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娇妻来种田-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到礼物就开心,管它时间长短呢!笑眯眯的点点头,说:
  “知道了,这礼物很好,回去告诉黑子,就说我很喜欢。”
  “是,家主。”白晶再次抱拳,可却没有走。
  按照他们这些人的行事作风,事情说完就会离开,如果没有走,那就是……
  “还有事儿?”
  “是!”白晶点头,然后看着齐妙继续又说,“月阁传来消息,抓走的血影不是本尊,是卢云双易容。”
  “前段日子,府城那里穿的沸沸扬扬,虹座让属下提醒家主,没有事情不要出门,以防被他人趁虚而入。”
  齐妙听到这话,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那日孙玉轩信誓旦旦的承诺,如今竟然……
  难道真的有套路,真的有脚本?
  白晶见面色惨白的齐妙,忙出声又道:
  “家主放心,虹座已经下了诛杀令,血影不会逃脱时间太久。”
  齐妙摇头轻声说着“无妨”。可惨白的面色,还是出卖了她担忧的心。
  白晶站在一旁没有说话,齐妙坐在圆凳上没有说话。
  屋子里,除了二人的呼吸声,再就是外面北风“呼呼——”吹得声音。
  前段时间,她可是跟着爹娘去了镇上,如果知道血影在逃,她说什么都不能往那边去。
  如今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她又该如何做呢!
  无力感顿时涌上心头,让她各种的挫败。
  如果会功夫,如果有空间,估计也就不能被动了。
  微眯着眼睛,抬头看着白晶,想了一下,道:
  “你们虹座现在怎么样?能下地了吗?”
  白晶抱拳,恭敬的回答说:
  “回家主的话,虹座仍旧躺在床上休息,反噬六个月,如今才过去一半时间,还有……三个月。”
  “不过家主放心,太和镇、田台县、辽东府,这三个地方,是您有可能去的地点,所以我们已经……加派了人手。”
  齐妙听到这话,缓缓点头,看着白晶深吸一口气,问:
  “你说实话,我作为你们的家主,是不是拖累你们主子了?”
  “噗通——”
  话音刚落,白晶再次跪在了地上。
  我靠!
  齐妙想骂街,这咋动不动就跪啊。
  “属下不敢,属下没有这个想法,还请家主明鉴。”
  “明鉴个毛线!”
  齐妙无语,起身在屋里来回踱步几下,说:
  “我就跟你闲话家常,我突然觉得我什么都不会,不会武功,没有什么能力帮你们主子,所以我……”
  “家主不是什么都不会,挖参、制药,样样可行。”白晶第一次打断她的话,而且还说的十分诚恳。
  齐妙有些愣住,看着她好笑的道:
  “挖参还能作为技能啊,你们虹座还会呢!至于你说的制药,那只要有方子谁都可做,又不是谁都不会做。”
  齐妙有些自暴自弃,突然发现什么都不会,又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资本,怎么就舔着脸,让独孤寒哪班的宠溺。
  光靠个人魅力?
  那得多么的厚脸皮啊!
  白晶思索一番,沉稳的开口道:
  “家主过谦了,您做的药面、药膏,旁人根本做不来。北芪、南越、西暮旭等朝,我们都有供货,可他们依旧做不出来。”
  轰——


第269章 绝对不能冒险!
  白晶这话说完,齐妙顿时愣住了。走上前,扣住她的肩头,难以置信的看着她,道:
  “你……说什么?邻国都用我们的东西?”
  “是!”白晶颔首。
  “胡闹!”
  齐妙恼火,不悦地看着眼前的白晶,急的在屋里来回踱步。
  这样做太过冒险,怎么能突然如此做呢?!停下脚步,担忧的继续又说:
  “东西给他们,难保他们不会研究。一旦研究成了,那我们还有什么优势?这东西,本来就是战场用的多,降低死亡率。你们怎么……唉!”
  白晶没有起身,低头沉稳的说:
  “家主息怒,七虹遍布各朝各国,当地七虹有回报,他们并没有研究出来。主子给他们供货,也只是少量、限量、价格高,所以并不会有什么岔子。”
  白晶据实以告的说着独孤寒的策略,齐妙听着虽然觉得合理,但还是觉得冒险。
  怪不得李嬷嬷刚进屋的时候说,每十天会拉走一批。
  是啊,这么大的需求量,自然要多做了。
  银子是赚了,可是……
  想了一下,深吸口气,道:
  “回去跟你们主子说,就说是我说的,停止给各国供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只要他们找到作坊,随意抓走一个人,都可以得到做法。”
  这事儿,绝对不能冒险!
  白晶听到齐妙这话,抱拳一下,说:
  “是,属下一定把话带到,还请家主不要着急。”
  齐妙坐回圆凳上,看着木簪想了一下,又道:
  “你从这离开直接回南境?”
  “不,属下回七虹,但黑子会回南境。”
  齐妙闻言咬唇,好一会儿才站起身,扔下一句“那你等着”,便去了飘窗的方向。
  蹲下身子,从飘窗下的柜子里拿出纸笔,坐在炕桌前,开始写信。
  带口信不一定能转达清楚意思,倒不如她写信来说清楚。
  重写《齐家医书》,她刻意没有写各类药膏、药面的方子。
  就打算……
  留一手!
  详细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然后将信塞回信封,琢磨了一下,又拿出纸笔写信。
  这封,是给梁汉森写的。
  她其实……
  很想哥哥!
  自从那次之后,梁汉森就没有来过信,更没有给她来过任何口信。
  她不知道哥哥是否还生气,可她不希望等哥哥回来的时候,再跟她计较一些事情,倒不如信上都说明白。
  有些话,当面不一定能说出口,信上倒是最好的表达。
  字好看一些了,苦练一段日子,多少是有些效果。
  想到独孤寒看到信上的字迹,会不会有些惊喜呢?
  嘴角上扬,心情愉悦。
  终于,信写好了,放下毛笔,看着白晶又道:
  “南境那边怎么样,可有发水?那会儿不是南越在边境线练兵,如今可退了?”
  “回家主的话,南越如今发大水,所有官兵都忙着疏通河道,并没有练兵。”
  白晶说着上前走几步,继续说:
  “发水之后南越与我朝边境出突发疫情。主子按照家主的吩咐,做了预防措施,所以并没有太大的人员伤亡。南越这一次……损失惨重,短期之内都不会侵犯我们。”
  齐妙闻言颔首,也明白为何一根木簪子,竟然要独孤寒那么久的时间。
  发水、预防疫情,这些都需要时间、精力。
  齐妙深吸一口气,把信写好,塞进信封之后,瞅着白晶又说:
  “回去把信拿给黑子,让他给你们主子。从现在开始,告诉作坊不供货。如果对方问,就说等信儿,年前暂时不给。”
  “是,家主。”白晶双手接过信,恭敬地揣起来,然后转身离开。
  齐妙单手托腮坐在飘窗处,重重叹了口气。
  总觉得有事儿要发生,可具体什么时候,不得而知……
  ……
  转天,冬月二十九。
  曹氏一早就起来擀面条、煮鸡蛋。
  大门紧关,目的是不想让谁都过来。
  李嬷嬷跟小婵还有蛋蛋,这是不能“见光”的人,可不能让旁人瞅着。
  越是小心谨慎,越是有人造访。
  吃过早饭,梁庐一家三口就来叫门了。
  梁安一家没办法,只得把李嬷嬷、小婵还有蛋蛋送去梁汉森的房里安顿。
  曹氏赶着过去烧火,好在提溜个小炉子过去,不然可得把蛋蛋冻着。
  齐妙在屋内,一脸自责的瞅着李嬷嬷跟小婵。
  二人倒是不在意,看着她轻笑着说:
  “无妨,晚上我们在庆祝。”
  曹氏把火烧上,急促的嘱咐了几句便拉着齐妙离开。
  三口人刚把梁庐一家接进来,没想到魏氏也到了。
  平日她跟梁安一家走得近,今日又是齐妙的大日子,用她的话来说,没有不过来的道理。
  齐妙看着大家,笑眯眯的侧身行礼,算作感谢。
  来者是客,人家能来参加及笄礼,那便是尊重,不能怠慢。
  大家坐在炕上闲聊,梁庐把准备好的东西放在桌子上,略有些尴尬地说:
  “三弟、三弟妹、妙儿,这不是什么好东西,跟妙儿身上带的没法比。”
  “不过,确实我这二大爷跟二大娘的一份心。哦,还是你弟弟的一份心。他挑的。”
  齐妙听到这话,忙不迭的摇头,道:
  “二大爷过谦了,您给的东西,自然是好的。只是……我一个晚辈,怎么好拿您的东西。”
  梁庐看着彬彬有礼的齐妙,轻叹口气,道:
  “妙儿这话才是过谦啊!二大爷没别的本事儿,就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你是我亲侄女,笄礼自然要送东西,一份心意。”
  “心意”都说出来了,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齐妙走上前,把荷包里的东西倒出来,竟然是一对金丁香。
  金丁香也可以称作是金耳钉。没有耳环沉,比耳钉稍微大一点点。
  一对金丁香,最起码要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对于梁庐他们家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今年粮食丰收,刨除给上房的,刨除自己家用的,刨除税粮,也就卖了三五两银子。
  他们家还打算送柏儿去念书,这……
  梁安夫妻俩见到东西,纷纷开口说着——
  “二哥,这礼太重了。”
  “二嫂,怎么能送这么重的礼,妙儿只是个孩子。”
  蒋氏跟梁庐互看一眼,梁庐轻笑着道:
  “看你们夫妻说的,这东西配咱们妙儿,我还觉得委屈了她呢!好了好了,收起来收起来,不嫌弃就是了。”
  “当然不嫌弃了,二大爷送的,妙儿最喜欢。谢谢柏儿,这么会给二姐挑东西。”
  齐妙说完,伸手把自己耳朵上带着的耳坠取下,让曹氏帮着戴上了金丁香。
  一个自然的举动,让梁庐夫妻俩都心里微甜。
  如此好的侄女,好在他们没有执迷太久。
  梁汉柏看着姐姐戴丁香的样子,憨憨的咧嘴轻笑。
  魏氏送的是一支银镯子,据说是她出嫁戴的,一共一对,他们俩一人一个。
  这算是一份特殊的情谊,齐妙没有拒绝。
  当着她的面,把镯子也戴在了手上。
  巳时初,家里来了稀客——
  卢长东带着梁桂芳过来了,而且是直接来的这边,并没有回老宅。
  夫妻俩纷纷给大家伙儿行礼,礼数十分周到。
  所有人都没想到他们两口子回来,曹氏是第一个缓过神来的,赶紧招呼他们上炕坐着。
  齐妙看的真切,梁桂芳身上穿的是白狐皮的斗篷,这是今年镇上时兴的款式,价格自然不菲。
  眉眼带娇,卢长东全程眼睛都在梁桂芳身上,看起来夫妻俩现在的相处模式不错。
  他们两口子给齐妙准备的贺礼,是梁桂芳身上穿的同款白狐皮斗篷。
  出手大方,态度诚恳,很难想象是以前尖酸刻薄的梁桂芳。
  曹氏很高兴,跟蒋氏都很热络的拉着梁桂芳聊天,魏氏也偶尔问上一嘴。
  卢长东也没闲着,应付两位叔丈人的各种问题。
  齐妙就再旁看着,他们夫妻俩偶尔眼神交流一下,还挺腻人。
  哟哟哟,看起来这一年多的时间,夫妻俩的感情应该很不错,确切的说……
  梁桂芳聪明,似乎已经找到了如何跟丈夫相处的最佳感觉。
  寒暄一阵子后,及笄正式开始。
  本来是李嬷嬷过来上妆上头,可犹如现在这样的关系,只能由蒋氏来做。
  讲道理老宅那边应该来人,可最后的最后,谁都没有来。
  唯有梁桂兰偷偷地跑过来,给齐妙一块自己绣的手帕,然后又偷偷地跑了回去。
  本打算留她吃饭,可小丫头没有那个胆子,而且梁桂芳也不想老宅知道她回来,所以便没留。
  一番繁琐的及笄过去,齐妙也算是经历了她在东陵王朝的成人礼。
  站在屋内,恭敬地对众人侧身行礼,表示答谢。
  曹氏激动地落了泪,蒋氏轻拍她的肩头,安慰着说道:
  “闺女及笄是好事儿,快别哭了。”
  曹氏忙不迭的点头,可这泪仍旧落得很凶。
  如果夫人、老爷都或者,看到现在这样一幕,该有多欣慰啊!
  梁安明白媳妇儿的想法,深吸一口气,道:
  “孩子他娘,赶紧做饭吧。今儿咱们妙儿是主角,你就辛苦点儿。”
  曹氏缓过神来,忙用袖子擦眼泪,然后看着大家伙儿,不好意思的说:
  “那个……失态了。”


第270章 只求她平平安安
  魏氏豪爽,根本不在意这个,拉着曹氏的的手,大大咧咧的说:
  “看三婶儿说的,这姑娘的大日子,做娘的母难日,不算失态。咱们农家小门小户,没啥态可失。”
  “是啊三婶儿,以后大妹会越来越标志,到时候我们找个有前途的女婿,您就等着享福吧。”梁桂芳也附和着说着。
  曹氏瞅着大家伙儿,满足的看着齐妙,轻叹口气,说:
  “我啊……不求她大富大贵,只求她平平安安。”
  最朴实的愿望,最真诚的期待。
  齐妙走上前,当着大家伙儿的面,伸手抱住了曹氏。
  她经常会这么拥抱双亲,在现代很平常,在古代却……
  梁桂芳瞅着他们母女的相处模式,羡慕的不行。
  她也想没事儿的时候可以跟母亲这般,可是她的母亲,只要见到她,除了钱还是钱。
  为何她就没有……
  唉!
  察觉到手被握住,梁桂芳一扫刚才的阴霾,嘴角微微上扬,十分满足。
  大家商量做午饭,蒋氏跟魏氏纷纷嚷嚷着要帮忙。梁桂芳也说要去,不过被曹氏拦住了。
  看着她,轻笑一下,说:
  “出了门的姑奶奶回家就是客儿,不能干活儿。你歇着。”
  “是啊,今天是妙儿的大日子,也不能去。你们小姐儿俩在屋里聊天吧。我们过去忙。”蒋氏笑呵呵的说着。
  魏氏再旁,忙不迭的点头。眼睛里有些羡慕的神韵。
  倒也能理解,赵睿达参军一走,连个信儿都没有。她一个人在家,的确孤单。
  齐妙没再坚持,侧身行礼,算作感激。
  目送三个人去外屋地,齐小妙主动邀请梁桂芳去她的屋子小坐。
  梁桂芳本能的回头,见卢长东对她点头,便起身笑吟吟的“嗯”了一声,跟着出去。
  梁安跟梁庐在屋内的炕桌上坐着,喝着茶水,跟卢长东闲话家常。
  曹氏三人在外屋地,洗菜、切菜、切肉……分工明确……
  ……
  齐妙闺房内,梁桂芳看着屋内所有的摆设,不停地点头。
  其实,她现在住的屋子已经很不错了,可跟眼前的屋子比,还是不够看。
  不说她的屋子,估计旁人家的,乃至大户人家的,都不够看吧。
  倒不是说屋子有多奢华,就是那种温馨的感觉,很少能见到。
  好一会儿,坐在飘窗上的虎皮上,看着齐妙书旗大拇指,道:
  “你可真厉害,这屋子弄得真好看,自己弄得?”
  “差不多。”齐妙点头,给彼此倒了茶。
  如果是以前,她怎么都想不到有朝一日,她们俩能单独相处,心平气和的聊天。
  推了一杯茶到她跟前,轻声又道:
  “你想的话也可以。开春屋子里收拾收拾,想要这样的就跟木匠说。”
  梁桂芳端着茶杯喝了一口,轻叹口气摇摇头。
  “不了,现在的房子挺好,我们住的也很顺心。况且……也不能乱花钱。”
  不能乱花钱?
  齐妙狐疑的看着她,纳闷地问道:
  “你有了?”
  “没有,哪有啊。”梁桂芳忙不迭的摇头,生怕她误以为自己不听她当初的劝阻。
  齐妙看着她紧张的样子,轻笑一下,说:
  “别紧张,就是有了也无妨。只要你们的感情好,可以考虑要孩子。”
  梁桂芳端着茶杯喝了一口,轻叹口气,道:
  “东哥打算继续往上考,日后需要银子的地方多,所以不能糊乱花钱。”
  齐妙闻言顿了一下,随后看着她,说:
  “打算走仕途了?”
  “嗯。”梁桂芳颔首,把玩着茶杯,怅然的又说,“今年中秋那会儿,我那边发生了些事情,让他……又想往上考了。”
  齐妙点点头,只是说了句“知道了”便作罢。
  并没有刨根问底儿,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什么事儿都跟她没关系。
  各人过各人日子,人家想说自然就说。
  不想,问了只是尴尬。
  梁桂芳喝了一杯茶,看着齐妙继续又说:
  “真羡慕你,跟三叔、三婶儿的感情这么好。”
  齐妙闻言轻笑,不在意的放下茶杯,认真的看着她,道:
  “你现在才是人生赢家。爹娘、公婆都跟不了一辈子,唯有夫妻才能扶持到老。我看姐夫对你挺好的,不动手了吧。”
  梁桂芳幸福的点点头,轻舒口气,说:
  “早就不动手了。我也不给他机会了,就像刚才你喊我过来,我也是看看他,他同意我才来的。”
  “虽然有些拘束吧,但至少我们不吵架、他不动手就比什么都强。妙儿,谢谢你,谢谢你去年冬天帮我。”
  齐妙被谢的有些不好意思,忙不迭的摇头,不敢居功。
  当时若不是父亲执意帮着出头,她铁定是不会插手。
  喝了口茶缓解尴尬,然后抬头看她,继续那会儿的话题,说:
  “如果他不动手了,你们感情又很好,可以考虑要孩子的。”
  梁桂芳仍旧摇头,丝毫没有迟疑。齐妙有些愣,歪头看她不明所以。
  “东哥要继续考,需要的银子肯定不少。家里虽然有积蓄、也有地,可供一个考生太费钱。孩子暂时不要了,等他中举再说。”
  从秀才到举人,看似短短一步,可中间的付出……却不仅仅只是一步。
  上学的时候,学过一篇文章,说的这人中了举、然后疯了。
  个中艰辛,唯有当事人才知道。那种批判、讽刺,她现在依稀还记得一些。
  虽然觉得梁桂芳这样的决定很理性,可仍旧……
  “那姐夫怎么说呢?他也老大不小了,不想要孩子吗?”
  梁桂芳咬唇,看着齐妙突然抓住她的手,说:
  “所以我才想找你,问问你有什么法子,能不能让我……暂时不要怀孕。”
  呃……
  齐妙有些木然,梁桂芳见她这般,有赶紧找补着说:
  “妙儿你相信我,我是真的要来给你贺笄礼,没有别的心思。这个只是……”
  “我懂,我懂。”
  齐妙忙打断她的话,深吸一口气,看着窗户上的明纸,好一会儿才又开口道:
  “这个事情……我觉得你还是跟姐夫好好商量。避子汤哪里都有,临镇的郎中也可以开给你。可要是……”
  “要是你瞒着姐夫喝,跟姐夫以前那几位妻子就没什么差别了。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感情,到时候就要毁之一旦了。”
  轰——
  齐妙这席话说完,她清楚的看到梁桂芳浑身一震,显然是听进去了。
  瞅着她喝茶的动作,齐妙继续又说:
  “姐夫心里有数,这些年你们的地也不少,真要是科举之路银子不足,你就开口。多了没有,一趟路费、几十两银子,我家还能拿出来。”
  梁桂芳闻言,笑着摇摇头。长舒口气,道:
  “倒也不至于那么惨,只是……你知道的,我没有婆婆,我娘……又靠不住。即便靠住了,你也知道,她根本不会全心全意照顾我,只想要些银子。”
  “东哥心疼我,说是生孩子、坐月子,请个婆子照顾我。请人需要银两,念书也需要银两,赶考还需要银两。所以我……”
  齐妙明白的点点头,说到底她就想省些银子,这样等用的时候,不至于银钱不够手。
  梁桂芳摸着虎皮,思索一番,才缓缓开口道:
  “妙儿,你跟镇上的李家……可还有联系?”
  轰——
  齐妙听到这话,瞬间明白了她要说的意思。咬着嘴唇,重重叹口气,道:
  “大姐,我知道你要说的是什么。只能说……我被阴了。”
  这是齐妙第一次唤她“大姐”,梁桂芳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在缓和。
  听到她这话,心里明白她这是知道了。深吸一口气,安慰着说:
  “放心,这种事情也就几天罢了。反正他们都只是知道叫‘齐妙’,并不知道在哪儿。世间叫这名字的多,别乱想。”
  齐妙苦笑的摇摇头,并没有接话茬。
  叫“齐妙”的多?
  多吗?
  这个朝代的人,都以姓“齐”为忌讳,谁有可能去叫这个名字。
  唉,为今之计,她就只能拜托,拜托这事儿快快过去,别等春暖花开的时候,还散不去!
  屋门推开,蒋氏端着碗筷进来。齐妙跟梁桂芳见了,纷纷起身下地去接。
  蒋氏看着两个侄女,笑呵呵的道:
  “中午咱们女眷就在这屋吃,你们收拾,我去端菜。你俩别出来了,外面冷。”
  说着,蒋氏又急忙出去,姐妹俩互看一眼,开始摆碗筷。
  齐妙抽空去了趟哥哥那屋,小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