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圣手毒心之田园药医-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同行,安家兄妹随罗氏前往。
    长乐伯是文官,安家是武将,两家也没有姻亲关系,按理说,唐家的请柬不会发到安家来,但是长乐伯年事已高,丽妃娘娘几次努力,也没办法替家里保住爵位。
    唐家不愿失去这个爵位,就想帮着五皇子上位。五皇子当了皇帝,唐家的爵位不但能保住,还能进一步。为了替五皇子拉拢势力,这几年长乐伯府开始频繁的与官员结交。唐家会发请柬给安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长乐伯娶了三位夫人,共有七子二女,长子、四子和进宫为妃的长女是第一任夫人所生,五子是第二任夫人所生,次女是第三任夫人所生,其余四子皆是庶出。
    唐家请客,不可避免的会遇上庄蔓如和梁筱阅。在长辈面前,礼貌的互相见了礼,等到了暖阁,安意离庄蔓如远远的,她不是主家,用不着应酬讨厌的人。
    梁筱阅犹豫片刻,走到安意身边坐下。
    庄蔓如见状,眸色微黯。
    “安姑娘,上次的事,不好意思,我误会你了。”梁筱阅虽然不象訾薇那些直爽单纯,但也是目中无沙的人。
    安意淡然一笑,道:“些许小事,我已忘了,梁姑娘用不着向我道歉的。”
    “别叫我梁姑娘,叫我筱阅吧。我叫你意儿,好不好?”梁筱阅笑问道。
    “好。”安意笑着点点头。
    唐家这一辈共有九位姑娘,前三位已经出嫁,未出嫁的姑娘中,唐绮年年纪最大,她的八面玲珑和长袖善舞,在这个时候发挥的淋漓尽致,事事做的面面俱到。这让比她小一个月的堂妹,三房的五姑娘唐绣年相形见绌。
    安意边和梁筱阅闲聊,边留意着唐绮年的举动,看她一会跟这位姑娘说说话,一会又跟那位姑娘聊聊天,没有让任何一个人觉得受了冷落。
    安意暗叹一声,要是唐家的情况没有这么复杂,有这样一位大嫂,还是挺不错的。
    过了小半个时辰,婢女过来禀报,唐绮年请各位姑娘入席。
    姑娘们被安排在两个圆桌坐下,安意、梁筱阅、庄蔓如这些嫡出的姑娘坐一桌,陪客的是唐绮年和唐绣年,一共八人。
    另个一桌是唐家两位庶出的姑娘唐娇云和唐娇霞,陪着各府那些庶出的姑娘,共九人。姑娘圈里按嫡庶划分是常态,纵然有人心中有怒怼,也不会在脸上表露出来。
    唐老夫人、唐大夫人等人,以主家的身份,笑着招呼了几句,就开始安静的吃午饭。
    吃完午饭,众人起身去戏台看戏。唐老夫人让众位夫人点戏,众位夫人推辞不过,就点了几出热闹的戏。
    “香芹。”芳蓉扯了扯香芹的衣角,“我出去一下。”
    香芹点点头。
    芳蓉找到唐家的婢女,问明净房的方向,疾步前往。出门时,与一个进门的婢女擦肩而过,那婢女走到唐三夫人身边,俯耳小声说了句话。
    唐三夫人看了眼正和罗氏说话的唐五夫人,勾唇阴阴的笑了笑,起身走到唐绣年身旁,拍拍她的肩膀,“跟娘出来。”
    唐绣年跟着唐三夫人离开戏楼,唐三夫人扯着她走到隐秘的角落,低声道:“你赶紧去池塘边,然后跳下去。”
    “娘,这么冷的天,您让我跳到池塘里去!您要做什么呀?”唐绣年惊愕地看着唐三夫人,这还是亲娘吗?
    “你哥已经把安公子骗出来,会带他去池塘边去,你一跳进池塘,就大声呼喊,安公子听到了,就会去救你的。”
    “为什么要这么做?”唐绣年还是不明白。
    “他救了你,抱了你,就要为你负责,娶你为妻了。”
    唐绣年呆了一下,道:“娘,我不要去,安公子是四姐的。”
    “什么你四姐的,他们又没订亲,只要这次安公子救了你,他就非你不娶了。”
    “我又没想过要嫁给安公子,是四姐想嫁给安公子。您做什么硬要把我和安公子拉在一起。”
    “你这死丫头,娘这都是为了你好。你祖父眼里就只有五皇子,你爹又是个没出息的,万事都不管,要错过这一次,上来去给你找这样的好人家。”
    “安家那里是什么好人家,乡野人家。”唐绣年鄙夷撇嘴道。
    “要安家是乡野人家,你那个眼高于顶的五婶会看得上?”唐三夫人用力戳了戳唐绣年的脑门,“你没见过安公子,可你看到他妹妹了,她的容貌、气质、仪态,象乡野人家出来的吗?他们是一母同胞,这安公子要是差的话,也不会成为京城十少之一了。他在朝中还是个五品官,你要嫁给他,你就是五品宜人,比你娘我这个七品孺人强得多了。”
    唐绣年低头不语,眼神变来变去。
    唐三夫人笑盈盈地看着她,也不着急催她。
    “娘,我去。”唐绣年做出了决定。
    唐三夫人笑,“快去吧。”
    唐绣年往池塘边走去,唐三夫人返回戏楼。
    戏台上,戏子们还在咿咿呀呀唱着热闹的戏码,唐三夫人又看了眼浑然不知此事的唐五夫人,露出得意的笑容。
    两出折子戏都唱完,安意见芳蓉还没回来,有些不放心,准备去找她,一个小丫鬟慌慌张张地跑进来,道:“三夫人,出事了!”
    唐大夫人不等唐三夫人发话,脸色一沉,厉声喝道:“闭嘴,瞎嚷嚷什么?”
    小丫鬟脸色苍白,结结巴巴地道:“大夫人,三夫人,五姑娘……五姑娘掉到水里头去了。”
    “怎么会掉到水里去的?人救出来没有?”唐三夫人佯装不知情,一脸着急地问道。
    “奴婢不知道五姑娘是怎么掉到水里的,人已经救出来了。”小丫鬟道。
    “是谁救出来的?”唐三夫人不急着去看唐绣年,却追问是谁救的。这是件怪异的事,只是众人一时之间都没注意到。
    “是一个婢女。”小丫鬟道。
    “婢女?怎么不是安公子救的?”事情没照预想的上演,唐三夫人一着急,脱口问道。
    在座的夫人们除了罗氏心思简单些,其他夫人都是人精,听话听音,知道唐绣年落水的事,不简单。
    唐五夫人气得脸色发青,她已经暗示罗氏,愿结秦晋之好,却没想到唐三夫人会使出这样不入流的手段来抢人。
    姑娘们这边,安意眸色微寒,唐家为了与安家联姻,当真是不择手段。
    唐绮年是又气又恨,这要是算计成功,安康就变成她妹夫了,她要怎么办?
    庄蔓如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唐老夫人并不太生气,她的女儿已经出嫁,在婆家生儿育女站稳脚,现在唐家没一个跟她有血缘的,丢了丑,对她的影响不大,淡淡地道:“还不赶紧请郎中来看看绣儿!”
    唐三夫人也知道说错话,低着头往外走。
    这时,去净房许久的芳蓉回来了,走到安意身旁,“姑娘,奴婢回来了。”
    那小丫鬟指着芳蓉,“三夫人,就是她飞过去,一把就从池塘里拽出了五姑娘。”
    飞过去?
    这句话,除了安意,其他人都不理解。
    唐三夫人一看是安家的婢女,就觉得是安康救了唐绣年,为了不负责任,让婢女冒名顶替,冷哼一声道:“她是人,又不是鸟,怎么可能会飞?到底是谁救了五姑娘?说清楚点,可别看错了人。”
    一听这话,大家都知道,唐三夫人这是非要把救人的事赖在安康头上。
    安意冷笑道:“芳蓉,三夫人不相信是你救的人,你把事件还原一下,免得救了人,没得到感激,还被人怀疑。”
    “是。”芳蓉一个旋身,到了唐三夫人身边。
    唐三夫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芳蓉抓起,抛了出去。
    “啊!”唐三夫人吓得失声尖叫,就在她快要落地时,芳蓉飞身而起,将她给提回原处放下。
    芳蓉拍了拍手,笑道:“三夫人,将军府连烧火的丫头都能上阵杀敌的,奴婢杀人不行,救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唐三夫人脸色煞白,目光呆滞站在那里。
    “哎呀,这里怎么有一滩……”芳蓉退开两步,“哎哟,三夫人她失禁了。”
    屋内被吓呆的人,回过神来,纷纷掩住鼻子。
    唐三夫人这脸丢大了,唐大夫人赶紧让婢女把她搀扶了下去。
    众夫人没再久留,找借口告辞离去。
    罗氏和安意在二门外与安康会合,上了马车,安意问芳蓉发生了什么事。
    芳蓉就把她在墙角听到的话,一一说了出来,“还好奴婢及时赶到,要不然大少爷就被人家给算计去了。”
    “娘,您赶紧给大哥订亲吧,在井塘村,大哥就被新柳家算计过一回,现在又被唐家算计,避得开一次两次,这三次就不见得能避开了。”
    “唐五夫人和我暗示想把四姑娘许给你大哥,可是现在闹出这样事来,你爹爹肯定不愿与唐家结亲的。”
    “这京里又不是只有唐家有姑娘,您问问大哥的意思,看他喜欢哪家的姑娘。”
    “回去我就问他。”
    回到家里,安意回明珠阁换衣服,罗氏屏退婢女,问安康可有喜欢的姑娘。
    “娘看中哪家的姑娘了?”安康笑问道。
    “娘没看中哪家的姑娘,娘是问你有没有喜欢的姑娘,你要是有喜欢的姑娘,娘就去找官媒上门提亲。”
    安康目光闪烁,低头道:“儿子没有喜欢的姑娘,娘帮儿子挑吧。”
    罗氏笑道:“娘就多相看几家姑娘,挑个最好的给我儿子。”
    安康笑了笑,道:“辛苦娘了。”
    “为了早点喝到媳妇茶,娘不怕辛苦。”罗氏想到娶到媳妇就能抱孙子,笑成了一朵花。
    次日,罗氏正要让管二家的打发人去请官媒进府,唐五夫人到访。
    将人请到顺宜堂,罗氏去见她,安意从后门进去,躲在屏风后面偷听。
    唐五夫人明面上是代表唐家,感谢芳蓉救了唐绣年,实际是为了告诉罗氏一件事,“过几天,我们就要分家了,我们五房要搬到外在来住了,到时候还请安夫人和安姑娘过去喝杯酒。”
    “好好,到时候一定去。”罗氏笑道。
    “我们这一房和其他房不是同母所生的,说出来也不怕安夫人笑话,我们是面和心不和,现在搬出来,我舒心了,以后跟他们就逢年过节走动走动,不沾他们的光,也不用担心被他们拖累。”唐五夫人为了让唐绮年如愿嫁给安康,不惜家丑外扬。
    罗氏想起安有年一家,深有感触地道:“能不被他们拖累就是万幸了。”
    安意比罗氏想得深远些,唐五夫人分明是要撇清和丽妃娘娘的关系,让安家放心;可是一笔写不出两个唐字,黄氏是妾,与安家算不上姻亲,但是安康要是娶了唐绮年,安唐两家是正儿八经的姻亲,想撇清,也撇清不了,而这又会不会是唐家另一场算计呢?
    唐五夫人又说了一会闲话,告辞离去。
    安意没有把她的想法告诉罗氏,等安清和父子回来,想把这事情跟他们说了。却不想,安清和没回来,安康把久未登门的韩颂延给带回来了。
    韩颂延笑着跟罗氏和安意打了声招呼。
    安意看到比几个月前要明显消瘦的韩颂延,目露疑惑,订了亲事的人,不应该心情愉悦,精神焕发吗?他怎么满脸忧色?
    “上次去你家,也没能说上话。”罗氏笑,“四少爷,恭喜你啊!”
    韩颂延扯了扯嘴角,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来,“谢谢婶母。”
    “亲迎的日子选好了,要告诉我们一声,我们好去观礼喝酒。”罗氏笑道。
    婢女送来了茶水,韩颂延端杯喝了两口茶,回避了这个问题。
    “喜儿,我今天来是代我七弟向你道谢的,谢谢你治好了他的腿,他已经能重新站起来了。”韩颂延向安意行礼道。
    安意一怔,想起了过年前白无名说过的话,心中暗恨,又被他利用了一回,“他的腿能不算是我治好的,我就是告诉他告诉他一个法子而已。”
    “治病的药方,价值千金。”韩颂延道。
    安意不好继续辩解,道:“治病救人,是医者本分,四少爷不必言谢。”
    “喜儿说的对,四少爷你就不要这么客气了。”罗氏笑道。

  ☆、第十二章 暗潮涌动

晚饭过后,韩颂延和安康去了书房下棋,安意也回了明珠阁。安清和在戌时末回到家中,罗氏伺候他洗漱后,一起上床休息,把唐五夫人昨天暗示的话和今天来访的事,告诉了他。
    “我问过伯宁了,他说没有喜欢的姑娘,让我给他挑。上回你不是说,你心里有数,这数在哪呢?”罗氏问道。
    “原本我是想给伯宁订傅老弟的小女儿,可是年前她出去骑马,从马上摔了下来,听说摔断了腿,破了相。”
    罗氏皱眉,“好好的姑娘家学男儿骑马做什么?”
    “傅老弟没儿子,才会把女儿当儿子养。”
    “儿子就是儿子,女儿就是女儿,把女儿当儿子养,粗手粗脚还嫁得出去吗?”罗氏喜欢乖巧温顺的姑娘,嫌恶的撇撇嘴,“伯宁不会喜欢性子这么活脱的姑娘,就算她没破相,也不能要这门亲事。”
    安清和听这话,就知道先前想岔了,连忙解释道:“我是看他们年龄相当,我和傅老弟也交好,就想等傅姑娘二月份及笄后,我们去直沽一趟,把这事给定下,没想到她的性格,伯宁会不喜欢。现在这事就不要再提了,你另外给伯宁挑位姑娘。”
    “京中这么多姑娘,也不知道哪个适合伯宁。”罗氏苦恼选择太多。
    “家世官职都不用挑,只要姑娘人品好,相貌清秀就行。”安清和没想过用联姻的方式,巩固安家的权势和地位。
    “我会挑几个出来,让伯宁选,以后是跟他过日子,总归要让他满意才行。”罗氏笑道。
    “不要找官媒打听,媒人说的话,信不得。”
    “那我明天向于夫人她们打听一下,她们认识的人多,这事知道的也多。”
    “好,细细打听好了,再做决定。”
    夫妻俩闲聊了一会,夜渐深,万籁俱寂,闭目安睡。
    次日,罗氏去隔壁打牌,顺便向于夫人打听京中各府姑娘的情况。
    这天早朝,皇上给五个儿子封王,大皇子秦玥被封为函亲王,二皇子秦珏被封为顺亲王,三皇子秦琅被封为宁亲王,四皇子秦瑾被封为廉亲王,五皇子秦琨被封为简亲王。
    安意从安康那里听过此事后,没往心里去,小龚爷当王也好,当太子也好,与她无关。
    朝堂一些聪明人,却从封号里捕捉到了一些事情。皇上没有登基称帝之前,封号是信。信函两字,常用在一块,信后为函。皇上的意思很清楚,他是想让秦玥继承大统。
    让一个民间长大的皇子,当皇帝。不仅太后不答应,皇族们不答应,朝臣们也不会答应,只是皇上并没明说,揣摸圣意是大罪,几方人马明面上按兵不动,静观其变;私底小动作不断,纷纷出招拉拢中立的文官武将。
    朝中的暗潮涌动,对身处内宅的安意影响不大。
    过了几日,天气转暖,东风轻拂,雨水节气将至,枝头、地上冒出了绿绿的嫩芽,有了几分初春的景色。
    安意闲在家中无事,带着芳蓉和香芹,去外城的七材坊买药材种子,准备等到春分时,在院子里种些常用的药材。
    到了七材坊,主仆三人转了一圈,问好价格,货比三家,买了桔梗、半夏、白术、甘草的种子,薄荷苗和金银花苗,还买了一些没有炮制的新鲜党参和丹参。
    家里地方不宽,种不了太多的药材,安意不舍地看了看摊上的种子,道:“哎,回家吧。”
    “姑娘,可以去城外买几块地,专门种药材,种这么点,不够制药丸的。”芳蓉道。
    “我也想多种点,可是买地要银子,我一下拿不出那么大一笔银子来。还是等春暖花开,山上的草药长出来,去采药制药丸。”安意不想继续动用计凡衣给她的银子,那些钱要留着急用,不能坐吃山空。
    “姑娘想出城去采药,只怕夫人不会答应。”香芹道。
    “我会说服娘的。”安意笑道。
    主仆三人边说边往回走,迎面遇到了韩颂延和白无名。
    韩颂延笑道:“你买这么多种子,是打算在家里种药材?”
    “种些常用的药,就不用去药店买了。”安意透过面纱盯着白无名,“我那法子还挺管用的,能让七少爷这么快就恢复健康,重新站起来。”
    白无名对安意长揖一躬,道:“多谢安姑娘仗义相助。”
    安意被白无名利用,虽然当时是有点恼火,但过后想想,也能理解他的作法。一个“瘫痪”多年的人,要站起来,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原因,用她的医术来当借口,非常合理,只是他不该不提前告诉她,冷冷地道:“七少爷的谢,我可不敢当。”
    “本该亲自上门告诉姑娘此事,因有事耽误了,还请安姑娘原谅。”白无名听话听音,知道安意有些恼火,再揖一躬。
    韩颂延诧异地看了看白无名,又看了看安意,眸光微动,轻轻浅笑,原来他们已经这般的熟识。喜儿是心善的姑娘,看七弟行动不便,才会告诉他那个法子,让七弟重新站起来。
    “七公子言重了,这不过是些许小事,我不会放在心上的。”安意不好在韩颂延面前继续责问白无名,欠了欠身,“不耽误两位少爷的正事,小女先行一步。”
    言罢,安意带着两婢,疾步从两人身边走过,头也不回的走到街口,坐上马车,扬长而去。
    在城门口,马车停了下,无法前行。小陶问旁边的守卫,“老兄,这是在做什么?”
    “工部的人运材料进城,给几位王爷建府。”
    皇子封了王之后,就会从宫中的皇子所搬出来,皇上给五个儿子在城中选好了址,下旨让工部建王府。函王爷至今还住在惇王府,建函王府迫在眉睫,
    守卫问道:“老弟贵姓?在哪个府上当差?”
    小陶笑道:“免贵姓陶,在安将军府当差。老兄贵姓?”
    “我们是本家,我也姓陶。安将军是个大英雄,你能在他府上当差,有福气,我投军就想投到北畿军去,可惜啊,没进去,做了守城军。”陶守卫道。
    “路通了,老兄我们改天再聊。”小陶拱手道。
    “好好好,改天再聊。”陶守卫也拱了拱手。
    小陶抖动缰绳,催马前行。
    回到家中,安意薄荷苗和金银花苗,种在花盆里,等春分后,再移植到园子里去。
    傍晚,翠祥楼送来了两套首饰。
    翌日,阳光明媚,罗氏和安意去了胡家,这两套首饰是特意订制出来给胡清月添妆的。
    罗氏和安意刚从马车上下来,另一辆马车停在了胡家门外,安意回头一看,见小龚爷和一个年过五旬的男子从马车上下来,眸光微转,他怎么会来胡家?
    小龚爷看着站在车边的安意,眼中一亮,上前道:“小王见过安夫人,见过安姑娘。”
    罗氏在宫中见过小龚爷一回了,可是再次看着绝美的他,还是看呆了。
    “小女见过函王爷,王爷万福。”安意对小龚爷的容貌免疫,给小龚爷行了个标准的万福礼。
    “安姑娘不必多礼。”小龚爷笑着虚扶。
    罗氏回过神来,慌忙还礼,“给函王爷请安。”
    “安夫人不必多礼。”
    周院判微眯了下眼睛,走过来和两人见礼。
    罗氏和安意不认识他,不过安意鼻子尖,问到了一股药香味,立刻猜出了他的身份,小龚爷和胡家很熟吗?他为什么会带郎中来胡家?胡家谁病了?
    另一个守门的小厮在他们见礼之时,已经飞奔到里面去通报。
    秦氏和胡清月听安家母女来了,准备出来相迎,刚走到门口,小厮又来禀报函王爷和周院判到访,胡清月回她住的院子,胡清月的母亲单夫人和大嫂秦氏出门迎客。
    胡清月的父亲胡全成和大哥胡清昉,急急忙忙从里面赶出来相迎,“下官见过函王爷,给王爷请安。”
    “胡大人不必多礼,小王奉父皇之命,陪周大人来给胡老大人看病。”小龚爷笑道。
    一向身体康健的胡老太爷,前几日,忽然头目眩晕,手足痹动,服了太医开的药,不眩晕了,可是一手一足,软痹无力,手不能举,脚不能抬。
    皇上听闻此事,让周院判前来为胡老太爷诊脉,并且让小龚爷陪同前往。
    安意眼波微动,周院判又不是不认识路,皇上为什么要让小龚爷作陪?是体现他对胡家的重视,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抬眸看着走在最前面的小龚爷,不管是什么原因,绝不能危害到胡清月,否则……
    胡家父子把小龚爷和周院判请进厅中奉茶,单夫人和秦氏将安家母女领进了花厅,说了几句客套话,就去了胡清月的院子。
    “安夫人,安姑娘,真是不好意思,没想到函王爷突然过来,怠慢了,两位别见怪。”单夫人面带歉意地道。
    “胡夫人,快别说这话,喜儿和清月是师姐妹,我们都是自家人,不讲那些虚礼,你去忙你的吧。”罗氏笑道。
    单夫人又再三道歉,让胡清月好好招呼,和秦氏一起离去,秦氏去安排午饭的事。单夫人去了胡老太爷的院子,她回京后,并没有接手府中内务,含饴弄孙为乐。

  ☆、第十三章 进宫解毒

胡清月给安家母女奉了茶,笑道:“安婶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