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后是个科学家-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轻雪觉得这里应该是从历史中分流出来的,类似古代宋朝的另一个世界。
宋朝好啊,宋朝可是所有朝代里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
最重要的是,这个朝代的发明创造最多,所以,非常适合华轻雪在这里安家落户。
华轻雪在街上慢慢挑着选着。
干菊花、生姜、枸杞这些东西都很常见,药铺就有卖的。华轻雪刚开始做,不准备买太多,所以每样只买一点点,并没有花多少钱。
只是买梅子的时候遇到了问题。
梅子绿茶的口感好坏,话梅是关键,一定要选那种够咸够酸的话梅,冲出来的茶才够味儿。
可是华轻雪转悠了很久,也没买到合适的话梅,或者可以说,这个时代的话梅,腌制手法以及味道,都和她认知中的有所差别。
梅子绿茶是不能做了。
华轻雪不禁有些失望,她正想着还有没有别的茶可以代替,瞥眼看见前面卖米粮的铺面,搬出来许多玉米!
玉米?!
真的是玉米?!
华轻雪惊呆了!
玉米不是应该明朝才会有的吗?……啊!又忘了,这里不是她认知里的那段历史啊!
华轻雪好奇的走过去打听,她主要是想知道,这玉米是本地产的,还是外地引进的?
眼下买东西的人不多,店小二也乐得和她闲聊。
原来这里的玉米不叫玉米,而是叫做玉麦,是商人从海外带回大齐,作为稀罕物进献给皇帝,皇帝一见,龙心大悦,立即让户部大司农去把这种农作物推广开来。
不过这推广似乎刚开始没几个年头,种植的人不算太多,人们对这种新作物也在慢慢熟悉中,虽然知道新鲜玉米蒸煮后香甜鲜嫩,但是晒干的玉米,因为磨面后口感粗粝,就不太受欢迎了。
华轻雪问了价格,发现很便宜,便开开心心买了两三根。
大肆采购的华轻雪心满意足回到住处,已经快到中午,人也饥肠辘辘了,可是家里没有吃的,她这才想起刚才光顾着买煮茶的材料,却忘记买家里用的米粮油盐。
唉……这顿折腾啊……
正准备再出趟门,抬眼见何婶子拉着板车回来了。
华轻雪眼睛一亮,凑过去问:“婶子,您有剩下的包子馒头吗?能卖我吗?”
何婶子先是愣了下,继而笑起来,“没吃饭呐?”
华轻雪腼腆的笑笑,“嗯,还没顾得上做。”
何婶子转身从筐里拿出两三个馒头塞到华轻雪手里,“包子卖完了,剩这些你拿着吃吧。”
华轻雪赶紧掏钱,何婶子自然是不肯要,两个人又来来回回推拒一番,何婶子才勉强收下了钱。
何婶子进屋将竹筐褥子等物收拾起来,华轻雪一边啃馒头,一边像跟屁虫似的跟在何婶子身后,问:“婶子,我打算去街上摆个摊子卖茶,您有没有什么好意见呀?”
何婶子回头看她,神态有些犹疑,“你小姑娘家家,出去摆摊……只怕会吃亏呢。”
尤其华轻雪还长得柔柔弱弱,这要是遇到个混不吝的地痞流氓,岂不是要糟?
华轻雪睁大眼睛问:“会有危险么?可是我刚才上街,看着治安挺好啊……”
何婶子想了想,对她说:“要不,你去东正街试试,那边的摊位是衙门圈定出来的,只要交了钱,就不会有人乱占地方,而且有差役时不时巡街,治安很好。”
华轻雪问:“要交多少钱?”
“我记着好像……每个月五十文吧。”何婶子想了想,严肃叮嘱她,“花点钱是小事,最要紧的是安全,你一个小姑娘,不像我们这些糟婆子,还是小心些才好。”
华轻雪连连点头。
何婶子又提醒她:“不过要去租摊位,得先去衙门办手续,没个十天半月只怕办不下来,你要真想租,可得趁早去。”
这么麻烦啊……
华轻雪记在心里,又跟何婶子道了谢,揣着剩下的馒头回屋里去了。
下午,华轻雪带着自己的户籍证明和银子,出门了。
不过她不是要去衙门,而是要去将军府。
讲真,她一个女人,去衙门那种地方,还真是有些发憷。大约是因为上次在辽兵那里的阴影太深……
既然大胡子说了有什么事都可以去将军府找管家,这样的人脉关系当然不能浪费。
华轻雪照着上次兵卒交代的路线,一直走啊走,果然找到了传闻中的将军府。
高墙青瓦,朱漆大门,正上方气势十足的悬着“大将军府”的匾额,而大门两侧,立着两只威风凛凛的大狮子。
华轻雪还没来得及心潮澎湃,守门的护院十分嫌弃的朝她挥挥手,“走侧门。”
啥侧门?
华轻雪愣了愣,随即想到,貌似是这样的,古代一些高门大户,正门平日里很少用,出入都是走别的门。
可是……大将军府的侧门在哪?
华轻雪失望的扫了一眼大门口的两名护院,从对方眼里的不屑与鄙夷看来,她是不能指望有人带路了,自己找吧……
华轻雪顺着将军府外围的院墙慢慢走,走了好久,才终于发现侧门所在!
说是侧门,其实比起寻常人家的院门也大了一圈。
华轻雪上前拍了拍门,很快有人开了门,是个年轻仆役,看样子似乎刚才在打盹,此刻单手撑着半扇门,还在打哈欠。
华轻雪赶紧说道:“你好,请问赵管家在吗?”
对方皱着眉将她从头到脚扫了一遍,问:“你找赵管家有什么事?是他家里什么人?”
华轻雪小心答道:“并不是赵管家家里人,是我有事想请赵管家帮忙……”
话还没说完,就被对方不耐烦的打断:“赵管家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吗?!去去去!离远点!也不看看这儿是什么地方,就敢来乱攀关系!”
说罢,啪地一声关上了门!
第二十九章 赵管家的苦恼
华轻雪在门外傻愣了半天,最后只能失望的叹了口气,离开。
高门大户果然不好进啊……
如果她能换一身鲜亮的衣服,兴许还有戏……
华轻雪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旧衣裳,摇头叹气,不再多想,直接往衙门去了。
最后还是得自力更生呀。
盘水城的衙门,办事的官员还算正派,华轻雪表明自己是来落户的,在对方的安排下按部就班签文书,按手印,交钱,然后对方让她七天之后再过来。
至于租摊位的事,只能等七天后户籍落好才能再办。
不管怎么样,总算有了进展。
华轻雪回家把事情跟何婶子说了,何婶子是个热心肠,立即给华轻雪出主意,说:“你要是着急的话,可以中午过来换我的摊位,我那早点摊子每日只摆到中午,到时候我让隔壁曹家的照应你。”
“可以吗?”华轻雪眼睛亮起来,“婶子您真好!”
何婶子呵呵笑,“只半天功夫,你就当先试试,生意要是能做起来,等东正街的摊位租下来换搬地方就是。”
华轻雪高兴的点头,又问:“婶子这边的摊位租金是多少钱呀?”
何婶子摆摆手,“福兴街那边大家都是随便占的地儿,乱是有点乱,不过没有租金,我在那儿摆摊都十几年了,熟客都认地儿,所以这些年我也没换地方。”
华轻雪跃跃欲试,“婶子,那我明天就去试试,行吗?”
“好啊,明儿我跟他们打声招呼。”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
第二天,华轻雪天没亮就爬起来,兴致勃勃的清点自己煮茶的食材,又把脑袋里的方子捋了一遍,等何婶子一走,她就钻进厨房开始热火朝天的捣腾。
最先做的,是龙须茶,取玉米须加清水一起煮,沸腾两分钟后就可以倒进干净的木桶温着。
别看这玉米须不起眼,它却是一味非常不错的药用食材,煮出来的茶水带一丝甘甜,能祛热消火。
接着,华轻雪把枸杞用温水泡上,然后开始洗红枣,洗完的红枣逐一去核,再将泡后的枸杞、红枣放到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烧开,煮沸后,下几片生姜片,等水再次沸腾,倒入木桶里焖着。
这道茶因为有红枣的关系,本身带有甜味,口感甜中微辣,不但解渴还能预防感冒,非常适合现在饮用。
做完龙须茶和红枣枸杞生姜茶之后,华轻雪拿了刀,将冬瓜去皮切成小丁,再把冬瓜小丁放入大碗中,撒上红糖腌制,因为需要腌制两个小时,所以华轻雪又趁这功夫开始做菊花雪梨茶。
雪梨削去外皮,对半剖开,再挖出梨核切成大块。这时锅里的水已经烧沸,菊花放入锅中,盖上盖子,华轻雪往炉灶里丢了把土,让火小一些,焖煮十分钟左右,再将煮过的菊花滤除,只留下菊花水,加入雪梨块、枸杞和糖,大火烧沸后再转小火慢慢焖煮一个小时左右即可。
古代的炉灶不像现代那么方便,一会儿大火一会儿小火,华轻雪忙得是一头汗。
因为这两道茶最费功夫,所以华轻雪留在了最后做。她在厨房里盯着火候,时不时看向门外。
这时天空已经微微有些发亮了。巷子里渐渐有了人声,孩童的啼哭,货郎的叫卖,还有鸡鸭牲畜的声音参杂其中。
华轻雪不禁有些恍惚,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吧?……
就算换了一个世界,也要好好努力的活下去啊……
四道茶完成了三道,最后只剩冬瓜茶,腌制需要时间,华轻雪也不着急,她走出厨房,趁着这时间打扫院子。
刚拿起扫帚,一阵寒风吹来,她不禁冷得打了个哆嗦。
还是穿得太单薄了啊……
华轻雪心里叹了口气,赶紧挣钱吧,也好多买一些取暖的木炭和棉袄棉裤。
她确实有些适应不了这里的气候,大概是因为她那个世界,公司、商场、乘铁、公寓等地方,处处都是恒温,她从来没有受过这种罪。
华轻雪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回到厨房,这时,腌制的冬瓜已经出水了,华轻雪用手指勾出来一点点放到嘴里尝了一口,眼睛弯了起来。
这道冬瓜茶,美白又瘦身,不过比较费工夫,腌制完之后还需要用小火熬煮两三个小时,中间如果锅太干还需要加几次水。最后把冬瓜滤除,只留冬瓜水,需要喝的时候只需要取几勺加白开水稀释。
华轻雪把腌制好的冬瓜放到锅里熬着,又去尝了其他几种茶的味道,心里越发有信心了。
外面的大碗茶卖一文钱,她的茶好喝花样又多,也是一文钱,肯定不愁卖!
到了中午,何婶子回来,卸了板车上的东西,帮华轻雪把四桶包裹得严实无缝的茶水搬上板车,又添了简单的桌椅锅炉和碗具,一下子就有了摆摊的架势。
华轻雪心情雀跃的架起板车扶手,出发了——
可是她试着拉了一下……
板车纹丝不动。
……华轻雪尴尬了。
何婶子在后面哈哈大笑,“你这小身板不行!要知道,茶水最占分量了!我来帮你吧!”
华轻雪很不好意思,可是也知道光靠自己不行,对何婶子小声的说了一声谢谢。
两人一个前面拉一个后面推,一起来到了福兴街何婶子的摊位。
旁边是个卖豆腐的,豆腐摊上的女人冲她们打招呼,十分热情,“这是你说的华妹子吧?快过来吧,车上卖的是什么?”
华轻雪腼腆的笑,“是茶水。”
何婶子对两边的摊主介绍道:“她年纪小不经事,有什么事你们帮忙多照应着点。”
在外摆摊做生意的都是伶俐人,性格也爽快,当下便都应下来。
于是,华轻雪的初次摆摊就这么开始进入了实战。
她原本信心满满,可是真做起来,却发现不是那么容易。
许多行人从茶摊前路过,就没一个停下来喝茶的……
华轻雪发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曹婶子,你能帮我看一下摊子吗?”华轻雪向曹家的发起紧急求助,“我要稍微走开一会儿。”
“行啊,你去吧,放心有我在呢。”
华轻雪在街上急匆匆走着,终于瞅到街边有个卖字卖画的老书生。
“麻烦你!……我要写几个字。”
是的,她终于想起来,她的摊子没招牌!没有招牌人家就不知道你卖什么啊!
约莫一刻钟后,华轻雪回来了,与此同时,带回来四块竹片,上面用朱砂清楚的写着几种茶的名字——
神须茶,红枣枸杞茶,冬瓜茶、菊花雪梨茶。
其中,龙须茶的名字被改成了神须茶,因为那老书生死活不肯写龙字,说是太大逆不道,有忌讳!
华轻雪也是无奈,写“神”就不忌讳了?
无所谓了,反正也只是个名字。
茶摊上挂上竹片之后的效果是显著的,陆陆续续有了生意,虽然不多,也把华轻雪乐坏了!
第二天,华轻雪又兴冲冲的去找到那个老书生,这次她选了白色布匹,想要做更大的招牌!
不但要写上茶名,还要写上功效,譬如神须茶平肝利胆、祛热消火,菊花雪梨清肝明目、滋润燥肺,等等等等。
最后的最后,还要在上头画上小画,或画红枣枸杞,或画冬瓜,或画菊花……
如此图文并茂,华轻雪的茶摊生意更好了。
当然,这个更好,也是相较于之前,毕竟一文钱两文钱的买卖,赚头不大。
华轻雪已经很满足了,每天起早制茶,很累很辛苦,可她现在能够养活自己,并且还能有富余的钱,心里别提多高兴。
茶饮生意步入正轨。
最初来到异世的那种仓惶不安,终于淡去了一些。
有时,华轻雪看着这里干净澄明的天空,心想:就这样生活下去,好像也不错?
这样生活下去?
华轻雪苦笑着看了看自己的双手。
冻疮虽然好了一些,但曾经白皙细嫩的一双手,已经长了薄薄一层茧。
华轻雪轻轻叹息了一声,将双手浸泡在温水里,轻轻按摩,心里琢磨着是不是应该做些保养皮肤的东西。
这念头刚闪过,她的脑袋里果然流光闪电般窜出无数护肤品自制方子!
华轻雪被自己这颗脑袋惊到了!
天啊……
她的脑袋到底是什么东西做的?
简直太可怕了!
不过……刚才冒出来的那些方子,貌似大部分都用不了,比如可以用蜡和椰子油做润唇的唇膏。
请问,她上哪儿去弄椰子油?
她连椰子壳都见不着!
一步一步来吧,先把茶摊的生意稳住比较要紧!以后可以做些零嘴小吃搭着一起卖试试。
华轻雪的脑袋里开始转呀转,做什么好呢?
……
最近大将军府里的赵管家遇到一件烦心事。
他收到一封将军的飞鸽传书,问华姑娘在将军府里住得习惯不习惯。
赵管家懵逼了。
他怀疑将军的鸽子是不是飞错了地方?
哪个华姑娘?他连个姑娘的影子都没见着啊!他身为管家,连府里有几只母蚊子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怎么不知道有华姑娘这么一号人物?!
可是正当赵管家百思不得其解时,将军大人又一封信飞了回来!——
将军,要回来了!
第三十章 大将军回来了
大将军要回来了!
不是回青州大营,而是要回将军府!
常年无主的将军府在这一刻沸腾了!仆役丫鬟们脚不沾地的忙碌起来,打扫、整理、检查和修葺,务必保证在将军回来前整个将军府呈现出最完美的状态!
每个人都在朝气蓬勃的准备着,唯有管家时不时走个神,时不时叹个气什么的。
有人问管家怎么了。
管家摇摇头,一言不发转身离去,心里却在嘀咕:那个华姑娘,到底是什么人呢……
……
这么过了七八日,傅廷烨果真回来了。
深沉的夜色里,将军大人连同他的一队亲兵快马进城,他轻骑便衣,十分低调,却掩不住周身凌厉强悍的气势。
将军府大门打开,仆役手脚轻快的将马儿牵去马厩,大门里路面平整洁净,两侧灯笼照得红火,却没有热络之感,只衬出夜色中的将军府更加肃穆庄严。
赵管家恭敬相迎,一路将傅廷烨迎至前厅,奉上热茶。
“饭菜已经备好,将军是先用饭,还是沐浴更衣?”
傅廷烨将热茶一口饮下,放下茶盏,目光在门口扫视一圈,问:“她人呢?”
他回府这么大动静,难道她就不知道吗?怎么着也该出来迎一迎才是。
赵管家心里咯噔一下,脸色虽然还平静,心里却开始慌了!
“不知……将军大人所说的她,是何人?”赵管家佯装镇定的回道。
傅廷烨挑眉,疑惑的看向低眉顺眼的管家,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了。
“华轻雪,她不在这里?”傅廷烨问,语气低沉,显然心情不虞。
赵管家背后开始冒冷汗了,如实禀报:“将军,府里从未听说过有这个人……”
傅廷烨倏地站起来!
前厅里里外外的仆役统统屏住了呼吸!
赵管家被迫承受某人犀利的视线,头皮发麻!硬生生扛着,不敢抬头!
傅廷烨却没有发火……
他只是盯着管家看了会儿,然后在厅里来回踱了两圈,十分烦躁!
她怎么会不在?!难道那些人没有把她送到盘水城?……这怎么可能?!不过一个时辰的路程,难不成还会出什么事?
傅廷烨紧皱着眉头,招来一名亲兵,吩咐立即去青州大营询问此事。
一个大活人,怎么能突然就这么没了?!
傅廷烨没了胃口,心情也隐隐透出烦闷。
原本路上还想着要把太子回京后的事告诉华轻雪,心里也幻想过她听到之后会是如何神情,这下可好,人压根不在府里!
“备水,我要沐浴休息。”傅廷烨扔下一句话,阴沉着脸走出前厅。
赵管家与仆役们面面相觑,忙低着头赶紧跟上。
……
日头西斜,天色暗了下来。
没有了阳光的照拂,气温陡然直降,寒冷使得街上的人越来越少了,各家商铺摊贩也陆续收摊回家。
隔壁的曹婶子好心劝华轻雪:“早点回去吧,一会儿天色晚了路上不好走,最近临近年关,生意不比往日,少摆一个时辰也没什么打紧的。”
华轻雪笑着点了点头,站起身动手开始收摊了。
今天生意不太好,只卖出十来碗茶,桶里剩了不少,华轻雪把剩下的茶水分给附近摊子上的大叔大婶,喝了可以暖暖身子。
摆摊这段时间,她逐渐和附近的摊主熟了,也就歇了去东正街的念头,现在这样的状态她觉得挺好,早上可以在家休息,下午出摊挣钱,一天不知不觉就过去,还感觉特别充实。
华轻雪在曹婶子的帮忙下将所有东西都堆上板车,冲大家挥挥手,不紧不慢拉着车回家了。
走到铜铃巷,闻到四下里飘散的饭菜香味儿,莫名的感到舒心。
这种平和的生活能让人彻底放松,与在任丘城里那种时刻神经紧绷的日子,是完全不同的。
何婶子不知是不是因为听到了板车轱辘的声音,走出院子迎她,帮她一起把板车推进院子,卸了上面的木桶板凳一应事物。
木桶一拿,空荡荡,何婶子便知道华轻雪又把茶随意分出去了,她不由得叹道:“你这每日卖的茶还不如送出去的多,长此以往,怎么挣得到钱呀……”
华轻雪随意笑了笑,“其实也没送多少,最近生意不好,我每天每样茶只煮了半桶,而且茶水隔夜就不好再卖,不如送出去做人情啦。”
何婶子还是一脸不赞同,觉得这丫头太实心眼,做生意只怕要吃亏。
华轻雪笑着拿出其他摊主赠的东西,说:“婶子放心吧,喏,你看,这是牛大叔送的白菜,曹婶子送的豆腐,还有李伯伯的烧饼……我觉得自己还赚了呢。”
何婶子又是无奈又是好笑,叹了一口气,只好作罢。
过了一会儿又忍不住劝她:“既然最近生意不好,就别出摊了,天寒地冻的,姑娘家最忌讳受寒,还是在家里想些别的营生吧,年纪轻轻不知道爱惜,以后等你上了岁数后悔就晚啦……”
“我晓得了。”华轻雪笑眯眯的点了点头,“我就是想着,做买卖应该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不好,不过最近快过年了,大家都忙着置办年货,茶水确实没什么赚头。”
茶水这个东西,说低端点就是解渴,说高端点就是品茗。
华轻雪的茶属于不上不下那种,说解渴吧,它还带点滋味,说品茗吧,它却不能跟那些名茶相提并论,所以这买卖只能勉强糊口,却真的没什么赚头。
何婶子瞧着她不急不躁的样子,不由得愣了愣,问:“怎么,你有主意了?”
华轻雪点点头,“嗯,就是不知道成不成,明天我试试。”
……
第二天,华轻雪果然没有再起早煮茶,她去了街上,找到上次那家粮铺。
粮铺里的伙计居然还认得她,一见就笑着问:“姑娘,又来买玉麦?”
“是啊。”华轻雪点点头,伸手在堆成小山的玉米棒上捏了捏,硬邦邦的。
“要多少?”伙计拿了称过来准备称重。
华轻雪笑着说:“这些全都卖给我吧。”
“啊?”伙计傻了眼,“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