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临门(若珂)-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剪秋看了看小闲,再看看柳慎所在东厢房的房门,高声道:“谢伯父。”
  反正只是打个马虎眼,他见不见的,倒没什么相干。
  几人到后院坐下,剪秋扫了一眼,道:“现在正是春天,妹妹为何不种些花树?”
  后院光秃秃的,可真不习惯。此时的启闲轩,早就绿荫满地,过些时节,月季、茉莉、蔷薇等花儿也该开了。
  小闲正有这样的打算,道:“已经让小厮去买花苗了,只是没淘到好的品种,只能慢慢选了。”
  “我倒有几盆好茶花,才分盆不久,不如分两盆给妹妹。”剪秋用手指了指前院厢房前面的空地,道:“再在这儿种两棵槐树,可不是好。”
  钱大娘忙道:“我哪里也缺两盆花儿,小娘子,你若是有好的花儿,分我两盆。”
  连人家叫什么名字都没问,便急急要花儿。袖袖狠狠白了她一眼,钱大娘只作不知。
  剪秋做沉思状,道:“我种的花儿也不多,若是有剩的,给你挑两盆也没什么。到时候再说吧。”
  挑两盆普通品种的花儿送她倒没什么,就是自来熟实在太讨厌了,她们要说体已话也没办法。
  钱大娘满心欢喜,连连道谢。
  小闲吩咐袖袖取了点心来,袖袖借机出了门,到隔壁钱大娘家门口,给她小孙子两个铜板,小孙子便嚷着要奶奶带她买糖吃。钱大娘这才不情不愿地告辞,又约定明天再来。
  “可算走了。”剪秋笑对小闲道:“难为你受得了。”
  这都是些什么人啊,怎么没声没息自己贴上来?小闲回家,难道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
  小闲道:“你以为我为什么会买两个小厮充当门子?”又问她:“怎么这么早就来了?郎君呢?”
  若没有叶启带出来,汪嬷嬷一定不会让她独自出门的。
  剪秋便笑着指了指后院墙,道:“一早说要和周十四郎君游玩,送我过来。又不知跑哪里去了。”
  小闲莞尔。

  ☆、第154章 角门

  顺着剪秋的手指,顺发从墙头露出脑袋,整齐的大白牙在阳光下闪着光。
  “郎君让我送剪秋姐姐过来。”顺发说完,拿起老婆饼,大口大口吃着。
  剪秋便跟小闲说起这些天发生的事:“夫人着了诰服进宫去,回来后心情很是不好,一连发卖了两个小丫鬟,连明月也有了不是,被扇了一嘴巴,七八年的脸面都没了。现在上房侍候的人,都小心翼翼的,不敢有丝毫大意。”
  小闲道:“郎君可曾与夫人争执?”
  在她想来,她出府,叶启与陈氏自然不会吵架了。
  果然,剪秋笑道:“郎君早晚晨昏定省,母子俩坐下吃一碗茶,说几句话,可不知多母慈子爱。”
  小闲和袖袖也笑了。小闲心里又有些失落,以前他们母子不和,难道是因为她?
  “九娘子过来找了你几次。十郎君打发人在路上堵我,问你住在哪里,我没敢告诉他,只说不知道。”剪秋想起什么,又道。
  叶欢一定很想她,她何曾不想叶欢?不知她这些天做什么,谁陪她玩呢。
  “你没告诉十郎君很对。”小闲道:“千万别让他知道。”
  不管他想干什么,反正自己不想和他掺和在一起。
  剪秋道:“我想着他口口声声说你只不过是一个丫鬟,想着他找你一定不是好事。”
  小闲明白她的意思,道:“谢谢你。”
  顺发吃了四五块老婆饼一碗茶,拍拍肚皮,很满足地吁了口气,道:“对了,郎君让我告诉你,他安排了十个侍卫,就住在隔壁院子。你有什么事,让袖袖喊一声,他们会过来。”
  小闲很意外,眼眶也湿润了,道:“我在这里好好的,要侍卫干什么?”
  这里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哪里会伤害她了。
  顺发笑道:“郎君说,没事最好,若是有事,也有人使唤。”说着,走到墙边敲了敲。不到五息,墙头上便出现一张枯瘦的脸,大约三十岁的样子,头发绾成个纂,很快顺梯进来,向小闲行礼:“周大见过娘子。”
  这便是侍卫首领了。小闲道:“你们辛苦了。”让袖袖拿十两银子赏他:“拿着喝酒吧。”
  周大道了谢,爬梯子过了墙。
  不知为什么,小闲心里很踏实。
  青柳咕嘀道:“不是有我吗?娘子怎么会有事。”
  她可是乐夫人送过来的,乐夫人有话在先,若是小闲出事,第一个不放过的人就是她了。她怎么可能不尽心嘛。
  小闲安抚青柳道:“三郎君担心若是发生情况,你一个人应付不来。”
  “是啊,你要保护小闲,又要打跑敌人,哪里顾得过来?”剪秋笑道。
  青柳不再说什么。
  说说笑笑,半天就过去了,小闲干脆留剪秋在这里用午膳。
  剪秋直到未时才告辞。小闲送她出门时,钱大娘在大门口转来转去。
  小闲直接无视了。
  柳慎一直在东厢房看书。前院的布局和后院是一样的,柳慎住东厢房,柳洵住西厢房,剩下四间耳房住了两个老仆,一个书童,两个当门子兼跑脚的小厮,一个厨子,一个烧火小厮,地方就局促得很了,没能给他腾出书房来。所以,他是卧室兼书房。
  “父亲,”小闲进屋,行礼后在毡上坐下,一副长谈的样子,道:“女儿与剪秋很谈得来,想在后院的墙上打一个角门儿,门锁在我家这边,不知父亲能同意否?”
  柳慎手握书卷,哪里看得进去,派了小书童去前后院相通的角门儿探听,只说里面笑声不断。哪有人第一次来访便留下用膳的?他总觉得来的这个小娘子不是好人,起码不是正经人家的女儿。
  可是女儿独自在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她难得有个谈得来的朋友。
  “若是你与她谈得来,不妨时常请她来家里做客。嗯,待为父休沐时请她来家即可。”柳慎想了又想,婉转道。
  小闲笑,道:“钱大娘天天东家长西家短的,女儿若是与剪秋姑娘来往过密,谁知道她会说些什么?”
  柳慎两条浓眉绞在一起,确实是,这个钱大娘没事还要说三道四呢。
  “若是两家打通角门儿,我们来往也方便,钱大娘又不会知晓,岂不是好?”小闲道。
  柳慎像是拿不定主意似的,想了半天,道:“待为父再想想。”
  过了两天,小闲晚上去请安时,柳慎道:“你想打个角门儿,若是叶家同意,那就打吧。”
  剪秋来时,假托姓叶。
  小闲欢喜应诺。
  看着小闲灿若夏花般的笑靥,柳慎叹了口气。女儿正是多动多思的年纪,一个人拘在家,确实不是办法。仅有的一点顾虑也打消了。
  打通角门,自然需要运些废土出去,钱大娘得知后,马上跑来找小闲,道:“你有这么好的法子,怎么不早点说。我们也打通一个角门儿,可好?”
  她后院的墙正好对柳家的前院,这样一来,她到柳家,就能避开门口的福哥儿了。
  小闲哪里肯,道:“我家前院尽是些杂役男子,大娘后院却是嫂子住的地方,不方便。”
  过了两天,钱大娘又跑来告诉小闲:“那叶家,家里好多男子,怪吓人的。”
  她故意装作路过,在叶家院门口张望了好几次,除了砌墙的工匠,还有好几个身着圆领袍的男子。这么多男子,又开角门儿,怕不是好事。
  “不会吧?”小闲很惊讶的样子,道:“那叶家小娘子不是说,家里只有她和一个哥哥么?怎么可能有很多男子?”
  钱大娘急了,道:“不信,你自己去看。”
  小闲义正词严,断然拒绝,道:“大娘说哪里话,我一个好人家的娘子,哪有去窥视别人院子的道理。”
  钱大娘想想自己的行径,确实不是正经人的做为,不由老脸一红,讪讪地道:“我也只是路过。”
  袖袖笑道:“一定是大娘瞧错了。”
  “可是,她家那个老苍头,每天买好些鱼肉米面,家里只有两人,哪里吃得了这很多?”
  小闲笑道:“人家有钱,想怎么花我们哪里管得着,或者吃剩的扔掉呢。”
  钱大娘便心疼地念了几句“阿尼陀佛”,从此每天吃饱没事,总在叶启买的院子大门口晃荡。
  角门儿打好,柳慎亲自去看了,见确实把锁安在自己后院这边,才放下心来。
  袖袖待他离开去前院,拍着小胸脯对小闲道:“阿郎好迟钝,怎么不问问梯子怎么一直耽在这儿?害得我的心怦怦跳。”
  刚才柳慎碰到梯子了。
  袖袖那副又惊又怕的样子,把小闲青柳笑翻了。
  笑了一阵,青柳道:“这位柳大人,可真是个书呆子。”
  小闲嗔道:“不许这样说我父亲。”
  虽然他确实是个书呆子,但也不能说得这样直白嘛。
  叶启扮成一个秀才,坐车来到坊门口,顺发把车赶到别处去,他和扮成书童的金哥儿摇摇晃晃进了叶家的院子。
  钱大娘跟到大门外伸开脖子往里张望,可惜院门很快关了。
  “大白天的关什么门哪。”钱大娘嘀咕道,转身离开。
  叶启从打开的角门儿走了进来,笑吟吟地打量小闲:“可想我?”
  小闲白了他一眼,道:“我忙都忙死了,哪有时间想你?”
  叶启忙问:“你忙什么?”
  两人在西厢房坐了,小泥炉上的紫砂壶上水还未沸,几案上放了两碟子点心。
  小闲拿一块绿豆糕给他,道:“明天就十六日了,八娘早给我下贴子,我正为与丽蓉身份不衬而烦恼呢。”
  闺阁中相交,也是要讲究门楣的,你父亲官居何职,是几品官,在通报介绍时,第一个会被人提及的。
  丽蓉郡主的父亲,可是皇帝的胞弟秀王,与自己这个五品官的女儿,那可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了。
  叶启接过绿豆糕,笑道:“那有什么,我等会儿让顺发去打个招呼也就是了。”
  小闲摇头,道:“我总不能样样靠你。”
  再说,这样利用丽蓉对叶启的爱慕,对她也不公平。
  叶启笑道:“明天三皇子也去,只要三皇子对你和蔼,别人看在他面子上,自是不会说什么。”
  原来是跟三皇子打招呼。
  小闲这才放心。丽蓉对叶启一片情深,小闲实在是不想利用她。
  两人说没几句话,福哥儿在隔开前后院的角门儿门口道:“娘子,钱大娘来了。”
  话音未落,钱大娘的声音已响起:“我家大郎买了几个蒸饼,我拿两个给小闲尝尝。”
  随着话声,钱大娘已不请自进。
  谁稀罕你的蒸饼啊。这时代的蒸饼,就是现代的馒头。
  袖袖迎了上去,道:“大娘前院坐会儿了,娘子在沐浴呢。”
  硬是拉着钱大娘往前院去了。
  小闲苦笑道:“她就是这性子。”
  叶启蹙眉,道:“要不,我把她们家的院子一并买下来?”
  “算了吧,她就是好奇,总觉得我们吃穿与她不同。”小闲无意驱赶钱大娘一家离开,又不是恶人,只不过是八婆而已。前世,这种人见得多了。
  叶启道:“明天去曲池,可备下穿的衣裳,戴的首饰?”
  若是没有现成的,他着人送来还来得及。
  小闲点头,调侃道:“我是五品郎中的女儿,可不能穿金戴银,与郡主争出风头。”
  叶启笑了笑,没说什么。五品官的爹又怎样,一切有他呢。

  ☆、第155章 曲池

  马车出了安业坊,驶向京城东南方。
  小闲掀了帘儿,朝外张望。
  宽阔的黄土路两旁植着高大的槐树,嫩绿的芽儿在阳光下清楚地看见脉络。挑担的,骑马的,来来往往,一幢幢高大的院落,像是一眼望不到边。
  越往东南走,房屋越少,绿色越多,突然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跳入眼帘。
  曲池到了。
  极目远眺,好大一个湖泊,南北长而东西短,西岸弯曲,所以有了曲池之名。先帝在位时,曾经人工改造过,引来更多水流。这片水域,据说有一千二百为呢,蔚为壮观。
  这是叶启前些日子告诉小闲的,两人曾向往泛船曲池,效那鸳鸯,戏一戏水。
  小闲在袖袖搀扶下下了马车,抬眼四望,一座座恢弘的庭院点缀在绿树如荫,繁花似锦的曲池江畔,却不知是哪些人家的私家庭院?
  前面一条三岔路,游人三五成群结伴而行,却是每条路都有人行走。
  周大禀道:“娘子,我们这边走。”
  引着小闲往右边的路上行,护卫们紧紧跟随。
  曲池是大型公共游览区,平头百姓也是可以来游玩的。这儿贵人多,皇帝每年都曾来。游人见小闲一行人倒没人大惊小怪。
  走了大约一箭之地,一个脸圆圆的十七八岁丫鬟急急走来,一见小闲身边的青柳,便露出笑容,道:“可找到了。”随即上前行礼,道:“见过十四娘子,八娘子让奴婢过来接。”
  这丫鬟,自是郑国公府的人了,想来是周八娘身边服侍的。
  小闲道:“八娘和十一娘都到了么?”
  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一刻钟呢,难道客人都来得差不多了?小闲不禁抬头望望天色,一轮红日挂在树梢。
  那丫鬟道:“梁国公府的三位娘子都来了,丽蓉郡主还未到。十一娘子念叨十四娘子,八娘子便让丫鬟过来接了。”
  大概是梁国公府的娘子到了,周八娘便派人过来找找,看自己到了没有。
  丫鬟在前带路,很快来到一处庭院,牌匾上三个隶书大字“浮云阁”,绕过照壁,堪比足球场还大的院子上嫩绿豆绿油绿……深深浅浅各种绿,除了绿没有别的颜色。一眼望去,让人胸襟为之一宽。
  “十四娘子这边请。”丫鬟依然在前引路,七弯八拐的,走进一处白墙飞檐的院子。
  小闲早迷失在绿色的海洋中,也不认路,只跟着她走。
  突然,眼前一簇红,粉红玫红大红,各种各样的红,却是一片开阔地上,种着各种颜色的玫瑰。花开正艳,花香随风飘送,让人如同置身花海之中。
  小闲忍不住停下脚步,弯下腰,嗅一嗅那花香。
  “我这院子,可还看得?”一个清朗带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郎君!”袖袖惊喜地叫道:“姐姐,是郎君呢。”
  小闲抬头,叶启一身青色祥云杭绸圆领缺骻袍,腰系绦带,绦带上一个五彩丝线荷包,一块羊脂玉佩。那笑意,从眉梢眼色一直漫延出来,一双眼睛比天上的太阳还要明亮。
  “你怎么在这儿?”小闲知道他会来,却没想到他会此时在这里出现。
  叶启笑眯眯道:“这是我们的院子,我怎么不能在这儿?”
  我们的院子!袖袖青柳以及护卫们,都悄无声息地退了开去。
  小闲惊愕道:“我们的院子……”
  这么一幢豪宅,是他的产业?
  叶启弯腰采了一朵开得正好的玫瑰花,插在小闲鬓边,慢条斯理道:“是啊。曲池江畔的宅院,都是勋贵高官们的别产,我恰巧在这儿也有一座。你不是要游曲池么,我便把我们的院子拿出来啦。”
  小闲嗔道:“难道你弄座院子在这里,只是为了当摆设?”
  叶启只是笑。
  “你可来了。”身后一个声音喊道,人也跟着扑过来,道:“怎么这么晚呢?”
  一团红影把小闲搂住,叶启脸上便有些不好看。
  十一娘接着道:“我早就说接你家去住,今儿一起出来。都是八娘不听我的,害得我一早上左等你也不来,右等你也不来,真是太过份了。”
  谁过份啊。小闲无语。
  周八娘安安静静站在两人身边,淡定 从容道:“她从昨晚一直聒噪到现在,吵得我头晕。”
  这是要出游,兴奋过度了吧?
  小闲推开周十一娘,道:“我这不是来了吗?”又问周八娘:“人可齐了?”
  因为小闲名义上是周信的义女,这一次周信夫妇也有借此把她推出去的意思,所以倒不方便以她的名义下贴子。勋贵圈中还不知道有她这一号人呢。这一次是由周八娘下的贴子。
  周八娘强忍不满道:“丽蓉郡主还没到呢。”说着又吩咐引小闲进来的丫鬟:“你去看看,可来了没有。”
  周十一娘可不管这些,拉着小闲说个不停:“娘亲也要来,还请了几位要好的夫人。我们难得出来一趟,她倒好,非得拘着我们。”
  小闲向叶启望去,道:“我义母也要来吗?”
  叶启笑着点头,又朝小闲眨了眨眼睛。小闲看看把丫鬟指使得团团转的周八娘,再想想叶启促狭的眼神,明白了,一定是乐夫人借此机会,要把周八娘带到某些人面前。
  当年,叶德与陈氏不就是在曲池相看么?
  小闲便劝周十一娘:“你也不小了,等会在夫人们面前,别毛毛躁躁的。”
  周十一娘嘟了嘟嘴,老大不高兴。
  一行人在周八娘邀请下进了起居室,好宽敞的一间房,并没有用屏风隔开,只在靠东的墙边摆了一架齐墙高的多宝架,放些西洋来的玩艺儿。倒显得活泼又明亮。
  周川不知从哪儿冒出来,拉了叶启便走,道:“你快去看吧,岳十八快把你的屋子拆了。”
  叶启随周川走了,周十一娘却好奇起来,拉着小闲道:“我们瞧瞧去。”
  小闲不去,道:“义母很快就来了,小心到时候训你。”
  周十一娘便垮了肩,在毡毯上不停扭着身子,没半刻安静。
  乐氏约齐了梁国公夫人齐氏,魏国公夫人张氏,文信侯夫人赵氏,一起来的。
  众人自有一番见礼阔契。三位夫人见了小闲,都觉惊艳,张氏拉着小闲的手,啧啧称赞,道:“小姑娘长得可真漂亮。”
  乐氏笑道:“我可是认了女儿的,你不能跟我抢。”
  一句话,把众人都逗乐了。
  赵氏便道:“也就是你,要是我见了,马上定下来。小姑娘可订亲了没有?”
  女儿是要嫁到别人家的,儿媳妇是一辈子留在家里的。这么漂亮的小姑娘,自然是聘为儿媳妇合算。
  张氏和齐氏很快反应过来,都道:“正是,可订亲了没有。”
  小闲佯装含羞低头,和八娘十一娘,以及梁国公府三个娘子一起告罪,到厢房说悄悄话去了。
  乐氏便道:“还小呢,想再留几年。”
  赵氏道:“却不知生身父母是谁?”
  这是极有诚意的了,才会细问。
  齐氏却估摸着,小闲的出身不怎么样,要不然也不会一开始便说是义女,没有说是哪家的姑娘。她向赵氏使了个眼色。
  赵氏是极机灵的一个人,忙道:“她能拜你们为义父母,也是她的福气。”把这茬揭了过去。
  乐氏抿着嘴笑了一下,道:“说来不怕你们笑话,她也是正经官宦人家的女儿,父亲是工部郎中,就是那位有名的铁汉,柳慎柳大人的幼女。”
  三人都怔住了,还是张氏反应快,先笑道:“没想到那柳大人是有名的铁面无私,却养出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
  柳慎弹劾汤有望,震惊了朝野,同时也给自己搏得个铁面无私的名声。连权倾天下的汤阁老都敢弹劾,可不是铁面无私?要不然,他充军时怎么可能没受什么苦呢。不仅一路上有人照顾,到了沧州也不怎么受苦。
  赵氏和齐氏齐声称是。
  乐氏才真正松了口气。她真心希望小闲能融入这个圈子,以后与叶启议亲,阻力也会小些。
  接下来几人不免说起各自儿女的婚事。小丫鬟进来禀道:“丽蓉郡主来了。”
  乐氏一边吩咐人去唤小闲等人,一边和赵氏三人迎了出来。
  只见丽蓉身着大红色织金糯裙,粉红色半臂,头插丹凤朝阳金步摇,那凤嘴含的珠子,足足有拇指大。
  众人行了礼,丽蓉受了半礼,待瞧见小闲时,不禁愕然,道:“你……”
  这人,好象三郎府院里的丫鬟,只是怎么会在这儿?她犹着要不要问一下,如果只是长相肖似,这么贸贸然问出口,可就得罪人了。
  小闲早知会这样。挺了挺胸,踏上一步,道:“小闲见过郡主,好些天不见,郡主一切安好?”
  这么说,便是承认她曾是叶启丫鬟的身份了。
  丽蓉眼中犹有因惑,却笑容满面上前亲热拉了小闲的手,道:“真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你。”
  左右打量,哪里有叶启的影子。
  想起从宫里传出的消息,胸口又像被一块大石堵住了似的。
  乐氏向八娘使了个眼色,八娘便笑道:“时候不早了,不如我们上画舫,再细谈。”
  画舫还是叶三郎的呢,先前让哥哥弄一只,他偏偏不听,回去一定要再叨唠,非让他买一只不可。周八娘思忖着,当先在前引路。
  一行人出了浮云阁。

  ☆、第156章 画舫

  丽蓉借故与小闲走在后面,再三打量小闲,见她不仅长高了些,眉眼也长开了,梳着双螺髻,身着嫩黄色缠枝窄袖半臂,白色镶芽边糯裙,行走间若隐若现露出半截绣鞋,鞋头一颗莲子米大小的珠子。
  任谁一见,都会以为这是哪家世家大族的娘子,哪有当初启闲轩小丫鬟的模样?
  小闲感觉到她探究的目光,朝她微微一笑。
  “你怎么会认了郑国公夫人为义母?”丽蓉温声道,特意在“郑国公”三个字上加重语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