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gl]清平乐-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移开帕子一看,上面一团刺目的鲜血。
这时,殿外传来脚步声。
太后顾不上多想,忙将帕子塞进袖袋。
她动作不那么灵便了,又急,白的毫无血色的脸上泛起一抹奇异的酡红,这么一看,倒显得她健康了点。
夏侯沛走了进来,看到太后,她弯身见了个礼:“儿拜见阿娘。”
太后撇开眼去,不肯受她的礼。
夏侯沛敛目,她改了口:“见过太后。”
暖阁中没有其他人。
太后的心头一颤,拢在袖底的手慢慢地紧握,又渐渐松开。她的目光在她身上停了片刻,她道:“你来做什么?朝廷没有旁的事了吗?”
确实还有许多奏疏没有看完。夏侯沛默了一阵。
太后终于肯转头看她,可她眼中的失望、鄙夷却让夏侯沛难过不已。
“不论怎么说,我扶你为帝却是费了番功夫,你口口声声仍视我为母,便是如此待我的心血?”太后语意冰凉,“你答应我,会急百姓之急,苦百姓所苦,也一并忘了?”
她看着夏侯沛,眼中的锋锐如刀般尖刻:“莫非你所擅长的,便是出尔反尔,故作深情?”
她连番发问,毫不留情的逼近,使得夏侯沛狼狈不堪。
阿娘就是这般想她的?
她觉得她是这样的人?
她竟以为她是这样的人?
夏侯沛终于动了怒:“我自认登基以来,未尝有过一日懈怠,天下日渐承平,百姓日渐富庶,我无愧于心。”她是有些奏疏还未批阅,可今日之事,她熬得再晚,也绝不会累积至明日。
“我从未对你,说过一句谎话。”夏侯沛一字一句地说道。
太后点了点头:“你可能保证,今生今世,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创一流芳百世的太平盛世。”
这句话,不可谓不重,夏侯沛若是答应了,付出的何止勤政,何止爱民,还有一生一世无穷尽的心血。
放在平日,她不会轻易的应下,如此宏愿,她未必做得到。可太后的神色有了柔缓,从那日之后,她已经许久不曾对她和颜悦色。
是否这就是阿娘对她的期待?是否她办到了便能使阿娘刮目相看,便能回到往日?
她不由自主地答应:“我保证,今生今世,绝不违背阿娘所言。”
她的神色,认真极了。
太后想,她一定不会违背这句诺言,她一定会用她的余生,去实现这句话。
重华从来不曾骗过她,从来不曾失信与她。
这样,就很好。
太后笑了。夏侯沛便如受到了极大的荣宠,既受宠若惊,又欣喜若狂。
太后看着,在心中低叹了一句,傻孩子。
愿你余生,怨我恨我,唯独不要再爱我。
第98章
秋风飒飒,灌满庭园。
天一日寒似一日,树都秃了,草也枯了,仿佛是一夜之间,天地变色,生机活力皆远去,余下一片看不到尽头的灰暗荒芜。
夏侯沛从上林苑穿过,一片梧桐枯叶从树上缓缓飘下,无声地落在她脚边。那并不显宽阔的石阶长路上落满了枯叶,踩上去,发出细微的响声。
夏侯沛停驻脚步,看着这毫无绿意的上林。她身后数不尽的宫人皆唯唯诺诺地一并停下,丝毫不敢搅扰她。几时起,这座与她而言并不算冷酷的宫殿竟无比的严冷。
冷风袭来,落叶随着翻滚,打了几个卷,风息叶停。落叶在风面前毫无还手之力,风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夏侯沛出神地看着。平顺的唇角稍稍地弯起。这两日阿娘不再疾言厉色了,她每日去见她,阿娘虽仍旧不大与她说话,却也未与她冷眼相待。这个势头下去,她们总有回归往日的时候。
这样一想,夏侯沛便觉得高兴。
她们总会回去从前的。
邓众见夏侯沛神色不似不悦,方赶上去提醒:“圣人,左仆射已在含元殿候了多时。”
夏侯沛有心要秦勃做新相,便开始培养他顺手相务,也有拉拢看重之意。
确是不好让他久等,阿娘知道了,会不高兴的。
夏侯沛大步朝含元殿去。
秦勃觐见是为洛阳拥挤之事。
近年来,天下承平,京师人流一日多似一日,商贾走贩,世家官宦,人来人往不断。如此,原本还算绰绰有余的洛阳便显得拥窄了。此事,夏侯沛小时出宫便有所察觉,眼下十数年过去,拥挤更甚那时。
秦勃便提议迁都,此话一出,便惹来不少大臣反对,都城关系万方,何等要紧,怎能说迁就迁。
夏侯沛也有迁都之意,太平日子到来,人口繁衍便会越来越多,往京都涌来的人口也会更甚此事,到时,迁都便是不得不做之事。
不如趁现在,还有时间空余,慢慢选地,慢慢规划,尽量做的妥帖。迁都,少说得十年方能成。便令秦勃写了个计划来,看看此事眼下是否可行。
秦勃来,就是为这计划。
秦勃做的十分用心,一条一条地详细说来。总体来说,迁都之事,功在千秋,宜早作决断,早作规划。
夏侯沛一条条看下来,看到后头,渐露满意之色:“拿去与丞相看,再润色润色,明日早朝,具本奏来。”
便是首肯之意。秦勃面上一喜,行了一礼,恭敬退了下去。
秦勃刚走,又有大理寺卿来,禀的亦是大事。
夏侯沛一一听了,又做了妥善处置,能决断的决断了,一时决断不得,便留着,待早朝与众臣商议。
这一忙,便忙到近午。
邓众上前来,轻声道:“圣人,太医在外面候着,圣人可要召见?”
夏侯沛闻此,即可就搁了笔,起身道:“快召。”
太后病了多日,一直都不见好,夏侯沛心里着急,每与太后言,太后只说不碍事,她又努力在与太后修补感情,见太后无意多言,她也不敢让太后厌烦,只得日日都召为太后问诊的太医来细问。
太医入殿,撩袍下跪,恭恭谨谨地拜见。夏侯沛道:“免礼。太后今日如何?”
“太后之病,因冷热骤变而起,也因内心郁结之故,加之这几日又冷了,便痊愈得慢,得好好养着,方能有起色。”
这说法,与昨日、前日,都没什么不同。夏侯沛终是担忧,问道:“要养多久?如何养?”
太医迟疑片刻,道:“臣不敢擅言,只是太后之身,素虚弱,只恐要慢些。”
这每一句准话的搪塞听的夏侯沛一阵恼火,她忍耐着怒意,问:“迟些快些,总得有个准日!”
太医一听,忙跪下:“到明年春日,冰消日暖,必可转好。”
夏侯沛的不悦稍平息了点,只一想到等明年春日,少说还得四五个月,顿时又是一阵恼怒,心底不知怎么,莫名其妙地就烦乱起来,问:“那这四五月就让太后病着?”她冷冷一笑:“朕告诉你,五日之内,太后若再无起色,你便戍边去吧!”
谁敢承天子之怒。原先还算镇定的太医额上的细汗不断,又不敢去拭,片刻间,便有一滴汗,落在地上,他惶恐不已,战战兢兢,只跪着,不敢言语。
夏侯沛见此,疑心大起:“莫非你没有成算?”
“臣、臣……”太医越说越惶恐,声音中都带着颤意,“太后本是畏寒,时气又日渐寒冷,实在不利于养病。”
就是说治不好了?
“没本事,也不早说!”夏侯沛气得很,只是这太医是一直侍奉太后的那一个,太医署中也却是寻不出比他更医术精湛的了。
这一想,夏侯沛又是一乱,她沉声道:“你将太后的脉案都好好整理出来,与诸太医一并会诊。”
太医显出犹豫之色,似是左右为难,抬头见皇帝面色低沉,他心头一跳,忙答应了。
太医的态度终是让夏侯沛生起疑心。
哪有总也不好的风寒?
夏侯沛在殿中来回的走,心中的烦乱担忧与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不祥预感使得他步履紊乱。
内宦来问是否传膳,夏侯沛闻此又是一烦,她已许久未与太后一同用饭了。
太后对她心存戒心,夏侯沛固是难过,可是一想到她们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后,一并困在这深宫中,谁都离不了谁,便有一种安心。她不愿逼迫阿娘,便慢慢地做给她看,让她知道,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对她不利的,李夫人也好,先帝也罢,谁都比不上她要紧。
可现在……
夏侯沛怎么也抹不去心头的那阵不安。
宦官又来问了两次,夏侯沛正要说撤下去,邓众便上前来道:“圣人再忙,也得用膳,若是太后知道了圣人漏了顿午膳,必要心疼的。”他是太后给夏侯沛的人,一直都知道,凡事劝不得时,只消抬出太后来,圣人没有不应的。
夏侯沛一听,果然坐了下来,令摆膳来,好歹用了半碗米饭。
连日雨水,连日不见天日,在午后终于放晴。天上天上久未露面的日头羞怯地从阴云之后现身,给天地一片融融暖意。
夏侯沛用过了午膳,看到外头霎时间晴空万里,心头虽犹存阴霾,却多少开阔了些,她想到这几日太后一直在宫中静养,未曾外出行走,便欲趁今日天光灿烂,邀太后往上林苑散步。
她想着,便搁下手中的笔,命人升舆,去见太后。
平日这时间过去,太后或与庭院中小走消食,或在殿内手不释卷。今次过去,太后却意外正在小憩。
夏侯沛未曾多想,抬步便往她寝殿去。宫人似乎想拦,可终究碍于她天子的威严,不敢出声。
这里,她是无比熟悉的,她来了许多次,多到连她自己都数不清到底几次。这一世的童年,她在这里度过。多少次,阿娘坐与妆台前,由宫人为她梳妆描眉,她坐在她的身畔,想着等她长大后,就由她来为阿娘描眉、绾发。
夏侯沛走入殿中,她刚踏入殿门,便有一种温暖舒适的安心布满她的周身。这里有太后的气息,这里寂然无声,这是一种久违的宁静。
她穿过那重重帷帐,走到床榻前,太后正安睡。
夏侯沛格外放轻了步子,她弯身掩了掩被角。
太后毫无知觉,她双目紧合,睡得极沉,眉心因微微蹙起,而有一道深深的痕迹,这是长年累月思虑过甚的结果。夏侯沛顿觉心疼。
太后一动不动,沉浸在自己的梦乡中,全然不知有一人,在她的榻前,深情凝视。
她瘦了许多。夏侯沛一看便挪不开眼。阿娘真的瘦了许多,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哪怕会触怒阿娘,她也得好生问一问,太医署的太医若是不济,她便往民间招募名医,总有人知道如何治病。
再不重视,她只恐小病拖成了大病。
夏侯沛想着。太后的呼吸又沉又缓,她的容颜仍是初见时的样子,一丝都不曾老去。那双淡漠的眼眸紧闭着,夏侯沛想到它们充满温柔,充满揶揄,充满嗔怪的样子,每一种,都无限风情,都让她爱到骨子里。
夏侯沛慢慢地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变得与太后的一个频率,她的目光从她的眼眸往下,经过那挺翘的鼻子,到了她略显苍白的唇。
她的眼睛,再也挪不开去。调整好的呼吸蓦然间乱了,变得急促起来。她不由自主地弯下身去,朝着那她向往已久的双唇去。
太后呼吸均匀,绵长而缓慢,那香甜的气息随着夏侯沛的靠近,打在她的唇上,就如太后温柔的抚摸。使得夏侯沛心痒难忍。
她们靠的很近了,只消寸尺,便可唇齿相依。
轻轻的,太后不会知道。
这是多大的诱惑,将夏侯沛的神经都拉扯的发疼,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克制住自己?她心跳剧烈,眼中只有那微显苍白的双唇。
就差一点点了。
夏侯沛舔了舔唇,慢慢地挪近。
只剩下寸余的距离,一个念头猛然间窜入她的大脑。
她不爱你!
夏侯沛像被谁猛地拉住了一般,僵住不动。
她们那样近,近到呼吸交融,近到她只要再靠近一点,就能品尝她想了多年的双唇。
阿娘不会知道的。她睡得很沉,绝不会知道的。
夏侯沛不断地说服自己,她紧张地屏住了呼吸,胸口因缺氧而发疼。她像疯了一般在心中疯狂呐喊,可那双幽深的眼眸却逐渐地灰败下去。就如一个人,被生生拉扯成两人,一个在渴求,一个在退缩。
她不能这么做。
哪怕阿娘永远都不会知道,她也不能这么做。这是对阿娘的亵渎,也是对她的爱的侮辱。她不能贪图这片刻轻薄的满足,而忘了她对阿娘的尊重。
慢慢地后移,动作僵硬地如凝固了一般。夏侯沛终是退回到坐榻上,她跪坐着,静静地等太后醒来。
就如她方才那一瞬间的难以自持,只是一场梦。
第99章
夏侯沛是午时末过来的,那时日光绚烂,风息叶静,恰可信步而游。
只是一坐便过去许久,日影西斜,热烈的阳光变得柔煦,橘红的暖光映在窗纸上,诉说此时已不早。
夏侯沛走到窗边静静立了一会儿,回头,将目光投注于太后身上,她仍在沉睡,她睡颜恬然,面容柔和,让夏侯沛弯了弯唇,心间满是宁静。
再一会儿就是用药的时辰,不好误了。
夏侯沛想着,走到榻旁,正想唤太后醒来,突然想到太后一直不肯让她把脉。此时正是好机会。
夏侯沛看向太后,她还没有醒来的迹象。缓缓吐出一口气,沿着床榻坐下,她将太后的衣袖微微撩起,手指搭上她的脉搏。
夏侯沛医术并不精通,只是略知皮毛。但这点皮毛已足够分清这病情究竟是不是风寒。
温热的肌肤在她的指腹下,脉搏一下一下,通过肌肤相贴而被她感知。夏侯沛的身体渐渐僵直,她的眼中,满是不可思议,这不是风寒,她再三地确认,这不是风寒!
夏侯沛满目茫然满目无措,她慌忙地又诊了一次,不甘心地诊了一次又一次,这不是风寒!
“皇后殿下虽中毒昏厥,已有太医照看……”
“此毒名‘磐石’,剧毒无比,无药可解,圣人大去已有多时……”
“你哭什么?知道你会担心,我怎会置自己于险境。”
“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殿下为储君,宜即皇帝位,定大统,安天下!”
……
那段时日,各种人的话语混乱地在夏侯沛脑海中回响,却偏偏让她明白在她看不到的地方都发生了什么。
太后还在安眠,她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她已全部明白了,也不知道她此刻如遭雷击,如受针锥。
她瞒着她,瞒得那样好,先制服了太医,再将她推开,隔得远远的,什么都不让她看清,若不是今日她亲自把脉,她会永远蒙在鼓里,直到她……不在了,她仍旧什么都不知道!
阿娘,你太残忍了!
眼泪从眼中滚滚落下。
她怨吗?怨的。怨自己,后知后觉,怨自己无能为力。她保护不了她,从小时候,到现在,她从来都保护不了她,哪怕她终于成了皇帝,终于不被人压制,她仍旧保护不了她!
她怕吗?她怕的。年华漫漫,她可以失去一切,唯独不能失去她。没有了阿娘,还有什么能让她期许?
夏侯沛泪流满面,她捂住嘴,跪倒在太后榻前。夕阳余晖从窗户照入,她经过沙场厮杀,经过宫廷阴谋,经过官场明枪暗箭都始终不屈的身形佝偻,轻颤,在地上拉出一道长长的阴影,她伏在榻上,哭得不能自已。
“重华……”
有人在耳边呼唤。
是阿娘!
夏侯沛抬头,两眼都是泪水,她的声音,哽咽而嘶哑,却努力地装作若无其事:“阿娘,您醒了?”
这个时候了,她不想阿娘再为她担心,她连忙去抹泪,却越抹越多,心中的悲怆,早已无法自抑。
太后叹息一声,她伸手轻轻抚摸夏侯沛的脸庞,将她揽到自己怀里安慰。
她终于还是知道了。
时间不够,她只能安排到那个程度,果然无法一直瞒住她。
夏侯沛在她怀里哽咽,她整个人都是颤抖的,她有多悲伤,太后感同身受。
这样依恋她的重华,让她怎么放心。太后心中悲痛,也想痛哭,眼睛却干涩地没有一滴泪。她张了张口,终究什么都没说,一下一下轻抚夏侯沛的后背。
阿祁往太医署取药,回来听闻圣人在殿下房中,她吓了一跳,连忙去看,便见太后抱着圣人温柔抚慰。
她默默退了出去。将殿门合上,留她们一个安宁。
毕竟,已时日无多了。
痛哭之后,夏侯沛从太后怀中出来,太后递了帕子与她,她草草擦过,便道:“阿娘,你该用药了。”
声音仍是嘶哑的,可情绪已经稳了很多。太后看看她,点头。
“阿娘,我立即下诏,召天下名医入宫,总有办法的。”夏侯沛眼睛通红,可她怎么肯就这么放弃,她要救太后。民间多奇才,一定有办法解毒的。
太后点了点头:“好。”
见她没有反对,夏侯沛惶然的心稍稍一定,赶忙就去了。
太后看着她略显仓皇身影消失,愣愣地看着那殿门。
若是重华只将她当母亲就好了。每个人心中都有数,母亲总有一日会老去,会过世,虽有悲痛,总能被抚平。
她还那么年轻,仿佛昨日她才从宫人手中接过尚在襁褓的她,她还有漫长的日子,还有大好年华,不该为她所羁绊。
阿祁端了药进来。
那药有多苦,太后一点也察觉不出。
夏侯沛走了不过半个时辰,便又匆匆赶回来。想是诏书一颁下,便无丝毫停留的回来了。
她回来,身后还跟了一串太医。
太后见此,也配合诊断。
皇帝都知道了,再遮掩也遮掩不了什么。太医们都说了实话:“磐石之毒,无药可解,幸而太后摄入不多,方至今日……”既然是毒药,就是要害人,怎么可能会留下解毒之法?不单是磐石,鹤顶红,砒霜,皆如此。
“既是摄入不多,当是可解。”皇帝坐在太后身旁,神色紧张。
太医令既为难,又惶然,再三犹豫,见皇帝目光炯炯地逼视,也知是躲不过去了,他道:“无解,磐石之毒,沾上一点就是无解。太后五脏皆腐坏,早已是回天乏术。”
在他开口前,夏侯沛便做好了准备,但凡有一点可能,阿娘也不会瞒着她,她已猜到太医会说些什么,可当真听到,她仍是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冷却。
太后转头看了她一眼,便道:“圣人已下诏,召天下名医,想来总不致无一丝可能,望卿等届时一并用力。”
太医们没想到太后这般好说话,连声应是不止。
夏侯沛胸口起伏,她也忍了下去,只想着要速速督促人去办,一定会有办法的。
一定会有办法的,这就是她脑海中唯一的念头,旁的可能,她一点都不敢去想,只一心一意地笃定,一定会有办法的!
太医中有一不起眼的人,他闻此,显出些许迟疑。太后言辞已很宽和,四周同僚仍是忧色未减。
以圣人对太后之爱之敬,若是最终太后不好,他们定无生机。
太医咬了咬牙,到底对生的渴望占了上风,他上前一跪,拜道:“磐石虽无药可解,但臣知有一人,可解天下所有的毒。”
殿中瞬间进入诡异的沉默。太后看向那太医,一抹无法言说的复杂闪过,只片刻便又眉目宁静。
夏侯沛顿时一喜,忙问:“何人?”
那太医道:“此人眼下任职于越国太医署,是个十分驰名的人物,陛下下国书,越国必会将此人拱手献上。”
就如在沙漠之中看到了绿洲的人,顾不上去分辨那只是沙漠绿洲的幻影还是当真存在,夏侯沛欣喜难当,她连连点头,转头去看太后,太后亦有喜色。
“事不宜迟,我去召中书舍人来拟诏。”夏侯沛立刻道。
太后止住她:“事关两国邦交,当让大臣们知晓才好,越国到底是个国家,贸然下诏,越主未必肯奉。”
夏侯沛也反应过来了,要召丞相入宫。
太后叹息道:“时候不早了,明日再提此事不迟。”
夏侯沛却难得反驳她的话:“早些定下,早些安心,还有召名医入宫之事,也不能轻忽。”她又充满了信心。
治好太后,成了她唯一的念头。
太后没再阻止她,任她去了。
丞相刚捧起饭碗,便闻皇帝宣召的口谕,忙搁下碗,换上朝服,入宫去。
夏侯沛三言两语将事情一说,丞相忙道:“如此,越国必少不得提条件,当仔细甄选使节。”找个能说会道,可随机应变的人去。
夏侯沛一想,便道:“召魏会来。”
魏会做了那么多年大鸿胪,天下各国没有他不知的,且此人素来最擅以口舌倾天下。
内宦忙去魏府召人。
魏会自然丝毫不敢耽搁地就来了。
夏侯沛与他明言:“旁的暂且不论,朕要那名太医尽早出现,不许有半日延误。”
魏会听罢,似有一丝不解,仍是应下了。
待丞相退下,夏侯沛留下魏会,对他道:“魏师在江南,想必十分熟悉形势,你与他商量着办,越主有什么要求,都答应他,若是他只是拖延,只是推脱,不要让魏师闲着。”
魏师手下有三十万精兵,三十万对大夏这等强国不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