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谋-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里面是一本装订起来的册子。
  打开一看,他挑眉。
  合着他走了这么久,城里的规矩还没定下。
  他快速的翻了遍册子,眉头轻轻皱起,抬眼看了一圈,他朝其中一书吏招手。
  那书吏赶忙来到近前。
  谢大道:“你去把唐律寻来。”
  书吏赶忙往自己的官房跑去。
  没多会儿,他抱着一尺来高的厚书跑去正厅侧面的官房。
  谢大正端坐在书案后,细细的看册子。
  见到唐律,他信手翻找,而后提笔在册子上标注。
  书吏立在边上有些迟疑的道:“长史,城主有些想法实在奇怪,这世家如何能与平民一视同仁?若样样都如此,岂不是要乱套?”
  谢大睨他一眼,道:“大家都吃五谷杂粮,都是十月怀胎所生,有何不同?”
  书吏欲言。
  谢大抬手止了,道:“咱们这里与别处不同,该如何行事,还是以城主的意见为主。”
  他提笔将几个条款勾勾抹抹,而后道:“召集人,半个时辰之后过来这里。”
  书吏低应了声,去到外面。
  正在游廊里等着的其他人赶忙迎了过来。
  书吏摇头,小声道:“长史说以城主意见为主。”
  如此他们早前制定的规章一小半都要更改了。
  众人叹了口气。
  书吏又道:“长史有命,半个时辰之后去他那儿。”
  众人皆一凛,忙快步回自己官房准备。
  而在郡守府里,柳福儿叫来王二,道:“谢长史回来了,我打算把你和谢小娘子的事提一提。”
  王二一路跑来,本就有些气喘,闻听这话,他脸颊顿时泛上一阵接一阵的红。
  柳福儿轻笑,见他发丝湿哒哒的便道:“赶紧收拾一下,趁着天还没黑,去抓对稚鸟,晚上与我过去。”
  王二闷闷答应,扭头便往外袍。
  柳福儿歪头往外看,见他从正门走,反而去侧边的角门,不由笑了起来。
  这八成是去告诉谢小娘子去了。


第三百二十二章 喜事盈门

  都说女生歪向,没嫁人就偏心婆家,其实这郎君真要疼起娘子来,也不逞多让。
  她叫了赤槿,让她把前些日子赶出来的新衣裳送去王二屋里。
  待到天色渐晚,她估摸谢大应该把她积压的公文处理妥当了,才带着一身簇新的王二前往谢家。
  谢大才刚回来,见柳福儿和王二过来,他笑着推开门。
  谢小娘子从屋里出来,见是柳福儿和王二,她小脸一红,只福了福便扭身回自己屋子。
  柳福儿呵笑,示意王二把东西拿去正房。
  而后将手里匣子推去谢大跟前,道:“如今情况不允许,就只准备了这个,你可别嫌弃。”
  谢大倒不讲究这个,只是这件事他还从未跟自家妹子商量过,现在也不好立刻答复。
  柳福儿明了,示意他可以现在去问。
  又道:“二郎在这儿熟得很,你不用招呼我。”
  谢大无奈看她。
  她这是要告诉他,他不在的这段时间,王二见天过来乱窜吗?
  柳福儿一脸无辜,表示自己根本没有这个意思。
  谢大摇头,拿着匣子去东边厢房。
  柳福儿站定,听着屋里隐约传来说话的声音,才进正房。
  王二把东西搁了,正手无无措的立着。
  柳福儿坐定道:“去拿些热浆来。”
  王二答应着,手顺势摸上边上的柜子。
  柳福儿看他,道:“待会儿可别这么顺手。”
  王二啊了声,拎着瓶子的手抬也不是,放也不是。
  柳福儿嘿嘿的笑。
  从打认识王二,还没看过他这样。
  看来他还真是十分欢喜谢小娘子啊。
  外面传来一声细微的吱呀声。
  柳福儿赶忙示意王二站去自己身后。
  她一脸严肃的看着门口。
  王二见她这般,顿时更紧张了。
  谢大很快进来。
  见两人皆盯着他,他笑了笑,摊开空空的双手。
  柳福儿也跟着笑。
  收了金簪,代表这事他答应了。
  她道:“明日我便去请媒人过来。”
  谢大道:“不必惊动旁人,就自家人操办一下便是。”
  “这样,那好,”柳福儿笑着起身。
  谢大送她去门口。
  柳福儿摆手,让他回去,而后带着王二上车回府。
  车子摇晃着出了巷子,王二忍不住问:“阿姐,你要请谁来做媒人?”
  柳福儿笑呵呵,故意问:“你想谁来做媒人?”
  王二拧着眉头,考虑半天道:“孟婶怎么样?”
  在山坳,管大就是权威,孟婶一直都十分照顾他们,谢大郎对她也很是尊重的。
  “不成,”柳福儿摇头,道:“你可知谢家从前是何门第?”
  王二摇头。
  这些事,谢小娘子可从来都没说。
  柳福儿笑道:“我已想好请谁,你明天一早赶紧去抓稚鸟回来。”
  王二点头,撩了帘子,想要下车。
  柳福儿见他急得连夜都过不得,不由失笑,道:“赶紧坐好,城门都已经关了,你要去哪儿?”
  王二抬眼,见街市上已有兵士出来巡街,其中一人还正是他属下。
  他忍了又忍,才落下帘子。
  回到府里,柳福儿让他早些歇着,她提着风灯去靠近角门的小跨院。
  才走到近前,没等进门,便听到后面有人唤她。
  柳福儿转头,见司空八郎正和孟氏小径过来。
  柳福儿笑着过去,道:“大兄阿嫂,我正要寻你们。”
  司空八郎嗯了声,道:“行宫里的事,如今还没具体确定,不过也快了。”
  “不是这事,”柳福儿笑道:“我找阿嫂有事。”
  “找我?”
  孟氏惊讶。
  她一个肩不能提手不能抗的,能帮上什么忙?
  柳福儿说起自己给王二提亲一事。
  又道:“谢长史的意思是不想大办,但我以为,不管怎样,都不好委屈了谢小娘子。思来想去,我周围最端雅,最有福气的便是阿嫂了,只好来请阿嫂帮忙。”
  孟氏展颜一笑,侧头看司空八郎,又摸摸肚子。
  她的确是很有福气呢。
  第二天,柳福儿一来到前厅,就看到两只奋力扑腾的大雁。
  她轻咦一声,道:“这会儿还能捉到大雁?”
  王二嘿嘿的笑道:“我昨天就下了套,今天一去正好逮住几只。”
  柳福儿咧嘴。
  大雁天性警觉,又成队出行,能逮住几只,想来这套没少下。
  孟氏从游廊过来,见到大雁,便笑了起来。
  王二忙拱手长揖见礼。
  孟氏笑眯眯的受了,转眼看柳福儿,示意庚帖拿来。
  柳福儿招手,转去书房,道:“我那笔字不成,还是阿嫂帮忙执笔吧。”
  王二赔笑的撩了帐幔,恭请。
  孟氏摇头,来到书房。
  柳福儿磨了墨,笑呵呵的将笔奉上。
  孟氏皓腕一转,将笔提起,抬眼看王二。
  王二十分乖觉,甚是麻溜把自己生辰八字报上。
  孟氏屏气提手,只片刻,娟秀的小楷便跃然纸上。
  待到收起最后一笔,孟氏侧目,道:“你看看可有错?”
  王二不识字,便去看柳福儿。
  柳福儿看了遍,点头。
  待到墨迹干涸,孟氏将帖子收好。
  柳福儿叫来孙礼,让他提着东西,跟着一同前往谢家。
  王二一直目送孟氏的车子出了角门,才回到正厅。
  此时周家兄弟已经过来。
  柳福儿让两人自己便,与王二来到廊下,问他打算几时成婚,她也好帮着操持。
  王二没有主意,便问柳福儿几时合适。
  柳福儿道:“我的意思是尽快。”
  “为何?”
  王二眨巴着眼。
  他如今住在郡守府里,虽然巷子里也有他院子,但他觉得冷清,根本没回去住过。
  要是是成家,这里就不好再住了。
  可若回去,不说其他,就是家具物什,也需要时间才能打出来。
  “你不想早点娶谢小娘子过门?”
  柳福儿问。
  王二摇头,想了想,觉得这样可能误会,又赶忙点头。
  柳福儿摇头,无视他的纠结,道:“待会儿我便去寺里寻个日子,晚上周家兄弟得闲,你再去请他们帮你丈量下屋子。”
  她交代完,便去后院,换了身得体衣裳出门。
  王二立在原地,左右看看,半晌才回过神一般的进屋请托。


第三百二十三章 战事将起

  又半月,柳福儿正与老常商量聘礼一事。
  谢大疾步从外面进来,一见到柳福儿便道:“城主,出大事了。”
  “怎么了?”
  柳福儿顿住话头,问道。
  谢大有些气喘,但他顾不得缓气,忙道:“梁帅入宫面见唐皇,回来便闭门不出,唐皇已下明旨,要他安心养病,不必操心繁务。”
  也就是说辅政一事,就此没他什么事了。
  至于生病
  早前柳福儿见他时,他面色红润,可不想有病的样子。
  “把兵权呢?”
  柳福儿急忙问。
  谢大叹气道:“小郎发信的前日,梁帅已将虎符上交了。”
  柳福儿闭了眼,按着额头道:“梁帅定然已跟唐皇讲了自己猜度,并负疚交权了。”
  她叫了孙礼,道:“去叫郎君回来。”
  孙礼忙不迭往外奔。
  柳福儿示意谢大坐定。
  老常见商量正事,便侧头看周家兄弟。
  两人忙搁了手里物什,蹑手蹑脚的跟着他退去外面。
  门扉被轻轻掩上。
  柳福儿道:“辅政的不是还有位尚书令吗?他可有说什么?”
  谢大摇头,道:“这个小郎没说。”
  柳福儿想了会儿,道:”让他多加留意朱家动静,另外再盯着崔家。”
  她道:“两位辅臣一文一武,相辅相成。而今梁帅放权,朝局发生倾斜,崔家不会不做应对。”
  谢大问:“你有何想法?”
  “自然要想法保住梁家,”柳福儿诧异。
  谢大笑了笑,低下头没有再说。
  柳福儿眨巴着眼,歪头看他。
  总觉得他有什么话没说。
  正想要问,门就被人大力推开。
  梁二阔步进来,道:“阿耶怎么了?”
  柳福儿起身,拉他坐下来,将适才两人所说以及早前的猜度与他讲明白。
  又道:“唐皇亲近朱家,我只怕这虎符要交与他们了。”
  “他敢,“梁二剑眉扬起,怒气勃发,手顺势按住佩刀。
  柳福儿按住他,道:“其实我以为,便是交了也无妨。”
  梁二和谢大皆侧目看她。
  柳福儿笑了笑,示意门口的孙礼把门关上,道:“朱家只在剑南那一亩三分地转悠,若论攀山越岭,想来少有敌手。”
  “邠宁一地多是平原高原,只有靠近山南附近有些林地,且朱家才刚接手梁家军,不论信任和默契都差许多,若邠州当真有战事,朱家多半会派自家亲兵出战。”
  她顿了顿,道:“我们要提防的便是朱家拿梁家军当肉盾,以作掩护自己人得功。”
  “这如何防得住?”
  梁二握拳击在案几上,道:“行军打仗,令行禁止不是玩笑。若朱宕下令,便是明知去死,他们也会依令行事。”
  柳福儿挠挠脑袋。
  这军纪太好,有时候也是个问题。
  谢大看了犯愁的两人一眼,道:“梁家军虽为禁军,但这些年一直追随梁家,在其心里定然更亲近梁家。”
  他道:“若郎君前往劝阻,会否有人依从?”
  “什么叫会否?”
  “那是肯定的,”梁二自小就在军中厮混,自认还是有些威望的。
  “那就好,”谢大笑得眉眼弯弯。
  “我以为不好,”柳福儿声音不高,但却十分坚决。
  谢大和梁二皆望向她。
  梁二更问:“为何?”
  柳福儿笑了笑,道:“因为梁家有两子,你行二。”
  这话十分给力,登时把梁二噎住。
  谢大看了眼梁二泛红的脖颈,识趣的低下头。
  柳福儿安抚的看了眼梁二,道:“所以这事需得让大郎君知晓。”
  谢大起身,拱手道:“如此,我去安排。”
  柳福儿笑了笑,道:“不必,我们且静等就是。”
  对上屋里两人视线,柳福儿道:“相比我们,旁人的话兴许更加管用。”
  梁二纠结着眉头想了想,道:“你是说葛先生?”
  柳福儿含笑点头,道:“咱们只是道听途说,又怎比就在跟前的了解情况?”
  梁二点头,面容渐渐平和。
  与他而言,只要梁家军没人枉死,便是好事。
  至于谁去,倒无关紧要了。
  谢大眼眸微闪,看向柳福儿。
  柳福儿微微一笑,又叮咛谢大给朱小郎传信,务必盯牢。
  谢大拱手,折返回府衙。
  屋里没了旁人,柳福儿道:“你要不要去趟剑南?”
  梁二想了想,摇头道:“阿耶一生要强,定不想让我看到他现在的模样。”
  “还是等事情解决了,再说吧。”
  柳福儿笑了笑,没有再说。
  只是等梁二出去之后,吩咐孙礼寻些上好的鱼肚和莲子等滋补之物,尽快送去剑南。
  又几日,朱小郎来信,唐皇果然将虎符交给朱家。
  这些时日,朱家大举练兵,大有领军直奔邠州,将汪氏一族斩杀的架势。
  至于崔家,老尚书令曾上表劝过,却被唐皇呵斥而归。
  当晚,崔府便请了几位名医过府诊治,想来老尚书令是被气着了。
  得知这一消息,柳福儿面色微沉。
  她将纸条探到烛台前,点了。
  谢大道:“若崔尚书令当真有个闪失,朝官定然顺应唐皇之意,将态度偏向朱家,倒时梁帅的处境定会十分尴尬。”
  “那也只是暂时的,”柳福儿淡声道:“只要朱家吃了亏,他们便是为了自己的身家,也会说服唐皇重新起复梁帅。”
  柳福儿道:“你如今可有空闲?”
  谢大抬眼。
  柳福儿道:“我想你再去趟剑南。”
  谢大道:“如今城里法度已经半步,春耕也都结束,其他琐事有全四和几个书吏,倒也不甚忙碌。”
  柳福儿点头,道:“那些石头已经雕出来一些,你一并带去,是卖是送,你看着办。”
  谢大想了想,道:“城主的意思是?”
  柳福儿侧头,与他对视片刻,忽的笑道:“你不是知道吗?干嘛还要我明说。”
  谢大拱手,垂眸浅笑。
  柳福儿叹息道:“这些世家可以是臂助,也能是掣肘,还真是矛盾啊。”
  谢大一礼,道:“我这就回去准备,明日便前往剑南。”
  柳福儿点头,道:“不必耽搁太久,六月之前务必赶回。”
  谢大笑着点头。
  他就一个妹子,她的婚礼他又怎能缺席?


第三百二十四章 小怎么了?

  江陵距离剑南不近,便是一路疾行也需些时日。
  就在谢大出门之后的几天,朱小郎来信。
  崔尚书令药石无灵,已然病逝。
  崔家长子崔缪携二子扶灵柩回定州。
  柳福儿在桌后来回的踱了两圈,最终命孙礼去请梁二过来。
  这时辰梁二正在校场,听得柳福儿寻他,便急忙过来。
  进屋时,他身上的汗渍还没干。
  柳福儿去次间投了帕子,给他抹了头脸,又倒了杯浆,道:“我打算去趟定州。”
  梁二接过她手里的杯子,顺手抄起帕子抹沁出细汗的脖子,问:“去那儿作甚?”
  柳福儿拿眼示意。
  梁二拿起桌上的字条瞄了眼,“父丧子送,回归故里,可这与你何干?”
  柳福儿道:“尚书令一去,崔缪身为嫡长,正该顶起崔家,然他却要携两位嫡子回定州。你不觉得奇怪?”
  梁二眨了眨眼。
  柳福儿道:“博陵、清河本就同根,”她道:“如今清河崔家可都大部分在淮南。”
  “你是说,他们想要去淮南?”
  梁二问道。
  柳福儿笑道:“谁知道呢,我也就是那么一想。”
  梁二挑眉,“你想把崔家请来这里?”
  柳福儿笑意渐浓。
  梁二摇头,道:“江陵易攻难守,那些世家子胆子小的很,才不敢把筹码全部压上。”
  “不试试怎么知道?”
  柳福儿笑道:“明天一早我便和大兄出发,家里就交给你了。”
  梁二皱眉。
  世家子从来眼高于顶,崔家更生。
  他不愿她去受委屈。
  “你走了,康儿的周岁礼怎么办?”
  柳福儿弯唇一笑,道:“不是还有你吗?”
  梁二转眼看边上搁着的几块尺许长木板。
  略有些毛刺,大抵算得上平滑。
  柳福儿指了另外一边,单独隔着的几块木坯,道:“就剩那几块,弄好了,组装上就成。”
  梁二见搬出儿子都留不住她,只得不情愿的点头。
  柳福儿俯身亲了他一下,软软的道:“辛苦你了。”
  梁二闷哼了声,算是受领了。
  安抚了梁二,柳福儿转去司空八郎的小院。
  才一进门,就见司空八郎正往外行。
  见到她,他忙道:“你来的正好,看看这个。”
  他将手里的竹筒递了过来。
  柳福儿打开纸条。
  唐皇如今有宠妃两人,一位姓苗,自小与公主相识,另一齐姓则是唐皇出游宫外,带回来的。
  据说宫里可靠消息,苗妃已然有孕,传信之时已由太医诊出。
  但也因着如此,苗妃不得不安胎养身,宫里只得齐妃一家独大。
  柳福儿轻啧一声。
  一个平民,入宫之后竟然还能混得风生水起,不是背后有人,便是手腕过人。
  不过若是有人,那人又是谁呢?
  司空八郎见她脸色怪异,便凑过来道:“你在想什么?”
  “没什么,”柳福儿笑了笑,道:“崔大夫要扶尚书令棺柩回定州,我打算过去祭拜。”
  司空八郎转眼,见她定定看自己,便道:“你要我同去?”
  柳福儿点头,道:“族叔与尚书令同朝为官,你身为子侄正该表示一下。”
  司空八郎咧嘴。
  是族叔与其同朝为官,又不是他,就算敬佩尚书令为人,也该堂兄弟们去,哪里轮得着他去拜祭?
  柳福儿笑道:“船已经备好,明日启程,你赶紧让阿嫂帮你收拾行李吧,我就不进去了。”
  司空八郎哦了声,没等再说,就见柳福儿已转身走了。
  司空八郎摇着脑袋,回去屋里。
  孟氏一早就听得两兄妹说话,这会儿正让人给他收拾行李。
  司空八郎见她收拾两箱笼,还要张罗,便道:“不过是祭拜一下,那两身素服就是了。”
  “两套怎么够,”孟氏示意丫鬟去找,她走到近前。
  “你小心点,”司空八郎忙扶着她坐定,道:“便是要找,也让她们来。”
  孟氏弯唇一笑,道:“这城里,世家基本跑了个干净,与福娘来说,有好也有坏。”
  “还是好的多些,”司空八郎道:“不然赋税和粮田的法规,怎会实施的那般顺利?”
  “不错,”孟氏点头,道:“只是,这些事情都已经步入正轨,福娘身为城主,一定要考虑其他。”
  “就如崔家,高门大族,门中杰出子弟无数。”
  “若他们能来,别的不说,就是赋税一事,其他世家即便心里不愿意,也不会公然做什么。”
  司空八郎哈了声,道:“崔家,他们能来咱们这儿?”
  他摇头,道:“你可真会想。”
  孟氏笑道:“不是我想,是我猜福娘这么想。”
  司空八郎撇嘴,道:“那就是你们真会想。”
  孟氏听出他话里的怀疑,也不跟他辩,只掩着嘴笑。
  第二天一早,柳福儿从暖暖的怀里醒来。
  梁二感觉到她动静,松了手,道:“你醒了?”
  柳福儿撑着胳膊起身,道:“都这么时候了,怎么没去校场?”
  梁二半倚半靠着床围,道:“我送你上船。”
  柳福儿轻笑,道:“不过是去趟定州,月余就回来了。”
  梁二捞过外衣,递给柳福儿,道:“要是他们给你脸色,就算了,没他们咱们照样过得好好的。”
  柳福儿点头,笑着摸摸他结实的肩膀,道:“放心吧,我不会委屈自己的。”
  梁二嗯了声,与她前后脚起身。
  吃了早饭,梁二送她和司空八郎上船。
  待到坐定,楼船荡入河道,司空八郎便将孟氏所言托出。
  柳福儿道:“阿嫂当真这么说?”
  司空八郎点头,拿眼睨她。
  柳福儿笑道:“阿嫂聪慧,是大兄之福啊。”
  司空八郎微微瞠目,道:“你当真在打崔家的主意?”
  柳福儿点头,道:“崔家不乏精明之人,唐皇如此行事,可非社稷之福,他们又怎能不思量退路?”
  “可江陵,”司空八郎猛地顿住。
  “太小了对吗?”
  柳福儿笑道:“小怕什么?谁说以后不会变大?”
  司空八郎眨巴几下眼,有些不可思议的道:“你该不会也想跟徐家一样……”
  柳福儿抬手在唇边一比,示意噤声。
  复又微微一笑。
  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三百二十五章 清君侧,振朝纲

  楼船行速不慢,没几日便过了邓州。
  为了显得不那可刻意,楼船没走几乎是直线的汴州,转而向左去商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