指,这次送来的粮还是徐家几个族老贴了老本弄来的,再要弄,只怕那些人不会答应。
  徐大比他更知晓这点。
  所以在考虑之时,他第一时间就排除向徐家求援。
  “所以,我打算问问两位,可有门路?”
  田都尉抿起嘴角,脑中快速转着。
  他是田节度使夫人的舅兄。
  这些年依靠着这层关系,油水什么的,就算他不是刻意,也没少得到。
  这点,徐大定然清楚。
  若他一口回绝,在其心里,定会生出想法。
  此时又是干系徐家局势的关键。
  若他向后退缩,徐大定会往上添上几分眼药,加上早点的连连失利,便是田节度使理解,心里也定会生出嫌隙。
  “拙荆前几年倒是倒腾过一阵子,不过后来,九郎,”他顿了下,生出感伤之色。
  “拙荆挂心女儿,对其他事倒是疏忽了,也不知早前那些还剩下多少。”
  田都尉打起精神,道:“待我让拙荆尽可量多凑些,苦了谁也不能苦了将士们。”
  “有劳都尉了,”徐大嘴角挂笑,眼眸转向孙军需。
  孙军需心里暗自叫苦。
  他就是个小小的军需官,其上不知多少只眼睛盯着。
  便是管着钱粮无数,却不敢塞进荷包半分。
  他家里的那产业,瞧着不少,可都是妻室带来的。
  他自己的,就只一个布庄,一个粮铺而已。
  他瞥向田都尉。
  田都尉闭了闭眼。
  孙军需在心里重重叹了口气,道:“具体的,属下也不知晓,需得去信回去,问明数目。”
  “两位高风亮节,某在此谢过了,”徐大起身,长揖。
  “郎君万万不可啊,”两人赶忙起身,一左一右的扶住。
  徐大直起脊梁,笑望两人。
  “徐某真真好福气,能有两位辅佐。”
  田都尉勾起唇角,松开手。
  这就已经成笑望天下的派头了。
  孙都尉呵呵的笑。
  姿态很是恭谨。
  这会儿工夫,月已上了中天。
  两人很识趣的告退出来。
  待到远离主帐,田都尉转头。
  见周围没有人在,顿时松了肩膀。
  “你打算拿多少?”
  他直接问道。
  “能多少?”
  孙军需苦笑。
  “我那粮铺就在城里,大郎君只要一查,便明了。”
  也就是说,要全拿出来了。
  孙都尉皱起眉头。
  那这样,他起码得比其再多些才行。
  不过他有言在先,只多一点点,应该就差不多了。
  田都尉在心里暗自盘算着,与孙军需作别。
  孙军需脸色沉沉的回去自己营帐。
  因为满脑子,满肚子的心事,因此并没留意,远处隐约晃动着的人影。
  火盆里的芯子随风摇曳跳跃。
  火光随之明明暗暗的,来回不定。
  几人小心翼翼的靠到营地边缘,一点点撬开驻栏,一个跟着一个的钻了进来。
  动作轻巧,落地无声。
  远处,有兵士巡逻过来。
  几人几个急转,便各自散开。
  兵士没有半点察觉的巡逻过去。
  暗处,几人重又聚齐。
  其中一人在虚空比划几下,几人便再次散开。
  一直亮着的主帐,终于暗了下去。
  一旁的帐篷里。
  虞氏望着转暗的篷顶,只觉心口重得连喘息都困难。
  不远处,刘氏已睡得打着小呼。
  虞氏闭了闭眼,从床上起来。
  她摸了拐杖,走到隔壁床边。
  撩开床帐。
  那里正是睡得人事不知的刘氏。
  帐内很暗。
  便是努力看,也只能隐约看到轮廓。
  虞氏将拐靠在床边,俯下身体,摸索着划过其胸腹,攀上脖颈。
  刘氏还一无所觉,兀自睡着。
  虞氏身体向前大幅度倾斜。
  她到底上了年纪,腿脚使不得力。
  未免待会儿生出意外,她抬起一条腿,跪在床边。
  与此同时,她手指扣住。
  正要用力,就听身后有人叫了声老夫人。
  那声音很轻也很抖。
  虞氏手指一顿,缓缓松开手。
  她站起来,转头。
  那人碎步到近前,低着头,低声道:“老夫人,事情还没到那步,你”
  她梗住,再说不下去,只轻轻啜泣。
  虞氏长叹了声,拄着拐,从她身侧经过,重又回到床上。


第八百零七章 打算

  床帐摇晃了下,重又落定。
  那人安静的窝回刚才起来的地方。
  帐内,一如早前那般的安静。
  虞氏睁着眼,看向虚空。
  良久,她低声道:“睡吧,适才是我想差了,死不能解决问题。”
  几步外,传来轻轻的应声。
  虞氏抿唇,听着急促的呼吸渐渐悠长,方闭上眼。
  只是,没等她睡去,就听外面来一声细微的声响。
  像是枯叶被碾碎。
  虞氏一下子睁开眼,看着门口。
  两息不到,帘子被人撩开。
  不算清亮的月色瞬时照了进来。
  来人站在那里,过了两息,才提步进来。
  虞氏缓缓坐起来,看着那人身影。
  她不懂儿子行军打仗那套,但她在府里看过的梁家军不知多少。
  对他们惯常的行走方式,堪称熟稔致极。
  她轻轻咳嗽一声,撩了帘子。
  来人脚步一顿,转而朝她行来。
  才走一步,一直熟睡的麦苗莫名惊醒。
  她惊恐的看着来人,张嘴要喊。
  “别喊,”虞氏忙道。
  麦苗忙闭上嘴,硬生生的把到喉边的喊声压住。
  来人又上前两步,在距离虞氏半丈之外,跪地见礼。
  “太远里,你过来些,”虞氏低低的道。
  那人垂着头,膝行几步。
  虞氏望了眼门口,那里有人站在那里把风,顺带撩了帘子。
  月光透进来,隐约照亮屋里。
  虞氏招了招手。
  那人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