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谋-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便有三窝水匪被清剿了个干净。
  初战告捷,朱小郎很是意气风发,喝令兵士再接再厉。
  而在距离船队不远的一处水域。
  几家已成其后的水匪大统领汇聚一处,商议如何是好。
  几位大统领也是混了大半辈子的,能在众多水匪中混出头脸,胆识心眼,样样都是不缺。
  而今一碰,各家都不隐瞒,将打探来的消息互通。
  很快,几人便达成一致。
  避其锋芒,待日后,再回来重振。
  几人歃血起誓,日后几人定互帮互助,便各自散了。
  当晚,他们便带着手下散与人海之中。
  只留下空空的寨子。
  周围,几个小头目察觉,悄悄上来。
  发觉内里竟已人去楼空,登时大喜。
  没隔夜就将此地占为己有。
  只是,没等乐呵,便迎来朱家军的痛击。
  这些水匪最大也不过百十人而已,
  又那里是朱家军对手。
  没几个回合,便被清剿干净。
  都尉将战果回报。
  听得只伤了几十人,朱小郎大笑。
  “山南节度使也太废物了,这等水匪竟也能让其为非作歹多年。”
  “我看,他是太安逸了,以后还是让他挪挪地方吧。”


第八百六十二章 准备

  船队已极快的速度穿过山南。
  都尉望着远处急急赶来的楼船,道:“郎君,真的不见一见?”
  “罢了,”朱小郎不在意的笑。
  此人结局已经注定,他还有要事需要处理,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
  过了山南与京畿相交河道,便是帝都。
  “好一座城池,”遥望高大巍峨如盘踞巨兽的帝都,朱小郎惊叹。
  船队很快驶入卡口。
  兵士一边验看过所,一边派人禀告郡守。
  待到查验完毕,郡守也已抵达。
  他躬身来到为首的战船跟前,请见朱小郎。
  都尉上到舱室请示。
  朱小郎笑了笑,示意放他上来。
  郡守随着都尉来到舱室。
  一进门,便连连施礼。
  朱小郎拱了拱手,示意他落座。
  “郡守在此地驻守,该是有些年头了吧?”
  郡守点头。
  “下官是在振隆元年,”他一顿,忙解释:“便是圣人登位那年,来此地就任的。”
  “这一晃,便是十几年。”
  朱小郎笑。
  “那想来,这周围之事,大人都知晓了。”
  “当不得都,不过略知一二而已。”
  郡守是知道朱家在唐皇心里的地位。
  可越是这样,他越是谨慎小心,不敢托大。
  “如此也尽够了。”
  朱小郎将唐皇准备迁宫一事严明,并道:“我此番不过是来做些准备。”
  “稍后,还会有人过来,倒是便是准备圣人移驾之事。”
  “这可好呢,”郡守没想到竟然是这消息,登时喜得不成。
  朱小郎微笑。
  “某与此地人生地不熟,一干事宜,还请大人多多协助。”
  “不敢当,”郡守赶忙施礼。
  “大人但凡差遣,下官定从命就是。”
  朱小郎就喜欢这样识时务的。
  当下便道:“我这里还真有些事情,需要大人帮忙。”
  他将准备好的几页纸张拿出来,“这是我这几天想的,你看看,若是没问题,就去办吧。”
  郡守把纸接过来,睃了遍上面所写条款。
  心尖都跟着巨颤。
  “怎么,可是有难度?”
  朱小郎问。
  “这个,”郡守吭哧,“这些东西,早些年还好。可这些年,战乱不断,大半都已经缺了。”
  他小心抬眼,见朱小郎面色微沉,忙道:“不过只要花些工夫,倒也能弄到。”
  “只是有这样一来,便要花费几倍银钱。”
  “这些零零总总,下官,”郡守带出难色,“以下官能力,只怕力有不逮。”
  “差多少?”
  “三成,”郡守小声道。
  “三成好说,”朱小郎松了口气。
  朱家现在手紧不假,可到底积累多年,倒也不是不能再挤出一些的。
  “下官说得是,下官真能担负三成,”郡守脸颊涨红,更小声的纠正。
  “什么?”
  朱小郎勃然变色。
  “齐大人,你若不想出力,便直说。”
  “某绝不勉强。”
  朱小郎面色冷冷。
  “大人,”郡守苦巴着脸。
  “实在不是小人不肯。”
  “这些年,周围战事不断,下官为能安稳民心,只收两成赋税。”
  “帝都周围,本就没有多少田庄,下官又减免许多,这一年到头,收来的银钱,除开差役工钱,就所剩无几了。”
  “大人也知,这里靠着汪家田家。”
  “虽说这两家不曾来扰,可威胁总是在的。“
  “下官真是半点也不敢放松。”
  “那点银钱,下官全用来修筑城墙上了。”
  所以,他来时看到的,就是这人累年修葺的结果。
  这就难怪,他没有看到昔日战火波及的痕迹了。
  “好了好了,”朱小郎瞥他。
  “我不过就说一句,你就这么多句跟着。”
  “这件事,稍后再议。”
  齐郡守抬眸,见朱小郎眉头舒展,才拱手称是。
  “这样,”朱小郎道:“你呢,先行准备着。”
  “其他不够的,我会想办法筹措。”
  “下官领命,”齐郡守起身施礼。
  船微微一震。
  都尉上来。
  “郎君,到府衙了。”
  朱小郎唔了声,先行往门口去。
  齐郡守忙起身,躬身紧随。
  兵士极快的架好搭板。
  两人一前一后的下了阜头。
  进到府衙。
  朱小郎当仁不让的坐与主位。
  随手翻了翻搁在案几上的公文。
  看着上面的批注,朱小郎挑眉。
  “齐大人好生勤勉。“
  “大人夸赞了,”齐郡守拱手,“这不过是下官分内之事。”
  朱小郎笑。
  此地远离蜀地,多年来,这里都处于无人看管状态。
  齐郡守却能恪尽职守,为这一地的百姓做他所能做的。
  只这一点,就足以让人敬佩。
  朱小郎侧眸看他一眼,搁了公文。
  “迁都之事刻不容缓,那些事情,还请大人多多上心。”
  齐郡守赶忙称是,并识趣的退了出去。
  偌大的前堂只有朱小郎一个。
  他站起来,绕着屋子打了个转。
  不得不说,这府衙实在空旷的紧。
  除开几把椅子,几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几案,就再没有旁物。
  由此可见,齐郡守说,府库不多这话,倒有几分真的。
  朱小郎苦恼的揉着眉心。
  若如此,那恐怕就需得跟阿耶打招呼了。
  他转去案几,将这里的情况一一写明,并命人尽快送去蜀中。
  而此时,蜀中的行宫里。
  唐皇将迁宫一事告知齐妃。
  并道:“迁宫之事非同小可,行程上,也很是冗长。”
  “所以,朕会跟着几位大人先行前往。”
  “至于你们,便跟着大家一道行动。”
  “这里到帝都路途遥远,圣人万金之躯,如此行事,是不是太过冒险了。”
  “不碍的,”唐皇不在意的呵笑。
  “你又不是没瞧见过朕乔扮过的模样,”他道:“那时,你可瞧出什么不对?”
  齐妃摇头。
  当时她只是瞧出他出身不凡,却不知他竟是如此不凡。
  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若时光倒流,她宁愿那时没耍那诡计。
  “所以了,爱妃尽管放心,”唐皇很是自得。
  齐妃微微的笑。
  既然他已经打定主意,那她又何必劝。
  “你此行要与哪位大人同行?”
  “还能谁,自然是朱宕,朱大人。”
  唐皇很信齐妃,半点也没遮掩的告知。
  “朱大人跟前高手如云,有他跟着,妾也能安心了。”
  齐妃笑道。


第八百六十三章 崩

  “爱妃与我所见略同,”唐皇笑着点头。
  齐妃笑着将唐皇袍子下摆一一扯平。
  唐皇拉住她,道:“爱妃莫忙了。”
  他道:“我这次一走,再与爱妃相见,也不知几时。”
  “朕希望,爱妃能够爱惜自己,朕可不希望再见你时,又瘦了。“
  齐妃眼眸微转,垂着头浅笑。
  “莲妃那人,就是那样。”
  “若她寻你,你便避开。”
  “等回头,朕给你做主。”
  “是,妾听圣人的。”
  齐妃答得温婉顺从。
  唐皇满意的揽着她,絮叨了会儿,便起身。
  “朕前朝还有些事,你不用送了。”
  唐皇摆手,出了芙蓉殿。
  齐妃目送他行远,转而去厨下。
  那儿正有两个厨娘蹲在灶头边忙活。
  “圣人走了,晚饭简单些就好。”
  厨娘赶忙起身,见礼应声。
  齐妃淡淡点头,转而走了。
  角落里,一厨娘抬眼望了望,又极快低头。
  夜半,一人悄然来到床边。
  齐妃蓦地睁开眼,侧头,嗅到一缕烟火气。
  “娘娘,”来人声音轻得近乎耳语。
  齐妃应了声,压低了嗓子道:“他要启程了,就这两天,跟着朱宕一道。”
  “那娘娘呢?”
  “我会跟着后面的人一道。”
  来人低应,悄然退了出去。
  齐妃望着还在摇晃的帐帘,眉宇闪过一丝轻松。
  终于,一切都要过去了。
  她长长吐了口气,轻缓合上眼。
  这一觉,她睡了足有三天。
  起来时,才知晓唐皇已随着朱宕登上背上龙船。
  齐妃急急起来,责怪道:“圣人出行,身为妃子却不相送。”
  “这可是大罪。“
  小丫鬟吓得面色微白,“奴也是想叫的,可是圣人说,娘娘身子要紧,不要惊动你。”
  齐妃动作一顿,抬眼,“莲妃呢?”
  小丫鬟偷眼看她。
  “跟着唐皇去阜头了。”
  齐妃抿了抿嘴,“去碧华殿,探清楚来报。”
  小丫鬟赶忙施礼,急急走了。
  齐妃慢吞吞自床上起来。
  拾掇好自己,小丫鬟便归来。
  “娘娘,莲妃娘娘好像是跟着圣人一到北上了,碧华殿里的人正搬箱笼呢。”
  “大殿下呢?”
  “也,也跟着一道。”
  小丫鬟咽了口唾沫。
  齐妃失笑,摇头。
  “我饿了。”
  小丫鬟啊了声。
  “我说,我饿了,”齐妃提高几分音量。
  “奴这就去准备,”小丫鬟急忙奔出去。
  齐妃侧头,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忽的笑了。
  随着笑意加深,她忽的捂住头脸,肩膀快速耸动。
  门外传来小丫鬟脚步声,齐妃用力抹干泪痕,轻吐了口气。
  罢了,从前那段岁月就当喂了狗了。
  以后,还有好一段路要走。
  这一次,她可以确定,他绝不会辜负自己。
  “娘娘,厨下一早就温着热羹,现在可要端来?”
  齐妃点了点头,自妆镜前起来。
  唐皇和莲妃的离开,偌大行宫顿时空落起来。
  各宫嫔妃皆忙着拾掇物什,恨不能将所有懂些皆装起来。
  在这兵荒马乱之中,时间溜得极快。
  转眼就是大半个月。
  依照船速,船队差不都也该出了蜀地。
  某天,齐妃闲来无事,转去靠近芙蓉殿的小花园。
  才坐定,就见有人躬身而来。
  看到来人,齐妃蓦地瞪大眼。
  小丫鬟立时上前斥道:“大胆,娘娘在此,还不速速退下。”
  来人似乎被吓到了,连连应诺,并往后退。
  “罢了,”齐妃极快恢复,道:“拿些蜜饯果子来。”
  小丫鬟瞥了眼食盒。
  “娘娘,出来时奴忘了带了。”
  “那就去拿,”齐妃望着庭外开得娇艳的花朵,淡淡道。
  “这,”小丫鬟看了眼周围。
  此时正是将近正午,仆从们都忙着服侍自家主子,根本没有人出来闲逛。
  “奴去去就来,”小丫鬟说着,急急下了亭子。
  齐妃保持着刚才姿势,知道她走远,才急急望向远处的月洞门。
  那里人影一晃,才刚之人重又冒头。
  齐妃顿时露出笑容,眼睛极快的往周围睃去。
  与她想必,来人倒是不慌不忙。
  来到近前,他展开手臂。
  “朱郎,”齐妃起身,扑进他怀里。
  朱小郎紧紧的抱住她,道:“辛苦你了。”
  “不苦,”齐妃仰头,望着垂眸,怜惜望她的男人。
  “这都是我愿意的。”
  朱小郎点头,松开手臂,道:“时候差不多了,我来接你走。”
  “现在?”
  齐妃一惊。
  朱小郎点头。
  “好,”齐妃咬了咬牙。
  “那走吧,”朱小郎拉她往适才来处行去。
  齐妃走两步,转头望见去拿蜜饯果子的小丫鬟。
  “她们怎么办?”
  “没事,”朱小郎勾唇,“最迟明日,消息就会传开。”
  “到那时,她们就顾不得你了。”
  齐妃用力抿唇。
  “他真的死了?”
  朱小郎点头。
  齐妃眼眸微黯。
  朱小郎用力攥了她一把。
  齐妃猛地回神,她朝朱小郎嫣然一笑,率先迈步。
  朱小郎反而被她带得往前去。
  望着她越走越快的步子,朱小郎嘴角渐渐上扬。
  江陵府衙。
  柳福儿看着收到的消息,微微摇头。
  这小子下手倒是快。
  她回去府里,等大家吃了晚饭,才把消息告知。
  “你说什么?”
  梁帅一听,顿时两眼发黑。
  才起身,便重又栽了回去。
  “阿耶,”梁二急急起身,想要去扶。
  却被梁帅一把推开。
  “这下,你们可如意了。”
  柳福儿抿嘴。
  “阿耶,你说得这是什么?”
  梁二顿时不乐意了。
  “你说怎样,我们就怎样,唐皇他自己短命,干我们什么事?”
  梁帅捂着胸口,“从打一开始,你们就不想交权,要不是我坚持,你们会肯?”
  “现在我也不肯,”梁二梗着脖子反驳。
  “你,”梁帅瞪眼。
  “二郎,”柳福儿低低唤了声。
  梁二哼了声,别开眼。
  “现在,唐皇晏驾了,你们正可以堂而皇之的把这些占住。”
  “阿耶,你这话可不对,”梁二反驳,“唐皇是死了,可我们也没说怎么样?”
  “你这可是往我们身上泼脏水。”
  “怎么?莫不是你们还会把权利上交?”
  “当……”
  “我不同意。”


第八百六十四章 进退两难

  “你看,你看,我就知道,”梁帅一脸嘲讽,“你一准就是这反应。”
  “不是我生反心,”柳福儿道:“我一个妇道人家,不晓得什么国家大义。”
  “我只知道,大皇子是在蜀中长大,他跟前的,除开朱家,就是亲近朱家的。”
  “朱家跟咱们家的关系,阿耶应该深有体会。”
  梁帅冷哼。
  柳福儿道:“在这种情况之下,兵权就是我唯一保护自己和康儿的武器。”
  “这个世界,我还有太多想要看的,还不想那么早离开。”
  “你,”梁帅瞪眼。
  “说一千道一万,你就是不肯放权。”
  “随便你怎么想,”柳福儿眸色淡淡。
  “道理我已经说了,阿耶你听进去或是没听见去,都与我无干。”
  柳福儿起身,往外去。
  “你,你给我站住,”梁帅用力跺着拐杖,想要追,却力不从心。
  梁二瞥了眼亲爹,见他精神还算不错,忙紧追媳妇儿而去。
  屋里瞬时只剩梁帅一个,气得他直翻白眼。
  回到小院,柳福儿气哼的坐在榻上。
  梁二疾步进来。
  “娘子,你别生气。”
  “这事我支持你。”
  柳福儿心气难平,别开眼。
  “娘子,喝浆,”梁二讨好的把杯子送到柳福儿手边。
  温热的浆很快焐热杯盏。
  柳福儿轻轻握住,“若阿耶坚持,你也支持?”
  “这个自然,”梁二理所当然。
  “你说得对,那个病秧子一早就被朱家驯化了,咱们要是叫了兵权,就等于把脖子伸过去,等着人砍呢。”
  柳福儿勾唇,望他。
  “那你打算如何办?“
  “什么?”
  梁二一怔,不明所以。
  “没什么,”柳福儿转开眼,微微摇头。
  梁二搔搔脑袋,见柳福儿不再气,便道:“那我去校场了。”
  见柳福儿看来,他道:“早前大家多少听着点风声,现在咱们心思定了,总要让他们心里有数,免得被那群狗奴欺哄了。”
  “好,”柳福儿点头。
  梁二摸摸柳福儿细滑脸颊,阔步出门。
  柳福儿抚着被梁二摸过的脸颊,眼眸闪过一丝坚定。
  “赤槿,拿笔墨。”
  赤槿从外面进来,将笔墨摆好。
  柳福儿提笔,字如游龙。
  一气呵成之后,她仔细将几封信一一封好,交给赤槿。
  “让老常立刻送走。”
  赤槿收好,快步出门。
  夜色渐渐迷离,廊下灯火通明。
  柳福儿背手来到门边,望着被灯火照得通亮,却又分外静谧的庭院,轻轻吁了口气。
  事情已经到了现在,她已没有退路。
  三天后,大行皇帝宾天的消息传遍各地。
  几乎同时,武宁、义武、卢龙、承德、河东等地一干节度使皆对通报上的急症而亡发出质疑,并以最快速度派出使者前往兴元府。
  要知道,先皇跟前从来就没少过御医。
  皇帝迁宫,何等大事。
  出发前,难道御医不成请过脉?
  若请过,定会知晓先皇身体情况。
  退一步讲。
  先皇可能当时尚好,是在船上才发病。
  可大家都在一条船上,怎么一整船里,就只先皇一人亡故,其他人连个咳嗽都没有呢?
  河东田家使者更是提出,莲妃素与公主交好。
  而公主早已嫁做朱家妇。
  各种内情,实在不能不让人揣测。
  这话顿时得到其他使者响应。
  众人纷纷要讨说法,说到激动之时,甚是按住佩刀。
  朱宕眉头紧锁,平了这个,就按不住那个。
  眼见就要闹成一锅粥,他大喝一声。
  待众人安静下来,他道:“我知诸位心中疑惑,说实在的,我这心里也是嘀咕得很。”
  “这样,你们给我些时间,我定会给诸位个满意交代。”
  “多久?”
  众人立刻追问。
  朱宕迟疑。
  先皇之时,自外表实在看不出什么。
  可若验尸,那就是大不敬。
  即便他现在一人之下,也不敢行此事。
  可若不给个交代,这些人定会报与各处。
  倒是烽烟四起,他和出来这边的朱家军,怕是要交代了。
  “我尽量快。”
  他道。
  “不行,”众人异口同声。
  “十天,”众人对视,最终田家使者开口。
  “也好,”朱宕拱手,“十天后,我定会给诸位个交代。”
  众人还礼,盯了畏缩在朱宕身后,怯怯望来的病弱皇子,讥讽咧了咧嘴。
  就这么个玩意儿,也妄想当他们主子的主子。
  众人很快离开。
  “朱大人,”大皇子揪着朱宕袖管。
  “你真的有办法?”
  “臣会尽量想法子,”朱宕柔声道。
  “那万一,”大皇子梗了下,小心翼翼的道:“他们会不会……”打过来
  他眼底闪过一丝惊恐。
  朱宕抿了嘴角,没有回答。
  也没法回答。
  自先皇崩世,情形似乎一下子调转。
  而今这里聚集了所有人的目光。
  若事情没个定论,怕这里就会聚集天下所有的刀兵了。
  大皇子顿时两腿打颤。
  他不想打仗,也不想见血。
  “殿,圣人”朱宕下意识的喊出口,又急急改过来。
  “朱大人,”大皇子一把抓住他,“你一定要找到阿耶死因,万万不能授人与柄。”
  “臣领命,”朱宕想拱手,但袖管还在大皇子手里,他只能躬身。
  “臣送圣人回去,”他半搀着大皇子进临时改成的内殿。
  坐到舒服的榻上,看着周围熟悉的陈设,大皇子的心略微安定下来。
  他松开手,拿过内侍端来的热浆。
  朱宕盯着他,见他喝了几口之后,颤抖的手渐渐平静,才拱手告辞。
  回到暂时落脚的院子,他面色沉沉。
  寻来最为得力的几亲信,他道:“可有什么眉目?”
  几人摇头。
  “再查,”朱宕咬牙。
  “只要是人为,就会留下痕迹。”
  “我就不信,半点踪迹也寻不着。”
  亲信们安静的退了下去。
  朱宕锁着眉头,盯着桌角的砚台。
  明明帝都近在咫尺,偏偏唐皇就出了事。
  而今的情形,他进不能进,不然定会被诬。
  可若退,他带了几乎全部朱家军出来,就这么回去,怕再无机会出来。
  那他筹谋半生的计划,就尽数付诸流水了。
  这让他如何甘心?


第八百六十五章 欢迎来查

  如此蹉跎半月。
  各种迹象都表明唐皇虽死的突然,但也是急症突发,并没有被人暗害迹象。
  这种结果很符合朱宕心思,但却不合使者意向。
  如此又过几天,使者之间,逐渐流出怨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