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姝-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毛孩儿带着几个小子,轻轻松松就弄出个大火堆,整个野猪都抬上去烤。
香味四溢,一块儿块儿的油脂滴在火堆上,发出滋滋的声响。
好些农户都忍不住看。
许薇姝干脆做主,把其中三头野猪给卖了,因为野猪的肉太硬,其实也不算好吃,卖的价格不贵,好些人都割了几斤,排骨到是都留下来。
她准备做一道香煎猪排,毛孩儿他们都爱吃,一个个眼巴巴地看着。
村子里好些小孩子都忍不住跑出来,围着火堆流口水。
这么一耽误,天色就晚了,许薇姝只好改变行程,在东村落脚,顺便检查一下东村这边的民团情况。
村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姓王的,整个东村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都姓王。
许薇姝让村长陪着去看了看民团的驻地。
这会儿正是农闲时节,里面正在队列训练,旁边的伙房里冒着炊烟,平常要是有训练,民团肯定要管饭的。
负责训练的是洞箫山出来的老人,姓李,叫李枚,今年才十六岁,但读书读得不错,连温瑞言也很喜欢他,许薇姝需要人手时,就特意举荐上来。
现在他的人到不在,听说带人去开荒。
东村是个大村,闲置的劳动力还算有一些,趁着冬日不用做农活,李枚就带着他们去开荒,还能从王府拿到奖励,开垦的荒地养一养,就能种粮食。
别管种出来的粮食是多是寡,荒地五年免税,但凡有粮食都是自己的,大家积极性非常高。
许薇姝笑了笑,听了一耳朵老村长絮絮叨叨的夸赞。
“……民团好啊,都是好后生,娘娘给他们天天喂油吃,村子里的壮小伙儿都愿意参加,训练也刻苦,我家三娃子以前散漫的很,如今入了民团,居然识了几个字,平日里也知道帮他大哥下地做农活……”
许薇姝心里知道,老村长说的话里,大约也就能信个三五成,省下的多是恭维。可即便如此,她觉得也足够了。
每个民团里,尽量都放一个自己人下去,差不多模仿的神奇的‘政委’制度。
人手当然不大够,许薇姝培养的多是情报人员,没怎么注重过思想上的教育,现在她有了自己的地盘,连手底下这些人,怕也要回炉重造一次。
不过,多年来潜移默化之下,这到不算难,人手不足,事情还是要办,平日里召集民团的人上夜校读书,培养出来的人要是合格,也勉强能当‘政委’用了。
许薇姝转了一圈,阿生就给她端来一碗蘑菇汤,非常鲜美,小霞还带着几个小姑娘,用干草编织了一些很漂亮的草鞋,花纹都不错。
这孩子在手工方面,特别有天分,以前玉荷教给她一点儿基本的编织方法,她就自己琢磨出好多花样。
小霞也不藏私,认认真真地教导那些小姑娘,扭过头就冲阿生他们叹道:“小霞幸运,遇见王妃,这些女孩子就不知道将来会如何了,懂一门手艺,好歹也能养活自己。”
许薇姝听见,顿时莞尔。L
☆、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杀器
小霞这孩子进步的很快。
这个时代有好些女孩儿的性情都让许薇姝接受不了,尤其是家里头重男轻女惯了的,总会有各种性格上的缺陷,想改正非常困难。
小霞却是个例外。
也许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她不够孝顺,不够对母亲言听计从,明明她的母亲也算不上有多渣。比起别的买儿卖女的爹娘,她娘亲好歹还是真心为她着想的。可这孩子,年轻明明这么小,一抓住机会,就特别坚定果决,绝不肯后悔。
许薇姝要不是听玉荷她们说,这孩子晚上总偷偷哭,枕头都给打湿了,恐怕还真以为她一点儿都不顾念亲人,想必这孩子也想着她娘亲,只是比起其他女子,更‘自私’些,更看重自己一点儿。
比起那些一心一意为家庭付出的女孩儿们,她更看重喜欢小霞这样的。
世人对女子本已经很苛刻,要是女子自己还不肯心疼自己,岂不是太可悲了些?
吃了一顿山野风味的晚饭,许薇姝就在东村歇了一晚上,第二日一大早才启程。
三天山上还是白雪皑皑,乍一看,就像一座冰山,可因为有温泉,泉眼所在的地方,到是温暖如春,绿树成荫。
就在三个泉眼不远处略微平坦的山地上,飞云贼开辟了小块儿的良田。
不过,他们里面会种田的人大约不多,收获实在不算好,也不会利用天然的温泉条件,冬日里土地就没再种什么东西,到是算能养护一些土壤。
许薇姝当初看到这些土地。就想着要在周围种植果树,冬日里也尝试着种一种生长期比较短的青菜。
前些日子才听几个耕种的农户传信,种植挺成功的。
这到不奇怪,这帮农户也不是第一次在冬日里种菜,选择的品种又是芹菜,生菜,白萝卜。蒜苗之类。
都属于对温度有要求。对日照没太高要求的。
许薇姝坐着车过去,看见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菜地。也松了口气。
“不错。”
冬天吃不到蔬菜,她可适应不来。
许薇姝一边和农户说话,一边看一些农妇背着筐子进去采摘。
“等我回去的时候顺便带回王府,就省得你们再多送一趟。如今山路还没有修好,上山下山都不太容易。”
虽然有一条山路。但好些地方马车都过不去,只能坐人抬着的轿子。
许薇姝已经吩咐人开始穿山修路,用不了两个月,再进出就会变得方便许多。
正说话。外面忽然有人来报。
“王妃,王府派人来说,有施家的车队从江南而来。这是帖子。”
许薇姝接了帖子看了看,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微笑。
确实是施家来了人。
是她小舅舅身边的大管家。石峰。
人先去了王府,后来听说她在山上,就急匆匆又赶过来,这会儿正在飞云寨里等候。
许薇姝在东村呆了一夜,到让人家赶在了前面。
飞云贼选的山寨也很不错,三面都是悬崖峭壁,一条通往山下的大路,也因为有个狭长的阻隔,易守难攻,当日要不是有内贼领路,骗开了防守,对方也太大意了,恐怕想要攻下它,还真不是特别容易,也不能全怪以前的官兵无能。
石峰石大管家看了这个寨子,反正是十二分满意。
他们施家也算是江南大族,族中有眼力的族老们也看得出,乱世可能不远。
一个王朝总有消亡的一天,而当今天下,天灾频发,*连连,战乱迭起,造反者众,一看就是亡国的景象,也只有京城里那些权贵们,还因为身在局中,没有多少危机意识,那些皇子们也个个只盯着那把龙椅,不去看这天下大势。
施家这种世家大族,当然要为自家考虑。
在他们心中,朝廷算不了什么,皇帝谁坐都无所谓,只要家族能绵延不绝就好。
一旦乱世来临,无论是闭门自守,还是有什么别的应对,都需要实力,现在就开始准备,修建邬堡,养一些部曲,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行为。
石峰显然觉得,自家这位姑奶奶家唯一的宝贝女儿,现任的安王妃,就是很懂道理的女人,嫁的男人也难得脑子清明,有合作一把的价值。
如果许薇姝本人脑子不清楚,或者她嫁的男人脑子不清醒,家里就是再疼爱她,最多也就多给点儿银钱,将来万一出事,愿意养她一辈子,但她本身毫无价值,也就只能做那笼中鸟了。
不过,要是这位姑奶奶家的千金有能力,有本事,施家自然也不是不能扶持她一把。
此时此刻,来到靖州,稍微打探了下许薇姝的底细,又看到了这个飞云寨之后,石峰到底还是觉得,虽说世家大族总不把皇室放在眼里,可一个王妃的身份,的的确确能带来很大的便利。
就说现在,施家想建造邬堡,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儿。
不是买不到那么大面积的土地,只是这事儿要是做出来,朝廷肯定会干涉。
别的地方也就罢了,施家身处江南,那是朝廷最为看重之地,江南一乱,天下必乱,而要惑乱天下,必要占据江南。
施家所在的位置,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却也是站在了刀尖上,十分危险。
也许,许薇姝这里,是一条后路。
石峰面上毕恭毕敬地等待召见,脑子里一瞬间就转了无数个念头。
没让他等太久,不多时,就有人领着他洗漱,进入客厅。
终于又见到了这位在施家也颇为有名的千金,现在的安王妃。
石峰先扎扎实实地给磕了个头,把家仆的身份摆得很到位。
“老奴给您磕头了!”
许薇姝连忙让玉荷把人扶起来,让人看座,才问了问老太君好不好,舅舅们好不好,舅母们好不好,表兄表姐们好不好等等。
寒暄了一阵。
石峰就把她小舅舅送来的信奉上。
许薇姝也没客气,当面展开阅读,看了一眼,她就笑了。
信上提到,小舅舅的船队出海归来,还找到很多许薇姝要的种子,都是海外良种,分别打包,每种都打包了不少。
许薇姝大喜,也顾不上别的,马上回王府,一路飞驰,进了王府大门就去翻看礼品,连方容也没顾上管。
库房里果然堆积了各种奇奇怪怪的新鲜植物和种子,许薇姝看了半天,连她都有些不认得。
不过,很幸运。
里面有红薯,有马铃薯,还有玉米……高产作物真是一大堆。
这就叫要什么来什么!
前阵子缺粮食缺的厉害,许薇姝还琢磨着,要是有红薯,马铃薯之类,那可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只是许薇姝来到大殷朝之后,就没在餐桌上看到过这些东西。
她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有没有传入中国,或许已经传进来了,只是没人知道怎么吃,就没扩散。
身在京城,消息到底不算畅通,人手还没完全培训出来,她就是想寻找,一时半会儿也抽不出人去找,眼下又不是互联网时代,在网上发布一条消息,一瞬间传遍大江南北,想寻个新鲜吃食也并不容易。
她当年也是试探性地跟小舅舅提过,如果做海外生意,不如多寻一些种子回来给她,当时也没想着一定能成功,还打算要是将来有了实力,她也派人出海,专门找这些东西。
没想到她还没准备船队出行,她那个小舅舅就不辱使命,把活儿给她办妥当了。
种子都是好东西。
许薇姝连忙吩咐人小心保存。
先拿了些马铃薯和红薯,到温泉附近的良田里去种一些,虽然还是三四月份种它们最合适,许薇姝却有些等不及。
她这般匆匆忙忙的,连屋都不回,方容也被惊动,忍不住追过来看。
“姝娘?”
一到山上,方容就看见许薇姝带着六七个农夫在地里折腾,她都换了一身窄袖的装扮,打扮的和农妇差不多,只是人美,穿什么都风情万种。
方容喊了两声,许薇姝才扭头看他。
“这是做什么?”
“育苗。”许薇姝一笑,伸手挽着自家男人过来看,“这是宝贝。如果施肥得当,种植得当,亩产两三千斤绝对没问题,而且还很美味。”
方容顿时吓了一跳:“多少?”
他声音都变了。
许薇姝不由心下好笑,果然,穿越小说总写主角拿出这类大杀器吓唬人的情节,不是没有道理,这东西确实能唬人,没看见两这位从来气定神闲的王爷,也有些坐不稳了。
主要还是方容了解自家王妃,知道她不是那种喜欢胡吹大气的人。
看见自家王妃很确定地点头,方容的脑子顿时转起来,先派人调集兵士,绝对保证三天山的安全。
又把安王府所有的农户名单都给了许薇姝,“全由你调配,这些粮食,务必种出来,这可是能救活无数老百姓的好东西。”
许薇姝连忙应了。
就连齐世朝这样,虽然精通农事,其实更喜欢挑战,并不大关注正常粮食种植的家伙,听到消息也过来看了看。
没办法,眼下这个时局,任何还有点儿理想抱负的男人,听说有亩产两三千斤的粮食存在,都会淡定不起来。L
☆、第一百八十五章 吃人
那一块儿育苗的田地,整个成了所有农户的宝贝,简直是日夜都有人看守。
由农活做得最好的老农负责,简直是有个风吹草动,就要心惊肉跳一番。
许薇姝五天内,半夜让人叫起来六回,弄得她是哭笑不得。
都说了好几次,这东西很容易存活,就是第一次坏了,仓库里能做种子的红薯还堆积如山,他们也一样当听不见。
“别担心,粮食虽然少了点儿,但节省着用,熬到夏收就好了,再说,不是有人已经去收购?”
许薇姝是真没太担忧的。
主要是她自己从来没饿过肚子,不知道饿肚子有多可怕,也不知道饥饿的人会有多么可怕。
安王府里上上下下可不敢稍有疏忽,方容一回来,就亲自看过靖州现有的存粮,对这事儿特别关注。
现在天气还冷,他就领着人分配田地,组织开荒,到各个村子去看情况,
明明状况并不差,毕竟靖州这边天灾*遇见得多了,反而有了抗性,就说飞云贼祸害了一通,死了那么多人,房子都没烧毁,现在活下来的人,还是照样努力去收拾自己剩下的家舍,把家里剩下的那一点儿存粮都一粒一粒地挖出。
日子总能过得下去。
只要有那么一点儿希望,日子总要继续过。
方容看到这些,也只欣慰片刻,还是不大轻松。
现在能维持这样的稳定,还是许薇姝拿了飞云贼的粮食,又把衙门粮库打开,实行临时的配给制度。每天给这些灾民一些口粮糊口。
又让他们做工,也用粮食结算。
一行人为了粮食也努力工作,精力都消耗得一干二净,也没体力再闹事,要不然以靖州老百姓的彪悍,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
只是这样的日子不可能持久。
粮食消耗的速度实在很快,就现在。每天也只能给灾民提供两碗稀粥。勉强维持不死,再多一点儿,怕就很难支持下去。
那些能够参加劳动的。不吃多一点儿干不动,勉强还能吃点儿干饭。
“希望能撑到春天。”
过去寒冷的冬日,哪怕吃点儿野菜,好歹也能有个活路。
…………
大雪纷纷扬扬飘落。
一夜不见。外面的地上就是一层厚厚的白色。
许薇姝挣扎着从床上起身,披上大氅。稍微开了一点儿窗,呼出一口白气。
方容也醒了。
软玉温香在怀久了,一离开自然而然就再睡不着,他天生体温低。其实姝娘的体温也偏低,可不知道为什么,抱在怀里。闻着淡淡的清香,身体就会变得暖和的不可思议。
美人乡是英雄冢。这句话固然可能有道理,但方容觉得,在自己的身上,却绝不适合。
自从娶了姝娘,他觉得自己才想得更多,也更希望能好好活下去,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以前从来无忧无惧,不担心失败,做事也少思虑,今时今日却不同,有牵挂的人,固然在冲劲上也许比不上过去,却比无牵无挂的,更珍惜自己,也更知道珍惜别人的生命。
“王爷,王妃。”
敢在这种时候惊扰主人的,也只有宝琴,玉荷,玉珍,还有杨木他们几个。
来的是宝琴。
“……外面出了事,有人抢粮。”
方容蹭一下,从床上窜起来。
许薇姝也回头。
两个人对视一眼,就连忙穿上衣服出门,杨木在门口候着,一见到自家王爷着急,连忙苦着脸道:“西门那边的粮库差点儿让人闯进去,要不是王爷早有安排,这次就真出了事。”
方容吐出口气,额头上不知不觉渗出几丝冷汗。
他其实早就猜到,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能撑到现在,已经是自家王妃应对得当。
当然,他不知道,其实更多还是当初许薇姝带人纵马而来,杀得飞云贼丢盔弃甲,后来又灭了飞云寨,靖州所有人都受到不小的震慑。
虽说靖州百姓悍勇,可大部分的想法和别地儿也无不用,但凡能过得下去,谁也不会和官府作对。
怕的却是有人煽风点火。
就说飞云贼吧,虽然灭了山寨,把他们多年积攒的钱粮一扫而空,可飞云寨在靖州经营多年,除了那些常驻山上的贼人,在府城的消息探子也不少。
许薇姝后来又忙着救灾,忙着经营这个已经破败不堪的靖州,哪里有精力去认真搜查。
而且她有心恐怕也无力去做。
王府的人手太少,衙门那些衙役们根本就不值得信任,至少大部分没办法信任。
这些衙役里,也许有大半都和飞云贼勾勾缠缠,现如今明哲保身,不再和对方牵扯,可要靠他们扫除残余,恐怕也不大可行。
剩下的残余藏在暗处,会不会记恨王府?
他们本来拥有的财宝,多少年积攒下来的那些,如今都被王府拿去了,还弄到江南去,准备换成物资带回来。
还有他们储藏的粮食,现在都变成那帮子灾民碗里的粮食,这些人大约不会甘心!
除此之外,靖州本地的那些世家大族,尤其是粮商,恐怕也会有点儿别的想法。
他们本身大多都有囤积粮食,说不得有点儿囤积居奇的意思在。
一开始飞云贼攻城,一下子乱了套,灾民众多,他们只会担心那些灾民闯到家里抢劫。
这种事儿,在靖州年年都发生几次。
那时候,王府开仓放粮,这些人肯定支持,但随着时间过去,市面上趋于稳定,粮商和大户们,会不会动别的心眼。谁也不知道。
反正安王爷若是借此机会,在靖州扎根,整个控制住靖州,对于当地的世族绝不算好事儿。
林林总总吧,方容回来之后就有所考虑,也做了一些防范措施。
他还是在靖州时间太短,根基不深。派出去的消息探子只能探听到表面的信息。
没办法。只好用笨法子。
派出大批侍卫组成巡逻队,严防死守,至少粮仓绝不能出事儿。
方容换好衣服。回头本来想叮嘱许薇姝这两日别出门,没想到他家王妃也换了正装,看样子是要一起去。
一起去就一起去吧,夫妇两个便随着杨木离开王府。乘坐马车一路走到西门的粮仓外。
地上倒下起码有二十几个短歌断腿的。
许薇姝看见这一地面黄肌瘦的灾民,一眼就挑出那些挑唆的家伙们。
不只是她。其他人也看得出来。
事实上,能吃得膀大腰圆,面上红润有光的,肯定不是踏踏实实过日子的老百姓。
不是许薇姝埋汰自己。她来靖州的时日还短,外面那些壮劳力,能做活的人也就罢了。也许还有一口干饭,甚至可能能喝到些肉汤。但城里的老弱们,只能用稀粥度日,想有个好脸色也不可能。
那些正认认真真做活的百姓,干活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跑到这里冲击粮库?
“行了,该抓就抓,该审就审,剩下的拿些药来,给他们上点药,包扎一下。”
许薇姝蹙眉,叹道,“现在大家都盼着袁琦早点儿回来。”
盯着人把该收监的收监,其他人包扎好伤口,轰走了事,许薇姝也没说别的冠冕堂皇的话,现下的景况说什么都没用,只有等靖州发展得好了,老百姓都能吃饱穿暖,人们的生活有了奔头,向今天这种事才有可能彻底终结。
既然出来了,许薇姝和方容便一起逛逛街。
靖州已经慢慢恢复秩序。
只是西门这边的‘人市’,还是一派乱象。
人多且杂乱,插着草标卖身的男女老幼为数不少。
隔着车帘向外看,许薇姝面无表情,默默计算了下,‘人市’上就在当下,至少有一百多人,差不多都是灾民们。
官府这边明明发了救济款。
许薇姝记得很清楚,数量不多,可那些灾民们按照人头算,一个人也能得一两银子左右。
一两银子真是不少了,省着花,熬过这个冬日应该没问题的。
“我不卖了……我不卖了,钱还给你,走开,走开!”
车外忽然传来一阵惊恐的喊叫声。
许薇姝和方容同时向外面看去,就见有个四五十岁的老汉,怀里抱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坐倒在地,一脸的惊慌失措。
他对面则站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拿着两贯钱,正斜着眼瞪着那老汉冷笑,一只手把钱扔在地上,另一只手抓住小姑娘的胳膊,愣是一下子夺过去。
“哼,都说好的,她已经是我的了,你说卖就卖,说不卖就不卖?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儿!”
周围的人都很麻木,哪怕看见这种冲突,最多也就指指点点一下,根本没人管。
那老汉扑过去,抓住汉子的腿,拼命地去扯那小女孩儿。
“我卖她,是为了让她能吃点儿好的,为了让她活下去,也让我孙子活下去,不是为了给你当两脚羊下酒!”
他喊得撕心裂肺。
周围人一听,都毛骨悚然。
那汉子脸上也一变,顿时恼怒,恶狠狠地踢了老汉一脚:“胡说什么!”
“……我听见了,你刚才跟你的伴当说,让他回去温酒,准备好锅和开水,要把我孙女炖了吃肉,你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