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配[快穿]-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很好,我喜欢你。”
  三公主眼前一亮,冲着阿芜笑了笑,待看到其他人沉默纠结的表情时,脸上也没什么怒色,挥了挥手,放她们离开了。
  “琅儿觉得那几位小姐怎么样?”
  看着阿芜等人离开的背影,李琅径直走向母妃的寝殿,刚一进屋,李淑妃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实际上,刚刚发生的这一幕全在母女俩人的计划之中。
  李淑妃入宫近二十年,别的没学会,明哲保身这条道倒是走的很熟,不管乾帝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将各方势力的人放在女儿身边,这在李淑妃看来就是一个大麻烦。
  可惜,乾帝的意思不能够驳回,母女俩思来想去,也就想到了一个法子,那就是让参选的人知难而退。
  这一次,李淑妃召见这些人过来,而李琅在她们离开的时候将人拦在宫门口说那么一番话,就在她们的计划之中。
  李琅还是个孩子,有些话从她的嘴巴里出来,还能够被解释为年少气盛,有口无心,可从李淑妃的嘴巴里出来,未免会让乾帝多想。比如刚刚李琅说的那一番话,完全符合她的喜好脾性,就算乾帝听说了这件事,也只会一笑而过,不会深究她说那番话背后的真正用意。
  但听到这番话的燕婉等人,要是因为害怕,故而不愿意成为三公主的伴读,那就不在他们的控制之中了,乾帝就算有所不满,怒火也不会朝着他们母女而来。
  当然,李淑妃和李琅心里都清楚,一旦乾帝下定决心做什么事,燕婉这样的小姑娘是绝对抵抗不了的,她们也没想过计划一定会成功,最好的结局就是那些姑娘在家中足够受宠,长辈愿意花心思,改变入选伴读的人选。
  比如户部尚书家中可不止一个孙女,乾帝挑重的,是户部尚书幼女,可李淑妃和李琅得知,这一趟进宫的,还有户部尚书的亲孙女。
  那个幼女是户部尚书继夫人所出,彼时户部尚书都已经是当祖父的人了,这个女儿的出生证明了自己宝刀未老,又是与年轻貌美的继夫人的唯一的孩子,自然备受宠爱。
  相反,那个和姑姑只差了几个月的女孩是户部尚书嫡次子的嫡女,户部尚书膝下一堆嫡子庶子,孙子还疼爱不过来呢,哪里会记得不知道排序为几的孙女呢。
  如果户部尚书的那位幼女能够说服父亲,将伴读的人选换为亲侄女,李淑妃等人的目的就达到了。
  送进宫的人选在家中的地位不同,其代表的筹码也给就不同,虽然还是免不了被迫参与各方势力的角逐,至少可以不那么紧迫,有喘口气的时间。
  这个计划,能成功自然是最好的,即便失败了,对李淑妃母女来说也没什么损失,大不了就乖乖当乾帝的棋子呗,左右李琅只是一个公主,到时候嫁的远远的,该有的尊荣还是不会少的。
  “昌平侯府那位七小姐不错。”
  阿芜确实给了李琅一个惊喜。
  “那位七小姐啊?”李淑妃回想了一番刚刚和诸位小姐的对话,跟着点了点头,“确实不错,一点都不像是在乡下养了十多年的孩子,可见龙生龙,凤生凤这句老话还是有道理的。”
  凌芜本就是她们选定的人选,不同于燕婉这些被乾帝硬塞进来的姑娘,现在静距离观察之后发现对方是个不错的姑娘,那就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了。
  ——
  阿芜等人回到颐和宫后,瞬间被院子里的其他姑娘团团围住,打听有关李淑妃和三公主的事,只不过管事嬷嬷看见了,被她以不能妄议贵主子为由痛斥了一顿,拥挤的人群也只能散开。
  最后这些心怀好奇的姑娘只能三三两两散开,找到各自交好的那位姑娘,而后去对方的房间里详谈。
  阿芜刚回昌平侯府没几个月,参加的宴会不足一掌之数,自然没有交道什么贴心的朋友,因此最后她反而是最潇洒的那一个,独自回了自己的小房间,耳朵落了一个亲近。
  回屋后的阿芜开始分析这一次召见时李淑妃和三公主的言行,又回想了一番此次接受召见的小姐们的家世,然后长长舒了一口气。
  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这一次她当选三公主伴读,已经是一件十拿九稳的事了。
  阿芜很开心,在三公主出嫁之前,她都能够合理地留在宫中,时常与哥哥见面了。
  ——
  自这次李淑妃召见之后,宫里其她妃嫔也开始陆续召见这些入宫的小姐们,不过与李淑妃不同,后来传召的这些妃嫔,召的多数都是于自己母族沾亲带故的姑娘,有些是为了给自己娘家姑娘做脸,有些是为了将那些女孩叫到跟前,商讨有关几位皇子选妃的大事。
  总之自李淑妃那次召见之后,颐和宫里那群姑娘往御花园跑的越发勤快了,这里面甚至还有被李淑妃召见过的,似乎板上钉钉要成为三公主伴读的燕婉等人。
  原本还算平静的颐和宫,因为那一次召见,彻底被搅成了一缸浑水。


第122章 互换人生36
  除了已经娶了正妃,出宫开府的大皇子,其余几位未婚配的几位皇子住在西三宫内,而西三宫处于前六宫,平日里如果没有乾帝或是高位妃嫔的传召,不能随意进入后宫。
  其中三皇子、四皇子身边已经纳有几位庶妃,都是往年小选的时候从那些小官家里送进宫,本打算做女官的姑娘里挑选的,也有一部分是他们各自母妃所赐,因为出身不算高,所以只封了庶妃,而皇子分位里的一正妃,两侧妃的位置都还空着。
  至于五皇子李成河,虽然和四皇子李成延一般年纪,却没有母妃对他处处关怀体贴,身边只有几个蒋贵妃赐下的教导人事的宫女,身份低微,连赏个庶妃的位置都不配。
  算是除了如今才十二岁,还未初来初精七皇子之外后院最冷清的那一个。
  自从乾帝准备为几位皇子选妃的消息扩散开后,目标盯准大皇子和三皇子的人是最多的,倒是四皇子,虽然出身同样显赫,却有一副病怏怏的身体,隔三差五就要大病一场,光是那身子,别说能不能争那个位置了,就连可不可以长命百岁,也是二话。
  七皇子年岁尚小,乾帝会趁着这个机会为他选妃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也暂时被人抛在脑后。
  至于五皇子李成河那就更不用说了,三品以上官员的女儿看不上他,四五品小官人家出身,偏偏又心高气傲的,也想攀一个高枝,将来有望做一个人上人,一开始的目标也没定在他这个不受乾帝重视的皇子身上。
  被拟定给三公主李琅当伴读的户部尚书的幼女刘冰雁,名义上还是大皇子的表妹,又因为嫡长姐嫁到了三皇子母家,按辈分,三皇子还得管她那位嫡长姐一声表嫂,一直以来,户部尚书的立场都是很暧昧的,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偏向于大皇子还是三皇子。
  不过有心人都看得出来,那个老匹夫一定是想挣一份从龙之功的,要不然,也不会在已经和大皇子扯上关系的情况下,将嫡长女嫁到三皇子的母家。
  最大的可能,就是他想要左右逢源,可随着大皇子和三皇子竞争日渐激烈,恐怕很快他就得选定立场了。
  刘冰雁是户部尚书的老来女,自幼备受宠爱,不久前被三公主那番话吓到,早就熄了给公主当伴读的心,可她的心思也是活泛的,既然不想给三公主当伴读了,那不如选一条青云之道,扶摇直上。
  她想要被指婚给大皇子或是三皇子,虽然她现在年纪不够,可这并不妨碍皇帝指婚,确定下名分,待她及笄后大婚就好,历朝历代,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刘冰雁自认自己是一品大员的嫡女,出身尊贵,即便是皇子正妃也是当得的,可惜大皇子已经娶了正妃,要是被指婚给大皇子,就只能屈居侧妃,这还辱没了她的家世和人品呢,但谁让那是皇家的,将来自己的夫婿要是真的能够坐上九五至尊的宝座,即便是侧妃,将来至少也能封个妃位主子当当,如果运气好,能够诞下皇嗣,那个大位,未尝不能争一争。
  抱着这样想法的,还有禁卫司统领燕卓的侄女燕婉,这些日子,经常可以看到对方打扮得如同开屏的孔雀,结伴在御花园游玩。
  燕婉的身份比之刘冰雁更加敏感,她的大伯可是严忠英的人,谁不知道在朝堂上,严忠英的人和大皇子、三皇子等派系斗红了眼,不久前还是禁卫司的人,抄了大皇子李成名左右臂膀诚意伯的宅邸,杀了诚意伯呢,因此燕婉这副迫不及待想要嫁入皇室的行为就让人有些看不透了,她这么做,到底是女孩子家一时冲动呢,还是背后有人指示。
  如果是后者,能够指示燕婉的人也就那几位,燕卓,或者说是严忠英,到底想要借着燕婉做些什么呢?
  这些,都是有心人反复思量的问题。
  ——
  “淑妃病了,大皇子孝顺,时常进宫侍疾,在去淑妃的景阳宫的路上,遇到过户部尚书、工部侍郎、中书令……府里的小姐,三皇子这些日子颇有雅兴,时常去御花园赏花游湖,也碰到了不少进宫参选的小姐,诚阳县主不慎在御花园遗落了一块手绢,正好就是三皇子捡到的……”
  空旷的宫殿内,中央摆着一个巨大的炼丹炉,冒着刺鼻的硝石味道,还有复杂的药味,丹炉冒着烟,似乎还在运作,因此房间内十分暖和。
  此时宫殿里头跪着一个人,禀报的正是这段时间发生在宫里的大小琐事,有关几位皇子和参与选秀少女的事情,更是事无巨细。
  “倒都是一些不安分的。”
  乾帝躺在太极八卦图纹的蒲团之上,四脚朝天,这是道人教给他的,最能够吸收天地灵气的姿势。
  此时乾帝眯着眼睛,听着心腹传来的消息,冷哼了一声,但是表情却没有太大错愕,好像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刘家的,燕家的……”
  乾帝眼中闪过一丝冷漠。
  “琅儿大了,也开始有心眼了,罢了,虽她去吧。”
  似乎是在喃喃自语,可跪在乾帝不远处的那个样貌普通的青年却依旧不敢离开,低着头,不知道是否听到了乾帝的这一声低喃。
  “昌平侯府那几位呢,倒是没听你提到。”
  作为上一任宫斗的成功者,现在皇子皇女们玩弄的这些手段,都是乾帝曾经用剩下的,更何况现如今他还是李朝最尊贵的皇帝,真正的封建社会集权者,只要他想要调查的事,真的鲜少能够瞒过他。
  这些年,他痴迷长生之道是真的,但真的撒手不管事,任由一个太监掌权,可就有待考量了。
  “昌平侯的两位小姐不爱出门,平日里要么待在颐和宫中,就算要出去走走,也不爱去御花园那样的地方,而是选择在颐和宫附近,几乎没什么人的小花园里散步,倒是昌平侯的侄女,凌家二房那位嫡出的小姐似乎有些想法,时常会去御花园里凑热闹。”
  乾帝的人也不是谁都盯着的,换做凌芜和凌茁这样的,或许身边布满了乾帝的眼线,可就凌薇这样和真正的昌平侯隔了一层血缘关系,亲生父亲只是五品小官的姑娘,就不会有人时时刻刻盯梢了,在向乾帝禀报消息的时候,往往也会忽略凌薇这样的人。
  “凌尧栋是个聪明人,教出来的姑娘也是安分的。”
  乾帝有些意外,凌家那位六小姐也就算了,即便不是凌尧栋的亲闺女,好歹是凌尧栋当成亲闺女教了十一年的,可那位流落在外十一年的真千金,在陡然间接触奢靡的生活后,还能谨小慎微,保持镇定,就十分难得了。
  “老四身体不好,向来不爱参与这些事,老五呢……呵、老五啊……”
  乾帝想到了自己另外两个儿子,老四体弱多病,在夺嫡这件事上向来都没有存在感,可老五呢,这段时间,他也老老实实待在西三宫,不像另外两个兄长一样在后宫里乱窜。
  他真的是安分吗?据乾帝对这个儿子的一些了解,恐怕未必吧。
  “到头来,最聪明的反而是那一个。”
  乾帝一声轻笑,不知道到底是满意,还是不满。
  “真人,长寿散炼成了。”
  门外,一个道童打扮的小太监弓着腰站定,手里捧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一个精致的白玉壶,里面承装着一堆粉状物,那些正是他口中的长寿散。
  在这间用来求仙问道的宫殿里,乾帝不允许别人喊他陛下,只允许他们称呼他为真人。
  “你下去吧。”
  乾帝睁开眼,收起四肢,坐起身,盘腿呈打坐姿态,这句下去吧,是对着刚刚来禀报消息的密探说的。
  “是。”
  密探退下,小道童端着长寿散进来。
  乾帝接过那个白玉壶,取出一些粉状物服用,又取了一些,抹在自己人中的位置。
  没一会儿,乾帝的脸上就出现了迷醉的表情,打坐的姿态也开始涣散。
  他感受到了飘飘然,好似飞升的感觉,这种感觉,叫他痴迷。
  光是人间的帝皇又算得了什么呢,他追求的,是更为高深的境界。
  ——
  殿选那天,乾帝并没有到场,三公主的母妃李淑妃与蒋贵妃主持大局,刘淑妃,惠妃,贤妃在旁辅助,所有参与殿选的小姐们五人一组,几位妃子要是有看重意的,就会让她们随便表演一个才艺。
  阿芜是昌平侯府的嫡女,现在昌平侯备受乾帝重视,几位妃子拉拢他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刁难阿芜呢,因此她甚至没有被要求现场画画或是刺绣,而是让她吟诵了一首诗词,就当是考核完毕了。
  殿选的结果并没有当场出来,所有参选的小姐们在当天就被送出宫,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凌薇坐在马车上,一副恍惚模样,因为今天乾帝没有到场,让凌薇有些怀疑之前传言几位皇子选妃的消息到底是真是假。
  或许是心思太重,以至于刚回府,她就病倒了,当天晚上甚至都没办法参加家宴。
  阿芜和凌茁刚从宫里回来,范氏和凌尧栋自然是一阵嘘寒问暖,两人谁也没问宫里头发生了哪些事,只叫两个孩子好好修养。
  宫里的圣旨来的很快,第二天下午,一道圣旨就来到了昌平侯府。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凌家七女,勤勉贞静,行性温良……特选为三公主伴读,择日入宫,钦此。”
  “昌平侯,恭喜了。”
  宣读圣旨的太监笑眯眯地,将圣旨递到凌尧栋的手中。
  “劳烦公公了。”
  凌尧栋面上挂着与有荣焉的微笑,心里却十分勉强,他没想过,被选中的会是阿芜,宫里哪里是她能待待地方。
  好在这一次被选中的是公主伴读,三公主在宫里地位超然,她和李淑妃都是聪明人,也不参与党派之间的斗争,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就这么一道圣旨吗?”
  凌薇还发着高热,此时她是硬撑着过来的,在看到那太监手里就那么一卷圣旨时,不免有些急切。
  “咱家还得去别的府上宣读圣上的旨意,就不多留了。”
  那个太监没有计较凌薇的冒犯,冲昌平侯行了半个礼,就准备离开了。
  “劳烦公公了。”
  凌尧栋心里警醒,不着痕迹往那太监手里塞了一个鼓囊囊的荷包,“不知公公等会儿还要去哪一家?”
  公主的伴读不可能只有一人,要是遇到一个刁蛮任性的同伴,那就是他闺女倒霉了。
  “户部尚书大喜,孙辈的九小姐被选为三公主伴读,尚书大人的嫡幼女又被指婚给了七皇子,待七皇子十五岁大婚……禁卫司统领的侄女被指婚给了海城伯的世子,还有镇北侯家的小姐,被指婚给了……”
  那个传旨太监掂了掂荷包的厚度以及重量,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此时的笑容可比刚刚真切多了。
  这一次,乾帝的动作可不小,大皇子和三皇子那儿都指了一个侧妃,倒是三皇子的正妃位置还留着,而比三皇子年幼的四皇子在这次既选定了正妃,又赐了一个侧妃。
  七皇子就更不用说了,今年才十二岁呢,正妃人选就定下了。
  唯独五皇子那儿孤零零的,皇帝没有任何表示,不过他向来不受宠,被忽视也是正常的。
  除此之外,乾帝还给许多宗亲赐了婚,解决了都城一波青年才俊的婚配问题。
  在送那个太监离开后,凌尧栋带着即将入宫的阿芜和长子凌子怀匆匆去了书房,乾帝的行为叫人琢磨不透,凌尧栋觉得,或许李朝就要变天了。
  本就在大皇子和三皇子之间摇摆不定的户部尚书居然被迫和七皇子结了亲事,严忠英派系的燕家和海城伯结了亲,要知道,海城伯夫人是被抄家的诚意伯府的姑奶奶,虽说罪不及出嫁女,可在诚意伯府出事后,诚意伯府那些出嫁的姑奶奶们不是被送到庙里头守着青灯黄卷,就是莫名其妙病逝,海城伯夫人还是因为给海城伯生了四个儿子三个女儿,所以这次诚意伯府抄家才没牵连到她,可即便这样,海城伯夫人也好长时间没脸出现在这个圈子里了。
  海城伯世子是她的亲儿子,算起来还是惨死的诚意伯的亲外甥,现在他要娶杀舅仇人的侄女,这恐怕不是结亲,而是结仇。
  凌尧栋觉得自己快琢磨不透那个皇帝了。
  其实不仅凌尧栋摸不清头脑,在这些圣旨宣读后,严忠英等人也都坐不住了。
  原本斗地白热化的几方势力暂时消停下来,他们意识到了,在李朝,真正说一不二的,还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个男人。
  今天的这些指婚,既是忠告,也是警告。


第123章 互换人生37
  “没用的东西!”
  邬氏带着失魂落魄的孙女回到自己的院子,没等丫鬟将泡好的热茶送到自己手上,就挥手将那杯滚烫的茶水拍向凌薇。
  “啪——”地一声,茶盏在地上摔的四分五裂。
  “入宫前我是怎么教你的,那么好的机会,你居然让凌尧栋的女儿拔得头筹。”
  凌薇躲得快,但那杯热茶依旧砸在了她的脚旁,滚烫的茶水渗透单薄的鞋面,脚趾脚背一阵火辣辣的疼痛。
  “就是,没当上三公主的伴读也就算了,居然都没有搏一个皇子侧妃的名分。”
  小邬氏非但不心疼闺女,还在一旁火上浇油,好在她心里也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没有直指皇子正妃的位置,可就是这样,凌薇才越发感到屈辱,如果她的父亲是昌平侯,她怎么会需要这般汲汲营营呢。
  “祖母,不是我不尽心,而是凌茁那野丫头根本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按照计划行事。”
  凌薇也觉得委屈,她干脆地将这些日子发生在宫里的事和盘托出,重点转述了凌茁那天说的那些话。
  “贱人!”
  邬氏气的脸都青了,她以为自己玩弄了人心,却没想到,凌茁那个十一二岁的丫非但没有中招,还在背地里笑话她蠢。
  “我倒是想过要不要自己动手,可那是在宫里啊,我也怕一招不慎,拖累祖母和爹娘。”
  凌薇委屈地说道,实际上就是她胆小怕事,只想着怂恿别人动手,却怕自己动手后沾染一身腥味。
  “娘,凌茁那丫头太可恨了,难道咱们现在还要忍她?”
  小邬氏在一旁帮腔,这会儿她的脑子里还回响着刚刚女儿说的那些话,凌茁那个野丫头,居然妄想带着老侯爷分给她的那部分私产风光出嫁,她不过是一个鸠占鹊巢的乡下野丫头罢了,那份私产,本该拿出来,平分给他们才对。
  她本就不满邬氏不允许她对外传播这个真相的行为,现在得知凌茁有这样“大逆不道”的念头,就更加忍不住了。
  “娘,你一心为咱们侯府的姑娘着想,可凌茁那丫头又何曾体谅过你呢?再说了,凌茁和凌芜抱错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大嫂自己识人不清,将那样一个居心叵测的丫鬟留在身边,就算会受非议,那也是大嫂被人说嘴,和咱们侯府姑娘的教养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初那件事太隐密,小邬氏根本就不知道致使孩子有机会被交换的那场刺杀是自己的婆婆设计的,因此也不知道邬氏不允许她大肆扩散这个真相的真正原因。
  她哪里是顾忌侯府的声誉,是担心事情闹大后,当年那桩“流匪案”又被人翻出来。
  “现在凌茁那样嚣张,摆明了是仗着府上瞒下了她的真实身份,她还当自己是昌平侯府的嫡出六小姐呢。”
  小邬氏的意思,干脆就将真相传出去,一旦所有人都知道她凌茁只是一个占着梧桐木的野鸡,她还能像现在这样吗?
  头一次,邬氏开始犹豫了。
  其实仔细想想,那一件事已经过去十多年了,邬氏能够肯定,当年参与过那件事的除了她,全都已经是死人了,当年凌尧栋就没有揪出她,十多年过去了,他还能查到真相吗?
  而且侯府血脉混淆这件事传出去,虽然会拖累整个侯府的名声,可现在侯府的当家人是凌尧栋,最先受到打击的也是大房那对夫妇,和他们二房又有什么关系呢?
  邬氏沉默了。
  “找个嘴巴严些的人。”
  堂屋只有几位主子喘息的声音,就当小邬氏以为婆母又回再一次拒绝她这个提议的时候,邬氏开口了。
  “娘,你放心,这件事我一定帮你办的妥妥的。”
  小邬氏激动不已,她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凌茁落魄,老实交出老侯爷给她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