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临门(若珂)-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笑声嘎然而止。陈氏说出这样的话,可见是真的恼了。
汪嬷嬷道:“待老奴把小闲叫来一问便知。”
陈氏瞪了她一眼,道:“若她承认对三郎有情,你做主把她许配给三郎不成?”
这个,她是万万不敢的。汪嬷嬷躬身道:“夫人的意思……”
陈氏沉思片刻,道:“唤她来吧。”
可不是得问过才知嘛。汪嬷嬷不敢多说,马上派小丫鬟去唤小闲过来。
今天天气晴好,叶欢总算争取到来找叶启玩的机会。不过可惜,叶启并不在府中。
“小闲姐姐,你教我做红豆糕好不好?”叶欢倚在小闲身上,撒娇道。
小闲捏了捏她如红苹果般可爱的脸蛋,笑道:“九娘子现在还小,身量没有灶台高呢,再过两年,我一定教你。”
“这样啊,”叶欢做思考状,想了半天,道:“那我搬来和小闲姐姐一起住吧。”
旁边忙着吃点心的可儿吓了一跳,道:“这怎么使得,若被夫人知道,岂不打折我的腿?”
堂堂卢国公府嫡出的娘子,怎么说出与奴婢同住的话来,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叶欢哦了一声,道:“那算了吧。”
能为丫鬟着想的主子实在不多,小闲对她好感更增,亲了亲她的脸颊,道:“九娘子等一会儿,我去做些红豆糕,你等会儿带回去。”
叶欢牵了小闲的手,道:“我跟你一起去。”
两人手牵手从起居室里出来,便遇上汪嬷嬷派来传唤的小丫鬟。
“娘亲找小闲姐姐?”叶欢仰头看看小闲,转头看看小丫鬟,道:“你去跟娘亲说,待小闲姐姐做了红豆糕再去。”
小丫鬟脸现为难之色。
小闲却知陈氏唤她,一定有事,现在不比以前,一些与叶启有关的事一定得嘱咐她。
“我先去夫人那儿,再做红豆糕,做好派人给九娘子送过去。”小闲蹲下来哄叶欢。
叶欢并不执拗,欣然道:“我与小闲姐姐一块儿去吧。”
“娘亲,”一到暖阁门口,叶欢便放开小闲的手,蹬蹬蹬跑了进去。
见到叶欢,陈氏很意外,道:“你不是去找三郎玩么?”
随后见小闲婷婷娉娉进来,又拉下脸,对叶欢道:“娘亲有事,你先回去吧。”
叶欢欲待留下来等小闲,见母亲脸现不愉之色,不敢再说,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小闲,你今年十一了吧?”陈氏淡淡道。
小闲应了一声是。
“十一岁也不小了,我把你许给三郎,你可愿意?”陈氏道。
满屋子的嬷嬷丫鬟目瞪口呆。
小闲吓了一跳,双手连摇,道:“婢子不愿意,婢子只愿当个丫鬟,老实本份干活。”
陈氏脸上露出笑容,眼中却是冷冰冰的,道:“抬举你成为姨娘,从使唤人变成主子,谁有这个荣耀,你怎么会不愿意?你可想好了。”
姨娘的地位介于主子与丫鬟之间,算是半个主子吧,若是当家大妇不厉害的话,日子还是过得去的,起码生活优渥。
小闲只是摇头,道:“不要。”
纪嬷嬷震惊之后马上变了脸,开始劝起小闲来:“你现在地位再高,也是丫鬟,就算过几年主子开恩,勉强配个小厮,一辈子是奴婢命,生下的儿女也是奴才,哪里及得上许了三郎君,夏穿绸缎冬穿裘,若生下一儿半女,也是堂堂正正的主子。这样的机会,上哪找去,还不谢夫人大恩。”
小闲瞅了她一眼,见她一副恨不得迟生二十年,好嫁给叶启的模样,不由失笑,但这笑容一闪即逝,沉声道:“嬷嬷说笑了,人各有志,勉强不来。婢子只想做丫鬟,不想做姨娘。”
开玩笑,当个姨娘,落得梅氏一样的下场,很好么。
陈氏向汪嬷嬷使了个眼色,汪嬷嬷这才明白,忙道:“三郎君风流倜傥,乃是京城第一美男子,你可想好了。”
叶启确实长得好,是不折不扣的帅锅,可是帅又不能当饭吃,凭什么他长得帅,我就得当小三呀。小闲坚决道:“想好了,婢子宁死不从。”
这话一说出来,屋中顿时静得落针可闻。
若说先前小闲装腔作势,现在连死字都说了出来,可见是真的不愿意了。
陈氏的声音冷得像冰,道:“那你去死好了。”
小闲愕然,道:“夫人要婢子怎么个死法?”
难道不认你做婆婆,就得自杀?
陈氏道:“上吊也好,投湖也罢,任选一样吧。”
纪嬷嬷惯会见风使舵,马上道:“夫人开恩,赠你三尺白绫。”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难不成不当小三就得去死?小闲气往上冲,道:“谢夫人。”
见小闲气冲冲转身就走,陈氏眼中泛出笑意,一张脸早笑成了一朵花,声音出奇的温柔,道:“回来吧。”
小闲理都没理她,提了裙袂迈过门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能死!
汪嬷嬷招呼廊下侍候的丫鬟:“把她带回来。”
小闲再次站到陈氏面前,毫不畏惧直视她的眼睛,道:“你还想怎样?”
陈氏哈哈大笑,道:“我这么出色的儿子,你竟然瞧不上。回去吧,好好做好你份内的差使。”
一屋子的人都跟着笑起来,能跟在陈氏身边的人,哪个不是人精,这时候怎么会不明白陈氏在试探小闲,若是小闲说出“愿意”两个字,怕是活不过今晚了。
小闲摸不着头脑,出了暖阁,并没有离开上房,而是借故去了赵嬷嬷处。
赵嬷嬷怜爱地拍拍小闲的手背,道:“没想到你有今日。府里人多口杂,诸事小心。”
前两天聆听陈氏训诫后小闲曾来赵嬷嬷闲坐片刻,那时她满心欢意,着实夸了小闲一回,现在却是满腹心事。小闲心里起疑,把刚才在暖阁的事简略说了一遍。
赵嬷嬷默然良久,道:“你是不是得罪谁了?”
得罪谁了?小闲悚然一惊,难道刚才只是试探,陈氏并不是有意把她许配给叶启?
☆、第102 众生相
锦香站在假山下的门洞里,目送小闲离去,嘴角浮起一抹冷笑。
府里几百号人,能脱颖而出成为屈指可数的大丫鬟,本身就有过人之处。当锦香得知小闲代替她成为叶启身边的大丫鬟时,仇恨便像毒蛇,不停吞噬她的心。
枉她对小闲这么好,自打小闲来后,她对小闲照顾有加,可是小闲却夺了叶启的心,还故作大方劝她放弃。哼,放弃,让你独占么!她眼中寒意森森,唇边的冷笑更浓了。
很快,小闲不识抬举的消息传了出来。锦香只是冷笑。
晚膳时分,嬷嬷们都退了出来。纪嬷嬷打量没人注意,悄悄折向耳房。
门虚掩着,透出一线灯光。
“这事,很难办。”纪嬷嬷在榻上坐了,神色间有些后悔。
她跟小闲无怨无仇,不过是拿了锦香一份重礼,现在陈氏当着一屋子的人试探过了,小闲可不像对叶启有意的样子。
锦香把一碗煎茶推到纪嬷嬷面前,含笑道:“再难,总有办法的。夫人天天听这些话,迟早会疑心。”
“今天的事,你听说了吧?小闲那丫头情愿死,也不愿成为三郎君的姨娘。”纪嬷嬷存了抽身而退的心,反过来劝说锦香,道:“夫人已经试探过,怎么可能再相信这些传言,不如姑娘收手了吧。”
都怪自己事先没有了解清楚,若是得知小闲丫头没这个意思,她怎么可能趟这浑水。
锦香开锁从柜子里取了一个匣子,递给纪嬷嬷,道:“嬷嬷辛苦,一点点心意,你且拿去。”
与上次急切打开匣子查看内里的物事是否贵重不同,纪嬷嬷推辞不接,道:“这怎么可以,姑娘还是留着傍身用吧。”
谁不爱钱呢,可也得有命花才是。
看纪嬷嬷匆匆离去,锦香怅然。汪嬷嬷位高权身,轻易不是银钱能打动的,她思量再三,才挑了纪嬷嬷,三言两语挑动,再送上一份厚厚的礼,驱使她为自己在陈氏面前传小道消息。没想到,现在连出了名贪财的纪嬷嬷也不敢伸手了。
她要拉谁下水,谁能为她所用呢?
同一时间,小闲和剪秋书宁几人围坐吃饭。书宁慢慢挑着碗中的米粒,道:“翠烟还是照旧在的园中干活么?”
三天禁足期满,翠烟已放了出来,不知小闲怎么安排她呢?
小闲从面前的盘子里挑了一根白菘,吃了,道:“让她做原来的差使吧,院子里这些人,若没有大错,我不想挪动。”
一切维稳吧,她年龄太小,骤升高位,本就难以服众,不知多少人想看她的笑话,找她的碴儿呢,要变革,也得自身先站稳脚跟再说。
书宁应了,又慢慢挑着碗中的米粒。
小闲停筷道:“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话要说?”
剪秋和书琴一起停筷看她,这半天,只是挑米粒,算怎么回事嘛。
书宁放下筷子,盯着小闲道:“听说夫人把你许给郎君了?”
剪秋和书琴马上掉头去看小闲。这话,她们也听说了,现在府里都疯传呢,有的说府里要出一位新姨娘了;有的说,小闲是狐狸精转世,这才多久,就勾搭上三郎君了;有的翻出以前的老帐,说小闲原先就不安份,两年前就向国公爷下手了,不过是被当时的梅姨娘打个半死,可惜没死成……
剪秋心塞半天了,她眼里的小闲不是这样的人,可是众口一词,她哪里分辩得过来。
小闲坦然迎着她们的目光,道:“夫人是提过。”
咣当一声,书宁的筷子掉在青砖上。
几人里头,数书宁与锦香走得近,锦香的心思无人不知,难道一切都是命?还是说,小闲伪装得好,其实如外间传言所说,是狐狸精,把三郎君从锦香手里抢过来……
小闲瞟了书宁一眼,接着道:“我拒绝了。”
幸好拒绝,要不然,此时不知是死是活呢,哪能在这儿坐着吃饭。
“为什么不答应?”既然有夫人作主,剪秋是乐见其成的。
小闲摇了摇头,道:“我想出府,开间小店铺,靠自己的能力赚钱吃饭。”
三人都怔了,这是要脱奴籍吗?谈何容易。
叶启一早出府,此时才回,把马鞭甩给顺发,大步往院子里赶。
“郎君最近总是急着回府呢。”顺发接过马鞭,笑对金哥儿道。
金哥儿嗯了一声,急赶几步,追着叶启去了。
顺发笑了笑,把踏雪牵去马廊,亲自叮嘱马廊的小厮道:“别贪懒,好好侍弄,要不然小心我扒了你的皮。”
小厮笑道:“小的哪敢呢,踏雪可是郎君心爱之物,能侍奉它,是小的福气。”
另一个小厮鬼鬼祟祟探过头,对顺发道:“顺大哥,可听说了,今儿内院里出了一件大事呢……”
以顺发的年龄,没什么大事不敢进院子,可是下午这事……他犹豫再三,还是觉得有必要跟郎君禀报一下。
叶启面前摆上食案,几样他爱吃的菜一一端了上来。
“你们吃过了吗?”叶启随口问一声,取筷,直奔面前一碗清炒蘑菇而去,蘑菇的香气直往他鼻子里钻呢。
小闲道:“吃过了。”
叶启有言在先,若他不在府中,不知几时回来,不用等他,可以先吃饭。
身为主子,断然没有派人回来告诉丫鬟们他回不回来吃饭,什么时候回来的道理,若是遵从府里的规矩,他若三更才回,丫鬟们岂不是要等到三更,侍候他吃完饭才开吃?所以他吩咐若他不在府中,丫鬟们可以先吃。
叶启瞟了小闲一眼,嗯了一声,动筷。
就在这时,书宁进来禀道:“顺发有事求见。”
已经入夜,后院都是女眷,顺发自动自发唤了个小丫鬟进来说一声。
“让他进来吧。”叶启道。
顺发见到小闲时,深深看了她一眼,才凑到叶启耳边低语。
叶启脸色微变,淡淡道:“知道了,你下去吧。”
顺发迈出门槛时,又回头看了小闲一眼。
小闲约摸他们说的是下午的事,只作不知,低着头在旁边布菜。
饭后,叶启道:“小闲留下,其他人出去。”
屋里只余两人时,叶启却又不说话了。
小闲先打破沉默,道:“夫人试我来着。”
“嗯?”叶启挑眉看她。
小闲把府里的传言说了,道:“想是夫人听到传言,特地以此试我。”
叶启道:“若夫人说的是真话,你又怎么应对?”
小闲心里突的一跳,掩饰道:“我还小呢。”
叶启便不说话了。小闲不知他想什么,上了茶,退了出去。
夜里的风穿过走廊,外面冷得很,小闲站在风中,望向左侧的厢房,那里原是锦香住的地方,此时空着。
就在此时,门被拍响,有人在门外喊:“小闲,小闲。”
剪秋紧了紧斗蓬,道:“这么晚了,怎么还会有人来?不是我幻听吧?”
难不成小闲招惹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一念及此,她唬得脸色发白。
小闲仔细辨认,顺着风传来的声音,越听越像小菊,不会她这么晚还赶来吧?
“去开门。”小闲吩咐道。
剪秋大惊,道:“多找几个人来。”
从多,阳气盛,便不怕了。
仆妇哆哆嗦嗦打开一条门缝,亮光照进来,一人道:“小闲可在?”
仆妇看清楚是一个做丫鬟打扮的少女,看着眼熟,把门缝开大点,问清楚后才放进来。
小菊一脸的笑,道:“外面好冷。”
小闲迎上去,见她缩着脖子,弯着腰,脸颊冻得通红,忙把她让进屋。
“怎么这么晚还来?”小闲嗔怪道,倒了热水递上去。
小菊放下灯笼,双手来接,道:“你现在好威风,我洗了一天的地,快冻死过去了,暖冬还催着我赶紧过来,说你有事找我呢。”
看暖冬那么紧张,可见对小闲的重视。
小闲倒不好意思起来,道:“也没什么事,不过是想问你,可还记得我进府之前住在哪儿?我家里是个什么情况。”
小菊纳罕地道:“你自己不知道,反而问我?”
小闲干咳一声,道:“你也知道,我先前挨过打,差点死了,过后很多事都忘了。”
“哦。”小菊羡慕地道:“人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看你现在这样,我倒信了。唉,换作是我,也愿意挨这三十棍的。”
她也挨过,不过只有十棍,现在想来,难道是打得少,才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么?
小闲心有余悸道:“我情愿从没挨过打,要不是当时有你照顾,我早死了。”
一说起这事,小菊又兴奋起来,道:“我们好歹一起受过难的,你得多关照我才是啊。”
小闲苦笑,道:“我也只能拜托暖冬,以我的力量,实在做不了什么。”
小菊埋怨了暖冬几句,道:“好在最近十郎君对我不错,我的日子才开始好起来。”
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只有讨得叶标欢心,才能出人头地。
小闲安慰她道:“待过了年,搬到新院子,就好了。”
在陈氏眼皮底下,到底有许多不自由。
小菊嫌弃白开水,道:“把你的好茶煎一碗我吃,我长这么大,就没吃过好茶。”
小闲给她煎了一碗,她细细品着,半天,才道:“说起来,你以前还真跟我提过,你家在哪里呢。”
小闲坐直了身子,道:“在哪里?”
☆、第103章 丽蓉的女红
小菊吃了不少点心,两碗茶,又看中小闲头上的盘丝金簪,拢在袖里,才慢条斯理道:“当**说过,你家原住在崇义坊的,你自己怎么反而忘了?”
“崇义坊?”小闲吃惊道:“我是京城人氏?”
“嗯啊,”小菊比小闲还吃惊,道:“难道你一点印象都没有?”
小闲当然没有一点印象,难道她能说自己是西贝货?
“你以前说得一口流利的官话,刚开始认识你,我们在你面前都很自卑。后来你挨了打,昏迷三天,醒过来后开始不怎么说话,我还以为你脑子坏了,等到你开口,全变了腔调。小闲,我估摸着,你在乡下住过吧,肯定是小时候在乡下住过,要不然,怎么三十大棍打下来,口音就全变了。”
小菊越说越兴奋,能爆一爆小闲的底,很能满足她的虚荣心。
小闲抹汗,刚穿过来时,她说的是标准电视话好不好,什么乡下口音,真是没见识。
“我父母在哪儿,你听说过没有?”小闲道。
来这儿快两年了,没一个亲戚找过她。
小菊道:“不知道。”眼睛却直勾勾盯着小闲新上身的糯裙,那是羊毛织成的毛织料,穿在身上毛茸茸的,很是娇憨可爱。
“你这身裙子很漂亮嘛,一当上大丫鬟,待遇也上来了啊。”小菊说着,手不断抚摸小闲的裙子。
小闲退了两步,道:“我只有一条,没办法给你。”
开玩笑,这时代没保暖裤,只有仗着厚实的毛织料保暖了。要不然,大冷的天,一天到晚,两条腿总是冷冰冰的,长久下去,会得关节炎的。
小菊有些不满,道:“这样的裙子,暖冬也有一条……”
所以说,级别到了,享受也就到了。小菊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爬上那个位置。
上闲看再问不出什么,只好让小菊走人了。
剪秋已经来门口望了两回了,见门打开,忙凑过来道:“郎君去书房了。”
去书房的意思,是需要小闲侍候了。
小闲叮嘱道:“下次无论谁来,你都得过来说一声。”
叶启很不习惯,时不时往下首的空位瞟一眼。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身边多了一个人,就算一晚上没有说过一句话,只要有她在,冷清的房子便变得温馨起来。
门轻轻响了一声,毡帘掀起,带进了风。叶启忙低下头,装做认真看书的模样。
小闲告了罪,道:“我不知郎君这么快过来呢。”
今天没有杂务要处理吗?而且,他怎么那么快淋浴好?
叶启道:“今天出城,回来有些倦了,想早点看书。”
小闲取了茶,道:“汪嬷嬷新送了秋茶来,不知郎君可要尝尝?”
秋茶香气浓郁,口感较好,只是没有春秋耐泡。在小闲看来,春茶秋茶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加了那么多东西,哪里分得出香味儿来。
叶启哦了一声,道:“煎来我尝。”
小泥炉上的壶咕嘟咕嘟冒着泡,静室中听来,特别清脆。叶启干脆放下书本,看小闲研茶,笑道:“手法越发娴熟了。”
小闲笑了笑,研茶又不是多难的事,难的是点茶,到现在小闲都没法在茶面上弄出图案,哪怕是一朵花儿。
一碗茶端到叶启面前,叶启尝了一口,见小闲取出一只空碗,抓一把茶叶放碗里,倒上水,冲掉沫,重新加水,茶叶在碗中飘浮,不由瞪大了眼,道:“这样的茶,怎么吃得?”
小闲把碗放鼻端,深深吸了一口,一脸陶醉,真是久违了,清淳的茶香。
“真的吃得?”叶启又问了一句,夹手夺过小闲手里的茶碗,轻轻呷了一口,随即皱眉道:“寡淡无味。”
小闲微微一笑,道:“你细品,茶的自然清香,可比加佐料强呢。”
是吗?叶启又喝了一口,这次味儿强了些。他道:“苦。”
小闲笑了,道:“苦中带甘,细品,回味无穷。”
“是吗?”叶启又喝了一口,蹙了蹙眉,端起放在几案上的煎茶,吃了一口,再回过头喝口清茶,两相比较,一脸纠结。
小闲难得见他这样的萌态,不觉笑出了声,道:“你喝惯了这个,再也吃不惯煎茶的。”
“喝?”叶启重复了一句,又喝了一口清茶,道:“果然是甘的。”
小闲添水烧开,重新泡了一杯清茶,茶一冲开,便大大喝了一口,这种滋味,很的很久没喝到了。
叶启看小闲很享受的样子,学着她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把清茶喝完。
“你怎么喜欢吃这个?”一碗茶喝完,叶启好奇地问,难道她以前家里吃的是这种清茶?
小闲笑道:“这样喝有茶的清香,比加各种佐料好多了,味儿纯正。”
叶启嗯了一声,看看面前微温的煎茶,再看看小闲,似乎有些犹豫,要不要吃呢?
小闲笑眯眯看他,道:“不若我重新煎一碗?”
叶启摇头,道:“你在笑话我呢。”
看吧,他的眼睛能看透人心。小闲并不否认,道:“我做了几个包子,煎来你吃吧。”
当香气四溢的煎包端上来时,叶启笑得眼睛没了缝,道:“我就知道你给我留了夜宵。”
小闲不解,这也能看出来?
一连吃了三个煎包,叶启才停筷,漱口拭手后似乎漫不经心道:“你可想起来了?”
小闲微微一怔,随即恍然,道:“好象是在崇义坊,具体在哪条巷弄,我是记不得了。”
只要有个大概地址也就行了。至于能不能找到,那两说。
叶启热切地道:“我让人帮你找找。可记得家门口有什么特征,比如巷口有没有树之类?”
三品以上大员才能临街开府门,三品以下以及平头百姓只能把大门开在坊内。照小闲的情况看,最多就是一个百姓,或者是穷苦百姓,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才把她卖了换几贯钱买米。
小闲只是摇头。其实她被卖到卢国公府已经九岁了,算是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