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姝-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爬起来废了十多张纸,写了封情书,就偷偷摸摸扔到了许家的大门前面。
    幸好宁县不容易刮风,否则信封估计早就被吹跑了。
    这里面的种种内情,许薇姝自然不知道,她也没太在意那封信,想求自家丫鬟,大大方方还提,她还得考察一下,像这样偷偷摸摸的行为,绝对是抛到脑后不去想。
    而且他们不会在江南久住,宝琴和玉荷就算嫁人,也得距离王府近一些,这才好照应!
    许薇姝没当回事儿,却急得孙秀才抓心挠肝!
    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男人,都喜欢脑补,一连好几天收不到回信,急得浑身冒汗,又推着他的书画摊子过去贩卖,说来也巧,这几日难得天气没有太过闷热,许薇姝静极思动,便抱着球球,带着玉荷她们出门逛一逛。
    孙秀才的摊子很显眼,上面还有些空白的扇面,许薇姝便过去逛了一圈,买了两个扇面打算回去画一画。
    一个空白扇面要五文钱,不算高,不过这东西质量不好,也不很低了。
    玉荷从荷包里拿了十文钱递过去,就见那个一身儒装的小伙子满脸狂喜,目光闪烁,心下好笑,私底下不免和自家娘子唠叨了两句:“您买的这扇面,还不知道那人赚多少钱,瞧瞧都喜得快晕过去了。”
    许薇姝也觉得有点儿奇怪。
    她哪里知道,孙秀才恨不得现在就大声喊——我知道娘子的心意了,你放心,我现在就找人前去提亲,把你风风光光娶回家,再也不让你吃苦!
    姝娘这么一疏忽,第二天,人在家中坐,媒人登门。
    来的还是宁县赫赫有名的媒人,李婆子。
    哐当一声。
    玉荷把杯子砸了,扑通就跪在地上。
    李婆子顿时被吓了一跳,她说话正说到紧要关头,怎么跪下一个!
    “啊?谁?给谁说媒?”
    许薇姝也愣了一下,她怎么好像听李婆子的意思是,她来给自己……说媒来了?
    宝琴更是恨不得昏死过去。
    李婆子怔了怔,抬头盯着许薇姝看了两眼,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怎么这个娘子的神色不对!
    “许娘子不知道?”
    李婆子虽然是媒人,可也不轻易给人说媒,这次听孙秀才的意思,应该是两家商量好了,只是让她白赚一笔谢媒钱,她这才乐陶陶地跑一趟,但现在一看,似乎不对。L

☆、第二百四十三章 生意

知道什么?
    许薇姝满头雾水。
    李婆子气得脸都白了,不过还是镇定下来,也没好点透了,只那么简简单单一提,大意便是孙秀才是读书人,斯文懂礼,家境虽然差了点儿,但未来前程不坏,想求娶许家娘子为妻,她来看看许娘子是个什么想法。
    “……”
    许薇姝晕晕乎乎的,还没说话。
    玉荷和宝琴就恼了,不用自家主子说什么,她们两个黑着脸,差点儿没直接拿扫帚赶人!
    李婆子这才知道,人家许娘子并不是孙秀才说的什么弃妇,人家男人好得很,很快就来接她。
    遇见这种事,双方面面相觑,也只能说一句误会。
    许薇姝还让宝琴拿了银子塞给李婆子,算是封口费。
    虽然是个误会,可李婆子要是在外面泄露只言片语,总不好听,许薇姝不在意,她家这些下人们还受不住这个!
    李婆子也很后悔,连忙在私底下保证,出去之后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提。
    她是个本分人,虽然拉纤保媒这种事儿不好干,可她这些年来都没出过什么差错,也有福运,宁县的老百姓都信任她,在这方面,她比那些官媒的信誉还高。
    出了许家大门,李婆子恨不得把孙秀才给生吞活剥了,因为不好张扬,她也没直接去摊子上找孙秀才的茬儿,私底下把他骂了一顿。
    “你口口声声说和人家许娘子自有默契,许娘子也中意你,求了我来保媒,我看你是个读书人,人也本分老实。不是那不着调的,这才信你,没多想,也没查一查,却让老婆子我丢了这么大的脸,幸亏人家是明理的人家,要不然打死我。我都没地方喊冤。你个混蛋,以后少胡思乱想,好好读你的书!”
    听李婆子这么一说。孙秀才都快傻了,不对,事情不该如此,明明他送了情书进去。也没见许娘子回信拒绝,后来许娘子不还专门到他的摊子前来看他。还买了他的东西,岂不是就说明,许娘子也并非无意?
    难道……是许家娘子耍他玩?她故意看着自己抓心挠肝,一片痴心为了她。却暗地里默默看笑话!
    孙秀才一颗玻璃心碎了满地,心中大恨。
    “都说面由心生,没成想这漂亮女子的心肠却是黑的。这种女人,活该被弃!”
    孙秀才气得当天晚上就受了寒。病得起不了床。
    如果许薇姝知道始末,肯定特别冤枉,那封信上又没有署名,她知道是谁写的?
    再说,又不认识,她脑子有毛病才会莫名其妙地回信吧。
    不过,许薇姝就是再多长三十个脑子,恐怕都想不到眼下这个时代,居然也有人得脑补病,而且还一得便是绝症。
    那孙秀才表面看,可不像是个精神有问题的,也仪表堂堂,颇有文采。
    莫名其妙惹来一提亲的荒唐事,许薇姝自己没大放在心上,自然不去理会,家里的下人却一连好几日心下难安。
    玉荷她们到有心教训那什么孙秀才一顿,只是自家娘娘身份贵重,乃是名贵的宝玉,那孙秀才算什么东西,说他是块儿石头都是抬举他,若是有点儿动作,再传出闲话,对娘娘的名声稍有损伤,那都不值得!
    “这也就是在江南!”
    若是在京城,玉荷非弄死这混球不可,当然,在京城恐怕也没哪个二百五敢向王妃提亲。
    宝琴也有些恼怒:“虽然李婆子不是个多嘴之人,可宁县是小城,老百姓又爱捕风捉影,怕是还要有麻烦。”
    确实,正所谓水包不住火,他们从外地而来,本就显眼,那李婆子当时喜滋滋地进门,又没有偷偷摸摸的,也不是没有瞧见,出门的时候脸上不大好看,好些人都瞧着呢。
    没两天,就有各种传言出现。
    甚至,因着李婆子死活不透露原委,还有人说,说李婆子登门,是给县太爷家的公子做媒,但人家许家没瞧上,连个丫鬟也不肯嫁给县太爷的儿子。
    传言沸沸扬扬,玉荷她们到淡定了,顺便借着风声就传扬了下,什么自家夫人要去道观里上香,给老爷祈福,什么自家夫人的手艺好,虽然老爷不在身边,还是想给老爷做几身衣服,听说江南哪个布坊的布质量最佳,打算多买几匹。
    诸如此般的吧。
    就是那孙秀才在家病了两日,还是天天在附近卖自己的字画,玉荷她们也没特意回避,出门采买,照样对这么个大男人视而不见,到是孙秀才每次碰见许家出来采买的下人,都一副恶狠狠,恨不得扑过来咬人的样子,让人简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徐峰是隔了好些时日,才从管事口中知道此事。
    管事也是信任徐峰,知道他是地头蛇,向他打听一下孙秀才的情况,为人如何。
    一听这个,他是差点儿没吓得昏死过去,晕晕乎乎回了家,第二天嘴上就长了一圈燎泡。
    徐老娘也让他这副坐立不安的模样给吓到了,连忙抓了儿子过去问。
    徐峰只是摇头,半个字都不肯露,他在靖州也有些时日,知道王爷和王妃的感情好,别说是王府,就是普通人家,也没有女人做自家男人一大半主的道理,可在安王府,安王妃一般开了口,定下的事儿,王爷那儿就没有反对过半次,安王又是出了名的疼自家王妃,这要是知道居然有人想撬他的墙角,打娘娘的主意,就算再好脾气,怕也要发火。
    虽然安王的脾气很好,可徐峰他们其实都很怕那位王爷,总觉得他一旦生气,是件特别恐怖的事。
    徐峰想了想,就去找王府的管事,借了一批侍卫,晚上摸到孙秀才的家里去。
    他们在孙家说了什么,没人知道,只是而孙秀才又病了,一病就是大半个月,且从那之后,孙秀才再也没敢在许家门口出现。
    “娘,徐秀秀到了要出门子的年纪,老往咱家跑不合适,下次她再来,您别招待了。”
    徐峰扭头又叮嘱了自家娘亲几句。
    孙秀才可不是什么不怕死的人物,让徐峰吓得把什么都秃噜出来,自然也没给徐秀秀保密。
    他是没想到,一个小女生会有这么大的胆子,随便编排别人,要不是自家的亲戚,徐峰都想直接缝上他的嘴。
    底下人自动自发地给主子把事儿给办好,若是连这个都想不到,摆不平,他们也不配在王府做事。
    许薇姝这段时日到没多想,呆在屋子里看孩子的时候更多些。
    那小婴儿正是好玩的时候,白白嫩嫩,皮肤一掐都要出水的样子,圆滚滚的,比球球还会长肉。
    玩孩子多有意思,现在又不用许薇姝给她换尿布,喂食,只要等下人们把娃娃收拾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然后抱过来给她玩便是。
    天气足够暖和,也不怕孩子着凉,许薇姝就干脆把她当洋娃娃一般,准备十几套小衣裳鞋帽换着玩。
    玉荷她们也由着自家娘娘把心思花在旁的上面,省得想别的费神。
    只是,许薇姝玩娃娃玩得高兴,也没耽误看账本,自家的存款越用越少,那些侍卫们的伙食都有点儿不能保证了,那些人天天练武,不吃肉不行,吃得还多,一个人能顶三四个大汉的胃口。
    “在江南这种地方,还是做书坊的生意好做些。”
    许薇姝琢磨了半晌,就画了图纸,让玉荷他们去打造一个简易的木制印刷机出来,手动的,也能用风力带动。
    这东西虽然比不上靖州那边用的质量好,可也算是相当先进了,只是王府养的木匠都没在,只好把图纸分块儿,分别拿去制作各种零部件,回来再组装。
    许薇姝对这种科技含量不高的小物件不当回事儿,她那帮手下,却没她那么心宽。
    印刷机做出来,先印一批话本,都是许薇姝闲来无事自己写的东西,什么山精鬼怪,什么神话传说,什么才子佳人,还有各种历史小说,武侠小说,推理小说,反正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
    往日许薇姝写这些东西,都是给自家的孩子们消遣用,要不然就是寓教于乐,想故事玩,现在拿出去贩卖,估计也很吃香。
    一开始都不用开店,就让王府的下人们,挎着篮子出去卖,许薇姝顺便还让人印了十几张质量很上乘的连环画广告,到处去贴,她不是不想散发,纯粹是现在本钱有限,制作了机器,再购买纸张,钱就花费了大半儿,只能尽量节省了。
    宝琴还挺心疼的,在靖州他们有自己的造纸作坊,生产出来的纸张不光质量高,还便宜,现在可好,还得白白让别人赚钱。
    不过,娘娘画的广告生动有趣,眼下的人们,娱乐活动也很少,这生意实在做得不错,没几日,就有人专门寻找挎着篮子四处走动的卖货郎,购买书籍。
    当然,大头还是路过的商人。
    宁县虽是小城,但因为有个码头,路过的商人旅客什么的,也习惯到岸上歇脚,顺便买本话本路上打发时间,自然是没问题,还有的觉得这生意能做,直接就订购一大批。
    江南地方上,其实不缺财富,民间富得流油,而书籍生意,又是最好做的生意之一。L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太孙

写话本这个活儿,不只是许薇姝喜欢,王府下面好些人都喜欢,玉荷和宝琴也爱写。
    玉荷更擅长写贵族的生活,她在宫中做了多年的宫女,见惯了大家闺秀,对那些名门望族的规矩特别了解,写出来很是吸引人,尤其是吸引对贵族生活好奇的普通老百姓。
    宝琴则擅长写传奇,她本身跟许薇姝习武,又有一股子侠义心肠,当年听自家主子讲书,就爱听英雄豪杰的故事,一般写出来的话本多为武侠小说。
    徐峰早年一样属于只喜欢看杂书的人,爱读话本,如今自家主子自己开办书坊,写东西卖文字,他就跟着帮忙,一边搜刮市面上的话本,一边也自己写。
    没多长时间,江南就有差不多好几十个读书人,有的有功名,有的没有功名,都靠着稿费吃饭。
    书坊在读书人中间就渐渐名声远扬起来。
    许薇姝赚得杯满盆满,还不到半月,成本钱就回得差不多,剩下的便是纯利润。
    …………
    “孙兄,书坊又张贴公告了,说要举行话本大赛,还想请山野先生当裁判,若是得了头名,有五十两银的奖励,你的文笔不错,怎么,不想试试?”
    山野先生算是写话本的名家,虽然写得东西上不得台面,但在一些闺阁女子心中,怕比大儒还要有名。
    孙秀才没吱声,让他同伴推搡了两下,才回过神,眼睛略有些红肿:“咱们是读书人,怎能做如此有辱斯文之事!”
    他咬了咬牙。恶狠狠地道,“一个女人,不在家相夫教子,居然抛头露面出来做生意,太不像话!”
    其他人面面相觑,谁也不知这位犯哪门子毛病!
    人家许家夫人哪有抛头露面?人家家的大管事,小管事一堆。还用得着自己出马?
    再说。书坊虽然也是生意,可卖书,却和一般的生意不同。没那么多铜臭味,怎能算有辱斯文?
    孙秀才也不是第一次在众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对许家夫人还有她的书坊的不满意来,一开始,好歹还有个把爱吹捧他的人应和几句。到后来,大家一听他提这个。便转移话题,甚至还有几次,正面和朋友吵起来。
    他在口舌方面,本也算捷才。奈何这回实在不占理,总是被说得哑口无言。
    “哼,一群庸人!”
    孙秀才摇了摇头。不再多言,且让自己看看。那个女人的真面目什么时候能露出来,等到她暴露那日,这帮人才知道,什么叫羞耻!
    一走神的工夫,对面那个连秀才都没考上,整天在他身后打转的刘毅,已经乐陶陶招呼着要请客。
    “我写的《碧霄传》这个月底就发售,稿费拿到了,今天请客,大家伙都来……”
    几个读书人都兴高采烈,满心祝贺。
    ……哼,孙秀才扭过头,一言不发,慢慢走开,不想理这帮子俗人!
    他一走,几个同伴都有点儿不高兴。
    刘毅皱了皱眉:“孙秀才怕是心情不好,前几日他完成一部大作,还请我们去看过,文笔不错,结果送去书坊,人家提出有些地方必须修改,他就恼了,还大发雷霆,当场就把稿子拿走,还说以后再也不去!”
    其他人都没说话,心里却不以为然。
    人家书坊收稿时的公告写得清清楚楚,但凡投稿,必须接受编辑的审稿,几乎每一个新人,一开始都要习惯改稿子,如果不能接受这个,就不要去投。
    听说连举人都一样,他凭什么与众不同!
    在江南,文人圈子也并不大,孙秀才这样的人,也接触不到那些豪门大族,只能和家世普通的书生结交。
    事实上,在宁县也显少有什么大户,整个县城,举人都很少,进士是一个都没有。
    秀才都算不错的。
    所谓家世普通,自然就比较缺钱,读书向来开销大,书本费,笔墨纸砚,都得花钱,要向去赶考,更是需要一大笔资金,穷苦人家的孩子读书,有时候甚至需要一整个家庭努力供养。
    如今多了个能赚钱的活儿,这帮人自然就把心思放在这上面,说话的话题,也多是有关话本什么的,孙秀才偏偏膈应这个,一来二去,就越来越说不到一起,便疏远了,最后到造成孙秀才被孤立的现状。
    人都是群居生物,孙秀才以前不说受人追捧,意气风发,可在文人圈子里也算是颇有发言权,现在却感觉到处处不顺利,很快他就觉得不对劲,心里赌了一口气一样,烦躁得很,读书读不下去,做什么都做不好,哪怕出去卖个字画,也忍不住发脾气,生意一下子就坏下去。
    “……什么,不收了?”
    孙秀才脸色铁青,手里拿着抄了足足有三本的《论语》,结果书肆居然不收。
    “现在降价了,我只能出二十五文一本,多了不行。”
    孙秀才气得脸色涨红,就这点儿钱,才将将能纸墨钱,纯粹是赔本买卖。
    “为什么,欺负我势单力孤不成?你们就做生意!”
    书肆的掌柜见他火冒三丈,到也不恼,只是摇了摇头:“没见咱们书肆现在不收手抄本,最近市面上各种经典典籍都有印刷本,质量上乘,价格便宜,再收抄写版本,根本就不划算。”
    孙秀才没办法,他确实也不能把人家书肆怎么样,仔细一打听,又是许家的书坊闹出来的是非。
    不知道许家是怎么弄的,好些书籍都卖的很便宜,量也不小,几乎卖遍了宁县所有的书肆。
    脑子里嗡的一声,孙秀才一口牙齿几乎咬碎,把满腹的委屈,都怪到了许薇姝的头上。
    晚上回家,他就忍不住做了个梦,梦见那个许娘子的真面目被识破,原来是个逃妾,被夫人抓住,家里的银钱都被搜刮走,只剩下她一个人凄凄惨惨地哭。自己中了举人,风光八面地出现,她扑上来抱住自己的大腿……
    然后孙秀才就醒了。
    他想,他是个大方人,哪怕让人这么欺负过,真到了那个份上,他也不会袖手不管。
    好歹是个弱女子,他就收留她吧,也不让她做什么重活,只在书房里凑合伺候一下便是。
    只是也不知道那个许娘子能不能做得了丫鬟的活儿,怕要找人教一教才好。
    起身之后,腹中空空,饿得要命,孙秀才出去就看见老母亲辛辛苦苦煮菜瓜粥。
    他那一碗,好歹也有些米,慢慢吃下去,总算是吃了个水饱。
    “娘,以后我中了举人,一定给你请十个八个丫鬟,让你什么都不做,就享清福。”
    他娘一下子就笑了。
    吃完饭,孙秀才推着车出门继续去做生意,结果刚一到地方,就见好些衙役,士兵在街上走,所有小摊贩都让轰开,连他也不例外。
    茜妞儿刚好给他送来一小包米,见状便推着他回去:“祥哥,这几日你可别出门,赶紧回去好好写一篇文章准备着。”
    孙秀才一怔:“怎么了?”
    “哎呀,你还没听说,街面上都传遍了,万岁爷立了太子和太孙,听说太孙要来江南,且路过咱们宁县,那可是太孙,我听说大家伙都把自己最好的文章拿出来,打算到时候呈上去给太孙,万一要是哪一篇让他老人家相中,可不是要一步登天?”
    “当真?”
    “衙门里好些差役都出动,还要净街,又请了几位长寿老人去给太孙磕头……”
    孙秀才眼睛登时闪亮,又一想,这么大的消息,他居然不知道,那些人果然是嫉妒他,怕他抢风头,才故意瞒着!
    他却不想,他自己多长时间没和那群同窗们打交道,人家犯得着专门跟他说什么消息!
    想到这里,孙秀才再也提不起别的心思,匆匆回家去。
    许薇姝这边,自然也早就得了信。
    这次万岁爷特别雷厉风行,他携二十万大军杀回了京城,说是杀回京城,可忠王那儿,早在万岁回京的第一天,就树倒猢狲散,所有忠王手下的将领倒戈的倒戈,被拿下的被拿下,轻轻松松,一下子让天下臣子都明白,老虎虽然老了,可一日虎不死,他就还是一头威风凛凛的猛虎。
    小虎崽子们,心眼再多,也比猫强不到哪里去。
    这里面或许有惊险的斗争,可外面的人看不见,他们只知道皇帝回京了,皇帝立太子和太孙了,天下太平!
    消息一传来,宝琴和玉荷她们,就像是从天上掉下一块儿大宝石,差点儿把自己给砸昏过去。
    “……太孙?”
    她们从没有想过,安王能当太孙。
    安王身子骨弱的事儿,不说天下人都知道,可在京城不是什么秘密,再说,人家福王,不对,太子殿下有嫡子,自家王爷不是嫡出,也不是长子,最多能说是太子殿下的爱子,怎么就越过嫡出兄长,被立为太孙?
    这可不是闹着玩,因为是万岁爷立的太孙,就算将来太子登基,偏爱别的孩子,可只要安王不出错,他就必然是板上钉钉的太子,未来的继承人。
    玉荷她们欢喜得不行,所有人都喜得冒泡,许薇姝是早就收到了信,到不怎么惊讶,方容那人的图谋,她也不是今天才看出来,就算他篡位,也不是多稀奇。L

☆、第二百四十五章 到来

说是太孙要来江南,可也不是立时就能到的,又过了两个多月,才得到准确消息。
    太孙的车驾确实已经进了江南地界。
    人马还没到宁县,整个宁县就一派热闹景象,绸缎庄日日接到大头生意,各地的绣娘天天赶工,好些人家都裁制新衣,街面上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天天有人洒扫,连那些小摊贩也早都不许随意摆放。
    好在县令是个脑子清明的,没做直接不许人做买卖的事儿,只是提了几句不许高声喧哗,派出衙役日日巡逻。
    因为这件大喜事,连大牢里的犯人都多了几顿肉吃。
    太孙驾临,在这座小县城,那是从来没有过的,就是万岁爷御驾南巡,也没来过他们这一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