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临安六儿-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称一下就直接将药放到包药用的纸上,可见其熟练度是有多高。
梅六儿在心里感叹道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能手’!
济世堂大堂的一边有三个小隔断间,每个隔断间里都坐着一位大夫,在三个隔断间的旁边还有一间屋子,梅六儿看了看也有病人从里面出来,她估计这里面的大夫应该和现代的教授级别的医生差不多的意思吧!
就在梅六儿左看右看东想西想的时候,刚才那个小药童来到了她身边“郎君这边请,我们掌柜的在后堂候着郎君了,我这就带郎君过去”
梅六儿站起来跟着小药童往他说的后堂而去,还一边和小药童说话“多谢小哥了,不知小哥贵姓”
小药童童小军忙回道“回郎君话,我姓童民小军,大家都叫我童小军”这边刚说完话后堂就到了,童小军将梅六儿带到一间屋子前对梅六儿说“郎君到了,您进去吧我告退了”
梅六儿就对童小军说“多谢童小哥了”
童小军忙道“不敢当郎君的谢,这是我该做的”童小军说完又对梅六儿行了个礼后就去忙了,梅六儿也转身进了房子。
梅六儿一进屋就看到主位上坐着的中年男人,穿着靛蓝色的长袍,用青色滚边绣着云纹,腰系青色同样绣云纹的宽腰带,面容方正脸上带着笑眯眯的笑容,两眼开合间精光不时闪现,商人独特的狡黠、精干的气质展漏无疑。
面对这样的人才是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应对,你要是因为他总是笑眯眯的就误以为他的无害,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古人流传下来一个词叫‘笑面虎’,说的就是这样的人!
笑面虎一类人的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就将人给卖了,人家还会帮着他数钱呢,而且和笑面虎一类的人交谈是也要格外的小心,因为从他们口中说出的看似简单的一句说不定是话里有话的陷阱!
梅六儿在打量对方的时候,对方也在打量她。这个年轻后生身材瘦小,看上去有些娘气的娇弱,身上穿着合体的儒衫,脸和手都很白净,五官清秀而略显稚气,一双眼睛黑亮有神而且异常清明,这双眼睛里流露出的是满满的与他年纪不相符的沉稳与睿智,很难让人忽视!进门后看到自己也没有半点惊慌!
周震心想这是一个人物就算现在不是,将来也定会是,是金子总会发光!
第十一章 买卖
主位上的人见到梅六儿进来,站了起来不过也只是站了起来和梅六儿打招呼“这位郎君请坐”,并没有上前迎接。
梅六儿也没有在意,她怎么会看不出来这是人家给她的下马威!
梅六儿脸色淡淡的走到左边的那排椅子的最上首的位子坐了下来,坐下前还是向着男子拱手道“见过掌柜的”,然后神态自若的坐了下来,然后什么也没说就这么坐着喝起茶来。
梅六儿知道这是一场博弈,在博弈当中最先沉不住气的一方往往会处于劣势,更何况是她这在商场中连菜鸟都算不上的了,她只是偶尔兼职一下,而且她是空有理论没有实践经验,那么适当的沉默是最好的。
周震看着面前神态自若的径自坐下的梅六儿眼神闪了闪又恢复正常,他笑着问梅六儿“这位郎君,药童刚与我说你要同我济世堂做一份买卖,不知公子要做的是什么买卖,又有什么让我济世堂答应与郎君做买卖”
梅六儿没有马上回答周震,她想了想才说道“我无意中在山上挖到一株人参我想转手出去,换些盘缠上路,不知掌柜的这里收不收”
周震听了山参二字眼睛亮了亮,周震是医馆掌柜的他对人参的药用价值是很清楚的,至于人家卖了后是换盘缠上路还是干什么,这和他没关系,不过他还是在心里想,换盘缠上路估计是假这存私房估计是真,这大家里的郎君们常干这事,而且面前这位小郎君也不像是一般人家养得出来的。
所以他说“这位郎君我济世堂既然开的是医馆,行的又是济世救人之事,这人参自是收的,不过这价钱是要看你这人参的年份品相而定”
梅六儿就道“这是自然,只是不知掌柜的能否告知这不同年份的人参价几何”
周震就说“我姓周名震,郎君叫我周掌柜即可,这人参百年以下的价都不高,五十年的也就六十两银子,上百年的价就相对高,年份越大价越高,例如一百年的是六百两,五百年的是一千五百两,当然了这价并不是固定的,这只是惯例,还要看你这参的品相以及根须是否完善方可定论”
梅六儿点点头说道“那么就请周掌柜看一看我这参”说着梅六儿从袖子中拿出帕子包裹着的参,打开包裹着的帕子露出了参的面貌。
当周震看到梅六儿手中的人参时,蹭一下子站了起来,因为梅六儿拿出的这株人参已经初具人形了,少说也该有八百年的了,而且品相奇佳,根须保护完善。
周震激动的问梅六儿“郎君可否让我仔细观看这人参”这样的人参虽说有但是不常见,不管是那家的药铺得了去都是会作为镇店之宝的。
梅六儿将人参递了过去“周掌柜请”,她并不担心这周震会自己昧下来,虽然他是个笑面虎,但观其神,此人眼神清明并不像是阴险狡诈之人。
周震拿着看了好一会,他将参小心的递还给了梅六儿对,梅六儿说“郎君先拿好,若郎君信得过本店,我这就去找我济世堂的有名的老大夫韩老大夫前来”
梅六儿就说“若我不相信贵店我就不会前来,也不会将参拿出来给周掌柜的您看了”
周震一听忙道“是我的不是,我这就去请韩老大夫过来,郎君稍等”说完周震就忙着亲自叫人去了。
趁着周震去叫人的空挡梅六儿才有心思和时间来观察这间屋子,梅六儿四下一看她断定这是一件简单的会客室。
进门正对过去就是主位,左右两边是客座桌椅,她现在就坐在左边的首位,在一进门的右手边也就是梅六儿现在正面对过去的一方,在正中的地方放着一个圆桌,圆桌上是放着茶具杯盘。
离桌子不远就是窗户,从窗子里能够看到院子里的一切,因为梅六儿坐着的这一方也有一个窗户,她就是通过这个窗户看到了院子里的一切的!
这间屋子在梅六儿坐的这排桌椅后边散步的位置是一个长方形的多宝阁,多宝阁上放着各种工业品,有精美的陶瓷、彩釉,还有玉雕和一个小型的盆栽等等摆放在上面。
这时周震也带着一位老者进来了,梅六儿站起来行了个礼,对于年长的人梅六儿都有着一定的敬重,她的师傅就是一位老者,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虽然很多人说他是神。棍;但梅六儿知道师父是有真本事的人。
她很敬重师傅不管外人怎么讲她始终如一的敬重着师傅,所以梅六儿每当她看到和师傅年纪相当的的人她都会敬重,更何况是这位看上去就有些真本事的老大夫,而且听说还是杭州府这一代有名的大夫了。
韩老大夫一进门就看到那个站起来向他行晚辈礼的后生,观其面貌俊秀儒雅眼神清明目光柔和,韩老大夫就在心里点了点头,老大夫就朝梅六儿点了点头算是回了礼。
这可让一旁的周震挑了挑眉,世上但凡有本事的人的脾气都不小,眼光也不低能入他们眼的人少,这韩老大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这韩老大夫他看得上眼的他会对你点点头说说话什么的,但要是他看不上你那么就算你有权有势有钱又如何,他依旧不会多看你一眼!
今天可是不同,这韩老大夫竟然和对面这位小郎君点头,这表示这小郎君入了他老人家的眼了,那么也就表示这小郎君是一个人才了,因这韩老大夫很少会看错人!这也再一次印证了自己之前看到这小郎君时所想的。
周震想着怕是要好好和这位小郎君相处了,在一开始就建立一下交情才行,不然说不定什么都晚了,结交与微末的交情才深!
这边韩老大夫已经走到梅六儿的身边拿起梅六儿顺手放在她刚坐的位子旁边的茶几(此茶几并不是现代普遍意义山疙瘩茶几,是古代和椅子配套的放在两个椅子之间的那个四角高凳样式的茶几)上的帕子包着的人参看了起来。
第十二章 成交
老大夫见不得人这么糟蹋宝贝,他就说梅六儿“你这小子怎么可以就这样拿个帕子包着,你就不怕伤了啊,最起码你也应该拿个盒子什么的装起来啊,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不稳重”
梅六儿被说的回不上话来,难道要她说她有空间那比这天下间任何的盒子都好,她要是这样说出来准会被当成疯子的。
梅六儿没法说什么,她就认命的对韩老大夫道“是晚辈想的不周到了,多谢韩老大夫指点”
韩老大夫点点头表示欣慰,这是个听得进话的孩子,不错!不错!
他又突然问“你怎么知道我姓韩的”说完也不等梅六儿回答就自顾自的说“噢肯定是周小子告诉你的,我都老糊涂了”
梅六儿和一旁的周震对视一眼,周震给了梅六儿一个歉意的眼神,梅六儿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常言道‘老小孩,老小孩’大多应该都是这样的吧。
她虽没有见过,但没吃过走肉也见过猪跑不是。
梅六儿就和周震在一旁静静地等着,梅六儿不时的抬头看一眼验参的韩老大夫,老人家神色严谨,小心翼翼的拿着人参翻看,那小心的程度仿佛是在对待小小婴孩一般,比对待稀世珍宝还要认真小心的样子。
又过了一会梅六儿都已经又喝了一杯茶之后,韩老大夫终于放下了手中的人参,他看着梅六儿说“小郎君你是在哪采到这株人参的”
梅六儿就说“在深山里,无意间采到的”多的她也就不在多说。
韩老大夫毕竟是活了这么些年都成精了的老人精了,他自然知道凡是人就都有一个自己一个人知道的秘密,他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也没有再追问。
韩老大夫向一旁的周震点了点头,周震看到忙上前和梅六儿说“郎君的这株参我济世堂要了,不知郎君要价几何”
梅六儿笑了,她说“周掌柜这不是为难我吗?您给个价吧”
周震又笑着说“郎君知道买卖买卖就是‘坐地起价就地还钱’,郎君说个价我济世堂也好准备不是”
梅六儿就说“我相信贵店才到这来,自是相信贵店的”梅六儿才没有这么傻,对古代的参价她了解的不多,但是就刚才周震一见到她这参的情形来看,梅六儿知道这参的价肯定不低,她要是给出的价太高不行太低也不行,所以她绝对不能自己开口要价。
韩老大夫见周震还要说什么,他打断了“周小子你就出个价,这郎君的这参不错,少说也有七八百年了”
周震见韩老大夫都开口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坚持,他就对梅六儿说“郎君这参就如韩老大夫所说的很不错,我也不多说废话了,郎君这参小店出价三千五百两白银”
梅六儿换算了一下‘一两白银=人民币200元(这个换算方式是小余在百度上查找到的,也不知对不对,考究党亲们就不要较真了么),那么这三千五百两白银就相当于70元人民币了,这个价格梅六儿可以接受。
虽然可以接受了但是梅六儿也没有马上答应,她做出一副深思的样子,期间她看了看韩老大夫,见周震说出这个价的时候这老大夫摸着胡子小幅度的点了点头,梅六儿想看来这个价确实是实价了。
这韩老大夫梅六儿从他一出现就在观察他了,这老人家脸上有很深的法令纹,而且面相刚正不阿,不是都说相由心生么,可见这老人家在生活中就是一个刚正的人,既然他都点头了,那么这个价格应该就是实价了。
梅六儿想了这么多,而且时间也过去了还一会了,就算是在怎么考虑也应该可以了吧。
梅六儿就做一副想好了的样子对韩老大夫和周震说“那就按周掌柜说的这个价我这参就是贵店的了”
周震就忙说“那我这就去将银两取来给郎君”
梅六儿就对周震说“还有一事想要麻烦周掌柜的”
周震忙道“郎君请说”
梅六儿就道“麻烦周掌柜将这三千五百两银子,两千两用银票即可,剩下的一千五百两,一千两用整银一百两的大银锭,五百两中四百两用十两的银锭,一百两就用小钱就行,麻烦周掌柜的了”
梅六儿一边说周震就一边记下来了,他忙对梅六儿说“郎君客气了,你稍坐我这就去准备”
梅六儿忙站起身对周震行了个拱手礼,又道“麻烦周掌柜了”
周震出去准备银两去了,韩老大夫还坐在厅里不时的和梅六儿交谈一两句,看来梅六儿真的入了这老人家的眼了!
大概一刻钟后周震回来了,他亲自端着一个盖着红绸托盘,一进门就径直朝梅六儿走去,将托盘放在梅六儿身旁的高脚茶几上,周震对梅六儿说“郎君这是参钱,郎君请过目”
梅六儿将托盘上的红绸拉开,没有多看银票也没有数就直接放到装银锭用的小箱子里,小箱子里的银锭和小钱梅六儿同样没有数。
周震就问梅六儿“郎君不清点一下”
梅六儿就笑着道“我相信贵店不会做店大欺客的事情自然就不必点了,周掌柜说是不是”
周震笑了,他说“郎君说的极是”,这个小郎君她没有看错果然是个人物!
韩老大夫也笑了,他不住的点头,这小郎君他没有看错是个好孩子!
梅六儿装好银两抱起小箱子就告辞离开了,韩老大夫罕见的和周震一起送梅六儿离开,梅六儿在大堂里又见到了药童童小军,她又向童小军道谢,然后才离开了济世堂。
韩老大夫和周震一直在门口看着梅六儿消失在街角两人才回了内堂,店里的大夫、药童、病人们都很好奇这是送什么大人物,连韩老大夫都出动了!
且不再说医馆这边是什么情况了,我们现在来说说梅六儿,梅六儿离开了医馆一直沿着街道走,很快她就转过了街角,但她并没有马上就找个地方进空间换装,她一路沿着街走遇到合心意的东西就买了一些。
ps:亲们昨天七夕过得怎么样啊!新书需养护,亲们的点击、推荐、收藏都是它茁壮成长的养料噢!亲们有票的就投个票吧,没票的就帮忙增加人气吧,小余在此多谢大家了!
第十三章 逛街
慢慢的时间就过去好一会,见没有任何异象,梅六儿这才找了一条小巷进去,进到小巷里她四下看了看见没有人,而且她在的这里是一个凹进去的角落,梅六儿进了空间。
要是这时候有人看到,要不就是吓晕过去!要不就是高兴的晕过去!古时候人们可是很相信神鬼之说的!不过还好没人看到。
梅六儿在空间换好了衣服装备,她在空间里感受了一下外面没人,她才从空间里出来,然后沿着小巷的另一端走了出去。
梅六儿不知道的是就在她从角落里出来,沿着小巷另一端走出去的时候,她之前走进来的小巷那端刚好走来一个人,那人看到梅六儿从那个角落里走出来,他觉得奇怪那里根本就是死角没有路,怎么会有人从里面走出来?
那人又想难道是这小娘子内急找不到地方,然后就到小巷里来,这人皱起了眉头这可不是好现象,要是大家都有样学样就不好了,到时他回家的必经之路不就变得乌烟瘴气的了!
他就朝角落走去,然后他的眉头就又皱了起来,这角落里没有任何方便过的痕迹!
他又想估计这小娘子是在躲什么人了,他也就放下了这一茬,沿着梅六儿离开的一端走出去,在巷子口右拐走了一小段路推开了一家的大门进去了,看来是回家了。
梅六儿当然不知道她只是借个地进下空间换个装备,就引得人家这样的发散思维,她走出小巷后,就沿着街道一路逛过去,见到喜欢的也是直接就买下了。
梅六儿走到一家布庄前,想了想走了进去,她现在身上穿着的这套和之前穿的那套儒衫都是空间小楼里的东西,梅六儿估计这可能是空间前主人留下的,她也就是借用了一下,而且这前主人估计是一个白色控,因为除了少数了几件儒衫是青色、灰色和蓝色的外,其他的衣服全部是白色的!
就算是将就着穿也不行,她梅六儿穿越过来的时候穿的是一身运动装,粉色的,这个更不能穿了,所以梅六儿决定进布庄去买点布,回去小狼庄后就请钟家的大嫂或者是王家嫂子教她做或者是直接请她们帮着做几身衣服。
在乡下穿白衣不适合,除了不吉利外还容易脏哩!
梅六儿在布庄买了好几块布都是素色的,有淡淡的蓝色等等,反正都是适合她这个年纪穿的颜色,其中还有半匹白棉布。
棉布做的里衣穿起来才舒服,这个在那个时代都一样,所以梅六儿买了半匹,因为她买的多老板娘还给了她优惠,将五十文的零头都给抹去了,让梅六儿不住的在心里感叹这老板娘真会做生意。
难怪她在店里的这一会功夫就有好几个人来买了布,看样子还都是回头客,这让梅六儿很敬佩这老板娘能有这般的见识和手段!
噢噢好像还忘了告诉大家,我们梅六儿小娘子现今才有十六岁噢,也就是说她随着她师傅梅长青学了十多年,当然了这十多年里她所学到的东西可不能用普遍意义上十六岁孩子们所学的东西来套,至于她都学了些什么,以后会慢慢的一一给大家道来的。
梅六儿付了钱,拿着老板娘打包好的包裹离开了布庄,这个包袱皮也是老板娘送的,谁让梅六儿买的多呢。
梅六儿离开布庄后,她就朝着城门口而且,现在都过了正午好一会了,不知道他们等急了没有,估计肯定是急了。
在朝城门走的途中,梅六儿又见到一家卖点心的店,她想着昨天答应了小草要去看她,那总不能两手空空的去吧,而且人家家里现在可是有病人的,两手空空的去那多不好。
梅六儿就进了点心店,她看了看这店里的点心,看上去还不错,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梅六儿就问店小二“小二哥,这点心可以尝尝吗”
店小二被梅六儿问的愣住了,没买就想尝这可是到这位小娘子之前都没有遇到过的情况,他一时也回答不上来,到时一旁柜台里的掌柜的听到了梅六儿的问话,他脑袋里有一丝想法一闪而逝,没能抓住,但是这掌柜的毕竟做了那么些年的生意,他知道这对他这铺子很重要就是一想吧就有想不出来。
这掌柜的从柜台后走出来“大生你将小娘子说的点心都取一点来给小娘子尝尝”
“是,掌柜我这就去”店小二见掌柜的发话了,就忙去拿碟子取点心给梅六儿尝。
店小二去取碟子,掌柜的就在一旁给梅六儿介绍这是什么点心,那是什么点心,这是用什么做的那是用什么做的,当然了也就仅此而已,别的那可就是他赚钱的秘方可不能说。
梅六儿听掌柜的说就在一旁附和的点点头,等店小二取来碟子,梅六儿就指着她想买的点心让店小二帮着取了一点尝尝,感觉还行就是没有现代糕点的奶香味,不过味道也还不错纯正。
梅六儿就将她尝过了马蹄酥、云片糕、麻酥糖、花生酥一样的称了半斤,让店小二分别给包了起来,每一样都分作了三份,然后在合成三大份。
梅六儿打算一份今天去看小草儿的时候给钟家,一份给王家毕竟现在她可是暂住在人家,还有一份她就留着自己吃,穿越前她可是个吃货啊。
点心铺的掌柜见梅六儿手上已经提着一个大包,想着梅六儿可能不好拿,就送了梅六儿一个的藤条篮子装点心,梅六儿不想占便宜就要给掌柜的篮子钱,被掌柜的给拦下了。
然后这点心铺的掌柜就问了梅六儿怎么会想到先尝尝的。
梅六儿觉得没什么啊,反正在现代的时候大家都是这样促销的,但转念她想到这不是在现代了,这是古代,虽然说现代的文明是一代又一代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汇聚而成的,但这促销的手法她想着古代应该是还没有出现的吧。
第十四章 建议
梅六儿想了想就将现代的这一促销方式稍加润色之后讲给了这掌柜听“我只是想知道这点心合不合我口味而已,要是买回去才发现不和口味那不是白花钱了么,其实掌柜的也可以这样试试的,要遇到是有像我这样第一次买的或者是一些想买又犹豫不决的客人们,你就可以用这样的方式了,当然了要不要这样做还是要看掌柜你自己决定了”
这掌柜的仔细想了想觉得可行,这顶多就是费一些点心而已,可要是做好了说不定能将生意做得更上一层楼,这掌柜的就高兴起来对梅六儿说“小娘子等等”
说着掌柜的就到柜台上将梅六儿刚刚付的钱给拿了过来还给了梅六儿“小娘子给小店出了这么好的主意,怎么能再要小娘子的钱,您快收回去”
梅六儿忙推辞“这怎么可以,怎能白拿掌柜的点心,在说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也只是提了一提,其他的还都是掌柜的你自己想出来决定的”
“话可不能这么说,你看每天来来往往这么多人怎就没见谁让我想起了这法子,要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