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古代减肥,考试谈恋爱-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过了十数日, 在熊蜀等人之后出发的人便到达了建宁府。
      他们便没有往泉州来, 而是直接在福州停下, 等待熊蜀等人回去了。
      于是熊蜀向燕纤道:“不如督军和我们一起去福州?他们人多,跑来泉州的动静也太大了。”
      燕纤道:“这事情原本是你们吏部的事情, 我跟着过去做什么?我就等着你把事情安排好了, 我好安排我的手下和新的官员对接,之后我就能回京去看陛下了!”
      熊蜀一本正经道:“反正最后你要回京, 还是要跟着我一起走,这回先去福州怕什么?”
      燕纤更加正经了, 道:“我要带着我家妹子一起回京城去, 到时候肯定是从泉州出发的, 所以熊大人还是自己去福州吧!”
      熊蜀忍不住笑了起来, 道:“小燕大人还不是要跟着我去福州,若是督军不跟着我走,这回泉州就只剩你一个人了哟!”
      燕纤有些意外了, 转念一想,又十分明白。
      这次是要安排整个泉州乃至整个建宁府的事情,不仅泉州有头有面的官员要去福州,就连建宁府下其他的州县也要去福州。不过他还是摇了头,道:“不去不去,既然我妹子去了,我更加不用去了,我就在泉州休养几日,安安静静的,也没人打扰了。”
      熊蜀见劝不动了,也只好不再多说。
      他明白燕纤的顾虑在哪里,他是南洋总督,手中权力已经大得可怕,这次插手了泉州和建宁府的事情,虽然是名正言顺,但还是有许多人发出了异议。燕纤自然也明白这些,所以泉州这事情他只开了个头捅到了京城,然后便等着吏部来后续处理,自己并没有过多染指。而这次去不去福州也是一样的道理和同样的顾虑。
      熊蜀走后,燕纤便去找了阿绶聊天。
      他去到县衙的时候,阿绶正和贺鹏两人一起合计这一年南安县的政绩,因为快到年底,需要上交这么一份材料了。
      看到燕纤过来,贺鹏便先退了出去,留了他们兄妹俩在一起说话。
      阿绶伸了个懒腰,问道:“二哥你怎么来了?不是说今天要在家里睡一天不起来的吗?”
      “原本这么想,谁知道熊蜀来了一趟,和他说了会儿话,觉得无聊,便过来找你了。”燕纤也是懒散地靠在椅背上,“这么一想,还是海上好,在海上的时候,想怎么睡怎么睡,也不怕有人过来和你打机锋。”
      “打什么机锋?”阿绶来了兴致。
      燕纤道:“还能有什么呢?总不都是官场上这些事情?”
      阿绶听着这些,心中也是明白的。她道:“所以我最近都在考虑要不要干完这三年,就不要继续当官了。”
      燕纤有些意外,问道:“怎么会忽然这么想?”
      阿绶道:“之前一心想着当了官就不用考试了,等做了官才发现……也……是……要……考……的……”她扬了扬手里面的纸,“看见没有,这个玩意,是要交上去的,还要评分,评分以后还要现场答辩……”
      燕纤哈哈笑了起来,道:“所以当时你为什么要来做官呢?咱家大官小官这么多,还没有用活生生的例子来告诉你做官不容易么?”
      阿绶没精打采:“其实当时真没想到,一心就想着省试也完了殿试也完了,找个官做做,天高皇帝远,说不定能当个土霸王什么的呢……”
      “你是跑了挺远。”燕纤一本正经评价道,“不过远得你一过来就被坑了一脸吧?”
      “可不是嘛!”阿绶趴在了茶几上。
      燕纤伸手捏了捏阿绶的脸颊,道:“不想做就不做呗!只要你想好了今后要做什么,有什么打算,无论你做了怎样的决定,我,还有我们的父母,你的兄长们,都会同意的!”
      阿绶听着这话,忽地觉得鼻子一酸——这种身后一直有后盾的感觉,真的让人觉得无比的安全。
      。
      等到阿绶带着人启程去了福州,泉州便只剩了燕纤一人。
      他回了自己的总督府,也懒得出门溜达了,整日里便是吃吃睡睡,不睡觉的时候便拉着自己的亲信写这一年南洋的种种需要汇报的事情,写完了又开始修修补补,准备写下一年的计划,日子倒是也过得充实。
      过了几日,阿绶递了信回来说已经全部安排妥当,再过两天就要回来,燕纤高兴了一阵子,便准备让人给阿绶接风洗尘。他一边吩咐了人,一边出了屋子,忽地抬头,看到了蓝天当中有一缕一缕的卷云。
      “这都已经十月了吧?”他转头去问旁边的侍卫,“再过两天十一月,对不对?”
      侍卫道:“是。督军怎么了?”
      燕纤指了指天边的云,道:“这风云……飓风来的前兆?”
      侍卫一愣,也抬头看向了天,满脸的不可思议:“督军……这都要入冬了,怎么可能还来飓风?”
      燕纤皱了眉,道:“这几日天气原也有些反常,让人去观测一二,若真是飓风要来了,便组织好这次百姓们躲避灾害的事宜,另外让人去报信,让小燕大人不要急着回泉州。”
      侍卫急忙应了下来,便匆匆下去吩咐了这些事情。
      。
      阿绶接到了燕纤的来信,一边是有些奇怪,一边就交给了要和自己一起回泉州的王飞燕看。
      王飞燕这次被委任做了泉州的知州,故而便和阿绶一起往泉州来了。她看着燕纤的信,只觉得心怦怦乱跳,道:“这个飓风是什么?很厉害的吗?”
      阿绶有些忙乱,不知道要怎么解释飓风就是台风就是热带气旋,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台风这玩意其实夏天来得多到了秋冬基本上不怎么来,她抓狂地看着这封信,只道:“若真的是飓风,又恰好是冲着泉州来的话,那泉州上下就要倒霉了,房屋被吹散什么的,到处淹水,飓风扫过之处,都是一片废墟啊!”
      听着这话,王飞燕脸都白了,道:“那怎么办?我们是按照你哥的意思先留在这边,还是这会儿先回泉州去?”她顿了顿,看了看站在另一边正在和熊蜀交代事情的人群,又压低了声音,道,“这次回去还有五个知县,另外还有通判等人……这样,我先去和熊尚书说一说吧!”
      “慢着慢着,先等等。”阿绶拉住了王飞燕,“如果这飓风不经过泉州,想来损失也不大。”
      王飞燕皱了皱眉,道;“这事情,无论如何要先商量好,如果真的经过了泉州,我们这次回去,便是要救灾的,如果没经过,去了别处,就算不是泉州,那个地方也是要救灾的,早早准备为好。”这么说着,她便去找熊蜀了。
      阿绶略有些茫然地看了过去,一直到鹿桓照过来,才回了神。
      “我没答应接这边财赋司的司长。”鹿桓含笑道,“我也把财赋司的事情给辞了,这次一心一意跟着你回泉州。”
      阿绶眨了眨眼睛,抬眼看向了鹿桓,拿出了燕纤的信:“我哥给我来了信,说是有飓风要来,让我且慢两日再回去。”
      鹿桓先是点了点头,然后犹疑地看向了阿绶,问道:“所以,我们要在泉州留几天呢?好像你正在为了这件事而困扰。”
      阿绶抿了抿嘴唇,却不知道该怎么说。她知道王飞燕刚才说的都是对的,她想得周到妥帖,更加衬得自己片面而疏漏。
      鹿桓有些不解,最后只笑道:“既然要留两日,正好我带你去吃上回我来福州吃过的一家菜馆,他们家有个豆腐做得很好吃。”
      阿绶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点了头,跟着鹿桓去吃东西了。
      。
      “在看到了这么多……这么多同僚之后,我忽然觉得我很失败……”在饭桌上,阿绶闷闷不乐地说,“你看,我除了家世好背景好,别的都拿不出手啊,泉州的事情也许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为什么在我手里最后就闹成这样了呢……飞燕也比我想得周到……”
      鹿桓在路上已经听着阿绶断断续续说了自己的郁闷,这会儿便给她挖夹了一块豆腐,送到了她的碗里面,然后道:“干嘛和别人比,和自己比就好了,和别人比,是要给自己找郁闷和不开心吗?”
      阿绶闷着头吃掉了那块豆腐,只觉得表皮酥脆有弹性,咬开之后,里面的豆腐雪白嫩滑,和酱汁混在一起,满口鲜香,还有微微的辣味,回味十足。
      “这个豆腐好好吃哦!”她看向了鹿桓,“这个豆腐叫什么名字?”
      鹿桓笑了起来,道:“一品豆腐,我上次来就吃过,觉得味道很不错。”
      “我要多吃几块!”阿绶说道。
      鹿桓把盘子往她面前推了推,道:“既然不开心,那就多吃一点,让自己开心起来吧!”
      。
      。
      72、大结局 
      阿绶的沮丧和自我嫌弃是在燕纤的书信再次送到的时候一消而散的。
      台风的确是来了, 不过运气挺好,没有从泉州过。
      泉州经历了一整天反常的大雨,然后台风就往别的方向去了。
      燕纤的信中有庆幸的意味,看着信的阿绶也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拿着信去找了王飞燕,阿绶言语中都是释然的味道。她道:“之前担心得快要睡不着, 就差花式觉得自己当官都不称职了,还好这个只是有惊无险。”
      王飞燕也是松了口气的样子, 道:“还好还好,否则的话, 今年又是一场损失, 这都要到年底了, 再来这么一桩事情,就显得格外闹心。”
      不过台风虽然没有去泉州, 但还是去了别的地方, 熊蜀原本是严阵以待准备带着人去泉州救灾,这回便直接带着人去了别处。
      这样情形下, 熊蜀没有更多吩咐,张地已经准备回京复命, 阿绶和王飞燕等人便离了福州, 回泉州去了。
      回到了泉州, 已经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了。
      但艳阳高照并不代表着之前的狂风暴雨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在狂风暴雨当中,有房屋被吹散,还有部分地方有积水。王飞燕带着七个县的知县回到了泉州, 第一件事便是分派了各个县的工作,先善后这个台风扫过的痕迹。
      阿绶回到南安县衙,发现贺鹏已经带着谭星在做这件事情了。
      看到阿绶回来,谭星显然是十分高兴的,他笑道:“燕大人回来了,有件事情要告诉大人呢!”
      “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阿绶看到熟悉的人,也有了调笑的心情,“如果是坏消息就别说了,之前我在福州时候担心泉州会被飓风影响,晚上都睡不好。”
      “嘿嘿,当然是好消息啦!”谭星说道,“朱登带着他的学生们来帮忙啦!这次是真心实意的帮忙,干活可给力了!”
      “咦,好意外!”阿绶睁大了眼睛,“他怎么突然开窍了?”
      水龙帮的案子开始审理之后,朱登和听泉书院的学生们在查明了真相证明自己无辜以后,就被放了出来,之后朱登便带着学生们鹌鹑地在书院里面老老实实做人,不再像以前那样蹦跶了。阿绶是想着,只要他以后不惹事,书院就任由他办,也不去追究什么,她可万万没想到,南安出了事情以后,朱登还会带着学生们主动来帮忙。
      谭星又道:“一会儿朱登过来,大人您见不见?”
      阿绶想了想,笑道:“既然他是主动帮忙,那就见一面把!”
      谭星应了一声,便出去继续干活了。
      贺鹏笑道:“朱登这次是真的洗心革面了,大人一会儿见到,可不要太意外。”
      。
      到了下午的时候,朱登果然来了。见到阿绶,他先是行了个大礼,然后道:“见过燕大人,此番前来,是先给燕大人赔个不是,之前是我太过狭隘,做了那样不可原谅又荒谬的事情。”
      阿绶略有些哭笑不得,先让他起了身,然后道:“事情过去了,就不用再提了!这次你带着听泉书院的学生来帮忙,便十分感谢了。”
      朱登支吾了一会儿,竟然又是行了一个大礼,他跪倒在了地上,好半晌才道:“原本以为这次已经死定了,没想到大人网开一面。从前是学生太过浅薄,太过执拗,还请大人见谅。”
      阿绶怔了一会儿,道:“罢了,就如刚才说的,不用再提这些过去之事。”
      朱登轻叹一声,道:“大人宽宏。”
      阿绶笑起来,也不知要说什么才好了。她根本没想到朱登的态度会这样转变,从之前的趾高气昂到现在的低眉顺眼,这中间的差异她虽然能理解,但却并不能从中获得太多的爽感——也没有打脸之后的快感。她明白得很,让朱登低下头的并非是她本人,也并非是他转变了对女人的偏见,而是对泉州这样局势的低头,对她身后那样背景的低头。
      两人相对无言,最后是妙玄书院的张行来了,才打破了这尴尬的沉默。
      张行是听说阿绶回来了所以特地来拜会的,看到朱登在这里,张行习惯性地嘲笑了一声,道:“没想到这里能遇到朱先生呀,真是少见。”
      朱登哼了一声,倒是也没改对张行的态度,他向阿绶道了一声恼,便退了出去,连回也没有回张行一句。这举止张行并没有放在心上,只笑看着他出去,然后对阿绶道:“恭喜燕大人,听泉书院安静了,也就没有什么别的波澜了。”
      阿绶只笑着应和了一两声,觉得有几分疲惫了。
      。
      这大风雨之后的重建来得很快,有官府出力,有书院的自发帮忙,还有百姓们的齐心协力,不过数日,南安便恢复了往常的宁静。
      阿绶也恢复了平静又琐碎的知县的生活——南安县毕竟是小地方,虽然泉州繁荣,又有南来北往的客商,事情一旦走上了正轨,便也不再那样繁多了。再加上王飞燕就是泉州的知州,许多事情都有默契,做起来便也不那么烦心了。
      到了年底的时候,鹿桓终于得偿所愿——虽然阿绶现在是知县,没法回去京城,但是燕秋却带着杨氏到泉州来了。
      他们自然是来看望阿绶的,作为父母,当然是挂心着自己跑到千里之外的小女儿,再加上知道阿绶这么个小知县年底回京城也不太可能,于是便亲自从京城来了泉州一趟。
      。
      一看到阿绶,杨氏眼眶就红了,她抱着自己的宝贝阿绶上上下下看了一通,声音哽噎得厉害了:“阿绶,你怎么瘦了这么多?出京城的时候脸还是圆的呢,瞧瞧,现在连下巴都尖了,胳膊也没有肉了……乖囡囡,你受苦了!”
      燕秋在旁边也是一脸的沉痛,他看向的是旁边去了京城面圣又跟着他们一起回来的燕纤,他道:“你去京城就报喜不报忧,你看看你七妹都瘦成这样了,在京城的时候你提都不提!”
      燕纤露出了一个非常无辜的表情,道:“爹娘,你不觉得阿绶这样更漂亮了吗?都是大姑娘了,要开始讲究漂亮了!要是还像从前那样胖胖的,怎么好看呢?”
      燕秋横了他一眼,道:“狡辩!”
      燕纤哭笑不得了,于是戳了阿绶两下,道:“快帮你二哥我说两句。”
      不等阿绶开口说话,杨氏便伸手拧了燕纤一下,道:“还敢对你妹妹动手,简直不像哥哥的样子了!”
      燕纤委屈地看了一眼杨氏,道:“阿娘,你怎么能这样!”
      阿绶忍不住笑了起来,抱着杨氏的胳膊撒娇起来:“阿娘你看我瘦了呀,穿衣服也好看了呀!不怪二哥啦!”
      杨氏听着这话,仍然是瞪了燕纤一眼,一叠声地吩咐了人下去给做好吃的上来。
      这边燕秋看向了在旁边的鹿桓,温和道:“鹿小郎跟着我们家七娘到这边来,也辛苦了。”
      鹿桓忙道:“不辛苦的。”
      燕秋又道:“鹿亲家也正在路上,过两日应当就会到了。”
      鹿桓睁大了眼睛,露出了一个惊讶的神色:“我爹娘也要过来吗?”
      燕秋含笑道:“是了,我们已经商量好,就在这里把你们的婚事给定了。”
      鹿桓又惊又喜,差点儿就语无伦次了:“那……这……太太太好了!多谢燕相!”
      “还喊燕相呀?不改口吗?”燕纤锤了两下鹿桓的肩膀。
      鹿桓羞涩地看了一眼燕秋和杨氏,乖乖地改了口。
      阿绶愣了一会儿,只觉得脸都红起来了。
      。
      等到鹿桓的父母来了,婚事便提上了日程,算了个良辰吉日,便热热闹闹地把亲事给结了。这婚事虽然是在千里之外的泉州结的,但两家的亲朋好友都尽可能地赶到了泉州,故而也是热闹极了。
      。
      对阿绶来说,这简直是最完美的结局了。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终于瘦到了标准体重,肚肚上面没有游泳圈了。
      经过了几年的奢侈享受,也算是吃到了大江南北各种美食。
      经过了几年的温水煮青蛙——哎,虽然这个恋爱谈得平淡了些,前面哈无知无绝了一点,但后面的共患难有了,心心相印也有了——美男子已经泡到手(虽然不是罪帅的那一个),但也心满意足。
      洞房花烛夜,她摸了摸鹿桓的胸肌,吃吃地笑了起来。
      不管怎么说,是她赚到了。
      。
      时间一晃而过,一下子就是三年过去了。
      在南安呆了三年,得了三年的上上等考评,燕秋也受不了自己女儿和自己相隔千里,于是便催促着她调回京城来了。
      过了年调令就下来,和新的知县做了交接,阿绶看着自己的县衙,心生怀念。
      贺鹏在旁边道:“燕大人太不够意思啦,去京城都不带上我和小谭。”
      谭星道:“还好知州大人觉得我俩不错,让我俩去州里面啦!”
      阿绶笑着瞪了他们一眼,道:“我去工部底下当个小官,你们可不愿意跟来的吧?”
      “干嘛去工部呀,工部好累的!”贺鹏感慨,“去吏部多好呀!”
      “滚吧!这还能挑啊?能有空缺已经很不错了。”阿绶哼了一声。
      贺鹏笑了笑,忽然又有些伤感:“燕大人,我们会想你的。”
      “那就到时候来京城找我呀!”阿绶温柔地笑道。
      外面传来的鹿桓的声音,只听他高声道:“阿绶,快走吧!”
      阿绶起了身,向贺鹏和谭星挥了挥手,便大步往外走去了。
      贺鹏看向了阿绶的背影,只见自己曾经的上司身材颀长,婀娜多姿——大约是再很难看到了吧?
      。
      【正文完】【 http://。cc】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